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安全论文
浅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文
浅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文
一、背景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是保障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如何确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二、定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等有机结合起来,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合理维护和促进国家的安全,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达到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根本目的。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一)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中的核心,包括政权稳定以及国家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的安全。保持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和谐可以确保国家长久稳定。
(二)军事安全
军事安全指在不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确保国家安全的武装力量状态和军事力量威慑效果,强化国家国防和防卫意识,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三)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指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社会发展的稳定,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
(四)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指维护本国文化优势和文化地位,保障国家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稳定发展。
(五)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指在国家安全的前提下,维护国家的社会和谐稳定,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特色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特色是“和平发展”和“国际合作”,代表了中国扩大国际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与其他国家安全观相比,这一特点为中国建设和维护健全的国际安全环境和全球安全治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总结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国家安全理论,是中国建设健全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指导方针。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形势下,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为建设一个繁荣稳定和谐的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
国家文化安全研究述评——马克思课程论文
国家文化安全研究述评
岭南学院11级博士罗嘉雯11110034文化安全历来是主权国家的重大问题,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历史大趋势中,文化安全更是成为国际视野中的一个聚焦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指明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要求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一、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由来
国外有些关于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发展较早,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始探讨非传统安全问题,有些学者则从文化的角度来观察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比如约翰·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和萨义德的《文化与帝国主义》,都讨论了文化因素对国家安全的作用,这种文化安全研的范式已被引入到近些年的研究中来。我国学者对文化安全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1999年8月,林宏宇《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深层主题》的发表开启了研究文化安全问题的大门。进入21世纪,国家文化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王逸舟主编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1999年),阎学通主编的《美国霸权与中国安全》(2000年),金锢主编的《国家安全论》(2002年),张文木著的《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2000年),马维野主编的《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2003年),张骥、刘中民著的《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2003年),胡惠林著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2005年),子杉著的《国家的选择与安全》(2005年)等专著对国家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刻的论述,当中也将文化安全问题提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总体来看,这些著作都探讨了以国家、社会等为主体的宏观文化安全和以文化产业、学校教育、文化生态、跨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为主体的微观文化安全,研究内容主要涵盖文化安全由来、概念理论体系、文化安全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
原创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论文800字
原创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论文
国家安全观是指一国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态度和立场,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组
成部分。国家安全观的形成与发展与各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安全观对于国家安全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安全观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态度。大学生国家安全观需要从思想上建
立对国家安全的敬畏之心,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不仅要有爱国情怀,更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要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不断提升自己的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观还包括对现实的认知和应对策略。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要站在时代的
高度,深入了解国家的安全形势,认清国家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把握国家安全战略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大学生要关注国家建设的薄弱环节,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国家安全复杂形势做好准备。
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还需要积极参与国家安全事务。大学生是国家安全的参与者
和建设者,应当积极参与各类国家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和专业能力。同时,大学生还要关注社会安全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宁作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还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国家安全问题是一个综
合性、系统性的问题,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大学生要加强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善于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解决复杂的国家安全问题。在学习中,大学生要注重培养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
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还要注重与国际合作。国家安全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各国的
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大学生要增强国际意识和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外国大学生的交流,不断拓宽思维和视野,为国家安全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议和思路。
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论文1500字【3篇】
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论文1500字【3篇】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论文1500字【3篇】
第一篇: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论文1500字
摘要:一个国家,其公民安全意识的高低,事关整个国家的安全与否。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主体的大学生,其国家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国家是否安全有着更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确定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策略,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策略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中应着重强化“五个认知”、深化“五种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五个认知”“五种意识”
随着全球化及科技时代的到来,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日趋增大,高科技人才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主体,在国家安全链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合理确定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策略,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内容需要不断地充实、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国家安全的需要,为了更有效地强化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本文提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中应着重强化“五个认知”、深化“五种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效果。
一、强化“五个认知”
(一)强化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知
国家安全是事关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事关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的大事。一个民族、一个主权国家必定把谋求民族的繁衍、国家的生存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占据重要地位。强化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知是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文化安全 论文
得分:
西安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题目:生活中的文化安全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学生姓名:******
*师:**
2013 年12 月 5 日
生活中的文化安全
仝小龙 120419126
摘要: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影响是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的。但文化影响带来的后果,带来的威胁却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建立起健全的文化安全保障体系,保护我们的文化安全不受威胁。
关键词:文化安全威胁对策
一、何谓文化安全
谈到文化安全,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安全。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维系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纽带。而文化安全是指维护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不受威胁。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文化安全问题已经和成为一个急需我们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对文化安全的问题一直不是十分重视,直到1998年,国内才开始慢慢关注这个话题。
现如今,无论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何,文化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威胁和侵蚀。在我国,维护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国家安全问题逐渐提上日程。在前不久召开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国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了“文化安全”这个名词。我国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国家战略,在新的国际化背景下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二、为什么会出现文化安全问题
经济全球化不仅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文化走向,影响着国际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力量的格局。经济全球化打破了不同文化之间彼此隔绝的封闭状态,打开了人们的文化视野,促进了不同文化的接触,对话,使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联系空前增强,各文化之前相互交流融合的机会不断加大,这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全球化
中国文化安全之防止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略
中国文化安全之防止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略
摘要:在国际交往频繁、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流动、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空前活跃、思维方式与文化价值观念转换的新形势下,在我国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有的甚至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国家安全。相对经济而言,如果说当前社会发展是我们的“短腿”,意识形态如何抵御“西化”,文化领域如何抵御渗透,则是我们的“软肋”[1]。
论文关键词:渗透,维护,创新,主流文化,文化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股股的“西洋风”也开始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不仅汉语里多了很多的音译词,如“摩登”,“可乐”等等。过西洋节也成了卷过上下所追逐的时尚风气,就拿眼下的圣诞节来说,各家店铺把小店装饰的五彩斑斓,各种搞促销活动接踵而至,各大高校呢,就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精彩的活动,情侣们纷纷上街,学生们欢天喜地。这些现象通通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渗透力。
一、目前我国文化领域面临的隐忧
1.西方文化对我国的文化渗透愈演愈烈
随着世界交通、电信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愈来愈亲密,交流愈来愈频繁,国际格局也向多极化发展。我国在加入WTO 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基本缓解军事政治对抗、致力于经济科技合作的情况下,对我国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化渗透。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人权”、“改革”等旗号,利用各种能利用的资源和手段,极力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说不清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英语和西方文化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国对外开放,要吸收世界先进的文明,不得不学习英语,这好象是不学好英语就不能体现出国际水平。从这方面看,这些年,在国内英语形式完全比国语要强盛的多。家长,学子把狭隘的目光只盯在英语上去看,而国语则变为了一种附属品,英语的考级就象成了度量人才的一个标准。我们被笼罩在英语文化之中,升学、上大学、出国、找工作、评职称等等,都要先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很自然地说着“脱口秀”( talk show)、“肥皂剧”( soap opera)、“绿色食品”( green food)、“背景音乐”( background music)之类的,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就好像这些本来就是中国话,并未想到“外来语”这类概念。[2]
大学生国家安全论文
国家安全是国家大事,与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振兴发展紧密相关。随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对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意义重大。
国家安全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内容和方式都是不同的。它不仅受本国综合因素的影响,也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冷战结束后,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国际化、文化多样化的新时期,世界各国已经被密切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地球村,国家安全已经不是一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也不仅是地缘相邻的几个国家之间的事情,而成为了国际性的、全人类的事情。国家安全由此与全球安全、国际安全、地区安全密切相关,人们需要从国际安全的大视野中审视国家安全,从国际环境中思考自己国家的安全。另一方面,国家安全不再只是对外关系和军事安全。出于国内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日趋严重和突显,内部因素开始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内容。国内因素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
国家安全意识是人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情感态度、认知以及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具备的观念意识的总和,是世界观、道德观、政治观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指大学生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方面所应具备的观念的总和,是其世界观、价值观、政治观在国家安全方面的体现。大学生是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年群体,他们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会对国家安全问题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
对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利益有自己的意识取向。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取向来自于受教育的经历。大学生可塑性还很强,世界观、价值观、政治观还在进一步形成过程中,因而随着知识水平和各方面能力的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国家安全的论文
国家安全的论文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不仅仅是指国家领土的安全,还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多个方面。国家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维护和保障。
首先,国家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就无法实现长治久安。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个国家领导人的首要责任。
其次,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国家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国家才能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安全的经济环境和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国家的发展。
再次,国家安全是国家民族的生命线。一个国家的安全关乎到整个国家的民族存亡,关乎到每一个国家公民的切身利益。国家安全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国家公民的责任。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
最后,国家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的命运休戚与共。维护国家安全不仅仅是每个国家的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安全挑战,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综上所述,国家安全是每个国家的当务之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国家民族的生命线,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希望每个国家都能
文化安全法律治理论文
文化安全法律治理论文
[摘要]文化安全是文化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文化安全状况总体平稳,但仍存在主流意识形态被冲击、互联网暴力和色情泛滥、个人隐私被侵犯等诸多威胁。法治是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维护文化安全的根本途径,是文化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加强文化安全法律治理需要综合运用“立”、“改”、“废”、“释”,整合现有立法;提高政策法律化程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构建以政府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的治理模式;以司法裁判为基础建立案例指导制度。
[关键词]文化安全;不良文化;法律治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并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既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使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安全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系统、稳定的制度支持,需要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手段,而法治恰恰能够满足其内在要求,是文化安全治理的有效方式。
一、法治是文化安全治理的有效方式
文化安全是文化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防范和抵制包括危害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激化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的文化、违背社会公德的文化和侵犯个人权利的文化在内的“不良文化”的影响是维护文化安全的主要任务。近几年,陆续出台的《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均明确了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文化安全法律治理的必要性。运用法
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文化安全治理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法治能够为文化安全治理提供系统、稳定的制度支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安全问题虽然时轻时重,但总存在。并且,文化安全状况与一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越好,文化安全状况就越好,反之则越差。文化安全状况也会随着文化内容和接受者的改变而改变:同样的文化内容,适合成年人,却不一定适合儿童;同样的文化产品,接受者的素质越高,文化安全系数就越高。文化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变动性和复杂性,需要选择系统性强、稳定性高的治理方式。从已有的文化安全治理方式来看,行政手段较为常用。制定政策或发布命令等行政手段虽然具有灵活性高、时效性强和收效快等特点,但却存在系统性、稳定性、程序化程度低的不足,无法为各类文化活动主体提供明确的、相互协调的规范指引,难以借助专门机构和程序追究侵害文化利益或违反文化秩序者的责任。在多头、分业管理的格局之下,上述不足愈加凸显。作为规则之治和程序之治的法治具有较强的统一性、明确性、协调性和稳定性,能够弥补行政手段的不足,满足文化安全治理对于规则和程序的特殊要求,为文化安全维护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二)法治能够提供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手段。文化要讲安全,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文化要讲发展,发展是安全的基础、是最大的安全。这意味着文化安全治理必须要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然而,当前的文化管理体制与文化发展趋势并不同步:一方面,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媒体的出现不仅使文化行业的类别和文化产品的种类愈加丰富,也使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甚至文化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而目前多头、分业的文化管理方式却割裂了原本联系紧密的文化生产,在应对新兴
文化与国家的关系作文议论文
文化与国家的关系作文议论文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
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掷地有声地说出上述这段话。当今时代是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国际关系深刻调整,文化在经济
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现在,各国都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纷纷制定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在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新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既是对历史的记忆,更是对未来的选择。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
反映着一个政党的理想追求。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不仅决定着文化自身的发展前途,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民族的振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国家的富强,必然要有强大的文化来支撑,文化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可以说,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除了靠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外,最终还是要靠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这正是基于对当代中国文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的判断,基于对文化在世界发展趋势中的作用的判断。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新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发展来积蓄、壮大文化的力量,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和光荣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论文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国际形势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安全问题
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大学生肩负着重要
的历史使命,应当具备正确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本文将从大学生视角
出发,探讨大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内容以及实践路径。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理念,是指对国家安全全
局的整体认知和规划,旨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而大学生
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具有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身份和责任。
首先,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决策者与管理者。拥有高等教育的大学
生通过学习和研究,掌握着先进的科技和理论知识,将来必将担当起
领导国家、制定政策的重任。因此,他们必须具备清晰准确的总体国
家安全观,才能在未来的决策和管理中科学把握国家安全方向,确保
国家长期的稳定和繁荣。
其次,大学生是国家安全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大学校园是知识的
殿堂,大学生是知识的传播者与传承者。他们通过课堂学习、讨论与
社交媒体等渠道,能够有效地传递国家安全相关知识,引导广大师生
树立正确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培养国家安全意识,提升国家整体素质。
另外,大学生是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家安全建设是一个综
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大学生作
为社会中的一部分,应当积极投身于国家安全领域,参与相关调研、
宣传教育、危机管理等工作,为国家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
总体国家安全观应包括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
国家安全观文化安全的论文范文
国家安全观文化安全的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
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
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
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文化安全有关论文摘要
当代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在当代国家安全系统的国家安全构成要素中,既有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原生要素、传统要素,也有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派生要素、非传统要素。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中的派生要素,也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非传统安全要素。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对的概念,文化的本质是社会化,即社会化的过程与结果。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保持与延续,实质是国家的社会特征的保持与延续,关键则在于文化的先进性。从整体上看,有的文化类型会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如科学文化、技术文化、政治文化),有的文化类型则通常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艺术文化)。对于有先进与落后之别的文化类型来说,摒弃、归档和消解落后文化,选择、创造和拥戴先进文化,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所在。对于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别的文化类型来说,一方面要承继、保持、翻新、光大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要拥戴、创造、刷新、拓展民族的时代文化,这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文化安全领域,既存在着不能有力摒弃落后文化、追循先进文化的问题,也存在着过度引入异域文化、没有很好光大和创新本土文化的问题...
2010年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热点分析
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稳定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前提,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影响是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2010年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以展现和的理念为主线,在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快速、稳健提升过程中,既延续了近几年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一些特点,同时又呈现出在政策引领下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在自然灾难面前和合奋进民族凝聚力高度提升、体现民族认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传承、东西方文化思想对话交流和谐共融、中华文化传播走出去渐成主流等文化安全的新热点。
国家文化安全论文
《国家文化安全》
班级:
学号:
姓名:
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的建设方向;战略措施运筹应集中于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底蕴开发应立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环境优化应着眼于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国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近年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美国和西方实行文化扩张战略的情况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与西方迥异的和正在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战略重心定位、战略措施运筹、战略底蕴开发、战略环境优化等四个维度试图简略构建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国家文化安全战略重心定位——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下的文化包含三个方面,即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以此对应国家文化安全由意识形态安全、民族文化安全、公共文化安全构成。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1.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活力
意识形态是政权合法性的文化基础,而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是国家文化主权的最主要体现,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靠国家政权来维护与传播,同时也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的文化基础。我国文化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仅仅靠政权来推动,而要靠自身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永葆科学的生机与活力。解放和发展创新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根本所在。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活力,关键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转型。
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当前文化安全形势,我们应当如何维护国家文
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当前文化安全形势,我们应当如
何维护国家文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法公布实施以来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社会稳定进步、人民幸福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正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般,国家安全也需要每个国民担起应负的责任。
安邦固本、长治久安、安身立命、安居乐业。在一个又一个凝结了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成语里,无一不显露出“安”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心心念念的头等大事。
过去,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次因为战火的荼毒,中华民族累积了数百年的文明成果毁于一旦。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被誉为“中国之凡尔赛宫”的圆明园遭遇浩劫,园内无数宝物被抢走、美轮美奂的园林建筑葬身火海。这段惨痛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国家安全,其他一切自不必谈。
而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这是建立在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之上。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在新法第一章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要维护国家安全,切不能忘记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国民是组成国家的最基本个体,只有把国民意
识这个攸关国家安全的基础打牢夯实,才能构筑起保卫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唤醒培育每一个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才能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才能为国家安全厚植社会土壤。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及对策论文
浅论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及对策研究摘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断奉行文化霸权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试图从国家文化安全的界定,及分析比较我国新旧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国家文化安全国家安全观对策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扩大了国际交往和合作。但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美国大量和无保留地输出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奉行文化霸权政策,试图使全球“美国化”这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成为诸多国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一.国家文化安全的界定
国家文化安全的界定与国家安全的其他内容相比,属于软安全,是一种无形力量资源,难以监测和评估,这给我们对文化安全进行界定增加了难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文化安全的定义,但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被学界所公认的、权威的概念。以下是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作出的对文化安全的定义。“文化安全就是指一个主权国家保证文化的性质得以保持、文化的功能得以发挥,文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犯的功能状态。文化安全的核心是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①“文化安全,是指一国在
文化、精神生活方面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从而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以及本国意识形态的自主性。”②国家文化安全中的“文化”并非是广义上的泛文化,而又不仅仅包括政治学中所讲的“政治文化”,而是包含了作为观念、思想以及制度层面的文化。关于国家安全,短期目标是确保生存,而长期目标则在发展。综上,笔者试图对国家文化安全下此定义:文化安全指以主权国家为核心的国际行为主体在外交实践中,力争使本国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免受他国不同文化的威胁与渗透,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尊严,在全球化新形势下的国际文化大融合中保持独立发展,并不断扩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文化安全》
班级:
学号:
姓名:
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的建设方向;战略措施运筹应集中于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底蕴开发应立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环境优化应着眼于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国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近年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美国和西方实行文化扩张战略的情况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与西方迥异的和正在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战略重心定位、战略措施运筹、战略底蕴开发、战略环境优化等四个维度试图简略构建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国家文化安全战略重心定位——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下的文化包含三个方面,即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以此对应国家文化安全由意识形态安全、民族文化安全、公共文化安全构成。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1.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活力
意识形态是政权合法性的文化基础,而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是国家文化主权的最主要体现,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靠国家政权来维护与传播,同时也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的文化基础。我国文化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仅仅靠政权来推动,而要靠自身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永葆科学的生机与活力。解放和发展创新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根本所在。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活力,关键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转型。
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可划分为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三个层次。在这三要素中,根植于特定利益的价值理想是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理论学说与政策主张最终都是为价值理想服务的。在“传统的”意识形态结构中,意识形态三要素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处于合一状态,这种类型的结构缺乏兼容性与灵活性。实际上政策与理论观点都是动态的,而价值理想却具有“终极性”,在三者合一的结构中,这种矛盾会导致整个意识形态系统经常呈现紧张和不稳定的状态。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这种“合一”状态使得整个意识形态体系变得单一化、僵硬化。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现代转型,就是要实现理论学说、价值理想、政策主张的合理分离,使其各归其位,并在各自领域按自身特点发展的基础上保持统一性。这种结构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与灵活性。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现代转型,才能使主导意识形态体系具有自恰
性、兼容性与灵活性,因而具有更强的社会整合能力和利益协调能力,最终获得动态的稳定性和永恒的生命力,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在推力。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民族文化是国民凝聚力的深厚来源,是民族国家完整性的文化基础。民族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民族文化安全直接关系作为国际关系主体的民族国家核心利益,维护我国民族文化安全的战略优先方向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党的十七大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四大战略部署之一。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首先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在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构建中,树立“文化自觉”的意识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我们才能以更加深邃的目光去审视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才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以创造性的劳动去获取研究成果和工作实绩。其次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脉。民族文化只有实现创造性转换赋予当今时代的含义,取得文化传承的现代形态才有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可能;第三是要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在文化层面的中国化,将主流意识形态融人民族文化之中,用民族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改造民族文化,在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融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精髓,同时也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打上民族文化精神的烙印,使这两股文化势能汇集在一起,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势能,从而增强国家文化力。
3.引导公共文化健康发展
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中的文化还存在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不能完全涵盖的文化形式,即国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与文化实践,这可称为“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是一切文化形式体现其目的与功能的最终载体,既不违背主导意识形态导向和民族文化认同,又体现真善美价值的公共文化实践,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而违背主导意识形态导向和民族文化认同,甚至走向真善美反面的消极、低俗、腐朽—如宣扬色情、暴力、恐怖、歧视等的公共文化实践则在最深层次上消解国家文化利益,危及国家文化安全。
应对公共文化的庸俗化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挑战,关键是在文化面向市场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众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公共文化健康发展。在大众文化建设中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处理好大众文化商业化与文化追求的关系,同时有效地将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整合起来,使得主导文化势能的力量在大众文化领域得到拓展,从而使文化的多维价值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
和消费相结合,形成与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相贯通的文化体系。
二、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措施运筹—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当今世界的国际环境中,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安全状况的首要因素还是实力,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战略谋划的重要作用。高质量的战略谋划能充分调动国家战略资源,使国家力量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发挥所谓“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反之,则可能白白浪费国家战略资源,使国家力量大打折扣。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措施的运筹应集中于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
1.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研究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一方面应着眼于增强国家文化力,另一方面也应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谋划。实际上,如何有效增强国家文化实力,这本身就是一个战略谋划问题。当前,缺乏完整、全面和系统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是当前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巫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意识和战略措施尚未充分体现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中。而考察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应从两个层次展开:一是战略意识,二是战略措施。战略意识是战略决策的背景和重要基础,主要是指决策者及其“思想库”对战略谋划对象的认识状况。目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意识最突出的情况就是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认识不足,由此,必须建立健全我国文化安全研究思想库,加大对思想库的扶持力度,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研究。
2.建立健全国家文化安全决策管理系统
国家文化安全危机决策管理系统是实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枢纽性环节,该系统的建立并不是要在原有的国家文化管理体系以外另起炉灶,而是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给原有的文化管理系统赋予国家文化安全决策管理的功能和职能。我国原有的文化管理系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很大程度上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以集权、集中和统一为主要特征。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化管理系统有了很大变化,但相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应对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等新任务、新要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安全危机处理的三大机制:一是常设性的文化安全危机管理协调机构,这是建构危机管理机制的前提;二是政府文化安全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长效的沟通机制;三是国家文化安全预防预警机制。
3.构建国家文化创新体系,提升文化创新力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