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呵护折翼的天使(特殊教育学校 )
塑师德--转作风--优行风
塑师德转作风优行风——学校行风建设汇报材料敖汉旗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新建校,建校以来我们一直把塑造充满正能量的师德行风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强化师德建设、优化行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守纪、爱生、敬业、乐业的教师队伍。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确定了“照镜子、正衣冠、凝聚正能量;转作风、优校风、实现特教梦”的活动主题。
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师德行风建设。
一、塑师德师德乃为师之本,唯有高尚的师德才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特别是对于特殊教育工作来说,较之普通教育,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和恒心,需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劳动,而收获甚微,更需要高尚师德的引领和支撑。
1、制度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学校的制度汇编中位列第一的就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要求教师不准歧视、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敷衍学生,上无准备的课;不准索要家长钱物;尊重家长;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等,并在教师会议上反复强调,工作中狠抓落实,取得很好的成效。
2、榜样示范从网上调取最美乡村教师吉思妞、优秀特校教师海城特校李庆兰、漳平特校柳为民、许昌特校赵利丰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学习,学习特校教师默默无闻的坚守。
同时,坚持树立身边的榜样,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有效地提高了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敖汉旗电视台两次以学校教师的辛勤工作为核心录制《用心呵护折翼的天使》、《梦想在关爱中飞翔》、《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三部纪录片在旗电视台和赤峰市电视台播出,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也使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特校教师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3、提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以“爱心、耐心、关心对学生;热心、细心、恒心对工作”师德教育活动。
引导教师以素质树形象,以作为换地位,以业绩显才能,以实力去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对教师重点开展康复知识和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听评课、小课题研究等活动,给教师提供更多展示、交流的机会。
聂品华:呵护每一个“折翼的天使”
两封 没有 回应 , 三封 四封 石沉大 海 , 但 聂 品 华 毫 不气馁 , 她 要 用 真 心 书写 文 字 去 感 动 每 一 个 看 信
隔 壁 三 楼 的 小 黑 屋 里 锁 着 一 个 义 傻 又 聋 的 女 孩 子, 每 天 中午 她 的姨 妈 给 她送 饭 。 聂品华好 不容易等来孩 子的姨妈 , 又联 系上 孩 子 的父 母 。 孩 子 的 父母 同 意 将 孩 子送 到 学 校 , 但是孩子 由于长期被锁 在家里 , 不 愿 意 和 她 们 一
寻 找 新 锐 班 主 任
上天惩罚 了, 所 以一 般 有 这 样 孩 子 的
家庭, 都 将孩 子锁 在 家里 , 尽 量 不 让
外人知道 。
聂 品 华 一 行 人 好 不 容 易 找 到 一 个残疾孩 子的家庭 , 但 她 们 刚 走 近 屋
前 , 就 被 里 面 窜 出 来 的 一 只 大 黄 狗
的 入
你 们 把 孩 子 接 走 了是 不是 把 孩 子 卖 了 啊 ? ”
看来 , 老 人家 是不 相信她 们 。没办 法 , 镇 里 的 人 没有 听 说 过 这 样 的孩 子 还 能 上 学 , 也 没 听 说
终于, 功 夫不 负有 心人 , 九 州 通 集 团 董 事 长 刘 宅 林 先 生 被 她 的 真 诚 所 感 动 。一 直 以来 , 资 助 了不少莘莘 学子 , 但 对 家 乡 的 特 殊 教 育 学 校 一 无 所知的刘宝林 先生给 聂品华打来 电话 , 说: “ 你 寄 来的 信我们 都看 了 , 我 们董 事局 电都看 了 , 我 们 不 知 道 家 乡还 有 这 样 一 所 学 校 , 你放心 , 我 们 会 帮
最美教师,“四有”好教师事迹材料【守特教初心 担育人使命】
守特教初心担育人使命她很平凡,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感人泪下的动人故事,她只是千万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中的一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她又不平凡,她所面对的是一群折翼的天使——残疾儿童。
虽然无法感受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她用专业、耐心、爱心,为他们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见证了每一个花开的瞬间。
有一种选择叫初心2006年8月,作为青岛第一批公招教师,她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筛选,名列前茅。
这样的成绩,在招聘语文教师的青岛二中、九中这样的一类高中里,可以优先选择。
但是,当她坚定地选择了特殊教育(听障)。
“我,是一名的人民教师,就像许许多多的教师一样平凡普通。
但我,又不普通,只因为我选择做一名特教老师,与我朝夕相伴的是特殊儿童……我的工作是用自己的平凡,去开启他们尘封的心灵……”在她工作日记的开篇中,写着这样的一段话。
她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
”为尽快胜任听障教学工作,她看视频课做记录,请教老教师吸取经验,反复备课、不断反思,教学工作很快走上了轨道。
为进一步练好听障教学基本功——手语,她向老教师请教、向书本学习,还不断与学生交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勤加练习、反复比照,很快手语运用自如。
为及早提升听觉言语康复专业水平,她查文献、学专业、看视频,康复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教学新秀”、“首席手语翻译”,并考取国家“高级言语语言康复师”,并成为了聋校中唯一一个教过学前、初中、高中、职专所有学段的青年教师。
从事孤独症教育后,有些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经常发生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的现象,她就从家里拿来一些儿子的衣服,放在办公室,以备孩子换洗之用。
上学期的一天,xx周围的同学反应异常,都捂住了自己的鼻子,她发现他把大便拉在了裤子里,于是赶快安排好其他学生,领着xx来到厕所,清理身上的粪便,换上干净的衣物,并把裤子洗干净。
家长放学接孩子时知道此事后,感激地拉着她的手说:“种老师,辛苦你了!”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每次她都是及时为孩子处理好一切,让他们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
“妈妈教师”刘小清20年如一日用母爱点燃折翼天使成长的希望
龙源期刊网 “妈妈教师”刘小清20年如一日用母爱点燃折翼天使成长的希望
作者:
来源:《创新作文·初中版》2019年第06期
在学生眼中,她不仅是老师,更像是妈妈;在学生家长眼中,她是启蒙老师,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引路人;在亲人眼中,她是好妻子,更是体贴孝顺的好孙媳。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簡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这是她从事教育工作的真实写照。
特殊教育这个职业平凡朴实,工作辛苦,职业要求近乎苛刻,很多人望而却步。
然而就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20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甘为人梯,像母亲一样呵护折翼天使健康成长,实现着人生的价值与理想。
她凭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忠诚,凭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坚守三尺讲台,无怨无悔,她就是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小清,如今她已然成为全县299名折翼天使的妈妈。
热点提炼:责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平凡与伟大。
特教教师感言 特教老师心得体会 特殊教育心得 特殊教育总结
以爱之名情聚特校从事特教感言初踏教坛,懵懵懂懂听过许多宣誓,也听过许多教育故事,每个前辈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的梦想点亮明灯,让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感人且有深意.每一个时代赋予每一个人不同的使命,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特教人的使命大概就是爱与奉献吧。
一年前的这个金秋,怀揣着梦想,带着忐忑,我第一次真正的踏进这个行业。
当我看到孩子们的时候我的心是崩溃的,第一次上课一进门每个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流着口水吃手的,拍桌子的,发呆的……各种各样的,每次上完课都像处理“二战战场”一样。
就在我被这一个个“小战士”搞得焦头烂额时,一起带班的孙老师说了句:即使这样也不能放弃啊!这句话于我感触颇深,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她教会了我许多,怎样去给这样一群孩子上一节完整的课,怎样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包括怎样调整自己。
后来才得知孙老师并不是这个专业的,她的专业是完全跟特教不搭边的,但是她的娴熟的教态和课堂上的专业性以及她对这份事业的热忱,真让我觉得她的教龄之久。
其实她还不到三十,在我惊讶之余,她也跟我讲了刚步入这个行业的心酸与艰辛,她们那个时候,特教还没有现在这样的社会关注度,可以说了解这个的人少之又少,就在那样一个环境中,正值桃李年华的孙老师接触到了这样一群孩子,开始时学校只是一栋只有上下四间屋子的二层小楼加上一个小院子,跟孩子们一起睡觉,一起上课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特殊孩子有别于正常孩子,孙老师每天定好半夜零点的闹钟叫孩子们起床上厕所,所以她到现在还有这个习惯,每天零点都会自己醒来。
没有做过妈妈的她却胜似妈妈,她当时才二十出头啊,每月工资也就200元。
她在讲这些的时候感觉一切风轻云淡,没有从她嘴里听到过一句抱怨,也没听说过一句孩子不好管。
从她眼神中看到的是希望,是对孩子的爱。
为了教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她也不断提升自己,一个人拎着比她还沉的行李箱去从来没有去过的城市学习,她的学历并不高,因为家庭原因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前年她自己考了成人本科,她笑着说:“再读四年毕业我才三十多啊,还很年轻。
黄锦秀:用爱和坚守为“折翼天使”托起希望
低,很多年轻老师千方百计调出聋校。
面对现状,黄锦秀曾经动摇过,但一想到这群身有残疾的孩子比健全孩子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她毅然选择留下。
初涉讲坛的黄锦秀担任起学校大队辅导员工作。
面对新的岗位,她很着急,因为师范学习的中国手语和温州地方手语有着较大差异,手语不过关又怎么跟聋生沟通?她决定从多方面着手提高手语能力。
每天课间,她都把自己当作学生,请聋生教她手语。
一段时间的学习使她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她寻找着另类的成就感,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这些残疾孩子。
一个冬夜,她正在大队部加班,生活老师着急地打电话告知一位学生肚子痛,黄老师一听,马上到生活区将学生带到医院。
她一边陪孩子挂吊针,一边用手语教育孩子如何注意饮食卫生,边上的医生向她投来了敬佩的目光,说:“聋哑学校老师真不容易呀!”给学生打完点滴,已是凌晨一点多,黄老师冻得直哆嗦,这才想起自己没有穿外套。
小强(化名)是她任教的七年级学生,一岁多时因高烧导致双耳失聪,三岁时父亲意外去世,跟着爷爷一起生活。
没有完整的家庭、没有健全的身体、从小饱受周围伙伴歧视的小强,性格变得自卑、敏感又易怒。
黄老师常与小强沟通,引导他在特定情境中学会控制自己;课后她常以个别辅导的方式耐心给他讲解作业中的难题;他擅长跑步,黄老师就动员几名同学每天约他一起跑。
慢慢地,自卑敏感的小强变得自信坚强了,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这让黄老师感到无比欣慰。
然而,他的爷爷却跟黄老师说:“我家没钱,小强还是不读了。
”“孩子才17岁,不读高中,怎么行呢?”如何帮助这个家庭摆脱暂时的经济困难?黄老师通过周围的亲朋好友为小强筹得四千多元高中生活费。
当小强接过这笔善款时,眼睛湿润了。
爱是教育的底色,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7年的特教生涯,黄锦秀已记不清多少次带着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多少次自己掏腰包为学生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多少次到贫困山区家访……相对于传授知识,在学生眼中,黄老师更像是给他们温暖和爱的妈妈。
我们的特教故事 读书心得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的特教故事》读书心得青龙特教学校杨金书成长的脚步始终伴随着思考,思考的脚步总是伴随着读书。
前几天我读了《我们的特教故事》,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感悟篇,主要介绍特教教师在教育残障儿童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体会。
第二部分是策略篇,主要介绍特教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方法、策略。
第三部分主要是成就篇,主要介绍了特殊学校及校长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和成功做法。
书中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那些特教教师们在特殊教育这块沃土上默默耕耘,把给予和奉献作为忠贞的操守,把倾心和真爱作为无悔的追求,为了让残疾儿童会读一个词,会说一句话,他们要教这些孩子练上百遍甚至千遍,为了纠正残疾儿童的一个不良习惯,他们不知要花费多少心思和努力,为了引导参加儿童适应社会,他们要带领孩子们走出校门,逛超市,访工厂,下田间,这些平淡的、琐碎的、看上去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却耗去了特教教师太多的心血和青春,这些鲜活的生动的故事,使特教教师的爱心、激情、诗意和创造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感动着家长,感动着社会。
面对折翼的天使、失语的精灵、星星的孩子,谁为他们的人生旅途开辟前进的道路?谁又能呵护这些先天不足的幼苗茁壮成长?对,是我们,是献身特殊教育无怨无悔的特教老师们!书中的故事让我感到自豪,是可爱的残疾儿童给了特教教师奉献爱心的舞台,是特殊教育事业充实了特教教师的人生,人们通常形象的用园丁来指代教师,而从事特教工作的教师就是特殊的园丁,较之普教教师,特教教师的付出更多,肩上的担子更重,历史的使命更神圣。
是啊,是我们,是特教老师们用诚挚的心,握着孩子怯懦的手;用无私的爱,照亮孩子孤独的心,用无数的方法,让孩子抬起自信的头,用万语千言,开启那一个个封闭的心灵……书中的故事也让我有了联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挂在嘴边是苍白无力的,只有落实在行动上,才是感人至深的。
还记得固执、倔强、我行我素的殷凯朝。
刚来时根本呆不住,说跑就跑,速度之快连老师都追不上。
用“爱”呵护折翼的天使(特殊教育学校)
坚守这一方净土用“爱”呵护折翼的天使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鲁朝惠选择特殊教育纯属偶然,那年我16岁,在农田里割谷子时,烈日当空,瘦瘦的我站着没过膝盖的水稻田里,重复地收割田里金黄的水稻,后面不时传来爸爸妈妈打谷子的“嗒嗒”声,我满脸汗水,因为瘦小,繁重的体力和多日的劳作让我心灰意冷,泪水夹着汗水从我嘴角流过,苦苦的,咸咸的,我心中暗暗发誓,这辈子我一定要踏出稻田,走出农村!假期过后,我发奋读书,每天几乎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因为家境贫穷,读完直接选择了可以就业的师范!通知我去领录取通知书时,我还正在田里收割稻子,我把镰刀向旁一扔,高兴地跳了起来!接到录取通知书时,看见师范前的那“特殊”二字,我兴奋了好久,以为是师范中最好的学校!进入师范后,我渐渐明白了,所谓的“特殊”指的是我们以后教育对象的特殊,因为没有直面特殊学生,充实而愉快的师范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1999年的春天,万物复苏,怀着无比的期待,我来到涪陵聋哑学校实习。
好不容易才问到了地址,从一所较旧的小学里进去,在一排排整齐宽敞的教室的最边上的一间教室,找到了我要找的学校。
走近一看,一间狭小的教室里,几张旧旧的课桌和一块木质黑板孤零零地放在里面。
上课铃声响了,四五个孩子被一个面容慈祥的老师带了进来,后来才知道,他就是这所只有一个班的学校的校长。
我不知道校长都给孩子们说了什么,我耳朵嗡嗡的,什么都没有听进去,简陋的学校瞬间击垮了我,我不知道是怎样走出“学校”的。
回到住宿的地方,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反复地问自己,这就是我以后工作的地方吗?可是,离我所期待的学校也相差太远了吧!冷静下来后,我告诉自己,不管学校条件如何,我也终于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了,以后的日子还很长,就看自己如何奋斗了!接下来的实习倒也顺利,我用心地和这些聋哑儿童交流,他们很快就接纳了我,也和我熟识起来!临走时,我带着孩子们用白纸办了这所学校的第一“块”黑板报,他们很开心,也舍不得我走,我告诉他们,我一定会回来的!1999年的初秋,我毕业被分配到了涪陵聋哑学校,当时涪陵李渡区和枳城区两所聋哑学校进行了合并,搬迁到了原来的教师进修学校,孩子们终于有了独立的操场,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虽然住宿条件较差,在负楼,但也算有了居住之所,我也分到六楼厕所旁一间宿舍,三角形的,只能容下一张一米五的床,因为是顶楼,下雨时,屋顶总会湿湿的!在那间窄小又潮湿的小屋子里,我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学校的孩子来自主城的很少,绝大多数来自涪陵的各个乡镇,因为离家远,学校实行月假寄宿制,集中上22天课左右,再集中休息周末!孩子们远离了父母,学校里的老师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我也只有放月假才回去家,平时下课后就和孩子们呆在一起,我教会了孩子们第一套广播体操和第一套眼保健操,在城八校辅导员梁瑾的帮助下成立了少先队组织,给孩子们上了第一节主题班队课,和孩子们第一次去春游包饺子……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是最快乐的。
特殊教育中关爱教育论文
谈特殊教育中的关爱教育【摘要】我们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父母的天使。
可上苍却不曾眷顾到每一个孩子,于是人世间便多了许多失语的精灵,许多折翼的天使。
然而却因为有爱,残缺的天使依然美丽,依然善良。
【关键词】慈母关怀;爱心无限【中图分类号】g76常言到,爱满天下。
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过去是,现在是,永远是——教育的营养剂,更是残疾孩子的催化剂。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我想这种爱就体现在教育的机智之中,关注孩子,聆听孩子。
这样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真正的教育。
回顾自己这二十几年的教育生涯,深有体会爱孩子决不是一件简单说几句夸奖的话语,而是要老师用心去倾注。
自从来到特教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与生活,我感到要想他们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快乐地生活与学习要比一般的孩子多付出几倍甚至百倍的爱。
关爱是特殊教育的前提,是特殊教育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而对于生长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残疾孩子来说,关爱是他们生存的希望,是他们理想的火花,是他们成才的阶梯。
一、用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人们常说“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
”在教育中我们要坚信: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学生做不到的。
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对孩子各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会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信赖感,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注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发现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当他们与其他人做得同样好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心灵的交流需要双方平等、坦诚的讨论,老师要细心的观察,真心的关怀、耐心的聆听、诚心的开导、热心的帮助他们,在这种真心真意的交往中,相信不管是谁,都会为你打开心中的那扇门。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
“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
著名作家冰心曾说:“没有爱就没有世界。
关爱特殊教育学校三分钟讲话稿
关爱特殊教育学校三分钟讲话稿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讲话稿的情况越来越多,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指在讲话前拟定的书面稿子。
那么你有了解过讲话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关爱特殊教育学校三分钟讲话稿,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关爱特殊教育学校三分钟讲话稿1尊敬的各位学生家长: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及全体教职工感谢各位家长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这是你们对孩子的爱,也是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从而促进孩子进一步融入社会。
下面,我将学校的总体情况介绍一下:学校建于1995年6月,是呼伦贝尔市第一所、岭东地区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78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3754平方米、生活用房2924平方米。
学校现有听力障碍康复、智力障碍康复、听障义务教育、智障义务教育及两类残疾学生职业技术教育,共计15个教学班,两类残疾学生167人,教职工40人。
我校面向扎兰屯、阿荣旗、莫旗和鄂伦春旗四个旗市招收适龄残疾儿童入学。
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岭东特教学校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2008年,学校的改扩建工程被列入呼伦贝尔市和阿荣旗政府十大惠民工程之一,共投资750万元资金对岭东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原地改扩建。
20--年,新建宿舍400平方米。
配置了各类先进的教学设施,建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测听室、图书室、美术室、律动室、手工室、家政室、社会交往训练室、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认知感知训练室、蒙台梭利教室、美容美发美体美甲教室、中式面点西式面点教室、养生茶艺教室等。
室内装备齐全,各种教学设备均按标准配备,能满足教学活动需要;学校建有网络中心、教学资源库,教师实施电脑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物质保证,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条件。
学校关爱残疾儿童简报
学校关爱残疾儿童简报
学校关爱残疾儿童简报
当人们置身于缤纷的世界,感受着灿烂阳光、锦绣山河、花香鸟语,或载歌载舞,或忙碌工作,尽情地享受多彩生活与工作的乐趣之时,我们不应忘记周围还有一些孩子:聋、哑、盲、弱智等残疾儿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48条规定,每
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今年五月,XXX以“全国
助残日”为契机,组织各班开展了“用爱托起折翼的天使——关爱残疾儿童”的主题班队活动,活动得到全体师生的积极响应。
XXX辅导员XXX讲道:“如果说太阳的第一缕光线能给
予人们希望,那它的持续照耀就能让人倍感温暖。
人,就是这般的感性,在优越的环境也不能将一颗冰冷的心解冻,唯有人间的真情最动人,那温度足以燃烧整个宇宙。
每一个残疾儿童都是折断翅膀坠落人间的小天使,在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爱呵护他们。
也许你不用给他们
多少物质上的慰藉,简单地,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陪他们做做游戏,给他们讲讲故事,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大的关爱了……”
本次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教育学生尊敬残疾人,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
每一个孤残、智障儿童都是一个折翼的天使,他们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关爱和关心。
为了让这些孩子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人间的关爱之情,让我们共同帮助那些有缺陷的小天使吧!。
爱心教育为残疾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89神州教育爱心教育为残疾孩子撑起一片天空孙振华吉林省洮南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是人类的灵魂工程。
特殊教育因其受教育者智残或体残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付出更多的艰辛和责任。
只有做过了,才懂得其中的意义,爱与被爱同样能得到幸福与快乐!特殊教育的老师虽然不能用学生的成绩证明自己的付出,尝不到桃李满天下的甜蜜,但是要付出的却比普通老师更多的爱心、耐心和恒心。
很多时候,他们扮演着父母亲的角色,尽全力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世界。
特殊教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每每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就是他们莫大的幸福。
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国家提出让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我十分重视残疾孩子的教育工作,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快乐的生活、健康的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用关爱点亮孩子的心灵,促进残疾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以爱育人,培育健康心理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的池”。
..残障儿童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和所有正常孩子一样拥有享受教育的权利,虽然我不能够改变他的现状,但是我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尽可能地给他们多一点的阳光,用我们真诚的爱去点亮残障儿童的心灯,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
为了残疾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照顾每一个残疾孩子,让他们逐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一片深情和挚爱,潜移默化地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我们亲切的走到孩子们身边,手把手的教他们拿笔,认真的和他们一起书写绘画,用慈善的目光去寻找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们大加表扬,使孩子增强了做事情的信心。
渐渐地孩子的心理素质普遍得到了增强,学生变得活泼、开朗了,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养成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前的“坏”学生现在变乖了,懂事了。
当我们以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去关心那些调皮的孩子,采用多种形式对残疾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用亲切的语言与之交谈、沟通,用爱心拉近了他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感到平等,得到尊重,树立信心,而及时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爱让折翼的天使不断进步
2012年9月,我从普通学校转岗来到了洛川县特殊教育学校,从此成为一名特教教师。
多年的特教职业生涯,让我收获良多,也感触良多。
在普通学校里,我们更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对特殊的学生群体来说,这是不够的。
特殊的弱势儿童固然也需要获取知识,但他们更需要的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到特校报到时校长陈芳群老师对我说的话,她说:“我们的孩子都是有缺陷的,他们很可怜。
作为一名特殊学校的教师,最应具备的就是爱心。
可以说,爱心是搞好特殊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几乎是特殊教育的全部。
在教师素养中,爱心就是最关键、最核心的素养。
”虽然我选择了特殊教育,也信心满满地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但是进校第一周,我还是被极大地震撼了!我面对的学生中,有的张大嘴巴却发不出准确的声音,知心的话儿要用手对别人“说”;有的睁着大大的眼睛却看不见光明,要在黑暗中摸索前进;有的走路东倒西歪,全凭两根拐杖的支撑……看到这些场景,我才真正理解了陈校长的话,更加觉得他们需要被爱,需要被呵护。
我下决心要用心诠释师爱的真谛,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感化、教育我所带的每一个特殊儿童,让他们幸福快乐地成长,让他们不断进步。
师爱是伟大的、崇高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用爱心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爱心回报我们。
以后的日子里,我身体力行,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并影响着我的每一个学生。
不知不觉中,他们开始进步了。
拓盼是一个语言障碍生,也是一个智障生。
有一天文体活动时,我即兴和拓盼配合跳舞,表达难分难舍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段很蹩脚的表演竟然让拓盼想起了爸爸送她来校时的情景,她不停地喊着:“回!回!”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一把将她搂入怀中,任凭她鼻涕眼泪沾满我的衣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孩子太可怜了,我要加倍呵护她!那天下午放学后,我立刻去给她买了零食,让她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以后的生活中,我给予了她更多的关爱,亲自给她洗头、洗脚、剪指甲,还不时摸摸她的头,与她进行简单的交流。
恩施籍女特教老师欧平琴先进事迹
龙门中学暑期师德培训资料恩施籍女特教老师欧平琴先进事迹。
欧平琴,女,1978年出生,湖北恩施人,中共党员,湖北省骨干教师,黄石市优秀教师,大冶市首届十大名师,大冶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大冶市优秀班主任,大冶市骨干教师。
1998年6月毕业于襄樊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欧平琴是湖北省大冶市第一位特殊教育专业教师。
从教17年来,她在平凡的特殊教育岗位上呕心沥血,为“折翼的天使”撑起一方爱的晴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中共党员和人民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师德风范,谱写了一曲人生壮歌。
2014年4月12日,欧平琴患结核性脑膜炎,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36岁。
在生命弥留之际,她牵挂的仍然是自己的学生。
“她一生没能有自己的孩子,却成为残疾孩子的爱心‘小妈’”,成为人们心中的“最美母亲”。
在短暂人生中,她的“刹那芳华”照亮很多孩子本来残缺、灰暗的世界。
4月4日起,黄石地方媒体率先报道欧平琴先进事迹,引发全国关注。
4月7日,《湖北日报》刊发报道《大爱无边》,宣传欧平琴事迹。
新华网、凤凰网、新浪网等国内知名门户网站纷纷转发报道,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在欧平琴的母校恩施七里中学、七里小学、襄阳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和黄石市,已掀起学习欧平琴事迹的热潮。
4月24日,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刊发长篇通讯《“小妈”大爱》,刊登欧平琴生前日记,并配发评论文章。
报道全文近6000字,生动记录欧平琴生前点滴,称赞欧平琴是“教育脊梁”。
在评论文章《刹那芳华,点亮残疾孩子人生》中,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指出:欧平琴站在了时代道德制高点上。
泪水滴落,擂痛大地。
这足以重新诠释我们对生命的理解,激发我们对他人关爱,再次唤起我们对高尚师德的仰望与追随。
此前一天,该报在同一版面上刊发重要报道《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有关特殊教育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今年元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办好特殊教育,对于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增加残疾人家庭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特教教师,为天使们插上翅膀
残奥会正在如⽕如荼地进⾏。
看到残疾选⼿摘⾦夺银时,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们是最为激动的⼀群。
所有的孩⼦都是天使,残疾孩⼦也不例外,特教教师们就是为天使插上翅膀的⼈。
连⽇来,记者分赴武汉市的⼏所特殊教育学校采访,本想听⽼师们说说那些艰⾟的经历,然⽽合上采访本时,却发现⽼师们将沉甸甸的精神财富放进了记者的⼼中。
今天是我国的第24个教师节。
我们谨以这篇报道,向从事特教⾏业的⽼师们道⼀声:⾟苦了! 智障学⽣的守护者 开学第⼀天,江岸区辅读学校⼀⽚喜悦。
全国特奥形象⼤使、该校学⽣李明凤⼿拿残奥会⽕炬,围在她⾝旁的同学们争相触摸。
“要不是这⾥有⼀群尽责、优秀的⽼师,我们孩⼦的改变怎么会这么⼤?”操场边,⽼⽣家长这样跟新⽣家长介绍。
这是⼀种感谢,也是对新⽣家长的宽慰。
谌添红,辅读学校康复实验班班主任,科班毕业,从事特教13年。
师范毕业⽣都知道,特殊教育在师范院校是个冷门专业。
考⼊师范可不想当⽼师的谌添红,以为“特殊教育”是不⽤当⽼师的专业,于是选择了它。
在辅读学校⼯作多年,谌添红看到⼀些家长带着智障、⾃闭的孩⼦四处做康复训练,有了些效果回到学校后,因为孩⼦不适应传统教学模式,有的前功尽弃。
三年前,她在学校⽀持下,尝试开办集康复培训和正规教育为⼀体的“康复实验班”。
创班伊始,没有家长主动报名,他们都抱有怀疑的态度。
韧性⼗⾜的谌添红四处游说,最后有6名家长为孩⼦报了名。
2006年9⽉,6名学⽣正式在康复班上课,1⼈有唐⽒综合症、3⼈智⼒发育迟缓、1⼈⾃闭症加中度智⼒障碍、1⼈⾃闭症。
到现在,康复实验班增加到6个,有学⽣54⼈、⽼师11⼈。
最初的⼀个⽉,谌添红笑称每天与孩⼦们“玩⽼鹰捉⼩鸡”,不过,经常伤痕累累地回家。
这6名学⽣不知道“坐”为何物,刚刚把⼀名学⽣摁下坐好,另外⼀名学⽣就飞奔出教室,谌添红在后⾯直追。
有些学⽣,如8岁的天天伴有暴⼒倾向,她会毫⽆犹豫地挠你、抓你、打你。
⼀个⽉下来,孩⼦们终于知道了坐着听讲。
“爱”字千斤,“爱”值万金——不让“折翼的天使”掉队
反复讲述 细节 , 手把 手地教 , 不厌 其烦 , 一遍一 遍地重 复 , 与此 同
时, 我们要 时时刻刻 用世界 E最好 的语言符 号——微笑 , 与他们
交流。
王燕勤. 情 系特教献爱心[ J ] . 现代特殊教育 , 2 0 1 2 ( 3 ) . 作者简 介 : 许海燕 , 女, 1 9 7 7 . 2 , 本科 , 甘肃省 民勤县特殊教 育
新课程学 习 N E W C O U R S E S ’ S T U D Y
学科教学
“ 爱” 字千斤 , “ 爱" 值万金
— —
不让 “ 折翼的天使" 掉 队
许 海 燕
( 甘 肃省民勤县特 殊教 育学校 ) 摘 要: 智障儿童存在语 言能力薄弱, 感觉知觉差, 思维 能力欠缺等方面的先天不足 , 面对 他们 , 教 师只有清 醒地 认识 自己的责任 ,
一
因导 致 了生 理上 的残疾 , 又 因此 进一步 引发 了各类 心理 问题 , 例 如: 自卑 、 任性 、 多疑、 仇视等不 同的“ 心理疾 病” , 而特教教 师的师
五、 调整心态 , 无怨无悔
特 教工 作本 身就是一项常人难 以想 象的事业 , 人们对于残疾 爱好 比“ 润滑剂” , 有 了它 , 才有师 生之 间的信赖 和亲近 , 从 而更好 学生 、 对于特教教师总是 充满 了不解和好奇 。有一次 , 我 和另一位 地达 到“ 亲其师 , 信其道 ” 的教育 目的 , 从 而建立 良好 的师生关 系 , 老师带着学生在户外上社会实践课 。我们正给学生介绍生活知识 对 于特殊教育 , 爱便是建 立 良好师 生关系 的基础 , 在 与孩子们 交 时 , 忽然发现很多人在旁边指指点点 , 围观细 瞅 , 有 的还说 : “ 看那 往 中要使他们 感觉到老师 的仁慈 和爱 心 , 我们 要友善而耐 心地与 个 老 师 , 是教傻子 的……” 我们很愤怒也很无 奈 , 跑 到 校 长 办 公 室 他们接触 , 在玩游戏 的过程 中 , 努力充 当他们 中的一 员 , 参 与到游 理论时竟哭 了鼻子。记得那次校长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 : “ 这种尴 戏 中, 渐 渐地他们就会信任我们 , 愿意与我们接触 。在平等 、 真诚 、 尬 的事儿几乎 每一位 特教老师都会遇到 。人 们越 是不理解 , 咱们 友善的气氛 中建立起相互信任 、 相互合作 的关系 。 才更要努力工作 , 让大家都 了解特教也是我们的工作 目标呀 !” 是 二、 “ 细” 字引路。 因 材 施 教 啊, 想要干好特教工作一定要有一颗无怨 无悔 、 无 私奉献 、 无 偿付 当我们与孩子 直接 接触 后 , 首先我们要认 真仔细观察 了解 孩 出的平常心 。 子们 , 恰 当地估计他们现有 的智力水 平 , 及 时发现学生情 绪 、 行 为 总之 , 为了让“ 折翼 的天使 ” 健康 、 快乐地成长 , 我们不 仅要做 的异 常状 态 , 然后针 对每个 不 同的学生采取不 同的教 育方法 , 真 孩子们 的良师 , 更要做益友 , 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们 正常人的待遇 , 正走进 学生 的心中 , 帮他们解 决心 理问题 , 从 而确定不 同的教 育 更要用爱心去感 召他们 , 用热心去帮助他们 , 用诚 心去打动他们 , 目标 , 同时采取切实措施 因材施 教。以此让学生 得到尽可能 的发 把他 们 当做 自己 的儿 女手 足 , 让他 们在 浓浓 的师生 情 中快乐 成 展, 为他们未来成为一名独立 的社会公 民奠定基础 。 长 。只有这样 , 我们 才能感受 到做特教老师独有的快乐 , 才能真正 三、 耐 心 呵护 。 反 复 训 练 体现特教老师的人身 价值 , 才能真正做一名幸福 的教师 。 智障儿童 的智力发展 明显低于 同龄儿 童的水平 , 同样 的教 学 内容他们要花 比普通孩 子多好几倍 的时间才能接受 , 所 以我们 要
特殊教育学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特殊教育学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让每一朵花都如期绽放——市特殊教育学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是一群折翼的天使;他们如苔花,虽微小如米,但也能像牡丹花一样快乐地绽放。
在这群孩子的中间,有一个人,默默地与他们一起奋力绽放,在从教的17年里,她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并多次荣获市县主管部门表彰奖励,她就是日照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从听障学生到智障学生,再到校外的多重障碍学生,##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的爱倾注给了她从教的每一位学生,让这群折翼的天使都能如牡丹花一样,历经风雨,如期绽放。
潜心教学——用爱编织最美的语言2003年9月,刚刚踏进特教门槛的##,正赶上学校初次开办学前语训班,她带着学校领导的期待,怀着满腔的热情,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
班上共9名学生,上午主要是教学和集体语训,下午是单训时间。
为了保证语训质量,她每天至少给每位学生20—30分钟的面对面单独训练时间。
20分钟虽然不长,但9个孩子加起来就是3个多小时。
每天下来,##都是声音嘶哑,说不出话来……为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发准音,她常常把孩子们脏兮兮的小手贴在自己的脸上、鼻旁、脖子上,贴近自己的嘴唇,让孩子感受气流的变化,找准发音部位,甚至让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训练,她教的学生有的能和健全人正常对话,有的可通过看话进行口语交流,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实践中除教授文化知识外,她还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她鼓励孩子正视自身的生理缺陷,自尊、自强、自信。
目前已有数名学生步入高一级的学校就读,多名学生已参加工作,不仅做到了自食其力,有些学生还成为了家庭的经济支柱。
她满怀仁爱之心,积极帮助学生们筑梦、追梦、圆梦。
微电影《托起折翼的天使》观后感
微电影《托起折翼的天使》观后感微电影《托起折翼的天使》观后感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微电影《托起折翼的天使》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年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根据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群体为蓝本创作的微电影《托起折翼的天使》感动了很多观众。
电影是特教老师生活工作的一个缩影,但还不足以全景呈现,在与困难抗争、在执着奉献的.同时,特教老师们也创造了一种别样精彩的生活,就如朱维娟,于无声处把生活渲染得如烟花般灿烂。
润物细无声1991年,朱维娟师范毕业,走进了特殊教育学校,从此一待就是26年。
这26年间,她年年担任班主任,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好,深受学生和家长信任。
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需要教师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每次接到刚入学的孩子,朱维娟都会从刷牙洗脸到穿衣叠被,一样一样地教给他们方法和规矩;天冷了,有的孩子唇边和手背开裂了,朱维娟每天都用温水给他们清洗干净,抹上润唇膏和护手霜;有生活特别困难的孩子,朱维娟就把他接到家里过双休、过节假,还带着去公园玩儿。
朱维娟耕耘着春天,也享受着秋的收获。
她先后获得了全国“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南通市“168爱生优秀教师”,南通市“优秀班主任”,海门市“功勋教师”“学生(家长)最喜欢的老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桃李满天下每一个教师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桃李满天下,看到学生获得成功和幸福,朱维娟也不例外。
不过,作为特教老师,她并不苛求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就,更多的是希望他们在生活中获得圆满。
朱维娟所带的听障学生,因为生理和心理等原因,智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因材施教,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也成为了特教工作的显著特点。
朱维娟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上一届就有3名学生被南京特殊教育示范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录取,而这一专业在全省只招收30人。
对于普通学生,朱维娟则加强职业技能训练,那些学生有的当上了老师,有的办起了汽车美容装潢店,有的创立了阳光无声旅行社,在各自的人生路上快乐前行。
无声的世界 有情的关怀
无声的世界有情的关怀作者:叶祥元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01期聋哑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成长和教育备受关注,而适于他们的教育对于奠定其人生基础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他们究竟接受怎样的教育、有着怎样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呢?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武威市凉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感受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无私的付出,也切身体会了这一群特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别样的课堂武威市凉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2000年9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担负着武威市“三县一区”适龄残障少年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
记者走进校园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正在教室内上课,处于市郊的校园便显得十分安静。
应记者要求,学校副校长齐国华陪同记者来到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听课学习。
这是一节九年级聋哑班的语文课,在无声的世界里,老师如何才能教会他们识字和阅读呢?上课铃声响过之后,讲桌前的老师举起手掌重重一击,孩子们知道现在开始上课了。
这节课学习的是《少年闰土》,师生问好之后,老师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
这样的课堂,与普通学校最大的不同是老师除了需要用语言来讲述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交流都必须依靠手势来和学生互动。
在这儿,手语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学习的内容。
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解释词语及理解文意,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手语来完成。
孩子们在比比划划中读完了课文,老师开始教他们认生字和词语。
“胯下”、“秕谷”、“祭祀”、“五行缺土”……这些生字和词语当中,有一些形象而具体——当讲解“胯下”的时候,按照身体的部位比划便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祭祀”、“五行”这样的抽象概念,老师显然用了许多的心思,从古人对世界的认识,联系到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打了许多的手势,进行了反反复复的解释,直到孩子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坐在教室后边,记者能够切身感受的是,无声世界里,手语让学生的思绪从未停息,它时刻涌动,渐趋丰富。
校长汤栋告诉记者:“聋班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聋校教学计划,开设了语文、数学、品德、美术、律动、体育、劳动、理科、社会、语训、常识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让孩子们在掌握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拥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守这一方净土用“爱”呵护折翼的天使
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鲁朝惠
选择特殊教育纯属偶然,那年我16岁,在农田里割谷子时,烈日当空,瘦瘦的我站着没过膝盖的水稻田里,重复地收割田里金黄的水稻,后面不时传来爸爸妈妈打谷子的“嗒嗒”声。
我满脸汗水,因为瘦小,繁重的体力和多日的劳作让我非常沮丧,泪水夹着汗水从我嘴角流过,苦苦的,咸咸的,我心中暗暗发誓,这辈子我一定要踏出稻田,走出农村!
假期过后,我发奋读书,每天几乎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因为家境贫穷,读完初中,我直接选择了可以就业的师范!通知我去领录取通知书时,我还正在田里收割稻子,我把镰刀向旁一扔,高兴地跳了起来!接到录取通知书时,看见师范前的那“特殊”二字,我兴奋了好久,以为是师范中最好的学校!进入师范后,我渐渐明白了,所谓的“特殊”指的是我们以后教育对象的特殊,因为没有直面特殊学生,充实而愉快的师范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
1999年的春天,万物复苏,怀着无比的期待,我来到涪陵聋哑学校实习。
好不容易才问到了地址,从一所较旧的小学里进去,在一排排整齐宽敞的教室的最边上,找到了我要找的学校。
走近一看,一间狭小的教室里,几张旧旧的课桌和一块木质黑板孤零零地放在里面。
上课铃声响了,四五个聋哑孩子被一个面容慈祥的老师带了进来,后来才知道,他就是这所只有一个班的学校的校长。
我不知道校长当时都给孩子们说了什么,我耳朵嗡嗡的,什么都没有听进
去,简陋的学校瞬间击垮了我,我不知道是怎样走出学校的。
回到住宿的地方,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反复地问自己,这就是我以后工作的地方吗?可是,离我所期待的学校也相差太远了吧!冷静下来后,我告诉自己,不管学校条件如何,我也终于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了,以后的日子还很长,就看自己如何奋斗了!接下来的实习倒也顺利,我用心地和这些聋哑儿童交流,他们很快就接纳了我,也和我熟识起来!临走时,我带着孩子们用白纸办了这所学校的第一“块”黑板报,他们很开心,也舍不得我走,我告诉他们,我一定会回来的!
1999年的初秋,我毕业被分配到了涪陵聋哑学校,当时涪陵李渡区和枳城区两所聋哑学校进行了合并,搬迁到了原来的教师进修学校,孩子们终于有了独立的操场,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虽然住宿条件较差,在负楼,但也算有了居住之所。
我也分到了六楼厕所旁的一间宿舍,三角形的,只能容下一张一米五的床,因为是顶楼,下雨时,屋顶总会湿湿的!在那间窄小又潮湿的小屋子里,我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
学校的孩子来自主城的很少,绝大多数来自涪陵的各个乡镇,因为离家远,学校实行寄宿制,集中上22天课,再集中休息周末!孩子们远离了父母,学校里的老师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我也只有放月假才回家去,平时下课后就和孩子们呆在一起。
我教会了孩子们第一套广播体操和第一套眼保健操,在城八校辅导员梁瑾的帮助下成立了少先队组织,给孩子们上了第一节主题班队课,和孩子们第一次去春游包饺子……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是最快乐的。
我忘却了自己是老师,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大姐姐,在课堂上和他们一起成长,在课余和他们用手语聊天、嬉戏,晚自习和他们一起坐在教室里攻读自考书……那时的我,简单而又快乐!
记得2001年的春天,我们接到区残联的一个通知,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第二届残疾人文艺汇演。
学校里没有音乐老师,也没有舞蹈老师,我和另一个年轻的老师负责排练一个舞蹈节目!当时学生很少,全校也就二十来人,我们选了十个较大的学生,五男五女,五音不全的我也不知道该教他们什么舞蹈,后来索性把在师范学过的一个彝族舞蹈《七月火把节》教给了孩子们!训练的过程是异常痛苦的,孩子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舞蹈,耳朵也听不清节奏,学校条件异常简陋,没有电视,没有音响,没有镜子,没有风扇,六月的天骄阳似火,十多平方米的教室像一个蒸笼,把我们近乎烤熟了!农村孩子的朴实和韧劲在那恶劣的环境中体现了出来,我手拉着学生的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一遍又一遍地带着他们跳!反复成千上百次地练习!后来我们有幸得到了区歌舞团的夏详文老师的指导,孩子们的动作规范了很多,但还是很难做到整齐划一,孩子们顶着酷热,汗流浃背地坚持着一遍一遍的练习,动作也日趋整齐。
在比赛的那天,我穿着从地摊上买来的二十几元的裙子站在重庆绚烂的舞台上,指挥者那群从来没有跳过舞蹈的孩子,赢得了众人多次的掌声!那群从未上过舞台的孩子,通过共同的努力,荣获了舞蹈组一等奖!得知获奖名次的时候,我和孩子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幸福地笑出了眼泪了!那时的孩子们,是那样的自信和阳
光!
学校的物质生活是异常的匮乏,买书和吃饭用去了我全部的工资,我几乎是举债度日!几年后,有些年轻老师的激情慢慢地褪去了!我也开始了有些职业倦怠,送走了一批毕业班,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我开始觉得我的生活缺少了些什么!
我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情!谈不上快乐,也无所谓痛苦!有一个记者曾经这样问过我,在你的工作中,你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我说,是坚持!特殊教育是需要奉献爱的职业,需要所有从事这个职业的老师每天心怀太阳,去温暖每个孩子柔弱的心灵!可是,每天都心怀奉献精神的我们,有时也会疲惫不堪!在那个暑假里,我又回到了老家,为爸爸妈妈收割依旧金黄的稻谷,曾经是那样的雄心勃勃,意气风发,如今,却开始怀疑自己坚持的理由。
老爸老妈依旧乐此不疲地收割着稻子,我的内心也跟着翻江倒海起来!是啊,农民的工作是种好地,我的工作是培养好学生,农民可以年复一年地种植庄稼,而我有什么理由放弃这些孩子呢?如果连我们从事特殊教育的一线老师都放弃了这些孩子,还有谁能担当起教育他们的任务呢?虽然没有鲜花和掌声,但我依旧还有孩子们对我的信任和依恋!一杯开水,一个桔子,一张贺卡,孩子们一次次围绕在我身边听我讲故事的情景再次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想,这就是坚持的理由:我不能辜负孩子对我的信任和依恋!
回到了学校,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我所能带给孩子们最多的快乐!我每年给留守的孩子们过集体生日,买水果鼓励他们不断取得的成绩,带领他们外出到养老院去慰问老人……尽量让他们每
天都过得充实和快乐!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尤其是这些远离父母的特殊孩子,他们内心单纯而敏感,只要给予他们一缕阳光,就会照亮他们整个心田!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就像他的父母一样关心他的生活点滴。
天冷了,时常叮嘱他们注意加衣服;生病了,为他们垫付药费;心里不快乐了,为他们解开心结;……
每个特殊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我愿继续守候特教这方净土,用心去呵护他们,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