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常用消毒液共30页文档

合集下载

重症医学科常用消毒液的浓度、使用方法及有效期

重症医学科常用消毒液的浓度、使用方法及有效期
重症医学科常用消毒液的浓度、使用方法及有效期
消毒液名称
浓度
使用方法
消毒时间
感染监测
有效期
备注
含氯消毒制剂
0.05%(500mg∕l)
用于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
10分钟
每天更换并监测
现配现用(不超过1天)
有效含氯消毒液容器应加盖
0.1%
(1000-2000mg∕l)
用于细菌芽抱、肝炎病毒、传服
1.8g∕L-2.2g/L;
乙醇48%-54%(v∕v)
更换液体时用
待干
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
洁芙柔免洗手消毒液
乙醇54%-66%(v∕v);正丙醇9%T1%(v∕v)
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适用于卫生手消毒。
揉搓待干
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
酒精
75%
用于皮肤消毒
待干
每季度监测一次
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倒入磨口瓶的酒精使用不超过3天
XX年3月制
浸泡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
60分钟
聚维酮碘
5%
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手术、腰穿等特殊部位皮肤消毒;外阴及会阴部皮肤消毒;阴道、伤口粘膜消毒
1-3分钟
每季度监测一次
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倒入磨口瓶的聚维酮碘使
碘伏
5%
用于手术部位皮肤及注射部位皮肤、手、口腔黏膜的消毒
1-3分钟
每季度监测一次
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倒入磨口瓶的聚维酮碘使用不超过3天

医院内常用化学消毒剂

医院内常用化学消毒剂

碘伏消毒液
是由碘、碘化钾与作为载体和助溶 剂的聚醇醚或聚维酮络合制成的不 定型络合物
为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 杆菌及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 胞。
适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
特点
优点
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无刺激、 黄染较轻
易溶于水,兼有消毒、洗净两种作用 用碘伏消毒,使用方便,可以消毒、脱碘
外科洗手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分钟
擦拭法
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手消毒时,用含乙醇的手搓揉剂搓揉至干燥
注意事项
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 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勿用于涂有醇溶性涂料表面的消毒 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 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
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 的有机物清除
属于高效消毒剂。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至今仍 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
分为:
无机化合物类:次氯酸盐为主,作用较快,但不稳定 有机化合物类:氯胺类为主,性质稳定,但作用较慢
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 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 化能力
乙醇
为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 核杆菌及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 灭细菌芽胞,短时间不能灭活乙肝病毒
若消毒带有机物的物品时,要加大消毒剂的 浓度或延长作用的时间
医学资料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直接用药物粉剂处理。主要为含氯消毒 剂
甲醛
一种古老的灭菌剂,被称为第一代化学灭菌 剂的代表
优点是灭菌效果可靠 缺点是有刺激性气味,作用慢,对人有致癌
作用 甲醛气体用于怕热、怕湿物品的灭菌或消毒,
不宜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必须在(低温蒸汽)甲醛消毒灭菌箱中进行,

医院常用消毒液使用要求

医院常用消毒液使用要求
嵩明县人民医院
名称
规格、浓度
使用方法
消毒时间
开启后有效时间
感染监测
备注
氯消毒制剂
0.05%(500mg/l)
用于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源自10分钟现配现用24h(不超过一天)
每天更换并监测
有效含氯消毒剂容器应加盖
0.1%(1000-2000mg/l)
1、用于细菌芽孢、肝炎病毒、传染性疾病污染物消毒
2、浸泡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
60分钟
过氧乙酸
擦拭消毒0.1%-0.2%
用于物体表面、环境表面消毒
30-60分钟
现配现用24h(不超过一天)
每天更换并监测
有效含氯消毒剂容器应加盖
喷雾消毒0.2%-0.4%
对房屋、家具、门窗等进行喷洒
浸泡消毒0.5%
对耐腐蚀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
10分钟
熏蒸消毒15%7ml/m3
用于病房、室内、污染区空气消毒
2小时
2%戊二醛
2%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外用液体使用有效时间、使用方法规定

手术室物体表面、地面清洁消毒

手术室物体表面、地面清洁消毒

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配比一、84消毒液配比1:200(用含有效氯500mg/L)地面清洁消毒:桶内标记为10升水内加入250毫升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

二、84消毒配比1:100(用含有效氯1000mg/L)1. 半清洁区及手术台地面清洁消毒:桶内标记为10升水内加入500毫升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

2. 物体表面的擦拭:喷壶475毫升水加入25毫升消毒液进行擦拭。

三、84消毒配比1:50(用含有效氯2000mg /L)1. 污染区地面清洁消毒:(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呕吐物,血迹等):用含有效氯2000mg /L,桶内标记为10升水内加入1000毫升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

2. 物体表面的擦拭:喷壶450毫升水加入50毫升消毒液进行擦拭。

(用含有效氯2000mg /L)毛巾和墩布使用要求黄色毛巾和白墩布:(半污染区)蓝色毛巾和蓝墩布:(清洁区)棕色毛巾和绿墩布:(污染区)备注:手术台单独配备墩布片专用(一台一片)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配比一、84消毒液配比1:200(用含有效氯500mg/L)地面清洁消毒:桶内标记为10升水内加入250毫升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

二、84消毒配比1:100(用含有效氯1000mg/L)1. 半清洁区及手术台地面清洁消毒:桶内标记为10升水内加入500毫升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

2. 物体表面的擦拭:喷壶475毫升水加入25毫升消毒液进行擦拭。

三、84消毒配比1:50(用含有效氯2000mg /L)1. 污染区地面清洁消毒:(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呕吐物,血迹等):用含有效氯2000mg /L,桶内标记为10升水内加入1000毫升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

2. 物体表面的擦拭:喷壶450毫升水加入50毫升消毒液进行擦拭。

(用含有效氯2000mg /L)毛巾和墩布使用要求黄色毛巾和白墩布:(半污染区)蓝色毛巾和蓝墩布:(清洁区)棕色毛巾和绿墩布:(污染区)备注:手术台单独配备墩布片专用(一台一片)。

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正确使用

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正确使用
适用范围: 适用于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3、使用方法:
• 浸泡法:将洗净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消毒液内,加盖,对细菌繁殖体 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500mg/L作用10min,对经血液, 分枝杆菌和致 病性芽胞菌污染物品,用2000-5000mg/L作用30min。
• 擦拭法:适用于大件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消毒液浓度和作用时 间参见浸泡法。
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
低碳生活
浓度
准确
效果
定时监测
标识明确
注意期限
有效使用 预防院内感染
谢谢!
——戊二醛
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 小等特点;
常用浓度为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消毒与
灭菌; 不适于空气熏蒸或气溶胶喷洒消毒; 不适于食饮具消毒。
——戊二醛
• 使用方法:浸泡法 1.灭菌: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 等离子体是高度电离的电子云、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
式、是物质的第四态,在这种形态中、正电荷总数和负 电荷总数在数值上相等、故称其为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的应用:
*内窥镜和及其它畏热医疗器械、用于外科使用的电线、 电极和电池等的灭菌处理
*体内植入物如人工器官和心脏外科材料的灭菌处理 *体内植入装置等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等灭菌
使用方法:浸泡、喷洒。
过氧化氢杀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名称
细菌繁殖体 真菌
结核杆菌 Polio病毒 细菌芽孢
过氧化氢含量(g/L)
15 30 30 30 60 100
作用时间 (min)
5 20 30 60 35 70
杀灭效果 (%)

手术室现有消毒剂的分类及应用分解共33页

手术室现有消毒剂的分类及应用分解共33页

手术室现有消毒剂的分类及应用分解
6













பைடு நூலகம்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手术室常用消毒液.

手术室常用消毒液.

1 .戊二醛
•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 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其灭菌浓度 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碱性戊二醛常 用于医疗器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值。 PH在7.5-8.5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戊二醛杀菌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达 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 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因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 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它的pH低于5, 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 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1)杀菌原理: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用 于菌体蛋白的疏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 亡。 (2)主要优缺点: 优点:①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 ②可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的灭菌; ③戊二醛在使用浓度下,具有刺激性小、腐蚀性低、安全低毒; ④受有机物的影响小,20%的有机物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缺点:①灭菌时间长,灭菌一般要达到10个小时; ②戊二醛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水肿; ③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需用馏水充分冲洗后才能使用。 (3)杀菌作用 碱性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因而可用作灭菌剂, 但强化酸性戊二醛杀芽胞效果稍弱
手术室常用消毒剂的分类及用 途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手术室
一.定义 二.分类 三.常用种类及使用说明
消毒剂定义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

消毒液消毒对象消毒浓度消毒及配制方法
灭菌剂) 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 2% 将清洗、晾干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
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无菌为 10h 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消毒为 20-45min 。

中效消毒剂) 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 75% ,将物品放入乙醇溶液的加盖容
器中浸泡 10min 以上,对皮肤的消毒用乙醇棉球擦拭。

中效消毒剂) 皮肤、粘膜有效碘 0.5% ,浸泡法:含有效碘 0.05%的消毒液浸
泡 30min ,擦拭法: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含有效碘 0.25-0.5%擦拭 2 遍,共 2min 。

高效消毒剂) 有效氯 5% ,输血器、采血器及针头接触肝炎、结核的器械
及污物有效氯 0.2%,浓度为 0.2% ,配制方法:每 1000ml 自来水中加 40ml84 消毒液,加盖浸泡 60 min 。

浓度为 0.1% 配制方法:每 1000ml 自来水中加 20ml84 消毒液加盖浸泡 60min 以上(未接触病人的可不浸泡)。

浓度 0.05%配制方法:每 1000ml 自来水中加10ml 消毒液加盖浸泡 30min 以上或用其溶液擦拭。

注: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 5%;用于布类、物表、污物的消毒液应现配现用;被消毒的物品需浸泡于液面下,每日更换;消毒液有效浓度采用浓度试纸进行测定。

输液器、注射器有效氯 0.1% 。

体温表医护手止血带换药碗弯盘雾化面罩物表(工作台、输液架、拖布等)污物(排泄物、呕吐物、便器等 ) 有效氯 0.05%。

手术室常用消毒液

手术室常用消毒液
但强化酸性戊二醛杀芽胞效果稍弱
• (4)戊二醛的应用 ①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2%戊二醛(碱性、酸性、中性)可用于各种不怕湿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在常温下 把清洁干燥的器械完全浸入戊二醛水溶液中,30分钟可达到消毒10小时以上可达到灭 菌。无论哪种制剂,在使用时均需先加入0.5%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但一经加入防腐 剂只可保存1个月,碱性戊二醛只可连续使用1-2周。 ②内窥镜的消毒与灭菌 戊二醛是内窥镜消毒的首选药品。目前,内窥镜应用广泛、种类之繁多,制造之精密都 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但对消毒灭菌要求亦愈来愈高。现代内窥镜的很多种部件不耐高温 而怕腐蚀,所以,大多内窥镜都用戊二醛进行消毒或灭菌。戊二醛消毒或灭菌的正确操 作程序是:先将污染的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内窥镜可直接清洗),可用0.2%有效氯清 洗消毒剂清洗内窥镜,冲洗后再用中性或加酶洗涤剂仔细刷洗;冲洗,用清水将洗涤剂 冲洗干净;干燥,洗涤后的器械需经过干燥处理;灭菌,将干燥的器械完全浸泡在2% 戊二醛溶液内,作用到规定的时间,取出用无菌蒸馏水将残余戊二醛冲洗干净即可使用 或干燥保存。用戊二醛消毒内窥镜的要求。
常见的剂型: ①液氯,含氯量大于99.5%(V/V); 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 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 ④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 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10%(W/W); ⑥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 ⑦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 ⑧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2.6%(W/W)。
粉与三合二药物浓度增高,其溶液pH值亦随之上升,有时反需延长作用时间才能灭菌; ②酸碱度 pH值愈低,杀菌作用愈强。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
的次氯酸浓度,而溶液pH值愈低,则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随着pH值上升,愈来愈多的次 氯酸分解成氢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

手术室常用消毒液

手术室常用消毒液
使用方法
在手术室内,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包括浸泡、擦拭、喷洒等。使用时需要遵循正确 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和影响消毒效果。同时,还需要注 意消毒液的储存和保管,避免发生泄漏和变质等情况。
02 常用手术室消毒液介绍
含氯消毒液
种类
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
特点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杀菌能力 ,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 较强的杀灭作用。
选择
在选择手术室消毒液时,需要考虑消毒液的杀菌效果、使用 方式、安全性、稳定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消 毒对象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消毒液,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消毒液的配制与使用方法
配制
在使用消毒液之前,需要根据消毒液的说明书进行配制。不同的消毒液有不同的 配制比例和方式,需要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04 手术室消毒液的安全管理
消毒液的储存与保管
01
02
03
04
消毒液应存放在干燥、阴凉、 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
射和高温。
消毒液应存放在专用的消毒液 储存柜内,并保持柜门紧闭,
防止消毒液挥发和污染。
消毒液的标签应清晰、完整, 标明消毒液的名称、浓度、生
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消毒液的储存区域应设置明显 的警示标识,防止误用和误触
手术室常用消毒液
contents
目录
• 手术室消毒液概述 • 常用手术室消毒液介绍 • 手术室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检测 • 手术室消毒液的安全管理 • 手术室消毒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手术室消毒液概述
消毒液的定义与作用
消毒液的定义
消毒液是一种能够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 食品等领域。
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消毒液的 精确配比、自动喷洒和实时监控 ,提高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手术室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护理课件

手术室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护理课件

感谢观看
THANKS
注意事项
过氧化氢对组织有刺激性,使 用时应避免溅入眼睛和口中; 储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碘伏消毒剂
01
02
03
04
种类
聚维酮碘、碘酊等。
特点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 病毒、真菌等均有良好的杀灭
作用。
使用方法
可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 等消毒,也可用于处理伤口和
预防感染。
注意事项
碘伏对皮肤和黏膜有一定的刺 激性,使用时应避免过量;储 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VS
定期换气
在消毒工作完成后,应打开窗户或换气扇 ,将室内空气中的消毒剂排出,确保空气 质量安全。
避免消毒剂直接接触皮肤与眼睛
避免皮肤接触
在处理消毒剂时,应特别小心,避免消毒剂 直接接触到皮肤。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应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注意眼部保护
消毒剂如不慎溅入眼睛,会严重刺激眼部组 织。因此,在操作时应佩戴护目镜或面罩, 以防止消毒剂溅入眼睛。如果不慎发生眼部 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并及时 就医。
喷雾法
总结词
适用于空气、表面消毒,操作简便,但需注意喷雾的量和消毒剂的浓度。
详细描述
将消毒剂按照规定浓度配制后进行喷雾,喷雾时应均匀覆盖手术室空间或物品表 面。根据消毒剂性质和要求设定喷雾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喷雾后需保 持室内密闭一定时间,以便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
使用消毒剂的注意事项
总结词
穿戴防护服与手套
穿戴防护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接触消毒剂时,应穿戴完整的防护服,包括实验服、隔离衣、围裙等,以防止消毒剂 溅到身上。
佩戴手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