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及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共53张) PPT课件 图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共53张) PPT课件 图文
图4 y=x2在(0,+∞)上取值
问题2:“上升、下降”是一种日常语言, 用日常语言描述“单调增”“单调减” 这样的数学性质是不够准确的.那么,能 不能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函数的这种特 点呢?如果能的话,又该如何来描述?
核心:用图形动态的形象描述过渡到用 静态的数学符号描述的过程
用文字语言表示
上升:函数 f ( x )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验证 修正,概括……
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刺激阶段 分化阶段 类化阶段 抽象阶段 验证阶段 概括阶段 形式化阶段
概念判断:
1.对于二次函数 f (x) x2,因为 1,2(, ,) 当1 2 时,f(1)f(2)。所以函数 f (x) x2在 区间 (,) 上是增函数。 2.函数y f (x)的定义域为[0, ) ,若对于 任意的 x 2 0 ,都有f (x2) f (0),则函数y f (x) 在区间 [0, ) 上是减函数。 3.函数 y 1 是否为单调函数?单调区间是 什么? x
1.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15分钟 2. 教师安排核心教学内容的15分钟
默契吻合
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两种教学思维方式: 1. 归纳式 2. 演绎式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 ——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
案例:“函数单调性 ”的教学目标叙 写 1.了解增函数、减函数的概念,掌握判断 一些简单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图象中发现函数的单调性, 并用数学语言加以刻画的能力; 3.在直观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中体 验数学的理性精神。
下降:函数 f ( x )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上升: x 下降: x
用图形符号表示 逐
yf(x)
பைடு நூலகம்

高中数学必修一高一数学第二章(第课时)反函数公开课教案课件课时训练练习教案课件

高中数学必修一高一数学第二章(第课时)反函数公开课教案课件课时训练练习教案课件

课 题:2.4.1 反函数(一)教学目的:掌握反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法,会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教学重点:反函数的定义和求法教学难点:反函数的定义和求法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材分析:反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我们以后进一步研究具体函数类即五大类基本初等函数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函数是函数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对反函数概念的讨论研究是对函数概念和函数性质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反函数概念的建立,关键在于让学生能从两个函数关系的角度去认识它,从而深化对函数概念的认识 本节是反函数的第一节课围绕如何理解反函数概念这个重难点展开由于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这个概念本身不好理解,而反函数又是函数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所以弄清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关系,是正确理解反函数概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中,通过对具体例子的求解,不但使学生掌握求反函数的方法步骤,并有意识地阐明函数与反函数的关系深化了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我们知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 是时间t 的函数,即s=vt,其中速度v 是常量,定义域t ≥0,值域s ≥0;反过来,也可以由位移s 和速度v (常量)确定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即vs t =,这时,位移s 是自变量,时间t 是位移s 的函数,定义域s ≥0,值域t ≥0.又如,在函数62+=x y 中,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定义域x ∈R ,值域y ∈R. 我们从函数62+=x y 中解出x ,就可以得到式子32-=y x . 这样,对于y 在R 中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32-=y x ,x 在R 中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 因此,它也确定了一个函数:y 为自变量,x 为y 的函数,定义域是y ∈R ,值域是x ∈R.综合上述,我们由函数s=vt 得出了函数vs t =;由函数62+=x y 得出了函数32-=y x ,不难看出,这两对函数中,每一对中两函数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①它们的对应法则是互逆的;②它们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反:即前者的值域是后者的定义域,而前者的定义域是后者的值域. 我们称这样的每一对函数是互为反函数.二、讲解新课:反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函数))((A x x f y ∈=的值域是C ,根据这个函数中x,y 的关系,用y 把x 表示出,得到x=ϕ(y). 若对于y 在C 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ϕ(y),x 在A 中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x=ϕ(y)就表示y 是自变量,x 是自变量y 的函数,这样的函数x=ϕ(y) (y ∈C)叫做函数))((A x x f y ∈=的反函数,记作)(1y f x -=,习惯上改写成)(1x f y -=开始的两个例子:s=vt 记为vt t f =)(,则它的反函数就可以写为vt t f =-)(1,同样62+=x y 记为62)(+=x x f ,则它的反函数为:32)(1-=-x x f . 探讨1:所有函数都有反函数吗?为什么?反函数也是函数,因为它符合函数的定义,从反函数的定义可知,对于任意一个函数)(x f y =来说,不一定有反函数,如2x y =,只有“一一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2x y =,),0[+∞∈x 有反函数是x y =探讨2:互为反函数定义域、值域的关系从映射的定义可知,函数)(x f y =是定义域A 到值域C 的映射,而它的反函数)(1x f y -=是集合C 到集合A 的映射,因此,函数)(x f y =的定义域正好是它的反函数)(1x fy -=的值域;函数)(x f y =的值域正好是它的反函数)(1x fy -=的定义域x x f f x x f f ==--)]([,)]([11(如下表):探讨3:)(1x f y -=的反函数是?若函数)(x f y =有反函数)(1x f y -=,那么函数)(1x f y -=的反函数就是)(x f y =,这就是说,函数)(x f y =与)(1x fy -=互为反函数三、讲解例题:例1.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①)(13R x x y ∈-=; ②)(13R x x y ∈+=; ③)0(1≥+=x x y ; ④)1,(132≠∈-+=x R x x x y 且. 解:①由13-=x y 解得31+=y x ∴函数)(13R x x y ∈-=的反函数是)(31R x x y ∈+=, ②由)(13R x x y ∈+=解得x=31-y , ∴函数)(13R x x y ∈+=的反函数是)(13R x x y ∈-=③由y=x +1解得x=2)1(-y , ∵x ≥0,∴y ≥1. ∴函数)0(1≥+=x x y 的反函数是x=2)1(-y (x ≥1); ④由132-+=x x y 解得23-+=y y x ∵x χ{x ∈R|x ≠1},∴y ∈{y ∈R|y ≠2} ∴函数)1,(132≠∈-+=x R x x x y 且的反函数是)2,(23≠∈-+=x R x x x y 小结:⑴求反函数的一般步骤分三步,一解、二换、三注明 ⑵反函数的定义域由原来函数的值域得到,而不能由反函数的解析式得到 ⑶求反函数前先判断一下决定这个函数是否有反函数,即判断映射是否是一一映射例2.求函数23-=x y (R x ∈)的反函数,并画出原来的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图像解:由23-=x y 解得32+=y x∴函数)(23R x x y ∈-=的反函数是)(32R x x y ∈+=, 它们的图像为:例3求函数 211x y --=(-1<x<0)的反函数 解:∵ -1<x<0 ∴0<2x <1 ∴0<1 -2x < 1∴ 0 <21x -< 1 ∴0 < y <1 由:211x y --= 解得:22y y x --= (∵ -1< x < 0 ) ∴211x y --=(-1<x < 0)的反函数是:22x x y --=(0<x<1 )例4 已知)(x f = 2x -2x(x ≥2),求)(1x f -.解法1:⑴令y=2x -2x ,解此关于x 的方程得2442y x +±=, ∵x ≥2,∴2442y x ++=,即x=1+y +1--①, ⑵∵x ≥2,由①式知y +1≥1,∴y ≥0--②,⑶由①②得)(1x f -=1+x +1(x ≥0,x ∈R );解法2:⑴令y=2x -2x=2)1(-x -1,∴2)1(-x =1+y ,∵x ≥2,∴x-1≥1,∴x-1=y +1--①,即x=1+y +1,⑵∵x ≥2,由①式知y +1≥1,∴y ≥0,⑶∴函数)(x f = 2x -2x(x ≥2)的反函数是)(1x f -=1+x +1(x ≥0);说明: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反函数可以用求根公式反求x ,也可以用配方法求x ,但开方时必须注意原来函数的定义域.四、课堂练习:课本P63练习:已知函数)(x f y =,求它的反函数)(1x fy -= (1) 32+-=x y (x ∈R ) (2)x y 2-= (x ∈R ,且x ≠0) (3) 4x y = (x ≥0) (4)53+=x x y (x ∈R ,且x ≠35-) 五、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反函数的定义及其注意点、求法步骤六、课后作业:课本第64习题2.4:1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4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4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4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斜二测画法画水平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2)采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在平行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与在中心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空间想象力与直观感受。

(2)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作用。

(3)感受几何作图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值的直观图。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学生通过作图感受图形直观感,并自然采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过程。

2.教学用具:三角板、圆规四、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我们都学过画画,这节课我们画一物体:圆柱把实物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画。

2.学生画完后展示自己的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比较谁画的效果更好,思考怎样才能画好物体的直观图呢?这是我们这节主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1.例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由学生阅读理解,并思考斜二测画法的关键步骤,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及时给予点评。

画水平放置的多边形的直观图的关键是确定多边形顶点的位置,因为多边形顶点的位置一旦确定,依次连结这些顶点就可画出多边形来,因此平面多边形水平放置时,直观图的画法可以归结为确定点的位置的画法。

强调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练习反馈根据斜二测画法,画出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检查。

2.例2,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教师引导学生与例1进行比较,与画水平放置的多边形的直观图一样,画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也是要先画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点,由于不能像多边那样直接以顶点为代表点,因此需要自己构造出一些点。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如何构造出需要的一些点,与学生共同完成例2并详细板书画法。

3.探求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画法(1)例3,用斜二测画法画长、宽、高分别是4cm、3cm、2cm的长方体ABCD-A’B’C’D’的直观图。

高中数学教案(15篇)

高中数学教案(15篇)

高中数学教案(15篇)高中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映射的概念,象与原象的概念,和一一映射的概念.(1)明确映射是特殊的对应即由集合,集合和对应法则f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知道映射的特殊之处在于必须是多对一和一对一的对应;(2)能准确使用数学符号表示映射,把握映射与一一映射的区别;(3)会求给定映射的指定元素的象与原象,了解求象与原象的方法.2.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3.通过映射概念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一一映射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而且函数也是特殊的映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图表示出来,如图:由此我们可从集合的包含关系中帮助我们把握相关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2)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映射和一一映射概念的形成与认识.①映射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初中所学对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对应集合 B中的唯一这点要求的理解;映射是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对应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应本身就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整体,包括集合A和集合B及对应法则f,由于法则的不同,对应可分为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其中只有一对一和多对一的能构成映射,由此可以看到映射必是“对B中之唯一”,而只要是对应就必须保证让A中之任一与B中元素相对应,所以满足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就能体现出“任一对唯一”.②而一一映射又在映射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要求,决定了它在学习中是比较困难的.教法建议(1)在映射概念引入时,可先从学生熟悉的对应入手,选择一些具体的生活例子,然后再举一些数学例子,分为一对多、多对一、多对一、一对一四种情况,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是映射,逐步归纳概括出映射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2)在刚开始学习映射时,为了能让学生看清映射的构成,可以选择用图形表示映射,在集合的选择上可选择能用列举法表示的有限集,法则尽量用语言描述,这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可以比较直观的认识映射,而后再选择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示映射,比如:(3)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学校可以在给出定义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出映射的例子,教师也给出一些映射的例子,让学生从中发现映射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教师加以概括,再从中引出一一映射概念;对于学生层次较低的学校,则可以由教师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映射的特点,一起概括.最后再让学生举例,并逐步增加要求向一一映射靠拢,引出一一映射概念.(4)关于求象和原象的问题,应在计算的过程中总结方法,特别是求原象的方法是解方程或方程组,还可以通过方程组解的不同情况(有唯一解,无解或有无数解)加深对映射的认识.(5)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实例中去观察,比较,启发学生寻找共性,共同讨论映射的特点,共同举例,计算,最后进行小结,教师要起到点拨和深化的作用.教学设计方案2.1映射教学目标(1)了解映射的概念,象与原象及一一映射的概念.(2)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3)通过映射概念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映射概念的形成与认识.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式教学过程:一、引入在初中,我们已经初步探讨了函数的定义并研究了几类简单的常见函数.在高中,将利用前面集合有关知识,利用映射的观点给出函数的定义.那么映射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详细的概念.二、新课在前一章集合的初步知识中,我们学习了元素与集合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而映射是重点研究两个集合的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要先从我们熟悉的对应说起(用投影仪打出一些对应关系,共6个)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一类特殊的对应,特殊在什么地方呢?提问1:在这些对应中有哪些是让A中元素就对应B中唯一一个元素?让学生仔细观察后由学生回答,对有争议的,或漏选,多选的可详细说明理由进行讨论.最后得出(1),(2),(5),(6)是符合条件的(用投影仪将这几个集中在一起)提问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几个对应的共性吗?经过师生共同推敲,将映射的定义引出.(主体内容由学生完成,教师做必要的补充)高中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问题】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实例分析】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解法一:易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3),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于是有即l的方程为①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即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这说明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设点的坐标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则到、的距离分别为所以,即点在直线上.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最后得到式子,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解法二: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属于集合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例2:点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求点的轨迹方程.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求解过程略.【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2)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下面再看一个问题: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的距离减去它到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动画演示】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解:设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轴,垂足是(如图2),那么点属于集合由距离公式,点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①将①式移项后再两边平方,得化简得由题意,曲线在轴的上方,所以,虽然原点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它是关于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练习巩固】题目:在正三角形内有一动点,已知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且有,求点轨迹方程.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的坐标为、,则的坐标为,的坐标为.根据条件,代入坐标可得化简得①由于题目中要求点在三角形内,所以,在结合①式可进一步求出、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小结】师生共同总结:(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作业】课本第72页练习1,2,3;高中数学教案3[学习目标](1)会用坐标法及距离公式证明Cα+β;(2)会用替代法、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由C α+β推导Cα—β、Sα±β、Tα±β,切实理解上述公式间的关系与相互转化;(3)掌握公式Cα±β、Sα±β、Tα±β,并利用简单的三角变换,解决求值、化简三角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问题。

《对数的运算》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对数的运算》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对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1.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体会对数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2.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为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3.能够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解决问题,提升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
教学难点:对数运算性质的得出,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
PPT 课件,计算器.
(一)新知探究
1.对数的运算性质 问题1:因为运算,数的威力无限;没有运算,数就只是一个符号.在引入对数之后,自然应研究对数的运算性质.你认为可以怎样研究?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思考.
预设的答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对数是通过指数幂的形式定义出来的,因此对数运算是由指数幂运算衍生出来的.对数运算与指数幂运算是两类重要的运算,正像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一样,我们通过加法运算学习减法运算,通过乘法运算学习除法运算.对于对数运算,我们也可以通过指数幂运算推导对数运算的性质. 设计意图:明确研究的内容,新旧知识产生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追问1:请回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师生活动:个别提问回答.
预设的答案:对于任意实数r ,s ,均有下面的指数幂运算性质.
(1)()0,,r s r s a a a a r s +=>∈R ;
(2)()()0,,s r rs a a a r s =>∈R ;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教案】

《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教案】

《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用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描述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含义、了解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的定义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含义、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的定义. 教学难点:从集合的角度理解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PPT 课件.【新知探究】问题1: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哪些位置关系?.师生活动:结合图11-1-17,总结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预设的答案: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一般地,如果l 是空间中的一条直线,α是空间中的一个平面,则:lα≠∅与l α=∅有且仅有一种情况成立.(1)当l α≠∅时,要么l α⊂,要么l 与α只有一个公共点; (2)当lα=∅时,称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记作://l α.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如果α与β是空间中的两个平面,则αβ≠∅ 与◆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学重难点 ◆◆ 教学目标αβ=∅有且仅有一种情况成立.(1)当αβ≠∅时,α与β的公共点组成一条直线;(2)当αβ=∅时,称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记作://αβ.文字语言表达图形语言表达符号语言表达A是直线l上的点,A1不是直线l上的点A∈l,A1∉l A是平面α内的点,A1不是平面α内的点A∈α,A1∉α直线l在平面α内(或平面α过直线l)l⊂α直线l在平面α外直线l与平面α相交l∩α=Al⊄α直线l与平面α平行l∥α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l α∩β=l 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α∥β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问题2:观察图中的长方体(1) A1A与AB是否垂直,A1A与AD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2) 判断A1A与AC是否垂直;(3) 若直线在平面ABCD 内,且过点A ,判断A 1A 与l 是否垂直.师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给出结论 预设的答案:直线与平面垂直:由观察可知,图中,不管直线的具体位置如何,只要,A l l ∈⊂平面ABCD ,则一定有1A A l ⊥.追问:如何定义直线与平面垂直?空间距离有哪些? 预设的答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一般地,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于一点A ,且对平面α内任意一条过点A 的直线m ,都有l m ⊥,则称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或l 是平面α的一条垂线,α是直线l 的一个垂面),记作l α⊥),其中点A 称为垂足. 因此,图中长方体中,有1A A ⊥平面ABCD ,类似地,有1A A ⊥平面1111,A B C D 11A B ⊥平面11BCC B .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给定空间中一个平面α以及一个点A ,过A 可以作而且只可以作平面α的一条垂线.如果记垂足为B ,则称B 为A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也称为投影),线段AB 为平面α的垂线段,AB 的长为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特别地,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称为这条直线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当平面与平面平行时,一个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称为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因此,点1A 到面ABCD 的距离等于线段1A A 的长,直线11A B 到面ABCD 的距离等于线段1A A 的长,面1111A B C D 与面ABCD 之间的距离等于1A A 的长.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巩固练习】 例1.思考辨析(1)直线l 在平面α内,记作l ∈α.( ) (2)若a ∩b =∅,则a 与b 平行.( )(3)若l ∩α≠∅,则直线l 与平面α有公共点.( ) (4)若直线l 在平面α外,则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 )(5)若α∩β≠∅,则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且交于一个点.( )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给出答案. 预设的答案: (1)× (2)× (3)√ (4)× (5)× 设计意图:了解点、线、面位置关系的表示. 例2.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l ⊥α; ②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则l ⊥α; ③如果直线l 不垂直于α,则α内没有与l 垂直的直线; ④如果直线l 不垂直于α,则α内也可以有无数条直线与l 垂直. A .0 B .1 C .2 D .3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给出答案.预设的答案: B 当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时,l 与α不一定垂直,故①不对; 当l 与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时,不能保证l 与α垂直,故②不对; 当l 与α不垂直时,l 可能与α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故③不对;④正确. 设计意图: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辨析例3. 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6 cm ,BC =4 cm ,AA 1=3 cm ,则 (1)点A 到平面DCC 1D 1的距离为________; (2)直线AA 1到平面BCC 1B 1的距离为________; (3)平面ABCD 与平面A 1B 1C 1D 1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给出答案. 预设的答案:(1)4 cm (2)6 cm (3)3 cm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空间距离及求法 【课堂小结】问题:(1)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有哪些? (2)直线与平面垂直是定义是什么?空间距离有哪些?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总结,老师适当补充.预设的答案:1.直线a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a ∩α=∅⇒a ∥αa ∩α≠∅⇒⎩⎪⎨⎪⎧a 与α相交a 在α内;平面α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α∩β=∅⇒α与β平行α∩β≠∅⇒α与β相交2.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一般地,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于一点A ,且对平面α内任意一条过点A 的直线m ,都有l m ⊥,则称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2)点面距:若点A 是平面α外一点,AB ⊥α,B 为垂足,则线段AB 的长 为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3)线面距、面面距转化为点面距.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本节课的内容,能让学生想出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及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布置作业: 【目标检测】1.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直线l ∩m =∅,则l 与m 平行;②若直线a 在平面α外,则a ∥α; ③若直线a ∥b ,直线b ⊂α,则a ∥α;④若m ⊂α,m ∩β=M . 那么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设计意图:考查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2. 下面叙述中:①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②若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③若直线l 是平面α的一条垂线,则直线l 垂直于 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④若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则称平面α是直线l 的一个垂面.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判断下列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 ①A 1B 与D 1C ________;②A1B与B1C________;③D1D与平面BCC1B1________;④AB1与平面BCC1________;⑤平面ABB1与平面DCC1_________;⑥平面ABB1与平面DD1A1________.设计意图:考查空间两条直线、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4.线段AB长为5 cm,在水平面上向右移动4 cm后记为CD,将CD沿铅垂线方向向下移动3 cm后记为C′D′,再将C′D′沿水平方向向左移动4 cm后记为A′B′,依次连接构成长方体ABCD-A′B′C′D′.(1)该长方体的高为________cm;(2)平面A′B′BA与平面CDD′C′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3)点A到平面BCC′B′的距离为________cm.设计意图:考查空间距离的求法参考答案:1.A对于①,直线l∩m=∅,即直线l与直线m没有公共点,l与m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l不一定与m平行.故①错.对于②,直线a在平面α外包括两种情形:a∥α,a与α相交,故②错.对于③,由直线a∥b,b⊂α,只能说明a和b无公共点,但a可能在平面α内,故③错.对于④,∵m⊂α,m∩β=M,∴点M∈α,M∈β,故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故④正确.2.C①中若两条直线为平行直线,则这条直线不一定与平面垂直,所以不正确;由定义知②③④正确.3.①平行②异面③平行④相交⑤平行⑥相交4.(1)3(2)4(3)5如图,在长方体ABCD-A′B′C′D′中,AB=5cm,BC=4 cm,CC′=3 cm,∴长方体的高为3 cm;平面A′B′BA与平面CDD′C′之间的距离为4 cm;点A到平面BCC′B′的距离为5 cm.。

高中必修1数学a版教案设计

高中必修1数学a版教案设计

高中必修1数学a版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平面向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面向量的概念、运算规则和性质。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定义、加法、减法、数量积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教学难点:向量的线性运算和向量的性质证明。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平面向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向量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讲解平面向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5分钟)
教师讲解平面向量的定义、零向量和单位向量的概念,介绍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讲解向量的数量积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
让学生进行练习,进行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量积计算,巩固所学内容。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
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向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和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全册教案

高中数学全册教案

高中数学全册教案
章节:开学第一课-初识数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能够判断数列的性质并进行分类;
3.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以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1.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三、教学重难点:
1.数列的定义和分类;
2.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的联系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
2.授课:讲解数列的定义、分类及相关公式;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引导学生探讨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归纳数列的特点和求解方法。

五、教学资源:
1.教科书;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评估:
1.课堂练习:不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数列的掌握程度;
2.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加深学生对数列的理解;
3.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七、教学反思:
1.通过教学过程,发现学生对数列概念和分类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
2.学生在实际解题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3.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维拓展,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学设计-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学设计-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学设计教案课题:§1.1 集合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二、新课教学(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或a A)(举例)∈6.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二)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高中数学基础老师讲课教案

高中数学基础老师讲课教案

高中数学基础老师讲课教案学科:数学年级:高中课题:数列的概念与性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数列的定义、公式和求和公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和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难点: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内容: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什么是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 数列的求和公式。

2. 数列的应用:- 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数列的概念,引导学生对数列的认识。

2. 讲解:依次讲解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和求和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 操练:让学生做一些数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学生归纳总结数列的概念和性质,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5. 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拓展:挑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

7.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手段: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六、教学反思与评价: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列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掌握了数列的基本性质和求和公式。

但是在数列的应用方面,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高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高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高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求解相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三角函数解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平面直角坐标系、单位圆和导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与这些概念的联系。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并说明它们在不同象限的正负关系。

2. 讲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质。

3. 演示绘制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并让学生观察图像的特点。

三、练习(20分钟)
1. 练习计算三角函数在特定角度的取值。

2. 练习绘制三角函数的图像。

3. 练习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反馈(5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解题过程中的思考,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计算三角函数取值、绘制函数图像和解决实际问题等。

教学资源:
1.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位圆的图示。

2. 计算器或者电脑软件进行绘图演示。

3. 预先准备的练习题目和案例题。

教学反馈: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件5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件5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件5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件(精选篇1)(一)教学要求背景分析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是:排列与组合数列的极限复数空间图形。

排列组合是用力计算完成一件事的方法种数。

排列组合的综合运用是本章的重点难点。

本章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结果比较大,同时需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要多思考多比较仔细分析题目中的细微差别,并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极限是人类认识上从有限跨越无限的重大步骤,是近代数学中研究微积分的基本方法,对高中学生来说,极限是连接中学初等数学与大学高等数学的一座桥梁,并通过这座桥梁使学生初步接触用有限刻画无限,由近似描述精确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本章引入了复数的概念,从而实现了数集从实数集到复数集的又一次扩展。

结绍了复数的概念,引入复平面,建立起复数集与平面点集之间的一一对应,以及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实系数一元二次的求根公式。

复数集作为实数集的扩展,在保留实数集主要运算性质的同时,也必然会增加一些实数中步具备的新性质,要用心领悟,体会异同。

本章研究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棱柱棱锥棱台的定义,性质画法和体积公式。

通过学习,系统的掌握空间的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性质,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所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任教班级状况:教这个班级已经一学期了,对学生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学生规范还可以,但是学生思想比较复杂,表面上服从管理,内心却有很多种想法,浮躁不安,学习不能静下心来。

尤其是女生,是非多拉帮结派,学习不能静下心来。

男生思想幼稚学习缺乏主动性。

前期我作了一些补差工作,将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调到第一排,放学后还留下来为他们补课,效果明显其中__考了87分,__考89分,这两个人原是我担心不能及格的学生,这次能考出如此好的成绩,让我感到欣慰,我的辛劳有了回报。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直线与平面的关系,掌握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和位置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直线与平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 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并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内容:
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情况。

3. 利用直线与平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1. 引入-激发兴趣(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直线与平面相交的实际场景图片,引起学生对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思考。

2. 概念讲解(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的交点情况。

3. 实例分析(15分钟)
教师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的分析,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直线与平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4. 练习与讨论(20分钟)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解决一些直线与平面相关问题,并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 总结-作业布置(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教学手段:
1. 实物、图片展示
2. 录象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3. 小组讨论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的练习情况
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
1. 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是否能够有效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数学教资教案课件

高中数学教资教案课件

高中数学教资教案课件教案名称: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教学内容: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教学目标:1. 了解线性方程组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掌握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解法。

3. 能够灵活应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难点:如何应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括相关概念解释和示例分析。

2. 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点,准备笔记和问题。

3. 教师准备课堂小组讨论题目,以促进学生合作与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PPT介绍线性方程组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线性方程组的解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详细讲解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解法,包括消元法、代入法和等价变形法等。

2. 教师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三、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设置小组讨论题目,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线性方程组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适时进行答疑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线性方程组解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并能够灵活应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思考能力的提升。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2.让学生了解“属于”关系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德育目标:1.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引入:1.复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引言:集合论的创始人——XXX(德国数学家)。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教材中的例子。

二、讲解新课: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1.有哪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2.有哪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指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概念。

2.常用数集及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的集。

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每个元素都是确定的,不会存在两个相同的元素。

2)互异性:每个元素都是不同的,不存在相同的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注: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例如a、b、c、p、q等。

抛物线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抛物线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抛物线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主要包括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性质及其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抛物线的定义: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抛物线,引导学生探究抛物线的几何特征,得出抛物线的定义。

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引导学生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推导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掌握方程的变换。

3. 抛物线的性质:分析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如焦点、准线、顶点等,并能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4. 抛物线的应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利用抛物线解决实际问题,如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变换。

2. 掌握抛物线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几何特征。

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变换。

3. 抛物线的性质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情景,如抛物线形的操场、篮球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抛物线的兴趣。

3. 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引导学生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利用几何方法推导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掌握方程的变换。

4. 分析抛物线的性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抛物线的性质,如焦点、准线、顶点等,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5. 抛物线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抛物线的定义。

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变换。

3. 抛物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抛物线的定义。

2. 请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说明其变换规律。

3. 分析下列抛物线的性质,并解答相关问题:(1)抛物线y = x² 的焦点坐标是多少?(2)抛物线y = 1/4x² 的准线方程是什么?(3)点 P(2, 3) 是否在抛物线y = x² 上?说明理由。

部编人教高中数学必修3《概率 3.1.2 概率的意义》苏正颖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高中数学必修3《概率 3.1.2 概率的意义》苏正颖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3.1.2概率的意义凤台一中苏正颖一、教材分析(1)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

在概率定义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澄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错误认识:①试验:通过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解释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含义,纠正“连续两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的错误认识;通过从盒子中摸球的试验,解释中奖概率为的含义,纠正“如果中奖率为 ,那么买1000张彩票一定能中奖”的错误认识。

②随机性与规律性:解释每次试验结果的随机性,多次试验结果的规律性,进一步说明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区别。

(2)了解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①概率与公平性的关系:利用概率解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判断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否合理。

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让学生进行判断。

②概率与决策的关系:介绍统计中极大似然法思想的概率解释,并清楚它的概率基础:在一次试验中,概率大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

这种思想是“风险与决策”中经常使用的。

③概率与预报的关系:通过天气预报、地震预报、股票预报等实例,让学生了解概率在预报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从频率稳定性的角度,了解概率的意义. 2.学生经历试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进而了解并感受概率的定义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客观世界;以数学的语言,描述客观世界. 3.学生经历试验,整理,分析,归纳,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为概率的精准,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所震撼..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概率的正确理解。

难点:用概率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四、学情分析回忆上节课有关概率的定义,通过试验解释概率的含义,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认识,介绍概率与公平性、概率与决策、概率与预报方面的实例。

五、教学方法 1.举例法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初步把握概率的定义。

高中数学课程教案

高中数学课程教案

高中数学课程教案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内容。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掌握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数学知识;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方法:
1.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
2.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4.实践: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1.代数:包括整式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组等内容;
2.几何:包括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的相关知识;
3.概率与统计:包括概率的基础概念、统计的数据处理等内容;
4.其他:包括数学分析、数论等相关知识点。

教学评价:
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考试成绩: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资源:
1.教科书:选用高中数学教科书作为主要教材;
2.教具:使用数学教具和实验器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3.网上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更多的数学学习资料。

教学安排:
本课程为每周一次课,每节课为90分钟。

课程安排为30%讲解、30%练习、20%讨论、20%实践。

每周布置作业,并进行批改和讲解。

以上为高中数学课程教案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部编人教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阅读与思考 对数的发明》王宝刚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阅读与思考 对数的发明》王宝刚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教学设计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高一数学王宝刚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2)能够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3)理解对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认识对数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2)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对数的概念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3)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对数的重要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培养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分析、严谨认真的良好思维习惯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2)感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认知过程;(3)体验数学的科学功能、符号功能和工具功能,培养直觉观察、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对数的定义;(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教学难点(1)对数概念的理解;三、教学过程:引入:1.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人口约13亿.如果今后能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那么过几年人口数将达到18亿?引出课题:对数知识探究(一):对数的概念思考1:24= 2-2=思考2:若2x=16,则x= | 若2x= ,则x=若4x=8,则x=若2x=3,则x=满足2x=3的x的值,我们用log23表示,即x=log23,并叫做“以2为底3的对数”回到思考2,用对数表示归纳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函数??10???aaNax且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 N的对数,记作 logax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注意:(1)底数的限制:0a??且a1; (2)对数的书写格式;思考4: 满足10x N? , x e N ?(其中e=2.71828…)的x的值可分别怎样表示?自然对数、常用对数知识探究(二):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思考1:指数与对数有什么关系?| 思考2:当a>0,且a≠1时,loga (-2),loga0存在吗?为什么?由此能得到什么结论?思考3:根据对数定义,logal和logaa(a>0,a≠1)的值分别是多少?归纳对数的性质:负数和零没有对数;01log?a;1log?aa 应用例1: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1)62554? (2|)64126 ?? (3|)73.531???????m (4|)416log2 1?? |(5)201.0lg?? (6)303.210ln? 学生练习课后1,2题例2: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1|)3 2 log64??x (2)68log?x (3)x?100lg (4)xe??2ln 例3: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课堂小结: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函数??10???aaNax 且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 logaxN?,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第一章第三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因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法”为主,主要采用观察、启发、类比、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教学目标体现的更加完美。

二.教材分析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公式(二)、(三)、(四).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一)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思想发现任意角与、、终边的对称关系,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他们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即发现、掌握、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式(二)、(三)、(四).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1)班全体同学,本班学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四.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2).能力训练目标: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求值与化简;(3).创新素质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和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个性品质目标:通过诱导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感受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规律,运用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2.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六.教法学法以及预期效果分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者苦心钻研、认真探究.下面我从教法、学法、预期效果等三个方面做如下分析.1.教法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更主要作用是为了训练人的思维技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学生为主题,以发现为主线,尽力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共同探究、综合应用等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时间”、“空间”,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尽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2.学法“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很多课堂教学常常以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以便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点,却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需要时间消化,进而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何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消化知识,提高学习热情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引导学生的学法为思考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简单应用、重现探索过程、练习巩固。

让学生参与探索的全部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自主学习.3.预期效果本节课预期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证明过程,掌握诱导公式,并能熟练应用诱导公式了解一些简单的化简问题.七.教学流程设计(一)创设情景1.复习锐角300,450,600的三角函数值;2.复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3.问题:由,你能否知道sin2100的值吗?引如新课.设计意图自信的鼓励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简单易做的题加强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具体数据问题的出现,让学生既有好像会做的心理但又有迷惑的茫然,去发掘潜力期待寻找机会证明我能行,从而思考解决的办法.(二)新知探究1. 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与2100角的终边之间有什么关系;2.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和210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3.sin2100与sin300之间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由特殊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容易了解,实现教学过程的平淡过度,为同学们探究发现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做好铺垫.(三)问题一般化探究一1.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与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2.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和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3.探究发现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设计意图首先应用单位圆,并以对称为载体,用联系的观点,把单位圆的性质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数形结合,问题的设计提问从特殊到一般,从线对称到点对称到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逐步上升,一气呵成诱导公式二.同时也为学生将要自主发现、探索公式三和四起到示范作用,下面练习设计为了熟悉公式一,让学生感知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敢于挑战,敢于前进(四)练习利用诱导公式(二),口答下列三角函数值.(1). ;(2). ;(3). .喜悦之后让我们重新启航,接受新的挑战,引入新的问题.(五)问题变形由sin3000= -sin600 出发,用三角的定义引导学生求出 sin(-3000),sin150 0值,让学生联想若已知sin3000= -sin600 ,能否求出sin(-3000),sin150 0)的值. 学生自主探究 1.探究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又有什么关系;2.探究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过程的再现是深刻记忆的重要途径,在经历思考问题-观察发现-到一般化结论的探索过程,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深入脑中,此时以类同问题的提出,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重现了探索的整个过程,加深了知识的深刻记忆,对学生无形中鼓舞了气势,增强了自信,加大了挑战.而新知识点的自主探讨,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充满了极大的挑战.彼此相信,彼此信任,产生了师生的默契,师生共同进步. 展示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诱导公式(三)、(四)给出本节课的课题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设计意图标题的后出,让学生在经历整个探索过程后,还回味在探索,发现的成功喜悦中,猛然回头,哦,原来知识点已经轻松掌握,同时也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小结.(六)概括升华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合.(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设计意图简便记忆公式.(七)练习强化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1)sin(-1000 ); (2). cos(-204000).设计意图本练习的设置重点体现一题多解,让学生不仅学会灵活运用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还能养成灵活处理问题的良好习惯.这里还要给学生指出课本中的“负角”化为“正角”是针对具体负角而言的.学生练习化简: .设计意图重点加强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综合应用.(八)小结1.小结使用诱导公式化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锐角的步骤.2.体会数形结合、对称、化归的思想.3.“学会”学习的习惯.(九)作业1.课本p-27,第1,2,3小题;2.附加课外题略.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记忆及灵活应用,附加题的设置有利于有能力的同学“更上一楼”.(十)板书设计:(略)八.课后反思对本节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本人反复阅读了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教材的内容,编排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积极投入到思维活动中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在逐渐展开中,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方法予以解决,并获得知识体系的更新与拓展,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尤其是练习的处理,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感受“观察——归纳——概括——应用”等环节,在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展开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提高了学生主体的合作意识,达到了设计中所预想的目标。

然而还有一些缺憾:对本节内容,难度不高,本人认为,教师的干预(讲解)还是太多。

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内容,应放手让学生多一些探究与合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都在不断更新,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用全新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效。

篇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我先来介绍一下参加我们这次讲座的几位嘉宾,我身边这位是苏州五中的罗强校长,这边这位是苏州中学的刘华老师,那边那位是大家熟悉的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王尚志教授。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研讨的现场!老师们都知道,素质教育要落实在课堂上,课堂是我们实行数学新课程的主战场,做好教学设计是我们整个高中数学新课程推进的一个关键点。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数学的教学设计呢?我们问过一些老师,大家感觉有些疑惑,比如说有的老师们认为:教学设计是不是就是备备课,写好一个教案、做一个课件,是不是这样?我们想听听来自江苏的老师怎么看这个问题?罗强:我来谈谈自己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以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把教学设计变成一种简单的教案设计,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经验型的教学设计,没有上升为科学型的教学设计。

其实,国际上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已经进行多年,提出了许多思想、理论、案例,教学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突出以“教的传递策略”为中心来进行教学设计的传统教学设计理论,它更接近工程学,遵循设计的规则和程序,强调目标递进和按部就班的系统操作过程,其特点是注重目标细化,注重分层要求,注重教学内容各要素的协调。

就好像我们要造一幢房子,先要把这幢房子的图纸设计出来,然后再设计一个施工的蓝图,教学就是按照这样的设计来进行实施的一个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突出以“学的组织方式”为中心来进行教学设计的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它的基础是信息加工理论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强调依据学习任务类型(如认知、情感与心理动作等)来选择教学策略,强调以问题为中心,营造一个能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有利于新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

其特点是问题与环境,强调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