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燃烧学复习题

燃烧学复习题

燃烧学复习题燃烧学复习题燃烧学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学科,涉及到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燃烧学的掌握对于理解和优化燃烧过程以及防止燃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些复习题来回顾和巩固燃烧学的知识。

1. 什么是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或氧化剂)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热、光和气体产物的过程。

它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2. 燃烧反应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燃料、氧气(或氧化剂)和适当的点火源是燃烧反应的基本要素。

燃料是指可燃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氧气是燃烧的氧化剂,点火源则提供了启动和维持燃烧反应所需的能量。

3. 燃烧反应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燃料和氧气之间的摩尔比称为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

当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不满足时,燃烧反应无法进行或进行不完全。

当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满足时,燃烧反应可以进行,并且反应完全。

4. 燃烧反应的热效应是什么?燃烧反应释放的能量称为热效应。

热效应可以是放热反应(放出能量)或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5. 燃烧反应的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燃烧反应的速率受燃料与氧化剂的接触面积、温度、压力和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也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6. 燃烧反应的产物有哪些?燃烧反应的产物主要包括热、光和气体产物。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可以用来进行加热、发电等。

光产物则是燃烧反应中的明亮火焰。

气体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等。

7. 什么是火焰?火焰是燃烧反应中可见的明亮气体体积。

火焰的颜色和形状取决于燃料的性质和燃烧条件。

火焰的内部温度较高,外部温度较低。

8. 燃烧反应的分类有哪些?燃烧反应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氧化剂按照化学计量比进行反应,产生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不满足,产生的产物中可能还有一些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

燃烧学期末考试试题

燃烧学期末考试试题

燃烧学期末考试试题# 燃烧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的三要素包括:A. 燃料、氧气、点火源B. 燃料、氧气、温度C. 燃料、温度、点火源D. 燃料、氧气、湿度2. 以下哪个不是燃烧的类型?A. 闪燃B. 持续燃烧C. 爆炸燃烧D. 缓慢氧化3. 燃烧速率的单位通常是:A. m/sB. kg/sC. m³/sD. J/s4. 以下哪个参数与燃烧效率无关?A. 燃料的热值B. 燃烧温度C. 燃料的化学组成D. 燃烧产物的排放量5. 燃烧过程中,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化学反应?A. 热量的释放B. 气体的扩散C. 火焰的产生D. 燃料的分解##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燃烧的定义及其基本条件。

2. 描述不同类型的燃烧现象,并举例说明。

3. 解释什么是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并说明它们的区别。

##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已知某燃料的热值为42 MJ/kg,燃烧效率为80%,求完全燃烧1 kg 燃料所释放的热量。

2. 假设在一个封闭容器中,燃烧1 kg的甲烷(CH₄)生成二氧化碳(CO₂)和水(H₂O),已知甲烷的燃烧反应式为:CH₄ + 2O₂ → CO₂ + 2H₂O。

求在标准大气压下,1 mol甲烷燃烧所需的氧气体积(标准状况下氧气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

## 四、论述题(共20分)1. 论述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生成机制,并提出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请注意,以上试题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和形式应以学校或教育机构的官方指导为准。

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深入理解燃烧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以便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燃烧)
⑴要使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⑵灭火的三种方法:
隔离可燃物与火源、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⑶火灾中逃生的方法: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下身体迅速逃离。

⑷氧气充分时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H2O和CO2 。

燃料利用充分。

氧气不充分时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CO和C、H化合物,燃料利用不充分。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判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
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
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化合价.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西安交通大学_燃烧复习题_答案详解

西安交通大学_燃烧复习题_答案详解

《燃烧学》复习题2011版第一章 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 什么叫燃烧?答:燃烧标准化学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2、 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正确的表达方法?答:浓度:单位体积内所含某种物质的量 1.分子浓度 ni =Ni /V Ni 为分子数 1 /m3 2.摩尔浓度 Ci =Mi /V Mi 为摩尔数 mol / m3 3.质量浓度 ρi=Gi /V kg / m34.相对浓度 摩尔相对浓度:p p c c n n x i ii ii i =∑=∑=质量相对浓度:i iii i G G f ρρ∑=∑=燃烧的反应速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消耗的燃料量或者氧量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度既可以用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来表示,也可以用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 示。

但均取正值。

W=±d C / dτ3、 什么是简单反应、复杂反应、总包反应?答:简单反应:由反应物经一步反应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

(也叫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不是经过简单的一步就完成,而是通过生成中间产物的许多反应步骤来完成的反应,其中每一步反应也称为基元反应。

总包反应,也称为总的化学反应,整体化学反应,是一系列若干基元反应的物质平衡结果,不代表实际的反应历程,是经过各个基元反应过程后的终极结果。

4、 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试用质量作用定律讨论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答:①反应应为简单反应②严格讲,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理想气体。

③对于多相反应,仅考虑气相物浓度,对于固相或液相物质蒸汽分压不考虑。

按质量作用定律,如果反应方程式是aA+bB=cC+dD(简单反应)则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A][B]成如下关系: W =k[A]a [B]b即:当温度不变时,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与该瞬间各反应物浓度的幂的乘积成正比,如果该反应按照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一步完成(简单,基元反应),则每种反应物浓度的方次即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比例常数。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后,发生燃烧的条件是()。

A.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B.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闪点C.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自燃点D.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爆炸极限答案:A2.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CO2和H2O的生成量取决于()。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3. 在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与火焰的温度有关,通常火焰温度越高,火焰颜色越()。

A. 暗B. 亮C. 红D. 蓝答案:B4. 燃烧过程中,燃烧速率与可燃物的浓度、氧气的供应量、温度等因素有关,其中燃烧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A. 线性关系B. 对数关系C. 指数关系D. 无关答案:C5.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CO和NOx的生成量与燃烧温度的关系是()。

A. 温度越高,生成量越少B. 温度越高,生成量越多C. 温度越低,生成量越少D. 温度越低,生成量越多答案:B6. 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的燃烧可以分为()。

A. 蒸发燃烧B. 分解燃烧C. 扩散燃烧D. 所有以上答案:D7.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烟尘主要来源于()。

A. 可燃物的不完全燃烧B. 氧气的供应不足C. 可燃物的完全燃烧D. 燃烧温度过高答案:A8.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SOx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9.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HCl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10.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重金属化合物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燃烧过程中,影响燃烧速率的因素包括()。

燃烧学复习题(超全)

燃烧学复习题(超全)

1.说明煤的化学组成、挥发份及灰分、水分、碳分等对煤质特性的影响?煤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硫(S)等元素组成:碳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煤的炭化程度越高,含碳量就越大;含碳量高的煤难以着火与燃烬,但是发热量很高。

氢也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有效氢的发热量很高,是碳发热量的3~4倍,煤中氢含量先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煤中含碳量为85%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氧是煤中有害的不可燃元素,煤中含氧量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煤中氧含量的存在会使煤发热量降低。

氮是煤中的有害不可燃元素,其存在不但降低煤的发热量,而且会生成NOx 等污染物;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会生成SOx等有害污染物。

挥发分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850℃时析出的气体。

挥发分含量多的煤,着火容易,着火温度低,燃烬容易;挥发分含量少的煤,着火温度高,着火困难,燃烬非常困难。

灰分是指煤中所含的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一些固体残留物。

灰分含量高的煤不仅使煤的发热量减小,而且影响煤的着火与燃烧。

由于燃烧烟气中飞灰浓度大,使受热面易受污染影响传热、降低效率,并使受热面易磨损而减少寿命。

同时,对排烟中的含尘量必须采用高效除尘措施,使排烟中含尘降低到合格的排放指标。

在煤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煤的灰熔点,否则容易造成结渣,不利于燃烧过程中空气的流通和气流均匀分布,破坏燃烧过程的稳定运行。

水分是煤中的不可燃成分,其存在不仅降低了燃料的可燃质含量,含水量大的燃料发热量低,不易着火、燃烧,而且在燃烧时还要消耗热量使其蒸发和将蒸发的水蒸气加热,降低燃烧室温度,使锅炉效率降低,并使排烟损失加大,还易在低温处腐蚀设备。

含水量大的煤使得制粉设备制粉困难,需要高温空气或烟气干燥。

同时,水分大的煤也不利于运输,并使成本增加。

但是,在高温火焰中水蒸气对燃烧具有催化、媒介作用,可以加速煤粉焦碳的燃烧,可以提高火焰黑度,增加火焰及烟气的辐射放热强度,加强燃烧室炉壁的辐射换热。

(完整)燃烧学总复习 题

(完整)燃烧学总复习 题

燃烧1、着火是指: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后,由无化学反应、缓慢的化学反应向稳定的强烈放热状态的过渡过程,最终在某个瞬间、空间中某个部分出现火焰的现象。

2、热自燃孕育期即为着火延迟期:它的直观意义是指可燃物质由可以反应到燃烧出现的一段时间,更确切的是在可燃物质已达到着火条件下,由初始状态到温度骤升的瞬间所需时间。

3、火焰传播是指:当混合气的某一局部点燃着火时,将形成一个薄层火焰面,火焰面产生的热量将加热临近层的可燃混合气,使其温度升高至着火燃烧,这样一层一层的着火燃烧,把燃烧逐渐扩展到整个可燃混合气的现象。

4、燃烧温度:燃料在炉内实际燃烧后烟气所达到的温度(有散热),它是在边燃烧边传热的情况下烟气达到的温度,在高度方向和炉膛截面的不同处,其燃烧温度是不相同的;此外还与燃烧完全程度及燃料是否热解有关。

5、理论燃烧温度(绝热燃烧温度):假定炉膛边界不传热(绝热系统)时,燃料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为零)时炉内烟气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不等于1,燃料和空气均可预热)。

理论燃烧温度是燃料燃烧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某种燃料在某一燃烧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其对于炉内过程分析和热工计算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依据,对于燃料与燃烧条件的选择,温度水平的估计和炉内换热计算,都有实际意义。

6、理论发热温度:假定炉膛边界不传热(绝热系统)时,燃料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为零),燃料和空气均不预热时,空气消耗系数为1时,炉内烟气能达到的温度称为理论发热温度。

理论发热温度只和燃料性质有关,是从燃烧温度的角度评价燃料性质的一个指标。

7、均相燃烧:燃料和氧化剂的物态相同,如气体燃料在空气中的燃烧,燃料和氧化剂都是气体,属于同相燃烧。

8、异相燃烧:燃料和氧化的物态不同,如固体燃料在空气中的燃烧属于异相燃烧.9、动力燃烧:燃料与氧化剂混合时间远小于燃料与氧化剂的混合物为达到开始燃烧反应的温度时所需的加热时间和完成化学反应所需时间之和,扩散性能远远超过化学反应性能,燃烧速度取决于化学反应性能,而与扩散性能无关.此时,扩散性能很强,燃料表面有足够的氧气,阻碍燃烧的是不能迅速进行化学反应。

(完整)工程燃烧学复习要点

(完整)工程燃烧学复习要点

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燃烧的定义(氧化学说):燃烧一般是指某些物质在较高的温度下与氧气化合而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的现象。

2、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污染排放物?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其次还有CO,CO2等其他污染物。

3、燃素学说;燃素学说认为火是火是由无数细小且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火的微粒即可愿意与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可以以游离的方式存在,大量游离的火的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明显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变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便是燃素。

第二章燃料1.什么叫燃料?它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热量,该热量又能经济、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物质作为燃料的条件:(1)能在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热量;(2)能方便且很好的燃烧;(3)自然界蕴藏量丰富,易于开采且价格低廉;(4)燃烧产物对人类、自然界、环境危害小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那些燃料?(煤,石油,天然气)3.燃料分类方法?燃料按物态分类及其典型代表燃料(1 固体燃料(煤炭)2 液体燃料(石油、酒精)2气体燃料(天然气、氢气)4.燃料的组成,固液体燃料的元素组成都有那些? 固体燃料是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混合物的元素组成为:C、H、O、N、S、A、M 液体燃料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

其元素组成亦为:C、H、O、N、S、A、M5.气体燃料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气体燃料是由若干单一可燃与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物:CO、H2、CH4、CnHm、CO2、N2、H2O、 O2等。

6.燃料分析有几种,分别是什么?(1)工业分析组成(测定燃料中水分(M)、挥发分(V)灰分(A)和固定碳(FC)等4种组分的含量)。

;(2) 元素分析组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燃料中主要化学元素组分碳(C)、氢(H)、氮(N)、硫(S)和氧(O) 以及灰分(A)和水分(M)的含量);(3)成分分析组成(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气体燃料各组分的体积或质量百分比)7.燃料的可燃与不可燃部分各包含哪些主要成分?可燃成分:(碳(最主要的可燃元素,氢(发热值最高的可燃元素)硫(有机硫、黄铁矿硫:可燃烧释放出热量,合称为可燃硫或挥发硫。

燃烧学考试复习题

燃烧学考试复习题

燃烧学课程作业(期末考试复习题)一、请解释下面的基本概念1.燃烧2.轰然3.回燃4.显光火焰的热损失机理5.引燃6.热释放速率7.燃烧速度8.完全燃烧9.空气消耗系数10.燃烧热11.热值12.烟囱效应13.自燃14.斯蒂芬流15.火焰传播机理16.粉尘爆炸17.阴燃18.闪点19.可燃液体爆炸温度极限20.反应速率21.临界环境温度22.爆炸极限23.异相燃烧24.理论火焰温度25.分解爆炸二、简答题1. 燃烧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其发生有什么条件?2. 为什么说阿累尼乌斯定律的结论与分子碰撞理论对化学反应速度的解释是一致的?3. 什么叫链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4. 重质油品的沸溢过程?5. 高热值和低热值的区别和转换方法?6. 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过程如何?7. Stefen流问题的概念?产生Stefen流的条件是什么?8. 试分析堆积固体自燃火灾起火的原因?9. 试给出液体引燃着火的条件,并加以解释?10. 试给出固体引燃着火条件,并加以解释?11. 电火花点火机理?12. 给出两种不同的热自燃理论,并说明其应用范围?13. 何谓闪燃?可燃液体为什么会发生闪燃现象?研究闪燃在消防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14.何谓液体的爆炸温度极限?分析说明可燃液体存在爆炸温度极限的原因。

15. 如何用爆炸温度极限判断可燃液体的蒸汽在室温条件下爆炸的危险性?16. 燃烧产物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7. 形成爆轰要具备哪些条件?爆轰对设备的破环有什么特点?18. 什么叫火焰前沿?火焰前沿有什么特点?19. 总结可燃液体火灾有什么特点,在消防灭火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并说明在扑救油罐火灾时,为什么要对着火油罐进行冷却?20. 有机液体的自燃点遵循什么规律?它和闪点的变化规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三、论述题1.谢苗诺夫自燃理论的基础是什么?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试用两种着火理论解释阻火器的阻火机理?3. 论述炸药的爆炸机理?4. 粉尘爆炸的条件是什么?满足这些条件的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5. 利用所学的燃烧学理论解释阻燃剂的阻燃机理?6.论述理论燃烧温度的近似计算过程,并给计算式?7.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8. 矿井火灾的特点?9.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瓦斯爆炸)频发的原因?10. 在热着火理论中,存在哪些自燃着火极限?这些自燃着火极限是如何得出的?(结合图示说明)11. 试用图示说明安全水封的工作原理?四、计算题题型1. 利用集总参数法估算薄片状固体(Bi=hL/K数较小),如窗帘、幕布之类的引燃时间。

燃烧学历年真题总结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燃烧学历年真题总结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高等燃烧学1简述分支链锁反应的基本步骤,并应用连锁反应机理分析讨论“着火半岛”出现的原因;链的形成:即反应物由于热力活化或其他作用而形成初始活化分子的过程链的传递:活化分子与反应物相互化合而产生反应产物的同时,又再生新的活化分子,在分支链锁反应过程中,再生的新的活化分子数目要大于消耗的活化分子数目链的断裂:亦即为活化分子与器壁,或与惰性分子相碰后失去能量,活化分子消失的过程P.27对于如H2与O2混合气之类的可燃混合气在低压情况下可出现两个甚至三个的爆炸界限(着火界限),形成“着火半岛现象”。

着火半岛的存在可以看作为链锁反流产生的明证。

链锁自燃界限相当于链锁分支的速度开始超过链锁中断速度的状态。

实验表明,对于一定的混合气,在一定的温度下,链的分支速度f几乎与压力无关,可认为是定值,而链的中断速度g却与压力有关。

第一极限:当压力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就有可能使中断速度大于分支速度,那时就出现链锁自燃的低界限。

第二极限:反之,若提高容器内混合气的压力,则此时链锁的中断就主要发生在气相内部活化中心的相撞中。

因而当压力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又会遇到分支速度与中断速度相等的临界情况,这时就出现链锁自燃的着火高界限。

第三极限:越过着火高界限后,若再继续提高压力,就会出现第三个爆燃界限。

达到第三爆燃界限时,由于反应放热大于散热而引起的升温和加速已居支配地位,此时的爆燃就纯粹是一种热力爆燃,完全遵循热自燃理论的规律。

P.51-522请给出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定义,并分析影响预混火焰层流传播速度的主要因素;×2如图所示,经过很短的时间τ∆后,火焰前沿将传播一个很小的距离,其火焰前沿的位置即如图中F’所示的,如果表面F’上任意一点P的法线方向为n,当表面移动到F’的位置时,火焰前沿在法∆,则火焰前沿在尸点处的移动速度u表示为:线n方向上移动一个距离n火焰相对于无穷远处的未燃混合气在其法线方向上的速度P.73过量空气系数:随α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Uhmax。

燃烧学复习资料

燃烧学复习资料

一、燃烧热力学1.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又叫吉布斯函数,常用G表示,它的定义是:G = U ? TS + pV = H –TS;G = U ? TS + pV = H – TS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闭口系统中表示为:(dG)T,P=d(H-TS)T,P ≤0即:等温、等压过程总是向着G减少的方向进行。

热力学平衡的必要条件:(dG)T,P=0T=constP=const 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的化合物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由标准状态下的稳定单质生成1mol标准状态下化合物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在几种化合物(或元素)相互反应形成1mol生成物时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标准状态下几种化合物(或元素)相互反应形成1mol标准状态生成物时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

2.质量作用定律当温度不变时,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与该瞬间各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例,如果该反应按照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一步完成(简单,基元反应),则每种反应物浓度的方次即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比例常数。

(反映了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3.输运定律燃烧过程是物理与化学相互作用的过程。

其中质量、动量以及能量交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质量、动量以及能量交换取决于燃烧过程中的浓度梯度、速度梯度以及温度梯热传导定律。

度,服从费克(Fick)扩散定律、牛顿(Newton)粘性定律以及傅立叶(Fourier)热传导定律费克扩散定律在双组分混合物中组分A的扩散通量的方向与该组分当地质量分数梯度方向相反,绝对值正比于该梯度值,比例系数称为扩散系数。

牛顿粘性定律二、燃烧动力学1.化学反应速度单位时间内由于化学反应而使反应物(燃料产物)浓度改变的速度。

(对于多相反应而言指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上参加反应物质的数量)阿累尼乌斯定律(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反应常数上)简单化学反应(基元反应),或复杂化学反应中的每一步基元反应或有明确反应级数n和速度常数k的复杂反应k? k0 exp(-E/RT),其中K0:频率因子E:活化能反应级数化学反应速度表达式中浓度指数之和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因素1. 温度 T 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到一定温度( 10000℃o)后,增加缓慢2. 活化能 E 反应本身固有性质; E高,难于反应3. 反应物浓度 C浓度高,反应速度加快4. 反应物分压分压大即p浓度高,反应速度也加快5. 反应级数 n由化学反应本身决定2.碳的反应机理碳粒燃烧过程:扩散、吸附、反应、内扩散、气相反应、脱附用化学反应速度表示碳的反应速度:w ? kCb用氧气的扩散速度表示碳的反应速度:w ??d (C0 ?Cb ) 碳粒燃烧的动力区、扩散区和过渡区当温度低于900—1000℃时,碳粒燃烧处于动力区,此时提高燃烧速度的措施主要有:( 1)提高C0( 2)提高温度,k提高当温度高于1400℃时,碳粒燃烧处于扩散区,此时提高燃烧速度的措施主要有:( 1)提高C0( 2)提高扩散速度( 3)减小粒径碳粒燃烧处于过渡区时提高燃烧速度的措施主要有:( 1)提高C02)提高扩散速度( 3)减小粒径( 4)提高温度三、着火理论1.热力着火理论放热量大于散热量时内能增加,温度增大,当达到着火点时即可着火。

燃烧学历年真题总结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燃烧学历年真题总结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燃烧学历年真题总结大学期末复习资料高等燃烧学1简述分支链锁反应的基本步骤,并应用连锁反应机理分析讨论“着火半岛”出现的原因;链的形成:即反应物由于热力活化或其他作用而形成初始活化分子的过程链的传递:活化分子与反应物相互化合而产生反应产物的同时,又再生新的活化分子,在分支链锁反应过程中,再生的新的活化分子数目要大于消耗的活化分子数目链的断裂:亦即为活化分子与器壁,或与惰性分子相碰后失去能量,活化分子消失的过程P.27对于如H2与O2混合气之类的可燃混合气在低压情况下可出现两个甚至三个的爆炸界限(着火界限),形成“着火半岛现象”。

着火半岛的存在可以看作为链锁反流产生的明证。

链锁自燃界限相当于链锁分支的速度开始超过链锁中断速度的状态。

实验表明,对于一定的混合气,在一定的温度下,链的分支速度f 几乎与压力无关,可认为是定值,而链的中断速度g却与压力有关。

第一极限:当压力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就有可能使中断速度大于分支速度,那时就出现链锁自燃的低界限。

第二极限:反之,若提高容器内混合气的压力,则此时链锁的中断就主要发生在气相内部活化中心的相撞中。

因而当压力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又会遇到分支速度与中断速度相等的临界情况,这时就出现链锁自燃的着火高界限。

第三极限:越过着火高界限后,若再继续提高压力,就会出现第三个爆燃界限。

达到第三爆燃界限时,由于反应放热大于散热而引起的升温和加速已居支配地位,此时的爆燃就纯粹是一种热力爆燃,完全遵循热自燃理论的规律。

P.51-522请给出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定义,并分析影响预混火焰层流传播速度的主要因素;×2如图所示,经过很短的时间τ?后,火焰前沿将传播一个很小的距离,其火焰前沿的位置即如图中F’所示的,如果表面F’上任意一点P的法线方向为n,当表面移动到F’的位置时,火焰前沿在法,则火焰前沿在尸点处的移动速度u表示为:线n方向上移动一个距离n火焰相对于无穷远处的未燃混合气在其法线方向上的速度P.73过量空气系数:随α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Uhmax。

燃烧学期末复习

燃烧学期末复习
16. 已知烟煤的成份如下(%),在空气中进行燃烧。(忽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 量) Cdaf Hdaf Odaf Ndaf Sdaf Ad Mar 83.21 5.87 5.02 1.9 4 8.68 4.0 1)拟采用过量空气系数α为1.20的空气进行燃烧,求完全燃烧时空气的消 耗量Vk(m3/kg)?和烟气生成量Vy(m3/kg)? 2)已知烟气中成分的气体分析方程为: (1+β)RO2+(0.605+β)CO+O2-0.185H2-(0.58-β)CH4=21 验证烟气分析的精确性,并求该工况组织下的实际过量空气系数为多少?
2 max
2 max
2 max
2
08 复习题
9. 试写出完全以及不完全燃烧情况下干、湿烟气中气体组成及三 原子气体成分? RO'2与RO'2,大之间的关系及其推导? 试推导气体分析方程并说明其意义? 21 - O RO= 符合完全燃烧方程式 1 b 一定是完全燃烧吗?完全燃烧烟气 中组成一定要符合该式吗?该式是燃料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还 是充分条件? 1.866(C 0.375 S ) V RO CO 试推导推导不完全燃烧时干烟气量的表达式: 21 21 O2 请导出过剩空气系数: 已知完全燃烧方程为: RO2 21 O
04 复习题
1. 2.
说明燃气干湿成分的表示方法及换算方法? 进行燃烧计算的时候是使用燃气的湿成分计算还是干成分?
06 复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Avogadro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通用气体常数 R的数值及单位是什么? 气体状态方程是什么? 何谓理论空气量? 燃料的理论空气量与其发热量之间的关系如何?1000kcal热量的燃 料燃烧时约需多少空气量? 何谓理论烟气量?何谓实际烟气量?其烟气成分中有何差别?为什 么? 何谓过量空气系数(空气消耗系数)?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对燃烧或 设备效率有何影响? 影响过量空气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不同的过量空气系数情况下的燃烧产物有何区别?完全燃烧情况下 燃烧产物中有哪些组分?不完全燃烧时有哪些? 什么是当量碳量? 不完全燃烧与完全燃烧时燃烧物体积有何变化?

燃烧学复习资料

燃烧学复习资料

燃烧学复习资料第六章1.固体的阴燃⑴阴燃:可燃固体在堆捆或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发生的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固体发生的持续、有烟、无焰的燃烧现象。

(材料燃烧性能实验定义)⑵阴燃发生条件①内部条件:受热后能产生刚性结构的、多孔性物质(如碳)的可燃固体,具备多孔蓄热和大面积吸附氧。

②引起阴燃的热源:ⅰ自燃热源;ⅱ先阴燃热源;ⅲ有焰燃烧熄火后阴燃;ⅳ物质内部热点或外部热流。

⑶阴燃的结构区域I:热解区。

在该区内温度急剧上升,并且从原始材料中挥发出烟。

相同的固体材料,在阴燃中产生的烟与在有焰燃烧中产生的烟大不相同,因阴燃通常不发生明显的氧化,其烟中含有可燃性气体,冷凝成悬浮粒子的高沸点液体和焦油等。

区域II:炭化区。

在该区中,炭的表面发生氧化并放热,温度升高到最大值。

在静止空气中,纤维素材料阴燃在这个区域的典型温度为600~750℃。

该区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传导进入原始材料,使其温度上升并发生热解,热解产物(烟)挥发后就剩下炭。

对于多数有机材料,完成这种分解、炭化过程,要求温度大于250~300℃。

区域III:残余灰/炭区。

在该区中,灼热燃烧不再进行,温度缓慢下降。

⑷阴燃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①颗粒大小;②湿度;③粉尘厚度;④外加气流;⑤外加剂。

⑸阴燃向有焰燃烧的转变(一)阴燃从材料堆垛内部传播到外部时转变为有焰燃烧(二)加热温度提高,阴燃转变为有焰燃烧(三)密闭空间内材料的阴燃转变为有焰燃烧2.固体的燃烧形式(一)蒸发式燃烧火源加热——熔融蒸发——着火燃烧(关键阶段)火源加热——升华——着火燃烧(二)表面燃烧:在可燃固体表面上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三)分解燃烧火源加热——热解——着火燃烧(关键阶段)(四)熏烟燃烧(阴燃):某些物质在堆积或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发生的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五)轰燃:可燃固体析出的可燃挥发分在空气中的爆炸式燃烧。

异相(非均相)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处于固、气两种不同状态时的燃烧现象。

燃烧学期末复习资料

燃烧学期末复习资料

1.阿仑尼乌斯定律:在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浓度相等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2.质量作用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基元反应在任何瞬间的反应速率与该瞬间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

3.盖斯定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4.着火延迟期;在混合气体已达到着火条件下,由初始状态到温度聚升的瞬间所需的时间。

5.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在层流预混可燃气体的燃烧过程中焰面沿其法线方向移动的速度称为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火焰面移动速度:指当预混可燃气体在管中燃烧,产生的火焰不稳定时火焰面沿管轴线移动的速度。

火焰面移动速度反映了火焰不稳定时火焰面移动的快慢)6.折算薄膜:把边界层的传热传质近似看作通过球对称的边界层薄膜传热传质阻力。

7.淬熄距离:刚刚能够维持火焰传播的最小管道尺寸。

8.绝热火焰温度:燃料和空气的初始状态一定,绝热过程燃烧产物能达到的温度。

9.雾化角:喷嘴出口到喷雾炬外包络线的两条切线之间的夹角,也称为喷雾锥角。

10.斯蒂芬流:在燃烧问题中,在相分界面处存在着法向的流动,多组分流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表面处将形成一定的浓度梯度,因而可能形成各组分法向的扩散物质流。

如果相分界面上有物理或化学过程存在,那么这种物理或化学过程也会产生或消耗一定的质量流。

于是,在物理或化学过程作用下,表面处又会产生一个与扩散物质流有关的法向总物质流,称为斯蒂芬流。

11.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预混火焰是燃料和氧化剂充分混合后的燃烧火焰。

火焰温度很高,没有黑烟,火焰短而强。

扩散火焰是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全部由外界提供,靠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相互扩散来完成燃烧过程的火焰。

燃烧过程较长,火焰温度低,燃料不易燃尽,一般有碳烟,火焰很长。

12.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13.缓燃与爆燃:缓燃(正常传播):火焰锋面以导热和对流的方式下传热给可燃混合物引起的火焰传播,也可能有辐射(如煤粉燃烧时的火焰传播可能以辐射为主,也有可能为对流和辐射并重)。

燃烧学复习与总结学习

燃烧学复习与总结学习
燃料与燃烧学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1 、燃烧过程的能量转换:标准摩尔生成焓、反应焓及燃烧 焓(或反应能、燃烧能) 2、绝热燃烧温度、盖斯定律 3 、化学反应速率、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级数、阿累尼乌斯 定律
第二章 燃料的着火理论
自燃着火、强迫着火、爆燃感应期 谢苗诺夫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热力着火理论 燃料强迫着火过程分析
第6章 煤的热解及挥发份的燃烧
煤的热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煤的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单方程、双方程 模型)
第7章 煤的燃烧理论
碳的动力扩散燃烧特点 动力燃烧、扩散燃烧 碳球高温下扩散燃烧速度与燃尽时间 考虑二次反应的碳球燃烧
第8章 硫燃烧反应动力学及固硫机理
石灰石燃烧固硫的机理 煅烧石灰石的固硫反应动力学 脱硫技术及工业应用(了解) 第9章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及分解机理
第三章 火焰传播理论
本生灯测量火焰传播速度方法 火焰传播简化近似分析热理论 泽利多维奇分区近似解法 火焰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动力燃烧火索太尔平均直径(SMD) 斯蒂芬流、数学描述 液滴蒸发平衡温度、蒸发时间 液滴燃尽时间公式(相对静止环境) 提高液体燃料雾化质量的基本措施
煤燃烧过程中生成NOX的途径 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机理(Zeldovich反应式) 燃料型NOx的生成机理 煤粉炉内燃烧时NOx的生成 降低NOx排放的措施 浓淡偏差燃烧 烟气脱硝方法

燃烧学复习资料大全

燃烧学复习资料大全

燃烧学复习资料大全.(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名词解释:1、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辐射力:单位时间内,物体每单位面积向半球空间所发射的全波长的总能量,称为辐射力。

3、阻燃剂:用以改善可燃材料的抗燃性,从而保护材料不着火或使火焰难以蔓延的化学物质4、烟囱效应:在垂直的围护物中,由于气体对流,促使烟尘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效应,称“烟囱效应”。

7、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

6、热值:单位质量或体积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称为热值。

8、氧指数:在规定条件下,刚好维持物质燃烧时的氧氮混合气流中最低氧含量的体积百分数。

9、热传导: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

10、闪燃: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燃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11、(可燃液体)爆炸温度极限:对应于爆炸浓度上、下限的液体温度称为可燃液体爆炸温度上、下限。

12、热容:指在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条件下,一定量物质温度每升高一度所需要的热量。

13.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14. 热对流:指流体各个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起热量传递的方式。

15. 电极熄火距离:不能引燃可燃混气的电极间最大距离。

16、阴燃:固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现象,通常产生烟和伴有温度升高的现象。

18、热辐射:物体转换本身的热能向外发射辐射能的现象。

19、着火感应期:当混气系统已达着火条件的情况下,由初始状态达到温度开始骤升的瞬间所需的时间。

20、沸溢:发生油罐火灾时,热波在下沉过程中遇乳化水,使水汽化形成油包气的气泡,不断由下往上运动的现象。

21、喷溅:热波下降到水垫层时,使其中的水大量蒸发,蒸汽压迅速升高,把上部油品抛出罐外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 复习题
1.
2. 3. 4. 5. 7. 8.
何谓燃烧温度?理论燃烧温度(绝热燃烧温度)?理论发热温度?各有 什么意义? 理论燃烧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提高理论燃烧温度的措施?实际工 程运行过程中提高理论燃烧温度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为了改善着火和燃烧的效果,预热 (煤气、空气)更有效。 为何富氧燃烧能提高理论燃烧温度? 富氧程度对不同发热量燃料的燃烧影响如何?为什么? 仅预热空气,发热量高的燃料比低的燃料效果显著 ? 为什么对于发热量高的煤气,预热空气比预热煤气的效果更大 ?
16. 已知烟煤的成份如下(%),在空气中进行燃烧。(忽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 量) Cdaf Hdaf Odaf Ndaf Sdaf Ad Mar 83.21 5.87 5.02 1.9 4 8.68 4.0 1)拟采用过量空气系数α为1.20的空气进行燃烧,求完全燃烧时空气的消 耗量Vk(m3/kg)?和烟气生成量Vy(m3/kg)? 2)已知烟气中成分的气体分析方程为: (1+β)RO2+(0.605+β)CO+O2-0.185H2-(0.58-β)CH4=21 验证烟气分析的精确性,并求该工况组织下的实际过量空气系数为多少?
08 复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如何进行燃烧质量检测?检测过程中最应该注意事项是什么? 如何判断燃烧产物成分分析的准确性? 试写出煤的燃料特性系数b的表达式并推导?并说出其物理意义? 试写出燃烧效率的表达式并说出式中各项的含义?其与锅炉效 率有什么不同? 21 RO RO RO的含义是什么?阐明 试推导公式 与 b二者之 1,其中 b 间的关系,为什么? 写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试推导完全燃烧方程式 ? 21 试推导空气过剩系数表达式 21 O? 引起化学与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原因各有哪些?降低这些 热损失各有哪些措施?
02 复习题
同一煤质,由于气候等原因发生了水分和灰分含量的 变化,分析变化后,煤质低位发热量的变化。 列举四种煤的特种分析方法。
03 复习题
1. 油的闪点和燃点及着火点定义及彼此之间的区别? 2. 常用液体燃料油(汽油、柴油、重油、石油)组成基本上是多少? 其发热量是多少? 3. 什么叫粘度?重油粘度有几种表示方法?运动粘度的单位及其 换算?温度与压力对液体燃料粘度有何影响? 4. 油品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5. 油品残炭率对油品有何影响? 6. 什么是辛烷值?什么是十六烷值?二者的共同点是什么?区别 是什么? 7. 与92号汽油相比,95号汽油具有 (更小的运动粘度;更 好的抗爆性能;更高的发热值)
11 复习题
1. 着火的机理有几种?
2.
3.
什么是着火温度和着火?什么是点火温度和点火?着火与 点火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根据下图:指出着火点、熄火点、低温稳定点、高温稳定 点与高温不稳定点?
11 复习题
4. 什么是着火浓度界限?着火温度和着火浓度的界限的影响因素 有哪些? 5. 为什么发动机在高原、冬季难发动? 6. 可燃混合气易于着火的有利条件或提高可燃预混气体燃烧速度 的措施是什么?为了改善着火和燃烧的效果,预热 (煤气、 空气)更有效。 7. 试从下列条件中选出可使可燃混合气易于着火的有利条件 、 及 等 (低的火焰温度、低的初始可燃气体温度、高的燃烧 热值、高的导热率、低的气流速度、低的化学反应速率、高的 可燃气体混合物分压力、可燃混合气的组分接近化学当量比)。 8. 试解释为何着火和点火存在浓度界限? 9. 什么是热自燃,什么是链锁自燃?其区别是什么?热自燃需要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链锁自燃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10. 试解释气体燃料着火半岛的三限各自的着火机理? 11. 点燃煤气时,为了防止爆炸,是按气等火还是火等气操作形式 进行点火?
09 复习题
1. 2. 3. 4.
燃料发热量(热值)与燃烧焓、反应焓的关系? 什么是简单反应、复杂反应? 什么是化学反应速度?其单位是什么?如何表示? 什么是反应级数?化学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有何区别?反应级数 与反应物初始浓度以及半衰期之间的关系如何? 5. 常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反应级数值的范围是多少? 6. 根据化学反应速度、燃尽时间与压力之间的关系讨论涡轮增压装置 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 7. 何为阿累尼乌斯定律?适用范围? 8. 何为活化能E?活化能是如何影响反应速率的?活化能与何因素有关? 9. 设某一反应温度由400℃增至410℃时,反应速率将增加至原来的 e(e=2.718)倍,试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10. 某反应从500K到510K化学反应速度增长了一倍,试求其活化能为多 少?
02 复习题


煤中水分有几种存在方式(内水分,外水分)?请用应用基 (收到基)表示出分析基(空气干燥基)内水分? 煤中水分的存在对煤炭燃烧有何影响? 煤中硫分有几种存在方式? 一种动力用煤的工业分析成分如下,请判断这种煤的分类?


工业分析实验测量中挥发份的测定:在900±10 ℃的恒温马弗 炉中,隔绝空气加热7分钟,析出气体,放入干燥箱中冷却至 室温再称重,失去的重量就是 的量(挥发分、挥发份与 全水分、挥发份与内水分)。 某种煤收到基含碳量为41%。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其收到 基水分由15%减少到10%,试求此时其收到基含碳量。
02 复习题




说明煤的化学组成?煤炭挥发份及灰分、水分、碳分、焦渣特 性等对其燃烧性能的影响? 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的碳含量、氢含量、氧含量、挥发 份产率、机械强度、反应性与可燃性等变化规律如何? 根据煤化程度可将煤分为几大类,请按煤化程度的增加顺序列 出?其主要的分类指标是按工业分析的什么成分划分的,并给 出各类煤这一成分的取值范围? 根据煤化程度可将烟煤分为几大类,请按煤化程度的增加顺序 列出? 何谓煤的粘结性?何谓煤的结焦性及结渣性?它对煤燃烧有何 影响? 什么是有效氢,什么是化合氢?在计算煤的发热量和理论空气 需要量时,为何使用有效氢?
04 复习题
1. 2.
说明燃气干湿成分的表示方法及换算方法? 进行燃烧计算的时候是使用燃气的湿成分计算还是干成分?
06 复习题
1.
2. 3.
4adro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通用气体常数 R的数值及单位是什么? 气体状态方程是什么? 何谓理论空气量? 燃料的理论空气量与其发热量之间的关系如何?1000kcal热量的燃 料燃烧时约需多少空气量? 何谓理论烟气量?何谓实际烟气量?其烟气成分中有何差别?为什 么? 何谓过量空气系数(空气消耗系数)?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对燃烧或 设备效率有何影响? 影响过量空气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不同的过量空气系数情况下的燃烧产物有何区别?完全燃烧情况下 燃烧产物中有哪些组分?不完全燃烧时有哪些? 什么是当量碳量? 不完全燃烧与完全燃烧时燃烧物体积有何变化?
2 2
10. 11. 12.
13. 14.
ar
ar
gy
2
1 b
2
08 复习题
15. 一台煤粉锅炉,燃用的煤Aar=26.3%,Qnet,ar =22000KJ/kg。忽 略烟道灰份额,飞灰份额a=0.85,飞灰含碳量C=4.2%,炉渣 含碳量C=3.6%,碳发热量33700KJ/kg,求固体不完全燃烧损 失q4。
2 max
2 max
2 max
2
08 复习题
9. 试写出完全以及不完全燃烧情况下干、湿烟气中气体组成及三 原子气体成分? RO'2与RO'2,大之间的关系及其推导? 试推导气体分析方程并说明其意义? 21 - O RO= 符合完全燃烧方程式 1 b 一定是完全燃烧吗?完全燃烧烟气 中组成一定要符合该式吗?该式是燃料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还 是充分条件? 1.866(C 0.375 S ) V RO CO 试推导推导不完全燃烧时干烟气量的表达式: 21 21 O2 请导出过剩空气系数: 已知完全燃烧方程为: RO2 21 O
02 复习题


何谓燃料的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 为什么在工程和设计 计算中使用低位发热量? 什么是标准煤?它的意义是什么? 煤质分析(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煤的元 素分析和工业分析项目中,数值相同的是 (元素分析 中的碳和工业分析中的固定炭;元素分析中的灰分和工业分析 中的灰分;元素分析中的内水分和工业分析中的全水分) 煤质分析有几种基准,写出各自表达式?各有什么意义?各用 于什么场合?固体燃料的燃烧计算,应按元素分析的什么基准 进行? 下图表明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之间的关系,请解释图中各 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11 复习题
12. 请写出散热条件下热自燃必要条件的两个判据的表达式,其物 理意义是什么?散热条件下,热自燃两个必要条件是产热量与 散热量相等、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相等。 13. 为何堆放在煤场上的煤在常温下也经常会发生自燃,而直吹式 煤粉锅炉一次风管道中的煤粉在高于150℃的条件下也不发生自 燃? 14. 热壁面强迫点燃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15. 简述点燃过程的零值梯度理论? 16. 根据谢苗诺夫的非稳态热力着火理论,分析热力着火温度的主 要影响因素。 17. 应用谢苗诺夫非稳态自燃着火理论分析预混气自燃过程,当燃 料浓度、热值、散热强度、壁温和压力发生变化时,系统的着 火温度分别有什么变化? 18. 随着过量空气系数从0增加到大于1,火焰结构和特点如何变化? 19. 某一可燃混合物在一绝热燃烧室中燃烧,通过发热和散热曲线 的关系,分析改变初始温度条件下,燃烧室中着火和熄火等五 个状态的变化过程和临界条件(用图辅助说明);分析燃烧室 中预混燃烧要提高稳定燃烧温度和完全程度可能采取的措施?
11 复习题
20. 绘图说明什么是着火温度和熄火温度?为什么熄火温度总是比 着火温度高?如图所示,放热曲线Q1是一条指数曲线,散热曲 线Q2接近于直线。
12 复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