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外交大学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

合集下载

大学外交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外交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外交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国家利益B. 国际法C. 双边关系D. 多边合作答案:A解析: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国家利益,因为外交政策是国家为了维护和实现其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对外行为准则。

2.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几个?A. 4个B. 5个C. 6个D. 10个答案:B解析: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5个,分别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3. 以下哪个不是多边外交的形式?A. 双边会谈B. 国际组织C. 地区合作D. 国际会议答案:A解析: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之间进行的外交活动,而双边会谈只涉及两个国家。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外交手段?A. 经济制裁B. 文化交流C. 军事干预D. 体育赛事答案:A, B, C, D解析:外交手段包括经济制裁、文化交流、军事干预以及体育赛事等,这些都是国家之间进行外交互动的方式。

2. 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实力B. 文化影响力C. 军事力量D. 政治价值观答案:B, D解析: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政治价值观,而不是经济实力或军事力量。

三、简答题1. 简述外交豁免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外交豁免权是指外交人员在驻在国享有的一种法律上的特权,包括不受驻在国司法和行政管辖的权利。

这种特权的存在对于保护外交官员的独立性,确保他们能够不受干扰地执行外交任务至关重要,有助于维护国家间的正常外交关系。

四、论述题1. 论述全球化背景下,多边外交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在全球化背景下,多边外交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不同国家能够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

多边外交有助于解决跨国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经济危机等。

然而,多边外交也面临着挑战,包括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国际组织的权威和效率问题,以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兴起等。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试题(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试题(第一章)

第一章试题1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1.0分试题:.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代表人物是()A.康有为B.严复C.孙中山D.梁启超[参考答案] C.孙中山[我的答案] C.孙中山试题2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1.0分试题: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主要出发点是()A.反对贪官污吏B.发展资本主义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D.争取民主[参考答案] 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我的答案] 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试题3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1.0分试题: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郑观应B.林则徐C.魏源D.王韬[参考答案] B.林则徐[我的答案] B.林则徐试题4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1.0分试题:帝国主义列强未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A.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中国的实力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义和团运动[参考答案] 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我的答案] 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试题5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1.0分试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仅在庄王府一处,就烧死和杀死义和团团民与平民1 700多人。

有一队侵略军竟把一群中国居民逼到一个死胡同内,用机关枪扫射,“直到不留一个人为止”,时间是()A.1900年8月B.1901年8月C.1902年8月D.1903年8月[参考答案] A.1900年8月[我的答案] A.1900年8月试题6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1.0分试题:强迫清政府把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参考答案] A.《北京条约》[我的答案] A.《北京条约》试题7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1.0分试题: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清王朝最高统治者是()A.慈禧太后B.光绪皇帝C.咸丰皇帝D.同治皇帝[参考答案] A.慈禧太后[我的答案] A.慈禧太后试题8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1.0分试题:.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参考答案] B.魏源[我的答案] B.魏源试题9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1.0分试题:所谓“国中之国”是指()A.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B.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C.帝国主义在华的租借地D.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参考答案] C.帝国主义在华的租借地[我的答案] C.帝国主义在华的租借地试题10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1.0分试题: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香港工人大罢工D.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割台斗争[参考答案]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我的答案]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试题11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1.0分试题:19世纪70~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中国近现代外交答案文档

中国近现代外交答案文档

中国近现代外交答案【练习】1.C 2.A 3.B 4.A 5.(1) 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

(2) 变化:由排斥到接受。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

6.1——5:DCAAC 6——10:ABCAD 11——15:BCDBC 16——20:DDDDC 21——25:CBCDC26.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

第(1)题结合背景以及材料中的时间可知原因之一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民主运动的发展,而从材料中可直接找出“人民外交”等,只要能回答到帝国主义侵华、民主主义发展等即可。

第(2)题是开放性试题,对于“人民外交”既不能绝对赞同也不能完全反对,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民国建立,公民权利的觉醒,“人民外交”的兴起;外国列强损害中国利益,激起国人愤慨。

(3)其观点的合理性:民众把国家的外交失利完全发泄到外交官员身上是不对的;在外交上是要有妥协的;绝对的“人民外交”是危险的,要因势利导,要理性。

其观点的不合理性:完全反对“人民外交”是不对的,因为“人民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人民外交”体现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理念。

27. (1)变化:外事机构从无到有;从临时性兼管机构到正式的专门机构并逐渐设置驻外机构;从被动到主动;从闭关自守到废除海禁,并注意保护侨民利益。

(2))评价:这些变化表明在列强冲击下,晚清政府开始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推动中国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也加深了中国对各国乃至世界形势的了解和认识,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侨民利益;但同时也便利了列强借机控制中国内政外交,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半殖民地色彩。

28. 中国:借鉴性,较全面地借鉴了美国政治制度和西方政治理论;进展快速,不到一年就建立起来;曲折性和持久性,屡遭挫折,人民不断努力追求。

大学外交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外交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外交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促进国际冲突B. 增进国际理解和合作C. 限制国家间的交流D. 增加国际竞争答案:B2.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几个?A. 4个B. 5个C. 6个D. 10个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法的来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外交宣言D. 一般法律原则答案:C4. 多边外交与双边外交的主要区别在于什么?A. 涉及的国家数量B. 谈判的地点C. 外交官的级别D. 协议的形式答案:A5. “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亨利·基辛格B. 约瑟夫·奈C. 约翰·米尔斯海默D. 罗伯特·卡普兰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外交谈判中常用的策略包括哪些?A. 妥协B. 威胁C. 合作D. 拖延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属于国际组织的类型?A. 政府间组织B. 非政府组织C. 地区性组织D. 全球性组织答案:A, B, C, D8. 外交使团的职能通常包括哪些?A. 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进行沟通B. 保护派遣国公民的利益C. 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之间的经济关系D. 进行间谍活动答案:A, B, C9. 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主张什么?A. 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者B. 权力是国际政治的关键因素C. 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状态的D. 国际法对国家行为有绝对约束力答案:A, B, C10. 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A. 国内政治状况B. 国际形势变化C. 经济利益D. 文化价值观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11. 简述外交豁免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外交豁免权是指外交人员在驻在国享有的一种法律上的特权,使其免受驻在国司法和行政管辖。

这种特权包括但不限于刑事起诉的豁免、民事诉讼的豁免以及对外交人员的个人和财产的保护。

外交豁免权的重要性在于它保障了外交人员能够自由地执行其职责,不受驻在国的干涉,从而维护国际关系的和谐与正常运作。

外交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外交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外交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外交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国际法B. 国际关系C. 外交政策D. 外交实践答案:D2. 外交学中,外交代表的级别不包括()。

A. 特命全权大使B. 公使C. 领事D. 参赞答案:C3. 外交谈判中,以下哪项不是谈判的基本原则()。

A. 国家主权平等B. 互惠互利C. 单边主义D. 尊重国际法答案:C4. 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A. 国家利益B. 国际形势C. 国内政治D. 个人偏好答案:D5. 多边外交与双边外交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参与国家的数量B. 谈判的复杂性C. 外交手段的使用D. 外交目标的设定答案:A6. 外交礼仪中,以下哪种行为是不恰当的()。

A. 穿着得体B. 准时出席C. 随意打断他人发言D. 尊重对方文化答案:C7. 外交豁免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外交人员的安全B. 促进国际合作C. 维护国家尊严D. 确保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外交手段()。

A. 谈判B. 制裁C. 战争D. 宣传答案:C9. 外交承认的主要形式是()。

A. 法律上的承认B. 事实上的承认C. 正式的承认D. 非正式的承认答案:A10. 外交关系的建立通常需要()。

A. 双方的同意B. 单方的决定C. 国际组织的批准D. 第三方的介入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外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外交理论B. 外交史C. 外交政策D. 外交实践E. 国际法答案:A, B, C, D12. 外交使节的职责包括()。

A. 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进行谈判B. 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C. 保护派遣国公民的利益D. 收集情报E. 参与国际会议答案:A, B, C, D13. 外交谈判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谈判结果()。

A. 双方的实力对比B. 国际形势的变化C. 谈判代表的个人魅力D. 公众舆论E. 谈判策略答案:A, B, C, D, E14. 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一、单选题1.1949年8月,解放区派出学生篮球队赴布达佩斯参加第十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

50年代后,我国运动员又多次参加了在柏林、布加勒斯特、华沙、莫斯科等地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

这些活动()A.深受社会意识形态影响B.旨在缓和与欧洲的关系C.凸显中国体育强国地位D.折射重体轻文蔚然成风2.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先后提出三大外交方针,构成了建国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对新中国外交乃至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一边倒”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C.如何处理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3.新中国成立初期,领导人虽然视美国为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中国必须联苏抗美,但是绝没有把中美关系看死。

毛泽东在同外宾的谈话中多次提到,对美国,一方面,我们要争取主动,公开主张与他们和平共处,建立外交关系,解决台湾问题,欢迎他们来中国;另一方面,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坚持斗争。

这体现了新中国()A.外交政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4.1954 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推动会议通过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宣言。

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都郑重地写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些外交活动()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环境②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③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④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的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周恩来敏锐地观察到召开这样一次会议不仅在亚非历史上,而且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举,标志着亚非国家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历史时代已经来临,中国应该积极出席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A.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新方针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扩大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D.迎来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建交热潮6.1955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说:“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

大学外交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大学外交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大学外交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A. 维护国家利益B. 促进国际合作C. 扩大国家影响力D. 限制他国发展答案:D详解: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合作以及扩大国家影响力。

限制他国发展并不符合外交的基本原则,也不是外交活动的目的。

2. 多边外交与双边外交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参与国家的数量B. 外交活动的规模C. 外交谈判的策略D. 外交协议的形式答案:A详解:多边外交涉及三个或以上的国家,而双边外交仅涉及两个国家。

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

虽然外交活动的规模、谈判策略和协议形式可能因多边或双边外交而有所不同,但这些并不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A. 国内政治状况B. 国际形势变化C. 经济利益考量D. 文化交流答案:A, B, C详解:国家的外交政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政治状况、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经济利益的考量。

文化交流虽然对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系有影响,但它不是直接影响外交政策形成的因素。

2. 外交谈判中,以下哪些策略可能被使用?A. 妥协B. 威胁C. 拖延D. 欺骗答案:A, B, C详解:在外交谈判中,为了达成协议,各方可能采取妥协、威胁或拖延等策略。

妥协是为了找到共同点,威胁可能是为了施压,而拖延则可能是为了争取更有利的谈判条件。

欺骗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使用,但它不符合外交的诚信原则,也不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策略。

三、简答题1. 简述联合国的主要职能。

答案:联合国的主要职能包括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保护人权、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协调国际关系。

2. 什么是“软实力”?它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价值观、政策和外交等非强制性手段影响他国行为的能力。

在国际关系中,软实力可以帮助国家提升国际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促进友好关系,以及在没有直接冲突的情况下实现国家目标。

当代中美关系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当代中美关系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世界传统大国关系是一种什么样子的关系?新型大国关系?你认为能不能建立起来?答案:首先,国际社会里所称的大国是指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国家。

大国关系则主要是指大国之间的双边与多边关系。

大国关系的特点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世界总的发展趋势;二是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他们在世界上的影响;三是各个大国对外基本政策的选择。

1.由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经典著作中反复强调并且西方主流国家关系理论和近代国际关系历史似乎证明了崛起大国与守成霸权国之间的“天然冲突”难以避免,最终使得大国崛起必然挑战霸权国,新兴大国必然打乱国际秩序等论调具有经久的影响力。

故传统的大国关系即传统大国对新兴大国采取打压、竞争、对抗的方式,使得周边区域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紧张、爆发冲突,甚至发动战争,采用种种措施和方法试图抑制新兴大国的进一步发展,唯恐其发展打乱既有的国际秩序。

2.新型大国关系最早由中国提出,2011年习副主席访问美国时首次提出,2012年胡主席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上的演讲中再次重申了中美要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

按照中方的说法,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

双方对其理解和期待也不尽相同,但双方业内已存在的基本共识在于: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是站在“平等、互利和相互认可的基础上建立的”。

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创新之处只要是指:首先,这种大国关系是与4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有很大不同的。

其次,今天,两国相处的战略基础较之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再次,这种新型大国关系是有别于历史上的各种大国关系的。

第四,今天,两国各方面联系之紧密远远超过以往各种大国关系。

第五,今天,人类已进入高度信息化和核时代,大国之间相互激烈对抗,甚至爆发冲突甚至战争,很有可能毁灭地球,毁灭全人类。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A. 1839年B. 1840年C. 1841年D. 1842年答案:B2.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口号?A. 林则徐B. 魏源C. 曾国藩D. 左宗棠答案:B3.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学习西方科技B. 学习西方文化C.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 学习西方军事答案:A4.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A. 1910年B. 1911年C. 1912年D. 1913年答案:B5. 五四运动的主要诉求是什么?A. 反对帝国主义B. 反对封建主义C. 反对文化专制D. 反对军阀割据答案:A6. 中共一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A. 1920年B. 1921年C. 1922年D. 1923年答案:B7.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规模胜利是什么?A. 台儿庄战役B. 平型关大捷C. 淞沪会战D. 百团大战答案:B8.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什么?A.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 封建社会的终结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D. 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答案:C9. “三反五反”运动是针对什么的?A.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B. 反封建、反迷信、反资本主义C. 反分裂、反腐败、反帝国主义D. 反侵略、反霸权、反殖民主义答案:A10. 文化大革命的发起时间是?A. 1966年B. 1967年C. 1968年D. 1969年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______,割让台湾给日本。

答案:《马关条约》12.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答案:中国同盟会13.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了______,反对巴黎和会上的不平等条约。

答案:五四运动14.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______。

答案:南昌起义1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______的全面爆发。

近代六 外交答案

近代六 外交答案

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国的外交1.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展开了独立自主的外交,请回答:⑴最早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

西方国家最初不承认我国的合法地位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一贯奉行的外交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由周恩来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来的。

⑵由于我国立场坚定、正确的外交立场和有礼有节的外交策略,我国外交逐步取得了一些成就:20世纪50年代:①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成为我国的外交原则,至今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完成,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0世纪70年代:①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

②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同一年,中日建交。

③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20世纪90年代:1997年和1999年分别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

21世纪初: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这是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⑶中美关系是我国外交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在我国建国初采取了敌视、不承认新中国的态度,请列举一例史实证明。

美国采取这种态度的主要原因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遭到美国包围威胁、封锁禁运等敌视行为。

中美关系是怎样走向正常化的?先由民间的“乒乓外交”等交往开始,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实现了了正常化。

⑷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

“我国于1971年加入联合国”,这一说法正确吗?如不正确请改正。

应该改正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请回答有关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相关问题:⑴民主制度最早发源于古代希腊奴隶制国家。

近代中国外交史 大学 考试 答案-

近代中国外交史 大学 考试 答案-

1、马嘎尔尼访华:为了要求中国皇帝保护英国商人的在华利益,并设法使中国成为英国商品的巨大市场,英国政府在1792年派马嘎尔尼勋爵率领使团来中国。

在觐见皇帝之前,双方在礼节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清廷最初坚持马嘎尔尼见皇帝时要行三跪九叩礼,但遭到英使拒绝。

最后清廷同意他们用谒见英王时最崇敬的礼节来觐见清朝皇帝。

觐见之后,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清政府却全都拒绝了这些要求。

马嘎尔尼使团在中国一无所获,于1794年回到英国。

2、宗藩体制:中国人一直以中国是世界地理、文化和政治中心自居,讲求华夷之辨和夷夏之防。

这种思想贯彻到对外政策中就逐渐形成了宗藩体系,即中国作为宗主国,在周边的小国中拥有一批被视为藩属的属国。

总之,清政府实行这种朝贡制度就是把封建的等级观念引进到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之中。

由朝贡制度所表现的宗藩体系就是一种君臣关系,即上下、尊卑这个不可动摇的封建原则在清政府对外关系中的体现。

3、总理衙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出于外交需要。

1861年1月20日清廷下令组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

它是中国晚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的中央机构。

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其设立是清政府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4、同文馆:1862年建立京师同文馆最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

同文馆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

后来教授内容越加丰富,涉及自然科学及经济类知识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并于次年开学,仍为外国语言文字专门学校。

5、《蒲安臣条约》:由于清政府当时急需派人出使,于是选中前来辞行的美国公使蒲安臣。

清政府委托他访问欧美国家,疏通关系。

1868年7月28日,他擅自越权,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西华德签订《中美天津条约附约》(也称“蒲安臣条约”)。

外交学导论期末试题答案

外交学导论期末试题答案

外交学导论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外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A. 国际关系的历史演变B. 国家间的外交行为和外交政策C. 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D. 跨国公司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答案:B2. 被称为“现代外交学之父”的是()。

A. 亨利·基辛格B. 尼古拉斯·马基雅维利C. 汉斯·摩根索D. 保罗·萨缪尔森答案:C3. 外交政策的形成过程通常包括()等阶段。

A. 议程设定、政策规划、政策实施B. 政策分析、政策选择、政策评估C. 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决策监督D. 问题识别、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答案:A4. 在外交关系中,软实力的概念是由()提出的。

A. 约瑟夫·奈B. 罗伯特·基欧汉C. 罗伯特·杰维斯D. 肯尼思·沃尔兹答案:A5. 多边外交的主要特点是()。

A. 参与主体的多样性B. 决策过程的复杂性C. 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现实主义在外交学中的基本观点。

现实主义是外交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它认为国际体系是由主权国家构成的无政府状态,国家是理性的行为者,主要追求权力和安全。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并认为国家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

此外,现实主义认为军事力量和外交策略是国家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手段。

2. 阐述公共外交的概念及其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公共外交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交流、信息传播和国际广播等方式,影响其他国家的公众意见,以促进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目标的实现。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公共外交的作用日益重要。

它有助于塑造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促进国际合作,并在全球化背景下,为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关系的发展提供支持。

3. 描述国际组织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作用。

国际组织在全球问题解决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不同国家能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协商。

外交期末试题及答案

外交期末试题及答案

外交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外交的定义、特点和作用答案:外交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外交手段,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和协商,以维护国家利益、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并解决国际问题的一种行为方式。

1. 外交的定义:外交是国家通过外交官等特定机构和渠道,以及一系列的外交手段与其他国家进行的交流、合作和协商的活动。

它旨在增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

2. 外交的特点:- 平等性:外交活动的基础是各国主权的平等和相互尊重,没有一方可以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

- 合法性:外交活动必须符合各国法律和国际法,遵守国际准则和国际关系的规范。

- 长期性:外交是一种持久性的行为,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维护,以建立和巩固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3. 外交的作用:- 维护国家利益:外交活动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协商和谈判,争取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利益。

-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通过外交活动,国家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开展贸易往来、吸引外资等,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 解决国际问题:外交是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话、谈判等外交手段,可以在和平、公正、合法的基础上解决国际纠纷。

试题二:外交的基本原则和外交手段答案:1. 外交的基本原则:- 主权平等原则:各国在外交活动中应尊重彼此的主权,平等对待其他国家,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 非干涉原则:各国应尊重和保障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各国在处理国际争端时应寻求和平解决,通过对话、谈判等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避免使用武力。

- 长期共存原则:各国应通过外交手段,在和平、友好、互利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2. 外交的基本手段:- 外交交涉:通过外交渠道,国家之间以外交官、外交机构等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协商和谈判。

- 外交契约:国家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用于规范双方的行为和关系。

当代中国外交期末考试答案

当代中国外交期末考试答案

当代中国外交期末考试答案当代中国外交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国家不是中国的邻国?A.俄罗斯B.缅甸C.韩国D.印度正确答案:D2.我国加入WTO的时间是?A.1999年B.2001年C.2003年D.2005年正确答案:B3.2019年,中国与哪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声明》?A.日本B.韩国C.印度D.缅甸正确答案:A4.我国与美国的第一次战略对话是在哪一年进行的?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正确答案:C5.下列哪个国家没有和中国建交?A.德国B.阿根廷C.法国D.荷兰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2.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的是经济合作。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由19个成员组成的。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4.光绪帝颁布的《戊戌变法》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5.中美关系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提出的重大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合作,推动沿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其中的“一带”指的是从中国出发,经过中亚、西亚、南亚、东欧、中欧,到达地中海沿岸的一条经济带;“一路”则是指从中国出发,经过南海和印度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再向西到欧洲的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该倡议提出以新的战略思维和战略规划,促进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的经济互联互通和区域合作,推动建设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亚欧大陆。

2. 请简述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和贡献。

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中国积极参与并支持联合国的工作,成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合作发展、维护各国合法权利的重要力量。

在联合国中,中国担任着重要职位,如2011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

外交史试卷及答案

外交史试卷及答案

试题编号: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试卷类型:(A卷)外交学院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学号:姓名:班级:注意:请考生将答案写清题号答在答题纸上,不用再抄原题,直接答在试卷上者无效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1.西方势力进入中国后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是什么?2.英国通过哪几个条约将整个香港地区据为己有?3.袁世凯政府为获列强承认,在哪几个问题上作出巨大让步?4、战后国民党政府从哪些方面获得美国的援助?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1.协定关税2.马嘉理事件3.“中美新约”三、问答题(20分)北京政府时期民众的觉醒如何影响了中国外交?四、论述题(34分)试析南京国民政府在二战期间争取大国地位的外交。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试卷A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评分标准:要求对所提问题进行简要的一两句话回答,准确回答问题即可得满分,不准确将相应扣分。

参考答案:1.西方势力进入中国后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是什么?清政府要求西方外交使节对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2.英国通过哪几个条约将整个香港地区据为己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3.袁世凯政府为获列强承认,在哪几个问题上作出巨大让步?宣读列强起草的就职宣誓词、承诺切实保护列强在华利益、同意与俄罗斯和英国就外蒙古和西藏问题进行谈判。

4、战后国民党政府从哪些方面获得美国的援助?出售、交换、租借、赠送、让渡、借贷、派顾问团(指出其中四种即可)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评分标准:开头一句话定性占2分;说明具体事件、条约、文件的时间和地点等占2分;陈述名词的具体内容占4分;对名词作简要评价占2分。

)1.协定关税近现代时期外国列强在中国所获得的巨大特权。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对英国售华商品只能“值百抽五”,清政府征税须与英国协商,故称协定关税。

外交学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外交学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外交学的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外交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国际关系B. 国际法C. 外交政策D. 外交行为答案:D2. 外交学中的“外交”一词最早来源于:A. 拉丁语B. 希腊语C. 法语D. 英语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外交手段?A. 谈判B. 抗议C. 制裁D. 战争答案:D4. 外交政策的制定通常由哪个国家机构负责?A. 外交部B. 国防部C. 立法机构D. 司法机构答案:A5. 外交使节的主要职责不包括:A. 促进双边关系B. 保护本国公民C. 收集情报D. 执行国内法律答案:D6. 多边外交与双边外交的主要区别在于:A. 参与国家的数量B. 外交手段的使用C. 外交政策的目标D. 外交活动的规模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外交谈判的特点?A. 正式性B. 灵活性C. 保密性D. 强制性答案:D8. 外交豁免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外交人员个人安全B. 保护外交机构的财产C. 确保外交活动的正常进行D. 促进国际友好关系答案:C9. 外交承认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法律承认B. 事实承认C. 个人承认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外交关系的建立通常需要:A. 双方的共同意愿B. 国际组织的批准C. 单方面的决定D. 第三方的介入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外交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A. 外交理论B. 外交历史C. 外交实践D. 外交政策分析答案:ABCD2. 外交手段可以包括:A. 经济制裁B. 文化交流C. 军事干预D. 体育赛事答案:AB3. 外交使节的等级通常包括:A. 大使B. 公使C. 参赞D. 领事答案:ABC4. 外交谈判的基本原则有:A. 互惠互利B. 尊重主权C. 保密性D. 灵活性答案:ABCD5. 外交豁免权包括:A. 人身豁免B. 司法豁免C. 财政豁免D. 行政豁免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外交学与国际关系学的主要区别。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部分课后习题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部分课后习题

一、简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1842年8月29日中英双方在停泊在南京江面英船康华丽号上签署的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

内容:1 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准许英国人居住贸易。

2 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3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4 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5 协定关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附件。

1领事裁判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3低关税4租借地5外国军舰常驻中国港口影响:中国丧失了领土(领土主权)和承受了巨额赔款(转嫁百姓),清政府的闭关政策被打破,中国关税自主权被剥夺,英国商品以及鸦片更容易的进入中国市场,过低的关税使中国民族工业受到挤压,司法主权也遭到了破坏。

中国由一个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的国家。

二、简述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天津条约》是 (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中英中法:1公使进京2内地游历3长江开放和加开口岸,可停泊军舰4修订税则5赔款600万两中俄:东北边境勘查、领事裁判权、片惠、沿海开放口岸。

中美:公使每年占住北京一次、沿海贸易权、军舰口岸巡查、最惠国待遇、保护传教士和教徒、中美友好中美英法《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关税值百抽五,子口税2.5%、鸦片列洋药合法进口每百斤30两税、外国消费品免税、通商口岸税收划一办理,聘请外国人管理海关、陪美商50万两影响:迫使清政府抛弃对夷的鄙视,彻底打破中国闭关政策,各项条款使列强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对华影响。

三、简述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借口大沽冲突再次侵华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1赔款增加到800万两2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3割香港对岸九龙司一处4准许中国人与英法人签合同,到英法属地或海外其他地方做工5偿还没收的天主教堂财产四、分析蒲安臣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蒲安臣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既1868年7月卸任美国驻华大使蒲安臣未经同意代表清政府在华盛顿同美国签订的条约按北京条约规定1861-1862年间各国公使相继来京建立使馆,西方列强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互换使节。

大学外交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外交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外交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联合国的总部设在哪个国家?A. 美国B. 中国C. 法国D. 俄罗斯答案:A2. 哪个国家在1945年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A. 德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3.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由几个常任理事国组成?A. 4个B. 5个C. 6个D. 7个答案:B4. 联合国大会每年在哪个月份举行?A. 1月B. 4月C. 9月D. 12月答案:C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促进世界和平B. 促进经济发展C. 促进文化多样性D. 促进环境保护答案:C6. 哪个国际组织负责监督全球气候变化?A. 世界卫生组织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D. 世界气象组织答案:C7.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缩写是什么?A. UNICEFB. UNDPC. UNESCOD. UNHCR答案:A8. 联合国难民署的主要职责是什么?A. 保护难民权利B. 促进全球贸易C. 维护国际安全D. 促进教育普及答案:A9.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缩写是什么?A. FAOB. WHOC. ILOD. UNESCO答案:A10. 联合国在哪个国家设立了第一个维和行动?A. 刚果B. 黎巴嫩C. 韩国D. 以色列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国家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E. 俄罗斯答案:A B D E2. 联合国的六个主要机构包括以下哪些?A. 联合国大会B. 安全理事会C. 国际法院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 秘书处答案:A B C D E3. 联合国的哪些机构负责促进人权?A. 人权委员会B. 人权理事会C. 难民署D. 儿童基金会E. 妇女地位委员会答案:B E4. 联合国的哪些机构负责环境保护?A. 环境规划署B. 世界气象组织C. 教科文组织D. 粮农组织E. 世界卫生组织答案:A B5. 联合国的哪些机构负责经济发展?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世界银行C. 贸易和发展会议D. 工业发展组织E.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答案:C D 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政府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清朝前期的中外关系1、宗藩模式华夏中心观----等级制的国际关系体系藩属国:朝鲜、琉球、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缅甸、东南亚、中亚的其他一些周边国家2、宗主国与藩属国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维持正当秩序。

向藩属国王派遣使节主持册封仪式,颁发皇帝的册封诏书,承认国王的合法地位。

在藩属国遭受外来入侵时,给予援助;在他们遭遇灾难时,派送宣慰使节和安抚诏令。

*藩属国:按时进贡、请求册封,奉行中国之正朔,尊奉中国为上国。

2、清代负责处理内外藩属事务的部门*礼部:东南邻国及海道来华的南洋、西洋各国的事务。

*理藩院:前身是1636年设立的蒙古衙门,负责处理满蒙关系。

1638年改为理藩院,成为与六部并列的机构。

3、宾礼:维系宗主与藩属关系的礼仪朝聘:宗藩模式中处理番邦事务的最基本方式使团住所:会同四译馆(译馆,不同于现代的使馆)呈递国书:表呈递国书程序:礼部4、中英外交往来马戛尔尼:1792年乾隆嘉庆时期,大不列颠国王特命全权派驻中国斯当东:使团秘书暨顶替大使之全权公使。

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访华第二章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制度的建立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首先破坏了关税自主权。

(小题)2、领事裁判权:(大题)一、在华外人之间的民刑诉讼案件,均由各自的领事审理,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二、中外之间的民事纠纷,外人呈控于领事,领事得先行调查,予以调解,使不成讼,若调解不成,便由领事和地方官共同审理。

三、中外之间的刑事案件,以被告为何国之人,即归何国官署审理、判决。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了近代的“领事裁判权制度”,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北京政府修约外交,中奥、中芬平等条约,取消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权。

3、租界:(大题)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

与被割让的领土不同,租界在名义上其领土仍属出租国。

租界的存在严重侵犯了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司法主权,是一种变相的殖民统治区。

租界的管理机构是工部局,颁布管理租借的章程,征课捐税,建造马路等市政工程,设置巡捕房。

1845年英国从《上海租界章程规定》中取得第一块租界。

1854年,小刀会起义,使治权转移。

1927年收回汉口、九江、镇江英租界@收回汉口英租界@收回九江英租界@英国主动交还镇江英租界4、公使驻京(小题)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外国公使驻京。

第三章洋务体制1、抚局是临时中央外交机构,施行军机处的外交职能2、总理衙门:(大题)总理衙门1861年开始办公,其外交职能是交际和交涉,交际是指拜会、贺年,交涉是指谈判;对内职能是筹拟、审核对外政策、协调地方对外交涉和提名涉外人选。

总理衙门依军机处之创,官员分为大臣和章京两级,均为兼职。

在大臣和章京之间,总办是联系媒介。

总理衙门是临时机构、临时差使,外崇内卑,总理衙门采取非制度的人事沟通方法协调同其他部门的关系,其实际地位由它与皇权的关系而定。

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政治体制发展中的一大创举,但是也有诸多弊端:第一,由于章京均从其他部门司员中抽调,总理衙门成为各旧机关办理各自事务的联合办公处。

组织架构的改革--分班办事制,使总署的结构略微紧密了些,但仍未改变它的联络机关性质。

第二,大臣太多,形成彼此推诿、议而不决、拖沓敷衍,或少数大臣把持一切的局面。

3、三次遣使:(小题)@非正式外交使团:斌椿游历欧洲。

1866年斌椿率领数名同文馆的学生随赫德出洋游历。

@正式遣使:蒲安臣使团。

选择蒲安臣的原因:礼仪问题,蒲安臣倡导“合作政策”。

@郭嵩焘出使英国。

郭嵩焘是中国驻外第一任大使。

4、京师同文馆(大题)?????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最初仅修习外语和国文两门功课,后陆续开设了化学、国际公约、数学、格致、医学与生理学等课程。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教育的主要标本,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途径是依靠洋人办学,就本质上说,同文馆依然是属于封建学校。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它带动了一批新式学校的设立。

5、赴美留学(小题)发端人物:1871年,容闳、曾国藩、李鸿章第四章边疆危机与中法战争1、中日订约(小题)通商章程(1871 年7 月24日)(1)不侵犯对方领土;(2)在和第三国发生冲突时互相给予帮助;(3)彼此享有领事裁判权;(4)只准在通商口岸,根据海关税则进行通商;(5)不任命日本商人在中国当领事。

2、琉球问题:(小题)1879年,日本废琉球国王,吞并琉球国,改为冲绳县。

3、中法战争:(小题)1885年6月9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失去了越南藩属国。

第五章中日甲午战争1、《江华条约》:(小题)日朝1876年2月24日签订《江华条约》,承认朝鲜为独立之邦。

2、“甲申政变”与《中日天津会议专条》:(小题)@1885年4月18日《中日天津会议专条》(1)中、日两国应于四个月之内各将军队尽数撤出;(2)双方应劝朝鲜聘请别国人为教练,中、日两国人员均不得训练朝鲜军队;(3)日后任何一国如欲派兵前往朝鲜平乱,应事先行文知照对方,一俟事定,应即撤兵,不得留防。

3、《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承认朝鲜国独立自主,不再向中国朝贡;4、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帝国主义加紧扩张。

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民族工业受到压制。

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日本从中国获得巨额资金,用于日本的现代化建设,日本崛起。

@中国的新政治运动。

为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掀起了戊戌变法。

第六章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1、《辛丑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在北京东交民巷划定外国使馆区,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民居住。

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2、义和团事件的影响:(了解)@1联军占领北京和俄国在东北的扩张使中国面临瓜分的威胁,并加剧了国际间的猜忌和竞争。

@2《辛丑条约》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

@3大规模的资金外流,虽不至于使中国经济瘫痪,但抑制它的增长。

@4北京的外国公使从此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外交使团,干涉中国。

@5义和团引发新的革新运动。

第七章清末外交制度改革1、觐见礼节的重大调整外交团方案协商后的觐见礼仪:接见地点改为乾清宫,迎接轿辇为亲王所乘之绿轿,乾清宫门阶前下轿。

地点转换:紫光阁——太和殿——乾清宫2、国民外交(大题)国民以一定的组织形式,通过舆论、运动等压力手段,表现自己的意志和实力,影响政府的外交决策,左右对外关系的趋向。

它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一个方面,体现了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

与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宫廷外交或官僚外交截然对立。

3、19c和20c国民外交的区别:(大题)@组织纽带:19世纪国民外交,士绅、农民、手工业者、流民依靠社学、团练、会党、教门,以传统的忠义伦理和迷信维系;20世纪初国民外交,爱国意识逐渐取代忠君意识,接受人民主权学说。

@排外内容:19世纪国民外交,笼统排外;20世纪初国民外交,排外有所选择。

@排外方式:19世纪国民外交以“揭贴”造舆论,向洋人吐唾沫、扔石头、扒铁轨、锯电杆、毁洋货、焚教堂乃至暴力攻击洋人;20世纪初国民外交树立了文明排外的价值取向,以精神排外。

@目标:19世纪国民外交的目标是驱逐“洋鬼子”,恢复社会生活秩序。

20世纪国民外交形成以国民为本体的外交意识,批评宫廷外交、官吏外交。

@国民外交运动:19世纪的国民外交运动:广州反入城斗争、19世纪60-90年代的反洋教斗争、义和团运动。

知识界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与政治参与。

20世纪的国民外交运动:知识界1903年拒俄运动,工商界1905年反美爱国运动,各省收回路矿利权运动。

4、外务部(中央:总理衙门-->外务部)1901年设立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赋予专职中央外交机关以法定地位,管理体制由五人领导体制改为一长制,承政官可内部晋升。

5、交涉使司(地方:洋务局-->交涉使司)1910年8月,外务部奏请把交涉司、交涉使定为通制,裁撤各省的洋务局。

交涉使虽仍为督抚的属官,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外务部的分府。

从外务部经交涉使到海关道的外交行政网络基本打通。

6.储才馆(与京师同文馆做比较,异同)1906年9月设立储才馆,这是中国第一个外交官培训学校,训练课程有讲习课、调查课、翻译课、评议课、撰拟课、编辑课。

第八章南京临时政府与北京政府初期外交1、伍廷芳,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

2、陆征祥(外交人才培养问题中可举例)陆征祥毕业于京师同文馆。

1892年起,历任驻俄、德、奥、荷国公使翻译,驻俄公使参赞,驻荷、俄公使等职。

1912年3月30日,受命为北京政府首任外交总长。

陆征祥的改革措施:按照西方国家模式拟定新的外交部组织法。

改驻外使领馆为专业机构,使领馆人员一律由职业外交官充任。

全面调整外交部与驻外使领馆的关系。

在地方涉外机构方面,改晚清交涉司为特派交涉员(各省)和交涉员(各重要商埠),作为外交部的直属机关,与地方政府合作而不相统属。

3、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俄蒙协约》俄国扶助蒙古自治及编练蒙古国民军,不准中国军队进入蒙境及华人移植蒙境。

@ 《中俄声明文件》。

俄国承认中国在外蒙古之宗主权,外蒙古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中国承认外蒙古之自治权,承认外蒙片人有自行办理外蒙内政及整理本境一切商工事宜之特权;中俄均不驻兵,不派驻文武官员,不殖民;第九章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日本进军山东,英国监督2、二十一条(1)内容因山东问题解决未果,1914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其中第五条是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最终没有被列入。

(2)措施北京政府的应对措施有:弄清日本的真实意图,委派日本顾问有贺长雄归国活动,利用中外报界透露日本要求内容,利用美、英、俄的干涉。

(3)影响1915年北京外交部发表长篇声明,向各国宣布中日交涉始末。

签订的“中日民四条约”暴露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对外的无能,表现了日本独占中国的意向,引起与欧美列强、特别是美国的冲突,成为远东局势长期动荡的根源。

3、对德宣战后对协约国的帮助@粮食供应:设战时粮食出口筹办处(无实绩)@劳工供给:设侨工事务局,70.5万充当工兵。

第十章一战后列强在华重定“均势”1、巴黎和会@研究山东问题与参与和会方式:保和会准备会(1912—1916),为顾维钧1919年在巴黎和会十人会中有关山东问题的发言中的许多论点,以及中国代表提出和会之《山东问题说帖》中诸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