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上第三课《鸟的天堂》课文解读及练习
课内阅读练习:鸟的天堂
![课内阅读练习:鸟的天堂](https://img.taocdn.com/s3/m/569e67db8762caaedd33d471.png)
课内阅读练习:鸟的天堂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怀着好奇心,从西宁乘车向鸟岛进发。
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的青海湖。
我们架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
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兰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
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斑头大雁,小巧玲珑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鹬,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步觅食的黑颈鹤……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真是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一个多么欢乐的鸟的世界啊!这岛上生息着十万多只水鸟,平时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趣的是,如果遇见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会团结起来,共同抗敌。
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取岛上刚刚孵化的幼雏。
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
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岛的上空低飞。
忽地,一支黑鹰俯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群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
另一只黑鹰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去。
这时。
鸬鹚群奋起回击,迫使黑鹰向高空飞去。
群鸟在鱼鸥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时而疏,时而密,叫着,啄着。
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向远方逃去。
1、抄写并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一群群:(ABB)3、填空:()的鸟()的燕鸥()的天鹅()的风头潜鸭4、找出两篇文中描写鸟多的语句积累,并对比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答案:1、抄写并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碧波万顷眼花缭乱色彩夺目锦绣画卷2、照样子写词语。
一颗颗一个个一排排一座座3、填空(各种各样)的鸟(小巧玲珑)的燕鸥(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4、找出两篇文中描写鸟多的语句积累,并对比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积累语句:(略)结构:《鸟的天堂》描写了作者和朋友2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鸟的天堂课文解析
![鸟的天堂课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bffe1658fafab068dc021c.png)
《鸟的天堂》课文解析一、教材解读1《鸟的天堂》是着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
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
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
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2(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
它承接课文的上一段,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出了答案,说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
所以在朗读的时候,重音应放在“一株”上。
“不可计数”,“数”在这里读shǔ,作动词用,是“查点数目”的意思;“计数”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合成词,意思是“计算”;“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
《鸟的天堂》课文解读
![《鸟的天堂》课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a1a030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6a.png)
《鸟的天堂》课文解读【课文题解】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极乐世界。
常用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课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
我国南方的大榕树适合于鸟儿生活,是鸟儿的“乐园”。
这篇课文选自《旅途随笔》,有修改,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景色。
【学习要点】1.学会本课3个生字及新词,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领悟“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会背诵有关的段落。
【词语解释】天堂(tiāntáng):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
后来也用来泛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例句〉人们常常说苏州、杭州是人间天堂,可想而知那儿有多美。
南国(nánguó):指我国南方。
不可计数(bùkějìshù):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例句〉老鼠在地球上不可计数,是人类的大敌之一。
展示(zhǎnshì):本课指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liúliàn):舍不得离开。
〈例句〉爷爷留恋农村那宁静、闲适的生活。
繁茂(fánmào):繁盛、茂盛的意思。
应接不暇(yìngjiēbùxiá):成语。
暇,空闲。
形容来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本课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近反义词】近义词:陆续—连续茂盛—茂密逼近—接近颤动—抖动静寂—安静不可计数—不计其数反义词:天堂—地狱光明—黑暗静寂—喧闹应接不暇—应付自如【难句分析】1.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这句话写的是“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
“应接不暇”说明鸟多得看不过来。
大榕树里全是鸟声鸟影,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小鸟多得不可计数。
小学三年级语文《鸟的天堂》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鸟的天堂》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3cc4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1.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鸟的天堂》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鸟的天堂》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学习目标: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12个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的和谐之美。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静态、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阅读资料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天堂”,提问:你认为天堂是个怎样的世界?(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3、课件出示课时目标。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你们有信心吗?)课时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2)把画出来的词语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
(3)想办法记一记方格内的生字,难写的字在方格下面用手多写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字词(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老师想看看你们学的怎么样。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鸟的天堂》课文解读附练习和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鸟的天堂》课文解读附练习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0342643c1ec5da50e2703e.png)
第一单元第3课鸟的天堂(一)教材解读《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学习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了解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感受并欣赏文中描写大榕树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背景资料作者简介1.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自幼在家延师读书。
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2.主要作品《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等。
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
(四)重点词语、句子解析(1)对词语的理解。
陆续: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意思。
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
不禁:抑制不住,禁不住。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和应付。
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本课指在微风的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逼近:靠近、接近的意思。
(2)对句子的理解。
①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翠绿”,青绿色;“颤动”,指在微风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意思是榕树的颜色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充满生命的活力。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语文《鸟的天堂》原文及教案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语文《鸟的天堂》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d027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c.png)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语文《鸟的天堂》原文及教案原文:鸟的天堂山清水秀的地方,就是鸟的天堂。
太湖的南岸,原来是一片美丽的湖光山色。
可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这里变得脏乱不堪。
空气中弥漫着浓烟,河流里到处都是废水和垃圾。
原来在这里到处可见的鸟儿都飞走了。
尽管环境恶化到了如此地步,可是有一种鸟却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地方,那就是白鹭。
它是大自然的奇迹。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比树低的石头上嬉戏,迎着朝霞飞翔,一会儿它们会停在小树枝上歇歇,一会儿会站立在小小的石头上悠哉地休息。
当夕阳西沉的时候,它们还会飞去湖边的流水中寻食。
不知何时,原来离开的幸福和美丽又回到了这里。
那些花磳、水仙,那些出生于湖泊边上的小洲,已经被废弃的建筑物掩盖得差不多了。
白鹭和鸥就在附近建起了家园。
白鹭飞到树梢时,它的色调会自然地与树木和废墟融为一体,而不会显眼;鸥一飞过,它又会和浪花融为一体。
这里真是鸟儿的天堂。
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意思,了解鸟的天堂的故事。
2. 创建阅读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鸟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能正确朗读。
2. 学会通过阅读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课文《鸟的天堂》、黑板、挂图、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上的鸟类图片,引出“鸟儿”这个话题。
与学生一起讨论平时见过的鸟类,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等。
2. 学习课文:(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使用图片、挂图等工具辅助理解课文,学生跟读、朗读。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3. 理解课文:(1) 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鸟的天堂、美丽的湖光山色、工业的发展、环境恶化、白鹭、幸福和美丽、花磳、水仙等。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讨论环境保护: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提到的环境恶化和鸟类离开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和鸟类。
课文鸟的天堂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课文鸟的天堂阅读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5b27b6a417866fb94a8e3c.png)
课文《鸟的天堂》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参考1为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条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
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
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藏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
一个朋友说那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
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
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
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
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
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
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
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鸟的天堂》阅读以及答案
![《鸟的天堂》阅读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f93de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7.png)
《鸟的天堂》阅读以及答案《鸟的天堂》阅读以及答案《鸟的天堂》是现代作家巴金于1933年创作的散文。
此文讲的是作者与朋友们在“鸟的天堂”,看了数不清的鸟,心里恋恋不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阅读以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希望有帮助到大家。
《鸟的天堂》阅读以及答案篇1课内语段品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文中画线部分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还写了鸟的不同姿态: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画线部分主要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_____。
(2)“天堂”在这句话中解释为[ ]A.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
B.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3)这一句话中第二个“鸟的天堂”还可以说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叫飞扑2.鸟的天堂群鸟争鸣的热闹情景3.(1)大榕树(2)B (3)鸟的乐园《鸟的天堂》阅读以及答案篇2《鸟的天堂》选段(7分)起初周围是寂静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人教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010b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b.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鸟的天堂》课文原文及赏析《鸟的天堂》课文原文: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条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
我和朋友们跳上一只小船,船夫拿起竹篙,轻轻一撑,小船就缓缓地向前漂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船儿在平静的水面上滑行,三支桨有节奏地划动着,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
船尾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
我们坐在船舱里,观赏着两岸的风景。
河边的树木郁郁葱葱,一丛丛,一簇簇,像绿色的屏障,挡住了我们的视线。
忽然,我看见一棵大树,那棵树真大,枝干粗壮,树冠茂密,像一把巨大的伞。
船夫告诉我们,这就是“鸟的天堂”。
我抬头一看,只见无数的鸟儿在树上飞来飞去,有的在筑巢,有的在觅食,有的在唱歌,好不热闹。
那情景真是壮观,仿佛是一个天然的鸟的乐园。
赏析:《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的一篇经典课文,通过描绘作者和朋友们在傍晚时分乘船游览“鸟的天堂”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课文首先以夕阳西下的景色为背景,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着,作者详细描述了乘船游河的过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河水、船只、桨声等元素,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在描绘“鸟的天堂”这一主题时,作者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大树比作“一把巨大的伞”,将鸟儿的活动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鸟儿们的快乐和自由。
这种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既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总的来说,《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对于培养小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鸟的天堂课文解读
![鸟的天堂课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1458d6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e.png)
鸟的天堂课文解读一、文章结构。
1. 初见大榕树(第1 - 9段)- 作者和朋友划船经过“鸟的天堂”。
在这部分,作者先描写了周围的环境,如“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接着重点描写大榕树。
从远到近,先写远看榕树时的整体印象,“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里通过“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等描写,突出了榕树的大。
然后从近看的角度,描写了榕树的枝叶,“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里不仅写出了树叶的茂密,“翠绿的颜色”“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还写出了榕树充满生机的特点。
2. 再访鸟的天堂(第10 - 14段)- 时间是早晨,作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了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这一段通过描写鸟的数量多、种类多以及鸟儿们的活动状态,生动地展现了“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最后作者以“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结尾,表达了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二、写作手法。
1.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
- 在描写大榕树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
如对榕树的枝干、根、叶等细致的刻画,将榕树的高大、茂盛、生机勃勃的静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描写鸟的时候,则运用了动态描写。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标解读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096a5c40975f46527d3e129.png)
《鸟的天堂》是巴金写的,也是一篇传统课文。
课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描述,首先写作者和朋友划船游玩,接着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大榕树,随后写了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最后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
应该说,巴金的这篇文章是教写作的范文,对树和鸟的描写既细致入微,又立意高远。
我执教过这篇文章数次,对课文很熟悉,不过没什么独特的感受。
再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感受不一般,名家之作,非同凡响。
第二部分主要写榕树。
首先写了河面,“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为什么变窄?只因“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未见树形,已初步感知树的特点——很大的一株树,让河面变窄的树,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的树。
接着写了作者的猜测和朋友的简单的讨论,“我说是很多株榕树”,一个朋友说是一株,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
看似闲聊,实则又从一个侧面介绍了榕树的大,为什么我和一个朋友会认为是很多株和两株,无非是榕树太大了。
作者写树的大,没有用数字说明,多高多粗,好像是漫不经心地这样一写,其实字字千金!逼近榕树后,作者写“真是一株大树”,强调了是一株,强调了“大树”,并用了一个字“真”增强了文字的力量和厚度。
依然是非常简洁的文字,用“枝干的书目不可计数”和“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详细生动地描述了树的枝繁叶茂。
作者简要介绍了逼近榕树后看见的情景,再次用自己的妙笔介绍了大树的枝繁叶茂和生机勃勃。
看吧,这是一株绿绿的树,它“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树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严实不透风的特点被描写得淋漓尽致。
接着看,叶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我问孩子们,什么东西才“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孩子们回答是阳光,是灯光,是……那叶子为什么能明亮地照耀我们的眼睛呢?因为叶子太绿的,绿得发光,绿得发亮啊!想想看,满树都是那绿得亮晶晶的叶子,多么美丽,多么神奇的树啊!这样还不算,还有作者的想象,"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而生命在颤动",发光发亮的绿叶上,仿佛缀满了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在跃动,在舞蹈,在演奏生命的赞歌——这就是大榕树的勃勃生机,让人赞叹,让人惊喜。
鸟的天堂原文阅读题及答案
![鸟的天堂原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8d3be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1.png)
鸟的天堂原文阅读题及答案鸟的天堂原文阅读题及答案导语:阅读可以改变命运,但并不是一定改变命运。
答案是指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鸟的天堂原文阅读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1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主干(ɡán ɡàn)兴(xīng xìnɡ)奋缝(fénɡ fènɡ)隙的(dí de)确二、比一比,再组词。
三、选词填空。
陆续继续(1)我们()跳上一只船。
(2)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有鸟影。
光明明亮(3)那翠绿的颜色,()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4)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了。
颤动移动(5)船平静地在水面()。
(6)……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四、解释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片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留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一填。
作者两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去的时间是(),看到了(),写出了它()、()特点,侧重于()描写。
第二次去的时间是(),看到了(),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侧重于()。
六、先解释词语,再造句。
不可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接不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
《鸟的天堂》课文解析
![《鸟的天堂》课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6faeb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c.png)
《鸟的天堂》课文解析《鸟的天堂》课文解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鸟的天堂》课文解析,欢迎阅读参考。
《鸟的天堂》课文原文:我们在陈的小学校里吃了晚饭。
热气已经退了。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我们划船去!”陈提议说。
我们正站在学校门前池子旁边看山景。
“好,”别的朋友高兴地接口说。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地就到了珠江边。
那里有—个茅草搭的水阁。
穿过水阁,在河边两棵大树下我们找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在一只船上。
一个朋友解开绳子,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间流去。
三个朋友划着船,我和叶坐在船中望四周的景致。
远远地一座塔耸立在山坡上,许多绿树拥抱着它。
在这附近很少有那样的塔,那里就是朋友叶的家乡。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波浪。
船平静地在水面流动。
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拨动。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
树叶绿得可爱。
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但是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
我说许多棵榕树的时候,我的错误马上就给朋友们纠正了,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棵榕树,另一个朋友说那里的榕树是两棵。
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我却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
我有了机会看见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桠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进了泥土里。
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一样。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许多落下来了。
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
部编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5aee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d.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课文原文及赏析《鸟的天堂》课文原文: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和朋友们划着小船,沿着河流前进。
河面平静如镜,倒映着两岸的树木和房屋。
忽然,我看见前面有一大片榕树,像一座小岛矗立在河中央。
“那就是‘鸟的天堂’。
”朋友说。
我们靠近了榕树,只见它的枝干粗大,树冠茂密,像一把巨大的伞遮住了天空。
我抬头望去,只见树叶间有许多小鸟在飞来飞去,有的在筑巢,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玩耍,好不热闹。
“这里真是鸟的天堂啊!”我不禁赞叹道。
朋友告诉我,这里的榕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的枝叶繁茂,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
因此,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鸟儿来这里生活,形成了这个独特的“鸟的天堂”。
赏析:《鸟的天堂》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作者和朋友们在傍晚时分划船游览“鸟的天堂”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课文首先通过描绘夕阳下的景色,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着,作者通过对“鸟的天堂”——一片大榕树的详细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的强大。
榕树的枝干粗大,树冠茂密,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小生态系统。
课文最后通过作者的赞叹和朋友的解释,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这个“鸟的天堂”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让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
总的来说,《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语文《鸟的天堂》原文及教案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语文《鸟的天堂》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456d0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f.png)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语文《鸟的天堂》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鸟的天堂》的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见过的鸟类,引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鸟的天堂》,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学生分享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并简要解释原因。
(三)课堂讲解(1)第一段:介绍鸟的天堂的位置和环境。
(2)第二段:描述鸟的种类和数量。
(3)第三段:描绘鸟的叫声和活动。
(4)第四段: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味。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1)课文中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2)课文描绘了哪些鸟类的特点?(3)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2.家长监督下,背诵课文。
3.课下收集关于鸟类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鸟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作业布置注重实践性和拓展性,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
附:《鸟的天堂》原文清晨,我从窗口向外望去,只见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几只白鹭在田间悠闲地散步。
远处,一座青山静静地躺在蓝天的怀抱中。
这里,就是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的地方。
这里的鸟儿种类繁多,有白鹭、灰鹭、翠鸟、斑鸠、画眉……它们在这里和睦相处,繁衍生息。
每当清晨或黄昏,鸟儿们便会从四面八方飞来,聚集在这片绿洲上,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鸟的天堂》阅读答案
![《鸟的天堂》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5761b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a.png)
《鸟的天堂》阅读答案「」《鸟的天堂》阅读答案「」「篇一」《鸟的天堂》阅读答案「精选」《鸟的天堂》,巴金著散文,是一篇记叙文。
1933年4月,西江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陈洪有北上进行教育考察,5月底经过上海时约同巴金一起回新会。
当时,巴金还不满30岁,已是著名作家。
鸟的天堂①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②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第①段是对榕树(静态动态)的描写。
(画掉不正确的答案)2.“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个句子中的“颤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A.榕树的美丽。
B.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画掉不正确的答案)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既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情景,是(静态动态)描写。
(画掉不正确的答案)这段话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6.用“△”标出鸟儿活动的词语。
《鸟的天堂》阅读答案1.画掉动态2.叶子多而密叶子的颜色鲜艳、明亮、富有生命力3.微风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画掉A4.生命茂盛的大榕树作者的喜爱之情5.众鸟纷飞画掉静态轻松愉快的6.飞叫飞扑《鸟的天堂》阅读答案「」「篇二」课内语段品读。
鸟的天堂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1b5714770bf78a6429542b.png)
《鸟的天堂》教材阐发之老阳三干创作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修改.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组成了一幅文雅清幽的风光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残暴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矮小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收回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类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但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单一,并且清楚感触感染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触感染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办法.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合感触感染,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2词句解析.(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成计数.“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它承接课文的上一段,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出了答案,说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所以在朗读的时候,重音应放在“一株”上.“不成计数”,“数”在这里读shǔ,作动词用,是“查点数目”的意思;“计数”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合成词,意思是“计算”;“不成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对榕树的具体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成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哆嗦.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到.作者从绿色中感触感染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应接不暇”中的“应”读yìng,“应接不暇”是指优美的风光很多,看不过来.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太多,作者眼前捕获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这成群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出了热闹、活泼、自由、欢乐的环境.茂盛的大榕树,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鸟儿在此栖息,真是彻完全底的鸟的天堂.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残暴、竹竿、白茫茫、规律、裂缝、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2有豪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触感染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豪情.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办法.三、教学建议1课前建议有条件的学生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条理,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豪情.3深入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针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触感染,教师相机对有关语句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如:“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成计数.”“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从对枝干、树根的描述中,感触感染到榕树之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可以引导学生认真不雅察教材中的图片,以增加理性认识)“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哆嗦.”(使我们感触感染大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禁绝人去捉它们.”(体验到人们爱护小鸟,追求自然的和谐美好,使小鸟能在这里无忧无虑地自由生活)第二个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进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鸟儿的数量多,种类多,并且能想象出鸟儿自在翱翔、欢快鸣叫的动人情景.4在学生充分朗读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不懂的问题进一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对大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并相机引导学生存眷课文的题目,思考并交流:“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中有的“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天堂”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文中的“鸟的天堂”是说那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文中出现的几次“鸟的天堂”意思其实不一样.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他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暗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应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5本文文字优美,要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缮写自己喜欢的部分.可以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你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些句子、哪些部分?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办法.在学生畅谈各自的体会和感触感染之后,再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缮写下来.6本文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有部分难字要有选择地加以提醒.如,“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成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成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成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另外,“主干”“枝干”中的“干”都是“树干”的意思,应读作ɡàn;“不由”的“禁”读jīn;“兴奋”的“兴”应读xīng.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大都是实词,只要能读准音,基本上能够理解意思.因此,可以结合朗读指导进行正音,不必花费时间作单独讲解.有的要求读记的词语可以利用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加深理解.如“应接不暇”,可以让学生频频朗读这个词语后面的几句话,不但可以使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能体会到这个词语的用法.7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以第一人称讲讲游览鸟的天堂的经过和感触感染;或者通过小鸟自述,赞美南国风光或感激当地农民.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3.鸟的天堂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3.鸟的天堂同步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df672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a.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3.鸟的天堂同步练习(附答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3.鸟类天堂作者:巴金我们吃了晚饭,热度已经减弱了。
太阳落在山坡上,只在天空中留下一道灿烂的红光。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
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跳上船。
一个朋友解开绳子,捡起竹竿,把它拉了起来。
船慢慢地向河中心移动。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河水一度变窄。
成簇的叶子升到水面上。
树叶是如此的绿。
有许多茂密的榕树。
我看不见行李箱在哪里。
当我说很多榕树时,我的朋友们立刻纠正了我的错误。
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棵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有两棵。
我见过许多榕树。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
我们的船正在接近榕树。
我有机会看到它的真面目。
这真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树枝又生根了,许多根笔直地垂在地上,伸入土壤中。
有些树枝垂在水面上。
从远处看,它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面上。
榕树正处于繁茂的时期,这似乎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生命力。
这么多的绿叶堆在一起,没有留下任何空隙。
绿色明亮地照在我们的眼睛上。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抖。
这棵美丽的南方树!船在树下停泊了一会儿。
岸边是湿的,我们没有上去。
朋友们说这是“鸟的天堂”。
有许多鸟在这棵树上筑巢。
农民不允许捕捉它们。
我似乎听到几只鸟拍打翅膀的声音。
当我注意到它时,我看不到鸟的影子。
地面上只有无数的树根,就像许多木桩一样。
陆地潮湿,涨潮时河水可能会冲上岸。
“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我忍不住这么想。
于是船离开了。
一个朋友划着船慢慢地向河中心移动。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
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
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次是早上。
阳光照在水面和树梢上。
一切看起来都很光明。
我们把船在树下又停泊了一会儿。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第五至九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十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情景。
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鸟的天堂》词语造句 【灿烂】
【陆续 连续】
〖课文例句〗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
〖辨析〗
都可表示接连不断。
区别是:“陆续”着重指动作时断时续,“连续”着重指动作、变化等一个接着一个。其次在构词能力上,“连续”可加后缀“性”,构成名词“连续性”,“陆续”不能。另外,“陆续”可重叠为AABB式,如“人们陆陆续续地来了”,“连续”不能重叠。
课后练习
一. 看拼音写词语。
guī lǜ fèng xì zhào yào róng shù
( ) ( ) ( ) ( )
xiōng měng miào mén yìng jiē bù xiá
作者在描写大榕树的近景时,先总写后具体写枝、根、干、叶的位置和颜色。
⑶ 由面到点:
作者在写鸟的活力时,先写群鸟,再突出一只画眉鸟。
2、注意事物的动态和静态的结合:
课文在描写大榕树时,主要以静态描写为主,从而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它,感受到它的高大、美丽。课文在描写鸟的活动时,主要以动态为主。这样动静结合,给事物增添了情趣,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动。此外,作者在描写同一事物的时候,也注意了动静交错。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作者写眼前的动态景物,按众鸟纷飞→一只画眉鸟唱歌的顺序写的。
在写众鸟纷飞时,直接描写鸟的种类多,数量多,非常美丽,非常活跃。“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作者还通过写自己的感受来写鸟的种类多,数量多,非常美丽,非常活跃。“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注意了课文的前后照应: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由于是在黄昏的时候,鸟儿都躲进了茂密的树叶中栖息,所以没能看到一只鸟,心里感到很失望。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由于是在早晨,是鸟儿活动的时间,所以看到了群鸟欢腾的情景,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前后照应,作者发出了“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感叹。
《鸟的天堂》难句解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展示 展现】
〖课文例句〗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辨析〗
都是动词,都有表现出来的意思。
主要区别是:“展示”侧重于清清楚楚地摆出来给人们以启示、鼓舞,常与“前景”、“未来”、“前途”、“主题”、“内心世界”等词语组合,是个中性词。“展现’侧重于事物自身呈现出某种情景或发展趋势,常与“景象”、“形势”、“希望”一类表示抽象事物的词语组合,是个褒义词。
⑶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两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加引号,第二个不加引号?
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是因为是朋友向“我”介绍这里是鸟的天堂,只是一种称谓。第二个没加引号,是因为作者亲眼目睹了大榕树的茂密,众鸟纷飞、快乐地生活,才由衷地赞美“鸟的天堂”名副其实。
⑵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① 加粗的部分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
加粗的部分形象地表现了榕树的颜色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充满活力。
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颜色?
因为榕树正在茂盛时期,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太阳一照,就使绿的颜色明亮、耀眼。
写画眉鸟时,用了连续的动词:飞出、飞进、站、叫等来表现鸟的活泼可爱。
2、读句子,注意加粗的部分,回答问题
⑴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① 加粗的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两句之间有何关系?
5、昨天是我的眼睛骗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中的“的确”是确实的意思,加强了肯定的语气。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那茂盛的大榕树,是鸟儿理想的栖息之地,是鸟儿的乐园,人们把它叫做“鸟的天堂”。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鸟儿生活的美好环境,表达了“我”对“鸟的天堂”的深情赞美。
这句话写的是“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与作者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真正的鸟的天堂。
4、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留恋之情。作者之所以舍不得离开它们,是由于这么大、这么茂盛的榕树及树上这么多的鸟儿,如此美丽的大榕树,如此活泼的鸟儿,怎么叫我舍得离去。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鸟的天堂》课文解读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鸟的天堂》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全文共分成四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第5~9自然段):讲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景色。
第三段(第10~13自然段):讲作者和他的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情景。
〖课文例句〗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辨析〗
都是动词,都表示短促而频繁地动。
主要区别是:“颤动”多用于人或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的振动,适用范围较大。“颤抖”多用于人在担心、害怕、寒冷、激动时肢体的抖动,适用范围较小。另外,“颤抖”能重叠为“颤颤抖抖”或“颤抖抖”,“颤动”不能这样重叠。
⑴ 今天阳光灿烂,我和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玩。
⑵ 节日的夜晚,满城都是灿烂的彩灯。
【逼近】
⑴ 飞机的轰鸣声从远处渐渐逼近
⑵ 考期一天天逼近,同学们都忙碌起来。
【陆续】
⑴ 放学后,同学们陆续离开了教室。
⑵ 会议开始半个小时了,人们才陆续到齐。
【展示】
⑴ 参赛的同学,一个个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华。
【逼近 接近】
〖课文例句〗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辨析〗
都是动词,都表示缩小同某事物或人的距离,而且变得很近。
主要区别是:但在词义程度上有一些差别:“逼近”有越来越缩短距离而近前的意味,所表示的“近”,程度上比“接近”高,例如“他就像公鸡斗架般地逼近你身旁”。“接近”有快要接触到或相接连,但实际上还有一定的距离的意味,例如“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
本课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记叙,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⑵ 来访的家长太多,令班主任应接不暇。
【不可计数】
⑴ 国庆节那天,不可计数的人们在广场上涌动着。
⑵ 繁星满天,不可计数。
《鸟的天堂》写作特点 1、描写有顺序:
⑴ 由远而近:
作者在描写大榕树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
⑵ 由总到分:
第四段(第14自然段):讲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鸟的天堂》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展示──展现 繁茂──茂盛 留恋──依恋 颤动──抖动
陆续──连续 茂盛──茂密 逼近──接近 面目──面貌
静寂──安静 照耀──照射 纠正──改正 时常──经常
⑵ “七五”计划展示出了我国四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不禁】
⑴ 他爱读诗,读到会心之处常常不禁高声朗读起来。
⑵ “又进了一个球!”人们不禁欢呼起来。
【留恋】
⑴ 这儿的景色太美了,真叫人留恋。
⑵ 我非常留恋我的家乡。
【应接不暇】
⑴ 最近事情太多,我已经应接不暇了。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感受美的熏陶。
2、学习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的天堂》内容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我们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鸟的天堂》词义辨析
【颤动 颤抖】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榕树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有许多又“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说明这株榕树的年代已经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