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一)

合集下载

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及分析

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及分析

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及分析摘要:本文旨在阐明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现状基础上,探讨今后处理这些问题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日后做好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希望借此同步改善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

关键词: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处理建议前言:由于农民的环境意识低下、重污染乡镇企业兴起、环境监管工作处理不当、农业科技力量薄弱等现实因素影响,导致目前我国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频繁衍生。

为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环境、社会等协调性发展,就必须要及时提供合理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并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生态环保对策。

一、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现状(一)农业生产方面首先,化肥和农药残留。

山东省农村化肥施用总量持续增加,尤以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上升的趋势显著,除此之外,更遗留磷元素比例过剩的状况,如若说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就会残留在土壤内部,或是进入大气和水体当中,对产地环境造成恶劣影响[1]。

另外,山东省农药施用水平呈现两类特征,分别表现为每年每公顷施用量都超过全国同期水平,每公顷施用量呈现出一定的减少趋势。

之所以出现减少现象,主要是因为当地沿用了生物防治替代技术,不过残留的部分农药还会进入环境,并对农产品产地的生态平衡造成重大的消极影响。

其次,畜禽粪便污染。

相比我国其余地区,山东的家禽养殖业十分发达,可不同阶段产生的粪便却未得到妥善处理,时间一久,就会排放出大量氮磷等气体,导致平均每年环境的氮磷残留量超出施肥导致的残留数量,同步状况下更令山东省土地总体负荷警戒值超出4.9,威胁到农村的生态环境构成。

再就是农膜的回收率低下,许多都残留在土壤之中,到头来不仅仅会破坏土壤的整体性和通透性,并且会对土壤的容重和含水量,以及孔隙度等物理性状,造成深入性影响,不利于增加作物产量并令作物品质不断下降。

(二)农民生活方面山东省中还有较多农村经济不够发达、市政基础设施陈旧,加上村民居住分散、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长期排放生活污染物,令后期的治理工作难度持续加大。

山东环保整改措施

山东环保整改措施

山东环保整改措施山东环保整改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整改措施,力图改善环境状况,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山东省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整改力度。

通过加强企业环境执法检查,严查污染行为,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并采取强制整改措施,限期完成环境整改任务。

此举有效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强化了企业环保意识,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

其次,山东省推广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传统能源使用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和负面影响,因此山东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通过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和风电场等项目,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第三,山东省建立了严格的环保监管机制。

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加强了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环境污染情况。

同时,建立了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惩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环保监管体系。

另外,山东省推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通过资源节约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推广了节能环保产品的使用,提升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山东省积极开展了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了公众对环境污染的认知和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组织了环保专题讲座、展览,开展了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环保氛围。

最后,山东省加强了对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的力度。

建立了环境监测体系,提升了监测设备的技术水平,健全了监测网络。

同时,将监测数据及时公开,增加了信息透明度,强化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监督和参与。

综上所述,山东省在环保整改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然而,环保工作任重道远,山东省还需进一步加大环保整改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山东省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山东省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 发达国家会把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
二、怎么办?出路和对策
5 宣传教育 学校教育(专门)、社会教育(科普) 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公众的教育等
二、怎么办?出路和对策
6 经费支持,尤其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 国际责任
7 政策 生态补偿机制 8 其他
思考题?
• 解决全球生态问题需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支持
二、怎么办?出路和对策
4 国际法规 21世纪议程 里约宣言 湿地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京都议定书 有关生态环境的世界纪念日,如湿地、水、地球
日等
京都协定书及其执行情况
•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11日由160个国家在日本 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 上通过的。
• 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 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 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当时美国政府在议 定书上签了字。
• 根据规定,该协定书只有在55个国家批准协议后,才能 生效。
• 1998年5月2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代表 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秘书处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国是第37个签约国。
• 《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全球 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 化国家。
议定书的目标与美国的反应
• 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 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 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 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 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 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

山东生态省建设对策研究

山东生态省建设对策研究
切实改善农村生 产哇 活环境
生态 功能 区:
是建设 得东丘陵生 态 。主要 包括 戚海 、烟 台、青岛 、¨照 、临沂 、

以 “三 _ 个代表 ”最要思想 手党 的 u
潍坊 的垒 部或部分区城 。
1 一 六犬精神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 为 统领.紧紧阿绕全面建世小康社 会和 “ 大而强 甯 荚” 朴会 1 义新 山东的 I l 总 【标, 1 抓住啦态优化 、 市建设 循 城 环经济 大最点 水资源配 髓、植 枷 I 造林.污染防冶 二个关键环 .毛极 } _ } 推进生态建设产4 化 、经营管理 『场 k 化、城 乡环境啦态化 .经过 1 5年尼打 的努力,住垒钳形成以循环经济 为核 心的生态经济体系 ,叮持续利用的 I 然资源保障体系 ,… 川秀荧的生态环 I 境体系,垒嘶增强经济,t: 一持 i ̄会的 q lj 续发胜能力,努 力把山东建 成 为经 殳 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 美、祉会 文咧的生态省
实行 退耕还林还 果 ,平 原地 区大 力发 、
展,建设依托半岛城市群、面向F韩 t
产 业协作 区的 前沿制造 业核心地 带 ,
展速生丰产林和用材林,积极推进农 业 由二元结构 向粮 、 、 经 草二元结构转
化, 实现全省农业用水的零增 长、 负增 长。工业节水 ,突出抓好造纸 、电力、 冶金、 化工等大耗水行业的节水 , 全省 万元工业增加 值耗水 量在现有 基础上 降低2%。 0 城市节水 , 出抓好定额供 突
以上高效率 低耗能 、 规模化 、 大型化 的发 电机组 ,控制 二氧化硫和 烟尘排 放。 推动现有燃煤 电厂的脱硫除尘 , 淘 汰5 万千瓦以下小型纯凝发电机组。 在
东部沿海地区为龙头,围绕建设 “ 海

山东省优化环境保障措施

山东省优化环境保障措施

山东省优化环境保障措施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为了优化环境,保障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山东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山东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大气、水质、土壤等污染问题,山东省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

通过加强工业企业、农村和城市的污染源监管,落实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其次,山东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山东省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加强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交通运输节能等领域的管理,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山东省注重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建设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等措施,推动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

山东省还加大了水土保持、草原保护、湿地保护等工作力度,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

最后,山东省积极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和理念,加强科技创新。

山东省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加强技术转移和示范推广,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同时,山东省还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统计,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状况,为环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山东省优化环境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和理念,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山东省的环境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将继续加大环保力度,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山东省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山东省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4 乡镇企业污染仍较严重
随着近十年乡镇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三废”排放量也快速增加。1995 年全省排放量为 48854 万吨,化学需氧量 94.9 万吨,废气排放量为 2415 亿立方 米,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46.7 万吨,烟尘排放量为 70.8 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 171.4 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2368 万吨。与全省排污量相,乡镇企业排放 的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排 放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 42.1%、116.8%、35.2%、4.9%和 34.6%,足见乡镇企业 污染的严重性。由于乡镇企业存在生产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管理低下,治理设 备短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使“三废”排放量大增,造成乡村、小城镇环境面 貌急剧恶化。随着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污染由城市向农 村蔓延的趋势将难以改变。
2.2 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山东省主要城市空气污染以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 季节变化显著煤烟型污染 特征,近几年有污染加重趋势。(表 2)“八五”期间,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平均 值,济南、青岛大于 2.0,属重污染级,淄博、聊城、济宁大于 1.5,属中污染级, 枣庄、烟台、泰安、滨州、德州大于 1.0,属轻污染级,东营、威海、日照、潍 坊、临沂、菏泽大于 0.5,尚属清洁级。从全省平均情况看,二氧化硫、总悬浮 颗粒均超标,氮氧化物不超标,综合污染指数的变化在 1.2~1.4 之间,属轻污染 级。从 1986~1996 的城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看,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降尘在 “七五”期间明显下降,到“八五”期间二氧化硫有所回升(青岛除外),总悬 浮颗粒物趋于稳定,而空气质量指数全省整体呈下降趋势。 表2 年份 排放量 1995—2001 山东省工业废气排放量[2](单位:亿标立方米) 1995 7386 1996 7800 1997 9614 1998 9089 1999 9841 2001 14453

青岛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青岛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青岛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青岛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

一、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1. 气候变化影响:由于气候变化,青岛市的气温和降雨量波动较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不确定性。

2. 水资源利用:青岛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尤其在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中存在浪费现象。

3. 生态系统保护:青岛市的生态系统存在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需要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二、资源利用与循环方面
1. 能源利用:青岛市仍依赖传统能源,煤炭仍是重要能源来源,需要加强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 城市垃圾处理:青岛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缺乏循环利用的系统,需要提升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三、环境监管与治理方面
1. 环境监测:青岛市环境监测网络尚不完善,监测手段和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实现准确、及时的环境监管。

2. 污染治理:青岛市仍存在一些污染源,如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等,需要加强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四、教育与宣传方面
1. 生态文明教育:青岛市的生态文明教育还不够全面和深入,需要将其纳入学校和社会教育体系,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
识和意识。

2. 宣传与公众参与:青岛市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亟待加强,需要提高公众参与度,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青岛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利用与循环发展,加强环境监管与治理,提高生态文明教育与宣传水平,以实现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

烟台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烟台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 . 抓规 范 化 的 资源 回收 利 用 。烟 台市 2 0 0 5年
6 2 一
XUE B A0
2 0 1 4年 4月
山 东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O URN AL OF S H AND ON G A C AD EMY OF GO VE RN AN C E
Apr . 2 01 4
第 4期 ( 总第 1 3 1 期)
N0. 4 S e r . No . 1 3 1
烟 台市 生态 文 明建 设 的现 状 、 问题 与 对 策
王 喜 红
( 中共 烟 台市委党 校 , 山东 烟 台 2 6 4 0 0 0 )
摘 要: 烟 台市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 开始较 早 , 取 得 了较 好成 效 , 但 也存在 不 少的 问题 。大力推进 生 态文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7 2 3 8 ( 2 0 1 4) 0 4— 0 0 6 2— 4 0
D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2 0 9 5—7 2 3 8 . 2 01 4 . 0 4 . 0 1 3
十八 大 以来 , 烟 台市 开展 了 以“ 生态城市, 美 丽
烟台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除了重视各种环境 日的
常规 宣传 活动 以外 , 自1 9 9 5年始 , 连续 1 8年 组织 市
人大 、 市政 府 、 新 闻部 门 等 联 合 开 展 环 保 世 纪行 活
动, 注 重对 群 众 关 心 的环 境 难 点 台市 生态 文 明建设 基本情 况 与主要 成效
有必要在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借鉴贵阳市经验整合有关部门的相关职能成立烟台市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委员会负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等工作统筹全市的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保护林业和园林绿化等工作负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等工作

山东 生态振兴实施方案

山东 生态振兴实施方案

山东生态振兴实施方案山东省生态振兴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东省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

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也制约了山东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促进山东省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制定并实施生态振兴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

山东省生态振兴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恢复和修复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具体目标包括大气质量持续改善,水土保持工程全面实施,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得到有效落实,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三、重点任务。

1. 大气污染治理。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清洁能源利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 水土保持工程。

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推动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确保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森林覆盖率提高。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推动森林植被恢复和修复,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4. 生态保护红线。

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核心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区。

5.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推动环境质量改善项目实施,加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推动立法工作,加强执法监管,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2.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保障机制,推动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

3. 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山东生态文明实施方案

山东生态文明实施方案

山东生态文明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但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城镇化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山山水水,山东省制定了生态文明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本方案旨在实现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具体目标包括,到2025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60%,湿地保护率达到50%。

三、重点任务。

1. 大力推进污染防治。

加大工业和农业污染治理力度,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燃煤污染。

2. 生态修复与保护。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修复退化湿地。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好生态环境核心区。

3. 推动绿色发展。

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有机种植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动绿色出行,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设,鼓励节能减排,推广新能源汽车。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鼓励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

四、保障措施。

1. 完善政策法规。

加快修订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

2. 加强宣传教育。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环境教育,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加大对环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山东省的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实施方案,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为建设美丽山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_燕芳敏[1]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_燕芳敏[1]

第6卷第5期经济与社会发展VOL.6.N o.5 2008年5月ECONOM I C AND SOCI AL DEVELOP M E NT MAY.2008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燕芳敏[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

山东省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山东面临资源日益匮乏、生态环境较脆弱的严峻形势,这必然会成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建立具体的制度保障;依靠科技的力量推动;并以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等措施来实现。

[关键词]生态文明;问题;对策[作者简介]燕芳敏,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马列所讲师,山东济南250021[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089-0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0。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山东实现科学、和谐、率先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

工业文明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巨大的贫富差距、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核战争的威胁、人口剧增、难民潮、传统道德的失范及信念危机等。

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1]。

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省份,山东应当在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方面走在全国前面,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省方面走在全国前面。

中国山东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山东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电力建材钢铁等行业的烟气脱硫脱销高效除尘等关键技术和设备高效低污染排放燃烧技术与产品工业废气垃圾添埋气厌氧反应气的回收精制利用技术和设备
中国山东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一、山东省情的环境特点 环境容量比较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6。 人口密度比较高—592 人/平方公里,远高于日本和韩国 经济总量比较大—2006 年 GDP 超过 2 万亿人民币,增长速度 14.7%。 排污总量比较多—SO2、COD、粉尘排放总量大,超过环境容量。 未来 5 年,我省 GDP 仍将以年均 10%左右的速度增长,能源、资源面临的压力加大,排污 总量与环境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二、对策与目标 1、环境经济政策 城区污水处理费提高到 0.8 元/吨以上,污水处理具备市场化运营条件。 电厂脱硫享受 0.015 元/度的上网电价优惠。 医疗垃圾处理费提高到 2 元/(床天) ,医疗废物处理具备市场化运营条件。 2、今后 5 年的环境保护目标 单位 GDP 能耗比 2005 年降低 22%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 16%以上 60%以上的水体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全年的 90% 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率分别达到 95%、100%。 “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预计 3600 亿元,占同期 GDP 的 3%。 3、主要需求领域 水污染控制领域:城市污水和造纸、化工、食品加工、纺织印染等工业废水处理、再生水资 源循环利用、流域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 空气污染控制领域:电力、建材、钢铁等行业的烟气脱硫、脱销、高效除尘等关键技术和设 备,高效低污染排放燃烧技术与产品,工业废气、垃圾添埋气、厌氧反应气的回收、精制、 利用技术和设备。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工业废渣、建筑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土壤修复等的无害化处理处 置和资源循环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废水、工业和城市垃圾、农业秸杆等资源循环利用 环境管理和监测领域:环境管理政策,自动监测技术和设备。 三、政策趋向和合作建议 1、政策趋向 加大公共财政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探索建立 “政、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 所有燃煤电厂建设脱硫工程

建设生态山东,描绘美丽齐鲁

建设生态山东,描绘美丽齐鲁

建设生态山东,描绘美丽齐鲁1.美丽齐鲁的建设景象齐鲁大地素有“山东第一名山”之誉,山青水秀、地势复杂多样。

为建设美丽齐鲁,我们将充分利用山东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打造一片生态宜居的天地。

首先,我们将大力推进山东的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植树造林、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等综合手段,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升级。

同时,加强农田生态建设,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培育健康的农产品。

其次,我们将积极推进山东的城市绿化工程。

在城市建设中,大量植树造林和绿化工程将成为常态。

通过修建休闲公园、绿化小区和社区绿地,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让市民们可以在绿树成荫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另外,我们还将大力发展山东的生态旅游产业。

山东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区和文化名胜古迹,如泰山、崂山、孔庙等,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我们将借助这些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游客来到齐鲁大地,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总之,通过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加强城市绿化工程以及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美丽齐鲁的景象将越来越美好,山东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绿色省份。

2.山东生态建设的成就与未来在山东生态建设的持续努力下,齐鲁大地正在逐渐展现出迷人的美丽。

多年来,我们努力推进了山东的生态修复工程,使得山水更加青山常在、清流高飞。

同时,城市绿化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市区到郊区几乎都是一片翠绿。

首先,山东各地的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我们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程,有效减少了土壤侵蚀,保护了山区生态环境。

同时,通过湿地保护和水质净化工程,山东的水体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让居民喝上了更加安全的水源。

其次,山东城市的绿化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公园、广场和小区绿地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同时,街头的花坛和绿化带也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改善了市区的环境质量。

山东省环保督查整改措施

山东省环保督查整改措施

山东省环保督查整改措施为了推动山东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管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山东省确定了一系列环保督查整改措施。

下面将从“精准治理、严厉问责、强力整改、持续监管”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精准治理在环保督查整改过程中,山东省将精准治理作为核心要义,并实行分级分类治理的原则。

具体来说,要按照环境质量、排放强度、违法行为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既重视治理严重污染的城市和企业,又关注污染源头和关键行业。

首先,对于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地区,要加强监测监控,采取有针对性的环境治理措施,确保环境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其次,对于排放强度较大的企业,要加强污染物排放监控、减少恶臭气体和颗粒物排放,采用先进的净化设备和技术手段,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最后,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要依法进行严肃的处罚和问责,包括罚款、关停、负责人行政拘留等措施,防止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

二、严厉问责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环保工作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使责任更加明确并能够有效落实。

其次,要加强监管力度,严密监察环境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向全社会普及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三、强力整改首先,要加大环境监测力度,确保数据的真实可信,及时评估环境状况,找出问题所在。

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和实施计划,全面推进环境治理工作。

最后,要加强监督检查,保障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对未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的企业和责任人进行严格处罚。

四、持续监管山东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监管是环保督查整改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健全环保监察体制和责任制度,通过加强监督、检查、评估等手段,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长期有效的监管。

首先,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立全省范围内的环境监测网络,实时掌握环境状况。

其次,要加强对企业和排污单位的监督,强化定期排查和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环境污染的发生。

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山东

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山东

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山东?生态文明具有时代的高度,是我国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革命性转折。

在实践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以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必然要求产业经济行为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及其所辖区域的共同事业,山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山东”,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生态文明山东?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部署,整体推进。

这使得生态文明体现了高度的国家意志,使生态文明成为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

6月10~11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从10个方面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部署。

其中,第七个方面明确提出: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山东。

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山东”,全委会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着眼可持续发展,打好绿色发展攻坚战。

以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在率先绿色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山东?山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山东”,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继云南、湖北、海南和广西之后又一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省(区)之一。

省级行政区域对建设生态文明进行制度保障和战略部署,是对生态文明治国理念的区域强化,是地方政府率先行动,投身生态文明全民建设事业的重要举措,既对今后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支持;也向全社会包括国际社会表明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坚定促进生态文明迈出坚实步伐的决心。

山东省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山东省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收稿 日期 : 2 0 1 3一 O l — O 6
《 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 提出
了我省 生 态 建 设 与 保 护 三 步 走 基 本 思 路 , 确 定 到
基 金项 目 : 山 东省 教 育 厅 2 0 1 2年 人 文 社会 科 学研 究项 目“ 山 东省发 展 绿 色地 产 建 设 生 态城 市 的研 究” ( 1 2 WF 1 1 ) 阶段 性 研 究成 果
2 0 1 3年 3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Ma r , 2 0 1 3
第 2期( 总第 1 6 2期 总第 2 9卷)
J o u n r a l 0 f S h a n d o n g Y 0 u t l l u n i v e r s i l v o f P d i t i c  ̄S c i e n c e
作者简介: 王怡红 ( 1 9 6 3一) , 女, 山东潍坊人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公共 管理 学院副院长 , 教授 , 研 究方向 :0年 , 全面改善全省生态环境 , 建 成 国 民经 济 健
成为我 国社会发展 的必然选择 , 生态城市也是 山东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 势。本 文分析 了生态城 市 内涵和 山东建设 生态城
市的优势条件 , 深入研 究 了山东生态城 市建设 的制约 因素与存在的 问题 , 并探讨 了促进 山东生态城 市建设 的对策 。
关键词 : 生态城 市 ; 优势 与问题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F 2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7 6 0 5 ( 2 0 1 3 ) 0 2— 0 1 1 8- 0 5
社会 目 标要求 , 其中之一就是全面建成资源节约型、
环 境友好 型社会 建设 并取 得重 大进展 。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5.16•【字号】•【施行日期】2016.05.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2016年5月16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凝聚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者的共识,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但总体上看,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能耗水平较高,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较重,生态系统退化未得到有效遏制,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生态立省、绿色惠民,汇聚全社会力量,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实现生产消费流通各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加快建设优良生态生活环境,加快构筑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走人民富裕、齐鲁富强、山东美丽的文明发展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一)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

山东省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山东面临资源日益匮乏、生态环境较脆弱的严峻形势,这必然会成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建立具体的制度保障;依靠科技的力量推动;并以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等措施来实现。

关键词]生态文明;问题;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山东实现科学、和谐、率先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

工业文明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巨大的贫富差距、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核战争的威胁、人口剧增、难民潮、传统道德的失范及信念危机等。

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1]。

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省份,山东应当在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方面走在全国前面,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省方面走在全国前面。

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山东要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目标。

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山东由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省份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省份跨越。

要实现这一跨越,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使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平等相待的观念;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和环境权利上的公平和谐观念;树立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的新的消费观;推动山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山东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二、山东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包括生态伦理素养与生态环境知识教育的生态精神文明建设,还包括发展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的生态物质文明建设,建构生态政治制度的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等。

因此,本文从能源资源形势、制度建设、公众生态意识等方面来分析一下山东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一)能源资源形势严峻
1.资源利用率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山东能源消耗占全国的1/10,能源供应紧张成为制约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在资源开发中,一些地方没有系统、科学的长远规划;一些矿山企业开发水平不高,过度开采现象严重。

另外,不顾后果、
粗放生产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高新技术产业份额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专利匮乏。

2.人均资源严重不足,后备资源极度匮乏。

山东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占有水平很低,人均水资源量是34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6。

耕地人均仅有1.15亩,人均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左右。

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值的49%。

到2010年,全省45种主要矿产将有33种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这种资源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山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要求。

3.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依然较大。

在三次产业比例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金融能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还比较初级。

另外,在第二产业中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高,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改变资源消耗型经济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

4.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较严重。

另外,排污总量大与环境容量小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了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主要是固体废物处置率低,电池、废旧电器等污染加重;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过大,农业面源污染比较突出;城市机动车增长迅速,尾气污染不容忽视;室内污染危害加大;辐射和电磁安全亟待加强。

(二)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近些年来,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山东省已经先后制定了《山东省环境保护条列》《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为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但生态法律体系还须健全,一些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处理还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针对生态破坏的法律较多,而针对生态安全的预防性的法律较缺乏;有些法律法规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

政策制度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公众“生态意识”亟待提高
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观念的改变任重道远。

据调查,很多人患有“节约冷漠症”。

比如我们对办公室的空调、灯、电脑经常开着不关无动于衷;对家里的电视机、VCD、空调等家用电器待机状态熟视无睹。

从消费观来说,大家刚刚富裕起来,消费欲望很强烈,自己消费自己享受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往往会导致高物质消费泛滥。

而个人消费需要对环境负责任,这样的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

山东省的环保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公众普遍的环境素养与法律意识还不强,人们的环境道德观念、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和生态伦理的教育亟待加强。

调查显示,山东省公众比较关心我们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但是参与度不强,一方面,由于公众参与主要在政府主导下,往往很难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志,从而无法有效实现;另一方面,有些群众对如何参与一无所知。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建立具体的制度保障,依靠科技的力量推动,并以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等措施来实现。

对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提高人口的素质
人是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主动者、实施者。

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实现生态文明的程度。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的程度同人口素质是成正比的。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具有丰富的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要求人们树立新的道德观、伦理观,这就对人口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教育能大幅度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科技、法律人才,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智力支持。

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实现山东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从而有力地促进山东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强宣传工作。

增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2]。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省决策者、管理者、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同时,山东民众的环境意识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应积极探索采取各种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应把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同时,应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舆论阵地的作用,加强对生态保护知
识的宣传,对危害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广泛组织开展节约型城市、企业、社区和村庄活动,做好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机关工作。

其次,应注意教育内容的改进。

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把相关生态和环境知识传达给民众,更重要的是应通过教育培养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通过教育切实培养民众的生态参与意识与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