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位置》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图形与位置

图形与位置

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一、教案背景: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更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本课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本着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有关方位的初步知识,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数学活动,吸引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在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从不同的方向辨认物体,通过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能用左、右等方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课题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三、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第一课时,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前后、左右、上下的相对位置。

2、学情分析:大多数孩子已经积累了一些判断左右的方法和经验:吃饭时用右手拿筷子、写字时用右手握笔等,然而这种认识只是粗浅的、感性的,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

本着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了一连串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用前后左右上下来描述事物的相对位置,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进来,在体验中学习知识。

3、教学目标:(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判断左、右的方法。

(2)在认识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能用前后、左右、上下方位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

(4)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思想教育。

4、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的辨别左和右5、教学难点: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6、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利用百度搜索找到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观察法等。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师:同学们现在已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表现呢?生1:上课坐端正。

生2:遵守纪律,认真听课。

生3: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希望能按照刚才说的去做,好不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图形与位置》精品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图形与位置》精品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5课时图形与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距离感。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难点: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老师板书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二、归纳整理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街区平面图。

提问:仔细观察街区平面图,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内容?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提问:街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图上一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0m)2.根据比例尺提出求实际距离的问题。

(1)如果从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2)学生讨论路线。

教师:这几条路线就是要走的路程,那怎样求出实际行进的路程呢?学生:先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路程。

(3)学生测量,汇报图上距离。

(课件动态演示)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集体订正。

提问:你们还想知道哪些距离?(学校到超市的距离、学校到邮局的距离、银行到医院的距离等。

)3.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件出示图。

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分别是哪几条?哪条路最近?(2)请你写出图上的七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3)银行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小明家在邮局的什么位置?集体订正。

提问: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小结:先横着看,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

再竖着看,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两个数用“,”隔开。

三、课堂作业1.一个电影院装修前的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0,35),装修后的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4,3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6 图形与位置∣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6 图形与位置∣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6 图形与位置∣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并能运用这些变换描述图形的位置变化。

(2)使学生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够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2. 方向和距离的确定3. 路线图的绘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方向和距离的确定;路线图的绘制。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如何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操作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变换的过程。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变换知识,如平移、旋转等。

(2)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图形变换现象,如电梯的运动、风车的旋转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①教师演示: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

②学生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变换的过程,并总结变换规律。

③交流讨论:分组讨论,分享操作心得,加深对图形变换的理解。

(2)方向和距离的确定①教师讲解:介绍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如使用指南针、测量工具等。

②学生实践:让学生在教室内或校园内进行实际操作,学会使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③问题解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8)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8)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的位置关系2. 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图形的位置关系1. 引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图形的基本特征,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梯形的特征等,为学习图形的位置关系打下基础。

2. 新课导入:通过生动的例子,如教室里的黑板和地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如垂直、平行等。

3. 概念讲解:详细讲解垂直、平行、相交等位置关系的定义,并通过具体的图形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4.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位置关系,如窗户和地面、书本和桌面等,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关系。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图形的位置关系,如判断一组线段是否垂直或平行。

第二课时: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图形位置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 案例讲解:通过具体的案例,如地图上的路线规划、建筑物的布局设计等,让学生理解图形位置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方法指导: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垂直和平行关系进行平面布局设计。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设计一个房间的布局,要求运用垂直和平行关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5. 总结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并对他们的设计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加深对图形位置关系的理解。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图形位置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图形位置关系,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如为什么窗户和地面是垂直的,书本和桌面是平行的等。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图形与位置教案图形与位置教案1教学目标:⑴使学生掌握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不同方法,能按指定要求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增强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⑶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

教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自主学习。

⑴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图形与位置》,重点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

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

⑵自主学习。

教师谈话:用5-8分钟的时间阅读理解110页“整理和复习”,完成“练习与实践”1-3题。

同桌可以自由交流个人观点,教师适度参与。

二、交流讨论,梳理知识。

⑴梳理“确定位置”的方法。

交流确定位置的方法: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⑵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

独立思考,准备回答题目后面的问题。

第一问:孔雀园在大门的那一面?预设: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第二问:猴山在孔雀园的哪一面?狮虎山、鹿岛和熊猫馆呢?同桌试着用各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描述猴山、狮虎山、鹿岛和熊猫馆相对于孔雀园的位置。

⑶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

独立完成书后的填空,交流矫正。

⑷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

自主练习描述2路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同桌相互说说,并相互矫正;班级交流,进一步路线描述的方法。

⑸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图形与位置教案2设计说明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通过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最后通过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图形与位置: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行走路线》(北师大)

【教学设计】《图形与位置: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行走路线》(北师大)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行走路线》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图的知识一、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复习,我们知道利用方向和距离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位置,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行走路线)二、知识梳理1.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课件出示例题。

小明要从自己家去小红家,你能描述出他的行走路线吗?(如下图所示)(2)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如何描述简单的路线?(3)小组讨论,明确描述简单路线的步骤。

(4)汇报。

预设生1:描述路线时要先看起点的位置,再确定方向,最后根据比例尺计算出要走的实际距离。

每走到一个位置都要重复这个步骤。

生2:描述路线时一般用这样的描述方法:先……,然后……,再……。

(5)请学生按照汇报的方法,描述小明从自己家到小红家的路线。

预设生1:先在起点位置用方向标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确定小明家到图书馆的方向。

生2:然后利用量角器量出横坐标与路线之间夹角的度数。

生3: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生4:通过测量,我们得出各个位置到下一位置的距离和角度如下:生5:根据测量和计算的结果,我们得出小明家到小红家的路线是:小明先从家向东偏北30°方向走200 m到达图书馆,然后从图书馆向东偏南40°方向走150 m到达体育场,最后从体育场向正东方向走250 m到达小红家。

(6)教师总结。

描述行走路线要记住“三看”,即一看起点(找准观测点),二看方向(向哪个方向偏多少度),三看距离(行走了多远)。

(7)请你结合刚才的描述,说一说小明回家时行走的路线。

(引导学生体验位置的相对性) 2.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1)课件出示例题。

小芳从家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再向南偏西30°方向走100 m到达公园。

你能画出小芳行走的路线示意图吗?(2)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画路线示意图的方法和步骤。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图形与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索图形的性质,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性质,位置的相对性,以及图形的变换。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识别和描述一些简单的图形,并理解图形的性质。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分类和性质,以及位置的相对性,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己去发现和总结图形的性质,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各种图形的性质,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图形的性质,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总结图形的性质,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黑板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图形和位置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图形的分类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图形的性质。

3.位置的相对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位置的相对性,并能够描述和解释位置的相对性。

4.图形变换: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形变换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

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详案

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详案

图形与位置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确定位置的过程,并能在平面图上用适当的方法正确地确定某地的相对位置。

2、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到确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能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1、准确找到参照点2、确定方向时能够准确说出*偏*多少度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你还记得我们上个周的发现王国之旅吗,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忘记。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视频,让我们一起欣赏回忆一下吧。

(播放激流勇进和翻江倒海的视频)3、师:播放完激流勇进和翻江倒海的视频,自然过渡:够惊险刺激吧!二、在“发现王国”的情景中复习两种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1、在“发现王国”的图示中复习基本方向师:这是激流勇进和翻江倒海在发现王国里的位置。

在图中你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生:比例尺1:10000。

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10000厘米,也就是100米。

生:基本方向-北师:小学阶段我们认识八个基本方向,结合大屏幕说一说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有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生: 翻江倒海在激流勇进的东偏北方向(也可以说北偏东方向)(也可能说东北方)师:同学们说的是翻江倒海在激流勇进的大致方向,那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准确的确定翻江倒海相对于激流勇进的位置呢?小组交流一下。

生:交流,老师巡视,先听听学生怎么说的,再进行指导。

师:哪个小组代表来说说你想到什么方法了?2、复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生: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的翻江倒海相对于的激流勇进位置。

以激流勇进为原点,画横轴、纵轴(教师大屏幕显示),再用量角器测量出度数,用直尺测量出图上距离是几厘米,通过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是多少。

预设:如果一个学生说不完整,就再找一个学生补充说。

(师:谁能帮他补充一下?或者谁能再来说一说?)师:现在你能用这种方法准确确定翻江倒海相对于激流勇进的位置了吗?在题卡上做一做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位置关系,包括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等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关系2. 图形的位置关系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关系2. 教学难点:图形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图形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与位置。

2. 讲解:介绍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

3. 示范: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进行示范,展示图形的位置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的位置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自行设计一道题目,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进行解决。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位置关系的关键,对于后续的练习和应用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讲解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图形的平行关系:在讲解平行关系时,首先要明确平行的定义,即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图形与位置(赵静)

图形与位置(赵静)

图形与位置淮安市实验小学赵静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99——100。

教学目标:1.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可以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位置的关系是相对的。

2.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准确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确定物体位置的不同方法,体会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位置的特点和作用。

让学生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平面图中的物体位置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激励参与1.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也喜欢旅游。

旅游不仅可以放松我们的身心,还能增长见识。

前不久,老师的朋友来淮安游玩,我准备带她到我们淮安的一些景点看一看。

(出示课件景点图片)瞧,这是我们那天大致的活动地形图,你能说一说这些景点大概在什么地方吗?(生说)2.揭示课题:大家对这些景点的位置还是非常了解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整理和复习六年来所学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梳理归网,主题内化1.构建网络,自主参与(1)我们学过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呢?请大家回忆后在小组内交流,组长带领组员将整理好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在本子上。

(2)小组整理知识,教师巡视。

2.辨析网络,充分参与(1)刚才大家小组交流很投入,合作得非常好。

现在我们请几个小组来给大家汇报交流一下。

请学生展示。

师:这个小组展示了他们的成果,还有补充的吗?(2)学生发言时,教师边归纳并板书共四种方法:方法一:方位——上、下、前、后、左、右提问: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会了用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你还记得有哪些方位吗?你能用这些方位来说一说我们教室里的一些物品的位置,说说谁在谁的哪一面吗?学生交流,说出一些物体的位置关系。

方法二: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提问:仅有这几个方位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图形与位置》说课稿

《图形与位置》说课稿

《图形与位置》说课稿一、引言《图形与位置》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探讨的是空间中图形的位置关系。

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空间位置的概念,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知识点解析:本节课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在空间位置关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基本概念,理解这些概念在空间位置关系中的作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难点是理解这些概念在空间位置关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空间位置的概念。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空间位置的概念。

知识讲解:讲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在空间位置关系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的位置关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结评价: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等。

反馈方式:通过课堂互动和作业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

六、教师素养与学生发展教师素养: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基本概念,理解这些概念在空间位置关系中的作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还应培养起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教案标题:图形与位置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图形,并描述它们的位置。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图形和位置的观察力和兴趣,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和热爱。

3. 学科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图形的种类及其特征。

2. 图形与位置的关系。

教学难点:1. 表达准确简洁的位置描述。

2. 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形状卡片、模型或图案。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形的特征。

Step 2 学习图形的种类(15分钟)通过展示图形的卡片,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师可以使用图形模型或图案示意来巩固学生对不同图形的认识。

Step 3 学习图形的位置描述(20分钟)1. 通过示意图或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图形的位置描述词(如上、下、左、右、中间、里面、外面等),并提供相关例子。

2. 让学生围绕教室或校园中的物体描述它们的位置,如"书在桌子上面"、"花在门外"等。

Step 4 操练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图形,要求学生使用图形的特征和位置描述词来描述它。

2. 学生之间相互出示图形卡片,让对方描述出该图形的位置。

Step 5 巩固拓展(20分钟)1. 给学生分发工作纸,要求他们自己绘制一些图形,并使用位置描述词来描述它们。

2. 让学生组成小组,使用图形模型或图案,自由创作各种图形并描述它们的位置。

Step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常见物品的位置,并写出对应的描述。

教学延伸:1. 导入三维图形的种类与特征,引导学生通过手工活动制作三维图形。

《图形与位置》说课稿

《图形与位置》说课稿

《图形与位置》说课稿
引言概述:
《图形与位置》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图形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

本篇说课稿将从图形的分类、图形的基本属性、图形的变换、图形的位置关系以及图形的应用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图形的分类
1.1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1.2 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的区别
1.3 常见的二维图形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
二、图形的基本属性
2.1 边和角的概念及特点
2.2 对称性与轴对称的区别
2.3 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三、图形的变换
3.1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定义和特点
3.2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变换规则和方法
3.3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应用举例
四、图形的位置关系
4.1 图形的内外关系及判断方法
4.2 图形的相交关系及判断方法
4.3 图形的重合关系及判断方法
五、图形的应用
5.1 图形的应用场景及实际意义
5.2 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5.3 图形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详细阐述,学生们可以全面了解图形与位置的相关知识,包括图形的分类、基本属性、变换、位置关系以及应用。

同时,通过丰富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 学 设 计
科 组 讨 论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学过哪几种确定位置的方法?
2怎么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3在地图上怎么确定八个方向?
二整理复习
1复习位置的相对性
出示小明家所在街区平面图。
你能描述任意两个地点的位置关系吗?
2复习位置的表示方法
如果以学校为中心,如何确定其他地方的位置?
(1)用数对表示位置
如果小明家的位置用点(2,2)表示,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地方的位置吗?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如果小丽家的位置在(5,3),你能在图上标出小丽家的位置吗?
(2)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
方向如何确定?(确定观测点,画出十字方向标,测量角度)距离如何确定?(量出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
《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94-95页
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用数对和方向,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确定位置的方法和比例尺的知识,辨认方向和使用路线图,体会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准确用数对,方向+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3)再系吗?
3描述行走路线
如果从学校,到邮局,再到超市,最后到小明家,应该怎样走?
三巩固练习
95页1. 2. 3.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堂作业 49页, 50页
板书设计图形与位置
位置的相对性
位置的表示方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1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1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的位置关系2. 运用位置关系解决问题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图形的位置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地图、建筑平面图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位置关系。

2. 讲解图形的位置关系(1)定义:图形的位置关系是指图形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2)分类:图形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平行关系,二是垂直关系。

① 平行关系: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 垂直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画出一些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位置关系,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4. 解决问题(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路线规划、建筑物的布局设计等,让学生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进行解决。

(2)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同时,学生应能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找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描绘图形的位置关系,学会使用相关的位置词汇进行描述。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发现图形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3. 学生能够利用位置信息解决图形相对位置的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相关的位置词汇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利用位置信息解决图形相对位置的问题。

准备材料:1. 彩色纸2. 剪刀3. 胶水4. 黑板或白板5. 白纸6. 马克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黑板上几个形状的位置关系,引入本课的主题。

2.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上面画了几个形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形状的位置关系。

3. 导入本课的重点词汇:上、下、左、右、中间。

二、教学展示:(10分钟)1. 教师准备好一些彩色纸和剪刀。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剪刀剪纸,将剪好的纸做成几个形状,然后贴在白板上。

3. 教师以一个形状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与其它形状的位置关系。

4. 教师用马克笔在白板上画出学生描述的位置关系。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套彩纸和剪刀。

2. 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例如:“把正方形放在三角形的上面,长方形放在正方形的左边。

”3.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使用彩纸制作相应的图形,然后放在白板上。

四、合作展示:(15分钟)1. 将小组的作品展示在白板上,并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学生观察所展示的图形,并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 学生利用所学的位置词汇,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

3. 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回答一些问题,例如:“正方形在哪个形状的下面?”、“三角形在哪两个形状的中间?”等等。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3. 学生利用所学的位置信息,解决复杂图形的相对位置问题。

《图形与位置》(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图形与位置》(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图形与位置》(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图形与位置》这一章节。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进一步理解坐标系的概念。

我们还会探索如何通过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来判断图形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了解坐标系的构成和基本概念,以及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来判断图形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理解坐标系的概念。

难点则是如何通过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来判断图形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坐标纸和一些图形卡片,同学们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来记录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同学们展示一张地铁站的平面图,请大家观察并尝试指出图中各个地铁站的位置。

2. 数对表示物体位置:通过观察地铁站的位置,我会引导同学们理解数对的概念,并讲解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3. 坐标系的概念:接着,我会向同学们介绍坐标系的概念,并通过坐标纸来展示坐标系的使用方法。

4. 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我会给同学们发放一些图形卡片,请大家观察并尝试判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5.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6.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大家在纸上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7.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大家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数对 = (列, 行)坐标系的概念坐标系 = 横轴(X轴) + 纵轴(Y轴)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图形的性质 = 位置关系七、作业设计学校图书馆位于第3列,第5行。

操场位于第8列,第2行。

答案:学校图书馆:(3, 5)操场:(8, 2)图形A位于图形B的右上方。

图形C位于图形D的左下方。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 图形与位置》6-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 图形与位置》6-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 图形与位置》6-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和描述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能够利用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利用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展示不同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引出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定义。

2. 学习新知1.学习平行四边形:–定义:具有两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性质:对角线互相等长,对角线互相平分。

2.学习梯形:–定义:有一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性质:底边平行,上底与下底互等,对角线相等。

3.学习菱形:–定义:四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相等。

4.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定义:四条边相等的菱形。

–长方形定义:两对边分别相等的梯形。

3. 拓展应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设计园艺花坛等。

4. 练习巩固针对不同图形的性质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并熟练运用知识。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图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在生活中寻找并记录不同图形的例子,并写出对应的性质。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案分享:小学三年级下册图形运动、图形与位置

教案分享:小学三年级下册图形运动、图形与位置

教案分享:小学三年级下册图形运动、图形与位置图形与位置一、教学目标1.步入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四种基本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区分各种图形。

2.能正确表述直线、曲线的运动轨迹,理解方向概念。

3.能掌握图形的运动方向和变化轨迹,初步建立空间直观形象认识。

二、教学内容1.基本图形的特点2.图形的位置关系3.图形的运动变化三、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图形的特点2.理解运动轨迹和方向概念3.掌握图形的运动方向和变化轨迹四、教学难点建立空间直观形象认识,初步理解位置关系,能准确表述运动轨迹和变化方向。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操作性教学法3.归纳概括教学法4.综合教学法六、教学内容设计1.基本图形的特点教学目标:能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准确的图形简单的位置关系,和运动变化。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建立空间直观形象认识,理解位置关系和语言表述困难。

教学过程:通过展示课件,板书,游戏等方式来让学生充分感知基本图形的不同之处,从而掌握其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图形,总结各图形的特征,运用口语表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成果,进一步发展言语能力。

2.图形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学生能初步理解位置关系,准确表述图形不同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位置关系,对基本图形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空间直观形象认识,掌握语言表述方法。

教学过程:通过讨论和比较不同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空间位置。

教师将不同形状的图形放置在各种位置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完成相应的题目,从而加深对位置概念的理解。

3.图形的运动变化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图形的运动方向和变化轨迹,加深对位置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直线、曲线的运动轨迹,理解方向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空间直观形象认识,掌握语言表述方法。

教学过程:通过展示教学课件和纸板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运动轨迹,掌握图形的运动方向和变化轨迹。

图形与位置的教案二:教孩子认识“左上角”和“右下角”

图形与位置的教案二:教孩子认识“左上角”和“右下角”

图形与位置的教案二:教孩子认识“左上角”和“右下角”。

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左上角”和“右下角”两个概念。

2.能够在视觉上准确地定位相应的位置。

3.能够利用图形位置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操作。

4.培养孩子们对图形和位置的观察力及想象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引出左上角和右下角的概念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并询问学生图形中有哪些部分。

引导学生逐一识别出图形的四个角,并分别介绍左上角和右下角的概念和位置。

老师可使用图示和示意图进行解释。

2.教学方法:动手实践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左上角和右下角的概念和位置,老师可以选择使用过程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比如,拿出几张颜色鲜艳、造型简单的卡片,并要求学生按照指示放置在空气中。

比如,“将红色方块放在左上角”,“将绿色长方形放在右下角”等。

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也使他们逐渐感知左上角、右下角的具体位置。

3.教学案例:训练孩子们的实际操作技巧a.小朋友们做一个练习,把一套九宫格卡片放在黑板前相应的位置,比如,一号放在左上角,二号放在右下角等等。

b.老师分别展示手提袋、井字棋盘、犬井棋盘等相应图形,并向学生们提问:手提袋的左上角在哪里?井字棋盘的右下角在哪里?犬井棋盘的左上角在哪里?c.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左上角或右下角的概念呢?请学生们举例说明。

4.教学巩固:游戏练习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可以选择一个有趣的游戏进行巩固。

比如,教师可以将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方块卡片放在黑板前,各5个;并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将四色方块卡片按照指示放在某个位置上,如红色放在左上角等。

时间结束后,要行列位置完全相符,并没有错漏的将赢得胜利。

三、结语教育是一项全面立体的工程,孩子们在学习认识图形与位置时,要注重兴趣的培养,注重方法的策略以及效果的评价。

希望本教案能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借鉴,增强学生们对图形位置概念的认知,以及对世界周围事物的理解和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与位置》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的复习与整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回顾整理旧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各种描述或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再现知识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野外探险活动吗?是呀,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体力,还可以开发智力,增长见识呢。

最近,光明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就组织了这样的一次活动。

(出示幻灯片1)
瞧,这是他们活动范围的地形图。

仔细观察,结合图中呈现的数学信息,你都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和同学互相交流补充。

3.全班反馈交流。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回顾梳理。

(1)学生可能出现以下说法:某某地点在某某地点的什么方向。

(2)谈话:你想到了运用“东、西、南、北”等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在这幅地形图上,除了可以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来描述这些地点的位置外,你还学过用什么方法来描述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学生可能出现运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描述位置。

(3)谈话:
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意外发生了,当他们走进大鸣山时迷失了方向。

要想在天黑之前安全准确返回大本营,该怎么办呢?利用地形图中各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能更准确的确定大本营的位置呢?
集体交流。

生可能谈到有关利用方向、角度、距离来确定位置。

谈话:大家能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来想办法,真好。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也和你一样聪明,他们结合图中各地点的位置关系绘制了这样一幅平面图。

(出示幻灯片2)
有了这样的平面图,要想准确确定大本应的位置就该怎么办了?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比例尺以及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内容。

(4)谈话:在平面图中,除了可以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外,我们还学过用什么方法确定位置?
学生谈到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师相机引导:对,用数对也是确定位置的好办法。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也想到了这一种办法。

(出示幻灯片3)
仔细观察,想一想大本营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应该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好吗?
某一地点的数对是(4,1),这是哪里?宝塔的数对是多少?
再仔细观察这幅平面图,说说同学们要想从大鸣山返回大本营可能经过哪些地方?猜猜他们怎么走的?
2.引导建构。

(1)谈话:刚才我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帮光明小学的同学解决了难题。

大家在解决问题时,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善于换一种思路去思考,所以想到了不同的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咱们在小学阶段学过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这些方法之
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确定位置时我们还用到了哪些知识呢?
小组内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

师相机完成板书。

(3)谈话:大家说得对,这些确定位置的方法不但可以描述或确定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还可以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你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描述一下咱们学校或者教室里、你身边某一物体的位置吗?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1.李东逛公园:(出示幻灯片4)结合平面图回答问题:
(1)用数对表示出民族风情园和游乐城的位置。

(2)李东现在的位置是(6,7),你知道他在哪儿吗?
(3)动物园在民族风情园的什么方向;公园大门在游乐城的什么方向。

(4)李东从大门开始参观,他可以怎么走?
2、小强来到美丽的泉城济南。

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问题?(出示幻灯片5)
3、谈话:外出旅游、野外探险需要确定位置,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天空中飞行的飞机更需要确定位置。

下图是某一机场的雷达屏幕。

如果每相邻的两个圆圈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以机场为观测点,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准确描述飞机A的位置吗?
请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屏幕上找到飞机B、C的相应位置。

飞机B在北偏东60°方向60千米处。

飞机C在南偏西30°方向50千米处。

四、拓展延伸
谈话:这节课,咱们一起整理复习了小学阶段学过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大家都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实,确定位置还有很多方法,很多学问呢。

生活中,你还知道在哪些领域内的什么样的确定位置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介绍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