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作文修改的研究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
首先,介绍了当前人们对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在作文修改训练中遇到的困难和误区,然后介绍了建议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具体方法,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创造性培养环境,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学气质和文学素养,同时充分利用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性。
最后,结合实际,指出了改善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培养1.究现状当今社会,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非常重要。
面对复杂多变的语言环境,学生们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学生们的英文写作能力水平依然不够突出。
目前,有许多关于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培养的研究,以深入了解学生们作文技能水平、探究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因素、推动学生在写作对话过程中的进步等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在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过程中,由于学生们较低的自律水平和责任心,以及信息素养不足、英语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学生们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去完成作文的自行修改。
2.对策与建议(1)以学生为中心。
小学生的文学修养不仅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更加重要的是学生们自身的责任。
所以,学校应该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由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学校有责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有自信心去修改作文。
(2)创造性培养环境。
学校应该创造一个充满学习活力的环境,让学生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展示他们的写作技能,品味他们自己的文字美,走进作文的精彩世界。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自我修改,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学气质和文学素养。
文学气质和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经常进行文学素养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们可以把文学知识融入到修改作文的实践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达到自己修改作文的目标。
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文晓琴徐扬丽立2013年9月我和徐扬丽立申报了校级微型课题《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的研究》。
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围绕这个课题研究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已告结束,我们特准备此报告,申请对我们实验和研究的成果进行鉴定。
一、问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现状但近年来,随着教改的深入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翻阅我们学生的试卷不难发现,阅读题往往是得分率较低的题目,而且阅读丢分多的学生,他的作文无论是从选材上,还是文笔上,也是水平一般,有的还有跑题现象.这充分说明阅读与写作,“就好像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否则就无法飞向天空;哪怕是其中的一个翅膀受了稍稍的损害,想要高飞也绝无可能.”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杂、乱、华、死和读写严重脱节的现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读写能力弱于其他学科的能力。
学生在口语交际和阅读教学中尽管学到了不少的习作知识,但不能运用到习作中去,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突出的原因是在语文教学中将习作教学孤立地,封闭地进行,没有与口语交际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没有做到说中学写,读中学写的同步发展,如果我们能理顺读写的关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在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去。
同时,在作文中形成的知识技能,也能促进阅读教学。
以达到“读中悟写,以写促读,推动表达”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1.更新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
2.引导学生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让学生在欣赏汉语表达技巧艺术感染力,感受汉语表达艺术的极致高度,为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写作心理建立一个发展平台,为学生的思维表达作出了实例示范。
3.增加学生对文本的语言的理解的深度、力度和广度,并内化为习作能力。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设立的背景和依据1、作文自改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叶圣陶先生在著作中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
“给学生的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
”“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作文,还要指导学生会修改作文。
只会写作,不会修改,作文能力结构是不完善的。
学生作文的发展就会有“瓶颈”的制约。
“文不厌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是经受过历史与实践检验的定论。
2、作文自改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教师修改作文是非常辛苦的事。
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劳而功少。
老师终日埋在作文堆里,代替学生修改,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削弱了备课、设计,课堂教学没搞好,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就差,写出来的文章就更难改、费事,备课的时间就更少,造成恶性循环。
如果教会学生自己改文,学生的作文就会越改越好,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教师也就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加强备课设计,教学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3、作文自改能力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提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学生的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对作文自改能力,定位明确,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构建实践交流的平台,提高作文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的主要目标、意义和内容(一)本课题实验的主要目标“文章不厌百回改”,当学生写完作文初稿以后,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即培养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的习惯,提高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了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就是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借鉴优秀作品,感知自己的习作并进行比较。
通过对内容、结构、写法等分析,找出关键问题加以修正,再从字、词、句、段、修辞等方面逐步进行修改,使习作成为一篇合格作品。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老舍说:“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
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一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
”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作文写好后一定要学会自主修改。
如何让小学生学会自主修改作文,这又让语文老师迎来了新的挑战。
一、课题的提出作文批改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
作文的批改费时费力。
老师无法从“精细批改”作文中走出来。
一次批改作文的时间有时要一个星期。
很多时候老师精心批改后,学生并不理解老师的用意,即使学生能看懂教师的批改说明,也未必就能转化为学生作文的能力。
何况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拿到作文本时,对老师的评语一扫而过,瞥一眼分数,就束之高搁,再也不过问了,让评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这次作文出现的毛病,下次作文又重犯了,教师还得这样改。
这样的作文批改,可以说收效甚微。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有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掷于脑后,不愿修还,即使部分学生愿意改,也缺乏一定的方法,这样,即使是写完一篇又一篇,也很难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我做过问卷调查,一个班级里,写好作文后有修改习惯的,只有5%左右,这个数据让我感觉触目惊心。
老师的评语被忽视,发挥不了作用,作文写好后,学生看都不看,就丢进书包,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止步不前。
所谓语文,有“语”才能“文”。
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灵活的运用语言,如果学生作文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学习语文的根本意义也就不能够真正地实现。
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认识,所以我们提出了研究课题:《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研究》。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 通过课题研究,促使一线教师转变重视作前指导,忽视作后指导的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2.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小学生习作修改的能力,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批改、研习、阅读作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评改方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精品
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评改方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精品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习作评改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传统的习作评改方式下,学生往往难以真正理解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评改的效果不够明显。
因此,本研究将围绕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评改方式展开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更加有效的习作评改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评改方式,通过改进评改方式,提高学生习作的质量和写作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验研究方法,以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有效的习作评改方式,并将其与传统评改方式进行对比。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整理习作评改常见问题:通过分析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整理出习作评改中需要注意和纠正的问题,包括语法错误、逻辑不清和文笔单一等。
2. 设计改进评改方式:根据整理出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改进的习作评改方式。
在评改过程中,重点关注问题的指正和指导,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并改正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3. 实施评改实验:将所设计的习作评改方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与传统评改方式进行对比。
对两组学生的习作进行评改后,分别给予反馈和指导。
4. 数据分析与结果对比:对评改后的习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种评改方式的评价结果。
分析学生在改进评改方式下的作文是否有明显提高,以及进步的具体表现。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经过数据分析和结果对比,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改进的习作评改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改正自己作文中的问题。
与传统评改方式相比,改进方式下学生作文的错误率明显降低,语法错误得到纠正。
2. 改进的习作评改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改进方式下,学生的文笔更加丰富多样,逻辑清晰,并且能够运用更加准确的词汇和语句结构。
3. 学生对改进的习作评改方式持积极态度。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改进方式普遍持有正面评价,认为这样的评改方式更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方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方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需要教师进行持续的引导。
而传统的写作教学一般分两个部分:“写前指导”及“批改与评价”。
我们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写前指导”的研究,容易忽略作文“批改与评价”的重要意义。
而且在作文批改的环节中,教师往往事倍功半,逐一批改学生的作文,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只关注作文分数,对作文批改的建议和评语关注不足,收效甚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关于写作的评价”中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所以我们要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更要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个环节中。
避免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不能只重视“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
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
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还要努力使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鉴于此,我们需要改革作文批改的现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来。
可以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的目的,唤醒其写好作文的内在驱动力,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让学生自评可以帮助其进行总结反思,而互相评改作文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通过实践探索一条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作文评改之路,课题的研究植根于小学习作教学实践,边实践边完善,力争从实际出发提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以我校高段学生为研究对象,具体以六年级四班为研究班级。
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龙河中心学校杨春娱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有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掷于脑后,不愿修改,即使部分学生愿意改,也缺乏一•定的方法,这样哪怕写完-一篇又-一篇,也难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当前小学生在写作时存在大量问题,具体表现在:1、老师重视作前指导,忽视了作后指导。
2、学生缺乏修改习作的意识、兴趣。
对习作兴趣不浓。
3、缺乏修改习作的方法。
4、老师无法从“精批细改”作文的传统做法中走出来。
5、学生平时的阅读少,积累少,学生的作文写作思维不够开阔,语言不够精彩等。
鉴于以上原因,我计划以此课题为突破口,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的深刻、系列的研究,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课题核心概念。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自己修改作文就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习作习惯。
在作文批改中,加大学生全体参与力度,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三、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1、当前小学生写作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2、学生学习自己修改作文的研究。
3、总结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有效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2、著名作家老舍说:“文章不厌百回改”。
意思是,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反复地修改,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其更加完美。
3、鲁迅先生说:“作文的精华就在于修改。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标对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要求,要求”中年级“能修改有吗,明显错误的句子。
"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可见,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修改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五(4)班学生。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培养五年级学生评改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培养五年级学生评改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北展小学李和亭一.问题的提出修改是写作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古今中外成功的写作实践和作文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而当前的作文修改存在许多弊端:(1)教师重写前指导,轻改前指导。
(2)教师重自己修改,轻学生自改和互评。
(3)教师重对学生的作文作结论性修改,轻修改时的点拨及信息反馈。
(4)教师重修改的结果,轻修改的过程及评价。
(6)教师重作文修改本身,轻修改过程中师生情感沟通及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理念。
基于以上认识,有感于当前作文教学的状况,我们在作文批改这一环节作了一些探索。
提出来了“培养高年级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的课题方案。
构建了“自改自评—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的多元化评改作文评改方式。
二.课题研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阐述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评价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又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尤其是当堂修改,在交作文前再读再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但面对作文评价,语文教师常常感觉到付出许多,效果欠佳。
分析各种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在作文评价活动中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没有在学生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开展评价。
基于以上认识,在课题研究中,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加强交往,体验成功。
小课题研究结题详细报告范例.doc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例为了促进我县中小学及幼儿园立项课题的深入研究,认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好结题报告,现搜集以下结题报告范例,供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中参考和借鉴。
范例1:《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
"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
耗费了大量心血,收效却不大。
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
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
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概念界定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三、研究目标1.通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研究内容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能力本课题系苏州市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课题编号1009059,组长:朱建荣。
作文课题结题报告
作文课题结题报告篇一:作文研究结题报告评改互动,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第二实验小学李丹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所以我们思考,能不能把原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一变,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可见”评改是“教”的重要活动,“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评改则是为达到学生将来能够独立自改,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因此,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是小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能力的培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作文教学的理念:“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预期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够学会自己修改草稿,并能发现文章存在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步骤(一)学生当前情况调查学生当前的局面是:学生对作文总是写完了事,而老师批改学生作文却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们精批细改,点面俱到,但大多学生接到批改后的作文本只“瞥一下分数”就丢在一边,教师的辛苦工作成了“无用功”。
作文本从上交给老师到批完发放给学生,最快也得一周时间,而此时学生写完文章时的那种企盼评价的热情早已冷却,对发放下来的作文本,大部分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有的甚至连本子都懒得翻开!老师的辛劳,大多付之东流;二是改评内容大而空,且多有雷同。
有的老师在改评作文时,评语常常是那几个有关“主题”、“中心”、“结构”、“语言”的术语在打转,千篇一律;在讲评作文时,总是审题、立意、切题那一套,别无他事。
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
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学生作文评价研究结题报告构建小学生习作评价机制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目前小学生习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大部分学生习作时,不去了解自然,观察生活,习作中假话、空话、套话连篇,无病呻吟之作比比皆是。
学生害怕习作,讨厌习作。
原因是教师教学中忽视学生习作过程的主观感受,尤其是没有运用合理、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仅仅从训练形式和内容入手,已很难让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习惯、习作水平达到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
为此,我提出了“构建小学习作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实践,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习作评价机制,并通过这套评价机制从作文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生习作的批改过程、讲评方式等各方面对习作教学进行改革。
二、理论依据1、新课标要求: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上好作文评改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讲评要肯定成绩,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批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
尊重学生愿意,肯定学生点滴进步,讲求实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
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际中进行,要利用语言教学的多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在各自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
强调习作训练并非淡化口语,而是对口语的要求更高了,习作训练的强化会促使口语的发展,培养学生“自写、自改、自评、互评”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多元互动的过程。
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每个人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为建构现实。
由于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各异,建构主义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d e)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设立(de)背景和依据1、作文自改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de)需要叶圣陶先生在着作中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de)作文自改能力.“给学生(de)批改,目(de)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de)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养成了自己改(de)能力,这是终生受用(de).”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作文,还要指导学生会修改作文.只会写作,不会修改,作文能力结构是不完善(de).学生作文(de)发展就会有“瓶颈”(de)制约.“文不厌改”,“好文章是改出来(de)”这是我国语文教学(de)传统经验,是经受过历史与实践检验(de)定论.2、作文自改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de)需要教师修改作文是非常辛苦(de)事.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劳而功少.老师终日埋在作文堆里,代替学生修改,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削弱了备课、设计,课堂教学没搞好,学生(de)阅读、写作能力就差,写出来(de)文章就更难改、费事,备课(de)时间就更少,造成恶性循环.如果教会学生自己改文,学生(de)作文就会越改越好,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师也就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加强备课设计,教学效率自然也提高了.3、作文自改能力是贯彻新课程标准(de)需要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提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de)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de)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de)自改和学生(de)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对作文自改能力,定位明确,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构建实践交流(de)平台,提高作文(de)综合素质.二、研究(de)主要目标、意义和内容(一)本课题实验(de)主要目标“文章不厌百回改”,当学生写完作文初稿以后,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de)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即培养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de)习惯,提高学生评改作文(de)能力.因此我们提出了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de)习作.就是在老师(de)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借鉴优秀作品,感知自己(de)习作并进行比较.通过对内容、结构、写法等分析,找出关键问题加以修正,再从字、词、句、段、修辞等方面逐步进行修改,使习作成为一篇合格作品.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成为学习(de)主人,锻炼了学生(de)思维能力,也减轻了教师(de)负担.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找出作文中(de)问题,准确修改,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体现.本方法重视“评”——“逐条评”、“综合评”、“说一说”等,在会评(de)前提下去改,使“改”(de)目(de)更明确,“改”(de)行动更自觉.因此评是改(de)前提,改是评(de)归宿.(二)本课题实验(de)意义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de)综合体现,学生作文水平(de)高低也就直接反映出语文教学质量优劣,而如何高质低负地提高作文教学(de)质量,是本课题实验(de)意义所在.作为语文教育(de)重要内容,写作教学如能合理运用学生自主修改习作(de)方法,就能培养学生修改文章(de)能力,促进其写作能力、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de)提高.更重要(de)是能促进学生主体意识(de)形成,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de)充满民主气氛(de)现代教育模式(de)构建过程中发挥积极(de)作用.用它替代老师批改这种传统(de)批改形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de)局面已经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评改(de)主人.(三)本课题实验(de)主要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作文(de)要求,我们制定出了阶段实验内容:1、对中年级(de)学生进行习作修改方面(de)内容调查,了解学生修改习作方面(de)能力及意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2、针对目前习作修改(de)现状提出有针对性(de)措施并实施:(1)如何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de)能力;(2)“自主修改习作”(de)方法;(3)“自主修改习作”课堂教学模式(de)构建;(4)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时应注意(de)问题等.通过习作指导、修改(de)反复实践,发现规律,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三、实验(de)主要方法和形式(一)培养兴趣,提高自信兴趣是最好(de)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de)能力,首先必须激发起学生修改自己习作(de)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每做一件事情,尽管做得不怎么好,却喜欢有人夸赞几句,鼓励几句,这是人(de)天性.小学生(de)这种愿望更加强烈.现实中,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也怕改作文,因为他们担心写、改出来(de)文字不被欣赏、怕人笑话.这时,教师应该蹲下身来,站在儿童(de)认知水平上看待他们(de)习作,抓住习作中(de)闪光点,把赏识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de)批语,写在学生作文本上,如:“这个句子写得好,既形象又生动.”“祝贺你习作水平又提高了不少”“这句话改得真妙,说明你是个爱动脑筋(de)好学生.”等,采用激励评价,消除学生畏惧习作、改作(de)心理,然后就其习作中存在(de)问题委婉地提出修改建议,激发学生改文(de)兴趣,增强其改好习作(de)信心.同时,教师可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de)故事,如大家所熟悉(de)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de)“绿”字(de)由来,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推敲”(de)故事等,让学生知道一些名人在作文过程中是如何修改文章(de),让学生体会修改文章(de)重要性,提高其修改习作(de)兴趣.此外,教师还可身体力行,在习作时坚持同学生一道写作、改作,并把它张贴出来,让学生品评.这样以自身(de)魅力来吸引学生、感化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也使学生从中发现自己习作中存在(de)不足,找出差距,燃起改作兴趣.(二)传授方法,掌握要领在学生修改习作(de)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教师就要遵循深入浅出、由易到难(de)原则,扎实训练,教给学生改作(de)方法,帮助他们掌握改作要领.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一般要经历教师示范评改(扶)——指导学生尝试(引)——学生自主修改(放)三个过程.1、教师示范评改,教给自改方法——扶学生初学修改习作,必须有个模仿学习(de)过程.在这个阶段,教师(de)“扶”要到位,不可放任.学生打好草稿后,教师先把全班同学(de)习作浏览一下,根据习作训练(de)要求,概括出优缺点,找出存在(de)共性问题,再选择一二篇典型文章,引导学生集体修改.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总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让大家口头评论,看文章(de)内容是否真实,描写是否具体,层次是否分明,用词造句是否恰切,文题是否相符等;最后由教师运用规范(de)修改符号,进行示范修改,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修改过程,看懂每个修改符号(de)意思.在示范批改(de)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一种民主、开放、宽松(de)学习环境,与学生一起发现,一起探索,一起感受、一起评议,然后教师恰当地加以小结,引导学生从习作修改(de)具体实例中明确修改标准,了解修改习作(de)过程,掌握修改文章(de)统一符号和修改方法,为自己修改作好准备.2、处理批改关系,指导学生尝试——引批是改(de)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de)目(de).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此关系,发挥批在习作修改中(de)导引作用,提高学生修改习作(de)能力.(1)师批生改.“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习作(de)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总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de)符号,所加(de)眉批、总批,并认真地加以修改.在“生改”(de)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老师(de)批注,包括眉批、总批、修改符号等.从眉批中了解老师所指出(de)字、词、句、段等方面(de)优缺点;从总批中领悟习作是否符合本次习作要求;从老师(de)修改符号中思考应该怎样修改.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可有效地发挥导引作用.(2)互批互改.学生限于习作水平,往往对自己(de)文章形成定势思维,找不出毛病,而对别人(de)习作,则会有一种好奇心和旁窥心理,容易产生浓厚(de)阅读兴趣.这时,可采用学生间互相修改、分组修改(de)方法.这样他们就要用自己(de)眼光去品味、审视文章,更会下意识地拿别人(de)文章与自己(de)习作相比较,从而发现自己习作(de)优缺点.在修改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许多偏差,但这些偏差一般都能在小组交流中得到矫正.为了增强学生批改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习作(de)要求将批改步骤写在黑板上:比如⑴改错别字、词;⑵改病句;⑶改用错(de)标点;⑷找出其它不好(de)或欠缺(de)内容;⑸写出评语.分组时要注意每组中都要由好、中、差三类写作水平(de)同学组成,以达到优差互补,多向交流(de)目(de).批改时,可每人发给一篇文章根据步骤进行,修改小组成员之间轻声交谈、切磋研究、讨论修改.老师巡回指导,了解批改情况,帮助有困难(de)小组,帮助解决批改中(de)疑难问题,但只作提示,不包办修改.批改后各组代表交流意见,推荐在评改中发现(de)优秀作品和精彩片断在班上朗读,供大家欣赏品味.也可以小组合作修改一篇文章,大家提出自己(de)修改意见互相交流,共同取长补短.在小组交流中可以请优生当小老师,发挥他们(de)特长与积极性,平衡各组员(de)观点意见;还可以有意安排后进生来改优生(de)文章,让他们在修改(de)过程中有榜样可学,找到自己不足(de)地方.这样修改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自改能力,使他们在这种合作学习(de)氛围中不断提高自改习作(de)能力.实践证明,合作修改习作深受学生欢迎,因为他们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de)主体,人人当老师、做评判,改作兴趣盎然.但由于学生思想水平、生活阅历、文化素质、性格气质不同,批改中有时会出现分歧与激烈争论(de)现象,这时老师应对“分歧”和“争论”正确评价及时引导,同时也要注意抽查部分学生(de)批改情况,预防部分小组马虎敷衍,使互批互改流于形式.3、运用习得方法,学生自主修改——放习作修改(de)最终目(de)是为了提高每一位同学(de)习作水平,因此他们最终还是要把在教师范改、师批生改、互批互改等环节中习得(de)方法运用到自主修改习作(de)过程中去.这一环节是最为关键(de),也是自能作文(de)最终实现,即变“他人改自己(de)”为“自己改自己(de)”.因此,教师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确修改习作是自己(de)事,当学生初步具备修改习作(de)意识和能力之后,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de)习作.每次习作初稿完成后,首先教师在通览全班同学(de)习作后进行集体讲评,然后学生自己一边读自己(de)习作一边修改.修改时可采取以下步骤:一是指读改字词,即指着文章一句句地读,发现错别字、意思重复等明显(de)错误,及时加以修改;二是朗读改语病,如有拗口和连接不畅(de)地方,要及时查出原因,动笔修改;三是默读改篇章,即先从整体入手,看看选材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结构是否完整,然后根据问题,进行充实、调整、删减、修改;四是品读求提高,对水平较高(de)学生可以提出更进一步(de)要求,即对自己(de)习作在选材准确、内容具体、语句通畅(de)基础上,通过自我品读,在遣词造句方面再下一番功夫.学生自改时要求反复吟诵,通过慢速阅读、快速默读等形式发现问题、分析修改.修改后可把习作读给其他同学或家里人听,请他们提意见,再进一步修改.最后让学生自己挑选推荐好(de)章节,上讲台在班上朗读,供同学品味欣赏,还可以让学生谈习作修改(de)好处,谈自己在修改中(de)体会.班级里也可定期举行习作展评等活动,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de)习作成果,以成功(de)体验来补偿习作修改过程(de)艰辛,增强改好习作(de)信心,维系学生修改习作(de)兴趣.(三)循序渐进,形成习惯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de)改文能力,应从中年级开始.笔者认为,条件好(de)学校也可从低年级开始,依据课标规定(de)各年级习作要求和各次习作训练(de)不同要求分步进行.有(de)可侧重于词、句(de)完整性、连贯性方面(de)训练;有(de)可侧重于句子(de)写具体和片断(de)条理性等方面(de)训练;也有(de)可侧重于篇章中(de)选材、结构及情感(de)表达等方面(de)综合训练.整个修改训练过程应分步落实,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符合儿童心理认知发展(de)规律,又体现出知识、能力训练过程(de)系统性和渐进性.在训练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使学生自主修改习作(de)习惯逐步养成.应该注意(de)是,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并不是说老师可以放弃责任,可以“清闲”了,相反地,教师依然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在教学指导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能力(de)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对部分书面表达能力较差(de)同学和学生习作中存在(de)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de)方法.在学生自改互改后应对学生修改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纠正.实践证明,只要老师常抓不怠,学生常练不懈,学生修改作文(de)能力就一定能日渐提高.四、研究(de)阶段和过程第一阶段:(2014年9月-10月)(1)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2)成立课题组,初步进行课题(de)资料搜集.(3)整理资料,尝试课题研究.(4)发放调查表,开座谈会,全面了解小学生修改作文(de)现状.第二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1月)1、选取优秀(de)文章作为典范,从词、句、结构、写法、详略、修辞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评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2、在平时(de)教学过程中,将作文教学渗透到教学中去,发挥课堂练笔(de)优势训练学生写作.3、在作文自评过程中,总结经验,写出阶段性总结及论文.第三阶段:(2015年2月)(1)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此次实验研究,既是对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研究与评价(de)尝试,也为本课题(de)深化与优化找到了一些定位.(一)教师在教学中角色(de)重新定位“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de)重要口号.新课标(de)教学观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在不否认教师主导作用(de)基础上,教学更强调以学生(de)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de)主体地位与作用,把学生(de)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de)重要标准.培养学生(de)创新精神,追求高效率,全面提高学生(de)素质.要转变长期以来教师、教材处于绝对(de)权威位置,转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de)状态.自主修改习作就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de)基础上,教他们学会学习,做学习(de)主人.(二)研究程式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我们在安排学生自主修改习作时,通常是写作指导一课时,习作一课时,评改一课时,一次作文要安排2至3甚至4个课时,也就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处理好作文教学程式(de)整体性与其他语文课程安排(de)分割性(de)关系,使每个训练内容相对独立完整,又能与前后一脉相承.因此,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在模式上不是固定不变(de),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把其中(de)教学环节分割、合并、减省、调序.其次,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在内容上也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不断修正.一成不变(de)内容难免使学生产生呆板、乏味(de)感觉,特别是在学生语文素质高下不一(de)情况下,程序化、格式化(de)内容都容易打击学生参与学习(de)激情,应根据在操作中出现(de)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训练内容,使得我们(de)训练能够因“有序与无序(de)结合”而堂堂精彩.(三)要善于将实验研究提高为理论“自主修改习作”实验虽然已经不是个新课题了,但目前可供参考(de)操作理论却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参与实验(de)成员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反思所研究(de)训练程式、反思所遵循(de)训练理念,共同探究作文教学路向.。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作文修改的研究》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的研究》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新开中学于建峰王金鹏一、课题研究的构思本学年我们的小课题研究主要想针对作文批改这一环节作了一些尝试。
传统的评改模式都是“学生写教师改”,评改工作全由教师完成,但“高负低效”,没有将写作教学落到实处。
因此,本学期,我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尝试了学生互改作文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文章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益,走出作文教学低效的困境。
《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目标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此课题虽老生常谈,不少名家从理论上作过阐述,但要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并有所成效,仍需一段大胆而艰辛的实施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一)学生当前情况调查学生当前的局面是:学生对作文总是写完了事,而老师批改学生作文却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们精批细改,点面俱到,但大多学生接到批改后的作文本只“瞥一下分数”就丢在一边,教师的辛苦工作成了“无用功”。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作了些简单的分析得出,一是老师们批改一次作文,按每班40多个学生,每位老师承担2班语文教学的作文量来计算,作文本从上交给老师到批完发放给学生,最快也得一周时间,而此时学生写完文章时的那种企盼评价的热情早已冷却,对发放下来的作文本,大部分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有的甚至连本子都懒得翻开!老师的辛劳,大多付之东流;二是改评内容大而空,且多有雷同。
有的老师在改评作文时,评语常常是那几个有关“主题”、“中心”、“结构”、“语言”的术语在打转,千篇一律;在讲评作文时,总是审题、立意、切题那一套,别无他事。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设立的背景和依据1、作文自改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叶圣陶先生在着作中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
“给学生的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
”“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作文,还要指导学生会修改作文。
只会写作,不会修改,作文能力结构是不完善的。
学生作文的发展就会有“瓶颈”的制约。
“文不厌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是经受过历史与实践检验的定论。
2、作文自改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教师修改作文是非常辛苦的事。
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劳而功少。
老师终日埋在作文堆里,代替学生修改,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削弱了备课、设计,课堂教学没搞好,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就差,写出来的文章就更难改、费事,备课的时间就更少,造成恶性循环。
如果教会学生自己改文,学生的作文就会越改越好,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教师也就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加强备课设计,教学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3、作文自改能力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提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学生的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对作文自改能力,定位明确,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构建实践交流的平台,提高作文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的主要目标、意义和内容(一)本课题实验的主要目标“文章不厌百回改”,当学生写完作文初稿以后,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即培养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的习惯,提高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了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就是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借鉴优秀作品,感知自己的习作并进行比较。
通过对内容、结构、写法等分析,找出关键问题加以修正,再从字、词、句、段、修辞等方面逐步进行修改,使习作成为一篇合格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的研究》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新开中学?? 于建峰王金鹏
一、课题研究的构思
本学年我们的小课题研究主要想针对作文批改这一环节作了一些尝试。
传统的评改模式都是“学生写教师改”,评改工作全由教师完成,但“高负低效”,没有将写作教学落到实处。
因此,本学期,我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尝试了学生互改作文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文章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益,走出作文教学低效的困境。
《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目标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此课题虽老生常谈,不少名家从理论上作过阐述,但要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并有所成效,仍需一段大胆而艰辛的实施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学生当前情况调查
学生当前的局面是:学生对作文总是写完了事,而老师批改学生作文却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们精批细改,点面俱到,但大多学生接到批改后的
作文本只“瞥一下分数”就丢在一边,教师的辛苦工作成了“无用功”。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作了些简单的分析得出,一是老师们批改一次作文,按每班40多个学生,每位老师承担2班语文教学的作文量来计算,作文本从上交给老师到批完发放给学生,最快也得一周时间,而此时学生写完文章时的那种企盼评价的热情早已冷却,对发放下来的作文本,大部分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有的甚至连本子都懒得翻开!老师的辛劳,大多付之东流;二是改评内容大而空,且多有雷同。
有的老师在改评作文时,评语常常是那几个有关“主题”、“中心”、“结构”、“语言”的术语在打转,千篇一律;在讲评作文时,总是审题、立意、切题那一套,别无他事。
三是学生对作文课本身没有兴趣。
根据以上的学生实际,很有必要针对具体问题来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实施计划
主要采用教学实践方法。
通过在班级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首先,课堂作文训练。
以前拟定作文题目要不就是写课本单元训练里现成的,要不就到参考资料里面去翻找,有些题目已经很陈旧了也仍旧在写,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很多会将以前的作文“复制”了事,没有作文的兴趣。
所以,在进行课堂作文训练时,教师要在作文题目或材料的选取上多下功夫。
我个人认为,作文题目或材料应该是具有鲜活性,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的题目或材料能够真正将学生的真情实感很好地表现出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其次,教给学生修改方法。
接着也就是最重要的,
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最后展示结果。
(三)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步骤
1、明确互改要求
可以先给出一个总体标准,怎样的文章可算是好文章,好文章又分为几等,给学生在脑海中树立整体的批改意识和目标。
如:
学生互批作文时,教师还要提出具体详细的要求,1、要尽量发掘和吸取别人作文的优点,不得随意挖苦和嘲笑。
2、重点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
3、修改文理不通的语句。
4、删去对表现主题无关的句子和段落。
5、调整和重新安排不妥当的段落层次。
6、修改和补充结构不完整的地方,并且还要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7、在旁批的基础上,最后写出总批,签上评者姓名和批改日期。
2、教师范改。
学生开始修改作文时,往往不得要领,不知如何改。
此时教师要进行
示范批改。
教师初步阅读学生作文,找出一两篇带有普遍性的、典型的作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然后逐句逐段地分析、讲评、增删,这种点评具体、直观、仔细,也能通过示范评改让学生学会如何评改作文。
3、学生互评互改
首先分组,按照学生层次将学生分组,每四人为一组,每组推荐出一位组长。
其次互评互改,每人一篇习作,四人交叉阅读四篇习作,根据制定的标准和范围进行修改,并写出评语、签名。
然后组长对这次评改进行总结,填写评改记录表。
4、教师讲评。
学生评改完后,将作文上交教师打分,教师对写作以及评改进行总结,并根据作文评改记录进行作文讲评。
教师挑出本次习作的佳作,用多媒体展示出来或由习作者本人在全班朗读,大家共同欣赏,评论,取长补短。
三、课题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这次小课题研究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主要是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针对学生的突出问题有目的加以指导,在阅读中通过比较学习作文评改的标准,方法,在作文课上进行当堂的互评互改,取得了较为实际的效果。
一是提高了学生们作文的主动意识,调动了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
变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听取到转为主动参与,避免了过去那种只看分数和评语后就了事的现象。
二是促使学生评改别人作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索,增加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如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文时,往往都会去忙着查字典,找同学商量,或请教老师,无形之中,增
强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自己的阅读和评价能力。
这样,同学们批改和评议别人作文的过程,也就成了自己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
三是学生们可以在相互批改和评议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既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评价和欣赏能力,又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生可以从别人的作文中吸取更多的词汇量,采纳不同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思路,井且在给别人改病句的同时,也减少了自己写出来的病句。
总而言之,互评作文能够真正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大家的写作兴趣。
虽然在作文互改互评的小课题中能够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不足,用于课题研究的精力也不足,对课题研究的角度不全面,理论水平不高,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作文评改训练的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体系。
我还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这一课题继续研究,争取取得进一步的成效。
【附】部分学生课堂作文批改实录:
从实践结果看,学生评改往往比教师更认真更细心,评改得头头是道者大有人在。
现摘录部分学生的评改评语。
1、文章细节描写精细,真实可信,读起来感人,让人印象深刻,最后点题,详略得当,层次方明,是篇难得的好文章。
(白雪/评改)
2、文章主要描写人与自然界的沟通与交流,深情地刻画出自己对小动物的深情厚谊。
内容丰富,用词准确,层次分明,有错别字,如能改正,会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姚立聪/评改)
3、要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杜倩/评改)
4、句子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仿佛炎热的夏天,喝了一瓶冰凉的冰镇汽水,痛快极了。
〔刘东阳/评改〕
5、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张靖/评改〕
6、本文对心理、动作的描写较多,人物栩栩如生,描绘出了一个可爱而又可敬的坤叔叔。
(郭叶平/评改)
7、虽为一件小事但你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
(刘涛/评改)
8、题目加上了省略号,生动、新鲜。
〔冯宁/评改〕
9、内容具体,可惜自然段分得太少?〔马海燕/评改〕
10、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马燕/评改〕
11、材料处理要详略得当,这样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过小龙/评改)
12、有些内容似乎是你瞎编的,不太真实,所以读到那儿,我心中不由打了个问号。
〔姚慧娟/评改〕
13、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我读了之后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姚倩/评改)
14、你的习作再也不像白开水,现在开始有了一点甜甜的味道,继续努力啊,我会为你喊“加油”的!〔郝雷/评改〕
15、语句不很通顺,读着让我有难受的感觉。
〔牛超/评改〕
16、以感想开关以感想结尾。
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郭炜/评改)
17、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你对小狗嘟嘟的喜爱之情。
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左宝军/评改)
18、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你文章的成功之处(郭蕊/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