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2014)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的定义:介绍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理解比例关系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实际问题的应用: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练习与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建立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 新授:详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4. 练习与讨论:进行课堂练习,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按比例分配的定义、步骤、以及至少一个实例的解题过程。

作业设计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教案旨在通过详细的教学设计和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详解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比例分配的基本原理,即如何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将一个总量按照这个比例分配到不同的部分。

例如,如果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男女比例是3:2,那么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设置比例方程,并求解。

实际问题的应用: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际问题来检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三)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三)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三)一、教学目标1.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能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及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复习1.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进行交流讨论;2.学生回答课后习题。

2. 教学内容:新知2.1 按比例分配1.导入新知:简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按比例分配。

2.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及比例的性质。

3.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2.2 按比例分配问题1.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每组从课文或课外资料中查找一个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进行分享。

2.引导学生审题和解决问题。

3.汇总各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教学内容:发展1.给予学生若干个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2.学生相互检查答案,从中互相学习,弥补自己存在问题的不足。

3.对答案进行深入解析,解释解答思路,强化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四、教学总结1.对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体会并进行课程评价;2.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3.下发课后练习并讲解。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2.独立完成若干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体现出自己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在本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讲解概念时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帮助;2.在教学中体现了情境化教学法,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3.在解答问题时,需要讲解思考的过程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体会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分配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比例分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决。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找出比例关系、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掌握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3.准备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请问汽车需要多少小时到达乙地?”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问题可以涉及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境,如:购物、生产、交通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并给出解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学生解答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强调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分配的含义与关键词。

2.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问题。

3.能够运用比例分配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常用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

三、教学重点1.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四、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比例分配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授。

2.示范。

3.练习。

4.互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比例分配吗?2.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如:分数、倍数、百分数等。

3.与学生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比例分配的例子。

2. 介绍比例分配1.介绍比例分配的含义和基本概念,并且完整地讲解了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以比例分配电影票为例,向学生演示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 实例讲解老师可以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1. 视频讲解找一段比例分配的实例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并且理解比例分配的方法。

2. 文字讲解给学生讲题目的原题,或者设计自己的题目,一步一步地进行详细讲解。

4. 练习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以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并且加深印象。

练习题可以分为不同的难度,逐渐提高难度。

5. 总结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带前导问题: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2.完整概括:总结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实际应用,并且为下节课预告。

七、教学评估老师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评估:1.练习问答:抽取部分学生完成练习题,并且在班上评选出优秀学生。

2.课后问卷:出题理解、难度设置效果和学生反馈。

3.学生思路展示:选学生代表上课展示自己解题思路,让其他同学评估。

八、教学反思老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过程等,对下一次教学作出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2014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2014秋)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我尝试、同伴互助、教师导学,掌握按比例分配的题型特征,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素养。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之前已经学过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掌握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这为本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本堂课采用“尝试.分享.导学”教学模式,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作为基础、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使本堂课确立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师生对话分享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素养”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3、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基本要素。

难点: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练习】基本训练、铺路架桥1.把120个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3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个苹果?2.一段路长48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3 ,第一天修了多少米?(全长× 1/3=第一天修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3.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数与梨树棵数的比是5:3。

由这一信息你能联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一定的新知总是在一定旧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环节从知识与策略等层面帮助学生进行了巩固复习,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供了平台;为顺利进行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实施知识迁移扫除障碍;为学生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搭建了支架。

】活动2【导入】联系生活,明确方向1.在日常生活我工农业生产中,有时不能实现平均分,需要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数学上把这一类的问题称为“按比例分配”。

【设计意图: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Hans·Freudthal)认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一个叫“精神实体”,一个叫“实体”。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优选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优选教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现实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感受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转化思想,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甲乙两个人合伙做生意,甲投资10万元,乙也投资10万元,到年底共赚了3万元,这3万元应该怎样分配呢?学生交流后追问为什么要平均分?如果甲乙两人合伙时,甲只投了3万元,乙投资10万元,到年底赚了3万元,这3万元还能平均分吗?为什么?引入课题,当平均分配不合理时就需要用到一种新的分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第一层次:教学例51.出示例5,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从题中知道了什么?2.你是怎样理解“红色方格和黄色方格的比是3:2”的?3.学生讨论。

①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 ,黄色方格占25。

③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梳理。

4.思路一:先按总份数算出每份有多少格,再算出红色和黄色方格各有多少格?5.思路二:先红色和黄色方格各占总格数的33+2 和23+2 ,分别求出总格数的33+2 和23+2是多少? 6.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课件展示方法1:3+2=5 30÷5×3 30÷5×2方法2:30×33+2 30×23+27.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如何进行检验?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3.实践操作强化: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安排课堂实验,如制作比例尺,测量物体长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创设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商场打折情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例知识。
4.合作交流提升: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例如:“假设学校要为一次户外活动准备食物,预算为1000元。现在有四个不同的食品选项,每个选项的价格和学生们希望购买的数量如下表所示。请你们小组讨论如何分配这1000元,使得尽可能多的学生满意。”
5.写作反思: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反思日记,内容包括对比例知识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体会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教师总结:强调比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将比例的概念和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布置一些基础的按比例分配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比例的基本计算和应用。
-例如:“如果小明有100元,他打算按照2:3:5的比例分给他的三个好朋友,请计算每个人可以得到多少钱。”
2.实践应用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比例知识,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一家商店,原价为200元的商品正在打8折出售,请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如果你有500元,按照这个折扣,你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这样的商品?”
4.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量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待数学问题的积极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能够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识别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丰富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粉笔、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板书,展示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然后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独立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比例,计算物品的分配数量。

2.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比例的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和作用。

2.帮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
1.复习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忆起如何按比例分配物品。

2.新知讲解
–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展示几道实际问题,例如:一家商店有500个苹果和300个梨要按照比例3:2进行分配,请问苹果和梨各分
配多少个?
–设计简单易懂的图表来表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介绍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分配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比例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详细讲解如何计算分配数量。

3.练习与讨论
–告知学生上课需要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帮助其他同学完成练习。

–给学生多组类似问题,让他们自己计算出答案。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课堂小结
–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简单总结一遍,帮助学生最后确认所学内容。

–重点讲解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注意的关键点。

四、教学评价
1.帮助学生掌握比例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分配数量的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课堂表现为评价标准。

4.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五、课后作业
1.面对更多实际问题,在做题时考虑到比例的作用。

2.与家人或同学分享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至第109页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将总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教科书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100颗糖果,他想将这些糖果按比例分配给他的四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得相同比例的糖果。

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糖果?”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教科书第107页至第109页的内容,详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我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例如:“一家公司生产了1000台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按照4:3:2的比例分配给三个部门。

请问每个部门能分到多少台产品?”3. 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练习题。

例如:“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他们参加了数学、语文和英语三门科目的考试。

如果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分别是80分、90分和85分,请问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分数分别是多少?”4. 解答:我邀请学生上台解答练习题,并给予表扬和指导。

同时,我也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一起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公式,例如:“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总量× 比例 = 分配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家公司生产了2000台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按照2:3:5的比例分配给三个部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按比例分配实际应用 苏教版(2014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按比例分配实际应用  苏教版(2014秋)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学习,理解按比例分配的现实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能熟练地把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解决这类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地把比转化分数或份数,从而灵活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

二、教学过程(一)调查汇报、讨论引入1.调查汇报同学们,昨天老师要求大家调查生活中某些事物各领组成部分的比,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另外还要说一说你每是怎样获得这些信息的(生汇报,师适当摘录,板书)甲:冲调多美滋配方奶粉的一般情况,奶粉和水的比为1:7乙:‘地球上的淡水含量与地球上水总量的比为3:100丙:安利洗涤剂与水的正常比为1:8丁: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咖啡奶,咖啡和奶的比为2:9。

2.展开讨论从咖啡奶的这个比中,你可以获取什么信息呢?独立思考一下,看谁得到的信息多!学生汇报时板书:A:咖啡奶总量平均分成11份,咖啡占2份,奶占9份B:咖啡奶看成"1",咖啡占其中的2/11,奶占其中的9/11C:咖啡看成叭奶是咖啡的4(1/2)倍D:奶看成"1",咖啡是奶的2/9(二)提出问题,探索汇报麦当劳快餐店卖一杯咖啡奶330毫升,按这个比配制,请大家帮助算一算,奶要多少毫升?咖啡要取多少毫升?2.小组活动,解决问题计算之前,老师给大家提几点要求:(1)独立思考之后,在小组内交流,要求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解答。

(2)最后小组派代表准备汇报。

3.小组汇报,评价订正:师:同学们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A.咖啡奶平均分成份数为:2+9=1l每份为:33÷11==30(毫升)咖啡:30×2=60(毫升)奶:30×9=270(毫升)B.2+9=ll咖啡:330×2/11=60(毫升)奶:330×9/11=27O(毫升)C咖啡看成"1",奶是咖啡的2/9奶:330÷(1+2/9)=227(毫升)奶:330-60=270(毫升)D奶看成‘1",咖啡是奶的2/9奶:330÷(1+2/9)=227(毫升)咖啡:330-270=60(毫升)师:比较哪一种方法简单?(三)矛盾激化,揭示课题1.出示问题,引发矛盾师:老师的两个朋友合伙做生意。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原理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案例资料、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分析,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和运用。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3. 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步骤。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按比例分配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3. 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思考题:布置一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课后反思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之小组合作环节的详细设计1. 小组划分分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异质分组,每组45人,确保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角色分配: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讨论和汇报;记录员一名,负责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

2. 任务布置问题选择: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分配班级活动经费、规划学校花园等。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如何正确找出比例关系、如何列出算式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如何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2.难点:如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教学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和关键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数量关系转化为比例关系?2.呈现(10分钟)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选取部分问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关键。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本节课是对比例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拓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实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缺乏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假设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男生的数量和女生的数量之间的比例是2:3,现在要根据这个比例分配一些物品,问如何分配?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比例知识解决。

这些问题可以包括分配物品、分配时间等。

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进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2.课件:相关的图片、实例和动画。

3.练习题:针对性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比例相关的图片,如衣服、食品等,引导学生回忆起比例的概念。

然后提出问题:“在这些图片中,哪些是成比例的?哪些不是成比例的?”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实际问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出发,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甲地。

问:两辆汽车多久后相遇?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求解60x + 80y = 120的解,其中x表示第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y表示第二辆汽车行驶的时间。

(教案)第三单元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含义和性质,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并能够将比例转化为分数形式。

2.了解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解法,掌握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两种方法,能够熟练使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3.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2.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具体使用方法。

3.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A. 导入环节1.引入比例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性质。

2.提出实际生活中使用比例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比例的重要性和应用性。

3.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提出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概念。

B. 主体教学1.介绍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2.提供多组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熟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

3.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解决分配比例问题,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C. 拓展应用1.提出生活中其他需要运用比例的场景,让学生继续探索比例的应用性。

2.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来运用比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竞赛环节,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学生反馈,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2.要整体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结合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估。

3.针对学生的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在授课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

2.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用差异化教学,根据其实际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3.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多种实例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含义及基本性质2. 比例的计算方法3. 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关于比例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比例问题。

2. 新课:讲解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及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巩固知识。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计算方法、应用2. 例题及解题过程3.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比例的计算方法2. 提高题: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3. 拓展题:研究比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八、课后反思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探讨改进措施。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计算方法及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清晰,作业布置合理,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练习机会。

课后反思环节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练习、应用、小结和作业布置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的和策略。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后,对于比例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对于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相结合,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教师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59~60页的例1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2分钟训练:
口答:灵活提问,用不同的方法说说每句话的含义。

(1)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
(2)公鸡只数和母鸡的比是2:5
(3)汽车速度和火车的比是8:9
(4)杨树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的比值是1.5
(5)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5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1)学习目标: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学习内容:第59页的例 11
自学时请思考:
例11中 3: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还可以怎么理解?
比较一下书中的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
有信心学好吗?下面请各位同学自学思考,认真看书学习。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学习,对共美生作必要的指导.
3.小组交流
让学生把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与困惑在小组内交流,增加对新知识的理解。

三、自主尝试
1. 出示“试一试”。

提问:怎样理解“植树棵数按各小组人数的比分配”?大家会解答吗?
2.学生尝试练习,
让学生试用预习到的新知识解决类似的新问题.教师行间巡视,发现有价值的解题结果,让学生抄摘到小黑板上,为展示交流作准备.
学生尝试练习的同时,可指名让部分学生上黑板上板书(最好是共美生去做)。

3.小组交流
让学生把自己尝试练习的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内先自行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展示交流
1.教师展示学生预习与尝试练习中出现的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与全班同学进行再讨论交流,同时进行知识迁移运用和提炼提升.
(主要找出学生尝试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交流问题预设:
教师提问:分谁?怎么分?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五、自主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练一练”第二题
提问: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要求来分配?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把180按照35:31:24来分配。

3.怎样很快算出每杯饮料中橙汁和水各是多少毫升呢?
4.练习十第1题。

4.练习十第5题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
学生练习,教师行间巡视,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练习,同时指导和帮助共美生能够自主完成练习。

5.互批互纠
同一小组同学进行互相批改,并对出现的错误进行互相点拨并自行纠正。

六、自主点评,总结廷伸
1.让学生针对自主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
2.教师根据具体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总结与廷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