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名词和植物营养学词汇(-12-8)上课讲义
植物营养学专业词汇
![植物营养学专业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890931c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8.png)
植物营养学专业词汇Plant Nutrition vocabularyadaptation to nutrient stress适应养分胁迫amino acids氨基酸anaerobic soils厌氧土壤annual species;一年生物种arid lands贫瘠土地buffering power of soil土壤缓冲能力cation-anion balance阳离子-阴离子平衡charge imbalance 电荷失衡chlorophyll synthesis叶绿素合成competitive inhibition of ions 离子的竞争性抑制作用diffusion-limited habitats限制扩散的生境exhaust available soil nutrients 消耗有效土壤养分favorable carbon balance 良好的碳平衡feedback inhibition反馈抑制fertile unshaded environment 肥沃非阴暗的环境fertilizer application 肥料应用fiber and cuticular materials 纤维和表皮物质fresh litter 新鲜的枯枝落叶genetic variability 遗传变异heavy metal tolerance 重金属耐性herbaceous crops 禾本科作物hydrolyzable compound 可水解的化合物hydrolyzing organic phosphates水解有机磷酸盐inadequate nutrient supply 不足的养分供应inorganic storage pool 无机贮存库kinetic properties 运动学特性leaf/root turnover 叶/根更新less susceptible to leaching较少的易受淋洗less-fertile habitats 贫瘠生境localized proliferation 局部增殖luxury consumption 奢侈消费(消耗)macronutrient 大量养分,主要养分metabolic derangement 代谢紊乱microbial activity 微生物活动mild nutrient limitation 轻度养分限制mobile nutrient 可移动的养分mobilization of nutrients from older senescedleaves 来自之前衰老叶片的养分移动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菌根共生体mycorrhizal fungi 菌根-真菌net assimilation rate 净同化率nonphotosynthetic tissues 非光合组织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concentration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浓度nutrient :carbohydrate ratio 养分-碳水化合物比率nutrient absorption 养分吸收nutrient absorption rate 养分吸收速率nutrient accumulation 养分积累nutrient availability 养分有效性nutrient deficiency symptom 养分缺乏症状nutrient leaching 养分淋洗nutrient stress tolerance 养分胁迫限度nutrient use efficiency 养分利用效率nutrient-rich disturbed sites 养分丰富扰动的区域nutritional plant ecology 营养的植物生态学perennial species 多年生物种phenotypic plasticity 表型可塑性phosphate esters 磷酸盐酯physiological adjustments 生理调节physiologically active 生理活性的plant mineral nutrition 植物矿质营养plant nutrient status 植物养分状况plant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 植物养分特性plasticity in allocation pattern 分配模式的可塑性pronounced effect 显著的影响rate-limiting step 限速步骤quite responsive to nutrient supply 对养分供应的完全反应response to nutrient stress 养分胁迫的反应root cortical cell 根皮层细胞root exudation 根系分泌物root-soil interaction 根-土相互作用soil solution concentration 土壤溶液浓度solubilizing rock phosphate 增溶磷酸盐岩stimulating decomposition of soil organicmatter in the rhizosphere 促使根系周围土壤有机质的分解stress-tolerant strategies 抗逆性策略sugar translocation 糖分迁移(运输)synthesis of more carrier 更多载体的合成tissue protein content 组织蛋白含量vacuolar reserves 液泡储存wetting-drying cycles干湿交替腐植酸类肥料分类讨论稿文章作者:中腐协发布日期:2013-8-8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植物营养学讲义
![植物营养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11c0c6271fe910ef02df850.png)
目录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元素∙∙∙∙∙∙∙∙∙∙∙∙∙∙∙∙∙∙∙∙∙∙∙∙∙∙∙∙∙∙∙∙∙∙∙∙∙∙∙∙∙∙∙∙∙∙∙∙∙∙∙∙∙∙∙∙∙∙∙∙∙∙∙∙∙∙∙∙∙∙∙∙∙∙∙∙∙∙∙∙∙∙∙∙∙∙∙∙∙∙∙∙∙∙∙∙∙∙∙∙6 第三章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9 第四章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25 第五章植物的碳、氢、氧营养∙∙∙∙∙∙∙∙∙∙∙∙∙∙∙∙∙∙∙∙∙∙∙∙∙∙∙∙∙∙∙∙∙∙∙∙∙∙∙∙∙∙∙∙∙∙∙∙∙∙∙∙∙∙∙∙∙∙∙∙∙∙∙∙∙∙∙∙∙∙∙∙∙∙∙∙∙∙∙∙∙∙∙∙∙∙33 第六章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35 第七章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53 第八章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68 第九章植物的钙、镁、硫、硅营养与钙、镁、硫、硅肥∙∙∙∙∙∙∙∙∙∙∙∙∙∙∙∙∙∙∙∙∙∙∙∙∙∙∙∙∙∙∙∙∙∙∙∙∙∙∙∙∙∙79 第十章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82 第十一章复混肥料∙∙∙∙∙∙∙∙∙∙∙∙∙∙∙∙∙∙∙∙∙∙∙∙∙∙∙∙∙∙∙∙∙∙∙∙∙∙∙∙∙∙∙∙∙∙∙∙∙∙∙∙∙∙∙∙∙∙∙∙∙∙∙∙∙∙∙∙∙∙∙∙∙∙∙∙∙∙∙∙∙∙∙∙∙∙∙∙∙∙∙∙∙∙∙∙∙∙∙∙∙∙∙∙∙∙∙∙∙∙88 第十二章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96 第十三章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 (讲座一,略)∙∙∙∙∙∙∙∙∙∙∙∙∙∙∙∙∙∙∙∙∙∙∙∙∙∙∙∙∙∙∙∙∙∙∙∙∙∙∙∙∙∙∙∙∙∙∙∙∙∙∙∙∙∙∙∙102 第十四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 (讲座二,略)∙∙∙∙∙∙∙∙∙∙∙∙∙∙∙∙∙∙∙∙∙∙∙∙∙∙∙∙∙∙∙∙∙∙∙∙∙∙∙∙∙∙∙∙∙∙∙∙∙∙∙∙∙∙∙∙102《植物营养学》课程总结∙∙∙∙∙∙∙∙∙∙∙∙∙∙∙∙∙∙∙∙∙∙∙∙∙∙∙∙∙∙∙∙∙∙∙∙∙∙∙∙∙∙∙∙∙∙∙∙∙∙∙∙∙∙∙∙∙∙∙∙∙∙∙∙∙∙∙∙∙∙∙∙∙∙∙∙∙∙∙∙∙∙∙∙∙∙∙∙∙∙∙∙∙∙∙103参考资料参考书:1.植物营养学(上、下册)(陆景陵、胡蔼堂主编,2003)2.植物营养与肥料(浙江农业大学主编,2001)3.农业化学(总论)(北京农业大学主编,1994)4.高级植物营养学(廖红、严小龙编著,2003)5.Principles of Plant Nutrition (Third Edition) (K. Mengel, E. A. Kirkby. 1982)6.Mineral Nutrition of Higher Plants (Second Edition) (H. Marschner. 1995)7.Mineral Nutrition of Plants: Principles and Perspectives (Second Edition)(E. Epstein, A. J. Bloom. 2005)参考期刊:1.植物营养与肥料2.土壤与肥料3.磷肥与复肥4.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5.Plant and Soil6.Fertilizer Research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掌握李比希的三个学说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研究方法了解第一节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一、植物营养学(plant nutrition)1. 含义: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植物营养学专业词汇
![植物营养学专业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23472c0683d049649b6658df.png)
Plant Nutrition vocabularyadaptation to nutrient stress适应养分胁迫amino acids氨基酸anaerobic soils厌氧土壤annual species;一年生物种arid lands贫瘠土地buffering power of soil土壤缓冲能力cation-anion balance阳离子-阴离子平衡charge imbalance 电荷失衡chlorophyll synthesis叶绿素合成competitive inhibition of ions 离子的竞争性抑制作用diffusion-limited habitats限制扩散的生境exhaust available soil nutrients 消耗有效土壤养分favorable carbon balance 良好的碳平衡feedback inhibition反馈抑制fertile unshaded environment 肥沃非阴暗的环境fertilizer application 肥料应用fiber and cuticular materials 纤维和表皮物质fresh litter 新鲜的枯枝落叶genetic variability 遗传变异heavy metal tolerance 重金属耐性herbaceous crops 禾本科作物hydrolyzable compound 可水解的化合物hydrolyzing organic phosphates水解有机磷酸盐inadequate nutrient supply 不足的养分供应inorganic storage pool 无机贮存库kinetic properties 运动学特性leaf/root turnover 叶/根更新less susceptible to leaching较少的易受淋洗less-fertile habitats 贫瘠生境localized proliferation 局部增殖luxury consumption 奢侈消费(消耗)macronutrient 大量养分,主要养分metabolic derangement 代谢紊乱microbial activity 微生物活动mild nutrient limitation 轻度养分限制mobile nutrient 可移动的养分mobilization of nutrients from older senescedleaves 来自之前衰老叶片的养分移动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菌根共生体mycorrhizal fungi 菌根-真菌net assimilation rate 净同化率nonphotosynthetic tissues 非光合组织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concentration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浓度nutrient :carbohydrate ratio 养分-碳水化合物比率nutrient absorption 养分吸收nutrient absorption rate 养分吸收速率nutrient accumulation 养分积累nutrient availability 养分有效性nutrient deficiency symptom 养分缺乏症状nutrient leaching 养分淋洗nutrient stress tolerance 养分胁迫限度nutrient use efficiency 养分利用效率nutrient-rich disturbed sites 养分丰富扰动的区域nutritional plant ecology 营养的植物生态学perennial species 多年生物种phenotypic plasticity 表型可塑性phosphate esters 磷酸盐酯physiological adjustments 生理调节physiologically active 生理活性的plant mineral nutrition 植物矿质营养plant nutrient status 植物养分状况plant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 植物养分特性plasticity in allocation pattern 分配模式的可塑性pronounced effect 显著的影响rate-limiting step 限速步骤quite responsive to nutrient supply 对养分供应的完全反应response to nutrient stress 养分胁迫的反应root cortical cell 根皮层细胞root exudation 根系分泌物root-soil interaction 根-土相互作用soil solution concentration 土壤溶液浓度solubilizing rock phosphate 增溶磷酸盐岩stimulating decomposition of soil organicmatter in the rhizosphere 促使根系周围土壤有机质的分解stress-tolerant strategies 抗逆性策略sugar translocation 糖分迁移(运输)synthesis of more carrier 更多载体的合成tissue protein content 组织蛋白含量vacuolar reserves 液泡储存wetting-drying cycles干湿交替腐植酸类肥料分类讨论稿文章作者:中腐协发布日期:2013-8-8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植物营养学资料
![植物营养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d945032376baf1ffc4fad66.png)
植物营养学 (plant nutrition):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②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养分归还学说:要点: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②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养分归还方式:一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二是通过施用无机肥料。
二者各有优缺点,若能配合施用则可取长补短,增进肥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之路。
最小养分律:要点:①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
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②而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李比希是植物营养学科杰出的奠基人!植物营养学的发展:古典时期(19世纪)——新古典发展时期(20世纪前半叶)——现代植物营养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调查座谈会、现场观察(二)试验研究1. 生物田间试验法: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是植物营养学科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试验条件最接近农业生产要求,能较客观地反映生产实际,所得结果对生产有直接的指导意义;2. 生物模拟法:运用特殊装置,给予特殊条件便于调控水、肥、气、热和光照等因素,有利于开展单因子的研究,多用于田间条件下难以进行的探索性试验。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d993be25c52cc58ad6be7e.png)
植物营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植物营养学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32学时,2学分适用对象: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后续课程:肥料学;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方法;养分资源管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的要求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是与生物、农学、资源、环境等学科有关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养分管理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植物营养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在学习了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课程之后所开设的一门骨干专业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 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各种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营养元素的土壤营养规律。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及其生理作用;根系吸收养分及养分在体内的转移与运输等机理;环境条件对根系吸收养分的影响;根际概念及其在植物营养上的意义;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机制及其利用。
教学难点: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机理;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机制;植物的营养特性及其遗传;作物缺乏各种营养元素的外观诊断;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植物营养学是理论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农学、果树、蔬菜、植保、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讲授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为学生能进一步学好肥料学、养分资源管理与利用、植物营养研究法、作物栽培学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科名词和植物营养学词汇(2010-12-8)
![学科名词和植物营养学词汇(2010-12-8)](https://img.taocdn.com/s3/m/b031f07231b765ce0508142e.png)
无机氮 inorganic nitrogen
氮矿化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氮转化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水解氮 hydrolyzable nitrogen 铵态氮 ammonium nitrogen 硝态氮 nitrate nitrogen
土壤学
植物营养学 植物保护学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生物医学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食品科学
载体学说 carrier theory 阴离子学说 theory of anion absorption 自由空间 free space 道南平衡 Donnan equilibrium
能斯特方程 Nernst equation
离子泵 ion pump
腺苷三磷酸酶 ATPase 离子载体 ionophor 胞饮作用 pinocytosis 稀释效应 dilution effect
作物学 Crop Science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and Pest Control Pesticide Science Animal Science
农药学 畜牧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Animal Genetics,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Science Animal Nutrition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912e950312b3169a451a4d1.png)
一、名词解释1、归还学说2、矿质营养学说3、最小养分律4、必需营养元素5、有益元素6、微量元素7、肥料三要素8、根部营养9、根外营养10、自由空间11、质外体12、共质体13、主动吸收14、被动吸收15、离子拮抗作用16、离子相助作用17、维茨效应18、离子通道19、载体学说20、离子泵学说21、作物营养临界期2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23、短距离运输24、长距离运输25、酰胺态氮肥26、生物膜27、养分再利用28、质流29、扩散30、截获31、根际32、根际养分亏缺区33、根分泌物34、专一性根分泌物35、菌根38、有机氮的矿化39、硝化作用40、生物反硝化41、氨的挥发43、土壤速效钾44、土壤缓效钾45、易还原态锰46、氮肥利用率47、生理酸性肥料48、生理碱性肥料49、长效氮肥50、包膜肥料51、合成有机长效氮肥52、过磷酸钙的退化53、磷的固定作用54、枸溶性磷肥55、难溶性磷肥56、养分循环58、闭蓄态磷59、忌氯作物60、复混(合)肥料61、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62、磷的等温吸附曲线63、玻璃微量元素肥料66、热性肥料67、冷性肥料68、厩肥69、绿肥70、以磷增氮72、鞭尾病73、花而不实74、绿肥的激发效应76、混配肥料78、生物固氮79、质壁分离。
植物营养复习要点
![植物营养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e18a41336c1eb91a375d90.png)
2、有机肥
主要是人畜粪尿、秸秆、绿肥、污水污泥等。有机肥氮 的释放较缓慢,当季利用率较低。
3、生物固氮
自身固氮体系、 共生固氮体系、联合固氮体系
4、降水和灌溉水
降水中的氮主要是铵和硝酸盐,及微量的亚硝酸盐, 主要受工业排放气体中含氮化合物数量影响。
(五)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的营养特点
(2)作物产量又 受库的容量和强度限制,增加库容 (穗数、果实数)有利于提高产量;
(3)源与库之间必须平衡协调,源库大小需要相互适应。 在生育后期延长叶面积稳定期,防止叶片脱落,充 分利用光合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 (4)源库之间的物质运输受外界环境和植物激素的影响, 因此要合理调节外界环境、合理利用植物激素,调 节源库关系,提高作物产量。
简单扩散: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杜南平衡:
(二) 养分的主动吸收
植物体内养分离子浓度比外界土壤溶液浓度高:
(1)特点 :
A 养分逆浓度梯度 B 需要能量 C 溶质间有竞争 D 吸收有选择性 E 高的温度系数
(五)、养分离子的相互关系
1、拮抗作用
概念:一种离子的存在,抑制另一种离子的吸收
(1) 竞争性拮抗
(2) 影响因素
蒸腾量、土壤养分浓度
3、扩散
(1) 概念
养分依靠分子或离子的化学势自发地从高浓度向低浓度 方向迁移的过程。 可用:F=D . Dc/dx (Fick定律)表示 其中: F——扩散速率 D——扩散系数 Dc/dx——养分浓度梯度
(2) 影响因素
土壤养分浓度梯度 、含水量 、土壤质地、温度 、离子种 类等
(二)影响磷吸收的因素
1、不同基因型植物的生理特性和调节能力
A、喜磷作物(豆科绿肥、油菜、荞麦)>一般豆类、越冬禾本 科>水稻 B、根系形态和吸收特征 与土壤接触面积大的,对磷的吸收能力强。部分植物在
植物营养学(课件)
![植物营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1c7143a1c7aa00b52acbea.png)
《植物营养学》第一节植物营养性状的基因型差异第二节植物养分效率差异的生理学和遗传学基础(Part1Part2)第三节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改良途径第一节肥料的科学施用第二节肥料的科学管理(Part1Part2)第十一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第一节酸性土壤 (Part1Part2Part3Part4)第二节盐渍土 (Part1Part2)第三节石灰性土壤 (Part1Part2)第四节渍水和淹水土壤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绿色植物的显著特点是其根或叶能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并利用这些物质建造自身的躯体或转化为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
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即称为营养。
植物体所需的化学元素称为营养元素。
营养元素转变(合成与分解)为细胞物质或能源物质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实质上,营养元素是代谢过程的主要参与者。
这表明植物营养与新陈代谢过程是紧密相关的。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或者说,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养分)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粮食生产不仅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而且也要为副食品生产、畜牧业、养殖业以及工业生产(糖、酒等)提供原料。
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根据我国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不大,虽然我国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多、难度大的问题。
这就决定了我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7年以后,我国化肥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化肥生产量和化肥进口数量的逐年增加,粮食总产量也随之迅速上升(图1-1)。
(完整版)植物营养学
![(完整版)植物营养学](https://img.taocdn.com/s3/m/568ee8dcf7ec4afe04a1dfde.png)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植物营养?什么是植物营养学?答: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化学物质,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过程。
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李比希提出的植物营养“三大学说”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矿质营养学说:驳斥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营养学说”,认为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是矿物质,而非腐殖质。
养分归还学说: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若不及时归还被带走的养分,土壤地力将逐渐下降;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最小养分律:植物的生长量或产量受环境中最缺少的养分的限制,并随之增减而增减。
环境中最缺少的养分称为最小养分。
3.试述植物营养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答:研究范畴:植物营养生理学(营养元素生理学、产量生理学、逆境生理学);植物根际营养(根-土界面、植物-土壤-微生物及环境因素);植物营养遗传学;植物营养生态学;植物的土壤营养(土壤养分行为学、土壤肥力学);肥料学与现代施肥技术。
研究方法:生物田间试验法(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是植物营养学科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生物模拟试验法(运用特殊装置,给予特殊条件便于调控水、肥、气、热和光照等因素);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分析法(同位素标记);酶学诊断法第二章植物的元素营养1.什么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其判别标准是什么?答:植物必需元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直接营养作用的化学元素。
其判别标准是:①必要性: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②专一性: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
③直接性: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2.高等植物的必需元素有哪些?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将N、P、K称为“肥料三要素”?答: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目前有16(17)种: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钼、氯、(镍)。
植物营养学课件整理
![植物营养学课件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e7054afe4733687e21aafb.png)
第一节 什么是植物营养学 >>> 第二节 植物营养学的发展 >>> 第三节 现代植物营养学的范畴 >>> 第四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第一节 什么是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第二节 植物营养学的创立植物“生长要素”的探讨(1630-1750) 植物营养物质的探寻(1750-1800) 植物生理学的创立(1800) 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1840) 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务植物“生长要素” 的探讨(1630-1750)Van Helmont,柳条试验证明水是植物生长必需的。
Glauber ,畜粪分析,田间试验证明植物能从一种叫做“硝”的物质中吸收营养物质。
Woodward 不同来源水分试验---土壤中有营养物质Tull 土壤耕翻实践---土壤颗粒大小的影响植物营养物质的探寻 (1750-1800)第一章 绪 论Home ,空气 、水、土、各种盐类、油、“固定形态的火”Wallerius,Dundonald,腐殖质学说,认为石灰,碱类和其他含盐物质为间接作用 Jan Ingen-Housz ,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与浊化,光的重要性Jean Seenebier,1782,解释柳条试验,----“固定态”空气 植物生理学的创立(1800) De Saussure 植物的关系 氧气,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实质 植物氧及碳的来源植物灰分及其成分-土壤只能为植物供应很少的一部分养料,但不可缺少。
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1840)化学在及植物生理学上的应用李比希的主要功绩李比希的主要功绩确立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建立了植物营养学科,从而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兴起。
植物营养学知识点
![植物营养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b5884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1.png)
植物营养学知识点第一章、植物营养原理1、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a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溶解和迁移,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b通气状况,良好的通气状况,可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c PH, 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子,偏碱性有利于吸收阳离子d 土壤水分,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养分的溶解和在土壤中偏移,但水分过多时会引起养分的淋失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a截获,质流,扩散。
b影响因素: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1.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养分数量多,截获多;(2.浓度梯度大时,扩散到根表的养分多;(3.水分多时水流速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养分多3、有益元素:非必需元素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
如豆科植物-钻,人参-哂。
4、大量营养元素:干物重的0.1%以上,包括C、H、O N、P、K、Ca Mg S等九种。
5、微量营养元素:干物重的0.1% —下,包括Fe、B Mn Cu、Zn、Mo Cl (Ni )等七种。
6确定必须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a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b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他元素均不能替代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
c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7、同等重要率: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与其在作物中的含量无关8、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a构成植物的结构、贮藏和生活物质;b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c其他特殊作用,参与物质的转化与运输、信号传递、渗透调节、生殖、运动等。
9、有害元素:Al、Mn Fe,重金属。
Al的毒害:抑制根系的生长;抑制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抑制生物固氮10、有益元素:Na Si、Se、Co等。
学科名词和植物营养学词汇
![学科名词和植物营养学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593ee4bcc281e53a5902ff14.png)
根系阳离子交换量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of root
根外营养 exoroot nutrition 阶段营养期 different nutritional stage 营养临界期 critical period of nutrition 肥料最大效率期 maximum efficiency stage
载体学说 carrier theory 阴离子学说 theory of anion absorption 自由空间 free space 道南平衡 Donnan equilibrium 能斯特方程 Nernst equation 离子泵 ion pump
腺苷三磷酸酶 ATPase 离子载体 ionophor 胞饮作用 pinocytosis 稀释效应 dilution effect 养分交互作用 nutrient interaction 离子拮抗作用 ion antagonism
Phosphorus 磷 P Sulfur 硫 S Chlorine 氯 Cl Potassium 钾 K Calcium 钙 Ca
Chromium 铬 Cr Manganese 锰 Mn Iron 铁 Fe Copper 铜 Cu Zinc 锌 Zn
Arsenic 砷 As Selenium 硒 Se Silver 银 Ag Cadmium 镉 Cd Gold 金 Au Mercury 汞 Hg Lead 铅 Pb
of fertilization 选择吸收 selective absorption
交换吸收 exchange absorption 主动吸收[养分] active uptake [nutrient] 被动吸收[养分] passive uptake [nutrient] 奢侈吸收 luxury absorption 接触交换 contact exchange 吸附学说 theory of absorption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培训资料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ad8cbea0b1c59eef9c7b47b.png)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翻译并用汉语解释植物营养( Plant nutrition ):植物生长和代谢所需要的化学物质的供应和吸收。
植物营养学(subject of plant nutrition):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肥料(fertilizer):通常把施入土壤中或喷洒在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变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物质称为肥料。
植物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s of plants)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 of plants):在非必需营养元素中有一些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这些元素被称为有益元素。
根际效应(Rhizosphere)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
根际效应:在根际中,植物根系不仅影响介质土壤中的无机养分的溶解度,也影响土壤生物的活性,从而构成一个“根际效应”。
大量元素(macronutrient )微量元素(micronutrient)被动吸收(passive absorption): 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 (分子) 或电化学势梯度 (离子)不需消耗代谢能量而自发地 (即没有选择性地) 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主动吸收(active absorption): 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 (分子) 或电化学势梯度 (离子)、需要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内的过程。
转运子 (transporter): 是指植物的细胞膜上具有控制溶质或信息出入膜的蛋白质体系。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ion antagonism): 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离子间的协助作用(ion synergism): 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
植物营养学ppt课件
![植物营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7e2bf6af45b307e87197e8.png)
精品课件
根毛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14
叶面(包括茎表面):
CO2 O2 H2O SO2 叶面渗透也可吸收矿质元素,如喷施尿素 KH2PO4微量元素等。
吸收途径
无论那种方式都是按以下途径吸收:
介质溶液
细胞壁水膜
细胞壁 (自由空间)
原生质膜
细胞内部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32
3、在胁迫条件下,如土壤干旱,养分有效性 低,通过叶面施肥及时补充养分。
4、在作物迅速生长期,通过叶面施肥补充根系 吸收的不足,发挥高产品种的最大潜力。
5、施用叶面喷肥,在蔬菜作物上可 减少推荐施氮的25%,而维持同等 产量,从而减少土壤残留矿质氮和 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减少对地下 水的污染。
精品课件
30
在世界范围内,叶面施肥已经成为重要的 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之一,叶面施肥至少可以解 决生产中的某些特殊的问题:
1、土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往往引起养分固 定,有效性降低,施用效果差。采用叶面施肥 即可快速,经济的矫治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微 量元素施肥的主导措施。
精品课件
31
2、 叶面施肥,各种养分物质可直 接从叶片进入体内,参入代谢过 程,比土壤施肥快。如土施尿素、 硫酸铵等氮肥,最快速度也必须 有3-4天才能见效,而通过叶面 施肥,1-2小时就可被叶片吸收 50%左右。因此,可以及时快速 的矫治生育期中营养元素的潜在 缺乏,特别是在养分临界期,通 过叶面施肥,不至于造成大幅度 减产。
(A)
(B)
(C)
(D)
(精E品)课件
(F)
28
六、 叶部吸收(根外营养)
叶部吸收养分的形态和机制与根部类似,吸 收养分是从叶片角质层和气孔进入,最后通过质 膜进入细胞内。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2ccab3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a.png)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1.名词解释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
肥料肥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的物质。
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养分归还学说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2)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养分,地力就会逐渐下降3)想要恢复土壤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最小养分定律1)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1)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时必不可少的。
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2)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
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3)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直接起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有益元素某些元素适量的存在时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或者虽然它们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但对某些特定的植物是不可缺少的根的构型指同一根系中不同类型的根(直根系)或不定根(须根系)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
根际由于植物根系的影响而使其理化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有显著差异的那部分根区土壤。
菌根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建立共生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截获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养分转移到根表的过程。
质流(主要方式)是指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过程扩散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离子的吸收,导致根表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形成土体—根表之间的浓度梯度,使养分离子从浓度高的土体到浓度低的根表迁移的过程指细胞原生质膜意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共质体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和细胞连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协合作用 ion synergism 竞争性抑制 competitive inhibition 非竞争性抑制 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 维茨效应 Viet's effect 根系截获 root interception 质流【养分】 mass flow [nutrition]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Processing and Storage of Agriculture Products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Processing and Storage of Aquatic Products
农学 Agriculture 作物学 Crop Science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and Pest Control
农药学 Pesticide Science 畜牧学 Animal Science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Animal Genetics,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Science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二、常用元素名称
根系阳离子交换量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of root
根外营养 exoroot nutrition 阶段营养期 different nutritional stage 营养临界期 critical period of nutrition 肥料最大效率期 maximum efficiency stage
载体学说 carrier theory 阴离子学说 theory of anion absorption 自由空间 free space 道南平衡 Donnan equilibrium 能斯特方程 Nernst equation 离子泵 ion pump
腺苷三磷酸酶 ATPase 离子载体 ionophor 胞饮作用 pinocytosis 稀释效应 dilution effect 养分交互作用 nutrient interaction 离子拮抗作用 ion antagonism
of fertilization 选择吸收 selective absorption
交换吸收 exchange absorption 主动吸收[养分] active uptake [nutrient] 被动吸收[养分] passive uptake [nutrient] 奢侈吸收 luxury absorption 接触交换 contact exchange 吸附学说 theory of absorption
米采利希定律 Mitscherlich's law 报酬递减率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归还学说 theory of returns 根圈营养 rhizosphere nutrition 根氧化力 oxidizing force of root 根系分泌物 root exudate
作物遗传育种学 Crop Genetics and Breeding
园艺学 Horticulture 果树学 Pomology 蔬菜学 Olericulture 茶学 Tea Science
林业工程 Forestry Engineering 森林工程 Forest Engineering 木材科学与技术 Wood Science and
三、植物营养学词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植物营养[学] plant nutrition 植物矿质营养 mineral nutrition of plant 植物有机营养 organic nutrition of plant 有机营养学说 theory of organic nutrition 最低因子律 law of the minimum 矿质营养学说 theory of mineral nutrition
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生物医学工程 Biomedical Engineering 食品科学与工程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食品科学 Food Science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Crop Cultivation and Farming System
Hydrogen 氢 H Boron 硼 B Carbon 碳 C Nitrogen 氮 N Oxygen 氧 O
Fluorine 氟 F Sodium 钠 Na Magnesium Mg Aluminum Al Silicon 硅 Si
Phosphorus 磷 P Sulfur 硫 S Chlorine 氯 Cl Potassium 钾 K Calcium 钙 Ca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专业英语— 学科与植物营养学
郜红建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一、学科专业术语
农业资源利用学 Utilization Scienc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土壤学 Soil Science 植物营养学 Plant Nutrition 植物保护学 Plant Protection
Chromium 铬 Cr Manganese 锰 Mn Iron 铁 Fe Copper 铜 Cu Zinc 锌 Zn
Arsenic 砷 As Selenium 硒 Se Silver 银 Ag Cadmium 镉 Cd Gold 金 Au Mercury 汞 Hg Lead 铅 Pb
Technology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Chemic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 of Forest Products 环境科学与工程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Cereals, Oils and Vegetable Protein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