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数字媒体艺术基础》专业硕士配套考研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大《数字媒体艺术基础》专业硕士配套考研真
题
一、杭州师范大学735艺术基础理论考研真题
二、传播学教程考研真题与分析
19符号(西南交大2019年研;复旦大学2018年研;北交2016年研;温州大学2015年研;中传2014年研;华东师大2014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华农2010年研;中传2010年研)
答:符号是指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符号的特性:①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联系;②社会共有性,社会共有的一般是辞典意义和一部分引申意义。很多引申意义是在小群体中形成的;③发展性,人们不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又分为有声语言符号(口语)和无声语言符号(书面语);而非语言符号又分为动态、静态的视觉型语言符号和包括类语言及其他声音符号的听觉型非语言符号。
20杜威(中科大2019年研;中传2010年研)
答:杜威是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与皮尔士、詹姆士一起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和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新的传播技术将会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他的这些观点至今影响着许多传播学者。
21随机抽样(中传2009年研)
答:随机抽样,又称概率抽样,是现代最普遍、最常用的抽样调查方法,是传播学定量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随机抽样的操作思路是,按照随机性原则,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调查,用其结果推论对象总体的有关指标。随机抽样包括多种具体操作方法,其中,简单随机抽
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多级抽样为四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易于操作,精确性较高,适用于传播学研究,对促进传播学定量研究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2受众商品论(南京大学2018年研;中传2009年研)
答:受众商品论是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密赛提出的关于当代受众研究的极具批判性的观点。该理论认为广告时段或版面价值是传播产生的间接效果,媒介生产的节目、信息、娱乐等不是其主要商品,它们只不过是为吸引受众而提供的“免费午餐”,受众才是媒介的真正产品,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将受众及其注意力打包出售以获取商业利益。受众商品论极具启发性,根据该理论,任何大众媒介,只要拥有了受众,就拥有了市场。媒介根据受众数量的多少和质量高低向广告客户收取费用。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的劳动凝结在了细分后的各种收视群体中了,也是我们称之为受众商品的根本原因。
23符号互动论(南开大学2019年研;中山大学2018年研;中传2009年研)、象征性互动理论(陕西师大2019年研;北工商2017年研;中传2016年研;厦门大学2014年研;武汉理工2010年研;湖南大学2008年研)
答: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性互动理论,符号互动一词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一理论由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库利、米德创立,经布鲁默总结提出,主要研究语言等符号在社会的发展和维持中以及在形成个人精神活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强调个人的精神活动与社会传播过程之间的关系。其主要观点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个体基于对象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采取行动,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人们用于交流的符号及人们如何赋予这些符号以意义,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
24沃尔特·李普曼(南京大学2017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华中师大2015年研;清华大学2013年研;中传2009年研)
答:沃尔特·李普曼,美国专栏作家,政治活动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曾两次获普利策奖。一生写有20部著作,其中《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该书揭示了传播和媒介对人类想象世界的构建作用,提出了刻板印象、拟态环境等著名概念,对议程设置理论、舆论研究、宣传研究影响极大。
25个案研究法(中传2008年研)
答:个案研究就是检验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特征。一般是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或案例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情况。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传播学中个案研究法使用的不是很多。个案研究只涉及某一个别事例,它不能像抽样调查那样,可以据此作出合乎逻辑的科学的推论。因此,个案研究一般没有事先的研究假设,其结果都是从案例研究中得出的,也不证实什么假设。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它详细、深入、全面地占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可以提供许多材料、观点、见解,可以作为其他研究的基础,经过后续的其他类型的研究得出一般性结论。26赖利夫妇模式(中传2008年研)
答:赖利夫妇模式指的是1959年美国研究社会学的J. W. 赖利和M. W. 赖利夫妇提出一个传播结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都可以被看做是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传播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联结,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又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它与政
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保持着相互关系。该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传播过程是处于社会系统中并受其影响的一个子系统,所有的传播过程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活动。传播系统既与社会中其他系统相联系,又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这一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
27英尼斯(中传2014、2008年研)
答:英尼斯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决定论者之一,多伦多学派的鼻祖,麦克卢汉的老师。20世纪40年代他从加拿大经济史逐渐转向了对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在传播与媒介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包括《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他提出的主要理论是媒介偏向论,他认为,没有一样传播媒介是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的,而这种或偏向时间或偏向空间的特性,影响了社会的知识状况、权力结构和政治形态。他认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包括语言、石头、黏土、羊皮纸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比较耐久,能够克服时间的障碍但是不适合流通和传播。这种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有利于传统和宗教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媒介的时间性使得它无法及于远方,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均衡。偏向空间的媒介包括文字、纸张以及更早期的莎草纸等。这种媒介轻便易携,可以克服空间的障碍,有助于帝国的扩张、知识的扩散以及世俗政权的建立。它能够帮助中央政权控制更大的疆界,但是却有可能削弱中央的权威。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的向质地较轻、由偏向时间向偏向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把媒介特性与物质构造作为文明的起点,其思想深深的影响后世,为技术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