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 两极地区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南美洲、两极地区

高原上的
3 年轻首 都——巴 西利亚
南美洲第
4 一大城 市——圣 保罗
“第二首
5 都”—— 里约热内 卢
6 实力强大 的工业
South America 南美洲 湮没在雨林中的古老传奇
巴西 Brazil
以种植业为 主的农业
发展较快的 运输业
新兴的旅游 业
South America 南美洲 湮没在雨林中的古老传奇 巴拉圭 Paraguay
06
克丘亚人的 土妈妈节
01
冰川国家公 园
05
独特的民族 音乐和舞蹈
02
潘帕斯草原 的牧羊人
04
接近欧洲式 的生活习俗Leabharlann 03丰富的自然 资源
South America 南美洲 湮没在雨林中的古老传奇
阿根廷 Argentina
A
为独立而 进行的斗
争
B
较为发达 的经济
C
“美洲巴 黎”—— 布宜诺斯
艾利斯
科尔卡峡谷 神 鹰出没之地
库斯科 太阳的 子孙
的的喀喀湖 印 第安圣湖
马丘比丘 空中 之城
蒂亚瓦纳科 传 说与想象的遗迹
美文 找寻地理中的美
01 潘塔纳尔湿地 奇珍 02 亚马孙雨林 地球之
异兽的水上乐园
肺
03 伊瓜苏瀑布 彩虹常 04 莫雷诺冰川 冰川时
现之地
代的标本
05 巴塔哥尼亚荒原 沉 06 巴里洛切 南美小瑞
址
South America 南美洲 湮没在雨林中的古老传奇 巴西 Brazil
0 1
耶稣山
0 4
巴西狂欢节
0 2
丰富的动植物 资源
0 5
沙滩阳光浴
世界地理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共48张PPT)

3、资源—南极的矿产
南极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 煤田,还有大量的稀有金属
为什么有“煤”?
煤的形 成条件?
温带、热带地 区大片森林
南极洲降水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
(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
(1)南极洲的纬度高,气候寒冷;
(2)地势高、强化了气候的寒冷程度;
(3)南极洲气候虽然干燥,但是由于气温 低,蒸发量少,长期积累,形成了厚达2000多 米的冰层,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宝库。Βιβλιοθήκη 3、资源——世界最大的淡水库
1、范围:北极圈(北纬66.5°)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
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2、海陆位置:中间是海洋,四周被陆地包围。按地球自转方
向(逆时针),分别是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3、纬度位置特点: 位于地球最北端,是世界上纬度最高,
跨经度最广的区域
4、交通地位:是亚洲、欧洲、北美洲空中交通的捷径。
三、科学考察的宝地
最佳考察时间: 11月~次年3月,极昼期,夏季
建站国家:目前18个 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南极条约:和平目的
禁止军事活动 禁止放射性废物处理和任何核爆炸
′
地理位置及范围
90°W
北美洲 大 西 洋
0°
北冰洋
欧
洲
亚洲
90°E
太 平 洋
180°
一、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其它:北极地区的降水普遍比南极地区 高得多(100—250mm);风速远不及南极。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考纲解读】1、两极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2、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基础知识导复习】南极洲一、南极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几乎全部位于圈,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周围被、印度洋、包围;2、看上图填空:A 、B 、C 、D 、E3、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冰雪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的大洲,平均海拔为2350米以上2、气候:有“”和“”之称;特点:、干燥、烈风;成因:3、昼夜状况:极夜时间极昼。
4、资源丰富:①资源最丰富的大洲②矿产资源:最为丰富;③企鹅是南极洲的特色动物。
三、南极考察1、时间:每年的月到;2、科考站:我国的、和。
3、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放射性废物处理和任何核爆炸。
4、环境问题:,范围最大时出现在每年的月- 月北极地区一、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以北。
2、海陆位置:以为主体,被亚、欧、北美三大洲所包围。
3、看甲图填空A 洲,B 洲,C 洲,D (洋流),E 海峡二、北极地区特征:浮冰世界1、洋面:常年不化的冰盖(占2/3);2、海面: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巴伦支海受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
3、岛屿多,海岸线。
4、气候:以气候为主,格陵兰岛为冰原气候。
5、昼夜状况:极昼时间极夜。
三、北极资源1、生物:①动物:主要有、等②植物:地衣、苔藓等。
2、矿产:、天然气、、铁和有色金属。
四、北极战略地位1、之间的最短航线。
2、核潜艇的隐身地;3米厚浮冰层防止电磁波的穿越,不被卫星发现;浮冰层破碎噪音,影响声纳探测系统的准确度;北极地区电离层的频繁拢动,影响雷达探测核潜艇的散射波。
思考:两极地区纬度位置相同,为什么南极地区气温较北极地区寒冷?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读“地球南北半球的极地俯视图”,左图阴影部分表示东半球,右图箭头为极地东风带的位置示意图,那么甲地在乙地的()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队考察路线图,回答2~4题。
高二群地理复习课件两极地区

是 泰山站
站,其主要功能是作昆为仑________站中和山________站的周转
站。
罗斯海新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
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
长城站 昆仑站
中山站 泰山站
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
指出泰山站建筑设计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A.圆形外表视野开阔,便于科学观测; B.碟形结构可减少风阻,减弱强风侵袭; C.高架设计有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物附近的积雪,避免暴雪堆积甚至掩埋建筑物。
1 南极冰盖表面形态:中部高、四周低呈盾形,顶部较平坦 2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
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文森峰
3.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酷寒、干燥、烈风
• 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 • 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无降水,
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思考:南极洲为什么被称为“白色荒漠”?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 以北冰洋为主体,三大洲包围
昼夜状况 4~11月为极夜,极夜长于极昼 4~11月为极昼,极昼长于极夜
气候类型 及特征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 大风、干燥为主的特征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 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集中夏 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自然带
冰原带
苔原带和冰原带
矿产资源 煤、铁、各种金属矿产等 煤、铁、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矿产
生物资源 动物主要有企鹅、鲸、磷虾等
植物有苔藓、地衣等; 动物有北极熊、驯鹿等
实战演练
(2021 广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 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 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 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右图示意罗斯海 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世界地理-12.两极地区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科学考察队 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冰盖之巅。
我国赴南极 科考需克服 的困难为:
①克服南半 球西风带的 狂风巨浪; ②躲避南极 大陆边缘的 冰山与冰川。
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 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
纬度位置:
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
海陆位置:
周围被亚洲、欧洲和 北美洲所包围
半球位置:
全部位于北半球, 跨东西半球
重要的战略位置:
气候恶劣, 海运困难; 北冰洋上 空是连接 北美北部、 亚洲北部 和欧洲北 部最短的 空中走廊。
长城站 位置:南极半岛附近乔治王岛
上,约620S,590W
建成时间:1985年2月20
中山站
位置:印度洋沿岸,约690S,760E 建成时间:1989年2月26日
昆仑站
位置: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附近 约80°S,77°E,高程4087米
建成时间:2009年1月27日
中国南极科考站
1985年2月20日 西极洲乔治王岛
南 极 臭 氧 空 洞
注意南极臭氧空洞
出现的时间
图从1981年 到1999年间的南 极上空臭氧层变 化图谱(一般每 年的9~11月,空 洞达到最大面 积)。图中,臭 氧密度越高的地 方,颜色越红; 反之,臭氧密度 越低的地方,颜 色越蓝,表示厚 度变薄或有空洞
每年的8月下旬至11月,在南极上空会出现 “臭氧空洞”。导致大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 面,过量的紫外线对生物有杀伤作用,严重时 会导致人类的皮肤癌。强烈的紫外线对地面生 物的危害,还表现在破坏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 质,如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等, 严重时会导致生物的遗传病和产生突变体。南 极洲上空的臭氧洞对海洋生物也有很大影响。 强烈的紫外线可以穿透海洋10~30米,使海洋 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降低了3/4,抑制了浮游 动物的生长,从而对南大洋的生态系统产生不 利影响。
第17讲 两极地区(区域课件)-高考高中区域地理课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南极地区的气候 气候特点
酷寒
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冰雪覆盖,反射强烈 海拔高气温更低 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 了低纬热量向高纬传递
干燥
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 气温低,蒸发量小,由 于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 空气中水气含量小
烈风
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 周扩散(极地东风), 冰雪表面摩擦力小形成 狂风。
南极地区的气候
南极洲地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是一块科研 宝地。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是 地球上唯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 洁,大气能见度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得不到的科学资料。
南极地区主要可以进行气象、冰川、地质、 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
收集陨石
水下探测
中国的南极科考站
最佳考察时间为每年的5-9月,为北极的暖季
黄河站建成的意义: ①不仅为我国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提供了前沿阵地; ②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能力; ③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并将 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北极环境问题
不!!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1.4月份巴伦支海的海冰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①极地东风 ②纬度 ③盐度 ④离陆地远近 ⑤洋流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2.近年来,北极及巴伦支海海冰面积呈变小趋势,将会导致( )
A.陆地海岸线变长
B.全球变暖
C.有利于北极生物生长
D.北极地区地面辐射增强
【小试牛刀】“北极收割机”温室是一个漂浮 的半圆建筑,本质是可循环利用的无土栽培农 业基础设施,通过利用营养丰富的冰山淡水资 源进行大规模水培农业生产,为当地居民供给 新鲜水果和蔬菜,帮助原本贫瘠的冰川国家改 善生活。读图,完成3~4题。
区域地理两极地区(共26张PPT)

(二)南极的地形和自然带
(三)南极的气候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C以下,极端气温 达-89°C以下;每年4~10月是寒季,11~次年3月是 暖季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冰雪覆盖,反射强烈;海拔 高气温更低;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了低纬热量向高纬 的传递。
酷寒(寒极)
(三)南极的气候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以下,降水量最少 的地方不足5mm;被称为“白色沙漠”
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煤田
(四)北极的生物资源
丰富的自然资源:北极地区有丰富的鱼虾资源、北 极熊等。
(五)北极的因纽特人
(五)北极的因纽特人
(六)北极的科学考察
黄河站:我国于2004年7月28日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 群岛新奥尔松(78º55′N,11º56′E)建立了第一 个北极科学考站——黄河站(图)。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2021/8/262021/8/262021/8/2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62021/8/26August 2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总结复习讲解:极地地区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极地地区一、知识要点1、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以海洋为主(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2、南极地区指南极圈以南的区域,以陆地为主(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称白色高原。
也是世界风力最大的地方,称世界风库。
3、地球自转方向:北极地区:逆时针;南极地区:顺时针4、极地区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南极比北极地区冷得多的成因:南极海拔高、更多的冰雪,太阳辐射反射强,而且陆地面积较大。
5、北极有北极熊、北极狐;南极洲有企鹅、磷虾、海象、海豹。
6、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7、在北极圈内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8、科考时间:南极:11—3月;北极:6—8月二、跟踪训练1.人们到极地地区考察的主要目的是()①为了探险②为了将来迁居至此③为了利用当地原始的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研究④为了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 D.②④2.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共同特点是A.降水多B.地势高C.光照强D.气候严寒3. 象征北极地区的动物是()A.袋鼠B.北极熊C.企鹅D.鸵鸟4.读南极地区图, 我国科考人员去南极考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A.飓风、暴雨、寒潮B.酷寒、烈风、干燥C.暴雨、雷电、冰雹D.台风、寒潮、干燥5. 读图,回答问题。
(1)企鹅皮下有一层厚厚的脂肪,它适应的环境是()A.高温B.严寒C.温暖D.潮湿(2)南极圈附近出现极夜现象时,我国正处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 读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东半球B.甲地在乙地西北C.丙地位于中纬度D.丁地有极昼极夜(2)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范围一般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海域B.降水稀少却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存C.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的方向都是北方D.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6~9月7.从北京去南极考察的科考队什么时间出发最好()A.3月1日B.5月1日C.6月1日D.12月1日8.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像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描写得最准确()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C.寒风割面,皮肤干燥D.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9.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捕食海豹的区域日趋缩小,面对食物短缺,北极熊为填饱肚子只能同类相残(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
大洋洲
南 美 洲
大
洋
洲
甲 东
甲在乙的
正东 方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 乙
A在B的
A
南
B
正南 方向 A在乙的
北
西南 方向
气候—冰原气候:素有“寒极和风库”之称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C以下,极端气温达-
88°C以下;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冰雪覆盖,反射 强烈;海拔高气温更低;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了低 纬热量向高纬的传递。 酷寒
(2)试分析“西北通道”未来有望实现通航 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开通的意义。(4分)
①全球变暖,极冰融化;②缩短航程,减少费用 (4分)
(3)试分析北冰洋解冻带来的不利影响。 (6分)
①改变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生物生存;②因 通航带来污染;③使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 地或城市(6分)
例题三:读图,回答4—6 题。 (1)图示季节,在我国下 列现象可信的是( B ) 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 把新桃换旧符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 黄 。. C.渐渐风吹面,纷纷雪 积身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 上行人欲断魂
三、典型例题:
例题一: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在E的 东南方向, 若AB段劣弧为昼弧,则下列 地区正处在艳阳高照的 是 B 。 A.堪培拉 B.埃及 C.巴拿马 D.雅加达 (2).我国北极科考队到达过C城镇,发现该地气候温度湿润,宛 如我国的江南小镇,其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1)航空交通位置重要 北极地区虽然气候恶劣,海运困难,但其上 空却是重要的交通要冲,是联系亚洲北部、欧洲 北部和北美北部的最短航线和空中走廊,具有重 要的战略地位 (2)试分析“西北通道”未来有望实现通航的主 要原因并说明其开通的意义。 ①全球变暖,极冰融化;②缩短航程,减少费用 (3)试分析北冰洋解冻带来的不利影响。 ①改变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②因通航带来污染; ③使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或城市
特别是该地峡湾风光迷人,其峡湾形成的主要原因 是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
(3).图中E岛降水很少,但没有形成沙漠的主 要原因是: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更小,属于湿润地区;
图中F岛国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也大,但该 国环境优美,很少出现大气污染现象, 主要原因是 :
地面终年被冰雪覆盖,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 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岛内主要利用地热资 源作为主要的能源,矿物燃料使用很少。
全球极端低温出现在南极而不在北极的原因: A.南极为大陆而北极为海洋,冬季陆地降温比 海洋快; B.南极海拔较高,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单这 一因素就可多降温12℃多; C.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 射量相对较少; D.南极冬季恰遇地球位于远日点,而北极冬季 却是地球位于近日点,使极夜时间南极(186 天)比北极(179天)多7天,且太阳辐射相对 较弱。E.南极周围是势力强劲的西风漂流 (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输送, 而北大西洋暖流却可以直接进入北冰洋。
C
A
B
北 冰 洋
1).我国北极科考队到达过A城镇,发现该地气候 温度湿润,宛如我国的江南小镇,形成的原因是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温暖湿润 特别是该地峡湾风光迷人,其峡湾形成的主 要原因是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2)图中B岛降水很少,但没有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更小,属于湿润地区 3)图中C岛国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也大,但该国 环境优美,很少出现大气污染现象, 主要原因是 : 地面终年被冰雪覆盖,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 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岛内主要利 用地热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矿物燃料使用很少。
(2)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对北极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C ) A.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势力减弱 B.极地东风势力增强 C.有利于北冰洋地区航线的开辟 D.极地生物活动范围南扩
(3)面对石油价格的节节攀升,图中A所在 国提出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个无油国” 的目标,该国最具潜力可替代石油的能源 是( D ) A.太阳能 B.地热 C.潮汐能 D.生物能
黄河站与北极考察
位置:我国于2004年7月28日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 群岛新奥尔松(78º55′N,11º56′E)建立了第一 个北极科学考站——黄河站 意义: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北极地区科学考 察提供了前沿阵地,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 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漂浮的岛屿-冰山
北极地区各国对于北极的争夺
(1)两种主要居民及其文化 在北极圈以内长期居住的人口达300万。 当地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①因纽特人为代表的“冷文化” 又被 称为爱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 ②拉普人:驯鹿文明 北欧民族。自称萨阿米人。主要 因纽特人 分布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北 极地区。属乌拉尔人种,为蒙古人种和 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原以捕鱼和猎 拉普人 捕野鹿为生,
植物: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动物: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驯鹿 等。北极熊素有“冰海霸王”之称,是北冰洋的 象征。
自然资源丰富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石油和 天然气、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 北冰洋:最小、最冷的洋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 浅的大洋面积1310万平方千米,约占太平洋的 1/14。平均深度1200米,最深有5 449米。北 冰洋是四大洋中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洋。纬度高, 接受的大阳辐射少,加上冰层覆盖,是其气温 低的主要原因。北冰洋周围大陆架面积广阔, 约占北冰洋面积的36%。北冰洋海岸线曲折, 多半岛、岛屿、边缘海。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 大的岛屿。
保护世界最后一块净土-----我国已于1983年正 式加入《南极条约》
•条约规定南极洲的利用只能同于和平目的,禁止 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里放射性废 物。我国是《南极条约》的缔约国。
北极地区
主体部分是北冰洋,占北极地区的6O%。 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为800万平方千米。北 极地区几乎全部在北极圈以内,跨经度广。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 以内的地区,包括北 冰洋、欧洲北部、亚 洲北部、北美洲北部 及一些岛屿。
南极地区是指南极圈以内 的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 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 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 南印度洋的各一部分。主 体部分是南极洲。
大西洋 北美洲 南 美 洲 太平洋 亚 洲 大洋洲
非洲
欧 洲
印 度 洋
科研宝地: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奇特的自然 景象,成为科研领域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冰上作业
气象观测
收集陨石
南极:11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
南极洲水下考察
穿 越 南 极
科研价值
(1)天然的实验室:南极洲未经人类雕刻的原始自
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 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2)世界科学考察站:迄今为止,已有18个国家在 南极建立了240多个科学考察站。 (3)我国的南极考察站: ①长城站位置: 1985年建,位于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 岛上(62º13′S,58º58′W) ②中山站位置: 1989年建,位于印度洋沿岸 (69 º22′S,76º22′E)。 ③昆仑站; 2005年1月18日,确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 置(80º22′22″S,77 º21′11″E)海拔4093米,完成 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冲击南极冰盖之巅的使命,为我国建造 第三个南极科考站选址.
例题二:右图为我国南、北 极科考路线图,据图及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由于北极冰层的大面积 融化,北冰洋“西北通道” 已经解冻,有望未来实现通 航。“西北通道”是指从北 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 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 航道。 (1)我国先后到南极和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原因是什么?(6 分) 两极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理想环境,两极地区有 重要的交通位置和战略资源,参与极地科考可以参与国际合作, 提升综合国力,有助于研究影响我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环 境问题(6分)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以下,降水量最少
的地方不足5mm;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但蒸发量 更少,为湿润地区。但由于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 升华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所以非常干燥。干燥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 /秒,最 大风速可达100米/秒。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周扩散 (极地东风),冰雪表面摩擦力小形成狂风。 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