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
二等水准测量实习指导书

二等水准测量实训项目指导书二〇〇九年七月二等水准测量实训项目指导书1 任务概述某地占地面积1000余亩,平均海拔73m,地势平坦,便于测量作业。
实训内容有:测区踏勘、实地选点、二等水准观测(往返)、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表编算、水准网平差计算。
2 测区已有资料2.1 1:1000地形图;2.2控制点成果表;2.3控制点点之记。
3 作业依据3.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以下简称规范。
3.2本实训项目指导书。
4 高程基准与作业方法4.1高程基准本次作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 作业方法4.2.1根据地形条件沿主干道布设5-8个水准点组成闭合环,并绘制水准点点之记。
相邻两水准点之间的水准路线为一测段,相邻的2-3个测段为一区段。
4.2.2 作业开始后的一周内,应每天检验i角,若i角较为稳定时,以后每隔15天检验一次,直到作业结束。
4.2.3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一条路线的往返测,应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转点尺乘,沿同一道路进行。
4.2.4 在一个区段内,先进行所有测段的往测(或返测),随后再连续进行该区段的返测(或往测)。
同一测段的往测(或返测)与返测(或往测)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在日间温度变化不大的阴天和观测条件较好时,若干里程的往返测可同时在上午或下午进行,但不应超过该区段总站数的30%。
4.2.5观测时间与气象条件要求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
下列情况,不应进行观测:a.日出后与日落前30分内;b.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h内(可根据地区、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增减中午间歇时间);c.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d. 气温突变时;e.风力过大而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
4.2.6测站观测程序a.往测奇数站:后(基)→前(基)→前(辅)→后(辅),b.往测偶数站:前(基)→后(基)→后(辅)→前(辅);c.返测奇数站:前(基)→后(基)→后(辅)→前(辅);d.返测偶数站:后(基)→前(基)→前(辅)→后(辅)。
二等水准测量实训手册

2019年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测量培训精密水准测量实训手册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人力资源部2019年05月09日精密水准仪使用与检验一、实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精密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和读数方法;2.初步掌握精密水准仪的检验内容和检验校正方法;3.掌握二等水准测量闭合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及平差计算;4、强化学员对水准测量的认识,掌握水准测量的程序,切实可行的应用到工程中,为项目施工提供依据,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5、培训结束后,将会对每个学员进行考评。
考评依据及占比:现场操作记录占比50%,成果计算占比30%,培训纪律占比20%考评结果分A、B、C、D四档,得分90-100为A档,得分80-90为B档,得分70-80为C档,得分60-70为D档二、实训安排2.1本实验安排一天时间实训;2.2实验每个小组由 6 人组成,各工序轮换进行。
三、实训步骤及要点3.1掌握精密水准仪使用方法及国家二等水准观测过程;3.2根据场地已知水准控制点,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按照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各未知点高程。
3.3.观测顺序3.3.1往测时奇数站照准标尺分化的顺序为:1)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化;2)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化;3)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化;4)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化;3.3.2往测时偶数站照准标尺分化的顺序为:1)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化;2)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化;3)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化;4)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化返测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时的偶、奇测站相同。
四、仪器及工具每组领取精密水准仪 1 台,铟钢尺 1 套,记录板 1 块,记录纸若干;铅笔、计算器等工具自备。
五、主要技术要求5.1二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5.2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六、实训任务由所给已知控制点,利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二等水准观测要求采用闭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并进行平差计算求得未知点高程。
控制点数据及观测任务如下:第一组:已知控制点A1(H=105.711m)测定未知点A2、A3、A4、A5的高程值;第二组:已知控制点B1(H=105.518m)测定未知点B2、B3、B4、B5的高程值;第三组:已知控制点D1(H=105.504m)测定未知点D2、B3、D4、D5的高程值;第四组:已知控制点E1(H=105.555m)测定未知点E2、E3、E4、E5的高程值;第五组:已知控制点G1(H=105.629m)测定未知点G2、G3、G4、G5的高程值。
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设计书(5组)

控制测量生产设计实习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设计书测绘1301班5组2016年7月一、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控制测量生产实习是学生在修完《控制测量学》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使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接合。
2.任务目的①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③培养吃苦耐劳、爱护仪器工具、相互协作的职业道德3.测区范围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浏阳乡村发现度假村)地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乌龙社区,距浏阳市区 30 多公里、距省会长沙约 40 公里,位于东经 113°26′、北纬 28° 17′。
4.测区任务二等水准测量:每二个小组完成全网观测、数据处理二级GPS-RTK 测量。
5. 实习仪器工具水准仪:ZDL700(8+2 台)、DSZ2(8+1 台)及其配套水准尺,含测伞、测轮、尺垫、数据线、脚架、竹杆等;6. 使用软件GPS 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包括基线解算和网平差)采用广州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HGO 事后GPS 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自然地理概况该行政村隶属呈贡县斗南镇,距斗南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06平方公里,海拔1880米,年平均气温15.4℃,年降雨量805毫米,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2560亩,人均耕地0.89亩,林地210亩。
2.引用文件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5)《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 1016-2008)6)《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2.坐标系统:北盛坐标系3°30′00″)高程系统:北盛高程系(H DA65 =102.000m)GPS-E 级网点略图三.精度要求1.测量精度指标: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0 .1mm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ω≤0 .2mm。
二等水准测量

2.1 外业观测限差
等级
仪器 类型
标准视线长 度(m)
前后视距差 (m)
任一测站上 前后视距累 积差(m)
视线高度
光学 数字
一等 DSZ05、 ≤30 DS05 ≤50 ≥4且 ≤30 ≥3且 ≤50
光学
≤0.5
数字
≤1.0
光学
≤1.5
数字
≤3.0
光学 (下丝)
≥0.5
数字水 准仪重 复测量 次数
h
标尺读数
基本分划①
(4) (2) (7)
辅助分划②
(5) (6) (8)
· · · ·
基+K 减辅
备 考
(11)
810 995 815 -23
162 077 085
· · ·
(12)
802 010 792 085
后
1
26.20 -0.45 26.65 0.17
162 076 085
·
前 后-前
-
804
1、往、返测奇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 a) 后视标尺 b) 前视标尺 c) 前视标尺 d) 后视标尺 2、往、返测偶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 a) 前视标尺 b) 后视标尺 c) 后视标尺 d) 前视标尺
3.1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
一测站操作程序
一测站操作程序如下(以奇数站为例)
a) 首先将仪器整平(望远镜垂直轴旋转,圆气泡始终位于指标环中央)
二等水准测量实习
主要内容
1 2 实习安排 二等水准测量限差要求
3
二等水准测量外业施测
4 5 内业数据处理 数字水准仪
1.1 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动手能力 2、掌握利用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测量的数据采集程序
工程测量Ⅱ实验指导书

工程测量Ⅱ实验指导书工程测量Ⅱ实验指导书陈传联编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实验一水准仪认识与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水准仪各部件名称、用途,了解水准尺的刻划情况。
(2)掌握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扶尺等相关的方法和要领。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检核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进行两点间高差测定。
三、仪器及用具DS3微倾式水准仪l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记录板1块。
四、实验步骤和方法(1)认识DS3微倾式水准仪了解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使用方法。
(2)水准仪的使用水准仪在一个测站上的操作顺序为: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确置平--读数。
1)安置仪器在测站上打开三脚架,按观测者的身高调节三脚架腿的高度,使三脚架架头大致水平,如果地面比较松软则应将三脚架的三个脚尖踩实,使脚架稳定。
然后将水准仪从箱中取出平稳地安放在三脚架头上,一手握住仪器,一手立即用连接螺旋将仪器固连在三脚架头上。
2)粗平粗平即初步的整平仪器,通过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的竖轴大致铅垂。
在整平的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脚螺旋时的移动方向一致。
如果地面较坚实,可先练习固定三脚架两条腿,移动第三条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然后再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瞄准水准尺①目镜调焦将望远镜对着明亮的背景(如天空或白色明亮物体),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望远镜内的十字丝像十分清晰。
②初步瞄准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方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大致进行物镜调焦使在望远镜内看到水准尺像,此时立即拧紧制动螺旋;③物镜调焦和精确瞄准转动物镜调焦螺旋进行仔细调焦,使水准尺的分划像十分清晰,并注意消除视差。
再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对准水准尺或靠近水准尺的一侧。
4)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从气泡观察窗内看到符合水准器气泡两端影像严密吻合(气泡居中),此时视线即为水平视线。
精密二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

精密二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任务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了解精密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和读数方法,掌握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方法,以及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和一般作业规定。
实习任务包括每组选定三个闭合水准环线,完成观测记录、计算闭合水准环线闭合差,以及水准网差计算。
二、实习内容和步骤1. 了解精密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和读数方法:精密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尺、圆水准器、光学测微器等部分组成。
在读数时,需要先进行粗平,使圆气泡大致居中,然后调整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影像严格符合,最后估读毫米数,记录下来。
2. 精密水准仪的检验及检验项目:包括水准仪及脚架各部件检视、圆水准器安置正确性检验与校正、光学测微器效用正确性的检验及分化值的测定、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相互关系的检验及校正。
3. 二等水准测量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选择一块平坦地区,选择两点,两点间形成一个闭合圈,进行往返测量。
观测程序为:往测奇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往测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测站观测程序与往测时正好相反。
三、实习成果和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精密水准仪的结构和读数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观测数据超限、计算闭合差错误等,但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精密二等水准测量实习,我们对精密水准测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二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细节,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观测和记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找出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总之,本次实习是我们学习精密水准测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测量技能,为工程测量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我国测绘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动手能力,本人在XX学院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二等水准测量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提高学生对实际工程中水准测量的认识。
二、实习目的1. 掌握水准仪的安置、瞄准、精平、读数等基本操作方法;2. 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操作流程;3. 熟悉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共一周。
实习地点为XX市XX区某工程现场。
四、实习内容1. 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及原理水准仪是一种用于测量两点间高差的仪器,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望远镜用于观察目标,水准器用于测量水平,基座用于固定仪器。
水准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平视线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2. 水准仪的操作方法(1)安置水准仪:将水准仪从箱中取出,放在三脚架上,拧紧连接螺旋,调整脚架高度,使架头大致水平。
(2)粗平:调整三个脚螺旋的高度,使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
(3)精平:旋转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影像严格符合。
(4)瞄准:转动望远镜,用粗瞄准器瞄准标尺,拧紧制动螺旋。
(5)读数: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转动仪器,用仪器的粗瞄准器瞄准标尺,拧紧制动螺旋。
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水准尺分化清晰。
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贴近水准尺的边缘。
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影像严格符合。
先估读毫米数,然后米、分米、厘米共四位数一起读出,以毫米为单位。
3. 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水准测量误差主要分为仪器误差、操作误差和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
针对这些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仪器误差:定期对水准仪进行检验和校正,确保仪器精度。
(2)操作误差: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3)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尽量避开恶劣天气,减小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二等水准测量

• 3、除路线转弯处外,没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 接近一条直线。
留意事项
• 4、每一测段的往测和反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 时,两支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等级
三等 四等
仪器类 型
标准视 线长度 (m)
后前视 后前视 距差(m) 距差累
计(m)
黑红面 读数差 (mm)
黑红面 所测高 差之差 (mm)
往返测 高差不 符值或 环线闭 合差
S3
65
3.0
6.0
2.0
3.0
12 n
S3
85
5.0
10.0 3.0
5.0
或 40 L
n:测站数L; :以公里为单位的线度路长
1.2 实习仪器和技术标准
1、测量仪器:电子水准仪一台,脚架一个,水准尺一对,尺垫 一对,记录板一块 2、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标准》GB/T 12897-2023
1.3 实习的内容和任务
• 水准路线选择:选择两个相距约200米的水准点作为起始点 和终点,布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 观测:二等水准测量承受中丝读数法进展来回观测,奇数站 观测挨次为“后-前-前-后”,偶数站观测挨次为“前-后-后前”。每一测段的测站数应为偶数。要求每人至少观测往测 2站(手工记录)、返测2站(自动记录)
其次章 二等水准测量限差要求
• 2.1 外业观测限差 • 2.2 外业计算限差 • 2.3 外业观测计算取位 • 2.4 内业计算测量精度要求
水准测量的等级
• 一等水准测量——仅在国家等级中存在 • 作为国家的高程掌握,建立统一的高程基准;科学争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等水准测量实训项目指导书二〇〇九年七月二等水准测量实训项目指导书1 任务概述某地占地面积1000余亩,平均海拔73m,地势平坦,便于测量作业。
实训内容有:测区踏勘、实地选点、二等水准观测(往返)、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表编算、水准网平差计算。
2 测区已有资料2.1 1:1000地形图;2.2控制点成果表;2.3控制点点之记。
3 作业依据3.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以下简称规范。
3.2本实训项目指导书。
4 高程基准与作业方法4.1高程基准本次作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 作业方法4.2.1根据地形条件沿主干道布设5-8个水准点组成闭合环,并绘制水准点点之记。
相邻两水准点之间的水准路线为一测段,相邻的2-3个测段为一区段。
4.2.2 作业开始后的一周内,应每天检验i角,若i角较为稳定时,以后每隔15天检验一次,直到作业结束。
4.2.3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一条路线的往返测,应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转点尺乘,沿同一道路进行。
4.2.4 在一个区段内,先进行所有测段的往测(或返测),随后再连续进行该区段的返测(或往测)。
同一测段的往测(或返测)与返测(或往测)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在日间温度变化不大的阴天和观测条件较好时,若干里程的往返测可同时在上午或下午进行,但不应超过该区段总站数的30%。
4.2.5观测时间与气象条件要求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
下列情况,不应进行观测:a.日出后与日落前30分内;b.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h内(可根据地区、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增减中午间歇时间);c.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d. 气温突变时;e.风力过大而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
4.2.6测站观测程序a.往测奇数站:后(基)→前(基)→前(辅)→后(辅),b.往测偶数站:前(基)→后(基)→后(辅)→前(辅);c.返测奇数站:前(基)→后(基)→后(辅)→前(辅);d.返测偶数站:后(基)→前(基)→前(辅)→后(辅)。
4.2.7一测站操作程序(方法)a.首先将仪器整平(气泡式水准仪望远镜绕垂直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超过1cm,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气泡位于指标环中央)。
b.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水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气泡观察目镜中的水准气泡符合(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2毫米),照准水准标尺基本分划,读记下丝和上丝读数(直接用望远镜目镜读前三位数,第四位在测微器上直接读取,不估读),计算后视视距(如果视距长度超限,应立即重选测站位置);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气泡精确符合,转动测微螺旋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水准标尺基本分划,读取水准标尺基本分划和测微器读数(如果基本分划小于规定的最小视线高,应立即重新架站)。
记录,计算上、下丝读数的中数与基本分划读数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c.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精确符合,转动测微鼓使楔形丝照准水准标尺基本分划,读取基本分划(基本分划不能小于最小视线高度)和测微器读数并记录。
用下丝和上丝照准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记录并计算前视视距。
计算前后视距差并判断是否超限;计算前后视距差的累计差并判断是否超限;计算上、下丝读数的中数与基本分划读数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d.用水平微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的辅助分划,使符合水准气泡精确符合,转动测微鼓使楔形丝夹住一根辅助分划线,读记辅助分划和测微器读数,计算前视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之差(基本分划+基辅差-辅助分划),并判断是否超限。
e.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水准标尺辅助分划,使符合水准气泡精确符合,转动测微鼓使楔形丝夹住一根辅助分划线,读记辅助分划和测微器读数,计算后视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之差(基本分划+基辅差-辅助分划)并判断是否超限。
说明:偶数站上除观测顺序是“前后后前”外,其它操作、记录、计算、检核步骤都与奇数站上相同。
返测奇偶站观测程序与往测偶奇站观测程序相同,具体观测项目与上面相同。
4.2.8 技术要求表1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L——附合路线长度,kmF——环线长度,kmR——检测测段长度,km4.2.9 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a. 观测前30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设站时,须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
b.对气泡式水准仪,观测前应测出倾斜螺旋的置平零点,并作标记,随着气温变化,应随时调整零点位置。
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须严格置平。
c.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只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d.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
禁止为了增加标尺读数,而把尺桩(台)安置在壕坑中。
e. 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
转动仪器的微倾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f.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支标尺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5 外业成果的记录、计算与平差计算5.1外业成果的记录5.1.1记录要求a.一切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手簿中,已编号的各页不得撕去,记录中间不得留下空白页。
b.水准测量的往测与返测应分别记录于两本手簿中,单号手簿记录往测成果,双号手簿记录返测成果。
说明:本次实训往返测成果可记录于一本手簿,但须做出说明。
c.外业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一律用铅笔直接记录于手簿中,记录的文字与数字,应力求清晰与端正,不得潦草模糊。
手簿中的原始数据不得擦去和涂改,对原始数据有错误的数字(只限于米、分米的读数)与文字,应仔细核对后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写出正确数字与文字,并在备考栏内注明原因,同一测站内不得有两个相关原始数字的连环划改。
说明:不用铅笔记录、原始数据擦去和涂改、厘米、毫米及以下原始数据划改、连环划改者,实训成绩为零分。
d.对作废的连续若干测站的记录,应以单线划去,并注明重测原因及重测结果记于何处。
重测记录加注“重测”二字。
5.1.2记录项目每测段的始、末,工作间歇的前后及观测过程中气候变化时,须记录观测日期、时间、大气温度(仪器高度处温度)、标尺温度、天气、云量(按十级制,即肉眼所见云彩遮蔽天空面积的十分之几,则为几级云量)、成像、太阳方向(按太阳对于路线前进方向的八个方位:前方、前右、右方、右后、后方、左后、左方、前左)、道路土质、风向及风力(风向按风吹来的方向对于路线前进方向的八个方位:前方、前右、右方、右后、后方、左后、左方、前左)。
说明:本次实训大气温度(仪器高度处温度)、标尺温度可不读记。
5.2外业成果的计算5.2.2水准测量外业计算的项目a. 外业手簿的计算;b. 外业高差和概略高程表的编算;c. 每公里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的计算;d. 水准路线环线闭合差的计算;e.每公里水准测量全中误差的计算。
说明:由于本次实训只有一个水准环,达不到规范中规定的20个以上,因此,不再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
5.2.2 外业高差和概略高程表的编算,须由两人各自独立编算一份,并核对无误。
计算水准点概略高程时,所用高差加入下列改正(计算方法见规范附录):a. 水准标尺长度误差改正;b. 水准标尺温度改正;c. 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d. 重力异常改正;e. 日月引力改正;f. 环线闭合差的改正。
说明:本次实训只对a 、f 两项进行改正。
5.2.3 每公里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计算见公式(1))4/(]/[n R M ⨯∆∆±=∆ (1)式中 △——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 ; R ——测段长度,km ; n ——测段数。
5.3 平差计算选用南方平差易2005和清华山维平差95分别进行计算,比较结果。
6 仪器设备与人员组织 6.1 仪器设备S 1型水准仪每组一套,包括:精密水准尺一副、尺垫一对、S 1水准仪一台、脚架一个、皮尺一把。
6.2 人员组织每个作业组定员8人。
观测员1名,记录员1名,扶尺员2名,打伞、拉链等辅助人员4名。
每个作业组指定正、副组长各1名,负责作业组的日常工作。
7 实训要求与成绩考核 7.1 实训要求7.1.1 实训中,应正确使用仪器,不得违反仪器的操作规程或对仪器故意破坏。
实训期间要特别注意人员和仪器的安全,各作业组要有专人看管仪器和工具,作业时不允许出现人离开仪器的情况。
每天实训结束后应对所带出的仪器进行清点,有问题应向指导教师如实汇报。
7.1.2 实训期间,各作业组长应认真负责、合理安排小组工作,应使小组中的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各岗位的训练。
7.1.3 实训期间,各作业组间应该加强团结,组内成员应相互理解和尊重,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不得有打架斗殴等现象发生。
7.1.4 观测期间应将仪器安置好,由于不正确的操作使得仪器有任何损坏,则由责任人负责赔偿,并按学院规定处理。
注意行人和车辆对仪器的影响。
出现问题应向指导教师汇报,不得私自拆卸仪器。
7.1.5 所有的观测数据必须直接记录在规定的手簿中,不得将外业观测数据转抄,严禁涂改、擦拭和伪造数据,在完成一项测量工作之后,必须现场完成相应的计算和整理数据工作,妥善保管好原始的记录手簿和计算成果。
7.2成绩考核7.2.1 实训成绩按“五级制”评定,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7.2.2 评定成绩的主要参考项a. 实习表现:主要有出勤率,实习态度,是否守纪,仪器爱护情况等;b.操作技能:主要对仪器的熟练程序,作业程序是否符合规范等;。
c.成果质量:各种记录手簿是否完整、书写是否工整、数据计算成果是否正确等;d.技能考核:主要是现场提问、实际操作、数据计算等;e.实训报告:编写格式和内容符合要求,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及建议等。
7.2.3 奖罚措施a. 实训期间不论何种原因导致仪器损坏,该组应承担相应责任,实训成绩降低处理;b. 实习期间违反劳动纪律,实训时间未达规定者;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私自离开实训场地;作业成果和实训报告不交或不全者,成绩均为不合格;c. 实训期间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助于实训效果提高者可适应加分;实训期间协助指导教师完成管理工作者可适应加分;保质保量提前完成实训任务的作业小组可适当加分。
8 上交资料清单8.1 作业组上交资料8.1.1 水准点点之记1套(纸质)。
8.1.2 二等水准观测记录手簿1套。
8.1.3 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表1套。
8.1.4 二等水准测量平差成果1套。
8.2 个人上交资料8.2.1 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表1套。
8.2.2 二等水准测量平差成果1套。
8.2.3 实训日志1本。
8.2.4 实训报告1份。
9 附件附件1:二等水准点点之记附件2:二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簿附件3:控制点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