《孔乙己》的隐喻空间
孔乙己中的作者表达了什么主题
孔乙己中的作者表达了什么主题《孔乙己》中的作者表达了人情冷暖、社会不公以及嘲讽现实等主题。
《孔乙己》是由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悲惨的命运和社会的冷漠,表达了作者对人情冷暖、社会不公和对现实的嘲讽。
故事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地痞流氓,他生活在一个贫苦的社会底层,过着非常艰难的生活。
这个故事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的不公平。
故事一开始,作者通过对孔乙己的描写,展示了他的贫困和艰辛的生活。
他虽然长相瘦小,却具有坚强的意志。
他整天在酒楼门口卖力地担任一个替人挑菜拾掇、搬运货物的人。
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投入到这个工作中,并不计较辛苦与回报。
这个情节表达了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与深入剖析,也揭示了底层人民的艰难生存状态和无奈的处境。
然而,尽管孔乙己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但他始终无法摆脱贫穷和社会的歧视。
故事中的酒楼老板对孔乙己虽然没有直接言辞上的侮辱,却明显表现出对他的冷漠和不屑。
每当孔乙己主动请酒楼老板喝酒时,酒楼老板总是故意回避和躲避。
这种冷漠和嘲讽使得孔乙己陷入了更加孤独和绝望的境地。
它正是讽刺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不公平。
作者以此展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呼吁对社会中被边缘化的人群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尊重。
这篇小说在情节背后蕴含了深层次的思考。
作者通过描写孔乙己的命运,传递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对人性的质疑。
在一个物欲横流、名利至上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对于那些贫困,弱势和不幸的人群则漠不关心。
孔乙己所受到的待遇正是作者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嘲讽。
他通过这个故事向读者传递出一种警示和思考,希望人们能够关注社会的不公平,呼唤温情和公正。
通过《孔乙己》这个小故事,作者鲁迅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来表达他对人性、社会和现实的思考。
他通过描写孔乙己的命运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以一种悲伤和嘲讽的态度,展示了人情冷暖、社会不公和对现实的讽刺。
这篇小说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触动,也唤醒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深入思考。
《孔乙己》的深刻内涵
《孔乙己》的深刻内涵要想探究《孔乙己》一文的主旨,我们还得从鲁迅最初发表的原文谈起。
原文在“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后面还有一则附记:这是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
……就鲁迅本人来说,在他所创造的短篇小说里,他是最钟爱《孔乙己》这篇的。
他自己曾将该文翻译成日文,以应日文杂志的索稿者。
他自己认为“(这篇小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明显,有大家风度"。
显然《孔乙己》的“附记"对表现文章主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篇很拙的小说",实际上是提醒读者注意;“并没有别的深意”,其实是大有深意。
那么文章主题内涵又是什么呢?鲁迅想借助此文暴露、揭示的又是什么呢?结合小说文本内容来看,鲁迅抓住了对人物的精神分析.最突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谁都可以欺负、侮辱孔乙己.整篇小说有一个动词贯穿始终:“笑”!前后共出现了十四次。
“笑"谁?只有笑一个人――孔乙己,孔乙己最终成了咸亨酒店乃至社会上所有人取笑的对象,这不正表明孔乙己的存在只能作为供人取笑的对象吗?孔乙己有他的缺点,有他的悲哀,但他竭力想和酒店伙计搭话,甚至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和孩子套近乎,他有跟别人交往的愿望。
但所有在场的人可全不管这些,只是把他取笑一阵子,得到无聊生活中片刻的快活。
这不正表明当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无情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吗?《孔乙己》的故事始终是在笑声中展开的,但作品所描写的人生内容、社会现实却是那样的悲惨,这是一篇喜剧其表、悲剧其里的小说.鲁迅在文章里实际画了一个聚焦图,孔乙己是个聚焦点,周围有穿长衫的、打短工的、“我"、掌柜的、丁举人等。
鲁迅是越过这一系列人来打量孔乙己的,这实际上凸现了一个问题:人们对孔乙己究竟是什么态度?穿长衫的、打短工的都以他为乐;“我”因为手脚笨,只能做温酒的,由于掌柜的整日板着脸,“我”只有在他来时,跟着笑几声;掌柜关注的是他欠十九文钱;丁举人对他的毒打更是叫人触目惊心.如此等等。
孔乙己读后感
孔乙己读后感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一个庸碌无能的角色孔乙己,展现了底层
小人物在封建社会中的挣扎和无奈。
整个故事情节简单,但却表达了深刻的内涵,让
人不禁对人生和社会产生反思。
孔乙己是一个饱受压迫和孤立的小人物,在酒馆里以酒篮为生,却因为性格内向、言
语生疏而屡次受辱,最终被误解成酒后诗仙的形象。
他面对痛苦和困境时选择沉默和
忍耐,深藏苦痛,甘心扮演命运赋予他的角色。
孔乙己的命运凄凉,但却引发了人们
对人性、生存和社会的思考。
在我看来,孔乙己不仅代表了底层小人物的命运,也象征了整个中国社会封建等级制
度的压迫,以及人性中的困境和挣扎。
读完《孔乙己》,我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种种
不公和艰辛,以及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
这部小说让我更加珍惜每个人的尊严和自由,也让我思考如何改变社会中的不公平和歧视。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孔乙己》,我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
增强了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这部小说虽然简短,却深刻而震撼,值得反复品味
和思考。
关于孔乙己形象的分析
关于孔乙己形象的分析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位标志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他的形象不仅在小说《孔乙己》中深入人心,也成为了代表中国社会底层的象征。
本文将对孔乙己的形象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首先,孔乙己是一个地位低微、贫穷而又善良纯朴的人。
这一形象通过小说中对孔乙己生活状况的描写得以展现。
他是个衣衫褴褛的酒保,工资微薄,平日里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
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孔乙己并没有因此而丧失自尊和善良品性。
他待人真诚友善,从不以自己的困境为借口去伤害他人。
这种善良的形象使得读者们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与共鸣。
其次,孔乙己的形象也具有自我调侃和自嘲的特点。
他常常以自嘲的口吻形容自己“衣服又破,排场又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这种自嘲的调侃不仅表明他对自身状况的深刻认知,也意味着他对社会的无奈和对命运的嘲讽。
在这个底层人物的善良与自嘲中,鲁迅通过孔乙己的言语和举止,刻画出了一种明亮且信任的内心。
进一步地,孔乙己的形象也反映了社会不公和人情冷漠的现象。
小说中,孔乙己在喧闹而繁忙的酒家工作,周围的人们对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他只是众多底层劳动人民中的一个普通存在,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孔乙己的遭遇使人不禁思考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漠视与忽视,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阶级之间的巨大鸿沟。
通过孔乙己这个形象,鲁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残酷,唤起读者对社会不公的思考与反思。
最后,孔乙己的形象也具有强烈的反抗意志和对自由的向往。
尽管孔乙己的地位低微,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对自由的追求。
无论是拒绝被莫须有的告发,抑或是在狱中以自己的方式独自喝完酒,孔乙己都表现出对自己不屈的反抗精神。
这种与命运抗争、对自由心灵的追寻,使得孔乙己的形象更加鲜活而有力量。
总的来说,孔乙己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具有多重意义和内涵。
他是一个地位低微贫穷、善良纯朴的人,也是社会不公和人情冷漠的反映,更是一种强烈的反抗意志和对自由的向往。
孔乙己读后感
孔乙己读后感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对一个落魄的酒
馆酒保孔乙己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性
的悲剧。
读完这篇小说,我深感悲凉和无奈。
孔乙己是一个没有家庭,没有朋友,没有出路的人,他只能在
酒馆里为生活而苟且。
他因为酒后醉酒而被人嘲笑、羞辱,却又无
能为力地忍受着。
他的孤独和无助让人心生怜悯,又让人感到无奈。
在这个社会中,底层人物的悲剧命运让人感到无比心酸。
同时,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充满了无情和冷漠。
他们对待孔乙
己的态度,让人感到社会的冷酷和无情。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弱
者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这让我深刻地反思了社会的冷漠和对弱者的
漠视。
通过《孔乙己》,鲁迅先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让人们思考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悲剧。
这部小说让我深感悲凉,也
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希望我们能够在自
己的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细读经典《孔乙己》
细读经典《孔乙己》《孔乙己》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鲁迅先生自己感受最为中意的一篇力作。
在宽松的心态下、悠闲的情绪中,鲁迅将一生创作中最具有聪慧和制造力的伟人思想通过《孔乙己》展露在读者面前。
那样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样一种力透纸背的讽刺与批判的力量,借一文人的不幸遭遇和众多看客的无情取笑,给社会的芸芸众生上演了一幕悲剧,显示了发人深省的警示意义。
一、笑声掩盖下的炎凉世态从文本浅层意义看,《孔乙己》看起来是一部生活闹剧,孔乙己本人在世人眼中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笑料。
小说中笑声不断,孔乙己正是通过自身的种种怪异惹人发笑,让人难忘。
小说中共写了四次笑声。
第一次引人大笑是因为孔乙己偷书挨打后自我辩解的话语;第二次引人大笑是因为孔乙己被人嘲笑终身连秀才也未考中后的不安模样以及由此产生的“之乎者也”的话语辩白;第三次引人发笑是因为孔乙己给小孩吃茴香豆后的慌恐不安和随之而来的“多乎哉?不多也”的话语说明;第四次引人发笑是因为孔乙己被打断腿后怕人嘲笑为小偷而一连串的低声哀求“跌断,跌,跌”……鲁迅通过这四次人们的集体欢笑,寓意深刻地批判了社会看客们的炎凉世态,洞见了人们潜意识中的卑劣与阴暗。
一个人挨了打后最怕被人提起,也最怕被人指明是因为偷而挨打,孔乙己之因此偷书而不偷他物,确实是因为爱好读书而又无钱买书无处借书,人格上并无卑劣之处,也难怪孔乙己争辩时那样着急,青筋条条展露在额上,恰是对贫穷文人贫而不忘读书的最好证明;一个人考不中最怕被人说起,也最怕被人评判为无能,也难怪孔乙己争辩时那样颓唐不安,满嘴的“之乎者也”恰是对贫穷文人科考进取无门无路的最好掩饰;一个人一辈子活贫困最怕饥饿折磨,也可怕被人指责为小气鬼,也难怪孔乙己尽力慌忙用手罩住碟子,反复向小孩们说明不让再吃茴香豆的真实缘故,这恰是对一个困苦文人不乏爱心的最好印证;一个人被打致残最怕被人误解为咎由自取,也最怕被人说成是因为偷被打所致,也难怪孔乙己低声哀求下的撒谎掩饰,这恰是对落难文人努力爱护名声的最好说明。
鲁迅作品孔乙己小说意义
鲁迅作品孔乙己小说意义鲁迅作品孔乙己小说意义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这篇小说以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酒鬼为主角,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固化和人性的悲剧。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作品孔乙己小说意义,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鲁迅作品孔乙己小说意义1【象征意义】咸亨酒店:旧中国社会的象征《孔乙己》的故事发生在鲁镇里的咸亨酒店。
《呐喊》里的《明天》也发生在鲁镇,小说中的人物(群众)常去喝酒的地方也叫咸亨酒店。
酒客中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包括掌柜的都是些无赖之流,不是想调戏妇女,就是骗钱混饭。
另外《风波》也有鲁镇和咸亨酒店,不过这次鲁镇是个水乡,而酒店却在城里,收集在《彷徨》里的《祝福》背景也叫鲁镇。
鲁镇在鲁迅小说中,就像以其他地名出现的背景如《故乡》中的故乡、《阿Q正传》的未庄、《长明灯》的吉光屯、《在酒楼上》的S城,不但地方原型都是绍兴(包括他母亲故乡安桥头),这些地方都是象征旧中国社会,鲁镇也好,故乡也好,只是一个大背景,鲁迅喜欢把旧中国的社会及其群众浓缩成一间酒店,在《孔乙己》《明天》《风波》《祝福》中这意象叫作咸亨,在《长明灯》和《药》里只称作茶馆,没有明确的招牌。
在鲁迅故家对面,同时又是由周家的亲戚经营的酒店,一旦写进小说后,就变成旧中国的一个缩影,怪不得他在这篇小说的后记中说,“这一篇很拙的小说……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
”这个酒店的酒客,很清楚有两个不同的等级:出卖劳力为生的短衣帮和以地主、读书人、有钱人为主的长衫客两种。
短衣帮只能站立在柜台外喝酒,长衫客则可走进屋里的雅座,叫酒叫菜,慢慢吃喝。
在这小小的酒店里,除了顾客与顾客之间的阶级差别,酒店职员也有极大的等级差别。
掌柜的严厉冷酷,对小伙计常摆出一副凶脸孔,嫌他“太傻”,不准他侍候长衫客,“幸亏荐头的情面大”,才没有被辞退。
小伙计连言笑都要看掌柜的脸色。
顾客与掌柜、小伙计之间也不信任,因为掌柜唯利是图,卖酒要羼水以牟取利润。
《孔乙己》的主题解读
《孔乙己》的主题解读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著名短篇小说,它描绘了中国传统社
会贫苦农民的生活和困境,深刻反映了社会人文主题。
本文将从
孔乙己的形象、情节和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故事的主题。
一、孔乙己的形象
孔乙己是一个穷苦的酒肉朋友,他爱喝酒,但几乎没有自己的
酒钱。
他无聊地在酒店里等待着那些饮酒的富人的点心和酒杯,
然后把它们扔进嘴里,不顾富人们的怒视和嘲笑。
他嗓音低沉,
唱歌的技巧不高,但歌声中充满着他对生活的憧憬和不屈的精神,引起了听众的共鸣。
二、情节
这个故事的情节简单却充满了戏剧性。
孔乙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在他的灵魂中有一种美好的东西,这种东西让人们爱他,
但也会使他成为周围人的嘲笑目标。
他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不断地在努力和牺牲,但却仍然处于社会的底层。
最终,他被
人打死了,但他美好的形象却在这个小小的事件中获得了永恒。
三、意义
《孔乙己》呈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即社会的不公和贫苦农民的处境。
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代表了贫苦人民的形象,而那些嘲笑他的富人则代表了社会上的优越阶层。
通过孔乙己的形象和经历,鲁迅探讨了社会不公和贫苦的命运,并呼吁社会上层关注社会丑恶现象,给予穷苦人民关爱和帮助。
总之,《孔乙己》是一篇具有深刻人文主题的短篇小说,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贫苦农民的生活和处境,揭示了社会不公的丑恶现象,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关注和爱。
常态下折射的深刻意蕴——《孔已己》
鲁迅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一代又 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和知识分子。 鲁迅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骄 傲, 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 更是灌注我们精神的 营养物质。 《呐喊》 与 《彷徨》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 志, 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大奇观。 他的小说 “表现的深 切” , 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 意思是在揭出病 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 并由此开掘了表现知识分子与农民两 一、 对日常生活的挖掘 鲁迅的小说受到了果戈理和契诃夫的影响, 在 《小公务员 之死》 中, 鲁迅感受到契诃夫艺术的震人心魄的巨大力量, 他 不着意渲染恐怖气氛, 但却善于捕捉生活的真实, 不仅把这种 真实中的喜剧因素发掘出来, 而且进一步对喜剧因素进行透 视, 发掘其中的悲剧因素, 在喜闹中放射严峻的真理。在 《且 介亭杂文二集・几乎无事的悲剧》 中鲁迅说道: “果戈理的'独 特之处', 就在于用平常事, 平常话, 深刻的显示当时地主的无 聊生活。 ” 果戈理伟大的写实的本领, 正是善于用现实中比比 皆是的平常事, 平常话, 表现出 “几乎无事的悲剧” 和发人深省 的喜剧。 《呐喊》 里的鲁镇只是中国乡间, 镇上的生活也是我们从 乡间来的人儿时所习见的生活。在这个习见的世界里, 要找 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是很难的, 找来找去不过是孔乙己偷东 西给人家打断了腿, 单四嫂子死了儿子, 七斤后悔自己的辫子 没有了一类的话罢了。然而鲁迅先生告诉我们, 偏是这些极 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事里含有一切的永久的悲哀。 《孔乙 他说的是 “之乎者也” “窃书不算偷” 、 一些最平常的话, 展现在 作品中他所作的事, 喝酒, 给围住自己的孩子分茴香豆, 贫穷 而偷, 被丁举人打断了腿, 无声无息地含辱而死……就这样一 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经鲁迅先生的些许点染, 留给我们的却是 无尽的思考。通过 “咸亨酒店” 中的很生活的画面就 “描写一 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鲁迅喜欢 《孔乙己》 , 认为他 “能于
孔乙己教案文学形象塑造技巧
孔乙己教案文学形象塑造技巧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孤独、贫穷、善良而又具备独特魅力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孔乙己的文学形象塑造技巧,以及这些技巧背后所传递的深刻寓意。
一、细腻描写情感在鲁迅的描写中,孔乙己不经意间透露出内心寂寞孤独的情感。
通过细腻描写他独自喝酒、独自抽烟的场景,以及他默默无言时的神情,鲁迅将孔乙己内心的孤独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情感描写使读者产生共鸣,引发对人类孤独与存在的思考。
二、形象对比鲁迅巧妙地将孔乙己与其他人物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孔乙己的独特之处。
他与那些酒肆的常客相比,不喜与人争斗,只是在角落里焦虑地等到一天结束。
这种对比揭示出了人性的弱点和善良的珍贵,使孔乙己这一普通角色显得与众不同。
三、细节权衡鲁迅在描写孔乙己时,通过权衡细节的使用,有效展现了他的形象。
例如,他永远都穿着一件旧灰布褛子,因为他没有其他衣物可穿。
鲁迅通过这一细节暗示了孔乙己的贫穷,以及社会对于他贫穷的漠视。
这种对细节的精确运用,使读者对孔乙己的生活状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四、隐喻象征孔乙己这一形象还具有隐喻象征的功能。
他呈现的不仅是个体的孤独,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弱势群体。
通过孔乙己的形象,鲁迅对社会的不公平与道德缺失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这种隐喻象征的塑造手法,为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立足点。
五、语言特色在孔乙己的形象塑造中,鲁迅运用了地道的白话和口头语,使他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孔乙己的话语简洁凝练,富有感染力。
他的语言特色突出了他与其他酒肆常客的不同,彰显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物的独特魅力。
这种语言特色的运用,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孔乙己的思想和情感。
总结起来,孔乙己的文学形象塑造技巧巧妙而富有创意。
通过对他细腻描写情感、形象对比、细节权衡、隐喻象征以及语言特色的运用,鲁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既普通又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
孔乙己所体现的孤独、贫穷和善良,不仅是对人性的审视,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度思考。
《孔乙己》的内涵解析:文化之死的隐忧,未来无望的悲凉
《孔乙己》的内涵解析:文化之死的隐忧,未来无望的悲凉自问世以来,学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孔乙己》这篇文章的解读。
本文从孔乙己的姓名、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对未来的担忧等方面进行了新的阐释。
正所谓经典常读常新。
《孔乙己》自发表后,文坛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解读与争议,我也不揣冒昧说说我的一己之见。
姓名的焦虑先说孔乙己的名字。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这名字原来并非真名,而是一个绰号。
取绰号者不明,读者也纳闷,这只是描红本上的一个词而已,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指涉。
作品主要人物的名字成为一个空洞的能指,那么,鲁迅借此想要表达什么呢?有人考证出孔乙己这个人物原型,版本有二:一说这是鲁迅早年对绍兴东昌坊口住着的一位名叫“孟夫子”的人观察所得;二说是脱胎于鲁迅乡下的“亦然”先生。
亦然先生本也是读书人,潦倒不识俗务,于家于国无望,被娘子逼得上街卖油条,但亦然先生卖油条有两大特点,首先是长衫打死也不肯脱下,二是不肯也不敢大声叫卖,而是跟在小贩后头,人家在前大声吆喝“卖油条喽”,他在后面嗫嚅一声“亦然”。
如果“孔乙己”的原型是孟夫子的话,由孟而孔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是“亦然”先生的话,读书人身份加上迂酸性格,上推至孔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当然,也不排除鲁迅是综合了这两个原型而创作孔乙己形象的。
文化之死的隐忧在《孔乙己》中,旧制度的牺牲品与拥护者都存在。
但不能简单地把这部小说就划入前面所说的几种情况当中去,因为它表现得更为深切。
首先,在文本当中,确实展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孔乙己丧失了立身立言的基础,知识分子空有知识却连生活都无法维持,也让人看到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不足,用店小二与短衣帮的眼光是“好喝懒做”,虚荣,放不下身段。
其次,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与变异。
丁举人与孔乙己同属知识分子阵线,只是科举得势而已,然而却对同为知识分子的孔乙己从精神(写服辩)到肉体(打折了腿)进行凌辱。
《孔乙己》的隐喻空间
《孔乙己》的隐喻空间作者:林超然《孔乙己》是落魄的旧知识分子孔乙己的人生评传,是“小伙计”畸形的成长史,是孔乙己被无情消费的文本举证,是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过渡的特殊投影,是智力文化被经济文化冲撞后落败的一幕残局,是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道德在时代变迁面前的不适与凋零,是鲁迅有了宏阔西方文明视野之后重新检讨中国社会实况的清醒与焦虑,是中国在被迫走入现代性的前夜所留下的匆促与慌张。
一《孔乙己》是鲁迅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本人最满意的一篇小说,完成于《狂人日记》写作的半年之后,文法上却可见诸多的克服。
作品不再是简单的剑拔弩张的愤怒口诛,也绕开了“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暴力心绪,这种平静反倒使小说更具振聋发聩的力量,它的内涵也比首篇丰厚了许多。
“在《呐喊》集中,这可说是呐喊的火气最弱,作者的内心隐痛却表现得最饱满的一篇,鲁迅如此偏爱它,正显出了他创作的真正的兴趣所在。
”①加上之后的《药》,鲁迅最初的三篇小说正好让我们看清了作家思想的变化脉络。
《狂人日记》情绪张扬,对封建文化的态度是“除之而后快”;《孔乙己》文字内敛,心思低回,“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②,这篇小说里可见些微大杀大砍前的犹豫,甚至还有作家面对传统文化时心绪复杂的抚摸;到了《药》中,鲁迅抬起了此前一直低垂的头,在夏瑜的坟上添一个花环,这是他对一抹曙色的期待。
《孔乙己》是一篇写实性很强的小说,具有让人惊骇的人性和美学的主题深度。
今天我们已不能把这篇小说简单地归结为科举害人了,尽管作品中的确呈示了科举的诸多罪恶,比如是它使考场失意的孔乙己走投无路,还是它使考场得意的丁举人沦为精神意义上的死亡者——他成了残酷迫害孔乙己的灭绝人性的暴徒,是人类文明层面的行尸走肉。
其实科举制度不过是前台的景致,状写旧文化的衰微、没落、无力以及作家面对它时的诸多踌躇才是真正的用意。
鲁迅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性逼迫下的整体命运走向,一方面他意识到了中国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他也深知西方文化裹挟着重重的经济气味,特别是在经济原始积累时期还带有令人窒息的血腥气味。
《孔乙己》解读
《孔乙己》解读《孔乙己》是中国近代小说家鲁迅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该小说讲述了一个贫困潦倒的酒徒孔乙己,在酒肆中与一帮官府的人斗酒,并最终因为被当地官府抓扣而死去的故事。
该小说以朴素的真实主义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困境,并呼唤更加平等公正的社会。
小说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出身不好的贫寒人家的孩子,尽管他身上也许有无数的优点,但他的出身却注定了他必须忍受贫穷和排挤的苦痛。
在小说中,孔乙己通过酒肆和酒,寻求忘却。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也许从未感到自己是一个无法被接受的社会边缘人,他和其他喜欢斗酒的人一样,是个“朋友”。
在小说中,孔乙己的形象是非常鲜明的。
他长相普通,没有太多的优点,身上的衣裳也已经破旧不堪,但他的性格却是非常优秀的。
虽然他时而醉酒,但他还是常常为酒肆的人准备酒菜,以此来向喜好斗酒的朋友们表示他对他们的爱护之情。
他也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即使他曾经被放逐出城,仍然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快乐地斗酒,过着自己惯常的生活。
另一方面,小说中的官府人物,则是孔乙己的对立面。
他们身份高贵,在官场决策,掌握着社会的权利和资源,可以随意地压制弱者。
不仅如此,他们还带着傲慢和冷漠的态度来看待孔乙己等菜贱众人,对他们嗤之以鼻,视为不值一提的。
可尽管如此,孔乙己和这些官府人物却在一个低下的,陌生的地方交了手,他们喝酒斗酒,不分出胜负。
小说的写法,将他们之前完全不同的有利、劣势,深深地嵌入了读者的心灵之中。
在小说的最后,孔乙己被官府抓扣。
他面临着即将遭到严惩的危险,但他并没有失去勇气或心境。
相反,他自豪地宣称:他没有做错什么。
他没有犯罪,只不过是一个和朋友们一起喝酒的人,失了分寸,躺在了原地。
他还认为,在他私生活中一无所有之时,唯一保留给他的东西,就是他对自己的信任。
但他察觉到,官府人却对他宽大处理的意图,这令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悲剧的命运。
孔乙己死于劝阻酒友斗酒,振奋人心,值得赞扬。
总之,《孔乙己》是一篇蕴含着深刻道德和社会意义的短篇小说。
孔乙己:边缘读书人的讽刺与启示
孔乙己:边缘读书人的讽刺与启示
在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角色,他代表着一种特定的人物类型和社会现象。
以下是对他在小说中角色定位的一些分析:
1.孔乙己是一个“读书人”:这个身份是他在小说中的主要社会角色。
然而,
这个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反而成为了他被他人嘲笑和排斥的原因。
2.孔乙己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他的贫穷和社会地位低下,使他处于了社会
的边缘。
其他人对他采取的是一种冷漠和排斥的态度,对他的困境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同情和理解。
3.孔乙己是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角色:他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自以为是的优
越感,但实际上这种优越感只是一种幻想。
他的贫困和悲惨的命运,与他的“读书人”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孔乙己是一个揭示社会问题的人:通过他的经历和他与其他人的互动,鲁
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人性的冷漠和虚伪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孔乙己这个角色身上得到了集中反映,引起了读者对社会的反思和关注。
综上所述,孔乙己在小说中的角色定位是一个被边缘化、带有讽刺意味、揭示社会问题的人物类型。
他的存在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冷漠和不公,引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从上帝视角看孔乙己的故事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 年4 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从上帝视角来看孔乙己的故事,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阶层的固化:孔乙己是一个穷苦的读书人,他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却不肯放弃自己的读书人身份,不愿意与劳动人民为伍。
他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固化,穷人很难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2. 人性的复杂性:孔乙己是一个既有善良又有软弱的人。
他善良,愿意把自己的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他软弱,偷了书还被人打断了腿,最终默默离开了这个世界。
3. 社会的冷漠:孔乙己在小说中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同情和帮助,他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人们对于一个穷苦的读书人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只是把他当作一个笑料来看待。
4. 教育的重要性:孔乙己虽然穷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读书,他认为读书可以让他成为一个有文化、有尊严的人。
这反映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人获得更好的生活。
总之,从上帝视角来看孔乙己的故事,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和教育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同时也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
鲁迅文集之孔乙己解析
鲁迅文集之孔乙己解析孔乙己,一个鲁迅文集中耳熟能详的人物,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经典形象。
他的故事虽然简单却饱含深意,透露出人性的悲凉和社会的冷漠。
本文将对孔乙己这个人物进行解析,从他的背景、性格以及他所引发的反思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孔乙己的背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析,一个是他的社会地位,另一个是他的家庭背景。
从社会地位上来看,孔乙己是一位无业游民,常年漂泊街头,靠着帮人喝烧酒来谋生。
他没有明确的职业身份,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因此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备受歧视与压迫。
而从家庭背景上来看,孔乙己的出身并不卑贱,他的父亲是一位京剧演员,他曾经从小在舞台上唱票子,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使得他没有继承父亲的事业,走上了流浪的道路。
孔乙己的性格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他虽然在社会上垂死挣扎,但却不失为一个有趣、豁达而善良的人。
他对待人际关系非常真诚,一直在努力想和人们建立友谊。
他在酒馆里相识的人也经常欣赏他的才艺,这也是因为他平易近人、擅长讨人喜欢的个性特点。
然而,正是因为他无固定住所、社会地位低下,许多人对他抱有偏见和歧视。
他的性格经历了社会的洗礼,变得格外脆弱,经历的苦难与社会的冷漠悄无声息地将他塑造成了一个悲剧人物。
孔乙己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他处于社会底层的困境和与主流社会的脱节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和谐。
他的形象让人们深刻地反思社会价值观的失衡、人性的悲凉,以及这种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孔乙己的存在不仅是一种文学形象,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对人们价值观的思考。
通过对孔乙己这个形象的解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鲁迅先生所描绘的中国社会。
他通过孔乙己这个角色,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孔乙己这个形象令人深思,让我们意识到社会的不公与冷漠对个体所造成的伤害,进而呼唤社会的关怀和人性的温暖。
总之,孔乙己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位极富代表性的形象。
通过解析他的背景、性格以及引发的反思等多个角度,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所寓意的社会和人性的悲凉。
对鲁迅《孔乙己》的另一种解读
对鲁迅《孔乙己》的另一种解读《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后,“一发而不可收”的第二部白话小说。
历来论者关注的,往往是其普遍的社会意义结构,即表现“下层社会的不幸”。
[1]我总觉得未能说透《孔乙己》写作的真实用意。
因此,我希望以鲁迅的人生体验为导向,探寻作品中潜在的无意识趋向,从而洞烛幽微,使未被人们所注意的深层意义结构“浮出历史地表”。
一正如鲁迅自己所言,他开始写小说是抱着一种启蒙主义,以为必需“为人生”。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他曾经为了驱除寂寞,用了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于是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这即是说,慷慨激昂被麻木压抑了,但并没有消失。
所以后来,在钱玄同、陈独秀的说服下,在“五四”精神的冲击下,当麻木与压抑得以缓解,鲁迅自然渴望把压抑的内心郁结“呐喊”出来。
[2]可如果鲁迅仅仅是为了批判才拿起笔,那么这呐喊无疑将是肤浅的。
真正使小说“蒙上不朽色彩”的,是“刻画的清晰的印象,和对于在讽嘲和哄笑里受了损伤的人物之同情”。
[3]这与孙伏园所言“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是相吻合的。
[4]批判与同情相结合,似乎是让《孔乙己》成为“不朽”的要义。
1924年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了孙伏园的《关于鲁迅先生》,其中谈到鲁迅说“他最喜欢《孔乙己》”,原因在于“能够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
在这里,鲁迅也指出《孔乙己》意在批判社会的“冷淡”并同情“苦人”所遭遇的“冷淡”。
而这种声明让我产生疑问:像《孔乙己》这样刻画“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的作品,在鲁迅的《呐喊》与《彷徨》中并不占少数,《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故乡》中的闰土、《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等等,这些人物所遭受的“苦”与“冷淡”比之于孔乙己毫不逊色,可是鲁迅先生为什么恰恰“最喜欢”《孔乙己》?鲁迅所说的“苦”是否包含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不很显露”的“讽刺”到底在讽刺什么?为什么这样的讽刺就“有大家的作风”?这些疑问使我对《孔乙己》写作的真实用意发生了兴趣。
《孔乙己》思想意蕴探析
《孔乙己》思想意蕴探析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是作家第二个白话小说,仅三千多字,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国后一直被编入中学教材,教育和感染着一代代人们。
究其原因,作家不仅塑造了孔乙己这个栩栩如生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而且还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孔乙己的死因,向人们展示了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使作品达到很高的品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笔者尝试着就《孔乙己》三个意义层次作点阐释,求教于广大教师与同仁。
作家晓苏先生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三个意义层次。
从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第一层次是表象层,第二层次是社会层,第三层次是哲理层。
所谓表象层是指题材本身显然具有的,人们可以直接看出的,不需要深入思考就能获得的意义层次;社会层指作者透过表象本身以一叶知秋的判断力而捕捉的社会生活本质的意义层次;哲理层即是作者超越表象层和社会层推而广之扩而大之以后所获得的具有普遍意义和哲理价值的意义层次。
哲理层是最高层次。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就是既具有表象层,又具有社会层,更具有哲理层的作品,从三个层面向读者展示了丰富的内涵。
作品描写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
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
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表现了他四体不勤,懒惰的性格特征。
作品描写了孔乙己的外貌。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表现了他的穷愁潦倒的生活境况。
作品又描写他教小伙计识字。
他对小伙计说,你读过书么?……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等了许久,他很恳切地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
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看到小伙计认识茴字,他便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见小伙计毫不热心,他便叹了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孔乙己揭示的社会意义
孔乙己揭示的社会意义
《孔乙己》是中国作家鲁迅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述一个贫穷的酒保孔乙己的一生和遭遇,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平和人性的脆弱。
这个故事所揭示的社会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阶级和贫富差距:《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贫苦的小人物,他被社会边缘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机会。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揭示了社会不公正的现象。
2.社会对个体的漠视和冷漠:孔乙己是一个寂寞、渴望被认同的人,但社会对他漠不关心,甚至嘲笑和侮辱他。
这表现了社会中对弱者的冷漠态度和对个体尊严的漠视,引发人们对社会关怀和人性的反思。
3.人性的悲剧:故事中孔乙己虽然是一个酒保,却渴望通过才艺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关注。
然而,他的才艺在社会中被忽视,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这凸显了人性的脆弱和悲剧性,启示人们应该更加珍视每个人的才能和人格。
4.对人道关怀的呼唤:《孔乙己》通过对一个被边缘化的小人物的描写,引发人们对社会正义和人道关怀的反思。
作品呼唤社会对每个人的平等和关怀,提醒人们要关注弱势群体,改善社会不公,并追求人性的光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的隐喻空间《孔乙己》是落魄的旧知识分子孔乙己的人生评传,是“小伙计”畸形的成长史,是孔乙己被无情消费的文本举证,是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过渡的特殊投影,是智力文化被经济文化冲撞后落败的一幕残局,是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道德在时代变迁面前的不适与凋零,是鲁迅有了宏阔西方文明视野之后重新检讨中国社会实况的清醒与焦虑,是中国在被迫走入现代性的前夜所留下的匆促与慌张。
一《孔乙己》是鲁迅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本人最满意的一篇小说,完成于《狂人日记》写作的半年之后,文法上却可见诸多的克服。
作品不再是简单的剑拔弩张的愤怒口诛,也绕开了“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暴力心绪,这种平静反倒使小说更具振聋发聩的力量,它的内涵也比首篇丰厚了许多。
“在《呐喊》集中,这可说是呐喊的火气最弱,作者的内心隐痛却表现得最饱满的一篇,鲁迅如此偏爱它,正显出了他创作的真正的兴趣所在。
”①加上之后的《药》,鲁迅最初的三篇小说正好让我们看清了作家思想的变化脉络。
《狂人日记》情绪张扬,对封建文化的态度是“除之而后快”;《孔乙己》文字内敛,心思低回,“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②,这篇小说里可见些微大杀大砍前的犹豫,甚至还有作家面对传统文化时心绪复杂的抚摸;到了《药》中,鲁迅抬起了此前一直低垂的头,在夏瑜的坟上添一个花环,这是他对一抹曙色的期待。
《孔乙己》是一篇写实性很强的小说,具有让人惊骇的人性和美学的主题深度。
今天我们已不能把这篇小说简单地归结为科举害人了,尽管作品中的确呈示了科举的诸多罪恶,比如是它使考场失意的孔乙己走投无路,还是它使考场得意的丁举人沦为精神意义上的死亡者——他成了残酷迫害孔乙己的灭绝人性的暴徒,是人类文明层面的行尸走肉。
其实科举制度不过是前台的景致,状写旧文化的衰微、没落、无力以及作家面对它时的诸多踌躇才是真正的用意。
鲁迅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性逼迫下的整体命运走向,一方面他意识到了中国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他也深知西方文化裹挟着重重的经济气味,特别是在经济原始积累时期还带有令人窒息的血腥气味。
正是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使鲁迅由振臂呐喊,转入一时的沉默。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年的江浙,早有资本主义经济的漫渗,特别是“五四”前后,西方的经济入侵越发潮涌而来。
小说时间背景虽标示的是“二十多年前”,但作家不可避免地要写到他的眼前之景,没有谁的回忆会是纯粹的、不着当前颜色的。
在“义”和“利”、智力文化与商业取向的角斗中,作品里的小市民们很快就有了抉择,传统道德因之轰然崩塌。
孔乙己之所以丧失了文化地位、社会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首先丧失了经济地位。
如果有了钱,孔乙己是否“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就不再成为问题。
有了这样的商业氛围,孔乙己才会用“君子固穷”为自己辩护,但“耻于言利”的优雅姿态实在帮不上他。
“排出九文大钱”能给他带来短暂的神气;“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会为他赢得“品行好”的评价。
孔乙己若不守信用,掌柜就断然不会同意他的赊欠,掌柜对他有比对别人多得多的警惕。
这是孔乙己也极为明了的商业规则,所以他于此格外谨慎。
小说写满了传统知识阶层在特定语境里身份的尴尬,到处都能看到其被攒击的情景。
孔乙己脸上不断地添上新伤疤,就是知识阶层的心灵不断地添上新伤疤。
“君子固穷”“之乎者也”之类的语言方式在读书人中间完全不会构成任何交流障碍,或者说这就应该是他们的交际现实。
“半懂不懂”更多的时候都是小伙计、“短衣帮”等时人心理上的隔膜,而不是现实的反应,其中隐藏的是众人的轻蔑与拒绝,是他们对社会角色已然边缘化的读书人在精神上的快意复仇。
何家和丁举人家都是飘一点儿书香的,可他们心狠手辣沦为文化流氓,走上了背叛斯文之路。
孔乙己的偷书很像一种恋物癖,他特别想在封建文化尾音已出现的最后一刻拼命抓住点儿什么,病态的方式带给他的是枉然和绝望。
这种或许不可敬但至少可怜的举动,最终招来了他们“吊打”、“打折了腿”直至在客观上夺其性命的暴行。
同样是读书人,读的也是“圣贤”之书的他们,却成为新兴的权势阶层,文化道德在他们这里已彻底失范。
孔乙己的长衫不啻一种文化隐喻。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说的是传统文化在社会变革面前显出了先天的不足,它更新缓慢,难以与时俱进,“又脏又破”指涉的是这种文化已然掉队。
但小说给我们传达的不是一个抨击、否定传统文化的单音,它愤慨、痛惜、低沉、徘徊……作家欲说还休,欲行还迟,一时难做决断。
正是如此多元的思想情感指向,才终于铸就了这篇让人百读不厌的短章经典。
孔乙己强调“回”字的四种写法,不但为小说中人物哄笑,也为小说之外的读者、评论家哄笑。
不可否认的是,“回”字的四种写法的确是一种学问,是一种知识,常常也是一种很有崇高感的学术追究的目的,我们今天的许多人文探讨,都是广义的追问“回”字有几种写法。
知道并且说出“回”字有四种写法不但决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而且还是文化人的重要使命。
我们不要忘记:是鲁迅先于孔乙己知道的“回”字有四种写法。
二T•赫斯特曾说:“《孔乙己》中最重要的,是这个叙述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参加了对孔乙己的折磨。
”③这种结论与我们惯见的关于这篇小说的指认,诸如“临摹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戕害,控诉科举制度的血腥本质”“表现孔乙己思想的保守僵化,同时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揭示小人物的无奈,状写他们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只能走向毁灭”之类并不一致却发人深省。
如果我们把小说不仅当作成人文学,还把它视为儿童读本,那么就会看出一个更丰厚、更深邃的主旨。
《孔乙己》里有一个显在的教育主题。
我们先前只看到了在旧科举中败下阵来的孔乙己,没有人注意到还有一个泛教育的失败典型——小伙计。
其实孔乙己的命运并不是所有考科举的人的命运,也不是所有考科举失败的人的命运,纵使能寻到许多孔乙己,他们也只代表人群里的少数,也只能掀起当时社会的一角。
小伙计才是最深层次的受伤者,他带给人的悲怆要远远大过孔乙己。
小说中没有谁在意这个悄然加入的孩子,也几乎没有谁在意自己的言行会怎样深刻地雕镂他的心灵,他得到的全部社会教育都是冷酷的推搡。
“样子太傻”这样的判词显然不是小伙计的自言自语,而是对掌柜或是他人的口无遮拦的“直接引语”,总之是来自成人世界的评价,这无疑是一种直指孩子心灵的伤害。
先是“样子太傻”把小伙计从侍候长衫主顾的差使旁边赶开;接下来是因做不到伺机往酒里羼水,诚实又让他由在外面招呼客人改作更为无聊的温酒,这些都是对他淳朴天性的惩罚。
“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他还能够勉强留在店里做事——这又教之以“熟人政治”“成人规则”等负面的社会经验。
《孔乙己》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一个孩子对世界的打量。
这个来自下层社会、在酒店中地位最低的小伙计,却附和着酒店掌柜和酒客们嘲笑孔乙己,在精神和人格上肆意践踏孔乙己。
他的性格变得畸形、病态,更近于残忍。
他的那些冰冷的笑,是超越年龄的,小说字里行间总少不下他那副冷漠的眼神。
他对孔乙己毫无热情,毫无同情,甚至只有在与孔乙己偷偷比较时心理上才有压倒的优势。
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正是小伙计带给孔乙己最多的心灵重创,毕竟他是儿童,又读过一点书,应该离天性和文明更近一点,但是对孔乙己的善良、爱心乃至他珍贵的文化传播行为,这个孩子都毫无回应。
作品不但延续了作家对国民性的思考,延续了作家“救救孩子”的呼号,而且有了更深层次的担心。
对于小伙计而言,成人世界给予他的仅有的一点温情竟是来自孔乙己,可怜的一点点诚实守信的教育也是来自孔乙己,这实在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一片灰烬上偶见一点一闪而逝的光亮常常让人坠入更大的悲怆。
孔乙己传授知识的行为,可能出自惯性,可能出自一点卖弄、虚荣的心理,但毕竟其中的主动性,其中的文化人的良知和传播文化的特殊使命感,在他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生平里也并未更改,它显得可贵,也显得悲壮,我们理应向他献上一份敬意。
在作品里鲁迅苦心经营了一个“我”,让童年的“我”作为事件的亲历者,而让成年的“我”作为陈述人、评断者,两者是人物和叙述者的关系。
一个是二十年前在咸亨酒店进进出出的小伙计,一个是二十年后在小说《孔乙己》中进进出出的“我”。
亲历者和叙述者、评断者合而为“我”,共同担负起叙事的责任。
小伙计不是一个穿台而过、无足轻重的过场人物,而是带着自己戏份的重要角色,甚至由他牵连出一个更加宏大的主题。
鲁迅觉得从现在“十来岁的孩子,便可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④。
作为小说叙述者的“我”,显然是一个成年人了,他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场说话,我们能从他冰冷的回忆里清楚地认出:事隔多年之后,他对自己当年的无情并无反省,童年经验最终把他彻底变成了一个“非人”,这是一个我们最怕看到的结局。
小说讲的肯定不是小伙计自己的成长,而是一代人的成长,那么他们的成长就肯定关乎整个中国的命运了。
鲁迅曾在他的大批作品中,生动塑造了众多的孩子形象。
《故乡》里的少年闰土、水生、宏儿,《社戏》里的双喜、阿发,《风波》里的六斤……虽然他们的身世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故事不同,所引发主题也不同,但这些作品里的相关内容大都采用抒情笔调,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是成人文学也是儿童文学,好多作品令小读者爱不释手。
但《孔乙己》中没有诗意,它是反诗意的,小伙计没有天真、纯洁的童年,世界早早地让他冷下了心肠。
鲁迅当年曾激烈反对自己的小说集《呐喊》进课堂成为孩子们的读物,他是不想让他们看见太多的旧时代的血腥、丑恶、残酷和绝望。
这是一个启蒙思想家的可贵提醒,是一个文化使者的人文关怀,是一个主动担任孩子“灵魂工程师”的成年人的精神大境。
三孔乙己是他人的玩偶,符号化的他始终处于被观赏的地位,摆脱不掉被消费的命运,讪笑和消费孔乙己被时风默认为合法。
掌柜、酒客还有小伙计都借助从孔乙己的痛苦中获得的某种满足感,来实现心理的平复和补偿。
孔乙己的“可笑”是被指定的,他的这种玩偶身份也是被指定的,在文化领导权争夺战中输得分文不剩的他根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听之任之。
人们把孔乙己等同为一个犯罪者,这样看客们才能取得绝对的心理优势,才能安置自己其实很心虚的人生。
孔乙己只能甘受惩罚,他那种被众人强行想像出来的罪责永远不可豁免。
咸亨酒店显然不是一个可爱的去处,而是单调、无聊的所在,可只要孔乙己一来,就会立刻爆发出笑声,以至使“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小说里十二次写到了人们对他的嘲笑(全文总共出现了十四个“笑”字)。
这些笑都是往孔乙己的伤口上撒盐,他的任何身世、经历,包括他的呻吟、致残、死亡都无一例外地被故事化了,成了人们乐此不疲的谈资、笑料,成了人们想方设法猎获的情节。
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对身体受苦的图像的胃口,似乎不亚于对裸体图像的欲求”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