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三维向度及其当代实践
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理论与现实研究
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理论与现实研究近年来,社会治理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领域之一。
在新时代下,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如何更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社会治理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探讨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社会治理的定义和意义社会治理是指国家、社会、公众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处理社会问题的活动。
社会治理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民需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治民主和经济繁荣。
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理论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
目前,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强化社会化治理强化社会化治理,是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
社会治理应走向全面社会化,让社会各方面、各个主体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大社会力量的投入。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
(二)促进公共治理促进公共治理,是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创新。
公共治理要求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群众共治,要加强公共服务,做好社会组织的服务工作,使公共领域更加公正、公开、公正,达到更美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前提。
改革应当以维护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权力清单制度、信息公开、选人用人制度改革,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实践研究理论是前提,实践是保证。
在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实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经验。
具体来说,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优化服务优化服务是社会治理的核心。
服务要更加专业化、高效化、全方位,并且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手段,培育绿色生态和科技创新的新动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的三重维度:理念、制度和政策
创新社会治理的三重维度:理念、制度和政策作者:刘开君刘太刚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刘开君1,刘太刚2(1.中共绍兴市委党校,浙江绍兴 312000;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形塑了社会治理创新的空间。
最根本的理念创新是现代治理理论的运用,具体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底线思维”“依法治理”理念创新成果。
制度创新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
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体系中,制度规则呈现从“抽象化”到“具体化”的变化趋势。
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制度创新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性。
政策创新既涉及社会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范围等实质性内容的创新,也有用于描述治理方法、治理方式、治理经验方面的社会政策创新。
关键词:社会治理;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9)01—0046—0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中央层面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的时代命题,从创新社会管理到创新社会治理,及时回应了经济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并以专章形式,从教育、就业和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脱贫攻坚、健康中国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设计[1](pp.19-23)。
这种转变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之后对社会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探索新的社会体制的要求[2]。
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演变为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从平安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
习近平指出:“制定出一个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
”[3](p.106)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坚持理论与实践、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有机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政策精神,是提升政策执行绩效、建设高质量社会治理体系的根本途径。
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实践研究
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实践研究社会治理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协同合作、关系提升、公共管理等途径,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社会治理是一个与政治生态、文化机制、制度构建等因素相互作用、不断演进的过程。
建构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不仅可以指导实践,也有助于对复杂现实进行分析。
一、社会治理理论框架社会治理理论框架可以从政府行为、自发秩序、治理机制、利益博弈等角度进行创新,指导政策动态调整、社会规则的构建与实践推行。
在推动多元社会治理科学理论的发展中,强调围绕协同治理、互动合作、公共参与、权力监督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系统性建构,丰富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
其中,侧重于制度架构设计与治理模式建构是两条不容忽视的发展路径。
1. 制度架构设计其中,包括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社会机制、文化价值观等制度层面的设计。
制度是规范与促进人们行为方式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是支撑治理模式原则性的关键支架。
在设计制度时,不仅需考虑国家层面的规范与战略性指导,还应重视地区特点、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当前经济全球化、数字化变革背景下的治理制度,需要提供开放、公平、公正等基本要素,以及规范化的、可操作的运行机制。
2. 治理模式建构治理模式建构包含着对治理生态、公共服务、创新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以及对关键领域需求进行解决的可行性探讨和实施方案的制定。
在治理模式建构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是理论创新研究技术,通过理论创新、经验借鉴等方式来推进模式设计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以期为社会治理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和指引。
二、社会治理现象的实践研究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只是治理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具体治理对象和治理场景千差万别,需要通过实践研究来进一步完善治理各个环节。
1. 治理环境多样性研究治理环境多样性研究,是指通过对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群体的不断了解、分析与有效沟通,来推动社会治理步伐。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人口群体,有所领先的治理模式是不尽相同的。
“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一、本文概述“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涵盖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合作的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理论内涵方面,本文将详细阐述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主要特征。
我们认为,社会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商合作,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追求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治理环境。
同时,社会治理还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在实践路径方面,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探讨如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沟通与协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治化水平,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再次,应推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应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社会治理”的内涵和路径,以期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二、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社会治理,作为一种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其理论内涵丰富且深远。
它强调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单一管理,而是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在内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参与。
这种协同治理的理念,突破了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局限,将治理视角从单一的政府管理扩展到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社会治理注重权力运行的多元性。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中,政府是唯一的权力中心,负责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然而,在社会治理的框架下,权力运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方都可以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通过协商、对话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治理强调责任分担的共享性。
社会治理不再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政府,而是倡导全社会各界共同分担责任。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一、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社会治理是指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基础上,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等多个主体的协同作用,对社会组织、社会问题和社会办事等进行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过程。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新体系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理论也不断进行着创新。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需要建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治理理论不断进行创新,主要是在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治理的理论也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现代化社会治理提供更有效的理论基础。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需要注重社会主体的参与和主体性。
社会治理不能单纯地依靠政府,而是需要政府、市民、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的协同作用。
因此,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需要强调社会主体的参与和主体性,更好地发挥每个社会主体的作用,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再次,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需要注重制度建设和法治化。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需要更好地发挥制度的作用,建立相关的法规和制度,确保社会治理的稳定和持续性。
只有在制度建设和法治化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需要注重顺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求。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
二、社会治理的实践社会治理的实践是社会治理理论的检验和实现的过程,是社会治理理论得以落实的具体行动。
社会治理的实践通过对社会的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和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社会治理的实践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等多个主体的作用,通过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和质量。
社会治理的实践需要加强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服务水平提升。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起着主导和服务的作用,需要加强政府的职能转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社会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更好的保障。
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
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作者:王华梅来源:《前进》 2020年第1期王华梅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大力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了系统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科学总结以往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与时俱进地丰富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作出了许多新决策新部署,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和水平提供了行动遵循。
一、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内涵与政策目标(一)社会治理的内涵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社会治理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新时代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市场化、技术化、城市化的要求,对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适应性重构,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良性社会运行体制机制,以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内涵要素包括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社会治理工作布局现代化、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社会治理的政策目标。
从社会治理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看,国内社会治理政策始终在探索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社会领域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政策目标及工作重点,先后经历了提高社会安全感、提高社会和谐度、提高社会获得感三个不同的阶段性目标。
每一阶段的工作成效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制度、组织和经验方面的条件保障和创新基础,具有明显的渐进式改革特点。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看,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其政策目标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思想汇报: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探索
思想汇报: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探索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的加速,社会治理创新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名社会管理工作者,我深知社会治理创新对于提升治理能力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质量。
首先,我加强了对社会治理创新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深入掌握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理论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我能够准确把握社会治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深化对综合治理、网络治理、参与治理等概念的理解。
同时,我还关注国内外的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积极借鉴借势,提高自身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其次,我注重实践探索,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在工作中,我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方法,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
我积极与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对话和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建立了一些有效的社会治理合作机制。
同时,我还加强了对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方案。
再次,我注重团队协作,营造创新氛围。
在工作中,我积极倡导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促进各方面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
我鼓励团队成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创新性想法,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推动团队协作,我们在一些社会治理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展望未来,我将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
首先,在理论学习方面,我将继续深入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造诣,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撑。
其次,在实践探索方面,我将继续关注社会治理领域的新动向和新方法,积极参与实践探索,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创新和提升。
最后,在团队协作方面,我将继续加强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沟通,共同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工作氛围。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选择与实践路径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选择与实践路径岳嵩内容提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选择视角。
世界范围内国家治理的视角主要有“国家视角”“社会视角”和“国家一社会中和视角”$“国家视角”强调,国家在治理活动中是一个具有权威地位的自主组织实体,是国家治理的掌控者。
“社会视角”认为,在治理活动的平台上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共同进行治理活动才是国家治理的主流路径。
“国家一社会中和视角”突出国家与社会在治理活动中的协作,对“国家视角”“社会视角”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和完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应该在综合各类治理“视角”的基础上形成“国家一社会中和视角”,通过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建设责任政府和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充分协作,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治理实践路径。
关键词国家治理国家视角社会视角中和视角国家治理的发展脉络贯穿了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人类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的体现。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现代国家构建与发展的目标要素,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要求。
①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治理经过长期演化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脉络与路径。
虽然从整体来看,国家治理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共性,但是在不同国家的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无法“通约”的部分。
基于此,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研究需要从整体上分析国家治理实践的视角,进而通过视角的选择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路径。
综合来看,整体范畴下的国家治理主要有“国家”与“社会”两个视角,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主要围绕这两个实践视角展开。
但是,随着治理理念与模式的不断演化,国家与社会中和的视角逐步产生,并对国家治理产生较大影响$国家治理的“国家视角”国家治理的“国家视角”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产生可以溯源至16-17世纪欧洲长期动荡的时代。
当时欧洲政治秩序不稳定,没有相对稳定的政治权威中心,思想混乱,特别是在基督教社会逐步瓦解之后,以基督教为信仰体系而维持的相对的统一更加弥散化。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一、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社会治理是指国家、社会和公民在共同治理社会事务过程中所进行的制度运作和社会协调活动。
在当今社会,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也是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1.社会治理的概念演变社会治理的概念最早源自政治学领域,主要用于描述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调控的过程。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发展,社会治理的内涵逐渐扩大,不再仅限于政府的行为,而是包括了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各种力量的参与。
这种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被视为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创新。
2.社会治理的模式创新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多以政府为中心,而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之间的协作与共治,提倡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在实践中探索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慧社会治理模式,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3.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创新随着社会治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多元化,现有的社会治理理论框架逐渐显现出局限性。
因此,一些学者开始从网络治理、大众参与和社会创新等角度对社会治理进行重新思考。
他们提出了多层次、多主体、多渠道的社会治理模式,强调政府应该在其自身治理结构中建立更为开放、包容和灵活的运作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治理的要求。
二、社会治理的实践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社会治理的实践,而社会治理的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创新经验。
1.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是当今社会治理的一大特点,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协作共治,可以更好地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比如,中国积极推动社会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和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协同的社会治理模式。
2.智慧社会治理的建设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慧社会治理成为了当今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领域。
比如,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实现城市运行的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提升城市治理的效率和便民程度。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社会治理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社会治理是指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对社会问题进行全面协调、综合治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多个方面,正因如此,社会治理的流程非常复杂,需要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和合作。
本文将从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是社会治理实践中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使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逐渐完善,而且推动了治理实践的深度发展。
具体来说,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治理的多元视角社会治理的发展已经趋于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政府主导治理,而催生了多元治理。
多元治理是指社会治理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普通居民及其组织等主体以各自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了参与和管理。
政府不再是单一的决策权力源,而是与各方面共同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企、政、民三位一体,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
多元治理因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在政策制定、实施与监督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社会治理的网络建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社会治理中,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互联网技术借助于网络社会化、跨界互助、信息交流和平台公共性等特点,为实现社会治理服务于公众的主张提供了技术保障。
通过网络,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可以方便地协商、沟通,并且可以通过公共平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政府、企业和群众之间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三、社会治理的区域化社会治理的区域化是指针对某一地域,由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采取合理的社会治理模式,改善社会生活和促使社会发展。
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市场条件、社会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实施中央统一规划的社会治理模式有时并不适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因此出于对不同的地区进行不同的治理,区域化治理良好地维护了本地区特有的发展和社会和谐。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社会治理是指国家、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社会进行管理和调控的过程和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将重点讨论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并探讨其对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1.传统社会治理理论的局限性传统的社会治理理论主要关注政府管理和法律规范,强调国家的统治和控制,忽视了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这种理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时,已经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2.社会治理理论的转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社会治理理论也在不断转型。
新的社会治理理论强调多元参与、协商民主和社会自治,重视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的作用,注重平等和包容,提倡协同和共治。
3.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要点(1)多元参与:社会治理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事务,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事务。
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都应该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形成多元参与的格局。
(2)协商民主:社会治理需要建立起政府与市民的协商机制,通过公平公正的协商,实现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民意的表达。
(3)社会自治:社会治理理论提倡社会自治,即社会成员自己管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政府只是一个协调和支持的角色。
二、社会治理实践的创新1.政府角色的转变传统上,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扮演者的主导角色,但现在政府越来越注重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参与。
政府转变了治理的方式和目标,更加注重依法治理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2.社会组织的崛起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各种社会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非政府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在社会问题解决、公共服务提供、社会监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社会组织的崛起也促进了民间力量的壮大和社会资本的积累。
3.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了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
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沟通、问题反馈、社区议事等活动,实现了权力的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的便利化。
4.社区治理的探索社区是最基层的社会单位,社区治理的完善对于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对当代社会治理转型的三维考察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现代社会治理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
在社会问题的复杂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公众对公共事务有着较为充分的理解,社会治理的制度设计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将公众的利益主张和政策意见吸纳进决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执行决策。
为此,现代国家设计出了代表制与官僚制的基础架构,通过代表制将私人利益和私人意见转化为公共利益和公共意见,再通过官僚制将公共利益和公共意见转化为政府行动,最终通过政府行动来促进社会的良好治理。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经济、社会与政治条件的变化,前述社会治理模式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发生了全方位的转型。
直到今天,虽然这种转型仍未完成,但也呈现出了相对清晰的面貌,使我们能够识别出主要的驱动因素,并通过这些因素来分析其转型前景。
基于这一判断,本文尝试对当代社会治理转型作出三重维度的考察,分析每一维度上所发生的变化,并就如何在这些维度上促进社会的良好治理展开理论上的思考。
一、知识经济下的治理过程重塑如福克斯与米勒所说,以代表制与官僚制为基础架构的现代社会治理可以被视为一种“环式民主”的模式[1]。
其中,公众的利益主张和政策意见通过代表制进行自下而上的表达与聚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的公共政策则通过官僚制进行自上而下的执行,两个过程构成一个封闭的环路,并随着时间的演进与社会治理议题的更迭而不断循环。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这种模式稳定地存在于主要发达国家,并被视为一种具有现代性的治理模式而被推广到许多旨在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
应当说,从实际效果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这种模式确实发挥了良好的治理功能。
其中,代表制的存在让公众得以参与到国家的治理活动之中,既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公众支持度,也有助于让政策制定者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输入,从而提高政策质量;官僚制的存在则为国家提供了一个具有较高专业化程度的组织体系,从而保障国家能够有效地执行政策。
对当代社会治理转型的三维考察◎陈芳(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现代社会治理曾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即以代表制与官僚制为基础架构,通过代表制将私人利益和私人意见转化为公共利益和公共意见,再通过官僚制将公共利益和公共意见转化为政府行动,最终以政府行动来促进社会的良好治理。
社会治理智能化价值、实践形态与实现路径
社会治理智能化价值、实践形态与实现路径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治理智能化的价值所在、当前的实践形态以及实现智能化治理的有效路径。
本文将阐述智能化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价值,包括提高治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决策科学性等方面。
文章将分析当前社会治理智能化的主要实践形态,如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分析应用、智能监控系统等,以及这些实践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保障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本文将提出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多维路径,包括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因素,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路径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对智能化社会治理的深入研究,本文期望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探索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推动社会治理向更加高效、科学、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社会治理智能化的价值分析社会治理智能化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性、预测性、精准性和高效性。
科学性:科技创新为社会治理智能化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对社会治理数据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和转化,从而提高社会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预测性:社会治理智能化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对社会问题和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
这有助于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提高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精准性:社会治理智能化能够实现对社会问题的精准识别和精准施策。
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可以准确发现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提高社会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效性:社会治理智能化能够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效能。
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社会治理的响应速度和执行效率。
社会治理智能化还有助于促进多元参与互动模式、人本核心服务机制、智慧赋能整体智治以及公平正义文化意蕴的形成,从而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社会治理的新探索与实践
社会治理的新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社会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社会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要求。
因此,社会治理的新探索与实践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
一、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主要由政府主导,民众在其中的参与度较低。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意愿不断增强。
因此,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多元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等各方力量。
政府应当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与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企业可以通过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公益事业的开展,为社会治理提供资源和支持。
非营利组织可以发挥专业性和敏锐性,为社会治理提供专业建议和服务。
个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应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
二、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的融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账号,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接收民众的反馈和建议。
民众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增加治理的透明度和民主性。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可以提高社会安全管理的水平,快速响应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组织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的状况和趋势,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策略。
三、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社区治理主要由居委会或村委会等组织负责,但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较低,治理效果不佳。
因此,探索一种更加民主、平等和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一种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是社区自治。
通过居民自治组织的建立和运作,居民可以直接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了居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善治,维度,法治]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共治、善治与法治
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共治、善治与法治由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国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与现代国家的发源地欧美等国的政治发展逻辑不同,中国本土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存在着中国问题的特殊性。
一是超大型崛起。
作为有世界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具有超大型人口规模、产业规模、经济规模以及社会规模的中国的崛起是史无前例的。
超大型崛起本身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力量,更会产生超大型治理所带来的巨大问题和困难。
实现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是对以往大国崛起模式的超越,而不可能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
二是非均衡化发展。
在现代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其城乡差距、中西部差距、行业差距、贫富差距等,容易导致社会的裂变和分化。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要素,如国家工业化、市场化以及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得以有效的整合,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传统国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处于矛盾并发时期,因而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和路径方面出现非均衡化现象并产生矛盾。
三是跨越式转型。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一个现代制度体系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
中国承载着许多非现代化的历史负担,缺乏治理体系理性化的积累和治理方式民主化、法治化的传统。
而当下中国改革又步人攻坚期和深水期,面临着一些重大的转型危机和治理风险。
可以认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一场历史跨越的社会变革。
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制度建设新目标和新任务。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意味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落实在现代国家治理的制度层面。
在国家构建的理论范畴中,国家治理是对旧式统治,风格的一种根本性重构,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特征的现代化建设工程。
构建一个成熟的现代治理体系,其核心是理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政治权力与公民权利四大关系。
围绕上述四大关系,国家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构造必须把握以下三个问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内涵的四重向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内涵的四重向度梁宇摘要: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这源于其鲜明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格局体系和政治功 能。
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政治理论视角下,社会治理兼具统治和管理两面属性;在继承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社会治理兼收动员和协同两套机制;在治理主体、治理形式和治理资源不断丰富的现 实中,社会治理兼容政府和社会两种力量;在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战略中,社会治理兼有长期执政和 人民民主两个诉求。
党以人民为中心,领导人民开展社会建设,这是开展新时代社会治理研究必须把握的现 实主线。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治理内涵;中国特色作者简介:梁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1569(2019)01 -0009 -08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基本前提。
就“社会治理”概念而言,“术语相 同,话语各异%!的现象,给官方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的交流带来相当的困 扰。
从古代到现代,汉语话语体系中的“治理”,具有独立而稳定的内涵,它与英语话语体系中 的“governance”,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意群。
中国当前的“社会治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人民在九十余年社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基层事务管理模式和社会事务管理模式,源于长 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发展道路、政治经验、政治原则和现实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 特征。
当前,学术界已经完成新时代社会治理理论的部分研究工作。
#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围绕 “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实践主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框架中,对“社会治理”开展概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7J J D810001);北京 大学校长奖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601111059)。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作者:徐猛来源:《学术探索》 2014年第5期徐猛1,2(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2.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04)摘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治理现代化包括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体系的效能,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解决中国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关键要靠社会治理现代化也就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所谓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社会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使社会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法律制度治理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社会的效能。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我们准确把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基本路径,进一步改革社会治理体制、不断丰富、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关键词:社会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5-0009-09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当前与长远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并提出相应的探索方法。
一、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与目标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指在充分调动党员、社会力量和居民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理念,实现乡村社会运转、规范、公平、有序和安定的目标。
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的机制,提高乡村社会发展水平,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乡村振兴。
二、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支撑(一)政府引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政府引领,政府扮演主导和协调的角色,制定行业政策和规划,协调各方力量的合作。
同时,市场机制也应当发挥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推动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服务的提供。
(二)社会参与与居民自治相结合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通过建立社区议事会、居民自治组织等机制,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使社会治理变得更加民主、透明、有效。
(三)法治保障与公平正义相结合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依法治理。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保障乡村社会秩序的安定,维护农民的权益和利益。
同时,注重公平正义,打破陈规陋习,改善传统治理方式的弊端,确保乡村社会治理的公正性和稳定性。
三、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一)建立乡村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在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包括各级政府、村级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形成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基层的治理网络,提升领导能力和协调管理水平。
(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与手段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与手段,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智慧乡村,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同时,培育乡村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队伍,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三)加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不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加强对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培训,建立健全治理评价体系,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社会治理”的三维向度及其当代实践
摘要:“社会治理”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政府、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改革的高频词汇。
不同语境中的“社会治理”蕴含着不同的实践取向,并在不同层面决定着“社会治理”的当代转向。
从宏观层面来看,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在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以及行动策略等三个不同维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分析“社会治理”的三维向度及其当代实践,不仅有利于深化“社会治理”的研究成果,增强社会治理的系统性,而且对推动“社会治理”的当代实践,促进各界人士形成治理共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价值理念;制度设计;行动策略作者简介:沈东,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241)杜玉华,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241)“社会治理”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政府、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中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使用的一个高频词汇。
然而,仔细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治理”概念的使用语境,可以发现,“社会治理”作为一个价值判断,在被实务界和理论界频繁使用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困惑,引发了不少的讨论甚至争议,似乎一时还很难达成共识。
这些争议并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社会”是作为治理的对象还是主体之上,也不是停留在治理究竟是一种“过程”还是一种“手段”,更不是停留在治理的目标是落在“秩序建构”层面还是“行动策略”层面。
因此,无论是作为目标与归属的“社会治理”,还是作为过程与手段的“社会治理”,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治理”的表现形式和实践内涵。
本文尝试以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以及行动策略为分析框架,从“社会治理”的三维向度出发,着重探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实践形式,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治理”的丰富内涵与实践特征。
一、突出“价值理念”维度的社会治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q??。
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
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三个维度,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脉络、主要成就和未来展望。
在理论创新方面,本文将梳理和总结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阐述这些理论在指导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还将分析这些理论如何与时俱进,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在制度创新方面,本文将重点关注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成果。
包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法治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这些制度创新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保障人民群众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实践创新方面,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展示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在实践中的创新举措和成效。
包括社区治理、网格化管理、智慧化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以及这些实践如何有效应对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和问题。
本文将对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进行总结和展望。
在总结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未来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和路径。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
这一理论创新,既是对传统社会治理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实践的深刻总结和提炼。
新时代社会治理理论创新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
这一理念强调,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它要求在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都要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社会治理”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政府、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改革的高频词汇。
不同语境中的“社会治理”蕴含着不同的实践取向,并在不同层面决定着“社会治理”的当代转向。
从宏观层面来看,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在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以及行动策略等三个不同维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分析“社会治理”的三维向度及其当代实践,不仅有利于深化“社会治理”的研究成果,增强社会治理的系统性,而且对推动“社会治理”的当代实践,促进各界人士形成治理共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价值理念;制度设计;行动策略作者简介:沈东,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241)杜玉华,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241)“社会治理”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政府、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中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使用的一个高频词汇。
然而,仔细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治理”概念的使用语境,可以发现,“社会治理”作为一个价值判断,在被实务界和理论界频繁使用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困惑,引发了不少的讨论甚至争议,似乎一时还很难达成共识。
这些争议并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社会”是作为治理的对象还是主体之上,也不是停留在治理究竟是一种“过程”还是一种“手段”,更不是停留在治理的目标是落在“秩序建构”层面还是“行动策略”层面。
因此,无论是作为目标与归属的“社会治理”,还是作为过程与手段的“社会治理”,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治理”的表现形式和实践内涵。
本文尝试以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以及行动策略为分析框架,从“社会治理”的三维向度出发,着重探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实践形式,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治理”的丰富内涵与实践特征。
一、突出“价值理念”维度的社会治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q??。
所谓治理(governance),“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种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r??。
“社会治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社会开始由社会统治时代、社会管理时代逐渐步入到社会治理时代,表征着政府对社会领域的日渐重视,并开始改变过去对“社会”的认识判断,将“社会”作为与政府平等的主体加以看待。
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维度的社会治理,其提出具有深厚的国际国内背景。
从世界范围内看,全球化是对当今世界时代特征最具共识性的概括??s??,各类国际问题需要跨国家、跨地区的协同治理,原先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合作方式难以解决诸如粮食危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族群冲突等决定人类前途命运的难题,而“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则迫切要求构建一个以多元协同治理为特征的全球治理体系。
从中国国情看,过去在社会统治和社会管理理念支配下的矛盾解决方法,越来越难以有效地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矛盾??t??,突出“价值理念”维度的社会治理,并以此来逐步传导到“制度设计”和“行动策略”维度的社会治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因此,突出“价值理念”维度的社会治理,既是与“全球治理”接轨的重要表现,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u??。
社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以政府为中心,实现对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管理。
社会治理却是多元主体,除政府外,还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参与作用,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
也就是说,相比较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更加强调主体的多元性、过程的协调性以及结果的包容性??v??。
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本身就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价值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全面发育的结果。
过去被政治和经济所吸纳的“社会”开始以独立的姿态呈现出来,倒逼政府承认其主体地位,“社会”不再亦步亦趋地跟在经济、政治、文化背后,“社会治理”反而成为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序模式来看,其首先发端于经济领域,并表现为政治体制改革逐步跟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配合的改革序列。
但是,从实际来看,目前的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各项“容易改、可以改、能够改”的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日趋到位,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则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环保等领域的积极跟进,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而当下的政治改革一时还难以达成最广泛的共识,对于“要不要改、谁先改、怎么改”等根本问题没有形成明确的目标方向,可以说政治改革尚没有形成最大范围内的共识;而文化改革尽管能够给社会大众描绘美好的蓝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受制于经济和政治的改革,也就是说,没有经济、政治改革的有效配合,文化改革举步维艰;三十多年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再加上群众对环境保护的强烈诉求,生态文明也被摆上了改革议程。
但是,与文化改革相似,没有经济、政治改革的先行先试,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难以落到实处的??y??。
因此,相对来说,当前社会领域的改革成为了“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的最佳突破口,“社会治理”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源动力。
当然,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的“社会治理”,不同于“社会的治理”。
“社会的治理”指称的是“社会”已经先行存在,政府将“社会”看作铁板一块的整体加以治理,本质是政府的外部治理。
而“社会治理”着眼于发挥“社会”的主动性,通过激活“社会”的内在细胞,培育各类社会组织,促进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社会的内生性治理。
“社会治理创新”是党在治国理政理念升华后对社会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不仅是要强化对“社会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将“社会治理”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加以确认,并从根本上告诉人们中国社会领域改革的过程手段、思维方式和理想图景,进而澄清国内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种种误解。
也就是说,作为价值理念的“社会治理”,反映的不仅仅是国家对“社会”的认知,而且也表征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并且在全球化的语境中,“社会治理”还将成为中国改革“封闭、落后、保守”社会形象的有利契机。
因为,国家在实现“社会治理”理念更新的同时,还在着力构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制度框架,而制度框架的设计与执行又离不开微观“治理人”的养成。
无论是抽象的治理理念,还是具体的治理制度,以至于微观的“治理人”,所折射的都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社会性”。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所针对的,恰恰就是中国文化中“社会性”的认同困境。
“创新社会治理”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在整个价值理念层面培育社会大众对“社会性”的认同,并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框架。
二、强化“制度设计”维度的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不仅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而存在,同时还突出地表现在制度设计层面。
所谓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而制度设计层面的“社会治理”,是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畅通各类主体参与渠道,在制度上保证多元主体的的各项权利,使“社会治理”的价值理念能够在各项制度设计中体现出来,促使“社会治理”从价值理念走向制度设计。
强化制度设计层面的“社会治理”,本质上是保证社会治理的有效实施,从“硬性”和“刚性”层面消除阻碍社会治理的各种因素,将社会治理逐步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强化制度设计层面的“社会治理”??????,关键在于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厘清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使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从“关系本位”走向“规则本位”??????。
社会管理时代,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政府不仅可以利用其制度设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优势地位作出带有导向性的决策,同时还可以以市场为中间变量,侵蚀社会治理的内在机制,影响社会内在发育。
根据《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近14年间,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百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有871起。
这些群体性事件具有以下特征:100-1000人参与的群体性事件居多,计590起,占67.7% ;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是高发期,分别发生163起、172起和209起??????。
在群体性事件中,大多是即时性和非正式性的,并且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
以近年来频发的px维权事件为例,当经济发展对居民的生活环境构成威胁时,居民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抗争。
但是,从实际操作层面看,由于社会发育不成熟,其抗争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并由于缺乏正式的制度规范传导,不能转化为政府行为,民众的“环境保护”之诉求最终还是让步于“经济增长”之目标??????。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不在于缺少参与治理的社会主体,而在于缺少保护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制度设计。
各类主体不缺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而缺少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利。
社会治理的前提是发育“社会”,社会发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塑造良好的环境则需要硬性的制度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创新社会治理”的强烈要求下,各级地方政府也作出了相应的努力??????。
比如,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在体制机制层面强化“社会治理”,这是中央提出“社会治理”要求以来,地方政府在制度设计层面的一次响应。
上海市注重从基层实际出发,予以基层街镇充分的事权,取消了街道招商引资的职能,使基层街道回归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从体制机制上激活了村居自治活力,理顺管理机制,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制度设计层面的“社会治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上,根本还在于理顺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厘清二者之间的权责边界,为“社会”的发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也就是说,制度设计层面的“社会治理”成功与否,不在于文件的颁发与政策的优惠,最根本的还在于现阶段弱小的“社会”能否成长为一个与政府平起平坐的治理主体。
“社会治理”不能仅仅停留在政府的话语体系当中,更重要的是能够融入社会,转化为有效的制度安排。
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制度设计的最大症结在于现行的一元党政领导体制与多元治理诉求之间的张力。
十八大以来,一方面,依据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一元的党政领导体制在不断强化,这种强化不仅体现在作为“延伸触角”的加强党组织领导的“量”上,同时还体现在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为特征的“质”上;另一方面,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社会治理”的提出,“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子领域日渐得到重视,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特征的“社会治理”被摆上了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