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评法规-第四章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4-产业政策
环评法律法规
环评法律法规环评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预防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管理,制定本法。
第二条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是指建设项目或者其他决策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和协调的过程。
第三条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坚持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四条在国家实施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政策措施等时,应当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章环评的程序与要求第五条环境影响评价分为项目核准前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实施前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条项目核准前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在项目实施前完成。
第七条项目实施前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根据项目情况确定评价的时间、范围、内容和方法。
第八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详细介绍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位置、技术、工艺、能源水平、材料和产品、废弃物的排放与管理情况等。
第九条项目核准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开,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征求相关专门机构的意见。
第十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合理的期限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向建设单位出具审查意见。
第三章环评的实施机构与责任第十一条国家设立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负责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组织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并应当独立、公正、可靠。
第十三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对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建设单位应当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报告编制、公开、批准和实施后监督等环评程序及其他相关义务。
第四章环评的追责机制与处罚措施第十六条对于虚假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不履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违规开展环评业务等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不真实、数据不准确、程序不完整等违法行为,将依法予以撤销,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环评目录
目录|总则---------------------项目由来---------------------评价目的---------------------编制依据---------------------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评价标准---------------------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与评价时段---------------------评价原则|工程概况---------------------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建设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与产业政策相容性分析---------------------与城市规划相容性分析|工程分析---------------------现有工程分析---------------------扩建工程分析---------------------主要设备---------------------扩建工程完成后污染物排放“三本帐”|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概况---------------------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声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环境风险分析|清洁生产分析|防污减污措施评价及总量控制分析---------------------废水污染防治措施评价---------------------锅炉废气治理措施分析与评价---------------------工程噪声防治措施分析与评价---------------------工程固体废物处置措施评价---------------------环保投资---------------------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厂区平面布置分析---------------------厂址环境可行性分析|公众参与---------------------依据---------------------公众参与的目的---------------------公众参与对象和方式---------------------公众参与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统计---------------------调查结果反馈分析及建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环保投资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管理---------------------环境监测计划---------------------排污口规范管理|评价结论与对策建议---------------------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结论---------------------污染防治措施---------------------总量控制、城市规划相符性---------------------清洁生产---------------------公众参与---------------------建议---------------------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与验收要求一览表---------------------结论附件1、扩建项目地理位置图2、维达纸业(abc)有限公司厂区平面布置图3、立项审批文件4、环评委托书5、abc环保局[2007]29号函6、建设项目环保审批表。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ppt课件
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 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 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 者说明。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 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 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 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 机关不予审批。
第三条 建设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 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 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5
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工业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能耗物耗小、 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五条 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 须采取措施,治理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3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 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 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 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围 ——环发[1999]107号
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包括 国有经济、城乡集体经济、联营、股份制、外资、 港澳台投资、个体经济和其它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 开发活动。按计划管理体制,建设项目可分为基本 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包括开发区建设、 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和其他共四个部分的工程和 设施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饮食娱乐服务性 行业,也属《条例》管理范围。
环评工程师考试科目
环评工程师考试科目科目一: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是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第一科目。
xx年第一科目考试大纲与xx年相比,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自xx年10月1日起施行,大纲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
②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为30项:新列入考试大纲的有《中华人民___循环经济促进法》;另外,《中华人民 ___水污染防治法》于xx 年2月28日修订、xx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 ___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作为单项列出,大纲中《水污染防治法》的考点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
③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由去年的20项压缩为9项,其中《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为新列入大纲的,其余七项为保留下来的xx年大纲中的内容——这其中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由中华人民 ___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___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自xx年8月1日起施行,1998年1月4日发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同时废止。
可见,在整个大纲要求中,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所占份额大幅降低。
___: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第二科目。
依照大纲要求,xx年该科目增加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HJfr 394——xx)的相关内容。
xx年考试大纲中,增加了于xx年10月1日实施的三项噪声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xx)、《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xx)、(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xx)。
另外,《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l6889——xx)于xx年7月1日起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 2.2—xx)也将于xx年4月1日实施。
该科目重点需要掌握的就是导则的使用范围、导则所要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及其规范、评价等级的判断、不同评价等级的要求、评价范围的确定、如何选择预测模式等。
环评爱好者论坛_何新春案例50题题解
何新春案例50题题解第一章轻工纺织化纤类案例1 制浆造纸技改项目一、产业政策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速生丰产林工程、工业原料林工程及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符合经济规模的林纸一体化木浆、纸和纸板生产”。
限制类:低档纸及纸板生产项目。
淘汰类:1.7万吨/年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3.4万吨/年以下草浆生产装臵。
2、《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专项规划》化学木浆单条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万吨以上。
化学竹浆单条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0万吨以上。
化学机械木浆单条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0万吨以上。
造纸单条生产线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
3、《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热电比年均大于100%,总热效率年均大于45%。
二、林基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1、林基地建设是否符合规划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种选址与物种入侵,林地类型变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土壤退化,病虫害防治和面源污染防治等内容。
三、导笔69页的典型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点1.交通运输类1.1评价范畴:包括线路类(路线、航线和管线)和场站类(车站、码头)。
1.2评价范围:以新建项目为主,改扩建项目因线路或场站早已存在,除范围变动的项目以外,可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
⑴陆上线路类:评价范围按路线中轴线各向外延伸300~500m;水上线路类中,江河类包括所经汇合段的全河段及其沿江陆地;海上类主航线向两侧延伸500m。
⑵场站类:机场周际外延5㎞,码头区周际外延3~5㎞。
1.3评价重点⑴陆上线路类:改变土地利用,改变土壤现状,造成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变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动、植物迁移和阻断传播,引发生物多样性及物种保护问题。
⑵水上线路类:何新春案例50题题解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影响沿江陆地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引发生物多样性及物种保护问题;水土流失、滑坡、塌方、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变化,影响生态环境。
2024环评考试大纲
2024环评考试大纲引言概述:2024环评考试大纲是环境评价专业人员必备的参考资料,它对环境评价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对2024环评考试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要求、考试范围和考试参考书目。
正文内容:1. 考试内容1.1 环境评价基本理论:介绍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等内容。
1.2 环境评价法规和政策:阐述环境评价法规和政策的基本要求,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
1.3 环境评价实践与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介绍环境评价的实践方法和技巧,分析不同环境评价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
2. 考试形式2.1 笔试: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形式,考察考生对环境评价理论和法规的掌握程度。
2.2 论文写作: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题目,撰写一篇关于环境评价实践的论文,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和写作能力。
3. 考试要求3.1 理论掌握:要求考生对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有深入的了解,包括环境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
3.2 法规熟悉:要求考生熟悉环境评价相关法规和政策,了解其要求和应用。
3.3 实践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环境评价实践经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4. 考试范围4.1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包括环境评价的概念、目的、原理等基本知识。
4.2 环境评价法规和政策: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和政策。
4.3 环境评价实践技巧:包括环境评价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应用等。
5. 考试参考书目5.1 《环境影响评价法》:详细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和要求。
5.2 《环境保护法》: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法规。
5.3 《环境评价实务》:介绍了环境评价实践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2024环评考试大纲对环境评价专业人员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要求、考试范围和考试参考书目。
考生需要掌握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法规和实践技巧,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环境法规体系《环境影响评价法》
常委会之后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对政策和规划的评价有不同意见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托国家环保总局 草拟初稿、框架草稿、征求意见稿
经反复认证,调研,考察和环资委两次审议 2000年11月形成草案
九届人大常委会19次会议2000年12月26日 对环境影响评价法草案进行了初审
经过长达20个月研究协调,统一了认识
宪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
行政法规(国务院) 政府规章(各部委) 地方性法规(省级政府)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2022
环境法规的基本原则
环境法规的作用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环境法规的基本制度
土地利用 规划制度
A
环境影响 评价制度
B
“三同时” 制度
C
202X 环境法规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法》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具体内容
北内审员培训班已经接近尾声。今天,我
们给大家介绍环境法规体系和新颁布的《环境影 响评价法》,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在您学习的过程中,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请和 我们联系。 祝学习顺利! 启迪老师
环境 影响 评价 分类
环境质量评价---对现状的评价,如对区域环境质量的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对新建、改扩建项目及规划的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估---项目规划实施后对实际影响程度的调查和评估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2、有关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立法概况
*加拿大1964年 在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学者们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美国1969年 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将环境影响评价
律、 的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根据国内外环境立法现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主要包含以 下几种类型,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而形成了环境法规体 系。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考试大纲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考试大纲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考试大纲主要考查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所必需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以及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正确理解、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
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这部分主要考查建设项目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分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情况。
此外,还会考查建设项目与环境政策的符合性分析,以及建设项目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
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这部分主要考查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和内容,以及环境现状评价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具体来说,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价。
三、环境影响识别与预测
这部分主要考查环境影响识别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对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估。
包括对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识别、预测和评估,以及对环境敏感区域的识别和保护要求。
四、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这部分主要考查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包括对建设项目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情况,以及对环境影响
的控制和减缓措施。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这部分主要考查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编写和内容。
包括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分析和结论,以及对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总体来说,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重点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环境的概念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和,包括:自然因素的总体: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社会环境2、环境影响的概念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环境影响的分类影响:直接、间接、累积影响效果:有利、不利影响程度:可恢复、不可恢复影响方式:污染影响和非污染影响3、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①按照评价对象分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②按照评价时间分类: 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预测评价③按环境要素分类大气环境评价水环境评价声学环境评价1土壤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经济学环境评价…………………………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对象规划、开发建设项目3、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符合清洁生产原则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问题控制要求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三、管理程序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分类管理(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环评文件的介入时序及审批要求介入时序: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但是,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评项目中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
环评项目中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进行环评项目时,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环评项目中的一些重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并探讨其在环评项目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框架的基石。
该法规定了环境污染的预防、控制和治理措施,对环评项目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在环评项目进行过程中,必须依法履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并按照法律要求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法律规定。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法规之一。
该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程序和要求,明确了环评项目应当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环境影响评价。
在环评项目中,必须按照该法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将环境风险与利益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保建议和措施。
三、《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是环保部门对于环评项目管理的具体操作指南。
该法规定了环评机构的认定和监管、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和审批、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在环评项目中,必须依照该办法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并在公众参与阶段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办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办法》对于环评项目中的环境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规定。
该办法明确了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责任的确定和赔偿方式的选择。
在环评项目中,如果因项目施工或运营导致对环境造成损害,必须按照该办法的规定承担相应的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并采取补救措施减少环境损害。
五、《生态环境保护税法》《生态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税收法规。
该法以税收手段调节环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排放,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在环评项目中,如果存在环境污染排放行为,必须按照该法规定缴纳相应的环境保护税,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
③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是指针对某个环境要素或某个
领域而专门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如:《环境影响评
价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
治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防沙治沙法》等。
④环境保护相关法
⑵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①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有:江河源头区、重要水 源涵养区、重点水土保持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 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保护区。 ②保护区的级别主要有: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⑶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主要措施 ①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 其他人为破坏活动; ②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建设项目; ③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必要时应采取移民措施; ④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 路,对已破坏重要生态系统要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
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
宪 法
环境保护相关法 环 境 保 护 国 家 标 准 环境保护综合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环境保护地方法规 环境保 护 地 环境保护地方规章 方标准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框架图 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 境 保 护 国 际 公 约
三.环境、产业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⑵法规
环境保护法规是指由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制定并公布,或经国务院批准由有关主管部门公布
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两大类:
①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细则
或条例,如:《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 ②专门针对环境保护的某个领域而制定的条例、 规定和办法,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知识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基本概念:A.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B.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和价值性C.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的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D.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按评价对象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预测、选择、导向(核心)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法律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A.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B.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79年) C.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确立环评制度D.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并于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E.2004年,人事部、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F.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相关法G.《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它是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极为重要和可操作性强的行政法规。
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可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依据
第二节 环境政策、产业政策与污染 防治技术政策
一、环境政策
(二)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1 划分两控区的基本条件 (1)划分酸雨控制区的基本条件
• 现状监测降水pH小于或等于4.5 • 酸沉降超过临界负SO2 • 排放量较大的的区域
第二节 环境政策、产业政策与污染 防治技术政策
一、环境政策
法 律
2. 环境保护法中的规定(1979试行;1989颁布;2015现行)
3. 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颁布,2003.9.1实施)
4. 环境保护单行法
法 5.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颁布) 规 6.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7.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标 8. 环境标准 准 9.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2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制定 并公布,或经国务院批准由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环境保护规 范性文件,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细则或条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二是专门针对环境保护的某个领域而定制的条例、规定 和办法,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自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5 环境保护体制和管理法规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项目建议书阶段:审查项目建议书 有关环保部分,确定立项初步意见。 可行性研究阶段:审批环境影响报 告书(表);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任务书)有关环保内容。 初步设计阶段: 审查初步设计中的 环保篇(章),出具初步设计审查 意见。 施工图设计阶段:审查建设项目 施工设计图,核发建设项目“三同 时”审核通知单。 施工阶段: 对建设项目“三同 时”执行情况进行现场监理。 试生产阶段:审批建设项目试生 产(运转)申请报告,核发试生 产(运转)审核通知单。 竣工验收阶段: 审查竣工验收报 告,核发建设项目“三同时”竣工 验收单。
环评法规第四章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环境政策
• 其一,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 给不足而经济相对 发达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高新 技术,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率 先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做 到增产减污。
– (2)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 染防治。
– (3)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 – (4)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 (1)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 染防治。 – 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 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 饮水安全问题。 – 把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小浪底水 库库区及 上游、淮河、三峡水库库区及上游、南水北调水源 地及沿线、太湖、滇池、巢湖作为流域水污染治理 的重点。把渤海等重点海域和河口地区作为海洋环 保工作重点。
– 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原址进行土壤风险评估和修复。 – 城市建设应注重自然和生态条件,尽可 能保留天
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动 物等自然遗产,努力维 护城市生态平衡。
• (4)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 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 –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 的污染; – 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 染治理力度。 – 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搞好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
–1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 决定》(国发[2005]39号)
• 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2)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有关要求 • 3)切实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 • 4)加强环境监管制度的有关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一种评估工程、政策或规划所产生的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施,保护环境质量,优化项目设计与实施,并寻找减少环境影响的方法。
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法律法规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规范了评价的适用范围、程序以及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将重点介绍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中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
该法依法实施了一整套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明确了各类项目的评价范围和程序。
根据该法,项目建设者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前必须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且依法进行公众听证,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这部法律法规还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责任,明确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
该法规定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并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产生重大和较大影响的项目必须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获得批准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的安全。
三、相关地方性法规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外,各地方也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具体环境保护需求。
这些地方性法规对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更加详细和具体的规定,确保评价工作的实施准确性和适用性。
四、国际公约和条约除了国内的法律法规,中国还参与了一些国际公约和条约,这些公约和条约也对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国际金融机构要求在项目融资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确保项目的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
有些国际公约和条约还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程序和标准,为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法律法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们规范了评价的适用范围、程序以及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环评报告书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环评报告书的法律法规与标准环评报告书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成果和资料,它的编写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评报告书编写中所需遵守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一、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是环评报告书编写的基本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环评的基本原则、程序、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基本法律,其中包括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条款。
在编写环评报告书时,应遵守该法律规定的各项要求,强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是我国环评制度的核心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程序、评价内容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环评报告书的编写必须符合该法的相关要求,包括调查研究、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3.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的具体实施规范,详细规定了环评报告书编写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编写环评报告书时,应参照该管理办法的规定,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是评价报告书编写的技术指导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过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方法,为报告书的编写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最具权威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主要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发布。
在编写环评报告书时,应参考和遵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确保报告的可比性和科学性。
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根据行业特点和需求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文件,编写环评报告书时要根据具体行业选择相应的行业标准进行参考。
3. 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针对特定地区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要求进行制定。
在编写环评报告书时,如果有适用的地方标准,也需要参考并符合其相关要求。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2018年8月7日
• (5)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实施的工具和环境保护实施 的依据。 • (6)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规范,如民法、 刑法、经济法、劳动法、行政法中,也包含不少与环境 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这些也是环境保护法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 (7)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例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 公约》、《京都议定书》(二氧化碳)、《防止危险废 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等。
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基本思想:把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实施在经济开发和建设过程之中, 实施全过程控制,从源头解决环境问题。转变“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 复”的环境保护道路。 (2)“谁污染、谁治理” 由20世纪70年代初 “污染者负担”的提出引申而来。新形势下,这一政策的 内涵已拓展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 (3)“强化环境管理” 提出: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因为中国在短期内不具备依靠高投入治理污染的条件,中国现有的许多环境 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由此国家提出了强化管理的环境政策。 措施: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 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2、我国环境保护的单项政策
单项环境政策我国的环境管理的基本思想、方 针和政策的补充和具体化。 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 术政策、经济政策和能源政策。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指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专项环境政策。
产业政策
环境产业发展政策 环境保护产业渗透于 国民经济的各领域。强调 发展环境治理产业。在可 持续发展战略下,环保产 业将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高 新技术产业。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 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 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 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评法律法规
9、掌握(熟悉)新建和技术 改造的企业防治污染和公害的 有关规定 (p73)
1 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 备和工艺; 2 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 染物处理技术。
10 、掌握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的“三同 时”规定。P74
2 了解《环境保护法》的适 用范围p69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凡在此区域内所涉及对 所称环境产生影响的一切活动,均适用本法。
领域,是指我国主权所及的所有领域,包 括领陆(领土)、领水和领空;
其他海域,是指除领海之外,按照法律规 定或国际惯例,我国仍然享有管辖权的其他 海域,包括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12、 (加)熟悉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故,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应当加强防范 的有关规定。P74
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 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 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 居民,并向当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可能会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事业单位, 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三)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 (四)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
设备的。
(五)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 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
13、(加)熟悉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应承
担的责任
2/6
p 74-75
2 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 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 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可以并处罚款。
环评项目中的环境法规和政策
环评项目中的环境法规和政策在环评项目中,环境法规和政策是必不可少的指导性文件。
它们的存在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环评项目首先要依法依规进行,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得到合理控制。
本文将从环境法规和政策的概念、作用、环评项目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环境法规和政策的概念环境法规是国家及地方政府根据环境保护的需要制定和出台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章等,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而环境政策是政府根据宏观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实施的有关环境问题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环境法规是环境政策的具体体现,通过法规的规范和约束,促使环境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贯彻。
二、环境法规和政策的作用环境法规和政策在环评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要求,为环评项目提供了具体的执行依据。
例如在建设工程领域,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规定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内容,明确了评价报告的要求和提交程序,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其次,环境法规和政策还规定了环评项目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技术要求。
例如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了相关法规和政策,对园区建设的可行性、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
这些要求的执行,有利于环评项目在建设中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避免或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最后,环境法规和政策还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和监督提出了具体要求。
环评项目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批,相关主管部门要根据法规和政策对环评报告进行评审,确保评价过程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同时,环评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也需要接受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三、环评项目中的环境法规和政策应用环评项目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参考并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规和政策。
首先是按照法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告要包括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和评价,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平板玻璃: ——彻底淘汰“平拉法”(含格法)落后平板玻
璃产能。
——鼓励企业联合重组,支持大企业集团发展电 子平板显示玻璃、光伏太阳能玻璃、低辐射镀膜等 技术含量高的玻璃以及优质浮法玻璃项目。
——提高行业门槛:新项目能源消耗应低于16.5 kg标 煤/重箱;硅质原料的选矿回收率要达到80%以上; 严格环 保治理措施,二氧化硫排放低于500 mg/标 准m3、氮氧化物排放低于700 mg/标准m3、 颗粒 物排放浓度低于50 mg/标准m3。
» 风电设备: ——原则上不再核准或备案建设新的整机制造厂; ——提高门槛:重点支持自主研发2.5MW 及以上风
电整机和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及产业化示 范,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积极推进风电装备产业大型化、国际化,培育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装备制造业。 ——建立和完善风电装备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
– 2 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 发展若干意见(2009,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工信部、国 土资源部、环保部等十部门) • 1)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需引起高度重 视 • 2)正确把握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政策导向
• 1)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不仅钢铁、水泥、平板玻璃、 煤化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 风电 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 一些地区违法、违规审批, 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现 象又有所抬头。 – 此外,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等行业产能过剩矛 盾也十分突出。
– (2)加强区域产业规划环评。未开展区域产业 规划环评、规划环评未通过审 查的、规划发生重 大调整或者修编而未经重新或者补充环境影响评 价和审查的,一 律不予受理和审批区域内上述行 业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 (3)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 严格遵守环评审批中“四个不批,三个严 格”。 » 原则上不得受理和审批扩大产能的钢铁、水 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煤化工 等产能过剩、 重复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 » 在国家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确有必 要建设的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的项目环 评文件,需报我部审批。
– (2)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措施 » 切实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这是顺利推进产能 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 前提。 » 严格控制新上项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更 加严格的环境、安全、能 耗、水耗、资源综合利 用和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 推进技术改造。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和技术水平高、 对产业升级有重大作用 的大型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 (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 号) • A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 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 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尽快完善建筑用钢标准及设计规范,加快淘 汰强度335 MPa以下热轧带 肋钢筋,推广强度400 MPa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升级换代。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或清洁生产标准:2011年 年底前, 坚决淘汰400 m3及以下高炉、30t及以下转 炉和电炉,碳钢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应低 于620 kg标 准煤,吨钢耗用新水量低于5t,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低 于1.0 kg,吨钢 二氧化硫排放量低于1.8kg, 二次能 源基本实现100%回收利用。
» 多晶硅: ——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地区新建多 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 多晶硅项目不予核 准或备案;
——鼓励多晶硅生产企业与下游太阳能电池生产企 业加强联合与合作,延伸产业链。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 大于3000t/a,占地面积小于6hm2/kt多晶硅,太阳 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60kW*h/kg,还;到2011年前,淘汰综合电 耗大于200 kW • h/kg的多晶硅产能。
说明:对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禁止投资。 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 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
建设、环境保护、质检、消 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 得办理有关手续。
凡违反规定进行投融资建设的,要追究 有关单位和 人员的责任。
• 2)《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 通知》(国发 [2006] 11号) – (1)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和原则 »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 坚持区别对待,促进扶优汰劣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 资源化原则,全面推行 清洁生产,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 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积极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和 产品; 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性能好的各类消费品;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 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 航空航 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 路、软件 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 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 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 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 源和生物 化工等生物产业。 加快发展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推进民用飞机、 航空发 动机及机载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积极发展 新材料产业,
» 水泥: ——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
能的原则; ——支持企业在现有生产线上进行余热发电、粉磨
系统节能改造和处置工业 废弃物、城市污泥及垃 圾等。 ——提高行业门槛:新项目水泥熟料烧成热耗要低 于105 kg标煤/t熟料, 水泥综合电耗小于90kW • h/t水泥;石灰石储量服务年限必须满足30年以上; 废 气粉尘排放浓度小于50 mg/标准m3。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 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
——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 B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转变。 ——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 优化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 体系 。
» 煤化工: ——禁止建设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项目;禁
止建设不符合《焦化行业准入 条件(2008年修 订)》和《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的 焦化、电石项目。 ——对焦炭和电石实施等量替代方式,淘汰不符合 准入条件的落后产能。 ——对合成氨和甲醇实施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 式,降低成本、提高 竞争力。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 点),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发挥其 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装备制造业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提高重大技 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 电、 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 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 先进动力装备、 节能降耗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
» 鼓励类: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 关键技术、装备及产 品。
» 限制类: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 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 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 产品。
» 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 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 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 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 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 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 业; 规范和提升商贸、餐饮、 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推进 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 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 。
坚决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鼓励发展高技术、 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工艺和新产品, 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增长点。 »其二,对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要 集 中有效资源,支持企业提高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件 自主创新能力。
– (2)产业政策导向
» A 钢铁: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通过 淘汰落后、联合重组和城市钢厂搬迁,推动钢 铁工业由大到强转变。 ——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 钢铁项目。 ——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大型钢铁企业发展百 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板和高压锅炉管、25 万kVA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高 档工模具钢等关键品种。
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 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 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由
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 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 许类不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 本)》。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 其一, 西部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其二,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 改组改造,发展 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其三,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 其四,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
• 2)正确把握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政策导向 – (1)主要原则 »A 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 其一,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联合重组,加快淘汰落 后产能 ;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家竞争。 其二,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存量与调整产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