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2

合集下载

心理学2

心理学2

完全符合,记2分;比较符合,记1分;介于符合与不 符合之间的,记0分;不大符合,记-1分;完全不符 合的,记-2分。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 衅。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善于和人交往。 9、羡慕那种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完全符合,记2分;比较符合,记1分;介于符合与不 符合之间的,记0分;不大符合,记-1分;完全不符 合的,记-2分。
完全符合,记2分;比较符合,记1分;介于符合与不 符合之间的,记0分;不大符合,记-1分;完全不符 合的,记-2分。 51、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已经掌握的 工作。
52、希望做变化大、花样多的工作。
53、小时候会背的诗歌,似乎比别人记得清楚。
54、别人说自己“出语伤人”,可自己并不觉 得这样。
注意:完全符合,记2分;比较符合,记1分;介于符 合与不符合之间的,记0分;不大符合,记-1分;完 全不符合的,记-2分。
1、做事力求稳妥,不做无把握的事。
2、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全 说出来才痛快。 3、宁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 险镜头等。
• 计算下列各栏所对应题目的得分之和。
评价
• 在四种气质类型中,如果某一栏的得分超过 20分,而其它三栏得分较低(均小于20分), 则为典型的该气质类型;如果某一种气质的 得分小于20分,但比其它三种的得分明显高 (高4分以上),则可定为该种气质;如两种 气质的得分接近(两者之差不超过3分)而 又明显高出其它两种(高出4分以上),则 可定为两种气质的混合型;如果三种气质均 高于第四种的,且得分互相接近,则为三种 气质的混合型。

心理学第2讲

心理学第2讲

心理学:第二讲
8. 学习动机
8.1 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 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 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
(1)学习需要: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
满足的心理状态。
(2)学习诱因(期待):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目标的
按需要的起源分类
生物需要与社会需要
按需要所指向的对象分类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心理学:第二讲
2. 马斯洛( Abraham H. Maslow ):需要层次理论
2.1 基本内容
自我实现 需要 审美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成 长 需 要
基 本 需 要
心理学:第二讲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心理学:第二讲
8. 学习动机
8.2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
(1)设置合理目标 (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 (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5)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 (6)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 (7)增强自我效能感 (8)进行归因训练
惩罚
心理学:第二讲
6. 行为主义原理
6.2 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 VS
惩罚
操作
正强化
呈现正面刺激(奖励) 撤消负面刺激(变相奖励)
呈现负面刺激 撤消正面刺激
目的
增加目标行为 增加目标行为
减少目标行为 减少目标行为
负强化
正惩罚 负惩罚
呈现正面刺激
撤消正面刺激
正强化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科学的心理观
本章主要内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启发与引导
1.什么是心理?
2.人们常说“心之官则思”, 心理是由心脏产生的吗?
3.脑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 那么,脑有什么功能呢?
4.什么是反射?反射是怎样 形成的?
2、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由脑干发出, 共12对;
(2)脊神经从脊髓发出, 共31对;
(3)植物性神经,也叫自 主神经
是由分布于平滑肌、心肌 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 神经纤维所构成。
()

内 分 泌 系
人体的内分泌腺主 要包括:
脑垂体(分为前叶 和后叶)

甲状腺
肾上腺现实的能动的
反映
人的心理反映的能动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的性 自觉性 创造性 社会历史制约性
五、人的心理意识 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发
生和发展的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 的反映。有了正常的大脑,有 了客观现实却并不一定能产生 心理现象,这是因为,心理是 在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生 活实践中实现的。
第二章 作业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反射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举例说明脑是心理的器官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对客
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5、人的心理意识的能动性表
现在哪些方面? 6、试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巴甫洛夫的实验装置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 工具性条件反射。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 纳(B.F.SKinner)通过 精心设计的“斯金纳 箱”,
用白鼠进行实验而提出 来的。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总结词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 动机所驱动的,这些动机包括追求幸 福、满足感和成就感等。
人本主义理论
详细描述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动机所驱动的,这些动机包括追求幸福、满足感和成 就感等。该理论主张心理学应该关注这些内在动机的实现和满足,以促进人类的发展和成 长。
总结词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是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所获得的 。
详细描述
观察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帮助研究者直接观察到个体的外部行为表 现,从而推断其内在心理状态。观察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包括自然环境、实验室实
验和临床治疗等。
实验法
总结词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性较强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来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 影响。
详细描述
实验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控制其他无关变量的 影响,从而更准确地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法可以通过实验室 实验、现场实验和生物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
04
决策与创造力
决策与创造力也是管理心 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它涉及到如何提高组织的 决策水平和创新能力。例 如,群体决策、创新管理 以及问题解决等都是重要 的决策与创造力研究主题。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心理治疗是临床心理学中的 核心内容,它涉及到各种心 理治疗方法的应用。例如, 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 法和心理分析等都是常见的 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评估与诊断是临床心理 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 如何根据个体的心理特点和 行为表现来评估和诊断心理 障碍。例如,人格测验、智 力测验和心理健康量表等都 是常用的评估工具。
预防与干预是临床心理学中 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 到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预防 和治疗心理障碍。例如,心 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是常 用的预防和干预手段。

心理学2

心理学2
二、 联系:1、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和条件,知觉过程的第一步是觉察,而觉察的实际意义是个体对某一客观刺激物的某个别属性产生感觉,同时,知觉产生所要提取的知识经验最初也是由感觉提供的2、二者同属于感性认识,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应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3、二者密不可分,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感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第一步往往是知觉,难以从知觉中分离出感觉。
*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创办了报道心理实验成果的《哲学研究》杂志,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纲要》(1873~1874)。
* 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1、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于19世纪末创立的2、行为主义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于20世纪初创立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ogers)4、认知心理学学派----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皮亚杰(J.Piaget)
二、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两条: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1、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当大脑皮层某部位产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并不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扩散开来,这叫扩散。而扩散到一定程度又会向原发点回拢过来,这叫集中。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1)大脑皮层上由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神经过程,叫做相互诱导。2)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 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兴奋过程叫做正诱导3)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性诱导(发生在不同部位上),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

心理学 第2章 心里过程

心理学 第2章 心里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
三、认知过程——记忆 1、记忆的概念
• 过去的 经验在 人脑中 的反映。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十五课时
第二章 心理过程
2、记忆的分类
按 内 容 分
形象记忆(已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听觉、触觉等) 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位主要内容的记忆)
1
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主要内容的记忆)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四课时
第三章
人格
第3节 人格心理特征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五课时
第三章
人格
• • •
能 力 气 质 性 格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五课时
第三章
人格
1、能力
(一) 能力概述
(二) 能力的分类
(三) 能力的个别差异
(四) 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五课时
第三章
人格
感觉适应 刺激物持 续作用于 感觉器官 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 的现象。 感觉对比 同一器官 接受不同 侧记而使 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 现象。 相互作用 一种感觉 在其他感 觉的影响 下所发生 感受性变 化的现象。 发展补偿 人的感受 性能在个 体的实践 活动中获 得提高和 发展。 联觉 一种感觉 兼有另一 种感觉的 现象。 感觉后像 外界刺激 消失后感 觉在短时 间内不马 上消失的 现象。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二课时
第三章
人格
第2节 人格倾向性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三课时
第三章
人格
1、需要
(1) 概念: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 人脑中的反映。 (它是活动的原始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 的源泉。) (2)分类:
生理性需要:保持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种族延续所必须的要求。

心理学(2)

心理学(2)

1.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又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时代;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著作《论灵魂》2.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⑴理论意义: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⑵实践意义:①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②有助于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③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异常和调试工作3.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理解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⑴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②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③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⑵环境和教育因素①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②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过程。

教育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合理的要求和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加快心理发展的过程。

4.人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基本规律: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意义:由具体到抽象有简单到复杂;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在同一个方面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偏科;遗传因素和主观能动性体现出的5.记忆的品质及如何培养?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培养:①树立记忆的信心;②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和要求;③加深对记忆材料的理解;④使记忆材料成为活动的对象;⑤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6.遗忘产生的原因①衰退理论;②干扰理论;③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④动机性遗忘理论7.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因素:①直接性因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劝说;④其他个体因素(个体的心理状态、性格等)8.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学习动机培养中的作用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为①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②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及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③爱的需求:情感、归属、友情、爱情、性亲密④尊重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⑤自我实现: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作用:①引发功能,即动机能引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对行为起着始动作用②指向功能,即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③维持和调节功能,即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对个体行为的强度、方向和时间予以调节9.影响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理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的作用10.举例说明性格的结构特征⑴性格的态度特征①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特征;②对待工作、学习和劳动的态度特征;③对待自己的态度特征⑵性格的理智态度①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②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③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④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⑶性格的情绪特征①情绪强度方面的性格特征;②情绪稳定性方面的;③情绪持久性方面的特征;④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⑷性格的意志特征①行为目的方面的性格特征;②行为自控水平方面的;③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④在长期工作或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11.情绪情感分类⑴原始情绪①快乐;②愤怒;③悲哀;④恐惧⑵情绪状态①激情;②心境;③应激⑶情绪种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12.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着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第一节 神经系统神经元树突:接受信息轴突:传递信息细胞体:整合信息树突及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间脑、小脑、大脑六部分。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三沟四叶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顶叶:躯体感觉中枢额叶: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注意、记忆、思维、语言。

觉性失语症”。

第二节反射和反射弧反射第三节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

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M:经典性条件反射。

(当条件刺激成为无条件刺激的信号,有机体对这个信号起反应。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时间接近;条件刺激的预测性。

这种现象称为“泛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叫做“分化”。

叫做“强化”。

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一次出现,巴普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开车,早操)工具性条件反射M: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关系:共同规律: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消退后有都会自然恢复,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都有泛化和分化。

不同点:1.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

经典:无条件刺激很明显。

工具:由身体内部某些情况(内驱力)。

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

经典:强化与刺激有关。

工具:强化只与反应有关。

3.反应方式不同。

经典:反应是先天固有的。

工具:反应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强化时程表J:主要分五种:1.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2.定比间隔强化3.定时间隔强化4.不定比间隔强化5.不定时间隔强化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第四节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M: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超限抑制M: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M: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叫做消退抑制。

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学第二章
2020/5/27
3、观察水平
• 观察(observation)是一种为感知特定对象而组 织的有目的、有计划、必要时需要采用一定方法 的高水平的感知觉过程。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 往往与随意注意及思维相联系的紧张的感知觉过 程,是更为自觉的感知觉过程。
• 观察是思维的良好方法与前提,培养和提高学生 的观察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 外部感觉中以视觉、听觉最为重要,人类绝大部 分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接受的。
• 内部感觉反映有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 发生的变化,包括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2020/5/27
• 一般而言,大多数的器官都只对一种刺激(适宜 刺激)敏感而产生兴奋,它们与刺激的关系基本 上是固定的。例如,眼睛和光、耳朵和声波、鼻 子和气味,不适宜刺激一般不会引起兴奋 。
此外,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还有方位错觉、 颜色错觉、似动错觉等。
2020/5/27
2020/5/27
三个人谁最高? 其实一样高!






















2020/象上看,既有主 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上,往往与过去经 验、习惯、定势、情绪等心理或生理因素有关; 客观上,则是由于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而引起 的。
似动
2020/5/27
2020/5/27
2020/5/27
• 运动知觉中有一种特殊的专门化运动知觉,是体 育活动中的一种精细的主体运动知觉,它能对器 械、场地、运动媒质(如空气、水)及时间、空 间特性等客体作出高敏锐度和精细分化的识别与 认知,并具有专项的特点,这是在长期的专项训 练和运动实践中发展与形成起来的。如“球感” (球类)、“水感”(游泳、跳水等水上运动)、 “冰感”(冰上运动)、“雪感”(雪上运动)、 “器械感”(体操)、“时间感”(短跑、中 跑)、“距离感”(跳高、跳远)等。

《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058专转本资料]2009年11月02日星期一下午 03:13第一节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元组成。

神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它们的具体功能均有不同,但在构造上基本由三部分所组成: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细胞体为神经系统提供能量。

树突较短,负责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

轴突比树突长,也称神经纤维。

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

通常,通过树突及细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细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神经元按其功能特性,可分为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感觉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运动柙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问,起联络作用,是把信息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传向另一部分的神经元。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即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

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神经细胞膜内膜外保持的电位差,叫做极化状态。

神经细胞有个特点,即所谓不应期。

不应期是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

膜的通透性在复原之前,它是不能再接受刺激的。

因此,神经细胞冲动是脉冲式的,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

(三)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心理学》第2章 注意

《心理学》第2章  注意

心理学
35
而这起事故完全是驾驶员的注意分配不当所致。
2019/2/26
心理学
2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注意的转移
它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把注意从一个
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
动上。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前者是
根据任务的需要,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
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是积极主 动的。后者则是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是消极被动的。
2019/2/26
心理学
14
有意后注意
(1)什么是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
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
2019/2/26
心理学
15
注意的种类区别
类型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 意)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目的性 意志努力
阿密国际机场时,前轮指示灯突然不亮,三名机组人员同
时专注于察看是灯泡出了问题还是前轮没能锁定着陆时的 位置,而忽视了控制飞机的自动驾驶仪。这时,高度测量
表也失灵了。于是,飞机不自主地下滑很长时间,直至快
坠毁(只剩 8 秒钟)时, 副驾驶员才注意到高度测量表的 问题,然而已经太迟了。结果飞机坠毁,99 人 丧生。
2019/2/26
心理学
12
2.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
2.合理地组织活动。
3.稳定的间接兴趣。
4.坚强的意志力。
2019/2/26
心理学
13
3. 有意注意规律的有效利用
1. 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

心理学 第二章 科学心理观

心理学 第二章 科学心理观

人的心理,只有“狼性”呢?请用心理学的有
关知识加以分析。
(一)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产生和发
展的唯一途径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人对客观现实
反映的唯一标准
(一)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产生 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人的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只有作
为心理源泉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反映器官
的脑二者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正常的心
理,而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
动实现的。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人对客观 现实反映的唯一标准
二、唯物主义心理观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 存在的,它决定着心理、精神,而心理、精神是 由物质派生的,它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后,运用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总结了长期以来人类的 认识成果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才对人的心理 实质作出唯一正确的解释,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即人的心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脑对客观 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A、感觉和知觉
C、认识过程
B、客观事物
D、内心世界
课后练习
四、辨别正误: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有了健 全完整的大脑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
2、马戏团的狗能按照主人的指令去算算术,说 明它能理解主人的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活 动的结果。
3、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有了相同的客观刺 激物的作用就一定能产生相同的心理现象。
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
第一节 两种根本对立的心理观 第二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第三节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课后练习
第一节
两种根本对立的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心理观
二、唯物主义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心理观
唯心主义把心理、意识看成是至高无 上的,虚无缥渺的东西,它是不依赖于物 质而独立存在的,是第一性的,心理意识 决定着物质,是物质的本源;而一切物质 都是第二性的,是由心理派生的,是心理 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和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2.关于认知、情感、意志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B.意志不能够调节情感
C.人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需要意志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D.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
3.吃过梅子的人一见到它的外形,闻到香味,就有望梅止渴的反应。

这是一种()
A.非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生来的
4.冯特于()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
B.1789
C.1897
D.1798
5.将一根木棒的一截插入水中,看起来木棒弯曲了。

这是()
A.感觉
B.错觉
C.动觉
D.幻觉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段描写所反映的心理现象为()。

A.错觉
B.联觉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7.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向学生讲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这种知识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感性记忆
C.整体记忆
D.程序性记忆
8.创作“美人鱼”运用的是想象的哪种加工方式()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9.智力的最高形态是()
A.抽象思维
B.逻辑思维
C.形象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0.上课时,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

这体现了注意品质中的()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11.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12.张三在商场买东西,既喜欢好的商品,又嫌价钱太贵。

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趋避式冲突
B.双趋式冲突
C.双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13.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人格测验
C.兴趣测验
D.成就测验
14. 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蔡元培
B.陶行知
C.廖世承
D.杨贤江
1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一种()现象。

A.泛化
B.分化
C.比较
D.获得
16.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7.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

这种心理状态是()
A.忧愁感
B.习得性无助感
C.抑郁感
D.焦虑感
18.学生读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后勾画出课本的论点论据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细加工B组织C复述D做笔记
19.懂得了(a+b)2次方展开,就会解(2a+3b)3次方程,属于()
A.顺应性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逆向性迁移
20.“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是()
A.社会促进
B.社会抑制
C.社会惰化
D.社会退步
21、下列迁移属于一般迁移的是()
A.把掌握的乘法口诀运用到各种计算中
B.学会写“石”字,有助于学习写“磊”字
C.在学完加减乘除后,把已有的经验运用到四则混合运算中
D.学会了弹跳、空翻、入水等基本动作,把它们组合成新的动作技能
22、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占主导地位。

A.抽象逻辑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语词逻辑思维
23、我们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不仅可以激励优秀学生也可以激励一般学生。

这是因为一般学生受到了()
A.直接奖励
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替代性惩罚
24、元认知策略不包括()
A.计划策略
B.时间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25、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的有益尝试。

A.活动情境
B.表演情境
C.操作情境
D.问题情境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择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和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正确的是()
A.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B.人本主义—艾利斯
C.行为矫正—华生
D.理性情绪疗法—罗杰斯
2.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属于()
A.幻想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3.中学生在认知方面需要加强培养的有()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推理思维
D.抽象思维
E.概括能力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需要具有对象性
B.人的需要是发展的
C.社会需要是人特有的
D.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没有区别
5.测验的质量指标包括()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6.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成果主要表现在()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7.学生成绩差异表现为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因此认知差异表现为()的个体差异。

A.认知思维
B.认知方式
C.认知能力
D.认知态度
8.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

下列属于外部动机的是()
A.学习是为了取得老师表扬
B.学习是为不让父母失望
C.学习是为提高自身素质
D.学习是出于好奇心
9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迁移现象的有()
A.会骑自行车的人比较容易掌握摩托车的驾驶技术
B.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C.学习汉语拼音会对英语学习有影响
D.学会弹钢琴可以有利于弹手风琴
10.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态度的途径有()
A.有效的说服
B.树立榜样
C.群体约定
D.奖励和惩罚
一、单项选择题
1--5 CACAB 6--10 BAADB 11--15 BAACA 16-20 CBBBC 21-25ACCBD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D
3、BCD
4、ABC
5、ABCD
6、ABCD
7、BC
8、ABC
9、ACD 10、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