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教材,涵盖全部内容,共计24课时。

主要章节包括:春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生活中的科学、多样的物质、地球与宇宙。

详细内容如下:1. 春天的变化: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如植物的生长、气温的变化等。

2. 植物的生长: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所需条件等。

3. 动物的生长与繁殖: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生命周期等。

4. 生活中的科学: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等。

5. 多样的物质:认识不同物质的特点、分类等。

6. 地球与宇宙:了解地球的结构、宇宙的组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物质的特点。

2.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探究、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穿插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4. 小组讨论: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 内容:以提纲形式展示教材章节、重点知识、实践活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春天的一个自然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2)列举三种植物的繁殖方式,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产生。

2. 答案:(1)示例:春天,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河流水位上升。

原因是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水流增多,从而使河流水位上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深入探讨《生活中科学》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物体浮沉、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磁铁性质以及简单电路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原理,解植物生长基本过程,认识天气变化规律,理解磁铁性质以及电路组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探索未知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浮沉原理、植物生长过程、天气变化规律、磁铁性质以及电路组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浮沉物体、植物、天气图、磁铁、电路元件等)、PPT、板书材料。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记录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现象,如浮沉物体、生长植物、变化天气等,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1)展示物体浮沉现象,提问:“为什有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却沉入水底?”(2)展示植物生长过程,提问:“植物是如何从小种子长成大树?”(3)展示天气变化规律,提问:“为什天气会不断变化?”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和演示。

(1)物体浮沉原理:讲解基米德原理,演示浮沉实验。

(2)植物生长过程:讲解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基本过程,演示植物生长实验。

(3)天气变化规律:讲解天气形成原因,演示天气变化实验。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解决问题。

(1)分组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物体浮沉、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等。

(2)记录与分析:学生将观察到现象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六、板书设计1. 物体浮沉原理2. 植物生长过程3. 天气变化规律4. 磁铁性质与电路组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物体浮沉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植物的生长》:第一节植物的基本结构,第二节植物的生长过程,第三节植物的营养。

2.第二章《动物的生活》:第一节动物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动物的行为,第三节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3.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第二节气温与降水,第三节气象现象。

4.第四章《电与磁》:第一节简单电路,第二节磁铁的性质,第三节电与磁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行为特点。

2.学会观察天气变化,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3.认识电与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因素。

2.电与磁的概念、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植物样本、动物模型、显微镜、气温计、雨量计、指南针等。

2.简单电路套件、磁铁、导线、电池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拓展:布置课后实践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提纲: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简洁明了。

3.图表: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4.关键词:用不同颜色或字体标出关键词,增强记忆。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植物的生长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2)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特点。

(3)简述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4)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与磁现象。

2.作业答案:(1)植物的生长过程分为: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成熟。

(2)动物的行为特点: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迁徙等。

(3)天气:短时间内大气层的变化;气候:长时间内某一地区的天气平均状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研究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举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举动是奉告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匡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历。

可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比方他们每每没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窥察图片与会商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研究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植物的生长》:第一节植物的特征与分类,第二节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2.第二章《动物的生活》:第一节常见的动物,第二节动物的行为。

3.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的认识,第二节气候的特点。

4.第四章《电与磁》:第一节简单电路,第二节磁现象。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了解自然界中的多样生物。

2.培养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知。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天气与气候的特点、电与磁现象。

2.教学重点:植物与动物的分类、天气与气候的观察、简单电路的搭建、磁现象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植物样本、动物模型、天气图标、电路元件、磁铁等。

2.观察记录表、学习卡片、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自然界的美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实践情景引入:分发植物样本和动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分类。

3.新知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天气与气候特点、电与磁现象。

4.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教材配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植物的生长:分类、特征、生长发育。

2.动物的生活:常见动物、行为特点。

3.天气与气候:天气、气候、观察。

4.电与磁:简单电路、磁现象。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列举你所认识的植物和动物,并进行分类。

(2)观察一周的天气,记录下来,并分析气候特点。

(3)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4)探索磁铁的性质,记录下来。

2.答案:(1)植物分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动物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等。

(2)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当地的气候特点。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材第二章第三节《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植物的基本结构,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如何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描述植物生长变化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

难点:如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植物生长过程的PPT,植物模型,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记录本,画笔,植物生长观察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PPT,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阐述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植物生长观察箱,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种植,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4. 例题讲解: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 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3.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植物的生长变化,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

2. 答案:根据观察和记录,完成植物生长过程图的绘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亲身参与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春天来了2. 植物的生长3. 动物的生长4. 空气的力量5. 水的力量6. 太阳和影子7. 影子的秘密8. 磁铁的力量9. 电路的奥秘10. 光的传播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的特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及空气、水、太阳、影子、磁铁、电路和光的传播等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电路的奥秘,光的传播。

2. 教学重点:春天特点的认识,空气、水、太阳、影子、磁铁的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观察箱,动物模型,空气和水实验器材,太阳和影子演示器材,磁铁和电路实验器材,光学实验器材。

2. 学具:放大镜,尺子,画笔,记录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春天的变化,引入春天来了这一章节。

2. 例题讲解:以植物生长为例,讲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原理。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植物,记录生长过程。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点2. 植物生长过程3. 动物生长过程4. 空气和水的作用5. 太阳、影子、磁铁、电路和光的传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了解一种动物的生长过程,绘制生长过程图。

(3)设计一个空气或水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观察太阳和影子,探索影子秘密。

(5)利用磁铁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电路的运作。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记录表。

(2)动物生长过程图。

(3)空气或水实验报告。

(4)影子观察日记。

(5)磁铁电路实验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根据学生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注重个体差异。

2. 学生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了解更多动植物知识;开展科学小实验,激发创新思维。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1、运动和位置教学目标1. 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 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3. 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4. 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5. 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学重点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教学难点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资料:“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会走吗?“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大雁南飞、河水奔流、火箭升空等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讲授新课(一)聚焦: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是指物体的位置不断变化的现象。

通常指一个物体和其他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对其他物体而言的。

一个小女孩站在石头边喂鱼,有的物体是运动的,如水中游动的鱼儿,被鱼儿搅动的水;有的物体是静止的,如旁边的大石头。

要想准确判断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的,发生变化就是运动的。

(二)探索: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先观察图片,判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在运动会上,将坐在地上围观的同学作为参照物,跑赛的同学是运动的。

在公共汽车站,将静止不动的站牌作为参照物,公共汽车是运动的。

在大草原上,将远处的天空作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句式,“和甲物体相比,乙物体的位置移动了,所以,乙物体是运动的;和甲物体相比,乙物体的位置没有移动,所以,乙物体是静止的”。

(三)探索2.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改变摆锤、摆绳的长短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

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10厘米、20厘米30厘米长的摆绳各一根,钩码四个。

研究摆重记录表1份,摆绳记录表1份,摆角记录表1份。

铁架台一个,秒表一只。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摆,关于摆你知道什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2、师:关于摆的奥秘还有很多,想继续研究吗?3、揭题:摆的研究。

(板书课题)二、玩摆1、组装好,并试着玩一玩。

然后试一试,想一想让它自然的摆起来,要注意哪些地方?(玩的时候要注意:线要轻轻拉直,自然松手,要让它停下来只要轻轻一抓就行了,学会操作摆。

学会记录单位时间内摆的次数。

)2、摆具有等时性,也就是说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相同。

那么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也相同吗?(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摆动的次数不同说明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不同。

猜想: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选择假设,并制定研究计划师:请各小组选择你们最想研究的假设,并讨论一下,准备怎样来研究?哪个条件要变,哪些条件不能变?每种情况要测几次?我们的研究方案第()小组我们研究的问题:摆摆动的快慢与是否有关。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质活动一: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现象。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现象。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变化的特点,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活动二: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的性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性质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表现。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性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性质的规律,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纸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力活动一:力的作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作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作用现象,引起学生对力作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效果。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力作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气球、小车、绳子等。

- 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

活动二:力的转换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转换。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转换现象,引起学生对力转换的兴趣。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2. 动物的生长发育研究动物的生长过程,如孵化、出生、成长、繁殖等。

了解动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如食物、水分、温度、生活环境等。

3.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基本的气象观测方法,如气温、降水、风向等。

4.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认识资源浪费与保护的重要性。

探讨环境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植物、动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所需条件。

学会基本的气象观测方法,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认识自然资源的特点,提高环保意识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与变化的原理。

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与条件。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

学会基本的气象观测方法,关注天气与气候的变化。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幼苗、花朵等实物。

动物标本、图片、生长发育过程的视频。

气象观测工具,如温度计、雨量计、风向标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如培养皿、种子、小动物等。

画图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环保实践用品,如垃圾分类箱、节能宣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动物是如何生长发育的吗?”2. 教学新课:(1)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等现象。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科学教案3篇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科学教案3篇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科学教案3篇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科学教案篇1《蜡不喝水》【活动目标】1、萌发孩子用心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重点)2、引导幼儿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纸杯功用。

(难点)【活动准备】1、三个大水盆装满水,纸、笔若干。

每组一个一次性纸杯装上水。

2、幼儿每人事先折好一个小船。

【活动过程】(一)玩纸船。

“请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什么?”(水盆,水盆里有水)“你们想玩吗?想想你要怎样玩。

”幼儿讨论后自由选取地方玩。

提问:A你是怎样玩纸船的?B你的纸船怎样了?C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蜡不喝水,蜡涂在纸上就好像给纸穿上了一件雨衣,能够保护纸的。

(二)折纸杯。

教师出示一个纸折的杯子,让幼儿观察。

提问:A你觉得这个纸杯能装水吗?B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纸杯不漏水。

幼儿自由讨论后进行操作。

小结:蜡涂的厚薄均匀与否会影响效果,涂的厚均匀的不会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三)发现纸杯的秘密。

教师出示另一种一次性纸杯,让幼儿比较发现他们的不同,然后揭晓纸杯的秘密。

(四)延伸。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们下次再来做实验。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科学教案篇2雨的秘密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一、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二、小朋友做小实验(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为教材,涵盖全部内容,共24课时。

具体章节及详细内容如下: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14课时)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植物的适应与进化2. 第2章:动物的生长与变化(第58课时)动物的分类与特征动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人类与动物的关系3. 第3章:天气与气候(第912课时)天气的观察与描述气候的类型与特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4. 第4章:电与磁(第1316课时)电的产生与传导磁的现象与应用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电磁现象及其应用5. 第5章:光的传播与现象(第1720课时)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折射与透镜光的色散与合成光的用途与保护6. 第6章:地球与宇宙(第2124课时)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宇宙的探索与发现人类对地球与宇宙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动物、天气、电与磁、光、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天气与气候的影响电路的组成与原理光的折射与透镜地球与宇宙的认识2. 教学重点:植物与动物的生长变化天气与气候的观察与描述电与磁的应用光的传播与现象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天气图、磁铁、电路元件、光学器材、地球仪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尺子、放大镜、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兴趣(2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相关现象,提出问题。

2. 讲解新课,互动交流(15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解答。

举例说明,进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巩固知识(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的条件、植物生长的过程;2. 《动物的生活》——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的身体结构;3. 《春天的变化》——春天的气候特点、春天的生物变化;4. 《水与我们的生活》——水的性质、水资源的重要性;5. 《磁铁的力量》——磁铁的原理、磁铁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知识,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3. 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生长的条件、动物的身体结构、水的性质。

教学重点:春天生物变化、磁铁的原理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观察箱、动物模型、磁铁、实验器材等;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生长和生活;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生长的条件、动物的生活习性等;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动物身体结构图;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春天的变化、水资源的重要性;5. 实验演示:展示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原理;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条件、过程;2. 动物的的生活:习性、结构;3. 春天的变化:气候、生物;4. 水与我们的生活:性质、重要性;5. 磁铁的力量:原理、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植物生长的条件;(2)描述春天的一种生物变化;(3)谈谈你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2. 答案:(1)植物生长的条件:水分、光照、温度、土壤等;(2)春天的一种生物变化:如植物抽芽、动物繁殖等;(3)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和动植物都离不开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深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开展水资源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1.1 水的世界1.2 天气与气候第二章:物质的变化2.1 固体、液体和气体2.2 物质的溶解2.3 温度与热量第三章:生物的世界3.1 植物的生长3.2 动物的生存3.3 人体与健康第四章:科学的探索4.1 观察与实验4.2 探究与问题解决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2.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物质的溶解、温度与热量的关系重点:观察与实验、探究与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温度计、实验器材等学具:实验记录本、笔、教科书等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水的魔法,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章节讲解:a. 生活中的科学: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性质、天气与气候的变化等。

b. 物质的变化:通过实验和观察,讲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以及物质的溶解过程。

c. 生物的世界: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环境。

d. 科学的探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实验,探究问题,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 随堂练习: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实验作业和问题解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科学:水的性质、天气与气候的变化2. 物质的变化: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物质的溶解过程3. 生物的世界: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生物的基本特征4. 科学的探索:观察与实验、探究问题解决作业设计:1. 实验题目:水的溶解实验答案:观察到溶解过程中溶质逐渐消失,溶液的颜色和味道发生变化。

2. 问题解决题目: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转化答案:固体可以转化为液体(如冰融化成水),液体可以转化为气体(如水蒸发成水蒸气)。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春天的脚步》:第一节春天的特征,第二节植物的生长。

2.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一节常见的力,第二节简单机械。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2.使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力和简单机械,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简单机械的应用。

2.教学重点:春天的特征,生活中常见的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简单机械模型,多媒体设备。

2.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征,引出本章内容。

2.新课内容:(1)春天的特征:让学生观察窗外的植物,了解春天的变化。

(2)植物的生长:介绍植物生长过程,观看植物生长图片,讨论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3)生活中的科学:①常见的力: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常见的力。

②简单机械:展示简单机械模型,讲解其原理和应用。

3.随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春天的特征2.植物的生长3.生活中的科学:(1)常见的力(2)简单机械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并简单描述。

(2)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力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2.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

(2)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弹力等;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改进。

2.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开展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简单机械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简单机械的应用。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设置及答案的解析。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22)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22)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观察与发现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1.1 植物的生长1.2 动物的变化第二单元:水2.1 水的来源和性质2.2 水的循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让学生掌握水的来源、性质和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变化过程水的循环过程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动物变化过程的图片或实物水循环过程的模型或动画2. 学具:学生观察记录表学生实验器材(如种子、土壤、容器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春天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引入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变化。

2. 新课内容: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1) 植物的生长a) 教师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c)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植物生长的原理。

2) 动物的变化a) 教师展示动物变化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c)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动物变化的原理。

第二单元:水1) 水的来源和性质a) 教师通过实验和讲解,介绍水的来源和性质。

b) 学生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水的循环a) 教师展示水循环过程的模型或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c)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水循环的过程。

3.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植物的生长:生长过程、特点、原理动物的变化:变化过程、特点、原理2. 第二单元:水水的来源和性质:来源、性质水的循环:过程、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观察身边的水源,了解水的性质和循环过程。

2. 答案: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液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 种植我们的植物3 我们先看到了根4 种子变成了幼苗5 茎越长越高6 开花了,结果了7 我们的大丰收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 蚕的生长变化3 蚕变了新模样4 蛹变成了什么5 蚕的生命周期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7 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 温度和温度计2 测量水的温度3 水结冰了4 冰融化了5 水珠从哪里来6 水和水蒸气7 水的三态变化第四单元磁铁1 我们知道的磁铁2 磁铁有磁性3 磁铁的两极4 磁极的相互作用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6 指南针7 做一个指南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

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

【板书设计】: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外部:形状、大小、颜色植物的种子内部:胚根、胚芽【教学反思】:2、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一、学习播种方法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

怎样种植凤仙花呢?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

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

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

【板书设计】2.种植我们的植物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关注种子生长: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教学反思】3、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难点】: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

(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1、师: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2、生: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师: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5、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师: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5、生:讨论后回答。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6、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实验步骤如下: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7、师: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8、师:(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作业布置】:家庭实验:参看P8页书,制作一个“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装置,并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水量的变化。

【板书设计】:3.我们先看到了根固定植物植物根的作用吸收水分【教学反思】:4、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活动导入: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活动指导:1、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2、师:组织学生交流。

(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3、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

4、师: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

二、我们的思考1、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2、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1、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2、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4、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

5、师:板书: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6、师:(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回家仔细地去观察一棵植物,观察植物的叶子分布的情况,想想植物的光合作用。

【板书设计】:4.种子变成了幼苗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教学反思】:5、茎越长越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