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CC肺癌第8版TNM分期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
胃癌TNM分期标准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第7版):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皮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存在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1N1M0、T2N0M0IIA期:T1N2M0、T2N1M0、T3N0M0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IV期:任何T任何NM1结直肠癌TNM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原发肿瘤(T)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区域淋巴结(N)N 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a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1b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解剖分期/预后组别:注:1 临床TNM分期(cTNM)是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是原发瘤首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断所施行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TNM分期及第8版肺癌TNM分期
TNM分期及第8版肺癌TNM分期TNM 分期是恶性肿瘤判断预后最重要的指标,用来确定疾病进展,指导治疗。
该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肿瘤分期系统。
首先由法国人Pierre Denoix于1943年至1952年间提出,后来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American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Union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 ) 逐步开始建立国际性的分期标准,并于1968年正式出版了第1版《恶性肿瘤INM分类法》手册。
目前他已经成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科学工作者对于恶性肿瘤进行分期的标准方法。
每一种肿瘤的TNM分期系统各不相同,因此TNM分期中字母和数字的含义在不同肿瘤所代表的意思不同。
TNM分期中T,N,M确定后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总的分期,即I期,II期,III期,IV期等。
有时候也会与字母组合细分为IIa或IIIb等等。
I期的肿瘤通常是相对早期的肿瘤有着相对较好的预后。
分期越高意味着肿瘤进展程度越高。
TNM分别代表如下含义:•T categorydescribes the primary Tumorsite•N categorydescribes the regional lymph Nodeinvolvement •M categorydescribes the presence or otherwise of distant Metastatic spread如下内容来自丁香园:国际肺癌协会(IASLC)在 1990~2000 年间对 81000 例可评估肺癌患者的回顾性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了UICC 和AJCC 第六版肺癌TNM 分期基础。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 UICC 第 7 版肺癌 TNM 分期标准是 2009 年颁发,至今有 6 年未更新。
IASLC此次分期纳入了来自国际 1999~2010 年期间的 77156 例肺癌患者(亚洲占79%),分析由华盛顿癌症研究和生物分析(CRAB)组织完成,此版本的修订审核比历届版本更严格,前期研究成果——新的第 8 版肺癌 TNM 分期建议已于 2016.1 刊登于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让我们通过几张表格瞻仰一下。
恶性胸膜间皮瘤TNM分期(AJCC第8版)
·侵犯胸内筋膜
·侵犯纵膈脂肪
·侵犯胸壁软组织的单个、可完整切除的病灶
·非透壁性心包浸润
T4
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肿瘤。
肿瘤侵犯同侧胸膜表面的所有部位(胸膜顶,纵膈胸膜,膈胸膜,脏层胸膜),并具备至少一种以下特征: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恶性胸膜间皮瘤TNM分期:
分期标准
分期
T
N
M
ⅠA期
T1
N0
M0
ⅠB期
T2 or T3
N0
M0
Ⅱ期
T1
N1
M0
Ⅱ期
T2
N1
M0
ⅢA期
T3
N1
M0
ⅢB期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N2
M0
ⅢB期
T4
任何N
M0
Ⅳ期
任何T
任何N
M1
·肿瘤的胸壁弥漫性浸润或多个病灶,有或无肋骨破坏
·直接经膈肌侵入腹腔
·直接侵犯对侧胸膜
·直接侵犯纵膈器官
·直接侵犯脊柱
·穿透心包的内表面,有或无心包积液,或侵犯心肌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转移至同侧支气管、肺、肺门或纵膈淋巴结
N2
转移至对侧纵膈、同侧或对侧锁骨上淋巴结
恶性胸膜间皮瘤TNM分期(AJCC第8版)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1
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第8版)解读
❖ TNM分期标准 (第7版 ) T2:最大直径>3cm,≤7cm;
累及主支气管,但肿瘤距离 隆突≥2cm;
累及脏层胸膜; 产生肺段或肺叶不张或阻塞 性肺炎,但未侵犯到单侧肺。 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即归为T2 T2a :最大直径>3cm, ≤5cm
T2b :最大直径>5cm, ≤7cm
❖ TNM分期标准 (第8版 )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NM分期标准 (第7版 )
T1:肿瘤最大径≤3cm,局限于肺 组织及脏层胸膜;
支气管镜见肿瘤未超出叶支 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
T1a 原发肿瘤最大径≤2cm,局限 于肺和脏层胸膜内,未累及主支气 管;或局限于气管壁的肿瘤,不论 大小,不论是否累及主支气管,一 律分为T1a
❖ TNM分期主要变更内容:
❖ T分期 (1)将T1分为T1a(≤1cm),T1b(> 1至≤2cm), T1c(> 2至≤3cm);
❖
(2)T2分为T2a(> 3≤4cm)和T2b(> 4至≤5等于7cm的肿瘤分为T3;
❖
(4)重新分类超过7cm或更大的肿瘤为T4;
原发肿瘤同一肺叶出现卫星结 节。
❖ TNM分期标准 (第8版 )
❖ T3:肿瘤最大径>5cm,≤7cm。 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 :胸壁(包含肺上沟瘤)、膈神经、 心包;全肺肺不张肺炎;同一肺叶 出现孤立性癌结节。符合以上任何 一个条件即归为T3。
图解IIb期肺癌(T2bN1M0,T3N0M0)
❖ 国际肺癌协会(IASLC)在1990年到2000年间81000例可评价 肺癌患者回顾性数据库的分析构成了UICC和AJCC第六版肺癌 TNM分期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 UICC 第7版肺癌TNM分 期标准是2009年颁布的,至今已经6年没有修订了。
肺癌TNM分期UICC第8版
在进行临床分期时,T1a SS、T1a (mi) 与 T1a 一致,T2 Centr、T2 Visc Pl 与 T2a 一致 ,T3 Satell、T3 Inv 与 T3 一致,T4 Ipsi Nod、T4 Inv 与 T4 一致。
N 分期:周围 → 中央 → 对侧
肺癌淋巴结共分为 14 站,其中 1~9 站淋巴结(包括锁骨上区淋巴结,上纵隔区淋巴结, 主动脉淋巴结,下纵隔区淋巴结)主要位于中央,10~14 站淋巴结主要位于肺周及肺门。
肺癌新版分期
UICC第8版肺癌分期
国际抗癌联盟(UICC)推出第 8 版肺癌 TNM 分期,对原有第 7 版分期 做出了大量改变及补充,于 2017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
与第 பைடு நூலகம் 版分期相比,T、N、M 各分期的主要改变如下:
T 分期:从大小、位置、浸润范围 3 个维度划分
满足其中任何一个维度,即可定义为该 T 分期,通常就高不就低。如:肿瘤大小只有 1cm ,但位置在主支气管,那么该肿瘤应归为 T2 期。
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归为 N0。发生淋巴结转移时,若受累淋巴结主要位于肿瘤周围( 即同侧 10~14 站),则归为 N1;若受累淋巴结已达中央区域(即同侧 2~9 站,除外 1 站锁骨上区淋巴结),则归为 N2;若受累淋巴结已到达对侧,或锁骨上区淋巴结(同侧 或对侧),则归为 N3。
纵膈淋巴结分区(AJCC-UICC)
肺癌分期AJCC第8版
T2:肿瘤最大径>3 cm,≤5 cm;侵犯主支气管(不常见的表浅扩散型肿瘤,不 论体积大小,侵犯限于支气管壁时,虽可能侵犯主支气管,仍为T1),但未侵及 隆突;侵及脏层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或全肺肺不张。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 件即归为T2。
T2a:肿瘤最大径>3 cm,≤4 cm; T2b:肿瘤最大径>4 cm,≤5 cm;
4. 侵犯膈肌及纵隔胸膜的T分期调整
第七版TNM分期将肿瘤直接侵犯膈肌及纵隔胸膜均归为T3。 最新研究发现膈肌浸润患者要比其他pT3患者预后更差,类似于pT4患 者,因此新版TNM分期将侵犯膈肌归为T4。 对于纵隔胸膜浸润,研究者认为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或胸腔镜活检后才 能进一步确认,和壁层胸膜不同,纵隔胸膜受累没有明显征象,当发 现纵隔胸膜受累时往往肿瘤已越过胸膜侵犯到胸膜内组织或脏器,而 且病理界定有一定困难,在病理分期中极少见仅单独纵隔胸膜受侵而 没有浸润到纵隔内组织的情况,因此将纵隔胸膜浸润纳入临床分期并 不可靠,故而在新版分期中删除了纵隔胸膜受累的T分期因素。
对于那些直径≤5 cm的患者,肿瘤至今每增加1 cm,其预后明显下降(P < 0.001),而对于肿瘤最大径 > 5 cm,≤7 cm的患者生存率变化不大,因此 将其统称为T3。 由于肿瘤最大径≤3 cm及 > 3 cm生存差异很大(P < 0.001),因此将3 cm 仍作为T1、T2的分界点,前三组T1又依次分为T1a、T1b、T1c,中间两组 T2分又为T2a及T2b,每个分期间隔为1 cm。 同时研究发现肿瘤最大径 > 7 cm患者预后与七版分期的T4患者生存率类似, 因此新版将 > 7 cm归为T4。
肺癌第8版TNM分期
2
背景
新版分期包含了1999-2010年间94708 例肺癌患者,来自16个国家的35个数据 库,其中NSCLC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亚 洲病例数明显增加。
3
T-原发肿瘤
4
5
改变
(1)将T1分为T1a(≤1cm),T1b(> 1至 ≤2cm),T1c(> 2至≤3cm);(2)T2分为 T2a(> 3≤4cm)和T2b(> 4至≤5cm);(3) 重新分类大于5cm且小于或等于7cm的肿瘤分 为T3;(4)重新分类超过7cm或更大的肿瘤 为T4;(5)支气管受累距隆突小于2cm,但 不侵犯隆突,和伴有肺不张/肺炎则归为T2; (6)侵犯膈肌分为T4;(7)删除纵隔胸膜 浸润这一T分期术语。
18
19
IA 细分为 IA1、IA2、IA3;T1a~bN1 由 IIA 变为 IIB;T3N1 由 IIB 变为 IIIA 期; T3N2 由 IIIA 期变为 IIIB 期;T3~4N3 变 为 IIIC。M1a 和 M1b 变为ⅣA,M1c 变 为 ⅣB。
10
11
N-区域淋巴结转移
x:无法评估;N0:无; 1:同侧支气管周围和 / 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 移(10-14站) 2:同侧纵隔内和 / 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2-9站) 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 转移。
12
13
14
N分期---增加了病理亚分期
7
主支气管受累距隆突的距离不再 作为T分期的依据
第七版分期中将肿瘤累及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cm归为 T2,累及主支气管且距离隆突<2cm但未累及隆突者为 T3。而研究却发现,在所有的研究人群中,累及主支 气管且距离隆突≥2cm与其他因素T2预后一致,生存差 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累及主支气管且距离隆突<2cm 但未累及隆突者,预后明显好于其他因素T3,因此新 版分期对于主支气管受累,只要未侵犯隆突,无论距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6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期:T1N0M0IIA期:T2N0M0IIB期:T3N0M0、T4aN0M0IIIA期:T1-2N1M0、T3N1M0、T4aN1M0IIIB期:T1-2N2M0、T3N2M0、T4aN2M0、T4bN0-2M0 IIIC期:任何T N3aM0、T4bN3aM0IVA期:任何T任何N M1aIVB期:任何T任何N M1b专业知识分享: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TNM分期是评估结直肠癌临床分期的重要标准。
根据分期结果,可以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在TNM分期中,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深度,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M代表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对于结直肠癌的分期,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7个或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被归为M期。
如果远处转移仅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则被归为M1a期;如果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则被归为M1b期。
注:临床TNM分期(cTNM)是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是原发瘤首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断所施行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病理TNM分期(pTNM)用来评估预后和决定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它综合了临床分期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被认为是最准确的预后评估标准。
新辅助治疗后TNM分期(ycTNM或ypTNM)是指接受新辅助或术前放、化疗后做出的临床或病理分期,其目的是决定后续治疗策略并判断治疗效果。
复发瘤TNM分期(rTNM)是当患者无瘤生存一段时间后,复发时所收集到的信息,是为进一步治疗作依据。
尸检TNM分期(aTNM)用于生前未发现肿瘤,尸检时才发现的肿瘤病例分期。
Dukes B期包括预后较好(T3N M)和预后较差(T4N M)两类患者,Dukes C期也同样(任何TN1 M和任何TN2 M)。
肺癌第8版TNM分期
强调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
Rami-Porta学者研究发现肿瘤大小是影响肺癌患者预 后的重要因素。根据NSCLC患者原发肿瘤大小不同, 将其分为≤1cm,1~2cm,2~3cm,3~4cm, 4~5cm,5~6cm,6~7cm这7个组别观察其术后预后 差别,研究发现对于≤5cm的前五组,每增加1cm, 各组的5年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1),而最 后两组生存差异不大,因此将其合并为T3(肿瘤最大 径>5cm,≤7cm)。由于肿瘤最大径≤3cm及>3cm 生存差异很大(P<0.001),因此将3cm仍作为T1、 T2的分界点,前三组T1又依次分为T1a、T1b、T1c, 中间两组T2分又为T2a及T2b,每个分期间隔为1cm。 同时研究发现肿瘤最大径>7cm患者预后与七版分期 的T4患者生存率类似,因此新版将>7cm归为T4。
T2。
侵犯膈肌及纵隔胸膜的T分期调整
第七版TNM分期将肿瘤直接侵犯膈肌及纵隔胸膜均归 为T3。最新研究发现膈肌浸润患者要比其他pT3患者 预后更差,类似于pT4患者,因此新版TNM分期将侵 犯膈肌归为T4。对于纵隔胸膜浸润,研究者认为需要 进行手术切除或胸腔镜活检后才能进一步确认,和壁 层胸膜不同,纵隔胸膜受累没有明显征象,当发现纵 隔胸膜受累时往往肿瘤已越过胸膜侵犯到胸膜内组织 或脏器,而且病理界定有一定困难,在病理分期中, 极少见仅单独纵隔胸膜受侵而没有浸润到纵隔内组织 的情况,因此将纵隔胸膜浸润纳入临床分期并不可靠 ,故而在新版分期中删除了纵隔胸膜受累的T分期因素 。
第七版肺癌TNM分期标准是2009年颁 布的
背景
新版分期包含了1999-2010年间94708 例肺癌患者,来自16个国家的35个数据 库,其中NSCLC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亚 洲病例数明显增加。
分期手册AJCC第8版胰腺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AJCC第8版胰腺癌TNM分期图谱胰腺解剖学图谱胰腺癌分期图谱8th VS 7thAJCC 8th 胰腺癌分期UICC/AJCC发布第8版胰腺癌分期,最新的循证学证据显示,肿瘤大小和病人的生存关系更为密切,所以新版分期在T、N分期上进行了较大的修订。
总体来讲,第8版分期系统的改进修订体现了学术界对胰腺癌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更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T分期第8版分期摒弃了以肿瘤是否局限于胰腺内来分期,直接采用肿瘤大小来划分T1-3;T1期肿瘤又根据肿瘤大小分为T1a/1b/1c;T4取消了“肿瘤不可切除”这一易受主观判断左右的描述,除了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之外,肝总动脉受侵也被划入T4。
N分期第7版的N1分期在第8版根据阳性淋巴结数分层为N1和N2。
TNM分期第8版分期将不伴有远处转移的N2划为III期。
参考文献:[1] Amin MB, Edge SB, Greene FL, et al., eds.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8th ed. New York: Springer, 2017.[2]白莉莉,马涛,杨延波.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8版胰腺癌分期系统更新简介及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37(2):146-148.[3]Perez and B rady’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radiation oncology./editors, Edward C. Halperin…[ et al.]. -6th ed.AJCC链接·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肺癌TNM分期图谱·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胃癌TNM分期图谱·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食管癌TNM分期图谱·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结直肠癌TNM分期图谱·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甲状腺癌TNM分期图谱·分期手册 | 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图谱编辑 | 陈海石。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82496
胃癌TNM分期标准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第7版): 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皮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存在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1N1M0、T2N0M0IIA期:T1N2M0、T2N1M0、T3N0M0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IV期:任何T任何NM1结直肠癌TNM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原发肿瘤(T)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她器官或结构区域淋巴结(N)N 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a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1b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解剖分期/预后组别:注:1 临床TNM分期(cTNM)就是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就是原发瘤首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与为明确诊断所施行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分期手册AJCC第8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TNM分期图谱
分期手册AJCC第8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TNM分期图谱
纵膈淋巴结分区
AJCC第八版肺癌分期图谱
8th VS 7th
1
T分期
◆T1分为T1a:≤1cm;T1b:>1cm到≤2cm;T1c:>2cm到≤3cm;
◆T2分为T2a:>3cm到≤4cm;T2b:>4cm到≤5cm;
◆T3为>5cm、≤7cm的肿瘤;
◆T4为≥7cm的肿瘤;
◆支气管受累距隆突小于2cm,但未侵犯隆突、伴有肺不张或肺炎的肿瘤由T3期变为T2期;
◆侵犯膈肌改为T4期;
◆纵隔胸膜浸润T分期去除。
2
N分期
◆提出了转移淋巴结位置、站数和跳跃式转移的概念;
◆将N1分为pN1a(单站)、pN1b(多站);
◆N2分为pN2a1(单站,跳跃式转移无N1淋巴结)、pN2a2(单站N2有N1转移)、pN2b(多站N2转移)。
3
M分期
◆将M1分为M1a(局限于胸腔,包括胸膜播散)、M1b(远处器官单发转移灶)和M1c(单个或多个器官的多处转移)。
4
TNM分期
◆IA期分为IA1、IA2、IA3期;
◆T1a-bN1M0从ⅡA期改为ⅡB期;
◆T3N1M0由ⅡB期改为ⅢA期;
◆T3N2M0由ⅢA期改为ⅢB期;
◆M1a和M1b改为ⅣA期,M1c改为ⅣB期。
参考文献:
[1]Detterbeck FC, Boffa DJ, Kim AW, Tanoue LT, The 8th Edition Lung Cancer Stage Classification, CHEST (2016), doi: 10.1016/j.chest.2016.10.010.
编辑 | 陈海石。
Merkel细胞癌TNM分期(AJCC第8版)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移行转移(原发肿瘤不连续:位于原发肿瘤与引流区域淋巴结之间或原发肿瘤远端)无淋巴结转移
N3
移行转移(原发肿瘤不连续:位于原发肿瘤与引流区域淋巴结之间或原发肿瘤远端)伴淋巴结转移
病理N(pN)
p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pN0
病理检查未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p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pN1a(sn)
临床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仅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确诊
pN1a
临床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伴淋巴结清扫
pN1b
临床和/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显微镜下证实
pN2
移行转移(原发肿瘤不连续:位于原发肿瘤与引流区域淋巴结之间或原发肿瘤远端)无淋巴结转移
pN3
移行转移(原发肿瘤不连续:位于原发肿瘤与引流区域淋巴结之间或原发肿瘤远端)伴淋巴结转移
Merkel细胞癌TNM分期(AJCC第8版)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最大径≤2cm
T2
2cm<肿瘤最大径≤5cm
T3
肿瘤最大径>5cm
T4
原发肿瘤侵犯筋膜、肌肉、软骨或骨
区域淋巴结(N)
临床N(c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进行临床评估
N0
临床和/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Ⅰ期
T1
N0
M0
ⅡA期
T2-3
N0
M0
ⅡB期
T4
N0
M0
ⅢA期
T1-4
N1a(sn) or N1a
M0
ⅢA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组
上气管旁组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主动脉 弓上缘水平线以上。
第3组
血管前(3A)气管 后(3P)组 位于中线的淋巴结 应属于同侧的淋巴 结
第4组
下气管旁组淋巴结 4R :位于右上叶支 气管上缘和右主支 气管相交处水平线 之间,气管中线的 右侧 左侧:位于左上叶 支气管上缘和左主 支气管相交水平线, 气管中线之左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5组
主动脉弓下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动脉韧 带、主动脉和左肺动 脉的外侧,左肺动脉 第一分支的近侧,并 位于胸膜反折点以内。
第6组
主动脉弓旁淋巴结 (升主动脉、膈神经) 淋巴结位于升主动 脉、主动脉弓及无名 动脉的前方或外侧。
第7组
隆突下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气管 隆突下方,但和 肺内的下叶支气 管和动脉不相连。
5 主动脉下(主-肺动脉窗) 6 主动脉旁(升主动脉或膈 神经旁)
1.左头臂静脉上缘;2.主动脉弓上缘;3.右上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4.左上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5.气管隆突角; 6.右中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第1组
最上纵隔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左头臂 静脉上缘水平线上 方,即位于左无名 静脉向上、向左行 走跨越气管前方的 中线处该静脉上缘 水平以上。
第8组
食管旁淋巴结 隆突水平以下, 淋巴结位于食道 两侧,邻近食道 壁,不包括隆突 下淋巴结。
第9组
肺韧带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肺 韧带内,包括 位于下肺静脉 后壁和下部的 淋巴结。
第10组
肺门淋巴结 指叶近端部淋巴 结,位于纵隔胸膜 反摺外,右侧还包 括邻近中间段支气 管的淋巴结。 X 线 上,肺门和叶间淋 巴结增大均可使肺 门阴影增大。
UICC/AJCC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
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
背景
TNM 分期用来确定疾病进展,指导治疗, 是恶性肿瘤判断预后最重要的指标。 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将于 2017年1月1日开始颁布实施,此版分期包含 了1999-2010年间94708例肺癌患者,来自16 个国家的35个数据库。
胸部淋巴结分组
上纵隔淋巴结
1 最上纵隔 2 上气管旁 3 血管前和气管后 4 下气管旁(包括奇静脉淋 巴结)
下纵隔淋巴结
7 隆突下 8 食道旁(隆突水平以下) 9 肺韧带 10 11 12 13 14
N1淋巴结
肺门 叶间 叶 段 亚段
主动脉淋巴结
第11组
叶间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 叶支气管之间。
第12组 叶淋巴结 淋巴结邻近远侧叶支气管。 第13组 段淋巴结 淋巴结邻近段支气管。 第14组 亚段淋巴结 亚段支气管周围淋巴结
第8版与第7版变化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