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新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利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计算器的使用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方法。

此外,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和兴趣方面存在差异,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利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教学难点:计算器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器的使用场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激励性评价: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3.练习题库: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

江宁区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用计算器计算》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使用计算器,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使用计算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耐心地进行指导。

此外,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使用计算器。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上手操作。

2.设计好不同难度的任务,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PPT、教学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56乘以7等于多少?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工具,可以快速解决这类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开机、关机、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于键等。

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计算(一)》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计算(一)》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一)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乘法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想算一算吗?出示第一题: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24×35。

学生不能口算出结果,但能通过笔算也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是840。

出示第三题:6987×9876。

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2.导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认识计算器1.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预设如下:(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2.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

(1)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

提问: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组织学生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①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

按“ON”键,打开打开计算器;按“OFF”键,就关掉计算器;按“AC”键,显示屏上的数字就会全部清除为0。

②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

(3)认一认: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上面学习的这些键。

(二)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题1: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并进行一些基本的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他们对计算器也不陌生,但可能对一些计算器的高级功能还不是非常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在计算器上进行各种计算。

2.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在计算器上进行各种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使用。

2.准备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用于课堂上学生的练习。

3.准备一些关于计算器使用的资料,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计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器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计算器的高级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的使用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器使用方法进行计算,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对计算器的使用并不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教授学生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将计算器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结合,提高计算效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使用计算器,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将计算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若干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上手操作。

2.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小明买书”的问题,引入计算器的使用。

展示传统计算方法与计算器的便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开机、关机、输入数字、操作符等基本操作。

同时,教师示范如何用计算器解决导入中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内容为简单的四则运算,如23+15、75-28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计算题,要求学生运用计算器完成。

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

(说课稿)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本课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第四单元,分为三个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

2.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学生将学习在计算器上输入数字、加减乘除以及结果的显示等基本操作,同时学习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

3. 教学目标1.理解计算器上的数字和符号,并能正确输入数字和符号。

2.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

3.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和运算速度。

二、教学设计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2. 教学流程(一)引入教师用计算器输入数字1+2=并问学生结果是多少。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二)讲解1.讲解各按钮的功能:数字按钮、加减乘除按钮、等于按钮、回退按钮、清屏按钮等。

2.讲解数字的输入和结果的显示。

(三)练习1.基本计算练习: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

2.难度逐渐加大的练习:通过加大计算难度,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和运算速度。

(四)巩固教师出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五)作业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口算。

三、教学反思本课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不仅使得教学更为生动有趣,而且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学习兴趣。

但是今后在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计算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计算器的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到计算器各个按钮的功能,提高教学效果。

(说课稿)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2)-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2)-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2)-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1. 教材分析《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四则运算在计算器上的应用。

而本次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计算器上的“加法” 和“减法” 运算。

2. 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器上的“加法” 运算和“减法” 运算;2.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教学内容3.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1.认识计算器的各键。

2.让学生模拟操作计算器,正确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实现简单的计算。

3.2 计算器上的“加法” 和“减法” 运算1.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器的“加法” 和“减法” 运算键。

2.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算式,让学生上机操作计算器进行计算。

3.3 计算器的使用小技巧1.学生容易在计算时输入错误,引导学生掌握使用“C” 键清零计算器以及“←” 键进行退格操作的小技巧。

2.让学生在计算时紧盯计算器显示屏幕,提高认真仔细的意识。

4.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及其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5. 课堂实施5.1 自我介绍老师先让学生自我介绍,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彼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5.2 导入通过 PPT 展示计算器的各个按键,让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并且利用 PPT 软件向学生演示计算器的最基本使用方法。

5.3 讲解计算器上的“加法” 和“减法” 运算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器的“加法” 和“减法” 运算键,带领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5.4 实施计算器练习老师给学生设置一些计算小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器的帮助下算出正确答案,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加深对数学思想的理解。

5.5 计算器的使用小技巧针对计算器的使用小技巧,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小练习,让学生更加紧盯计算器显示屏幕进行实践操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通过计算器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的数学运算,同时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导入这一课时,我了解到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计算器有了一些初步的认知,大部分学生知道计算器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工具,但他们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却并不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操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熟练地操作计算器,以及如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听讲、观察、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演示:讲解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以及操作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

3.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操作方法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一)》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一)》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一)》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一)》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计算器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计算器进行运算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计算器的功能键不熟悉,导致操作不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计算器。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上手操作。

2.设计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PPT,展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计算器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讲解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及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计算器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使用计算器。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答,检验学生对计算器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计算器寻求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用计算器计算》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计算器,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是,对于计算器的使用,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运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教学难点:计算器各功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计算器。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探究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设计相关教学PPT,展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练习题。

3.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教案)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钮及其用途;2. 能够通过计算器完成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3. 学会在计算器中进行按键操作,如清零、退格、开关等。

技能目标:1. 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来计算数学题目;2. 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器完成数学题目中各类加减乘除运算;3. 能够加深对数学运算中概念的理解。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2.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3. 通过计算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计算器基本按钮及其用途;2. 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

【教学难点】1. 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2. 计算器中不同功能的按键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让学生观察一下计算器的外形,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操作展示。

2. 教师通过写出一道算式并口算的方式,让学生回忆一下口算的运算方式及带来的一些问题,如桶算失误率的高低、口算速度的快慢等。

3. 教师问学生有没有用过计算器,有什么感想。

二、讲授(15分钟)1. 介绍计算器中的基本按钮及其用途。

(1)数字按钮:用来输入数字。

(2)加减乘除符号按钮:用于加减乘除运算。

(3)清零键:用于清除当前显示的数据,可以让我们重新输入数据。

(4)退格键:用于删除显示器的最后一个数字。

(5)开关键:用于开关计算器。

(6)等号按钮:用于显示计算结果。

2. 示范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

(1)加法:输入加号“+”,再输入另一个数字,最后按等号键“=”。

(2)减法:输入减号“-”,再输入另一个数字,最后按等号键“=”。

(3)乘法:输入乘号“×”,再输入另一个数字,最后按等号键“=”。

(4)除法:输入除号“÷”,再输入另一个数字,最后按等号键“=”。

3. 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并相互分享自己的发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家庭条件和个人习惯的差异,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计算器,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教学难点:计算器的操作技巧,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数学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计算器的使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PPT、教案、作业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去超市购物,需要计算总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计算。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计算器,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如数字键、加减乘除键、等于键等,并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公开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公开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公开课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使用计算器,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使用计算器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有的学生可能家里有计算器,但不一定熟悉计算器的各种功能;有的学生可能从未接触过计算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教学难点:计算器各种功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选择。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的计算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使用计算器。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加深对计算器功能的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足够的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包括简单的小数、分数、负数等运算题目。

3.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关键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谜语或小故事,引出今天的话题——用计算器计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计算题目,如23 + 17,请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答。

同时,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各个部分和基本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输入数字、确认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些简单的整数加减法题目,用计算器进行解答。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使用计算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练,对于计算器的各种功能还没有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耐心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准备相关的教学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然后引入计算器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各种功能,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用计算器计算(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用计算器计算(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用计算器计算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 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运算。

教学难点:1. 计算器按键功能的理解和运用。

2. 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计算器。

2.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的按键和功能。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计算器按键和功能。

二、学习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1.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开机、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基本使用方法。

三、练习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1.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 学生互相交流计算结果,检查计算器的使用是否正确。

四、学习计算器的运算功能1.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运算功能,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运算功能。

五、练习计算器的运算功能1.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运算题目,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 学生互相交流计算结果,检查计算器的使用是否正确。

六、学习计算器的其他功能1.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包括存储、提取、百分比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其他功能。

七、练习计算器的其他功能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解决。

2. 学生互相交流解决方法,检查计算器的使用是否正确。

八、总结和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运算功能。

2. 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运算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的按键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构造及功能,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并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计算器的便捷。

此外,教材还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四则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使用计算器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是初次接触,因此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和能力。

此外,学生间的学习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新技术接受较快,而部分学生可能较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构造及功能,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

2.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计算器操作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足够数量的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上手操作。

2.制作教学课件,展示计算器的构造及功能。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构造及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计算器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案)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2)-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2)-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2)-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计算器的各种功能键2)掌握计算器的加、减、乘、除、取反、开方等基本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1)独自操作计算器完成各种基本数学计算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二、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对话引入本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程是《用计算器计算》。

计算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你们是否有过使用计算器的经历呢?学生:有。

教师:那你们知道计算器可以完成哪些基本的计算吗?学生:加、减、乘、除。

教师:对,而且还可以完成开方等计算。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讲解计算器的各种常用键(1)教师向学生展示计算器的各种功能键。

(2)教师讲解计算器键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3.讲解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1)教师向学生讲解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并演示操作。

(2)教师让学生试着自己操作计算器,完成加、减、乘、除的计算。

(3)教师再对计算实例进行讲解及演示。

4.讲解取反和开方的计算方法(1)教师向学生讲解取反和开方的计算方法。

(2)教师让学生试着自己操作计算器,完成取反和开方的计算。

(3)教师对计算实例进行讲解及演示。

5.实践应用(1)让学生练习使用计算器完成各种基本计算,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2)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一些简单的算术题,并让学生自己核对答案。

6.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答疑解惑。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使用计算器完成各种基本计算和完成一些简单的算术题。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演示、实践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练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熟悉计算器的各种功能键,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

难点在于让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做到准确、快速完成计算。

(教案)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

2. 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重难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四则运算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1. 准备工作准备好计算器,检查计算器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足够的电量。

2. 理论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加减乘除等。

重点讲解计算器四则运算的使用方法,例如:5+3=8,8-5=3,5乘以3=15,15÷5=3。

3. 示范演示教师对学生进行计算器示范,教师现场演示,让学生观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正确操作计算器,以便学生自己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 练习操作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器的操作练习,如:5+3=?(求和)、10-3=?(求差)、4乘以2=?(求积)、10÷5=?(求商)。

让学生注意计算器数字输入的正确性。

5. 巩固练习设置一些练习题目,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如:8+5=?,12-3=?, 4乘以3=?,15÷5=?。

6. 运用实际引导学生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运用到实际场景中。

例如,在购物时让学生计算价格等。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加深学生对计算器的理解。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目加以巩固,让学生掌握更好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避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不懂得问题。

同时,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等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知识,并加深学生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的理解。

为了加强教学效果,可以设置一些实践项目和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计算器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用计算器计算第四单元-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课时名称:第1课时(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时,学生应能够:1.理解整数的概念,并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掌握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整数运算;3.培养学生锻炼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巧妙运用;2.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与学生们互动:“大家一个个准备好了没有?我们今天要学习关于数学的第四单元,这个单元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学习,首先我们学习整数加减法运算发后,再介绍用计算器进行整数运算的方法。

请大家集中注意力,听好我的讲解。

”2.讲解课程教师以“3+5=?”为例子,教导学生简单的加法运算,并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个实验,需要测试多组这样的运算题目,比如3+5、3-5等等,请问怎么样才能不出错地完成这个实验呢?”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想到计算器这种工具,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整数运算。

3. 教学展示接着,教师从课件中亮出一个带有计算器的二合一展板,简要演示了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加减法四则运算,之后,教师让学生们自己实践一下使用计算器进行整数运算。

4. 练习教师将四年级数学下册中与本章节相关的练习作业分发给每个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比如给每个学生一个计算器,然后让学生轮流操作进行相关的计算,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5.提升训练在小组学习结束后,由教师选择几个学生进行提问,并进行对答案。

这些问题不仅是数学题目,更重要的是要与计算器有关。

总结整节课的讲解主要围绕使用计算器进行整数运算的方法来进行。

使用计算器的方法实质上也增强了学生对计算器如何简单快速体面地表达计算难度的理解。

总体来讲,整个课程内容中涉及到了许多的定期练习,这些练习在学生后期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当学生扩展到学习各种不同学科时。

这些联系也会显明整个数学的公众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功能,会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信息化环境
多媒体设备一套
补充教学资源
Ppt课件、练习纸、计算器等
前置作业(可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化支撑
展示两位学生的式子。
小结:同学真棒,已经会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了。
学生交流。
全班交流得:积都是由乘数142857里的数字组成。而且还有回文的特征。
生:计算器也有不足的地方,人脑更胜一筹
意图:用计算器挑战难题,在方便的计算的同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数学规律。
环节4
四、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
师:同学想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吗?
课件强调出示按键。
(课件出示38+27 = 30×18 = )
课件出示书上第101页的“试一试”
课件出示题目
25×4
125×8
618×0×625
课件出示: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水12千克,按照一年365天计算,这个水龙头一年会浪费()千克的水。
(365×12 =4380千克
意图:开门见山,首先介绍计算器,从了解计算器开始教学,有的放矢。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么输入的?
(先输入3和8,再输入加号键,输入3和7和等号键,等于65。)
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
指出:算完后,我们可以口算或者笔算验算计算结果。
4、用计算器计算“试一试”。
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计算了,让我们再显身手,拿出计算器和学习工具。把得数写在练习纸上。
交流得数
师:你有什么感受?
重点讲解“816×68÷27”是怎样输入的?
5、“比一比”用计算器计算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出色,我们来一次计算比赛如何?
问:你为什么这么快?
师:你们看出来了吗?是哪几题呢?
小结:是啊,能口算的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6、解决实际问题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你知道一年要浪费多少水吗?
师:数字1也给大家带了一道难题,愿意继续接受挑战吗?
学生计算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遇到了困难,是吗?
指名说遇到的困难。
指出:是啊,显示器上显示了错误的标志,即使显示了一部分数字,也是不准确的。
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呢?
交流得出:找规律
课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Leabharlann 11=学情分析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经有所了解,因此课时设计活动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索研究,合作学习,使学生轻松的学到知识。
理念与方法
循序渐进,感受计算方便的过程中,探究规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表述: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
瞧,老师手中就有一个计算器,你们观察过计算器吗?看老师手中的计算器,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出:有些功能键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现在还不需要用,今后我们可以再慢慢认识它们。
2、认识开机键、关机键。
用计算器前,先按什么键?
用完后呢?
3、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那我们来“试着瞧瞧”。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师姓名
学校
教材版本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课题
用计算器计算第(2)课时
教材分析
计算器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使用,它给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具体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索数学问题,揭秘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学习这部分只是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11111×11111=
指名说得数,观察这些算式得出规律。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1111111×1111111=”的积怎么填了吗?
指名说。
师:你有没有想说的?
3、课件出示
9×9=81
99×99=9801
999×999=998001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得出规律
师:再让你用9写几个这样的等式,你会吗?
课件出示图片和配音文字。
师:了解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什么
学生发言。
环节5
总结: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最想对计算器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计算器你也没有啥了不起,你再厉害,还没有人脑厉害。
课堂评价方式
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
板书设计思路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反思
计算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使用计算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教学中,如果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就显的单调,枯燥无味。所以在设计这一教学内容时,我在注重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渗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解决问题意识、发现规律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
读完这则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说
生1:ON键。
生2:OFF键,指出关机键。
生3:等号键
生4:计算器计算的便捷,是我们的好帮手。
生5:因为有几题可以口算的。
生6: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
生7: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依次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依次出示课件中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键盘、显示器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开机键,课件同事强调出示该键。
意图:让学生试一试,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精神。
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环节3
三、探究规律,灵活运用
1、
师:想不想继续接受挑战?
问:观察式子有什么特点?(都有一个相同的乘数)
问:那么它们的积和乘数142857有什么关系呢,先计算,再交流。
2、教学“1111111×1111111=”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生3:我猜是十。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认为是橡皮。
生3:计算器。
课件分别展示四个提示
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
意图: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了学习的专注力。
环节2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环节上可选)
设计意图
环节1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快乐联想”的游戏吗?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四个提示
(完美,基督教,医院,三三两两)
师:你能想到什么?
出示提示四
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
师: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提示
(知错就改,小巧,学习用品,计算工具)
出示了提示四后
表扬答对的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