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重点
2024年下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必背考点(一)职业理念
2024年下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必背考点(一)职业理念(考试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学生观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尊重学生、讲民主。
)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例题】材料:周末,我带学生去旅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他的话遭到一些学生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有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小强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我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说:“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
”我们对待其他同学也应该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到他的身上闪光点。
教资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资常考知识点汇总由于您没有给出具体的教资考试科目等相关信息,以下为您提供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常考知识点汇总:一、职业理念。
1. 教育观。
- 素质教育的内涵。
-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克服只重视智育的倾向。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特长。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 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要遵循这些规律,如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进行教育。
-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空间。
-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犯错误,教师要宽容对待,给予引导。
- 学生是独特的人。
- 学生是完整的人。
把学生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地关注知识学习。
-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
-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教师职业理念
04 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并关注他们的 全面发展。
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需要具备课程意识,参与课程建设和开发,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从教育的权威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材施教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 得最佳发展。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 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 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 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编写教学方案
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包括教 学步骤、时间安排、教学资源 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
教学实施能力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活 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 作。
有效讲解与演示
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进学生 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和集体荣誉感。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与家长保持沟通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 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 展。
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06 职业道德与素养
职业道德规范与要求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必背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目录第一章职业理念15%(4+1)第一节教育观第二节学生观(每年都出题)第三节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0%(8)(只出单选)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15%(4+1)有2节职业行为(只单选)职业道德(单选+解答)第四章文化素养12%(9)(只出单选)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48%(4+1+1)三种题型:1单选:每年固定29,2分(第一到第五章都会出)2材料分析:3道第一、三、五(阅读理解)章3作文汇总一 职业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概述(一)素质教育观的概念(不需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看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面向全体(1适龄儿童6周岁,2受教育机会公平)(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成绩,还看道德、兴趣、德智体美劳,但不平均发展)(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两全两发展记忆魔法创新和实践 【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改卷标准:踩点给分、多写不扣分材料分析题高分秘诀:三步走战略、总分总模式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与错误正确:值得表扬,体现了··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错误:违反了··的要求,应该如何改正。
第二步(分)理论要求+材料分析注:分条罗列、逻辑清晰第三步(总)总结理论和材料分析第二章 学生观一、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需要背,理解的基础上看一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重点)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教师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第三项不用记)2、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出单选)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完整资料).doc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阅读理解能力4、写作能力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的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2)坚持能力为重(3)坚持全面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第二节、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之教师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第一节素质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涵1. 素质的含义(1)狭义的素质,就是生理学和心理学上所使用的素质概念。
《教育大辞典》认为,素质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某些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特点,尤其是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2)广义的素质,主要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
2. 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各项规定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1)应试教育的教育观(2)素质教育的教育观(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A.从指导思想上看,B.从教育目的上看C.从教育对象上看,D.从教育容上看,E.从课程结构上看F.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G.从师生关系上看,H.从教育方法上看,I.从教学途径上看,J.从评价标准上看,4.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二、素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 素质教育的产生:素质教育思潮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
2. 素质教育的发展1999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观题《职业理念》答题要点
职业理念1.素质教育观①素质教育观是指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②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并不否定人的差异,是通过因材施教,使得所有接受教育的人都能通过素质教育,获得符合自身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
学生观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
其中:“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发展。
“以人为本”是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其具体内涵:①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B.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C.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需求);②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③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体现教育公平原则。
3.教师观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①传道者;②授业解惑者;③示范者;④管理者;⑤朋友;⑥研究者的角色。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主要体现在教师角色和教师行为的转换。
其中:角色转换体现在:①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②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③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④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的转变体现在: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教师职业理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教师职业理念一、充分理解教师职业理念的含义教师职业理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和从业行为的看法和态度,它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理念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和信念,它指导着教师的工作,使教师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和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二、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1、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自主发展。
2、全面发展: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平等公正: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公正评价他们的表现和进步,不偏袒、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4、敬业爱岗: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负责地履行职责,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
5、创新实践:教师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积极践行教师职业理念1、学生需求:教师应该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自主发展。
2、注重情感交流: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真诚、耐心的态度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4、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5、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职业理念是教育工作者所持有的对教育、学生以及教育目标的基本信念,它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下是对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理念的一些主要内容: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它决定了人们如何看待教育、如何设计教育、如何实施教育。
现代教育观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为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社会进步而服务的。
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
记
本篇笔记旨在帮助准备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复和掌握《综合素质》这一部分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该章节的关键内容:
1. 教师的道德素养:
-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
-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个性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 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沟通和倾听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2. 教师的教育理念:
-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
-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 教师要发展和运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
3. 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 教师要不断研究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 教师应掌握教学技能,善于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 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学生的研究秩序。
4. 教师的综合素质:
-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班级活动。
-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 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教学挑战。
这些是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一章的重点内容。
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对上述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大量的练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以上为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字数:218)。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职业理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职业理念》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综合素质》职业理念之三观一:教育观,包括素质教育观和教学观。
素质教育观的内涵可以用“提素”“个性”“创”“两全”这个口诀来概括。
首先,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的素质。
其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最后,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教学观口诀为“研究过人”,强调教学应该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并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此外,教学应该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研究”,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过程,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
同时,教学也应该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即注重过程和结论的关系,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最后,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可以用“两独一发”这个口诀来概括。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规律性和巨大的发展潜能,处于发展过程中。
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是研究和责权的主体。
总之,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是教师职业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职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研究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以及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师生关系上表现出尊重和赞赏,对教学关系要帮助和引导,同时也要注重反思自我。
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教师资格证
(三)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幼儿全 面发展的前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实施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三)幼儿的发展
1.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 2.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1)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2)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活动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内部活动是指不可
理解素质教育应理解以下几点:
1.提高民族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式。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4.潜在性
五、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 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一)树立正确的办园目标 办园目标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纲领。 (二)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教育观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要面向全体 (二)教育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1.创新人
格;2.创新思维;3.创新技能。 (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教师职业理念-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
素质教育的 内涵:
素质教育的 实施内容:
实施素质教 育的基本要 求:
学校教育中 开展素质教 育的途径: 学校教育中 开展素质教 育的方法:
①改变教育观念;②转变学生观;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④建立素质教育的保 障机制;⑤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素质教育观的运用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不均衡 性)
互补性
性别差异、不同个体同一 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之间 个别差异性 的差异、不同个体不同方 因材施教 面存在的差异、不同个体 具有不同的个体心理倾向
1,教师方面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③提高教 师自身的素质;④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⑤发扬教育民主;⑥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 往;⑦正确处理师生矛盾;⑧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 生的合法权利;⑨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第二章
学生观
考纲: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 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4,设计或选择丰 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的全面发 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 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基本任务包括:①培养学生良 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④培养 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要保证教育的方 向,培养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建设者,必须做好德育工作。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 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 性和创造性。具体任务有:①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 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②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③培养和发展学生 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个方面能力;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 精神。 体育。是传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 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基本任 务包括:①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学生体 质,提高健康水平;②使学生掌握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锻 炼的方法,增强运动能力;③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 生保健习惯;④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学生文明习惯。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 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主要任务有: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②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 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 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美育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现实 美又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 育。主要任务: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②使 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 ③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 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 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 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 全面发展为本。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 ”的学生观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小学)
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反思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素质教育采取的评价方式是发展性评价。
5、教师是学生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6、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处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是发展的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激发学生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要尊重学生个性与差异的不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发展。
7、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区别其他职业的重要标准,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潜能。
8、教育理念(从学校、老师、家长等方面分析)9、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10、现代教师角色转换: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11、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巩固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12、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终身学习,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关系到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将成为未来每个教师的基本职业生存方式。
(多读书、读“杂”书)13、本体性知识:任教学科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课堂情境知识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文化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通过,9月1日正式实施。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重点
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1) 教书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眼界开会、思维活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3. 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现行的课堂教育不能仅仅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一般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需要的满足、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态度的端正,这些都要渗透到教学的目标要求中。
4. 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二. 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三. 中学素质教育
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包括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在全面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全面、健康的自我认知,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进入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的关键阶段,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必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高中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动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四.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 面向全体。面向全体适龄学生,让每一个适龄的学生进到学校来,进到班级中来。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记忆口诀整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记忆口诀整理一起考教师一、教师职业理念(5个“观”)该模块会出一个材料分析题,因此我们需要掌握3个“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了解2个“观”:评价观、教学观。
下边一一说一下:1、教育观我国当前的教育观是指“素质教育观”,因此素质教育观的内涵成了我们必须要理解到位的内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全体面创个)2、学生观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优点,会赞美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3.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相信学生、多期望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要认识到学生是人,爱护尊重,讲民主(口诀:王冠人不差钱)3、教师观(“2”个转变)(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三者一开放)(二)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助、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自我、学生、同事的关系)4、评价观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2.评价内容多元化3.评价方式多样化4.评价主体多元化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口诀:许三多过目不忘)5、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口诀:人生过客)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这一部分不仅会考查单选题,同时也是我们两个大题的出题点之一,整体来看这部分不难。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对于想要成为幼儿园教师的朋友们来说,通过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综合素质》这一科目中,有许多关键的知识点需要牢记于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必背的知识点。
一、职业理念(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关注少数优等生。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能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体、美、劳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二)儿童观1、幼儿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
2、幼儿是独特的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3、幼儿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师观1、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要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
2、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3、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要积极与社区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教育法律法规(一)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1、了解教育法的体系,包括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基本法、教育单行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等。
2、掌握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1、教师享有的权利,如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
2、教师应履行的义务,如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理念
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理念在当代社会中,教育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作为一名教师,具备教师资格证是教育工作者进入教育领域的必要条件。
然而,仅仅拥有教师资格证还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职业理念作为指导教师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教育理念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探讨教师资格证教师的职业理念。
一、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教师职业理念的核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具体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育理念教师资格证教师的职业理念应秉持以德育为首要任务,以全面培养学生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
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教师资格证教师应以平等、理解、尊重和关爱为基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因材施教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教育教学更加有效。
总结教师资格证教师的职业理念涵盖了实践教学、教育理念和师生关系等方面。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能力和教学方法。
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职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职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知识点涉及较多,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教师职业理念
1. 职业理念内涵:教师应具备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等理念。
2. 教育教学原则:教师应遵循素质教育、学生主体、因材施教、终身学习等原则。
二、教育法律法规
1. 了解《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2. 熟知《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生权利和教师义务的规定。
三、文化素养
1. 了解中外历史、文学、科学等基础知识,注重传统文化素养。
2. 掌握一定的艺术鉴赏、审美意识,注重艺术素养。
四、职业道德规范
1. 教师应具备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职业道德规范。
2. 注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端正教育思想,提升师德修养。
五、教育理论与方法
1. 了解教育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动态和趋势,结合实践应用。
2. 掌握一定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课堂管理、班级组织、合作学习等。
3.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因材施教。
六、教育教学技能
1. 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技能,注重实际应用。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为中职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部分主要知识点,涉及面较广,考生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复习和备考。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多做真题,总结规律,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
同时,注重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和进步,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重点第一章职业理念素质教育教育观,以人为本学生观,终身学习教师观第一节教育观考察重点: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的途径一( 素质教育观的内涵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美国哈弗教授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应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尤其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不能仅关注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
二( 素质教育观的发展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三( 中学素质教育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
包括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在全面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全面、健康的自我认知,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进入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的关键阶段,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必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高中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动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四(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 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适龄学生,让每一个适龄的学生进到学校来,进到班级中来。
2. 存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要想有所创新,必须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弘扬主动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存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五(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 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改革课程知识拓展: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个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 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个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在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用于探索;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3. 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现行的课堂教育不能仅仅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一般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需要的满足、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态度的端正,这些都要渗透到教学的目标要求中。
4. 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 素质教育并不否认人的差异,不否认受教育者有不同的发展的可能性。
素质教育尊重人的差异和人的发展的不同,是对社会多样性人才需求的反应。
第二节学生观考察重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
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一(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 “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2.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伸“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充分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
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1) 教书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眼界开会、思维活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2)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上,要客观地对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势利导地去施加教育,推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3)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 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分阶段进行);不平衡性(适时而教);互补性(扬长避短);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2)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承认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
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成才条件。
(三)(中学生的发展特点1. 身心发张:中学生在生理上处于青春发育期,个体生长发育进入第二个高峰期,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学生的心理方面发生了巨大改变。
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还不够完全成熟,自控能力又比较差。
2. 主体性发展: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进步与提升,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自我意识凸显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叛逆。
3. 中学生在具体的德智体美等教育内容方面也有着鲜明的发展特点。
(四)(全面发展学生观的基本要求(教育者应该着重从以下要求三个方面去展开工作) 1.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对中学生身心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中学生生理健康要求得以实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得以充分满足。
生理:营养、健康、体育锻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中学生生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中学生自我意识应当得要尊重,自我意识发展应得到正确引导。
2. 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对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建立正确得到自我认识,培养起全面发展的人所需要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
教育者应该充分关心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化解中学生的种种问题。
3. 中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发展的要求德育:要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民主与法律素质等;智育: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体育: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识;美育:要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劳动技术教育:要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思、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二( 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要求公正的对待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和身心发展状况而受到不同的对待。
受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二)(有差异的学生共同发展1.性别:要促进男生和女生的共同发展2.民族:是每个民族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张3.地域差异:经济,教学设施,教师配置4.家庭背景:经济情况,社会地位,家长文化水平,家长性格,家长教育子女水平,家庭结构差异。
不能歧视学生。
5.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最有可能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资源分配的因素,就是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三节教师观考试重点:新课改下教师观的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终身教育观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一( 中学教师职业的认识(一)(教师观及教师专业观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 教师职业与专业教师工作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具有专业的基本特性。
第一,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职业声望。
第二,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职前专业训练。
第三,教师具有专业自主性。
第四,教师职业有自己的专业标准。
第五,教师实践是现代教育科学重点的专业研究领域。
2. 教师职业角色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 (1) 传道者的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授业解惑者的角色(3) 示范者的角色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 管理者的角色教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5) 朋友的角色(6) 研究者的角色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3.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1) 复杂性(体力与脑力的付出)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教书育人,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