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河北省邯郸市2013届高中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省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试题2013.3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 卷第22题-24题为选 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 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I 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i 是虚数单位,则ii+-11= A.1+iB. -iC. 1-iD. i2.设全集为U,则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B C A U B. A C B U C. )(B A C U <0} D. )(B A C U3. 已知函数f(x)= )12ln(a x+-,(a 为常数)是奇函数,则实数a 的值是 A 1 B.-3 C. 3 D.-14.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1B.31- C. 21 D. 235.高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3a 3 =29,则{a n }的值为 A. 21-B. 1, 21C.1, 21- D. 16. 已知变量x,y 满足约束条件⎪⎩⎪⎨⎧≤-≥+≤112y x y x y ,是z =3x +y 的最大值为A, -1 B.3 C.11D.127. 算法如图,若输入m=210,n = 117,则输出的n 为 A.2 B.3 C,7D.118. 函数f (x )= )sin(ϕω+x A (其中A>0, 2||πϕ<)的图象如图 所示,为了得到g(x =cos 2x的图象,则只需将f(x)的图象A.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D.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9.如图,OA 是双曲线实半轴,OB 是虚半轴,F 是焦点,且030=∠BAO ,S ΔA B F=)336(21-,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A. 19322=-y xB. 13922=-y xC.13322=-y x D. 13322=-y x 10.已知点G 是ΔABC 的重心,A ∠ = 1200,= -2,则的最小值是A.33B.22C.32D.4311.已知正方形AP1P2P3的边长为2,点B,C是边P1P2,P2P3的中点,没AB,BC,CA拆成一个三棱锥P -ABC(使P1,P2,P3重合于点P)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 π9B. π8C. π6D. π412.已知f(x)=⎪⎩⎪⎨⎧≥<---)0()0(2|1|2xexxxax,且函数y=f(x)-1恰有3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围是A. (-1,∞+] B. (-2,0] C. (-2,∞+] D. (0,1]第II卷(9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9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请同学们认真审题、工整书写、规范答题、考出好成绩!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个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批评家需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汪曾祺先生曾说:文学评论就像是湖中的倒影,它不是树本身,但有时却比树还清新、美丽。
这是汪曾祺从自己的创作经验中体会到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文学批评不是创作的附庸,但也不是与创作格格不入的玄谈。
李健吾与巴金,一位是评论家,一位是小说家。
当年因为李健吾尖刻的批评,引来巴金的不快,即便是这样,他们两位在私下的言谈之中,还是彼此尊重,尤其是巴金对李健吾的艺术感觉持肯定态度。
而李健吾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优势不仅在于批评感觉的敏锐,还在于对文学艺术有一种真正的鉴赏力,他是真懂艺术。
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建构,基本的要义也应该是在艺术修养的熏陶之中逐渐获得,而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单靠搬弄一点理论概念名词,或单靠翻阅几本理论书籍就能解决。
对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追求,一些人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理论方法和概念的机械搬弄上,过一段时间就搬弄一些西式装备,不是“现代性”、就是“全球化”,好像有了这些进口武器,文学批评的思想性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听到对今天的批评家的最多议论,就是缺乏思想。
其实岂止于缺乏思想,而是缺乏艺术修养。
在一些人眼里,文学批评似乎越尖锐越好,而对尖锐的理解也是流于表象,变成了文字上的尖酸刻薄,毫无艺术性可言。
其实文学批评的创新并不是这样的。
周作人曾经将文学批评形容为“自己的园地”,意思是说文学批评是一种老老实实的工作,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批评家在批评别人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
文学批评不仅是对作家作品的批评,也应该含有批评家自我批评的成分。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3月月考试卷(语文)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史学价值由于孔子在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春秋》的重要性,当《春秋》流传以后即吸引着许多学者对它研究、评论。
在儒家内部,既有着重从记载史事上加以补充、发展的《左传》,又有着重从解释《春秋》的文辞和“史义”上加以发挥的《公羊传》和《谷梁传》。
《公羊传》和《谷梁传》解释《春秋》的用辞和书法,体现出一种准确、凝炼的文风。
例如,《公羊传》僖公十六年,对经文“陨石于宋五。
是月,六鷁退飞,过宋都”,作了细致的说明。
《谷梁传》庄公七年,对经文“夏四月辛卯,昔,恒星不见”,同样有细致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史学史上的好传统。
在史实记载上,二传远不及《左传》丰富,但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公羊传》宣公六年,记载晋厉公骄佚暴虐的种种行为,以及“赵穿缘民众不悦,起弑灵公,然后迎赵盾而入”的曲折经过;《谷梁传》僖公九年所谓葵丘之会的盟辞,“毋壅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这些都是反映春秋时期社会情况的宝贵史料。
其他可与《左传》相补充的史实还有不少。
二传对于史学发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历史思想产生的影响上。
《谷梁传》主张“著以传著,疑以传疑”,指出历史家应遵从忠实记载史实的原则,并能够将这一原则贯彻到自己的著作之中。
如谴责宋襄公拘守成说,“失民”,“以其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也”等等,体现了上述忠实于历史的原则。
《公羊传》的历史思想比《谷梁传》更为丰富,其影响也更深远。
在汉代,公羊学大显于世。
魏晋以后虽经一千多年的消沉,至鸦片战争前后却重新复兴,而且风靡一时,成为近代维新运动的思想武器,并且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中国思想界接受西方进化论的思想基础。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度河北省邯郸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与……一样”错误,后句判断是苏轼的特点2.B是苏轼的个性和思想,不属于“意义”3.D无中生有,没涉及王安石破坏性问题。
4.C (确实)5.B (①说高柔跟随袁绍,与“处法允当”无关②说是高柔“处法允当”有些勉强,更主要的不是“直接表现”,是县吏的做法,⑥是明帝的做法)6.C(明帝不是“因为解弘并不是真正的像曾参和闵子骞那样的至孝之人”才要杀他)7.(1)这说明重刑不是制止士卒逃亡的办法,却反而是增加士卒逃跑数量的办法了(判断句式、“所以”、“益”、“走”各1分,文意1分,共5分)(2)明帝不听从高柔意见,最后派人送金屑给公孙晃和他的妻子儿女,让他们饮下(身亡)。
(补出“听”的宾语1分,“遣”1分,“饮”译出使动1分,“妻子”1分,文意1分,共5分)译文高柔字文惠,是陈留郡圉县人。
高柔的堂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
在黄河以北召唤高柔。
高柔率领全族的人跟随他。
曹操平定袁绍后,任命高柔为管县县长。
县里人平素听说过他的名声,一些奸邪的县吏,全都自动地引退离去。
高柔发布教令说:“过去邴吉当政时,县吏曾经有过错,还能够宽容他们,何况这些县吏,对于我没有过失呢!还是召回他们复职吧!”(那些离去的县吏)全都回来,勉励自己,全都成了好县吏。
高柔自从归附太祖,处理法律事情平允适当,魏国刚建立时,授予官职丞相理曹掾。
宋金等人在合肥逃跑。
按照旧法,军队出征时,士卒逃亡,要把他的妻子儿女拷打致死。
太祖担心(这样)士卒还是逃亡不止,(想要)再加重刑罚。
宋金有母亲、妻子和两个弟弟都在官府中服役,主管这件事的人上奏将他们全部杀掉。
高柔启奏说:“士卒逃离军队,实在是可恨,然而我私下里听说逃跑的士卒中也时常有后悔的,我认为应该宽恕他们的妻子儿女,这样第一可使与敌人不信任他们,第二可以引诱士卒产生归还之心。
按照原来的旧法,本来已经断绝了他们归还的愿望,却再加重旧法,我恐怕从现在起正在从军的士卒,见一人逃亡,(怕)自己将被杀掉,也将要跟着逃走,(我们)就不能再杀掉他们了。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邯郸市一模)新人教版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美国迪比克市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城市。
用一系列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联网,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服务市民。
智慧城市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大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
换言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离开测绘地理信息就无法建成智慧城市。
目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正在积极构筑海陆空天地一体化的高精度、实时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使测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地基到天基、从区域到全球发展,推动航空航天遥感朝“三多”(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度)和“四高”(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相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方向发展,通过卫星发射组网进行全天时、全天候观测。
这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所在。
“天地图”网站,集成了大量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还有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0.6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地名地址数据总量超过2100万条,可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权威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天地图”各节点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服务正在形成,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网络支撑。
在装备能力上,资源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精度测绘遥感数据完全依赖国外卫星的历史。
我国卫星导航数据处理软件已经处于国际前列。
全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普遍配备了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部分地区还配备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系统,可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在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上,我国将形成高精度、三维、动态、陆海统一、几何基准与物理基准一体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使现有测绘基准体系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我国首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正在展开,将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邯郸市2011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21分,每小题3分)1.B(A 仑—轮;C 形—型;D欠—歉)2.B(A项弃旧图新:抛弃旧的,谋求新的。
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上正确的道路。
C项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D项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D(A语序不当,将“更加无情的大自然的报复”改为“大自然更加无情的报复”;B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C搭配不当,“过程和“时代”不搭配。
)4.A(根据词语的衔接与语意的连贯来判断。
)二、(9分,每小题3分)5.C(张冠李戴,“对过去400年的北极气温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是“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而非在这项最新研究中。
)6.B(A范围扩大。
“罪魁祸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北极永冻土的融化和海冰的融化也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
C缩小范围主要受到夏季海冰和永冻土融化的冲击。
D对象错,应是米勒认为)7.D(无中生有。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也有有利的一面”以及“可怕的冰川期”在文中无依据。
)三、(9分,每小题3分)8.B项。
“寻”是“不久”的意思。
9.C项。
③是说年富遭到有钱有势人家的愤恨。
⑤是说年富在户部任尚书时勤敏于政事。
10.B项(地点错,“免除赋税,撤销了几个税课局”是在“大同”)。
四、(23分)11.(10分)(1)年龄刚刚超过二十,严肃稳重(或“严肃认真”)得像老年(年长)的儒生一样。
(“甫”“冠”“严重”各1分,3分)(2)这时,年富的威望名声远扬于天下,可是许多有钱有势的人家更加憎恨(他)(“是”“重”“侧目”各1分,句意1分,4分)(3)于是请求辞官告老还乡。
皇帝抚慰并挽留年富,因而罢免了孙毓。
(“因”“乞骸骨”“黜”各1分,3分)12.(8分)(1)答案示例1:同意。
让大自然中的池塘观物雨,让襟袖感知微风,采用了拟人手法。
使池塘襟袖也有了生命力。
普普通通的景物这样一写,就显得生动形象,神采飞扬了。
河北省邯郸市一中2013届高三9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一中2013届高三9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主观题均须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2)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
以英奏,复给予。
(3分) (3)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
寻起复。
(3分) (二)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8~10题。
(9分)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
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
梁、晋争天下为劲敌。
晋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
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
然晋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
是时,晋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
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
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
宰相敬翔入见末帝,泣曰:“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
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 末帝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
末帝问破敌之期,彦章对日:“三日。
”左右皆失笑。
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
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趋德胜。
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
浮桥断,南城遂破,盖三日矣。
时庄宗在魏,以朱守殷守夹寨,闻彦章为招讨使,惊曰:“彦章骁勇,吾尝避其锋,非守殷敌也。
”即驰骑救之。
比至,而南城已破矣。
时段凝已有异志,凝与赵岩、张汉杰交通。
彦章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为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
”岩等闻之惧,与凝协力倾之,乃罢彦章。
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注)注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
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 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
河北省邯郸市2013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扫描版)

答案1.A “唐代的复古多表现在对‘文’的复古”错,原文是“唐代的复古止限于文”。
2.D所引文句是沈、宋诗文特点,不是独孤及的。
3.C 原文中,“他们”不是指韩柳李杜。
4.B表示,显示5.D①说明柳庆的战略眼光。
③不是直接表明。
6.B“诽谤罪”文中没有根据。
7.(1)荆州没有险要的地势,怎么能够凭借它来巩固宏大的基业呢?(要害1分,宁1分,足以1分,固1分,鸿基1分)(2)孟氏一点没有畏惧的表情,对柳庆说:“如果把刑具加在我的身上,以后你怎么把它解下来呢?” (殊1分,若1分,桎棝1分,何以1分,脱1分)附译文:柳庆字更兴,自幼聪明机敏,有度量,博览群书。
魏孝武帝将要西迁时,柳庆以散骑侍郎的身份,乘驿站车马急行,进入函谷关。
柳庆到高平见到周文帝(时未称帝),共同商议当时政事。
周文帝就请他奉迎魏孝武帝,还命令柳庆先回去报告。
孝武帝屏退左右随从,对柳庆说:“我想去荆州,怎么样?”柳庆回答道:“关中防守坚固,是天下最强的地方。
荆州没有险要的地势,怎么能够凭借它来巩固宏大的基业呢?”孝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周文帝曾恼怒王茂,准备杀掉他,而王茂并没有犯死罪。
朝中群臣都知道这件事,但是没有人敢去劝说周文帝。
柳庆就上言争辩。
周文帝更加恼怒,说:“你如果声言他没有罪过,也必须连带治罪。
”就把柳庆绑在面前。
柳庆言辞气势毫不屈服,高声说道:“微臣私下听说,君王如果不通达就不算圣明,臣子如果不谏争者就是不忠诚。
我竭尽忠诚,确实不敢吝惜一死,只是担心您成为不圣明的人。
”周文帝才醒悟,就赦免王茂,但已经来不及了。
周文帝默不作声。
第二天,他对柳庆说:“我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于是让王茂冤枉而死。
可以赏赐王茂家钱帛,以表明我的过错。
”柳庆仪表端庄严肃,生性坦率耿直,没有什么忌讳。
周文帝也因此而特别倚重他。
不久以本官兼任雍州别驾。
广陵王元欣是魏国皇室显赫亲族。
他的外甥孟氏多次做下凶暴蛮横的坏事。
有人告发孟氏盗牛,柳庆将其逮捕(审讯),确认实情,急速下令把他监禁起来。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河北带答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2013 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河北带答案)河北衡水中学 2013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共 79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个 3 分)(一)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1-3 题。
责备家需不停打扫“自己的园地” 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汪曾祺先生曾说:文学议论就像是湖中的倒影,它不是树自己,但有时却比树还清爽、漂亮。
这是汪曾祺从自己的创作经验中意会到文学责备的重要性。
文学责备不是创作的附庸,但也不是与创作格格不入的玄谈。
李健吾与巴金,一位是议论家,一位是小说家。
当年由于李健吾尖刻的责备,引来巴金的不快,即即是这样,他们两位在私下的言谈之中,还是相互尊敬,特别是巴金对李健吾的艺术感觉持必然态度。
而李健吾作为 20 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责备家,他的优势不仅在于责备感觉的敏锐,还在于对文学艺术有一种真切的鉴赏力,他是真懂艺术。
由此,联想到当前对文学责备的一些议论。
忧如 1990 年起就有责备缺席这样的说法,这些尖锐的建议其实不意味着对今日的文学责备成就的通盘抹杀,而是以一种尖锐的方式提出了文学责备在此刻社会中遭遇到的问题。
我认为在困扰今世文学责备的诸多要素中,责备家的个人修养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文学责备家第一就是一位专家的艺术鉴赏家,像王国维、鲁迅、梁实秋、李健吾、傅雷、钱钟书、朱光潜等,他们关于一些艺术问题的独到见解,其实不是缘于灵光一闪的小聪慧,或是某种碰巧,而是他们艺术修养长久累积的结果。
看看他们关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熟习程度,看看他们关于中外艺术的广泛兴趣,这是让好多此后的责备家都会感觉自愧不如的。
比较之下,此刻的文学责备者其实不是才学太多,而是才学严重不足。
以文学责备为例,此刻的一些责备家关注最多的是小说创作,除此以外,忧如没有更多的艺术兴趣。
事实上,一位责备家假如不对几种艺术门类有较为浓厚的赏识兴趣,很难说他对小说议论会有正确的判断力。
文学责备的思想性的建构,基本的要义也应当是在艺术修养的熏陶之中逐渐获取,而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单靠搬弄一点理论见解名词,或单靠翻阅几本理论书本就能解决。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形成,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
与世界许多古文明建筑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是中国建筑一大特色,《诗经》中“如翚”“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不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从发掘的极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情况看,雄伟壮观;从陶俑的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坚实也无不显示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
汉、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建筑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祭拜神灵即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
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
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占着明显的优势,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迷狂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邯郸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综合测试试卷

邯郸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综合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沁园春长沙》的开篇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
B . 浩浩荡荡的长跑队伍里,无论是满头银发的古稀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一个个都显得精神饱满,信心十足。
C . 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 . 通过广泛深入的采访,记者耳濡目染了天津在科学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积累的新经验,得到了许多重要启示。
2. (2分) (2016高二上·湘潭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B . 周小平们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们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舆论面前,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
C .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D . 随着国家信用体制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 (2分)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 . 老李对儿子的语文老师说:“令郎这次能在国学大赛上获奖,全都仰仗您的教导。
”B . 罗教授近日将莅临我校就高考改革问题进行专题讲座,请同学们务必准时参加。
C . 成人仪式前夕,班长精心策划了一堂班会,采用多种形式,共庆我们的十八华诞。
D . 回到母校来看望老师,恰逢她有课失陪,我只好闲逛校园,回忆过往的读书生活。
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Word版含答案

邯郸市201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2012.12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宋两代文学复古的异同唐宋两代都进行了文学复古运动,但唐代的复古止限于文,宋代的复古兼及于诗;唐代的复古是复三代两汉之古,宋代的复古是复唐代之古。
无论唐代的复三代两汉之古或宋代的复唐代之古,在当时都是一面大的旗帜。
在这旗帜下进行的,不止是复古运动,更重要的还有革新运动:唐代的革新运动是在针对着魏晋以迄唐代的骈文,宋代的革新斗争是在针对着晚唐以迄宋初的时文。
他们一面复古,一面革新,再加上时代不同,表现的对象不同,所以结果是唐代的文章并不全同于三代两汉而完成了唐代独特的风格,宋代的诗文也不全同于唐代而完成了宋代独特的风格。
唐代的复古运动成于韩愈,韩愈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
则所复之古当然是三代两汉。
他反对骈文,倡作古文是人所共知的,但找不到反对律诗的言论;所作虽以“古诗”为多,但“律诗”也有八十首。
他推崇李杜,李主张复古,杜兼取古律。
和韩愈同时的元稹指出杜诗的特长是:“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少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邯郸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的觉醒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父艺和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
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
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
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
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
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魏晋诗篇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
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观点。
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内容也仍不同于后世腐败之作。
而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优秀诗篇,却正是在这种人生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它们承受着不同的具体时期而各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唐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学术深度。
《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之间直到陶渊明的自挽歌,对人生、生死的悲伤并不使人心衰气丧,相反,获得的恰好是一种具有一定浓度的积极感情,原因就在这里。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和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一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B.人的觉醒通由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这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的。
C.人的觉醒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与其他领域相比较,这种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方面,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D.《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突出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魏晋诗篇深藏在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的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正表现出魏晋诗人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地追求。
B.正是在对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即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的基础上才产生了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形成魏晋诗人的核心人生观。
C.在魏晋诗人看来,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有些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完全可信或无价值。
D.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而魏晋诗篇之所以对这一命题的咏叹具有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是与魏晋诗篇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觉醒,是指在怀疑和否定1日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这是魏晋时期产生的新的态度和观点。
B.魏晋时流传下来的诗篇不同于后世腐败之作,在人生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唐消沉。
C.汉末魏晋时期二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知识分子重新思考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产生了人的觉醒。
D.《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之间直到陶渊明的自挽歌,对人生、生死的悲伤并不使人心衰气丧,相反,获得了一种具有一定浓度的积极感情,正是因为有人的觉醒。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邦乂,字唏稷,吉州吉水人。
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同舍欲隳.其守,拉之出,托言故旧家,实娼馆也。
邦乂初不疑,酒数行,娼女出,邦乂愕然,疾趋还舍,解其衣冠焚之,流涕自责。
博通古今,以舍选登进士第,遭时多艰,每以节义自许。
历婺源尉,蕲、庐、建康三郡教授,改秩知溧阳县。
会叛卒周德据府城,杀官吏。
邦乂立县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只,曰:“尔悉里中豪杰,诚能集尔徒.为邑人诛贼,不惟宥尔罪,当上功畀爵。
”明即请行,邦乂饮之卮酒,使自去。
越翼日,讨平之。
建炎三年,金人至江上。
高宗如浙西,留右仆射杜充为御营使,驻扎建康,命韩世忠、王燮诸将悉听充节制。
充性酷而无谋,士心不附。
渡冈沙,充遣陈淬等及金人战于马家渡。
自辰至未,战数合,胜负未决。
燮拥兵弗救,淬被擒,燮兵遁,充率麾下数千人降。
金人济江,鼓行逼城。
时李槐以户部尚书董军饷,陈邦光以显谟阁直学士守建康,皆具降状,逆.之十里亭。
金帅完颜宗弼既入城,槐、邦光率官属迎拜,惟邦乂不屈膝,以血大书衣裾曰:“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宗弼不能屈。
翼日,遣入说邦乂,许以旧官。
邦乂以首触柱础流血,曰:“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速杀我。
”翼日,宗弼等与槐、邦光宴堂上,立邦乂于庭,邦乂叱槐、邦光曰:“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有刘团练者,以幅纸书“死活”二字示邦乂曰:“若无多云,欲死趣书…死‟字。
”邦乂奋笔书“死”字,金人相顾动色,然未敢害也。
已而宗弼再引邦乂,邦乂不胜愤,遥望大骂曰:“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宗弼大怒,杀之,剖取其心,年四十四。
事闻,赠直秘阁,赐田三顷,官为敛葬,即其地赐庙褒忠,谥忠襄,官其四子。
(节选自《宋史·杨邦乂传》,有改动)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同舍欲隳.其守隳:毁坏B.诚能集尔徒.为邑人诛贼徒:徒党,同一类入C.皆具降状,逆.之十里亭逆:叛逆D.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假:给予帮助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杨邦义节义品性的一组是(3分)①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②邦乂饮之卮酒,使自去③惟邦乂不屈膝④立邦乂于庭⑤邦乂奋笔书“死"字⑥即其地赐庙褒忠,谥忠襄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邦乂在郡里求学时,被同学托言是到故友家而被骗到娼馆,酒行了几遍后才知道真相,先是惊愕,后马上快步回到宿舍,脱下衣服帽子烧掉,痛哭流涕深深自责。
B.杨郭乂做溧阳知县时,为对付占府城杀官吏的叛卒周德而对犯人赵明恩威并施,在杨邦乂赦罪报功封爵的许诺下,赵明第二天就主动请缨,几天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C.宋朝将领在金兵面前或逃或败或降,使得金兵渡过长江直逼建康城;宋朝大臣们也屈膝迎拜金帅完颜宗弼;而杨邦乂却在衣襟上写下血书,表达誓死效忠大宋的决心。
D.宗弼软硬兼施,又用许诺恢复杨邦乂原有的官职来诱降他,杨邦乂不为所动,抱定必死的决心,即使如此,金人也不敢加害他,后来他又怒骂宗弼,才被杀死并剖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邦乂立具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之。
(5分)(2)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8.请结合第三四两句,分析诗的前两句中“忽”“渐”二字运用的妙处。
(5分)9.从“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到“劳梦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不应有恨,,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2)民生各有所乐兮,;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借条尹全生1946年夏秋之交,解放军中原军区部队从宣化店突围。
几十个伤员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被国民党军队固追堵截,断粮数日。
一天深夜到了后山村,护送伤员的连长到大庚家借粮。
大庚只有一亩兔子不拉屎的山地,夏季遭灾,收的麦子就要吃完了,而当时离秋收还早,哪有粮食?再说,新婚不久的媳妇已怀了孩子,自己还在为缺粮发愁呢!不满20岁的大庚天生心肠软,经不住求,心一横拿出了仅有的50斤麦种。
连长给他打了张借条,说等全国解放了,让他凭借条到县政府换麦子,一年翻一番!借条上的签名是“周大成”。
三年后山门县解放了,大庚就带着借条进城兑换麦子。
走上村前的山头,大庚面对村子坐下休息。
坐在这里,大庚看到了刚刚属于自己的两间瓦房和两亩地。
连长借粮后不久,他的两间破草房就塌了;那一亩兔子不拉屎的山地,第二年春就卖了。
贪婪地看着那房子那地,大庚突然问自己:这房子这地是哪儿来的?——解放了,政府分给我的!想到这里,大庚就又想到了揣在怀里的借条:我分得的房子分得的地,难道还不值50斤麦子?他觉得自己不够意思,往脑袋上擂了—拳,拔腿朝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