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

对生产流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更新和完善安全设备和操作规程,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加大环保投入
增加环保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推动公司绿色发展,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加强环保宣传,提高 员工的环保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排放控制标准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控 制标准,确保废气、废水 、废渣等达标排放。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降低环境压力。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推广情况
节能技术应用
积极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 低能源消耗。
减排技术应用
应用减排技术,减少废气 、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排 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04
员工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与 管理
个人防护装备种类及选用原则
头部防护
安全帽、工作帽等,用于防止头部受伤。
呼吸防护
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用于防止吸入有害物质 。
眼部防护
防护眼镜、护目镜等,用于防止眼部受伤或化学 溅伤。
个人防护装备种类及选用原则
听力防护
耳塞、耳罩等,用于防止噪声 对听力的损害。
手部防护
05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施 情况
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和程序
法律法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 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编制。
风险评估
对企业或组织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的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制 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编制程序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明确编制目的和范围,收集相关资料,进行 风险评估,编写预案,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审批发布。
一些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方案

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环境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方案就变得迫在眉睫。
二、环境保护方案1.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各种污染源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于明显污染的工厂或企业,采取强制性的治理措施,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或消除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设计,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3.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组织环保知识讲座、环保宣传片播放和环保公益活动,引导人们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1.建立职业病预防机制:制定职业病防治法规,明确企业和员工的权责。
建立职业病防治网络,共享职业病信息和防护经验,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2.提高职业安全意识:加强职业安全培训,对从事危险作业的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
提醒员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3.强化职业健康监护: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监测体系,定期对从事特殊岗位的员工进行职业病体检。
对于职业病高发行业,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四、方案实施1.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和目标任务,制定详细的方案实施计划。
建立考核机制,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2.加大财政支持:增加环保和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财政投入,用于购置检测设备、改造工艺、培训员工等方面。
3.强化合作机制: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合力。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环保和职业安全健康的最新资讯和政策。
五、方案效果评估1.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环保和职业安全健康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2.定期召开评估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评估会议,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3.鼓励社会监督:鼓励媒体和公众对环保和职业安全健康方案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问题。
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环境保护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1. 节约能源与资源:企业应致力于优化能源和资源的利用,采用高效的能源设备以及循环利用废弃物和水资源的技术。
2. 减少废弃物和排放:制定合理的废物处理计划,加强废物分类与回收,并务必符合相关的废物排放标准和法规。
3. 采用绿色技术与产品: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和产品,鼓励绿色设计和创新,并对供应商的环境管理能力进行审核。
4. 建立环境监控系统: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控系统,包括定期检测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影响评估,并能及时应对环境事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是企业的法定责任,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措施:
1.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明确公司对职业健康安全的承诺,包括培训、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等措施。
2. 提供培训与教育:向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潜在风险和适当的应对措施。
3. 预防事故与伤害: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操作程序,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完善,并实施定期的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
4. 健康监测与管理:确保员工接受必要的健康监测,如体检和职业病筛查,并提供适当的医疗保健服务。
结论
企业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将其纳入企业战略和经营决策中。
通过遵守相关法规、制定明确的政策和程序,并与员工和利益相关方紧密合作,企业将能够实现环境保护与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双赢局面,同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一、环境保护方针、目标、指标我公司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方针、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指标分别如下1、环境管理方针遵守环保法规,严格履行合同,改善现场面貌,保障员工健康,预防环境污染,造福社区大众。
2、环境保护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
文明施工、保护文物、保护市政设施和城市绿化。
3、环境保护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有关法规的要求。
保护城市生态,逐年减少公众对施工活动的投诉。
二、环境管理因素分析、识别(一)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分析的范围1、正常的作业活动和非正常的作业活动。
2、所有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活动(含各分包方)3、作业现场各类设施、设备。
4、办公区、生活区、有害作业部位、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等。
(二)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依据1、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2、发生频次。
3、环境影响的规模。
4、环境影响的程度。
5、有关方要求和社区关注程度。
(三)环境因素的分类Ⅰ类:水、气、声、渣、污染物排放或处置;Ⅱ类: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Ⅲ类:相关方环境问题及要求;Ⅳ类:其他。
(四)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的内容1、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正常:正常运行时产生的环境问题。
异常:未按正常生产计划运行发生的环境影响。
紧急:可以预见的意外情况或紧急情况时产生的环境事故。
2、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某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3、七种类型:大气排放,水的排放,土地污染,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使用,对社区的影响和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
4、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属于组织直接行为产生的环境问题,但可以通过对相关方施加影响促使其改善行为的应予以识别。
(五)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现场调查法;查阅文件和记录法;专家咨询法。
(六)本工程识别出的环境因素本工程将出现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能源消耗、噪声污染、污水排放、粉尘污染、土地污染、运输遗洒等。
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

在今天的世界中,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变得愈发重要。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 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职业健康的重要性
维护职业健康对于个人和企业都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保护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 和生产力。
环境保护对职业健康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预防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环境因素对员工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包括空气质量、噪音、化学物质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施有效的职业健康管理
要实施有效的职业健康管理,需要制定明确的政策和程序,并加强培训和监督。通过定期评估和持续改 进,我们可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环境保护的最佳实践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环境保护的最佳实践。这包括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推广循环 经济和资源节约的理念。
结论和展望
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采取行动,保护 自己的职业健康,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和健康 的未来。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概述
了解职业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至关重要。它们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要求,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 护,同时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
企业在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方 面的责任
作为企业,我们有责任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保护环境免受我们的 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还能赢得客户和社会 的尊重。
安全生产的卫生环境与职业健康保护

安全生产的卫生环境与职业健康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生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保障员工的卫生环境和职业健康成为了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从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以及提升员工意识三个方面,探讨安全生产中卫生环境与职业健康保护的重要性和应对措施。
一、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保障卫生环境和职业健康的基础,对企业和员工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工作场所的卫生管理,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员工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下工作。
其次,应当合理布局工作场所,确保通风良好,光线明亮。
此外,还应配置合适的工作设施和器具,提供符合标准的办公桌椅、工作工具等,减少员工的劳动强度,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二、加强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健康管理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并合法设立专门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
通过定期体检、职业病防护、职业危害评估等措施,对员工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
同时,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加强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能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三、提升员工意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效果与成果。
企业应加大员工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力度,提供全面而系统的安全生产培训,包括职业病防护、急救知识、紧急逃生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设立科学规范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将其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行为规范。
结语安全生产的卫生环境与职业健康保护至关重要,关系到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以及提升员工意识,可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应真正将安全生产置于核心位置,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实现卫生环境与职业健康的双重保护,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只有保障员工的卫生环境与职业健康,才能让企业蓬勃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保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环保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是现代企业和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员工健康的重要关注点。
随着环境污染和职业病的问题日益凸显,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环境和员工的健康。
本文将从环保和职业健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办法。
首先,环保措施是保护环境的关键举措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染物被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政府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包括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加强污水处理、推广清洁能源等。
同时,应建立监督机制来监测和检测环境污染情况,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2.推动绿色发展:企业应积极推动绿色发展,转型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这包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废弃物处理方式等。
同时,可以通过引入环境管理体系、注重产品设计的环保性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环境整体性能。
3.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的培养: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组织环境保护培训等,能够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其次,职业健康保证措施是保护员工健康的关键。
许多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如化学物质、尘埃、噪音等,对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威胁。
为了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政府和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制定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建立职业病诊断和防治机构、推行职业病报告制度等。
同时,应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控制危险因素,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
2.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设备:企业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包括通风、隔音、防尘等设施,以减少对员工健康的不良影响。
同时,应提供个体防护用具,如防护眼镜、口罩等,保护员工免受危险因素的侵害。
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规定范文(3篇)

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规定范文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是一个关乎员工的身心健康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议题。
为了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同时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下面是一个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规定的范本,以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及其所属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所有员工。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保障员工的身体、心理健康,同时减少工作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四条:本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明确相关职责和组织架构。
第五条:本公司应当制定详细的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制度和程序,定期进行培训和审核,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报告制度。
第二章:职业安全与健康第六条:本公司应当根据工作特点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详细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作业规程、防护措施等。
第七条:本公司应当定期组织职业卫生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第八条:本公司应当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和身体状况,制定适宜的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并确保员工按时参加检查。
第九条:本公司应当建立职业安全与健康事故应急救援机制,保证及时有效地处理职业安全与健康事故,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三章:环境保护第十条:本公司应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符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
第十一条:本公司应当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清洁生产、废物排放控制等工作。
第十二条:本公司应当建立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规定应急响应流程,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第四章:监督与惩罚第十三条:本公司应当建立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检查相关工作的贯彻执行情况。
第十四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本公司将按照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相关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降职甚至终止劳动合同。
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

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是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安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进行整体管理的一种制度。
它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在实施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时,企事业单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岗位来负责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管理,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同时,要加强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其次,建立和完善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工作实际,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工作应遵循的程序和要求。
再次,加强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
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要加强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
要建立完善的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检查和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隐患。
对于发现的重大隐患和严重事故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最后,要加强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的监督和评估。
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工作的落实和改进。
总之,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至关重要。
它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可以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因此,企事业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工作,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工作的顺利进行。
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

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1.1 职业健康安全措施1、操作人员进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定期开展现场安全检查工作。
2、机电设备必须专人操作,操作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特殊工种(电工、焊工、机操工等)及小型机械工必须持证上岗。
3、保护设施不齐全、监护人不到位情况下,严禁下槽、孔内清理障碍物。
4、应经常检查各种卷扬机、吊车钢丝绳的磨损程度,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5、外露传动系统必须有防护罩,转盘方向轴必须设有安全警告牌。
6、起重机工作前,必须检查距尾部的回转半径500mm内无障碍物;起重机吊钢筋笼时,应先吊离地面200~500mm,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吊点和钢筋笼的牢固程度确认可靠后,才能继续起吊。
7、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应注意负荷的分配,每台起重机分配质量的负荷不允许超过该机允许负荷的80%。
8、钢筋笼起吊时,应对两台起重机进行统一指挥,使两台机动作协调相互配合;在整个起吊过程中,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车组应保持垂直状态。
吊车指挥必须持有效指挥证。
9、成槽机、起重机工作时,吊臂下严禁站人。
10、当风力大于6级时,必须停止起吊工作。
1.2 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是生态平衡的保证,是我国重要国策。
为了减少或避免施工对环境的破坏,采用必要的措施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本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应按照公司的环境体系程序文件要求执行。
根据业主的招标文件、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的环境要求,结合周围实际情况,确定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的环境因素,以及极端气象条件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和环境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及对策。
1、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目标及要求在施工现场必须对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排放进行控制,所有水体不应有自然原因所导致的下列物质:凡能沉淀而形成令人厌恶的沉淀物、漂浮物、浮渣、油类等;产生令人厌恶的色、臭味或浑浊度的物质;对人类、动物或植物有损害的物质;易滋生令人厌恶的水生物等。
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保护

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保护是一个关乎每个工作者的重要话题。
在职场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职业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保护工作环境的建议。
一、职业健康的重要性职业健康是指个体在工作环境中所处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健康状态。
一个良好的职业健康状况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者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带来更好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1.1 身体健康工作环境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一些特殊的行业中,如化工、建筑等,职业病的风险随时存在。
对于这些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以及适度的锻炼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1.2 心理健康职场压力是导致许多工作者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长期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因此,要保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学会调节情绪,寻求支持和帮助,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1.3 社会与经济健康一个良好的职业健康状况不仅意味着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还包括个体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发展。
一个健康的工作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工作环境保护的建议工作环境保护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工作环境对工作者的潜在危害。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工作环境。
2.1 提供必要的培训雇主有责任在工作岗位上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员工了解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
此外,员工还应接受关于职业健康保护的相关培训,了解职业病的预防方法和相应的工作环境法规。
2.2 确保合理的工作条件雇主应确保工作条件符合健康与安全标准。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照明、通风和设备,并对危险物质进行有效的管理。
此外,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和噪音也应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以避免对员工的不良影响。
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

添加标题
职业健康定义: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人体通过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在精神、 生理、心理等方面保持良好状态,从而预防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各种疾病或异常。
添加标题
环境保护定义: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职业健康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产 生的大量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01 职 业 健 康 与 环 境 保 护 的 关 系 02 职 业 健 康 的 影 响 因 素 03 环 境 保 护 对 职 业 健 康 的 影 响 04 职 业 健 康 与 环 境 保 护 的 协 同 发 展 05 未 来 职 业 健 康 与 环 境 保 护 的 发 展 趋 势
共同研发:共同研发更先进的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方法,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职业健康与环 境保护水平提升
建立合作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机制,确保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得以持续 推进
政策推动:政府对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将促进其融合发展 技术创新:新技术的应用将为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的融合提供支持 企业参与:企业将更加注重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的融合发展 社会关注:社会对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的关注将推动其融合发展
跨国合作:加强 国际间的交流与 合作,共同应对 全球性的职业健 康与环境问题。
技术创新:发展 绿色、环保、可 持续的技术,减 少生产过程中的 环境污染和职业 危害。
政策法规:制定 和完善职业健康 与环境保护的法 律法规,强化对 企业和个人的监 管力度。
培训教育:提高 企业和员工的职 业健康与环境保 护意识,推广普 及相关知识,培 养相关人才。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对于组织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则是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环境保护措施是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也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组织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例如,通过节能减排、污水处理和废物回收等技术手段,减少自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风险。
其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对于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至关重要。
员工是组织的最宝贵的资源,只有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才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和职业病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制,组织可以及时识别和控制工作场所的各种危险和风险,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不仅对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这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可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合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待遇,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对于组织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保护

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保护近年来,职业健康和工作环境保护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人们长时间处于工作环境中,工作环境的质量和职业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为了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采取有效的工作环境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职业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工作环境保护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职业健康的重要性职业健康是指员工在工作中保持身体和心理的良好状态,不受任何工作相关的危害因素的侵害。
职业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首先,良好的职业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当员工身体健康,心情舒畅时,能够更加专注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相比之下,身体不健康或心理压力过大的员工容易分散注意力,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保护职业健康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其次,职业健康关乎员工的生活质量。
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之余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自己的生活。
如果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员工身体受到损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保护职业健康也是提高员工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最后,职业健康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如果员工的职业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保护,将会导致员工流失、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
因此,关注职业健康对企业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考虑。
二、工作环境保护的措施为了保障职业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工作环境保护措施。
下面将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环境改善和心理健康支持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职业危害防治是保护职业健康的基本措施之一。
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因素,比如噪音、有害气体、粉尘等,它们都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职业危害防治来降低这些危害因素对员工的影响。
比如,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培养员工的危害防护意识等。
环保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一、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当地环保部门及建设单位制定的有关规定,施工过程制订完善的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环保、水土保持要本着“三同时”的原则与工程本体同步实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因施工方法不当而引起的污染、噪声和其他原因造成对公众财产和居民生活环境的伤害、妨碍;减少施工引起的扬尘;工程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按规定排放、处理。
施工建筑垃圾将运至指定地点;施工完毕后取弃土场将及时平整,并做必要的防护,避免水土流失;施工临时用地、便道使用完毕后将立即恢复。
本工程环境保护重点对象为沿线的地表植被及水土保持功能.本着“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根据本标段范围内环保、水保特点以及本工程的特点,特编制以下环保、水土保持措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目标遵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强化环保意识,实施绿色施工,减少废弃物并降低资源消耗,消除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节约用水,防止水土流失与污染,实现“绿色环保线”,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环境保护措施以“干一项工程,树一块牌子,创一方信誉,留一方净土”为方针,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将环保具体措施落实到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坚持环境保护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做到工程建设与环保同步进行。
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环境保护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设环保领导小组。
本小组负责全标段内日常施工中的环保的巡回检查。
各施工队环境保护负责人负责本队管段内环保的每日巡回检查.遵循环保工作“以防为主”的原则,检查实行全过程介入制度,并将各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作为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有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措施是否符合有关法规要求,以达到防患于未然.对施工过程中检查发现的破坏环境保护的作业行为,各级检查人员均有权要求施工队立即停工,采取补救措施恢复原来状态,并作为环保事故上报,对有关人员按奖惩规定处理。
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

8.施工作业和生活产生的垃圾应采取无害 化分类处置,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禁止在施工现 场焚烧垃圾。
9.改革施工工艺,加强通风除尘以及湿式 作业,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强度。尽量选 用低噪音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音设备和工艺。
10、储存、运输、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 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或施工作业所 在地的有关法规和规定,防止污染环境。有毒有 害的危险化学品应具有“安全技术说明书”,其 包装上应有与该危险化学品一致的安全标签。
主要影响因素和产生源如下:
类别
废气
环境影响因素
产生施工点、工序或部位
粉尘排放产生的空气 污染
电气焊、切割作业有 毒气体的排放
油漆、防腐作业挥发 性有害气体的排放
锅炉烟尘几二氧化硫 的排放
施工作业过程产生,包括:场地平整作业、土 建安装作业、喷砂除锈作业、混凝土及衬里材料搅 拌作业等
电气焊、切割作业场所
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 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 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 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 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 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第五条还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 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 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 害承担责任。
●职业病危害因素
与施工作业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分为三类,具体 见下表:
施工作业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
序号
类
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
1
化学因素
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 等
2
物理因素
职业环境与职业健康保护

职业环境与职业健康保护职业环境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所面对的环境条件以及工作组织中的各种因素。
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和工作满意度,同时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职业环境对职业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
1. 职业环境对职业健康的影响职业环境是一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工作条件,它对职业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不良的职业环境可能导致以下健康问题:(1) 职业病:一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和条件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例如,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工人可能患上化学中毒,而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员工可能患上听力损伤。
(2) 心理健康问题: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长时间的工作小时和不良的工作条件可能对员工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长期面对工作压力和缺乏工作满意度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
(3) 职业意外伤害:职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职业意外伤害的发生。
例如,没有正确的防护设备和培训可能导致工人在工作中受伤。
2. 保护职业健康的措施为了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雇主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安全培训:雇主应该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工作环境中的安全风险,并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2) 实施职业病防护措施:雇主应该根据职业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提供定期体检以及监测和控制有害物质的浓度。
(3) 降低工作压力: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合理的工作安排,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
(4) 加强心理健康支持:雇主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员工应对工作压力和情绪问题。
(5) 定期检查职业健康情况: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和职业健康评估,早期发现并治疗职业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 雇员的责任与职业健康保护除了雇主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外,雇员也有责任保护自己的职业健康。
他们可以:(1) 遵守安全规章制度:雇员应该遵守公司和政府的安全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维护防护设备。
生态环境知识:职业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职业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扩张,职业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成为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于职业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职业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的方法。
一、职业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职业健康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职业健康的不良状况,如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粉尘等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会对周围的土地、空气、水源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导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恶化,影响生态平衡。
2.生态环境对于职业健康的影响人们的职业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例如,在农村地区,大量使用农药,近年来新闻上经常报道农药导致农民病故。
生活垃圾、废水、废气等都会导致空气和水源严重污染,影响周围的劳动者的健康。
同时,由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们面临的气候变化和新的自然灾害也会给劳动者的健康带来影响。
二、职业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1.职业健康状况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扩张,工农业劳动者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例如,各种化学物质、尘埃、辐射等工作环节的排放和噪音、温度、光照等工作环境的不适都会对劳动者的身体造成影响。
2.生态环境状况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景观失真、资源浪费、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当前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
各种危险废弃物处理和利用不力、废气、废水等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三、职业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方法1.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防护体系职业健康防护是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基础。
应通过加强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建设、加强职业健康监测现代化技术建设、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提升、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加强职业健康培训提高,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防护体系。
2.科学的生态环保技术生态环保技术是保护职业健康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重要保护手段。
应加强环境的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研发,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和实际条件,实现生态效应的最大化和资源最大化利用。
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安全的协同发展

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安全的协同发展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已经成为了人们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
这两个领域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也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环境保护是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防止其受到污染和破坏。
这包括对空气、水、土壤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这些不仅对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职业健康安全则侧重于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这涵盖了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工作时间和强度的合理安排,以及预防和应对职业危害等方面。
在一些行业,如化工、建筑、采矿等,劳动者面临着较高的职业风险,如化学物质中毒、工伤事故、尘肺病等,如果不能有效地保障职业健康安全,将会给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那么,为什么说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需要协同发展呢?首先,从源头来看,许多环境污染问题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
例如,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对在该场所工作的劳动者造成直接的健康危害。
反之,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仅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也能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质量,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安全。
其次,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当企业关注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时,会更加注重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员工在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会更高,也更愿意为企业的环保工作贡献力量。
再者,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形象。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那些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的企业产品。
安全生产管理的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管理的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一、引言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各个生产领域中,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安全生产越发显得重要。
本文将探讨安全生产管理对于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相关对策。
二、职业健康的管理1. 职业健康意识的培养职业健康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知识普及活动,可以增强员工对于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 职业危害防控措施的落实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种,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控措施。
例如,在化工行业中,应建立起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储存,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此外,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减少噪音污染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3. 健康监护制度的建立企业应建立起健康监护制度,对员工的职业健康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体检和职业病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员工健康状况的异常,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治疗措施,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工作能力。
三、环境保护的管理1. 资源利用的优化安全生产管理应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资源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降低环境对资源的需求,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 废物处理的规范企业应建立起严格的废物处理制度,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和处理。
有害废物应该进行安全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同时,可回收的废物应该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 环境监测与评估企业应建立起环境监测与评估制度,对工作场所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噪音等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1. 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
管理制度
上海明凯市政有限责任公司
曹县农村“三年集中攻坚”项目
二零一八年七月一日
目录
第一章职责 (2)
第二章环境卫生管理 (3)
第三章环境保护教育 (3)
第四章环境保护防治措施 (4)
第一章职责
1.1 项目部是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基层,对所建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1.1 全面负责在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掌握和了解环境卫生实施情况,及时处理不安全环境因素和隐患,并及时向公司汇报检查情况、环境卫生管理措施执行情况和待解决问题。
1.1.2 定期组织环境卫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公司工程部,对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
1.1.3 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标准、规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工艺等技术文件。
在计划、检查、总结、评比、布置施工任务时,必须同时考虑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1.1.4负责对本项目部所有职工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教育、培训工作。
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1.1.5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法规及企业技术标准。
1.1.6 组织对项目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影响评价及控制策划及管理方案编制。
保证环境管理方案/措施在项目部的有效实施。
1.1.7 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定期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实行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整改。
1.1.8 组织对现场管理、作业人员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负责。
1.1.9制定本项目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落实职工生活区域内环境卫生责任制,加强监督,制止不讲卫生、破坏卫生设施和管理的违规违纪行为,搞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
1.1.10 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地方有关
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1.1.11 对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实行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整改。
第二章环境卫生管理
2.1 项目部对所属施工项目每月进行一次环境保护检查、评比。
并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奖罚制度,对照环境保护奖罚制度严格奖惩。
2.2 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积极采用能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3 贯彻执行“三同时”,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4 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2.5 材料采购优先选用国家环保、节能认证的产品,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建筑和装修材料。
2.6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爱护环境卫生设施,自觉遵章。
2.7 指定专人管理,积极采取措施,从噪声、粉尘、废弃建筑垃圾、废水、废气、化学品等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管理方案。
2.8 及时处理相关方和社区对环境影响的抱怨与投诉。
第三章环境保护教育
3.1 环境卫生知识纳入工人的三级教育,分岗分工种进行教育,教育覆盖率达到 100%。
3.2 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污染治理岗位作业人员,未经教育、培训
和考核,不得从事管理工作。
3.3 定期对全员进行环境卫生知识教育,经常性地结合季节特点进行针对性饮食卫生等知识教育,并开展传染病等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知识教育、培训。
3.4 对从事施工现场饮食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经卫生部门体检合格,并接受卫生知识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3.5 对从业人员以教育、培训方式,告知对从事有粉尘、噪声危害、弧光辐射等人员的工作有害因素危害、防护方法和防治措施。
3.6 项目部要因地制宜,举行经常性的、多层次的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和知识讲座,也可用各种图片、电视片、墙报、简报等宣传环境卫生保护知识。
3.7 项目部应每周组织一次环境卫生检查,开展环境卫生竞赛活动,提高员工讲卫生、爱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创建良好的施工现场、生活社区环境卫生。
第四章环境保护防治措施
4.1 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4.2 根据已识别的重大危险源、环境因素,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相应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案。
4.3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噪声、粉尘、废弃物、废水、废气等,项目施工现场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4.4 环境保护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噪声的显著特点是:无污染物存在、不产生能量积累、时间有限、传播不远、振动源停止振动噪声消失、不能集中治理。
其施工现场噪声的防治措施有:
4.4.1 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污染的管理制度,增强全体施工人
员的环保意识,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乱吹哨,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提高防止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减少人为噪声污染。
4.4.2 作业中搬运物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抛掷物件而造成噪声。
4.4.3 作业时间控制在晚间作业不得超过 22 时,早晨作业不得早于 6时。
4.4.4 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晚间作业)的,则应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并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同时报工地所在地环保局批准后再施工。
4.4.5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或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
4.4.6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施工作业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4.7 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实施长期监测,专人监测,专人管理,发现有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立即对现场超标因素进行整改,真正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4.5 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粉尘、废气)的防治措施有:
4.5.1 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对施工现场垃圾渣土及时清理出现场。
4.5.2 建立环境卫生保洁制度,施工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
4.5.3 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用帆布、密封塑料袋等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4.5.4 施工现场禁止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4.5.5 工地茶炉应尽量采用电热水器,食堂禁止用木柴、煤作燃料,油烟排放口装设油烟净化器,以减少大气污染。
4.6 施工现场水污染防治措施有:
4.6.1 禁止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4.6.2 建立厕浴卫生保洁制度,并指定专人管理,厕所必须有冲洗设备,设置化粪池,符合要求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4.7 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有:
4.7.1 施工过程中做到节约用料,合理使用,减少废弃物产生。
4.7.2 固体废弃物严格分类,按划分的相应贮存区域和贮存方式,整齐合理堆放,并有明确标识。
4.7.3 有毒、有害废弃物单独放置在密封容器内或对其进行全封闭,防止二次污染,并注明有害字样。
4.7.4 钢筋、包装容器等木作工程现场不能再次利用的无毒无害废弃物,应及时处理。
4.7.5 可回收有毒有害废弃物,如废油桶、废塑料布、废灭火器等在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回收后处理。
4.7.6 对不可回收利用的无毒无害废弃物,应委托垃圾清运分公司处理,并与其签定清运垃圾合同。
4.7.7 项目部每月两次对固体废弃物的控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每季度存档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