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长都 有 重要 作 用 。 此 . 想 品 德 的形 成 不是 一 朝一 夕 能 因 思 完 成 的 ,而 是 长 期 积 累 的 结 果 ,尤 其 是 人 的 许 多 行 为 习 惯 , 是 在 儿 童 时 期 养 来 的 。 童 在 小 学 阶 段 养 成 良 好 的 都 儿
关 键 词 : 学思 想品 德课 小
二 、 过 课 程 资 源 开 发 让 学 生 学 会 选 择 的 具 体 措 施 通
进 行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的 一 门 课 程 ,是 实 施 德 育 工 作 的 重 任 值 取 向 , 通 过 预 测 以 明 白 自己 的 选 择 结 果 . 而 不 断 提 并 从
升 选择 层 次 。
一
存 在 问题
教 学 对 策
品 德 行 为 习 惯 ,可 以 为 他 们 今 后 思 想 品 德 的 进 一 步 健 康
发 展 奠定 稳 固的基 础 ; 反 , 果 在这 个 时 期 放松 了对 学 相 如 生 的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或 教 育 方 法 不 当 ,使 学 生 形 成 了 不 良 的思想 和行 为 习惯 , 将 影 响 学生 一 生 的发 展 。 这
又 教 : 21g p号 刊 料 01- ] 下旬 -  ̄ 8
小 学 思 想 品 德 课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薛小辉
( 州市 聋 哑 学 校 , 建 漳 州 漳 福
摘 要 : 学 思 想 品 德 课 是 为 小 学 生 思 想 品 德 健 康 小
3 30 ) 60 0
课 程 ,重 视 情 境 的 设 置 正 是 思 想 政 治 新 课 程 的 显 著 特 点
( ) 过 学 生 资 源 的 开 发 , 导 学 生 参 与 课 程 资 源 三 通 引 开 发 , 开 发 中提 高 选 择 能 力 在 学 生 资 源是 课 程 资 源 中 的重 要 人 力 资 源 , 了开 发 除 学 生 的 知 识 、 验 外 , 应 让 学 生 自主 开 发 课 程 资 源 , 经 更 即 给学 生 提 供 一个 锻 炼 的机 会 .因为 课 程 资源 的开 发过 程 就 是 一 种 选 择 过 程 ,是 开 发 主 体 根 据 自 己 对 教 学 主 题 的 把握 ,在纷 繁 的现象 世 界 中选 取 合适 的事 物 作 为课 程 资 源 , 一过 程 以信 息和 方 法选 择 为 载 体 , 现 学 生 的价 值 这 实 观选 择 。 自主开 发 ” 分 体 现 了对 学生 主 体性 的尊 重 , “ 充 有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3-10教学实践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能够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鼓励学生随时进行写作训练,同时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内容。
本文提出了读后复述、读后改写和读后仿写的三种策略,为阅读与写作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一、读后复述英语阅读教学后教师要利用“复述”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课文的表达方式、课文的结构模式等。
复述课文使得学生能够对所学的词汇、句型等有全面的巩固,这也使得叙述能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词汇知识等应用到写作之中,最终形成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外研版初中英语Module 5My hometown and country.Unit 2London is bigger than Cambridge 时,教师在进行了词汇教学之后,鼓励学生朗读,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复述,引导学生对文章梗概的把握和对部分细节的理解。
学生在小组之中进行复述课文,在复述练习之后,学生对课文有全面的了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写作训练了,针对Unit 2London is bigger than Cambridge 的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填写表格,让学生对文中的细节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并掌握high/tall 的语法运用。
二、读后改写读后改写是结合阅读理解进行写作练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促进学英语的功效,因为将语言输入与输出紧密结合,将语言的模仿与创造性使用有机结合,是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如,教学外研版初中英语二年级上册“western music ”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使学生听懂本单元中有关音乐的一段评论,在这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研究文\徐小英摘要: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必须要考虑到全面的结合策略,从仿写、改写和复述几方面着手,拓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实现全面的读写联合教学。
提出了读后复述、读后改写和读后仿写的三种策略,为阅读与写作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思政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思政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政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思政课存在一些主要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可能对学生的思想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思政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思政课中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课程内容的单一性和理论性过强。
目前,在一些学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课程内容主要以宣传国家政策、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为主。
这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实际性。
而且,过强的理论化倾向使得学生难以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实际问题缺乏理解和解决能力。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是更新思政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引入一些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使思政课更具有实际性和生活性。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其次,思政课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思想观念的单一性和思维方式的僵化。
在一些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这种思想观念的单一性和思维方式的僵化,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尊重并纳入他人不同的意见。
教师应该发挥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的能力。
最后,思政课中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教学手段的陈旧化。
当前,一些思政课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缺乏新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这种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教学手段的陈旧化往往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引入一些新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课程。
现实中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存在的问题1. 教材陈旧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多为几十年前的版本,内容陈旧,和现代社会发展脱节。
这种教材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接受当代的道德观念和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缺乏兴趣。
2.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缺乏对思想品德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无法将教材内容有效传递给学生,也不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3. 思想品德教育与实际生活脱节一些思想品德教育停留在纸面上,学校和教师缺乏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学到的思想品德知识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也难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
二、对策1. 更新教材更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材,编写现代化、接地气的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
2.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修养课程设计、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强化实践教学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思想品德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4.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校与家长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可以举办家长培训活动,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的道德行为,提高家长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和参与度。
5. 创新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全面评价。
2024年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2024年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一、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内容抽象化、理论化当前,一些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缺乏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抽象化的课程内容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难以真正体会到道德教育的意义。
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育等。
这些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
同时,陈旧的教学方法也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和行为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实践能力,容易导致“知行合一”的脱节。
此外,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应试心态,影响其对道德教育的认同和投入。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效果与教师素质密切相关。
然而,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些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二、改进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对策与建议:优化课程内容,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应优化课程内容,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可以通过引入真实案例、热点话题等方式,将抽象的道德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
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课程思政也日益受到重视。
课程思政是指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可否认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师思政水平不够高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
在一些高校中,课程思政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教育阶段,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活动。
2. 教师思政水平不够高。
一些教师的思政水平不够高,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
3. 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不高。
在当下社会,学生们更加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课程思政的学习重视度不高,从而使得思政课程变得不受重视,并使其成为一门“应付课”。
对策研究:1. 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课程思政,应该把握好专业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平衡点,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活动的比重,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课程思政的意义。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思政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政水平,激励他们积极开展思政工作,增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3.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除了高等学府,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环境下接受思政教育,增强其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度。
在充分认识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后,我们应该采取相关的对策研究,不断改善和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存在的问题2-(1)
浅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存在的问题1、劳动和日常生活方面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极少劳动或根本不劳动,一切由父母包办,俨然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生活不会自理。
这就导致他们的劳动观念淡薄,养成了缺乏劳动的习惯。
在学校也是主动性差,能躲就躲,或者拈轻怕重,还有认为自己劳动就是吃亏了。
若小学生从小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和责任心,只想索取不愿付出,缺乏必要的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他们的发展将是令人担忧的。
家庭条件的优越导致部分小学生有讲吃讲穿的不良习惯,平时花钱和其他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
这种习惯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学习习惯和态度方面我们根据当前小学生的听课、作业、预复习、时间、知识的吸取和运用等方面的情况的分析中了解到现在得小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只有少数人能够态度端正积极主动的学习,能以学习为兴趣并创造性学习。
多数学生停留在单纯接受性、记忆性水平上,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
学习不自觉不主动,不讲究学习方法,没有形成兴趣爱好。
学习缺乏内在动力是他们今后充分发展的隐患;还有极少数学生由疲于应付师长督管得被动状态发展到学习落后和放弃,最终成为厌学生、流失生。
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少数学习严重被动和厌学的学生,对自己的长处和潜能并不知道,知识盲目的悲观,对自己的发展丧失信心。
这样他们就更加萎靡不振或者只知道玩却没有追求。
3、人际交往和社交方面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经验少还没有学会与人交往,他们在交往中如果有不如意的事情就常常有挫折感、失败感。
他们选择朋友的能力还需老师的引导和教育。
还有极少数学生因心理和个性等原因在同学交往中,会遭遇冷板凳的处境。
长期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也需要教师家长给予特别的关怀帮助。
大部分小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还没有真正形成乐趣,只是盲目的跟风或好玩,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极少数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也让人忧虑,如家里有人参加传销、赌博的、出入网吧、接触不良的影视文艺作品和社会不正之风,学生续航器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难免会受到污染。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与对策4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与对策4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品德教育探讨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将德育内容嵌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教学活动之中。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学生情操品质双重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识字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层面的熏陶及教育,以便在切实促进学生语文技能、修养得到锻炼与发展的同时,真正推动其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保障其实现德与智的均衡、协调发展。
”以下,笔者将在认真研读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就小学语文中的德育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在识字学习中渗透德育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较高比例的学习时间。
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抓住识字教学的这一宝贵资源,在教会学生汉字读音、汉字书写、汉字记忆等重要技巧的同时,适当对其进行德育的渗透。
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可收获良好的德育效果。
例如,在学习“孝”这一汉字时,我将其拆分成了“老”及“子”两个部分,并明确地告诉学生:“老”代表的是父母,“子”代表的是孩子,父母辛辛苦苦养育我们,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他们的一切,因此,我们在对待父母时,要切实承担起厚待他们、呵护他们的义务与职责。
这样一来,借助“孝”字“老”在上,“子”在下的创造性讲解,学生便很容易实现对“孝”字的轻松理解与深刻记忆。
除此之外,更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要理解父母的奉献,要懂得对父母的付出给予感恩,做一个孝顺他们的好子女,从而巧妙实现识字教学与德育的完美结合与渗透。
二、在阅读学习中渗透德育通过对阅读素材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阅读素材,小学语文所选取的阅读资源除了都有着较高的创作水平之外,通常还都会或多或少地蕴含有作者的一定积极情感或者道德素质倾向。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 1 ) 教师 的职责是教育 学生 , 在教育 中应 当是作 为引导者存
在的, 且 引导 内容不 但局 限于思维和方 法 , 怎样做人也 是其重要 内容 。( 2 ) 教师是教学 中的组织者 , 需要尊重学生 , 同学生 间建立 平等 的关 系, 来促进学生独立性 、 主动性 的发挥 。( 3 ) 教师 又是教
“ 教师讲 , 学生 听” 为 主的教学方式 。当然 , 这 样的方式 下 , 教 师更 课堂 延伸到社 会 , 从 书本知识 拓展 至社 会实践 中 , 从 而达到学 生
多 的 是 对 教 材 和教 案 的 重 视 , 忽 视 自由 , 而重 视 强 调 , 缺 乏 对 学 生 知识丰富 、 视野扩大 、 思维 开拓 的 目的。 的激励 。在这种填鸭式 、 灌输式 的教育方式下 , 教学 任务不但 难以 4 . 注重学 生主体作用 的发挥
思 想品德学科具有较强 的理 论性 , 一本书 、 一块黑板 、 一 支粉 笔几乎就是教学 的全部 工具 ,且在 以讲授 为主的课堂气 氛下 , 学
生 的学习兴趣很难 被激发 。毫无疑问 , 这种传统 的教学手段 , 使得
学生 在教学 中处于被动 的学 习地 位 。教师 画条条框框 , 学生死记 硬背似乎 已经成为初 中思想 品德 教育的一致 手法 , 这同教育 目的 中“ 知行统一 ” 的内容是相 背离的 , 是对 学生个性 品质和身心发展 的忽 视 , 实践 能力和创 新精神 的培养更无 从谈起 , 学 生 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受到很大程度 的扼杀 。 3 . 重理论轻实践 理论 知识的价值在 于对人们 实践 的指导 , 在 初中思想 品德教
初 中思想 品德课 是初中德育教育 的首要学科 , 学生 的学 习状 况, 同其 品格 、 态度乃至 日后的人生具 有长远的影 响。随着新课程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总结,提出对策,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一、常见问题分析1. 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缺乏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乏味,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参与度低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些学生对课堂上的内容缺乏兴趣,参与度低,表现出思想品德课对他们而言缺乏吸引力,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3. 课程内容单一一些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安排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较低。
4. 缺乏实践性教学思想品德课程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直观感受,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二、对策分析1. 多样化教学方式针对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游戏互动、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可以通过选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及讨论。
3. 丰富课程内容针对课程内容单一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趣味性,提高课程的吸引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4. 加强实践教学针对缺乏实践性教学的问题,可以增加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实地调查研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三、解决对策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兴趣。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t词 :小学 思想 品德课程 策略
思想品德课 程作为培养 小学生思想 品德健康发展 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主 要 目标就是为学生形成正确 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 界观打基础。因此,学校应 将思想品德课程放在与语文和数学等课程 同等 的教学地位 ,即提高对思想品德 课程 的重视程度,并选派有责任心、有丰富教学经验 的教师来担任 专职 的思想 用 。笔者作为一名 小学 思想 品德课程的任课教师 ,在平 时教学实践中深知小学 品德课 程任课教师,而不应该仅仅把其 当作一 门副科来对待 ,更不应该让没有 阶段 儿童形成 的思想 品德对 其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作用 。但在 目前情况下 ,我 任何 思想 品德课程任课经验 的教师充担 思想 品德课 的任课教师 。 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程 的教 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 陷,笔者对 这些缺 陷进行 了 ( 二)提 高教 师的个人修养和 能力 ,增强教师 的人格魅力 总结,并针对这些 问题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 ,起到抛砖 引玉 的作用 。 “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这就 是教师这 个职业 的最基 本要求 ,一 个优 小掌思慧 晶曩曛程教学存在的问囊 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崇高 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师 自身的思想 ( 一)思想品德课的地位不够突出,重视表面现象 道德素质 、人格力 量对 促进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由 笔 者在与 同行 交流过程 中发现许多 学校和家长对 思想 品德 课程 的认识不 于 小学生对教师的崇高敬意,因此其对教师也怀有特殊 的信赖 感,教师在 他们 够充 分,严 重低估 了该 门课程在 小学 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由于我 国基础教育长 的幼小心 灵中是非常高大的形象,他们把老师看成是一个伟大 的人,因而 愿意 期受 到 “ 应 试教育 ”思想 的毒 害,许 多学校 一味的追求升学率 ,而在 口头上承 去听从老师的教导 。 但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 中, 没有真正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 认 思想 品德课重要性 ,但在实 际工作 中却把思想品德课程 当做是可 有可无的课 在思想道 德和言行 举止上没有起到榜样作用,他们对老师 的厌恶和 反感 也是显 程来对 待。再就是许多家长 “ 望子成龙 ”、 “ 望女成风 ”,重成绩 的思想十分 而易见 的,或 是学 生模 仿教师的不好的行为习惯,即对学生 的优秀 的思想 品德 突 出。因此 无论学校还是家长 ,几乎都把 精力以及关键资源放在 了学生的成绩 积累 与形 成起着不 良的影响。孔子 曰: “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 身不正,虽令 的提高上 ,从而 忽视 了思想 品德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不从。”因此,思想品德课程 的任课老 师要坚信 自己所教的 内容 ,崇敬 自己宣 ( 二 )缺 乏专业专职 的教师 ,学校 重智育轻 德育 传的人物 ,用 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影响学生,以 自 身做人之本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 目前 我 国许 多小学严重 的缺乏专职 的思想品德课任 课教师 ,即使有 的学 ( 三)开放教材,活用教材 校虽然有专职 的教师,但 由于缺少专业知识 ,以及参加 培训的机会不 多,甚 至 在长期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认识到:人们往往把思想 有的教师没有走 出过校 门参加任何形式 的集 中学习或培训 ,从而导致 思想品德 品德课程的教育从生活中剥离出来, 从而把它们相互作为一种孤立 的现象来看待, 课程 的教学 方法陈 旧,教学形式单一 ,课堂教 学不 能吸引学生学习 的兴趣 。部 这样一来就使教育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品德课程源 自 生活, 更要体现生活, 分学校仍然存 在着 严重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 良思想 ,从 而只注重语文 、数 学和 因此, 思想品德课程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应联系实际, 及时把社会中出现的新信息、 英语这几 门主干课 程的分数,而忽视 了学生平 时的思想表 现和行为习惯 。目前 新问题 、新现象安排到课程内容 中去。从而小学思想品德课程 的教材不再只是单 思想品德课程虽然 已纳入到了课程计划 ,但许 多学校并 没有严格的去执行 ,从 纯传递知识信息的工具,更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 。 而出现 了许多学校 把思想品德课程作为 “ 副科 ”来看待 ,而学生在长期 的这种 三、结语 教学模式下 ,也 自 然 而然 的忽视 了思想品德课程 的学 习,这也是为什么我 国小 教育是一个长 期而复杂 的过程 ,其主要 目的就是 “ 树人 ”。学生 良好 品德 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长期得不 到提升 的原 因。 习惯的养成不需要学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由于小学生认知 能力较低,因此其 ( 三 )教材 内容过于理想化 ,脱离现实生活 需要在他人的引导下来形成 良 好 的个人道德素质和 良好的行为 习惯,因此教师在 思想 品德 的教材在 内容的设置 上过于理想化 ,从而教学 环节严重 的脱离 平 时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 了现 实生活 现行小学 思想 品德课本 的核心 内容主要包括 “ 两史��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着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和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更新教材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参与性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与进步。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问题分析、对策、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评价机制不合理、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教材内容滞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在不断变化,但有些教材内容却停留在过去,无法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时代脱节。
教学方法单一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需要引入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参与度不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参与。
评价机制不合理也是一个问题。
现行的评价机制往往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包括更新教材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改革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2. 正文2.1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的重要课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帮助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些挑战来自于学生个体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学方法的更新等诸多因素。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挑战之一:学生个体化差异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导致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学习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个体化差异的存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对策一: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个体化差异的问题,教师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可以采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和积极性。
对策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素养。
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品德表现、社会实践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二、挑战之二:社会风气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当前社会风气多变,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一些消极、浮躁的社会风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影响深远。
对策一:强化道德教育学校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红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策二: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主要领域,家校合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与家庭合作,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三、挑战之三: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更新在信息时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目前 教学中存 在问题
1 . 教学内容脱 离实际。
农 村 中学 思 想 品 德 课 教 师 大 多 只 重
视课本 知识 的传授 , 并不 重视 能 力、 情 感 德 课的教学 质量 , 需要做到如下三 点。 目标的贯彻 , 对新教材 的理解 、 拓展不够 , 课堂教学片面强调知识 目标 , 而忽视 了与 际相结合 。 改理念的形势下进行思想品德教学 ,课堂 设计要密切联系学生 的生活和 已有经验 , 从学生所处 的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 出发 , 开展探究活动 , 教师在备课时 , 不但要备教 材, 还要备学生 , 要 了解农村 中学生的认知
O S H I I I A O Y U 蝴
1 7
农村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陕西省绥德县电 化教育馆 张金龙
摘要: “ 思想 品德课 程标准 ”重 点是 对学 生 的情感 、 态度 、 价值 观等 方面 的教 育, 倡 导开放式 的评价 方式 , 然 而许 多农 村学 校的思想 品德 课程仍 然 以教师 为 中 心, 只注 重了知识的传授 。为 了解决 这些
习, 而不能激 起其学 习兴趣 , 导 致 课 堂 沉
水 平及 生 活 现状 ,把 经 常性 的 生活 问题 转
化为课堂知识探究的对象 ,给予学生一个 循序渐进的学 习过程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 生用理论解决生活问题。
2 .思 想 品 德 课 教 师 要 学 会 充 分 利 用
校外 资源。
一
忽视情感 、 态度、 价值 观的培养 , 忽视 了其 德育实效性 。在 新一轮课程改革 中, 我结 合 自己的教学 实践过 程 , 现就存 在的问题
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导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学生们在越来越“成熟”了,越来越现实。
以下是店铺整理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转变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从事初中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遇到了不少难题与困惑,通过自学思考,我就拟就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教学实施层面,即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及其一些改进的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政治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和素材。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教学问题对策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
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还存着“新课程理念被误解、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现代感”等问题。
为此,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教育同仁作一探讨。
一、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
正视和思考政治课中进行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其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既具有各门基础课程的共性亦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新课程理念被误解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及其理念的片面误解,对新课程改革精髓把握的不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造成两种倾向:一是形式化,二是绝对化。
形式化就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二)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必须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认清和摆正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本文指出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1、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学,作为我们祖国发展的人才培养的基础部分,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各种思潮相继而来,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社会主义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是每一所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道德素养,影响着他们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深浅、多寡,制约着他们能否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甚至可以说决定着我国的政治方向和前途。
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今时代,对物力资源的争夺日益让位于智力资源的争夺。
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将我们政治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要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1教学内容的滞后随着科学经济时代的到来,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学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冲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当其冲。
由于教育目标和当前的社会生活缺乏广泛和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抽象的原则要求上,缺少针对各类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学生思想实际的具体要求,仅仅从高远的、单一的道德理想出发,内容空洞抽象,始终停留在理论和抽象的层面;应景式的教育内容过多,追求近期效果,与此同时,许多反映时代风貌和当代中学生精神发展需求的内容又未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操作性难度增大,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可实现性。
解读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
解读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发展,思想品德课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加重视和改进。
本文就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对策进行解读。
一、现状分析1.课程内容不够突出“情感教育”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大多只注重道德观念的灌输和口号式的宣传,忽略了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能力。
由于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内容相对抽象,有些学校会将“情感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分离,或许是情感教育更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但是却没有充分理解到思想品德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2.教材缺乏具体实践活动很多思想品德课教材只是将知识点简单地描述,但是缺乏具体实践活动。
这样的教材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培养学生实际行动中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
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些教师还存在只谈道理、唯我独尊的现象,缺少新颖、实用和生动的教学方法。
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学到的知识不多,也不会对身心健康的成长起到帮助。
二、对策建议1.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针对教师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具体、实用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如坐姿端正、统一口令等。
2.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育部和教材出版社需要加强对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的研发和更新,增加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材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和情况相结合,采用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学会做人、做事。
3.把情感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融合思想品德课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他人的情感。
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同情、信任、分享等情感技巧,从而培养其“情感智力”。
4.推动课程评价的多元化课程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改进路径
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改进路径摘要:我国十分重视每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发展的新时代,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挑战以及全新的发展要求,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进一步的深刻意义。
新时期背景下,为了助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使其最大化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改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就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以及改进措施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政治思想教育;改进路径一、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1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虽然国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但不少学校长期受升学率的影响而存在严重的“重智轻德”的现象,过于看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忽视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与提升。
由于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到教师、学生与家长的观念。
据笔者了解,很多教师在开家长会时,往往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导致大多家长“唯分数论”:孩子考得好就表扬,孩子考得差就批评,很少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
而教师与家长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成绩差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好,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成绩好的学生觉得自己优秀,理应受到“厚待”。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然,部分学生出现“分数高、德行差”的情况,究其原因,不能单纯归之于“考试指挥棒”,而是与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有直接的关系。
1.2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加之新课改的倡导,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但还有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填鸭式教育”,导致学生被动学习。
同时,不少教师通常是围绕道德素质、心理状态、法律意识及爱国情怀等课本内容进行讲解,教学的内容局限于课本内,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更没有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学习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有力支撑,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并不断优化,课堂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确定突出整合
在新课程改革后,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仍然存在问题:
1、固守原有的“教材加参考”的思路,缺少鲜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至于出现“无活动、无趣味”的教学课堂。
2、教学过程片面追求表面文章,造成学生极度的视听和身心疲劳,而缺乏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非常“热闹”但是学生就像棋子一样按照教师预先的安排而被动学习。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收获什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根本问题。
如果课堂教学没有目标,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随意性。
如果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选择上,过分重视知识目标,会造成教学无整体性。
如果教学目标在制定时只重视“教”的目标,忽视“学”的目标,就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如果习
惯于过去的老方法,习惯于照搬教学参考书,那就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目标是否适应学生特点和发展需要;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原理,并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技能;是否能反映学生学习结果。
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可测评的、具体的和可操作的。
2、教学过程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整合课本教材和课外教材资源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积极主动地构建富有个性且符合教程目标的新型的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注意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科学地处理好课本教材与课外教材的关系,选取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为学生所熟悉能理解的的学习材料,做到“依靠教材不依赖教材,超越教材又不脱离教材”。
思想品德课教学依托教材又超越教材,立足于课堂教学又延伸到课堂外,需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发展。
鉴于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教学过程需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通过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存环境来总结、反思,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曾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的口号。
也就是说
教学本身是围绕学生学习而展开的,教是为学服务的。
每个学生都是出于发展中的独特个体,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但是教师并不能代替学生读书、学习;代替学生观察、思考,也不能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更不能为了迎合一些专家评委的要求把课堂教学变成教学媒体的表演活动。
课堂的主人公应该是学生,教师所有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安排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进行创造性思考。
为此,教师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中应大胆地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提问、讨论、解题等方式,真正达到“我要学”、“我会学”的境界。
特别是在实践活动课中,从准备活动开始到具体实践操作,都要让学生参与、观察、分析和体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教学过程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和认知发展规律
有效的教学活动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及规律。
首先,教学过程应该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和特点,螺旋上升式地把思想品德教育的总目标分解到不同的年级和学段;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其次,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有步骤、有层次的,需要通过各个环节逐步实现。
因此,教学过程必须依据这一规律,而不能盲目地设计。
再次,教学除了注重教材本身的内容,还要注
重学生的经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整体构思与设计,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感悟新知、发展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教学过程要合理选择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教学方式应该实现多样化,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基于课题的研究型学习、社会参与的体验性学习、社会活动的实践性学习等。
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宣传、设计、表演、交流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教学中可供使用的形式很多,但不可滥用或乱用。
一节课实用的教学形式太多,使学生眼花缭乱、乱了方寸,反而无暇顾及教学内容;形式过少,课堂难免单一、枯燥,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体验形式与内同不匹配,更会给学生留下不伦不类、无所适从的印象,这些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只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体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育于生动的体验活动之中,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从而使教学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4、教学过程应是动态的和开放的
教学过程中的很多情况和因素往往无法事先“设定”。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无法想象到得新情况。
如果教师无视教学中的不同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认真准备,逐一施行,这恰恰扼杀了自身在教学中的创新性,扼杀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
因此,好课不在于完美,而在于给学生留下多大的空间,
以激发学生去想象、去创新。
所以,教学过程不是施工图纸,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围绕学生、学情作必要的调整。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方案。
教师对教学过程要想绘画一样“留白”,以便适应调整策略,满足新的情境和学生新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政治教师应该以本学科新的课标价值为导向,使我们的教学实际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把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作为自身不断探索、研究的永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