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五(人教新课标A版)课堂教学设计27.基本不等式(1)

合集下载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多篇)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多篇)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多篇)第1篇: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基本不等式一、教学设计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用新课程理念打造新的教学模式.二、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确定这节课的目标定位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知识与技能层面,①了解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概念;②要创设几何和代数两个方面的背景,从数形结合的高度让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证明基本不等式;④用基本不等式来证明一些简单不等式.第二层面:过程与方法,通过掌握公式的结构特点,适当运用公式的变形,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第三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去感受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鼓励学生用数学观点进行归纳,抽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美,走进数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②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去感受数学的运用性,体会数学的奥妙,数学的简洁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设计了两个情境:一个是天平测量的问题,另一个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试验,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和理解基本不等式,让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环节:探究交流,发现规律.我在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带着不同的数据去比较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并通过小组折纸试验,通过这样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第三个环节:启发引导、形成结论.本节课的重要任务就是对基本不等式进行严格的证明,包括了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而学生对作差比较法是比较熟悉的,综合法和分析法的过程要加强引导,并组织学生去探究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并规范证明过程,为今后学习证明方法打下基础.第四个环节:训练小结,巩固深化.学习基本不等式最终的目的体现在它的运用上,首先在例题选择上,注重让学生充分认识和间的关系,给出一般的结论,在练习中我选择了题组形式,目的是与让学生强化对基本不等式成立条件包括等号成立的条件.第五个环节:研究拓展,提高能力.我设计了一道关于例题的变式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通过适当的变形将其化为例题中出现的形式,体现化归的思想,最后设计三道思考题,两道进一步巩固化归思想及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一道需要分类讨论,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好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后我通过问题式的小结,让学生自行归纳我们这节课当中学到的知识,特别是最后一问中,让学生去总结在使用基本不等式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条件.虽然我没有点出“一正二定三相等”这样的结论,但已潜移默化为我们下一节课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作了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本节课重点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中例子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不等式的证明过程.难点:灵活使用化归思想把问题转化为运用基本不等式,以及基本不等式成立条件中包括等号成立的条件.在这一节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包括它的成立条件,在这一节课中我的总体想法是通过互动,发现规律,直接猜想,指定验证,得出结论,最后灵活运用这个结论来解决问题.四、本节课亮点:1.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2.灵活运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3.实现课堂三大转变:①变教学生学会知识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②变重视结论的记忆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的体验和感悟;③变模仿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4.课堂小结采取问题式小结给学生留下满口香.导入新课探究:上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教师用投影仪给出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并介绍此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通过直观情景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推进新课师同学们能在这个图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如何找??【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问题2.进一步掌握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问题;3.审清题意,综合运用函数关系、不等式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能综合运用函数关系,不等式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是基本不等式应用举例的延伸。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新课标)】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新课标)】

《2.2基本不等式2a b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基本不等式”是必修1的重点内容,它是在系统学习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掌握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学习选修教材中关于不等式及其证明方法等内容作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2.2a b+≤;会应用此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2a b+≤的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1.2a b+≤等号成立条件; 2.2a b+≤求最大值、最小值.教学过程1.课题导入前面我们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出了一类重要不等式:一般地,∀a,b ∈R ,有a 2+b 2≥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特别地,如果a >0,b >0,我们用√a ,√b 分别代替上式中的a ,b ,可得√ab ≤a+b 2①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通常称不等式(1)为基本不等式(basicinequality ).其中,a+b 2叫做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ab 叫做正数a ,b 的几何平均数.基本不等式表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思考:上面通过考察a 2+b 2=2ab 的特殊情形获得了基本不等式,能否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基本不等式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2.讲授新课1)2a b+≤特别的,如果a >0,b >0,我们用分别代替a 、b ,可得a b +≥,(a>0,b>0)2a b+≤2)2a b+≤用分析法证明:要证2a b+≥(1) 只要证 a +b ≥ (2) 要证(2),只要证 a +b -≥0 (3) 要证(3),只要证 (-)2≥0 (4) 显然,(4)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 =b 时,(4)中的等号成立.探究1:在右图中,AB 是圆的直径,点C 是AB 上的一点,AC =a ,BC =b .过点C 作垂直于AB 的弦DE ,连接AD 、BD .2a bab +的几何解释吗? 易证Rt △A CD ∽Rt △D CB ,那么CD 2=CA ·CB 即CD =ab . 这个圆的半径为2ba +,显然,它大于或等于CD ,即ab ba ≥+2,其中当且仅当点C 与圆心重合,即a =b 时,等号成立. 2a bab +≤几何意义是“半径不小于半弦”评述:1.如果把2ba +看作是正数a 、b 的等差中项,ab 看作是正数a 、b 的等比中项,那么该定理可以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于它们的等比中项.2. 在数学中,我们称2ba +为a 、b 的算术平均数,称ab 为a 、b 的几何平均数.本节定理还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结论并证明,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研究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例1 已知x >0,求x +1x 的最小值.分析:求x +1x 的最小值,就是要求一个y 0(=x 0+1x ),使∀x >0,都有x +1x ≥y .观察x +1x ,发现x ∙1x =1.联系基本不等式,可以利用正数x 和1x 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关系得到y 0=2. 解:因为x >0,所以x +1x ≥2√x ∙1x =2当且仅当x =1x ,即x 2=1,x =1时,等号成立,因此所求的最小值为2.在本题的解答中,我们不仅明确了∀x >0,有x +1x ≥2,而且给出了“当且仅当x =1x ,即=1,x =1时,等号成立”,这是为了说明2是x +1x (x >0)的一个取值,想一想,当y 0<2时,x +1x =y 0成立吗?这时能说y .是x +1x (x >0)的最小值吗?例2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1)如果积xy等于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P;S2.(2)如果和x+y等于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14证明:因为x,y都是正数,所以x+y≥√xy.2(1)当积xy等于定值P时,x+y≥√P,2所以x+y≥2√P,当且仅当x=y时,上式等号成立.于是,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P.(2)当和x+y等于定值S时,√xy≤S,2所以xy≤1S2,4S2.当且仅当x=y时,上式等号成立.于是,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14例3(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m2的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篱笆的长度是多少?(2)用一段长为36m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分析:(1)矩形菜园的面积是矩形的两邻边之积,于是问题转化为:矩形的邻边之积为定值,边长多大时周长最短.(2)矩形菜园的周长是矩形两邻边之和的2倍,于是问题转化为:矩形的邻边之和为定值,边长多大时面积最大.解:设矩形菜园的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为xm,ym,篱笆的长度为2(x+y)m.(1)由已知得xy=100.由x+y2≥√xy,可得x+y≥2√xy=20,所以2(x+y)≥40,当且仅当x=y=10时,上式等号成立因此,当这个矩形菜园是边长为10m的正方形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篱笆的长度为40m.(2)由已知得2(x+y)=36,矩形菜园的面积为xym2.由√xy≤x+y2=182=9,可得xy≤81,当且仅当x=y=9时,上式等号成立.因此,当这个矩形菜园是边长为9m的正方形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81m2. 例4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形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4800m2,深为3m.如果池底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20元,那么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分析:贮水池呈长方体形,它的高是3m,池底的边长没有确定.如果池底的边长确定了,那么水池的总造价也就确定了.因此,应当考察池底的边长取什么值时,水池的总造价最低. 解:设贮水池池底的相邻两条边的边长分别为xm,ym,水池的总造价为2元.根据题意,有z=150×48003+120(2×3x+2×3y)=240000+720(x+y).由容积为4800m3,可得3xy=4800,因此xy=1600.所以z ≥240000+720×2√xy ,当x =y =40时,上式等号成立,此时z =297600.所以,将贮水池的池底设计成边长为40m 的正方形时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297600元. 【设计意图】例题讲解,学以致用. 3.随堂练习1.已知a 、b 、c 都是正数,求证:(a +b )(b +c )(c +a )≥8abc 分析:对于此类题目,选择定理:ab ba ≥+2(a >0,b >0)灵活变形,可求得结果.解:∵a ,b ,c 都是正数 ∴a +b ≥2√ab >0 b +c ≥2√bc >0 c +a ≥2√ca >0∴(a +b )(b +c )(c +a )≥2√ab ·2√bc ·2√ca =8abc 即(a +b )(b +c )(c +a )≥8abc . 【设计意图】讲练结合,熟悉新知. 4.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重要不等式a 2+b 2≥2ab ;两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a+b 2),几何平均数(√ab )及它们的关系(a+b 2≥√ab ).它们成立的条件不同,前者只要求a 、b 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a 、b 都是正数.它们既是不等式变形的基本工具,又是求函数最值的重要工具(下一节我们将学习它们的应用).我们还可以用它们下面的等价变形来解决问题:ab ≤a 2+b 22,ab ≤(a+b 2)2.我们用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关系顺利解决了函数的一些最值问题.在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是值得重视的一种方法,但在具体求解时,应注意考查下列三个条件:(1)函数的解析式中,各项均为正数;(2)函数的解析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有一个为定值;(3)函数的解析式中,含变数的各项均相等,取得最值即用均值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时,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教学反思:略。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第三章3.4基本不等式(一)导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第三章3.4基本不等式(一)导学案
答案B
解析x2+ax+1≥0在x∈上恒成立
⇔ax≥-x2-1⇔a≥max.
∵x+≥2,∴-≤-2,∴a≥-2.
二、填空题
7.若a<1,则a+有最______值,为________.
答案大 -1
解析∵a<1,∴a-1<0,
∴-=(1-a)+≥2(a=0时取等号),
∴a-1+≤-2,∴a+≤-1.
8.若lgx+lgy=1,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3.设a,b∈R,且a≠b,a+b=2,则必有()
A.1≤ab≤B.ab<1<
C.ab<<1 D.<ab<1
答案B
解析∵ab≤2,a≠b,∴ab<1,
又∵>>0,
∴>1,∴ab<1<.
4.已知正数0<a<1,0<b<1,且a≠b,则a+b,2,2ab,a2+b2,其中最大的一个是()
A.a2+b2B.2C.2abD.a+b
答案2
解析∵lgx+lgy=1,∴xy=10,x>0,y>0,
A.B.bC.2abD.a2+b2
答案B
解析∵ab<2,∴ab<,∴2ab<.
∵>>0,∴>,
∴a2+b2>.
∵b-(a2+b2)=(b-b2)-a2=b(1-b)-a2
=ab-a2=a(b-a)>0,∴b>a2+b2,∴b最大.
6.若不等式x2+ax+1≥0对一切x∈恒成立,则a的最小值为()
A.0 B.-2C.-D.-3
3.基本不等式的常用推论
(1)ab≤2≤(a,b∈R);
(2)当x>0时,x+≥2;当x<0时,x+≤-2.

人教高中 数学 必修五 3.4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 数学 必修五 3.4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五 3.4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5课题:3.4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教材人教A版必修五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是《不等式》这一章中继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线性规划之后,从几何背景(赵爽的弦图)中抽离出的基本结论,是证明其他不等式成立的重要依据,也是求解最值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

就本章的编写而言,教材讲究从直观性上学习,注重每个数学模型引领数学思想的教材编排暗线,并且都体现出遵循从几何背景入手,强调数形结合思想。

本节内容在此基本上渗透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并且会在后续学习时再次得到加强。

基本不等式的学时安排是3课时,它涉及基本不等式的推导教学和求解最值问题两大部分。

本节课是基本不等式教学的第一课时,其主要学习任务是通过赵爽弦图中面积的直观比较、抽象概括,提炼出不等式222(,)+≥∈。

a b ab a b R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替换、证明探究、数形结合及实际应用等四种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基本不等式。

其中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是从代数、几何多方面展开,既有逻辑推理,又有直观的几何解释,使学生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其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这就使得不等式的证明成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能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模型求解函数最值。

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有以下两条:①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

根据《课标》要求和本节教学内容,并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掌握基本不等式,并能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一些国际数学家大会被誉为是数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每次大会上都会宣布菲尔兹奖获奖名单。

高中数学必修五(人教新A版)教案27基本不等式1

高中数学必修五(人教新A版)教案27基本不等式1
2.在数学中,我们称 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 为a、b的几何平均数.本节定理还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补充例题]
例1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
(1) ≥2;
(2)(x+y)(x2+y2)(x3+y3)≥8x3y3.
分析:在运用定理: 时,注意条件a、b均为正数,结合不等式的性质(把握好每条性质成立的条件),进行变形.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
2)从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基本不等式
用分析法证明:
要证 (1)
只要证a+b (2)
要证(2),只要证a+b- 0(3)
要证(3),只要证(-) (4)
显然,(4)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b时,(4)中的等号成立。
3)理解基本不等式 的几何意义
探究:课本第110页的“探究”
在右图中,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的一点,AC=a,BC=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不等式 的几何解释吗?


课后
反思
3
解:∵x,y都是正数∴ >0, >0,x2>0,y2>0,x3>0,y3>0
(1) =2即 ≥2.
(2)x+y≥2 >0x2+y2≥2 >0x3+y3≥2 >0
∴(x+y)(x2+y2)(x3+y3)≥2 ·2 ·2 =8x3y3
即(x+y)(x2+y2)(x3+y3)≥8x3y3.
4.课时小结


重点
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
难点
基本不等式 等号成立条件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高中数学5个不等式教案

高中数学5个不等式教案

高中数学5个不等式教案
课题:高中数学不等式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各种不等式问题,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方法。

一、引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不等式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不等式的意义和作用。

二、基本性质: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大小关系、加减乘除,等不等式的性质。

2. 不等式的转化:加减法转化、乘除法转化等。

3. 不等式的表示:解集表示法、图示法等。

三、解不等式:
1.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不等式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2.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和步骤。

3. 复合不等式:解复合不等式的方法和技巧。

四、不等式的应用:
1. 不等式在几何中的应用:三角形不等式等。

2. 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最大最小值问题、优化问题等。

五、综合练习:
安排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不等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是一份高中数学不等式教案范本,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具体调整和安排。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精品教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精品教案

《基本不等式:》教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A 版)第三章3.4节 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式子中取等号的条件,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②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通过类比、直觉、发散等探索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创新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带来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创设代数与几何背景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2a b+≤。

教学难点:理解“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的数学内涵,基本不等式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自主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基本不等式为主线,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探究思索。

以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加深学生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设置情景,导入新课1.图中的面积有哪些相等和不等的关系?2.正方形ABCD的面积肯定大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吗?有没有相等的情况呢?1.让学生观察常见的图形,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和数据验算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当且仅当a b时取“=”号”的数学内涵,突破一个难点。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情景:1.(投影出)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风车。

2.让学生直观观察(多媒体动画演示,“当正方形EFGH缩为一个点时,它们的面积相等”。

)自主探究,从而归纳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不小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方面主要板书两个不等式和应用不等式求最值的问题,例题及练习则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这样有利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一)教材: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第四节授课教师:湖南省慈利县第一中学朱梦姣一、教学内容解析内容:基本不等式的发现与证明.内容解析:本节课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第4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高中时期,不等式的学习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安排在必修5第三章,讨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及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和基本不等式;第二阶段安排在选修4-5“不等式选讲”,对基本不等式的推广、绝对值不等式及其解法、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以及介绍两个经典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和排序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在整个不等式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本不等式”这节内容在教学中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基本不等式的发现与证明,理解基本不等式的结构和等号成立的条件;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不等式及求简单的最值问题。

第三课时的内容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具体的基本不等式问题,然后应用基本不等式处理最值问题,并深入理解基本不等式的条件和结构特征。

教学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究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二、教学目标设置目标:(1)通过观察“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及赵爽弦图,探究出里面蕴含的相等和不等的数值关系,提炼得到重要不等式,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并从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和赵爽弦图的相关背景中,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直观想象)(2)通过对剪拼纸片的手工活动中面积大小的直观比较,进一步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得到基本不等式,体会活动过程中合作学习的乐趣。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3)通过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了解演绎证明的三种常用思想方法。

(逻辑推理)(4)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和几何意义,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抽象、直观想象)(5)通过例题的分析,初步感知二元变量的函数的概念,以及增加了变量的约束条件会使变量从二元向一元转化的过程。

人教A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基本不等式》

人教A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基本不等式》

《2.2基本不等式2a b +≤》 教材分析:“基本不等式” 是必修1的重点内容,它是在系统学习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掌握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学习选修教材中关于不等式及其证明方法等内容作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2.2a b+≤;会应用此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2a b+的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 1.2a b+≤等号成立条件; 2.2a b+≤求最大值、最小值.教学过程1.课题导入前面我们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出了一类重要不等式:一般地,∀a,b ∈R ,有a 2+b 2≥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特别地,如果a >0,b >0,我们用√a ,√b 分别代替上式中的a ,b ,可得√ab ≤a+b 2①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通常称不等式(1)为基本不等式(basic inequality ).其中,a+b 2叫做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ab 叫做正数a ,b 的几何平均数.基本不等式表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思考: 上面通过考察a 2+b 2=2ab 的特殊情形获得了基本不等式,能否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基本不等式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2.讲授新课1)2a b+≤特别的,如果a >0,b >0,我们用分别代替a 、b ,可得a b +≥,(a>0,b>0)2a b+≤2)2a b+≤ 用分析法证明:要证2a b+≥ (1) 只要证 a +b ≥ (2) 要证(2),只要证 a +b - ≥0 (3)要证(3),只要证 ( - )2≥0 (4) 显然,(4)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 =b 时,(4)中的等号成立.探究1: 在右图中,AB 是圆的直径,点C 是AB 上的一点,AC =a ,BC =b .过点C 作垂直于AB 的弦DE ,连接AD 、BD .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不等式2a bab +≤的几何解释吗? 易证Rt △A CD ∽Rt △D CB ,那么CD 2=CA ·CB 即CD =ab .这个圆的半径为2ba +,显然,它大于或等于CD ,即ab ba ≥+2,其中当且仅当点C 与圆心重合,即a =b 时,等号成立. 因此:基本不等式2a bab +≤几何意义是“半径不小于半弦” 评述:1.如果把2ba +看作是正数a 、b 的等差中项,ab 看作是正数a 、b 的等比中项,那么该定理可以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于它们的等比中项.2. 在数学中,我们称2ba +为a 、b 的算术平均数,称ab 为a 、b 的几何平均数.本节定理还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结论并证明,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研究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例1 已知x >0,求x +1x 的最小值.分析:求x +1x 的最小值,就是要求一个y 0(=x 0+1x ),使∀x >0,都有x +1x ≥y .观察x +1x ,发现x ∙1x =1.联系基本不等式,可以利用正数x 和1x 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关系得到y 0=2. 解:因为x >0,所以x +1x ≥2√x ∙1x =2当且仅当x = 1x,即x 2=1,x =1时,等号成立,因此所求的最小值为2.在本题的解答中,我们不仅明确了∀x >0,有x +1x ≥2,而且给出了“当且仅当x =1x ,即=1,x =1时,等号成立”,这是为了说明2是x +1x(x >0)的一个取值,想一想,当y 0<2时,x +1x=y 0成立吗?这时能说y .是x +1x (x >0)的最小值吗?例2 已知x ,y 都是正数,求证:(1)如果积xy 等于定值P ,那么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P ; (2)如果和x +y 等于定值S ,那么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14S 2.证明:因为x ,y 都是正数,所以x+y 2≥√xy .(1)当积xy 等于定值P 时,x+y 2≥√P ,所以x +y ≥2√P ,当且仅当x =y 时,上式等号成立.于是,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P . (2)当和x +y 等于定值S 时,√xy ≤S2,所以xy ≤14S 2,当且仅当x =y 时,上式等号成立.于是,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14S 2.例3 (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m 2的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篱笆的长度是多少?(2)用一段长为36m 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分析:(1)矩形菜园的面积是矩形的两邻边之积,于是问题转化为:矩形的邻边之积为定值,边长多大时周长最短.(2)矩形菜园的周长是矩形两邻边之和的2倍,于是问题转化为:矩形的邻边之和为定值,边长多大时面积最大.解:设矩形菜园的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为xm,ym,篱笆的长度为2(x+y)m.(1)由已知得xy=100.由x+y2≥√xy,可得x+y≥2√xy=20,所以2(x+y)≥40,当且仅当x=y=10时,上式等号成立因此,当这个矩形菜园是边长为10m的正方形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篱笆的长度为40m.(2)由已知得2(x+y)=36,矩形菜园的面积为xy m2.由√xy≤x+y2=182=9,可得xy≤81,当且仅当x=y=9时,上式等号成立.因此,当这个矩形菜园是边长为9m的正方形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81m2. 例4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形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4800m2,深为3m.如果池底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20元,那么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分析:贮水池呈长方体形,它的高是3m,池底的边长没有确定.如果池底的边长确定了,那么水池的总造价也就确定了.因此,应当考察池底的边长取什么值时,水池的总造价最低.解:设贮水池池底的相邻两条边的边长分别为xm ,ym ,水池的总造价为2元.根据题意,有z =150×48003+120(2×3x +2×3y )=240000+720(x +y ).由容积为4800m 3,可得3xy =4800,因此xy =1600.所以z ≥240000+720×2√xy ,当x =y =40时,上式等号成立,此时z =297600.所以,将贮水池的池底设计成边长为40m 的正方形时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297600元. 【设计意图】例题讲解,学以致用. 3.随堂练习1.已知a 、b 、c 都是正数,求证:(a +b )(b +c )(c +a )≥8abc 分析:对于此类题目,选择定理:ab ba ≥+2(a >0,b >0)灵活变形,可求得结果. 解:∵a ,b ,c 都是正数 ∴a +b ≥2√ab >0 b +c ≥2√bc >0 c +a ≥2√ca >0∴(a +b )(b +c )(c +a )≥2√ab ·2√bc ·2√ca =8abc 即(a +b )(b +c )(c +a )≥8abc . 【设计意图】讲练结合,熟悉新知. 4.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重要不等式a 2+b 2≥2ab ;两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a+b 2),几何平均数(√ab )及它们的关系(a+b 2≥√ab ).它们成立的条件不同,前者只要求a 、b 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a 、b 都是正数.它们既是不等式变形的基本工具,又是求函数最值的重要工具(下一节我们将学习它们的应用).我们还可以用它们下面的等价变形来解决问题:ab ≤a2+b22,ab≤(a+b2)2.我们用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关系顺利解决了函数的一些最值问题.在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是值得重视的一种方法,但在具体求解时,应注意考查下列三个条件:(1)函数的解析式中,各项均为正数;(2)函数的解析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有一个为定值;(3)函数的解析式中,含变数的各项均相等,取得最值即用均值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时,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教学反思:略。

高中数学 3.4.1 基本不等式 的证明优秀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 3.4.1 基本不等式 的证明优秀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备课资料 一、课外阅读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几何平均数的一种证明方法(局部调整法(1)设a 1,a 2,a 3,…,a n 为正实数,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值记为A ,几何平均值记为G ,即na a a A n +++...21=,,...21n n a a a G =即A ≥G,当且仅当a 1=a 2=…=a n 时,A =G.特别地当n =2时,ab b a ≥+2,当n =3时,33abc c b a ≥++. (2)用局部调整法证明均值不等式A ≥G.设这n 个正数不全相等.不失一般性,设0<a 1≤a 2≤…≤a n ,易证a 1<A <a n ,且a 1<G <a n .在这n 个数中去掉一个最小数a 1,将a 1换成A ,再去掉一个最大数a n ,将a n 换成a 1+a n -A ,其余各数不变,于是得到第二组正数:A ,a 2,a 3,…,a n -1,a 1+a n -A .这一代换具有下列性质:①两组数的算术平均值不变,设第二组数的算术平均值为A 1,那么A 1=nA a a a a a A n n -+++++-1132...+=A ,②两组数的几何平均值最大.设第二组数的几何平均值为G 1,则G 1=),(...1132A a a a a Aa n n -+-∵A (a 1+a n -A )-a 1a n =(A -a 1)(a n -A ),由a 1<A <a n ,得(A -a 1)(a n -A )>0,则A (a 1+a n -A )>a 1a n .∴Aa 2a 3…a n -1(a 1+a n -A )>a 1a 2…a n -1+a n .G 1>G.若第二组数全相等,则A 1=G 1,于是A =A 1=G 1>G 证明完毕.若第二组数不全相等,再作第二次替换.仍然是去掉第二组数中的最小数b 1和最大数b n ,分别用A 1(即A )和b 1+b n -A 代替,因为有b 1<A 1<b n 且A 1=A .因而第二组数中的A 不是最小数b 1,也不是最大数b n ,不在去掉之列,在替换中不会被换掉,而只会再增加,如此替换下去,每替换一次,新数中至少增加一个A ,经过n -2次替换,新数中至少出现n -2个A ,最多经过n -1次替换,得到一个全部是A 的新数组.此时新数组的算术平均值等于几何平均值.在每次替换中,数组的算术平均值不变,始终等于A ,而几何平均值不断增大,即G <G 1<G 2<…<G k ,而G k =A k =A ,因而G≤A 成立 二、课外拓展平均值不等式:平均不等式是最重要而基本的不等式之一,应用极其广泛,如能灵活运用,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类试题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阅读此四个不等式的证明过程平均值定理:设n 个正数a 1,a 2,…,a n,记 调和平均n n a a a nH 1...1121+++= 几何平均n n n a a a G ∙∙∙=...21, 算术平均na a a A n n +++= (21), 平方平均n a a a Q n n 22221...+++=这4个平均有如下关系:H n ≤G n ≤A n ≤Q n ,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都是a 1=a 2=…=a n .。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2a b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A 版)第三章第四节第一课时。

基本不等式是关于不等式的证明、求解最值问题的重要工具,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本章最后一节内容,基本不等式承前启后,即为解决最值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也为后续内容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均值不等式(推广)”等知识的学习作好知识储备。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探索几何背景赵爽弦图(勾股圆方图)中所蕴含的不等关系,通过对重要不等式(222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2a b +且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及几何意义,并在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过程中体会基本不等式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基本不等式的探究过程及多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突出重点的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以积极的评价,促使他们知难而进。

另外,以数形结合为主导思想选择知识的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入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

二、教学目标设置《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①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

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及学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结合赵爽弦图探究概括基本不等式,直观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在多角度探究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逻辑推理能力;3.通过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深化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感受基本不等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三、学生学情分析学生比较熟悉勾股定理、圆的简单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高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基本初等函数及其性质、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性质,学生对不等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应用,对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有了一定的体会,这为本节课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A版数学目录(超详细完美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A版数学目录(超详细完美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目录新课标A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本节综合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 1.2.2函数的表示法•本节综合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3.2奇偶性•本节综合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2.1指数函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本节综合2.2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本节综合2.3幂函数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3.1函数与方程•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本节综合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本节综合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圆与方程•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复习参考题•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四章圆与方程• 4.1圆的方程•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空间直角坐标系•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二章统计•第三章概率•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与案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1.1算法的概念• 1.1.2程序框图和算法的逻辑结构•本节综合1.2基本算法语句• 1.2.1输入、输出、赋值语句• 1.2.2条件语句• 1.2.3循环语句•本节综合1.3算法与案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2.1随机抽样• 2.1.1简单随机抽样• 2.1.2系统抽样• 2.1.3分层抽样•本节综合2.2用样本估计总体•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本节综合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3.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本节综合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3.1随机事件的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 3.1.2概率的意义•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本节综合3.2古典概型• 3.2.1古典概型• 3.2.2随机数的产生•本节综合3.3几何概型• 3.3.1几何概型• 3.3.2均匀随机数的产生•本节综合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y=Asin(ωx+ψ)•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第二章数列•第三章不等式•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应用举例• 1.3实习作业•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1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不等式•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 3.4基本不等式:•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选修一•新课标A版选修1-1•新课标A版选修1-2新课标A版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椭圆• 2.2双曲线• 2.3抛物线•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3.1变化率与导数• 3.2导数的计算• 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新课标A版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点击这里展开-- 查看子节点索引目录,更精确地筛选资料!第一章统计案例• 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实习作业•同步练习•综合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同步练习•综合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同步练习•综合第四章框图• 4.1流程图• 4.2结构图•同步练习•综合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二•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1•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2•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3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曲线与方程• 2.2椭圆• 2.3双曲线• 2.4抛物线•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1.1变化率与导数• 1.2导数的计算• 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1.5定积分的概念• 1.6微积分基本定理• 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数学归纳法•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计数原理•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 1.2排列与组合• 1.3二项式定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4正态分布•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章统计案例•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本章综合•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三•新课标A版选修3-1•新课标A版选修3-3•新课标A版选修3-4新课标A版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一古埃及的数学•二两河流域的数学•三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古希腊数学•一希腊数学的先行者•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三欧几里得与《原本》•四数学之神──阿基米德•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一《周髀算经》与赵爽弦图•二《九章算术》•三大衍求一术•四中国古代数学家•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一坐标思想的早期萌芽•二笛卡儿坐标系•三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四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发展•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一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二科学巨人牛顿的工作•三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一分析的化身──欧拉•二数学王子──高斯•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七讲千古谜题•一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发现•二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三伽罗瓦与群论•四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的解决•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一古代的无穷观念•二无穷集合论的创立•三集合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一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概观•二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三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一平面与球面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球面的位置关系和球幂定理•三球面的对称性•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一球面上的距离•二球面上的角•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一极与赤道•二球面二角形•三球面三角形•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四讲球面三角形•一球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二、球面“等腰”三角形•三球面三角形的周长•四球面三角形的内角和•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1.“边边边”(s.s.s)判定定理•2.“边角边”(s.a.s.)判定定理•3.“角边角”(a.s.a.)判定定理•4.“角角角”(a.a.a.)判定定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一球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公式•二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三用球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证明欧拉公式•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球面上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二用向量方法证明球面上的余弦定理•三从球面上的正弦定理看球面与平面•四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地球上两城市间的距离•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一平面几何与球面几何的比较•二欧氏平行公理与非欧几何模型──庞加莱模型•三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意义•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综合专栏•单元测试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平面刚体运动•对称变换•平面图形的对称群•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n元对称群S•多项式的对称变换•抽象群的概念•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带饰和面饰•化学分子的对称群•晶体的分类•伽罗瓦理论•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综合专栏单元测试新课标A版选修四•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4-1•选修4-2•新课标A版选修4-4•新课标A版选修4-5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周角定理•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弦切角的性质•五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射影•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二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三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一复合变换与二阶短阵的乘法•二矩阵乘法的性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一逆变换与逆矩阵•二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三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一变换的不变量---矩阵的特征向量•二特征向量的应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4-4•第一章坐标系•第二章参数方程•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坐标系• 1.1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伸缩变换• 1.2极坐标系• 1.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4圆的极坐标方程• 1.5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参数方程• 2.1曲线的参数方程• 2.2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 2.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2.4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二绝对值不等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比较法•二综合法与分析法•三反证法与放缩法•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排序不等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11 / 11。

高中数学 人教A版必修五全册电子教案(含课程纲要))

高中数学   人教A版必修五全册电子教案(含课程纲要))

第 5 页,共 10 页 郑州市第二中学
第 3 页,共 10 页 郑州市第二中学
高 中 数 学 课 程 纲 要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5)
课程类型:必修 授课教师: 一、课程目标 (一) 解三角形 1、在已知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基础上,经历探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 理的过程,发现新的三角形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3、 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 际问题。 4、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推理运算能力。 (二) 数列 1、通过观察、分析,感受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并感受等差、等比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归纳,抽象出等差数 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特征,经历探索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 和公式的过程,感受倒序求和、错项相减等思想方法。 3、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会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体会归纳、演绎方法,进一步培养推理运算能力。 (三)不等式 1、通过具体情况,感受不等关系的广泛性,理解不等式(组)对 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与价值。
引导学生认识正、余弦定理是解决测量问题的一种方法,不必在恒等 变形上进行过于繁琐的训练。 2、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教学中,要重视通过具体实例抽象出这两 种数列的特征, 使学生理解这两种数列类型的作用, 感受其广泛应用,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列模型的能力。 3、 在数列中,应保证基本的训练,引导学生必要的练习,掌握数 列中各量之间的基本联系,体会化归与方程的思想方法。训练要控制 难度和复杂程度。 4、 不等式教学中, 应注意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元一 次不等式的实际背景;通过举反例或推理论证,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基 本性质,了解不等式与等式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几何意义、推理论证 及简单应用理解基本不等式 。 5、 应通过探索一元二次不等式、相应的方程和函数的关系,体会 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象解法,了解 代数解法,尝试设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上午程序框图。 6、 应通过直观描述,理解画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体会线形规划的基本思想,并能借助几何直观解决 一些简单的线形规划问题。 7、 本学段教学中,要坚持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 重视引导学生对公式、 性质、 原理的理解, 通过适当的有针对性训练, 培养学生的推理运算能力。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四节《基本不等式(一)》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四节《基本不等式(一)》课件

x 3 解: 1 1 y x ( x - 3) 3 x 3 x -3 1 2 ( x 3) 3 5 x 3
二定
1 当且仅当x 3 , 即x 4时,函数有最小值, x 3 最小值为5。
1 例2、( 3 )若 0 x , 求函数 y x (1 2 x )的最大值。 2 1 解: ∵0<x< 2, ∴1-2x>0.
2 2
此不等式称为重要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的引出
如果a 0, b 0, 我们用 a , b分别代替a, b, 可得到什么结论?
替换后得到:( 即:
a ) ( b ) ≥2 a b
2 2
a b≥2 ab
基本不等式
ab 即: ≥ ab 2 (a 0, b 0,当且仅当a b时取等)
只要证
(___ a ___) b ≥0
2
显然, 上式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b时取等。
a b ≥2ab
2 2
ab ≥ ab 2
a>0,b>0
适用范围 文字叙述 “=”成立条件
a,b∈R
两数的平方和不 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 小于它们积的2倍 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a=b
a=b
例1 、( 1 )已知a 0, b 0, ab 36, 求a b的最小值。
3 解: 0 x 3 - 2 x 0 2 2x 3 2x 2 9 y 2 2 x (3 2 x ) 2 ( ) 2 2 3 3 当且仅当2 x 3 2 x即x ( 0, )时取等 4 2
例2、( 4 )函数f ( x ) x 2
2
1 x 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 不等式3.4 基本不等式导学案(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 不等式3.4 基本不等式导学案(1)

基本不等式中不等式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渗透在各类考试试卷中;基本不等式是不等式中高频考点之一,其应用、变形等是考试热点.本节将针对于基本不等式及其常见母题进行解答技巧的讲解与归纳.1.基本不等式ab ≤a +b2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① 一正:a >0,b >0,即:所求最值的各项必须都是正值;② 二定:ab 或a +b 为定值,即:含变量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是常数; ③ 三相等: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即:等号能否取得.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把握不等式成立的三个条件,若忽略了某个条件,就会出现错误. 2.由公式a 2+b 2≥2ab 和ab ≤a +b2可以引申出的常用结论(1)b a +a b ≥2(a ,b 同号); (2)b a +a b≤-2(a ,b 异号); (3)21a +1b≤ab ≤a +b 2≤a 2+b 22(a >0,b >0) ⎝ ⎛⎭⎪⎫或ab ≤⎝ ⎛⎭⎪⎫a +b 22≤a 2+b 22(a >0,b >0).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最小值问题(1)如果x >0,y >0,且xy =P (定值).那么当x =y 时,x +y 有最小值2P .(简记:“积定和最小”) (2)如果x >0,y >0,且x +y =S (定值).那么当x =y 时,xy 有最大值S 24.(简记:“和定积最大”)类型一、直接应用类此类问题较为基础,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注意:①非零的各数(或式)均为正;②和或积为定值;③等号能否成立,即“一正、二定、三相等”,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解答技巧一:直接应用【母题一】若x >0,y >0,且x +y =18,则xy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由于x >0,y >0,则x +y ≥2xy ,所以xy ≤⎝⎛⎭⎪⎫x +y 22=81,当且仅当x =y =9时,xy 取到最大值81.【答案】81 【变式】1.已知f (x )=x +1x-2(x <0),则f (x )有 ( )A .最大值为0B .最小值为0C .最大值为-4D .最小值为-4【解析】∵x <0,∴f (x )=-⎣⎢⎡⎦⎥⎤-x +1-x -2≤-2-2=-4,当且仅当-x =1-x ,即x =-1时取等号.【答案】C2.已知0<x <1,则x (3-3x )取得最大值时x 的值为 ( ) A .13 B .12 C .34D .23【解析】∵0<x <1,∴1-x >0.∴x (3-3x )=3x (1-x )≤3⎝ ⎛⎭⎪⎫x +1-x 22=34.当x =1-x ,即x =12时取等号.【答案】B3.(2014·成都诊断)已知定义在(0,+∞)上的函数f (x )=3x,若f (a +b )=9,则f (ab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解析】∵3a +b=9,∴a +b =2≥2ab ,得ab ≤1,∴f (ab )=3ab≤3.【答案】34.已知a ,b ∈R ,且ab =50,则|a +2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a ,b 同号,于是有|a +2b |=|a |+|2b |≥2|a |·|2b |=22|ab |=2100=20,当且仅当|a |=|2b |=10时取等号,因此|a +2b |的最小值是20.【答案】20类型二、配凑定值类(恒等变形类)此类问题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要从整体上把握运用基本不等式,对不满足使用基本不等式条件的可通过“变形”来转换,常见的变形技巧有:拆项,凑项,凑系数等.不论条件怎么变形,都需要根据条件:凑和为定值时求积最大、凑积为定值求和最小.解答技巧二:拆项【母题二】已知t >0,则函数y =t 2-4t +1t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t >0,∴y =t 2-4t +1t =t +1t-4≥2-4=-2,且在t =1时取等号.【答案】-2解答技巧三:凑项【母题三】若x >2,则函数y =x +1x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x >2,∴y =(x -2)+1x -2+2≥2+2=4,当且仅当x =3时取等号. 【答案】4 解答技巧四:凑系数【母题四】若0<x <83,则函数y =x (8-3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x >2,∴y =13(3x )(8-3x )≤13⎝ ⎛⎭⎪⎫3x +8-3x 22=163,当且仅当x =43时取等号. 【答案】163【变式】1.函数y =x 2+2x -1(x >1)的最小值是( )A .23+2B .23-2C .2 3D .2【解析】∵x >1,∴x -1>0.∴y =x 2+2x -1=x 2-2x +2x +2x -1=x 2-2x +1+2x -1+3x -1=x -12+2x -1+3x -1=x -1+3x -1+2≥2x -1⎝ ⎛⎭⎪⎫3x -1+2=23+2.当且仅当x -1=3x -1,即x =1+3时,取等号.【答案】A2.当x >1时,不等式x +1x -1≥a 恒成立,则实数a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x >1,∴x -1>0.又x +1x -1=x -1+1x -1+1≥2+1=3,当且仅当x =2时等号成立.则a ≤3,所以a 的最大值为3.【答案】33.(2014·潍坊一模)已知a >b >0,ab =1,则a 2+b 2a -b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a 2+b 2a -b =a -b 2+2ab a -b =a -b 2+2a -b =(a -b )+2a -b≥22.当且仅当a -b =2时,取等号.【答案】2 2 4.已知函数f (x )=2xx 2+6. (1)若f (x )>k 的解集为{x |x <-3,或x >-2},求k 的值; (2)对任意x >0,f (x )≤t 恒成立,求t 的取值范围. 【解】(1)f (x )>k ⇔kx 2-2x +6k <0.由已知{x |x <-3,或x >-2}是其解集,得kx 2-2x +6k =0的两根是-3,-2.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2)+(-3)=2k ,即k =-25.(2)因为x >0,f (x )=2x x 2+6=2x +6x≤226=66,当且仅当x =6时取等号. 由已知f (x )≤t 对任意x >0恒成立,故t ≥66,即t 的取值范围是⎣⎢⎡⎭⎪⎫66,+∞.类型三、条件最值类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及注意点(1)知和求积的最值: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明确“和为定值,积有最大值”.但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具备条件——正数;②验证等号成立.(2)知积求和的最值:明确“积为定值,和有最小值”,直接应用基本不等式求解,但要注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3)构造不等式求最值:在求解含有两个变量的代数式的最值问题时,通常采用“变量替换”或“常数1”的替换,构造不等式求解.技巧五:换衣(“1”)(或整体代换)【母题五】已知a >0,b >0,a +b =1,则1a +1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a >0,b >0,a +b =1,∴1a +1b =a +b a+a +b b =2+b a +ab≥2+2b a ·ab=4, 即1a +1b 的最小值为4,当且仅当a =b =12时等号成立. 【答案】4 【变式】1.本例的条件不变,则⎝⎛⎭⎪⎫1+1a ⎝⎛⎭⎪⎫1+1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1+1a ⎝⎛⎭⎪⎫1+1b =⎝⎛⎭⎪⎫1+a +b a ⎝⎛⎭⎪⎫1+a +b b =⎝⎛⎭⎪⎫2+b a ·⎝⎛⎭⎪⎫2+a b =5+2⎝ ⎛⎭⎪⎫b a +a b ≥5+4=9.当且仅当a =b =12时,取等号. 【答案】92.本例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即:已知a >0,b >0,1a +1b=4,则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由1a +1b =4,得14a +14b =1.∴a +b =⎝ ⎛⎭⎪⎫14a +14b (a +b )=12+b 4a +a 4b ≥12+2b 4a +a4b=1.当且仅当a =b =12时取等号.【答案】13.若本例条件变为:已知a >0,b >0,a +2b =3,则2a +1b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由a +2b =3得13a +23b =1,∴2a +1b =⎝ ⎛⎭⎪⎫13a +23b ⎝ ⎛⎭⎪⎫2a +1b =43+a 3b +4b 3a ≥43+2a 3b ·4b 3a =83.当且仅当a =2b =32时,取等号.【答案】834.本例的条件变为:已知a >0,b >0,c >0,且a +b +c =1,则1a +1b +1c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a >0,b >0,c >0,且a +b +c =1,∴1a +1b +1c =a +b +c a +a +b +c b +a +b +c c =3+b a +ca+a b +c b +a c +b c =3+⎝ ⎛⎭⎪⎫b a +a b +⎝ ⎛⎭⎪⎫c a +a c +⎝ ⎛⎭⎪⎫c b +b c ≥3+2+2+2=9.当且仅当a =b =c =13时,取等号. 【答案】95.若本例变为:已知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满足a 7=a 6+2a 5,若存在两项a m ,a n ,使得a m ·a n =22a 1,则1m +4n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设公比为q (q >0),由a 7=a 6+2a 5⇒a 5q 2=a 5q +2a 5⇒q 2-q -2=0(q >0)⇒q =2.a m ·a n =22a 1⇒a 12m -1·a 12n -1=8a 21⇒2m -1·2n -1=8⇒m +n -2=3⇒m +n =5,则1m +4n =15⎝ ⎛⎭⎪⎫1m +4n (m +n )=15⎣⎢⎡⎦⎥⎤5+⎝ ⎛⎭⎪⎫n m +4m n ≥15(5+24)=95,当且仅当n =2m =103时等号成立.【答案】956.(2012·浙江)若正数x ,y 满足x +3y =5xy ,则3x +4y 的最小值是( ) A .245B .285C .5D .6【解析】∵x >0,y >0,由x +3y =5xy 得15⎝ ⎛⎭⎪⎫1y +3x =1.∴3x +4y =15(3x +4y )⎝ ⎛⎭⎪⎫1y +3x =15⎝ ⎛⎭⎪⎫3xy +4+9+12y x =135+15⎝ ⎛⎭⎪⎫3x y +12y x ≥135+15×23x y ·12yx=5(当且仅当x =2y 时取等号).【答案】C7.已知不等式(x +y )⎝ ⎛⎭⎪⎫1x +a y ≥9对任意正实数x ,y 恒成立,则正实数a 的最小值是( )A .2B .4C .6D .8【解析】(x +y )⎝ ⎛⎭⎪⎫1x +a y =1+a +y x +ax y≥1+a +2a ,∴当1+a +2a ≥9时不等式恒成立,故a +1≥3,a ≥4.【答案】B技巧六:构造一元二次不等式在运用该方式解题时,既要掌握公式的正用,也要注意公式的逆用,例如a 2+b 2≥2ab 逆用就是ab ≤a 2+b 22;a +b2≥ab (a ,b >0)逆用就是ab ≤⎝⎛⎭⎪⎫a +b 22(a ,b >0)等.还要注意“添、拆项”技巧和公式等号成立的条件等.思考方式还能以保留“和(a +b )”还是“积(ab )”来确定公式的运用方向.【变式】1.已知x >0,y >0,x +2y +2xy =8,则x +2y 的最小值是( ) A .3 B .4 C .92D .112【解析】依题意,得2xy =-(x +2y )+8≤⎝ ⎛⎭⎪⎫x +2y 22,当且仅当⎩⎪⎨⎪⎧x =2y ,x +2y +2xy =8,即⎩⎪⎨⎪⎧x =2,y =1时等号成立.∴(x +2y )2+4(x +2y )-32≥0,解得x +2y ≥4或x +2y ≤-8(舍去),∴x +2y 的最小值是4.【答案】B2.若正数x ,y 满足x 2+3xy -1=0,则x +y 的最小值是( ) A .23B .223C .33D .233【解析】对于x 2+3xy -1=0可得y =13(1x -x ),∴x +y =2x 3+13x ≥229=223(当且仅当2x 3=13x,即x =22时等号成立). 【答案】B3.若实数x ,y 满足x 2+y 2+xy =1,则x +y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x 2+y 2+xy =1⇔(x +y )2-xy =1⇔(x +y )2-1=xy ≤(x +y2)2,解得-233≤x +y ≤233. 【答案】233类型四、基本不等式的应用1.某公司租地建仓库,每月土地占用费y 1与仓库到车站的距离成反比,而每月库存货物的运费y 2与仓库到车站的距离成正比,如果在距车站10公里处建仓库,这两项费用y 1和y 2分别为2万元和8万元,那么要使这两项费用之和最小,仓库应建在离车站________公里处.【解析】设x 为仓库与车站距离,由已知y 1=20x,y 2=0.8x .费用之和y =y 1+y 2=0.8x +20x≥20.8x ·20x =8,当且仅当0.8x =20x,即x =5时等号成立.【答案】52.创新题规定记号“⊙”表示一种运算,即a ⊙b =ab +a +b (a ,b 为正实数).若1⊙k =3,则k 的值为________,此时函数f (x )=k ⊙xx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1⊙k =k +1+k =3,即k +k -2=0,∴k =1或k =-2(舍),∴k =1.f (x )=k ⊙x x =x +x +1x =1+x +1x ≥1+2=3,当且仅当x =1x,即x =1时等号成立.【答案】1;33.设OA →=(1,-2),OB →=(a ,-1),OC →=(-b ,0)(a >0,b >0,O 为坐标原点),若A ,B ,C 三点共线,则2a +1b的最小值是( )A .4B .92C .8D .9【解析】∵AB →=OB →-OA →=(a -1,1),AC →=OC →-OA →=(-b -1,2).若A ,B ,C 三点共线,则有AB →∥AC →, ∴(a -1)×2-1×(-b -1)=0,∴2a +b =1,又a >0,b >0,∴2a +1b =⎝ ⎛⎭⎪⎫2a +1b ·(2a +b )=5+2b a +2ab≥5+22b a ×2a b=9,当且仅当⎩⎪⎨⎪⎧2b a =2a b ,2a +b =1,即a =b =13时等号成立.【答案】D4.设正实数x ,y ,z 满足x 2-3xy +4y 2-z =0,则当xy z取得最大值时,2x +1y -2z的最大值为( )A .0B .1C .94D .3【解析】由已知得z =x 2-3xy +4y 2(*),则xy z =xy x 2-3xy +4y 2=1x y +4yx-3≤1,当且仅当x =2y 时取等号,把x =2y 代入(*)式,得z =2y 2,所以2x +1y -2z =1y +1y -1y2=-⎝ ⎛⎭⎪⎫1y -12+1≤1.【答案】B5.已知x >0,y >0,x +y +3=xy ,且不等式(x +y )2-a (x +y )+1≥0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要使(x +y )2-a (x +y )+1≥0恒成立,则有(x +y )2+1≥a (x +y ),即a ≤(x +y )+1x +y恒成立.由x +y +3=xy ,得x +y +3=xy ≤⎝ ⎛⎭⎪⎫x +y 22,即(x +y )2-4(x +y )-12≥0,解得x +y ≥6或x +y ≤-2(舍去).设t =x +y ,则t ≥6,(x +y )+1x +y =t +1t .设f (t )=t +1t,则在t ≥6时,f (t )单调递增,所以f (t )=t +1t 的最小值为6+16=376,所以a ≤376,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76. 【答案】⎝⎛⎦⎥⎤-∞,376【总结】对使用基本不等式时等号取不到的情况,可考虑使用对勾函数y =x +mx(m >0)的单调性.1.小王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速分别为a 和b (a <b ),其全程的平均时速为v ,则( ) A .a <v <abB .v =abC .ab <v <a +b2D .v =a +b2【解析】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s .∵a <b ,∴v =2s s a +s b=2sab a +b s =2ab a +b <2ab2ab=ab .又v -a =2ab a +b -a =ab -a 2a +b >a 2-a 2a +b=0,∴v >a . 【答案】A2.函数y =x 4+3x 2+3x 2+1的最小值是( )A .2 3B .2C .3D .5【解析】y =x 4+3x 2+3x 2+1=(x 2+1)2+(x 2+1)+1x 2+1=(x 2+1)+1 x 2+1+1≥2+1=3,当且仅当(x 2+1)=1x 2+1,即x =0时,取等号. 【答案】C3.(2011·湖南)设x ,y ∈R ,且xy ≠0,则⎝ ⎛⎭⎪⎫x 2+1y 2·⎝ ⎛⎭⎪⎫1x2+4y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x 2+1y 2⎝ ⎛⎭⎪⎫1x 2+4y 2=5+1x 2y 2+4x 2y 2≥5+21x 2y 2·4x 2y 2=9,当且仅当x 2y 2=12时,等号成立. 【答案】94.(2014·贵阳适应性监测)已知向量m =(2,1),n =(1-b ,a )(a >0,b >0).若m ∥n ,则ab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2a =1-b ,即2a +b =1(a >0,b >0),因此1=2a +b ≥22ab ,即ab ≤18,当且仅当2a =b =12时取等号,因此ab 的最大值是18.【答案】185.已知x >0,y >0,且2x +8y -xy =0,求 (1)xy 的最小值; (2)x +y 的最小值.【解】(1)由2x +8y -xy =0,得8x +2y=1,又x >0,y >0,则1=8x +2y≥28x ·2y=8xy,得xy ≥64,当且仅当x =16,y =4时,等号成立. ∴xy 的最小值为64.(2)由2x +8y -xy =0,得8x +2y=1,则x +y =⎝ ⎛⎭⎪⎫8x +2y ·(x +y )=10+2x y +8y x≥10+22x y ·8yx=18.当且仅当x =12且y =6时等号成立, ∴x +y 的最小值为18.1.(2012·福建)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lg ⎝⎛⎭⎪⎫x 2+14>lg x (x >0)B .sin x +1sin x≥2(x ≠k π,k ∈Z ) C .x 2+1≥2|x |(x ∈R ) D .1x 2+1>1(x ∈R ) 【解析】当x >0时,x 2+14≥2·x ·12=x ,所以lg ⎝⎛⎭⎪⎫x 2+14≥lg x (x >0),故选项A 不正确;而当x ≠k π,k ∈Z 时,sin x 的正负不定,故选项B 不正确;当x =0时,有1x 2+1=1,故选项D 不正确. 【答案】C2.已知a >0,b >0,a +b =2,则y =1a +4b的最小值是( )A .72 B .4 C .92D .5【解析】依题意,得1a +4b =12⎝ ⎛⎭⎪⎫1a +4b ·(a +b )=12[5+(b a +4a b )]≥12(5+2b a ·4a b )=92,当且仅当⎩⎪⎨⎪⎧a +b =2,b a =4a b,即a =23,b =43时取等号,即1a +4b 的最小值是92.【答案】C3.若正数x ,y 满足4x 2+9y 2+3xy =30,则xy 的最大值是 ( )A .43 B .53 C .2D .54【解析】由x >0,y >0,得4x 2+9y 2+3xy ≥2·(2x )·(3y )+3xy (当且仅当2x =3y 时等号成立),∴12xy +3xy ≤30,即xy ≤2,∴xy 的最大值为2.【答案】C4.已知a >b >0,则a 2+16ba -b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解析】∵a >b >0,∴b (a -b )≤⎝ ⎛⎭⎪⎫b +a -b 22=a 24,当且仅当a =2b 时等号成立.∴a 2+16b a -b ≥a 2+16a 24=a 2+64a2≥2a 2·64a 2=16,当且仅当a =22时等号成立.∴当a =22,b =2时,a 2+16b a -b取得最小值16.【答案】165.某单位在国家科研部门的支持下,进行技术攻关,采用了新工艺,把二氧化碳转化为一种可利用的化工产品.已知该单位每月的处理量最少为400吨,最多为600吨,月处理成本y (元)与月处理量x (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可近似地表示为y =12x 2-200x +80 000,且每处理一吨二氧化碳得到可利用的化工产品价值为100元.(1)该单位每月处理量为多少吨时,才能使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最低?(2)该单位每月能否获利?如果获利,求出最大利润;如果不获利,则需要国家至少补贴多少元才能使该单位不亏损?【解】(1)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碳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为y x =12x +80 000x-200≥212x ·80 000x-200=200, 当且仅当12x =80 000x,即x =400时等号成立,故该单位月处理量为400吨时,才能使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最低,最低成本为 200元. (2)不获利.设该单位每月获利为S 元,则S =100x -y =100x -⎝ ⎛⎭⎪⎫12x 2-200x +80 000=-12x 2+300x -80 000=-12(x -300)2-35 000,因为x ∈[400,600],所以S ∈[-80 000,-40 000].故该单位每月不获利,需要国家每月至少补贴40 000元才能不亏损.1.函数y =x 2+7x +10x +1(x >-1)的最小值是( )A .9B .2 3C .10D .2【解析】∵x >-1,∴x +1>0.∴y =x 2+7x +10x +1=(x +1)2+5(x +1)+4x +1=(x +1)+4x +1+5≥2x +1⎝ ⎛⎭⎪⎫4x +1+5=9.当且仅当x +1=4x +1,即x =1时,取等号.【答案】A2.(2015·金华十校模拟)已知a >0,b >0,a ,b 的等比中项是1,且m =b +1a ,n =a +1b,则m +n 的最小值是( )A .3B .4C .5D .6【解析】由题意知:ab =1,∴m =b +1a =2b ,n =a +1b=2a ,∴m +n =2(a +b )≥4ab =4.【答案】B3.(2015·西安模拟)设x ,y ∈R ,a >1,b >1,若a x =b y=3,a +b =23,则1x +1y的最大值为( )A .2B .32 C .1D .12【解析】由a x =b y=3,得x =log a 3,y =log b 3,则1x +1y =1log a 3+1log b 3=lg a +lg b lg 3=lg ab lg 3.又a >1,b >1,所以ab ≤(a +b 2)2=3,所以lg ab ≤lg 3,从而1x +1y ≤lg 3lg 3=1,当且仅当a =b =3时等号成立.【答案】C4.已知x >0,y >0,且2x +y =1,则1x +2y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解析】∵1x +2y=(2x +y )⎝ ⎛⎭⎪⎫1x +2y =4+y x +4x y≥4+2y x ·4x y =8,当且仅当y =12,x =14时,等号成立. 【答案】C5.已知x >0,y >0,且2x +5y =20. (1)求u =lg x +lg y 的最大值; (2)求1x +1y的最小值.【解】(1)∵x >0,y >0,由基本不等式,得2x +5y ≥210xy .∵2x +5y =20,∴210xy ≤20,xy ≤10,当且仅当2x =5y 时,等号成立.因此有⎩⎪⎨⎪⎧2x +5y =20,2x =5y ,解得⎩⎪⎨⎪⎧x =5,y =2,此时xy 有最大值10.∴u =lg x +lg y =lg(xy )≤lg 10=1.∴当x =5,y =2时,u =lg x +lg y 有最大值1.(2)∵x >0,y >0,∴1x +1y =⎝ ⎛⎭⎪⎫1x +1y ·2x +5y 20=120⎝ ⎛⎭⎪⎫7+5y x +2x y ≥120⎝ ⎛⎭⎪⎫7+25yx ·2x y =7+21020, 当且仅当5y x =2xy时,等号成立.由⎩⎪⎨⎪⎧2x +5y =20,5y x=2xy,解得⎩⎪⎨⎪⎧x =1010-203,y =20-4103.∴1x +1y 的最小值为7+21020.1.已知x >0,y >0,x +2y +2xy =8,则x +2y 的最小值是( ) A .3 B .4 C .92D .112【解析】依题意,得(x +1)(2y +1)=9,∴(x +1)+(2y +1)≥2x +12y +1=6,即x +2y ≥4.当且仅当⎩⎪⎨⎪⎧x +1=2y +1,x +2y +2xy =8,即⎩⎪⎨⎪⎧x =2,y =1时等号成立. ∴x +2y 的最小值是4.【答案】B2.若a ,b 均为大于1的正数,且ab =100,则lg a ·lg b 的最大值是( ) A .0 B .1 C .2D .52【解析】∵a >1,b >1,∴lg a >0,lg b >0.lg a ·lg b ≤lg a +lg b24=lg ab 24=1.当且仅当a =b =10时取等号.【答案】B3.已知不等式x +2x +1<0的解集为{x |a <x <b },点A (a ,b )在直线mx +ny +1=0上,其中mn >0,则2m+1n的最小值为( ) A .4 2 B .8 C .9D .12【解析】易知不等式x +2x +1<0的解集为(-2,-1),所以a =-2,b =-1,2m +n =1,2m +1n =(2m +n )(2m+1n )=5+2m n +2n m ≥5+4=9(当且仅当m =n =13时取等号),所以2m +1n的最小值为9. 【答案】C4.(2014·成都诊断)函数f (x )=lgx2-x,若f (a )+f (b )=0,则3a +1b的最小值为_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0<a <2,0<b <2,且lg ⎝ ⎛⎭⎪⎫a 2-a ·b 2-b =0,即ab =(2-a )(2-b ),a +b 2=1,3a +1b =a +b 2⎝ ⎛⎭⎪⎫3a +1b =12⎝ ⎛⎭⎪⎫4+3b a +a b ≥12(4+23)=2+3,当且仅当3b a =ab ,即a =3-3,b =3-1时取等号,因此3a +1b的最小值是2+3.【答案】2+ 35.(2014·泰安期末考试)小王于年初用50万元购买一辆大货车,第一年因缴纳各种费用需支出6万元,从第二年起,每年都比上一年增加支出2万元,假定该车每年的运输收入均为25万元.小王在该车运输累计收入超过总支出后,考虑将大货车作为二手车出售,若该车在第x 年年底出售,其销售价格为(25-x )万元(国家规定大货车的报废年限为10年).(1)大货车运输到第几年年底,该车运输累计收入超过总支出?(2)在第几年年底将大货车出售,能使小王获得的年平均利润最大?(利润=累计收入+销售收入-总支出)【解】(1)设大货车到第x 年年底的运输累计收入与总支出的差为y 万元,则y =25x -[6x +x (x -1)]-50(0<x ≤10,x ∈N ), 即y =-x 2+20x -50(0<x ≤10,x ∈N ),由-x 2+20x -50>0,解得10-52<x <10+52.而2<10-52<3,故从第3年开始运输累计收入超过总支出.(2)因为利润=累计收入+销售收入-总支出,所以销售二手货车后,小王的年平均利润为y =1x [y +(25-x )]=1x (-x 2+19x -25)=19-⎝⎛⎭⎪⎫x +25x ,而19-⎝⎛⎭⎪⎫x +25x ≤19-2x ·25x=9,当且仅当x =5时等号成立,即小王应当在第5年将大货车出售,才能使年平均利润最大.1.若a ,b ∈R 且ab >0,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a +b ≥2abB .1a +1b>2abC .b a +ab≥2D .a 2+b 2>2ab【解析】∵ab >0,∴b a >0,a b >0.由基本不等式得b a +a b ≥2,当且仅当b a =a b,即a =b 时等号成立. 【答案】C2. 函数y =log a (x +3)-1 (a >0,且a ≠1)的图象恒过定点A ,若点A 在直线mx +ny +1=0上,其中m ,n 均大于0,则1m +2n的最小值为( )A .2B .4C .8D .16【解析】点A (-2,-1),所以2m +n =1.所以1m +2n=(2m +n )⎝ ⎛⎭⎪⎫1m +2n =4+n m +4m n≥8,当且仅当n =2m ,即m =14,n =12时等号成立.【答案】C3.若实数x ,y 满足x 2+y 2+xy =1,则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由x 2+y 2+xy =1,得(x +y )2-xy =1,即xy =(x +y )2-1≤(x +y )24,所以34(x +y )2≤1,故-233≤x +y ≤233,当x =y 时等号成立,所以x +y 的最大值为233. 【答案】2334.已知x >0,y >0,且满足x 3+y4=1,则x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x >0,y >0且1=x 3+y 4≥2xy12,∴xy ≤3,当且仅当x 3=y4时取等号.【答案】35.(2014·重庆卷)若log 4(3a +4b )=log 2ab ,则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解析】由log 4(3a +4b )=log 2ab ,得3a +4b =ab ,且a >0,b >0,∴4a +3b =1,∴a +b =(a +b )·(4a+3b)=7+(3ab+4ba)≥7+23ab·4ba=7+43,当且仅当3ab=4ba时取等号.【答案】7+4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武中·宏达教育集团教师课时教案
河北武中·宏达教育集团教师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及方法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2
2
2)
(
2b
a
ab
b
a-
=
-
+
当22
,()0,,()0,
a b a b a b a b
≠->=-=
时当时
所以,0
)
(2≥
-b
a,即.
2
)
(2
2ab
b
a≥
+
4.1)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认识基本不等式
2
a b
ab
+

特别的,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b ,可得2
a b ab
+≥,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a>0,b>0)
2
a b
ab
+

2)从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基本不等式
2
a b
ab
+

用分析法证明:
要证
2
a b
ab
+
≥ (1)
只要证 a+b≥ (2)
要证(2),只要证a+b- ≥0 (3)
要证(3),只要证( - )2(4)
显然,(4)是成立的。

当且仅当a=b时,(4)中的等号成立。

3)理解基本不等式
2
a b
ab
+
≤的几何意义
探究:课本第110页的“探究”
在右图中,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的一点,
AC=a,BC=b。

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
BD。

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不等式
2
a b
ab
+
≤的几何解释吗?
易证Rt△ACD∽Rt△DCB,那么CD2=C
A·CB
即CD=ab.
这个圆的半径为
2
b
a+
,显然,它大于或等于CD,即ab
b
a

+
2
,其
2
河北武中·宏达教育集团教师课时教案
教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