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数的乘法

一年级数学数的乘法

一年级数学数的乘法一年级数学:数的乘法乘法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大量的数。

在一年级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基本的乘法运算和相应的解题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年级数学中的乘法内容,从基础概念到实际运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乘法。

一、乘法的基本概念在数学中,乘法是一种表示相乘操作的运算符号,用“×”表示。

当我们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时,我们称第一个数为被乘数,后面的数为乘数,乘积是乘法的结果。

例如,我们要计算 2 乘以 3:2 ×3 = 6这里,2 是被乘数,3 是乘数,6 是乘积。

二、乘法的运算规律乘法运算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学生们需要掌握和运用:1. 交换律: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即乘数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乘积不变。

例如:3 ×4 = 4 × 3 = 122. 结合律:当需要连续计算多个数相乘时,结果不受计算顺序的影响。

例如:2 ×3 ×4 = 2 × (3 × 4) = 243. 分配律: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即乘法先进行,后加法进行。

例如:2 × (3 + 4) = 2 × 3 + 2 ×4 = 14三、乘法的计算方法在一年级数学中,我们主要使用以下几种基本的乘法计算方法:1. 竖式乘法:将乘数的每位数和被乘数的每位数逐位相乘,然后按照位置相加得到结果。

例如:23× 4_____922. 分配乘法:当被乘数为一个两位数,而乘数为一个个位数时,可以通过分配乘法的方式计算。

例如:25× 3_____7520+ 5_____753. 单位乘法:当乘积的一个数为 0 或 1 时,乘法运算可以简化。

例如:36× 1_____3636× 0_____四、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面积计算等。

乘法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

乘法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

乘法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乘法的意义篇一信息窗2——变葫芦教学内容: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同数连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重点难点:1、理解乘法的意义。

2、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算一算2+2+2+2= 4+4+4=2 3+3+3=2、思考: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呢?二、探究新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

(此处我认为不是提出“乘法”这一概念的最佳时机)1、电脑出示课件,根据画面你能提出问题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2、交流。

3、针对5+5+5+5+5+5+5+5= 40进行乘法教学。

用加法算宝葫芦的个数太麻烦了,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在这里提出乘法自然而然,让学生充分体会出学习乘法的必要性)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相同加数是5有8个这样的数,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书:8×5= 40 5×8= 40,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读法。

4、小组将本组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汇报。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4 + 4 + 4 =()(只)写成乘法算式:()×()=()(只)或()×()=()(只)三、试一试1、课本第6页自主练习1()+()=()()+()+()+()=()()×()=()()×()=()2、填一填3+3+3+3=()×()5+5+5+5+5+5=()×()7+7+7=()×()6+6+6+6+6=()×()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3乘5 6和4相乘()()()()()()4、找朋友7×3 4×6 2×5 6×4 5+52+2+2+2+2 7+7+7 6+6+6+6 3×7 4+4+4+4+45、把图画补充完整。

二年级上册数学6 表内乘法(二)知识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6 表内乘法(二)知识归纳

作品编号:97864512358745963001学校:趣鸟呜市文景镇欧阳家屯小学*教师:瑰丽艳*班级:恐龙队参班*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与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知识要点归纳: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教案与反思

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材第5~6页例2、例3)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问题,经历概括乘、除法的意义的过程,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明确0在四则运算中的运用,并能准确描述有关0的运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及0不能作除数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做过了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的练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今天,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加以归纳,并进一步明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加以提高。

二、学习新课1.认识乘法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问题: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组织全班交流、汇报。

用加法算:3+3+3+3=12(枝)用乘法算:3×4=12(枝)(1)提问:在3×4中,3和4分别表示什么?明确:3表示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表示有4个花瓶,也就是说有4个3连加。

总结: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提问:在3×4中,3和4还可以看成表示什么?明确:3是相同的加数,4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总结:在乘法中,相同的加数和相同的加数的个数,都叫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即:3 ×4 =12↓↓↓因数因数积(3)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小组讨论,组织学生汇报。

①只有相同的加数相加时,才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②当算式里的加数不同时,如:3+4就无法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

总结:相同加数求和才能用乘法简便计算。

2.认识除法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问题1: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问题2: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1)读题,对比上面的两个数学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明确①相同点:都已知有12枝花。

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儿童乐园(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18-19页《儿童乐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从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中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2.能力目标: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复习(以开火车形式口算下列各题。

)2+2+2= 3+3+3= 4+4+4= 5+5+5=6+6= 7+7= 8+8= 9+9=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儿童乐园吗?那里好玩吗?今天我们与小朋友一起去儿童乐园参观。

二、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师:课件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那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有乘飞机的,划船的,坐火车的,还有坐在椅子休息的。

学生汇报:我发现了(1)每架飞机上都坐着2人,有4架飞机;(2)每节车厢的都是4人,有6节车厢;(3)每条船上都是3人,有3条小船:(4)有3张椅子,一张椅子坐1人,一张椅子坐2人,一张椅子坐3人。

师:说得真好,观察的很仔细,那么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汇报:(1)有多少人坐小飞机?(2)乘小火车的有多少人?(3) 划小船的有多少人?(4)坐在椅子上休息的有多少人?2、解决问题师: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计算。

小组讨论,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1)坐小飞机的有:2+2+2+2=8(人)。

(2)乘小火车的有:4+4+4+4+4+4=24(人)。

(3)划小船的有:3+3+3=9(人)。

(4)坐在椅子上休息的有:1+2+3=6(人)。

(设计意图:结合“儿童乐园”的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乘法的意义定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例如,计算2+2+2=6,用乘法表示就是2×3=6或3×2=6。

作用:乘法能够简化计算过程,特别是当加数个数较多时,使用乘法更为方便。

二、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写法:连加算式可以改写为乘法算式。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例如,4+4+4=12可以改写为4×3=12或3×4=12。

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三、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乘数: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

积: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意义: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例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四、乘法的性质交换律: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即a×b=b×a。

结合律:虽然小学二年级还未正式学习乘法结合律,但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乘法算式感受到结合律的存在,即(a×b)×c=a×(b×c)。

五、乘法口诀重要性:掌握乘法口诀对于快速进行乘法运算至关重要。

内容:通常学生会学习1到9的乘法口诀,如1×1=1、1×2=2、2×2=4等,直至9的乘法口诀完全掌握。

六、乘法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要学会将乘法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如计算购买多个相同物品的总价、计算多个相同数量的物体总数等。

乘加、乘减:在看图写算式时,学生需要学会将图中相同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或减去不同的部分。

例如,加法算式3+3+3+3+2=14可以改写为乘加算式3×4+2=14或乘减算式3×5-1=14。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能将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或根据乘法算式写出它表示的加法算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符号意识。

2.经历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建模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乘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能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二)难点1.理解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运算,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2.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以及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趣味情境导入播放一段游乐园的视频片段,展示游乐园里热闹的场景,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和游玩的小朋友。

然后定格在小飞机游乐项目的画面上。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游乐园里的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都坐了一些小朋友。

那你们能数清楚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玩小飞机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信息:画面中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坐3人。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总人数,大部分学生会用加法算式计算:3 + 3 + 3 + 3 + 3 = 15(人)。

请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强化对相同加数相加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1.认识相同加数相加接着展示游乐园里小火车的场景,每节车厢坐6人,有4节车厢。

提问学生:“那坐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呢?你们能列出算式吗?”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6 + 6 + 6 + 6 = 24(人)。

乘法的意义教案(优秀9篇)

乘法的意义教案(优秀9篇)

乘法的意义教案(优秀9篇)乘法的意义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算理。

2、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算理。

(二)能力训练点1、能正确运用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2、正确、合理地进行简算。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灵活、合理的简便算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12×3018×2024×4035×425×445×22、把两位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15=()×()30=()×()24=()×()3、应用题: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

每个手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让学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第一种解法6×12×5=72×5=360(元)第二种解法6×(12×5)=6×60=360(元)你发现什么?使学生明确(1)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即6×12×5=6×(12×5)从而得出: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2)当两个乘数相乘得整十数时,第二种算法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算法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出示例135×5×2学生试做(2)订正:使学生明确简算方法。

35×5×2=35×(5×2)=35×10=350(3)拓展补充45×2×9。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教版⼩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单元第5-6页的内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下⾯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教版⼩学四年级下册第⼀单元四则运算中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对整数乘除法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为后⾯学习的四则运算打基础,也为以后学习⼩数、分数的意义和关系做铺垫。

⼆.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 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活泼好奇好动,虽具⼀定的抽象思维能⼒,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就知识层⾯上,已经学习了简单整数乘除法,对整数乘除法及各部分名称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初步具备了理性认知学习的基础;同时⼜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

三.教学⽬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的认知⽔平,我将拟将教学⽬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通过具体的情境与问题,探索认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名称与关系。

并能熟练运⽤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学⽣分析思维与推理能⼒。

2. 过程与⽅法:引导组织学⽣⾃主观察、合作交流、分析概括认知乘、除法的意义、关系,经历探索过程,体会乘、除间的互逆关系,培养观察、⽐较、分析、表达、归纳、概括等思维能⼒与团结协作能⼒。

3.情感态度:使学⽣在探索新知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信⼼(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乘除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

加减乘除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

加减乘除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概括总结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意义的过程,理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其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活动,培养抽象、概括、类比的能力。

3.通过数学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加、减、乘、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问:同学们,这是几位同学出去游玩时买饮料的结账单,上面有些信息被遮挡住了,你还能知道这几位同学的具体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吗?【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的开始,引入生活中的数学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明确研究问题。

】二、解决问题,概括总结。

(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提出要求:请你独立解决问题,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可以寻求组内同学的帮助。

1.概括加法的意义(1)尝试解答预设:他们一共给营业员了77+23=100元(2)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出示线段图,下面板书:合并。

(3)提出问题,概括加法的意义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学生思考、交流规范学生的表述,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的意义(4)回顾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板书:加数+加数=和)2.概括减法的意义(1)尝试解答预设:珍珠奶茶:77-7=70元70-34=36元(2)汇报交流,交流思考过程同学们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用减法?监控:已知一共花了77元,减去34元和7元,就求出奶茶的钱。

(3)提出问题,概括减法的意义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标答: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规范减法的意义和图式。

一年级数学上册考试必考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考试必考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考试必考知识点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1. 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描述的是数量的相乘关系。

乘法的意义在于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倍数,以实现对数量的扩增或增长的操作。

在日常生活中,乘法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计算商品的总价、计算速度和加工时间等。

2. 乘法算式的写法乘法算式通常用符号“×”或“*”表示。

在数学中,乘法算式有两种常见的写法:竖式和横式。

2.1 竖式竖式是一种逐位进行乘法运算的方法,将被乘数和乘数按位排列,然后逐位相乘,并将中间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下面是一个竖式乘法的示例:23× 4------92+ 80------92在这个例子中,被乘数是23,乘数是4。

首先将被乘数和乘数按位排列,然后逐位相乘得到中间结果。

最后将中间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2.2 横式横式是一种将被乘数和乘数横向排列,然后直接相乘得到结果的方法。

下面是一个横式乘法的示例:23× 4------92在这个例子中,被乘数是23,乘数是4。

将被乘数和乘数横向排列,然后直接相乘得到结果。

3. 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乘法算式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3.1 被乘数被乘数指的是需要被乘的数,它是乘法算式中的第一个数。

3.2 乘数乘数指的是用来乘的数,它是乘法算式中的第二个数。

3.3 乘积乘积是乘法运算的结果,即被乘数和乘数相乘的结果。

3.4 符号乘法运算中的符号通常使用“×”或“*”,表示乘法的操作。

综上所述,乘法是一种描述数量相乘关系的运算,通过乘法算式可以实现对数量的扩增或增长。

乘法算式可以采用竖式或横式的形式进行表示,其中竖式是逐位相乘并相加的方法,横式则直接相乘得到结果。

乘法算式由被乘数、乘数、乘积和符号等部分组成。

通过深入了解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乘法运算的原理和应用。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分析上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我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熟悉情境出发意在学生能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这部分知识既可以解决实际生活的应用,又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的乘除法法奠定基础,在整个数学体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对教材地位分析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将三维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明白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在实际计算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迁移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为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归纳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逆运算”。

二、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接下来是我对学生的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能力,但总结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描述对新知的理解,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感受获取新知的乐趣。

三、说教法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在教法我选择以启发法为主,辅之以讨论交流法、讲练结合等多法,并借助多媒体、教材等教具完成教学,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新知探索过程。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1. 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叫做乘法。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乘法的各部分名称:(3)乘法算式的写法:如3个5相加,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4)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5=10,读作:2乘5等于10。

2. 1~6的乘法口诀注意: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哦!3. 乘加、乘减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4. 解决问题5.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6.1—6的乘法口诀1×1=11×2=2;2×2=41×3=3;2×3=6;3×3=91×4=4;2×4=8;3×4=12;4×4=161×5=5;2×5=10;3×5=15;4×5=20;5×5=251×6=6;2×6=12;3×6=18;4×6=24;5×6=30;6×6=367——9的乘法口诀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7.乘法的运算定律整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消去律。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把相同加数求和的计算正确地表示为乘法算式。

2、认识乘法计算的形成过程,并能初步学会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初步感知数学中繁复问题简单化的思想方法,感知数学的奥妙。

3、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认识乘法意义1、认识相同数连加问题请同学们按下面的要求用学具卡片尺摆出方格数,并用算式表示出各共有多少个方格?①2条4个方格的卡片②4条6个方格的卡片③3条8个方格的卡片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教师多媒体或教具演示操作过程并板书:4 + 4 = 86 + 6 + 6 + 6 = 248 + 8 + 8 = 2看4一下:上面的3 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加数相同;都是相同加数xx 加)类比性探究学习:若我们把8+8+8=24 (3个8连加)简写成:8X 3= 24你认为4 + 4 = 8 6 +6 + 6 + 6 = 24可以简写成什么?而8X49X又表示什么?得数是多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4 + 4 = 8可以简写成:4X 2 = 86 + 6 + 6 + 6 = 24可以简写成:6X 4 = 248 X4表示: 8 + 8 + 8 + 88 X 4 = 329 X2表示: 9 + 99 X 2 = 18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计算相同数连加的问题。

例如:① 一个教室里安6 盏灯,4个教室里共安多少盏灯?6个教室里共安多少盏灯?(6+6+6+6 =6+ 6+ 6+6+6+6 =) ②买一米布要花8元钱,买3米布要花多少元钱?买5米布要花多少元钱?( 8+8+8 =8+ 8+ 8+8+8 )= ③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千米,3 小时能行多少千米?(60+60+60 =)把相同数连加的算式用简写算式表示出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8X 3=24读作:八乘三等于二十四。

因数乘号因数积根据上面的读法,想一想:4X2=8怎样读?6X4 = 2怎样读?2、操作认识乘法的意义(1)请同学们拿出一个有5个方格的卡片,在每个方格内画3个G并用加法和乘法算式表示出这些G共多少个?(2)请同学们用方格卡片上的方格表示出9X2 6X5并用加法或数个数的方法写出这两个式子的积。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长治城区康园中学何丹丹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创境设问,揭示目标1.创设情境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主题图。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那看看,我们准备去哪儿?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在游乐园里都有哪些项目呀?你最喜欢哪个项目?这么多游乐项目接下来我们先去哪儿呀?(小飞机)2.师生交流(1)请你仔细观察,每架小飞机上有几个人?有几架小飞机?(2)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1)出示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每架小飞机上有3个人,要想求小飞机里一共有几人,就得把这些3怎么样啊?(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3+3+3+3=15先写4个3,我写的对吗?要写几个3呀?为什么要写5个3呢?多写一个行吗?(3)汇报交流。

算出结果,读一读算式3+3+3+3+3 你发现什么了?怎么都是加3?(4)认识相同加数。

观察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3)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5个)(5)回顾反思,总结方法我们已经解决了小飞机这个问题,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先干什么呀?先观察,看看知道了哪些信息。

在提问题。

最后列式解答。

然后检查。

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观察找信息提问题列式,用这种方法研究一下其他项目,好吗?,你可以从小火车、旋转木马、过山车里3个项目里,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项目来研究,然后把算式写在自己的本上。

选一个最喜欢的项目,观察找信息提出问题把算式写到纸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信息窗2——变葫芦
教学内容: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同数连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重点难点:
1、理解乘法的意义。

2、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算一算
2+2+2+2= 4+4+4=2 3+3+3=
2、思考: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呢?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

(此处我认为不是提出“乘法”这一概念的最佳时机)
1、电脑出示课件,根据画面你能提出问题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2、交流。

3、针对5+5+5+5+5+5+5+5= 40进行乘法教学。

用加法算宝葫芦的个数太麻烦了,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在这里提出乘法自然而然,让学生充分体会出学习乘法的必要性)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相同加数是5有8个这样的数,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书:8×5= 40 5×8= 40,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读法。

4、小组将本组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汇报。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4 + 4 + 4 =()(只)
写成乘法算式:()×()=()(只)
或()×()=()(只)
三、试一试
1、课本第6页自主练习1
()+()=()()+()+()+()=()()×()=()()×()=()
2、填一填
3+3+3+3=()×()5+5+5+5+5+5=()×()7+7+7=()×()6+6+6+6+6=()×()
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3乘5 6和4相乘
()()()()()()
4、找朋友
7×3 4×6 2×5 6×4 5+5
2+2+2+2+2 7+7+7 6+6+6+6 3×7 4+4+4+4+4
5、把图画补充完整。

共2页,当前第1页12
2×4
6、课本第7页第7题。

(1)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滑冰?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适时引导,加强学生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