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的形成和发展1
组织行为学第十章 态度与行为
工作满意度影响工作行为主要有:工作绩效、离职率、缺勤 与迟到、偷窃和暴力等 2.工作投入度(或工作参与度)。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对他的 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工作绩效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高分入校,挂科,“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研究表明,工作投入度可以解释员工流动率中16%的变化。 3.组织承诺。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 望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组织承诺高的员工流动率较低。 组织承诺包括三个成分:感情承诺[情感依赖]、持续承诺[虑 及跳槽成本]、规范承诺[责任和义务] 与个人特点有关:学历高承诺低、资历深承诺高。 与工作任务自主性和技能多样性成正相关。 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度和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 相关。 高工作投入意味着对特定工作的认同,高组织承诺意味着对 所在组织的认同。
(二)、影响人的态度转变的因素 态度转变的模式: C.Hovland与I.Janis 1959年提出,在整 个态度的转变的过程中,涉及四方面的 因素: 传达者 沟通信息 信息接受者 周围情境
态度改变的说服过程
专业性
说服者
可靠性 吸引力 相似性 信息的差异性
信息的情绪性 信息的组织性 信息的重复性 原有态度 人格特征 预防注射
(一)、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个体因素 A、 需要与愿望的满足与态度的形成 B、 个体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气质、独立 性与依赖性等 C、 个体创伤与偶发性经验的影响 D、价值观的影响 2、个体所属群体的影响 3、知识与信息的影响:认知因素的影响(水 重要还是钱重要) 4、社会文化与其他因素的影响
勒温发现,个体态度的改变同群体的规范和价值 观密切相关。个体态度依赖于其参与群体活动的 方式和程度。 主动型和被动型。 勒温在二战期间比较了两种让家庭主妇去购买不 喜欢的食品的方法的优劣。第一种方法是由能言 善辩的人向主妇们讲解上述食品的营养价值,以 及食用这些食品对国家的贡献(当时物质非常缺 乏)。第二种方法是让主妇们进行群体讨论,讨 论的结果是大家一致决定购买。一段时间后,派 人调查实际购买情况,结果发现听讲解的主妇只 有3%的人购买了上述食品,而参与群体讨论主妇 有32%购买了原先不爱吃的上述食品。
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主要内容
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主要内容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
依从也称顺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和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行为受外界压力而不是内在需要的影响。
(2)认同。
认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这一阶段学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3)内化。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识。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简述态度形成的过程
简述态度形成的过程态度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多因素影响的过程,涉及到个体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不断接受信息和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下面将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分析态度形成的过程。
一、认知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认知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是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分析,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态度。
1.外界信息的接受和处理外界信息是形成态度的重要源泉,人们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渠道获取关于事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事物的态度。
比如,个体从媒体上获取关于某一政治人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个体对该政治人物的态度形成。
2.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在形成态度时候,会倾向于保持内心的认知一致性。
如果个体对某一对象持有的认知是一致的,那么他形成对该对象的态度时,也会倾向于使认知和态度一致。
比如,当一个人对某一品牌的认知比较积极时,他对该品牌的态度也会倾向于是积极的。
3.社会认知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受到他人的认知影响,这也会影响到个体的态度形成。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以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认知一致性。
比如,一个人在朋友圈内,可能会因为朋友的态度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态度。
二、情感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情感是个体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反应,也是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情感对态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1.情感传染效应当人们接触到他人的情感表达时,会产生情感传染效应,即个体的情感会受到他人情感的感染。
这也会影响到个体对事物的态度。
比如,一个人因为周围的人对某一事物表现出积极情感,也会影响他对该事物的态度。
2.情感处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感刺激,他们对这些情感刺激的处理会影响到他们对事物的态度。
情感处理包括情感调节、情感表达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态度形成。
4.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形成及变化
10
(3)提供知识职能 态度可以用来指导简化决策 过程。对某个商品保持品牌忠诚度和肯定态度, 消费者就可以避免收集其他品牌信息的冗长过 程,从而简化决策过程。
(4)价值表现职能 消费者可以将自己的中心 价值观和自我观念表达给他人。比如,人们穿 着饰有品牌标识的衣服,正是想通过这一方式 来表达他们自己。
征求意见
牢记某人的名字
消费者行为学 第四章
35
2.“脚踏入门”技巧
一个请求者如果能说服别人先答应一个 小请求,那么就可以提高他答应中等请 求的可能性。
消费者行为学 第四章
36
3.“脸碰到门”技巧
提出两个请求。第一个问题是非常大的 请求,大到预计没有人会答应它。当问 答者拒绝了第一个请求后,就提出第二 个相对较低的请求,经常会被答应。
消费者行为学 第四章
29
第四节 信念、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一、从决策的角度看态度的变化 1. 详细可能性模型(ELM)
中心 路线
沟通(采购来 源、信息、渠 道) 关注和 理解 高参与 处理 认知 反应 信念和 态度改 变 行为 改变
边缘 路线
低参与 处理
信念 改变
行为 改变
态度 改变
消费者行为学 第四章
8.简介多因素模型。 9.什么是单独计量效应? 10.什么是真理效用? 11.简介详细可能性模型。 12.简介平衡理论平衡理论。 13.介绍四种行为影响的技巧。
3.态度有哪些作用?
4.信念如何直接形成? 5.态度如何直接形成?
6.行为如何直接形成?
7.信念、态度和行为的层次 有哪些?
消费者行为学 第四章
39
简述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主要内容
简述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主要内容态度和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
在这些阶段中,个体通过逐步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自己的态度和品德。
本文将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进行详细阐述这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儿童期是态度和品德形成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通常会受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儿童时期是个体认识和理解自我和社会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庭和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儿童学习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主要场所。
在家庭中,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德养成至关重要。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儿童学习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中,老师是儿童的另一位老师,他们在学校的教育中,会对儿童进行正面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和态度。
此外,社会文化传统也对儿童的道德养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儿童期,个体通过模仿和听话的方式,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自己的态度和品德。
青少年期是态度和品德形成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逐渐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开始独立思考和判断。
他们在这个时期,受到了更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同龄人、社会媒体和社会文化传统。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同龄人对青少年的态度和品德形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主要通过与同龄人的交往,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态度和品德。
社会媒体也是青少年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社会媒体上,青少年会接触到各种信息,一些积极的信息能够促进良好的态度和品德形成,一些消极的信息则会对青少年的态度和品德产生负面的影响。
除了同龄人和社会媒体,社会文化传统也对青少年的道德养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青少年通过学习社会文化传统来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自己的态度和品德。
成年期是态度和品德形成的第三个阶段。
态度的形成
2、同化阶段 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 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 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 是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与改变态度,而是出于 自愿。 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团体的吸引 力是很重要的。
3、内化阶段 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 人的观点而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因为是 真正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这意味着人 们把这些新观点与新思想纳入了自己的价值 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
讨论:
①关于学习态度的形成 ②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认同感的形成
认知平衡理论 海德“P—O—X”模型 P——认知主体 O——与P有关系的某人 X——连接P和O的事物、现象等
• 平衡理论用简单的概念与图解揭示了个人态 度变化过程,而且强调他人对于主体态度变 化的作用,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突破了 传统格式塔心理学只从主体与客体关系上考 察个人认知的局限,把人际关系引入认知研 两大基本假设 1、“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 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 减少不协调的具体途径: 改变行为 改变态度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P
– – –
P + X O +
– –
P + + X O +
P +
–
O
X
O
X
四种不平衡 结构
P
+ + + –
态度的形成全
认知失调理论P167
费斯汀格
两大基本假设 1、“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
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 减少不协调的具体途径: 改变行为 改变态度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2、“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 人们还可以能动的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 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
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 是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与改变态度,而是出于 自愿。
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团体的吸引 力是很重要的。
3、内化阶段
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 人的观点而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因为是 真正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这意味着人 们把这些新观点与新思想纳入了自己的价值 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
+X
四种平衡结构
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 情感关系相协调,认知体系便呈现平衡状态。
如P喜欢O,对O的穿着也喜欢
P讨厌O,对O的朋友也不喜欢
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 情感关系矛盾时,认知体系便呈现不平衡状 态。
• 平衡理论用简单的概念与图解揭示了个人态 度变化过程,而且强调他人对于主体态度变 化的作用,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突破了 传统格式塔心理学只从主体与客体关系上考 察个人认知的局限,把人际关系引入认知研 究领域。
❖ 讨论: ①关于学习态度的形成 ②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认同感的形成
认知平衡理论 海德“P—O—X”模型 P——认知主体 O——与P有关系的某人 X——连接P和O的事物、现象等ຫໍສະໝຸດ P––P
+
–
P
–
+
P
+
+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 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和对单元内两个对象 所持的态度趋于相反方向时,其认知体系 便出现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将 会引起个体心理的紧张而产生不满情绪。
• 解除心理紧张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 程。
7
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强调一个人(P)对某一认知对象(X)的态度, 常受他人(O)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
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 。 关系认知:人们的认识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物,事件
及概念,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则互相联结起来,组 合为一个整体。
单元关系:指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类似、接近、 相属 )。
感情关系(sentiment):是指人们对每种认知对象都有 喜恶、赞成或反对的情感与评价倾向。
6
主要观点 • 海德认为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
• 1.沟通者 沟通者是信息的来源。 • 2.沟通过程
⑴沟通者以及沟通信息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⑵信息的内容要以对象惯用的言语来传达。 ⑶沟通者要了解对象的需要与动机。 • 3.沟通对象 接受者是否了解信息,其个性特征 (如自尊心、灵活性和刻板性等)是否适应于接 受这些信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协调: 不协调 不相关:
11
解除或减少失调状态的办法 1.改变某种认知元素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3.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12
(三)参与改变理论
参与改变态度:改变态度的方 法,不能离开群体的规范和价 值。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其 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
两种方式: 主动参与 被动参与
13
影响沟通对态度改变的因素:
平衡结构
O
O
O
O
+
论学习态度的形成、变化及功能价值
认 知因素的影 响 , 往往仍然坚持着原来的心理倾 向。
从行 为因素的角度看 , 习态度就是 学习者对学 习对象 学
仍然是受外在压力形 成的 , 只是在 强度上 略 加强 了, 稳定 性
差, 易从方向上改变。
的认知和情感 的外显行 为 。它 一方面 受认知和 情感 因素的 收稿 日期 :01 1 7 20 —1 —0 作者简介 : Z 15- ) 成都教 育学院讲师 。 李 ̄  ̄(96- 男,
从科学 的价值观度 的情感 成分 不能脱离 认
知和行为而单独存 在 ; 价值观是 行 为准则 观, 它带有认 知成 分 ; r 现在被用来评价人的行为时 , i f值 带有 明显的情绪 色彩 ;
过与其环境相互作 用形成 和改 变的。这种心 理倾 向一样受
由于21世纪是知识生产力竞争的时代终身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其中学习态度起基础作用因此了解学习态度的形成变化与价值取向的规律及其对现代人的意义可自动改变调节和谐我们每个人的心态形成积极稳定向上的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就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维普资讯
的情绪反 映。情 感 因素 在学 习 中不 仅 占有 比认知因 素更重 要的地位 , 而且 可 能变得很持 久。因为 , 当学习者产 生 了对 学习对 象喜 爱或厌恶的情感 以后 , 不论客 观上再如何 加强对
却与行为不 一致 。这种学习态度是受外在压 力形成 的 . 随外
在情境变化 而从方 向上改变 。 第二阶段 , 顺应 : 在认知 、 情感 、 为上 不完全一致 . 应 行 顺 外在价值观影响而被 动接受对 学 习对象 的学 习。这 种态 度
、
学习态度的概说
阿尔波特 t W.uo ) G. A pa 把态 度 定 义 为“ 过 经验 组织 通 的、 个体对有关态度对 象与情境施加方向性或动力性 的心 理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即依从—认同—内化。
1、依从:依从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依从不是个体自愿的,而是迫于外界的强制性压力采取的暂时性的行为。
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个体早期生活中,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
2、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地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心目中榜样的观念和态度相一致。
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依照社会中其他角色的态度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内化: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组成部分。
内化在个体态度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每个团体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有的明确,有的模糊,但团体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制定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成员在大多数场合下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期望来行动。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从小到大,通过各种经历和教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态度和品德。
下面将从教育、环境、经历和自我意识等方面进行探讨。
教育是塑造我们态度和品德的重要环节之一。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接受了长时间的教育,其中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和师生互动,传授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家庭教育则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
通过教育的渗透,我们逐渐形成了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环境对我们的态度和品德也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等。
社会环境是多元化的,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态度和品德。
家庭环境是我们成长的起点,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左右我们的行为准则。
学习环境则通过学校和同学的交往,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品德观念。
经历对我们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种种挫折和困难,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坚韧和毅力。
同时,我们的成功和成就也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和积极的态度。
经历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
个人的经历可以是学习、工作、旅行等,而集体的经历可以是参加社团活动、志愿者工作等。
这些经历都会对我们的态度和品德有所影响。
自我意识是形成态度和品德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我意识是指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反思和自省,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逐渐改进。
同时,自我意识也包括对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念的确定。
当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后,我们会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品德。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教育、环境、经历和自我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态度和品德。
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态度和品德,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引言:态度是人类行为中重要的心理构成,它对个体的决策、行为和社交互动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对态度形成的深入理解。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包括态度的定义、形成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倾向性反应,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
认知维度涉及对对象的知识和信念,情感维度涉及对对象的情感体验,行为维度涉及对对象的行为倾向。
二、态度形成的过程: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来形成态度。
这包括直接体验、社会比较和社会学习等过程。
例如,当一个人亲身经历某个对象时,他的态度可能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而当他观察到他人对该对象的态度时,他的态度可能会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
2. 受众特征:个体的个人特征也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例如,个体的性格、价值观、自我认同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此外,个体的认知能力、情感反应和社会经验也会对态度形成产生影响。
3. 社会影响:社会环境对态度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所处的社会群体、文化背景和社会认同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社会影响包括社会规范、媒体影响和社交影响等,它们通过塑造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来影响态度的形成。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 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保持认知的一致性,即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个体会寻求与其现有认知一致的信息。
当个体面临与其现有态度不一致的信息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恢复认知一致性,例如改变态度、寻找更多支持态度的证据或忽略反对态度的证据。
2.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与自己所认同的社会群体保持一致。
当个体的态度与其所属社会群体的态度一致时,他们会感到社会认同,从而加强对该态度的坚持。
反之,当个体的态度与社会群体的态度不一致时,他们可能会面临社会压力,导致态度的改变。
简述态度形成的过程
简述态度形成的过程态度是对事物、行为、情境等的倾向性评价和反应,是人们对于某一对象的评价和感受,是以一种稳定的方式对行为和情况做出反应的倾向。
态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渐进性加强和稳定的过程。
建立和形成态度的过程通常是没有意识的,而是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一、经验和感受态度的形成最根本的因素之一是个人的经验和感受。
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观察他人的经验、拥有的信息以及传统的观念等途径,逐渐建立起对某个事物或行为的情感和态度。
例如,一个人对于红绿灯的态度,可能是因为自己遵循红绿灯的交通法规顺畅的经验,或者是因为看到他人遵守此规则而形成的。
二、社会化个人的态度也受到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学校、教会和媒体等因素都会对态度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接受到许多既定的信念和行为习惯,这些积极和消极的信息和体验定位了个人的社会化视角,引领人们塑造出具有某种性质的态度。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最好的例子就是群体现象。
人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看群众的眼睛说话”,很容易受到媒体报道、政治宣传和群体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当一个人参与某个群体至足够长的时间时,很容易接受该群体特定的观点和做法,逐渐形成自己的态度。
四、个人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因素,也是影响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常常有人爱国主义情节十分浓厚,因此对于国旗、国歌、国籍等表现出很强烈的情感,而其他人可能对于个人权利、自由、平等等价值观表现出较大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这在形成态度时是非常显著的。
总体来说,态度的形成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每个人在接受信息、学习经验和接受场景部分的信息时,都会在个人价值观的框架下进行加工、抽象和推理,来决定自己的态度。
态度会在不断的经验、信息、反思和调整中稳定下来,被存储在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在未来的行为和决策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态度形成的条件
态度形成的条件1. 环境的影响可太重要啦!你想想看,如果你周围的人都积极向上,你是不是也更容易变得积极呀?就好比你在一个充满阳光和温暖的花园里,你自己也会绽放得更灿烂呀!例子:在一个充满鼓励和支持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更有自信,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2. 教育也是关键的呀!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就像给大脑注入了强大的力量吗?老师的教导、知识的灌输,这能不影响态度的形成吗?例子:经过系统教育的人,在看待问题时会更全面、更理性。
3. 个人经历那绝对不能忽视呀!你经历过的成功和失败,不就像刻在心里的印记一样吗?比如你曾经努力克服了巨大的困难,那以后面对挑战还会轻易退缩吗?例子:经历过创业失败后重新站起来的人,会更加坚韧不拔。
4. 榜样的力量可不容小觑啊!当你有一个特别崇拜的榜样时,你是不是会不自觉地向他看齐呢?这就像航海时有了明亮的灯塔指引呀!例子:喜欢某个成功的运动员,就会学习他的拼搏精神。
5. 社交圈子也很有影响力呀!和乐观的人在一起,你会变得更乐观;和消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也可能被带偏吗?这就像染缸一样啊!例子:经常和有爱心的朋友在一起,会更有同情心。
6. 媒体的作用也很大呢!每天看到的新闻、广告,不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态度吗?这就像细雨滋润大地一样不知不觉呀!例子:长期受到正能量媒体内容影响的人,会更积极向上。
7. 自身的思考和反思多重要呀!只有不断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才能更好地塑造态度呀,这不就像给自己的心灵做按摩吗?例子:常常自我反思的人,能更及时地调整不好的态度。
8. 兴趣爱好也能影响态度呀!对一件事情特别热爱,不就会全力以赴地去对待吗?就像对美食的热爱会让你用心去品尝每一道菜一样!例子:热爱绘画的人,会对艺术有独特的态度。
9. 家庭氛围也是很关键的呀!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培养出来的态度能和充满争吵的家庭一样吗?这就好比在温室和沙漠中成长的植物呀!例子: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更懂得关爱他人。
心理学上的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心理学上的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1、态度是个体对特点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其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其成分: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A、行为倾向成分B。
2、态度形成的3个阶段:依从——按照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印象管理策略等;认同——个体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3、态度转变模型——霍夫兰德
传递着——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可信差距信念警告
意图畏惧人格分心
4、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传递者方面——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传递者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沟通信息方面——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
接受者方面——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征;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
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
5、海德的平衡理论:符号相乘得正则平衡,符号相乘得负则不平衡;P-O联系为肯定时为强,P-O联系为否定时为弱。
6、态度的测量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态度的强度,有量表法、投射法和行为反应测量法。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内容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内容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通常有三个阶段,它们是:
1.形成期:这个阶段通常在儿童时期,家庭和学校是主要的塑造力量。
在这个阶段,人们会形成最初的基本态度和品德,例如诚实、宽容、勇气、责任感等。
2.发展期:这个阶段通常在青少年时期,社交圈、同龄人和其他有影
响力的人逐渐成为主要的塑造力量。
在这个阶段,人们会进一步发展个人
态度和品德,例如自信、同情心、尊重他人等。
3.转化期:这个阶段通常在成人后期,经验和成熟让人们开始反思和
评估自己的态度和品德,发现其中的缺陷并试图改变。
在这个阶段,人们
会注重自我反省,学会接受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发展出更完善和高
尚的态度和品德。
以上是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内容的简单介绍。
不同的人在
不同的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发展,但这三个阶段仍然是一个普遍的
模式。
态度构成的要素
态度构成的要素态度是人们对待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行为表现。
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态度的形成受多种要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文化价值观等。
在本文中,将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分析构成态度的要素。
一、认知要素认知要素是人们对事物的知觉、理解和判断。
在形成态度时,个人的认知会对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是知觉,即对于事物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认知,从而影响态度的形成。
其次是理解,即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个人对于事物的不同理解会导致不同的态度。
最后是判断,即对事物的评估和决策能力。
个人的判断会影响对事物的态度,从而影响个人的行为。
二、情感要素情感要素是人们对事物产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喜好或厌恶程度,是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的形成受到个人的价值观、经历和环境的影响。
个人的情感体验会影响态度的形成和表达。
例如,对于同一件事物,喜欢它的人可能会持积极态度,而厌恶它的人可能会持消极态度。
情感要素在形成态度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行为要素行为要素是人们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
态度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倾向,更是一种行为表现。
人们的行为会受到个人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个人的行为会反映出他们的态度,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形象和人际关系。
例如,如果一个人对环境保护持积极态度,他可能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而如果一个人对环境保护持消极态度,他可能会对环境进行破坏或浪费资源。
态度的形成受到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影响。
个人的认知会影响对事物的态度,个人的情感会影响对事物的喜好或厌恶程度,个人的行为会反映出他们对事物的态度。
在社会交往中,态度的表达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影响个人的社交关系,还能够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培养正确的态度,关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要素,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学生学习态度对成长的重要性和培养技巧
学生学习态度对成长的重要性和培养技巧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技巧。
一、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性1. 学习是一种态度学习不仅仅是靠智力和天赋来完成的,更重要的是一种积极、认真和乐观的态度。
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2. 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深度。
相反,消极和懈怠的学习态度则会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
3.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态度的形成和调整需要学生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通过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4. 培养学习能力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在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下,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二、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技巧1. 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至关重要。
教育者和家长应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坚持和努力。
同时,学生也要明白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2. 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者和家长应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 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自我激励能力。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励机制、目标设定和激励性话语,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我激励能力。
4. 培养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至关重要。
学生学习态度分析
学生学习态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与消极,直接关系到学习动力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
因此,探究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原因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多个因素有关,主要包括自身条件、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
首先,学生自身条件对学习态度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学生的天性、性格和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差异。
有些学生天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而有些学生则比较懒散,对学习缺乏兴趣,态度消极。
其次,家庭环境也是学生学习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的教育方式、家人对学习的期望以及对学习成绩的态度,都会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动力。
如果家庭注重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通常会积极向上;反之,如果家庭对学习漠不关心,缺乏教育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可能会比较消极。
最后,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和提高也起着关键作用。
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质量、学校文化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育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形成。
二、积极学习态度的特点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通常具备以下特点:首先,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具有主动性。
他们对于学习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主导自己的学习过程。
他们有自我激励的能力,能够设定目标并不断努力追求。
其次,他们乐于接受挑战并勇于面对困难。
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对待学习中的困难态度积极,能够坚持不懈,富于毅力。
他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次,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们有着规律且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够分配好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对待失败和成功都能持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认知理论 、
2·1. 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 (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 “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 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衡理 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 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 例如:今有认知主体P(女),态度对象为O(男, 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 为P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保姆)。 对此, 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 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这是一种平衡状态; 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 ·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这也是一种平衡 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 状态; 综合言之,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 ·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 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 这就造成了不平衡状态。 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态度。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很老实,肯干;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保姆)也是工作 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 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 的需要; ·P劝说O,不要去做保姆。 系的看法。
内 化
人们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准则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 用这个标准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内在尺度 ,用这个标准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工 作和学习,尽量与社会保持一致, 作和学习,尽量与社会保持一致,与大多数人形成 共同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个体理智感的表现, 共同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个体理智感的表现,也 是人们希望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良好愿望。 是人们希望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良好愿望。
活中拥有许多物质享受,为了恢复被损伤的自尊, 活中拥有许多物质享受,为了恢复被损伤的自尊,他常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 鄙视"为富不仁 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鄙视 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为富不仁 者的态度
价值表现( 价值表现(value express)功能 )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上述四种功能的前两种是为实际的需要服务的,它们能帮助我们调整 上述四种功能的前两种是为实际的需要服务的, 或纠正自己的行为,以使我们将受到奖赏而不是受到惩罚。 或纠正自己的行为,以使我们将受到奖赏而不是受到惩罚。后两种功 能是和追求自我实现相联的高层次需要有关。 能是和追求自我实现相联的高层次需要有关。因为我们要从表达的价 值观,即表达自己所赞同的观点中获得满足;此外, 值观,即表达自己所赞同的观点中获得满足;此外,我们有了解周围 世界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处地位的需要。 世界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处地位的需要。
态度的自我防御或外投功能
这种功能表述显然是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一个人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 为这一态度能够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其缺陷、过去的不愉快经历以及不敢面对的 问题,从而维持其心理安宁,保护现有人格。如种族歧视态度可以缓和自我脆弱 者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态度的认识或对象评价功能
为了较有效率地应对自身周围的存在的各种事物,个体常常需要对接触到的刺 激加以组织归类并赋予相应的意义,这就构成了我们对特定刺激的态度。因此, 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也是个体认识周围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功能理论关于态度功 能的这一假设表现出了一定的认知理论的色彩。
第六章 态度及其转变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
态度的概念与结构 态度( 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 ) 是个体对社会存在 心理状态。 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 内在心理状态 结构且比较稳定的 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成分 认知(Cognition)——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认 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认 认知 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 识、理解与评价 情感(Affect)——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体验 情感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体验 行动倾向 倾向(Behavioural tendency )——个体对态 行动倾向 个体对态 度对象的一种内在反映倾向, 度对象的一种内在反映倾向,实行位前的一种准 备状态
1.个体需要 2.个体经验 3.交往对象、性质 4.个体的自我意识
三、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
社会学家把态度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看作 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包括两个含义: 1. 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潜能或内在可能性, 这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性方面的特质; 2. 社会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压力,是个体所 面临的客观性的条件。
1、学习理论
伯恩·克劳雷 斯台茨等 伯恩 克劳雷 和 斯台茨 首先把学习理论用于态度的研究。 他们认为: 第一,多次环境刺激引起情绪反应:如果新旧刺激有联系, 那么新刺激同就刺激一样能引起与旧刺激相联系的情绪。 (例:触景生情) 第二, 有奖励、赞赏或社会承认所促进的心理倾向多半能 维持下去,对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是一种积极强化。 第三,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模仿他人行为,态度同样可以模仿。 第四,一种态度的发展可能间接来自于同其他态度的情绪联 系。个体的态度形成,是以对象与其他态度的联系为基础, 这决定于人们以前所获得的情绪体验。
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frame of reference),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例如:在政治争论中你的态度常 例如: 例如 常是为评价政治候选人提供一种参照框架。 常是为评价政治候选人提供一种参照框架。假如这些候选人支持争论 朝你所持肯定态度的方向进行, 朝你所持肯定态度的方向进行,你就会比他们反对这种争论似乎做出 更为偏袒的反应。 更为偏袒的反应。
2·2一致性理论
一致性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 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其提出者为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 (C.E.Osgood & G.P.H.Tennenboum,1955)。这个理论认为,人 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这些态度 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比如,我敬佩我的老师和我喜欢打 扮),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老师表示 赞成或反对打扮),前者成为信息源,后者成为信息对象,两者以及 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的态度(正 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定关 系,两者完全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就无需改变原态度;假如信息表 明它们之间存在否定关系(如老师反对打扮,即负向关系),这时信 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 不安或不快。为达到心理上的一致与和谐,人便会从内部产生动力, 驱使他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或把对后者的肯定(我喜欢打扮)转 为否定(我不再喜欢打扮),或把对前者的肯定(我敬佩老师)转为 否定(我不再敬佩老师),或者不作方向上的改变而仅仅降低程度。
态度的工具性、 态度的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功能
对态度功能的这种表述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强化论的基础上的,如果某一态度 对象能够有效地满足个人的需要,人们就对之产生积极肯定的态度;相反,如果 某一态度对象阻碍了个人需要的满足,人么就会对之产生消极否定的态度。个体 的态度在体现个体内在需要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个体需要的满足。Fra bibliotek态度的功能
卡茨(D.Katz,1960)提出态度有四种基本功能。
顺应功能。 顺应功能
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 作用。
自我防御功能
人们常说:“怀有偏见的人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态度有时也反映 出一个人未澄清的人格问题,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从中受 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例:一个知识分子看到商人赚很多钱并在生
态度的特性
具体性、 社会性 、具体性、 协调性
学习理论 平衡理论 认知理论 理论 一致性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 个体需要 个体经验 态 度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影响因素 个性心理特征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直接测量 态度的测量 间接测量 瑟斯顿量表 利科特量表 语义区分量表 投射测验 生理指标测量 内隐联想测验 心理过程 人际关系 个体的自我意识 心理条件 交往的对象、性质
同 化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以其他社会角色的态度、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以其他社会角色的态度、 意见、观点、行为作为参照物, 意见、观点、行为作为参照物,来指导自己的 思想和行为。 思想和行为。
2.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凯尔曼 Kelman ,1961)
服从( 服从(obedience):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按社会 :态度形成的开始, 规范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 规范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 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认同( 认同(identification):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态 :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 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度,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内化( 内化(internalization):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 :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 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 的态度体系。 的态度体系。
1.1 瑟斯顿量表
又叫等距离量表,其测量法是用一组对某个问题的简单、 又叫等距离量表,其测量法是用一组对某个问题的简单、直接而混 合编排的陈述去询问被试,然后,把结果加以总结。 合编排的陈述去询问被试,然后,把结果加以总结。编制瑟斯顿 量表首先要尽可能准确地确定所测量的态度, 量表首先要尽可能准确地确定所测量的态度,然后提出大量的关 于态度对象的简单陈述,再把陈述分给许多审定者, 于态度对象的简单陈述,再把陈述分给许多审定者,让他们评定 每个陈述的量表值。最高为11 最低为0 每个陈述的量表值。最高为 分,最低为 分。评分后进行复杂 的计算,得出每道题的量表值,然后经过分析, 的计算,得出每道题的量表值,然后经过分析,淘汰一些无区别 性的题目,便成为一份正式的瑟斯顿量表。 性的题目,便成为一份正式的瑟斯顿量表。该量表常被用来测量 牵涉范围较广的主题,如战争、教会、 牵涉范围较广的主题,如战争、教会、犯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