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7章恒定电流专题突破练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 恒定电流 第1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课后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1(2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恒定电流第1讲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恒定电流第1讲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恒定电流第1讲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1的全部内容。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1~7题为单选,8~10题为多选)1.(2016·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检测)如图所示,在1价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内插有两根碳棒A和B作为电极,将它们接在直流电源上,于是溶液里就有电流通过。
若在t秒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的正离子数为n1,通过的负离子数为n2,设元电荷为e,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错误! ( D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从A→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从B→A B.溶液内由于正、负离子移动方向相反,溶液中的电流抵消,电流等于零C.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A→B,电流I=错误!D.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A→B,电流I=错误![解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由图示可知,溶液中的正离子从A向B运动,因此电流方向是A→B,故选项A错误;溶液中正离子由A 向B移动,负离子由B向A移动,负电荷由B向A移动相当于正电荷由B向A移动,带电离子在溶液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不为零,故选项B错误;溶液中的正离子从A向B运动,因此电流方向是A→B,电流I=错误!=错误!,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2.(2016·浙江杭州五校联盟一诊)如图所示为A、B两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两电阻的描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51342776( B )A.电阻A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电阻B的阻值不变B.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等于电阻B的阻值C.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的阻值D.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小于电阻B的阻值[解析]由图可知,电阻A的U-I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大,故A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电阻B的阻值不变,故选项A错误;两图像的交点处,电流和电压均相同,则由欧姆定律可知,两电阻的阻值相等,故选项B正确,选项C、D错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 恒定电流 7 章末热点集训课件 新人教版

[解析] 由于外电阻 R=R1+R4+RR2+2RR3 3,当滑动变阻器 R3 的滑片 K 由最下端向最上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 电阻从零开始增加,外电阻 R 从 1 Ω 增大到 4 Ω,总电流减 小,电源的总功率 P=IE 减小,P4=I2R4 减小,A 项正确; 电源的输出功率 P 出=I2R=R+E r2R=(R-R Er)22+4r,R=r=1Ω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源的输出功 率减小,B 项错误;将 R1、R4 与内阻 r 等效为电源的内阻 r′
法二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电压表 V1、V2、 V3 的示数随电流 I 的变化图线如图中 a、b、c 所 示,a 为定值电阻 R1 的 U-I 图线,b 为将 R1 等 效为电源内阻时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c 为电源的伏安特性 曲线.由图可知,UI1=ΔΔUI1=R1,是定值,A 正确;因UI2= R2 随 P 向下移动而变大,而ΔΔUI2=Δ I(ΔR1I+r)=R1+r 为
[解析] 电压表 V1 的读数为 4.0 V,则对应的灯泡 L1 中的 电流为 0.6 A,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流过灯泡 L2 的电流 为 0.3 A,则由题图乙可知对应的电压为 1.0 V,即电压表 V2 的读数为 1.0 V,电流表 A2 的读数为 0.30 A,A、B 两 项错误;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P=UI=5×0.6 W=3 W,C 正 确;由题中的条件不能得出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大小, D 错误. [答案] C
B.44 W D.48 W
解析:选 A.电动机不转时相当于一个发热的纯电阻,根据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 0.5 A、电压为 2 V,可算出电动机内 阻 r=4 Ω.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消耗的功率 UI=48 W,内 阻发热消耗的功率为 I2r=16 W,则输出功率为 UI-I2r= 32W.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 第7章 恒电流专题突破练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恒电流(限时:40分钟)对点强化1 函数极值在物理中的用1.如图1所示,电源电动势E=5 V,内阻r=2 Ω,值电阻R1=0.5 Ω,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为0~10 Ω.图1(1)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大时,电阻R1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是多少?(2)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大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是多少?(3)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输出功率是多少?【解析】(1)值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I2R1=E2R1R1+R2+r2,可见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2=0时,R1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P1m=E2R1R1+r2=2 W.(2)将值电阻R1看做电源内阻的一,那么电源的效内阻r′=R1+r=Ω,故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2=r′=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P2m=E24r′= W.(3)由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可知,当R1+R2=r,即R2=r-R1=(2-0.5)Ω=Ω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为P出m=E24r=25 W.【答案】(1)0 2 W (2) Ω W(3) Ω25 W2.如图2所示,电源电动势为6 V,内阻为1 Ω,保护电阻R0=0.5 Ω,求: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保护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导学号:96622411】图2【解析】保护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0=E2R0r+R+R02,因R0和r是常量,而R是变量,所以R最小时,P0最大,即R=0时,P0max=E2R0r+R02=62×0.52W=8 W.【答案】0 8 W对点强化2 电桥模型的分析用3.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容C=2μF,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不计.R1∶R2∶R3∶R4=1∶2∶6∶3,那么电容器极板a所带的电荷量为( )图3A .-8×10-6C B .4×10-6CC .-4×10-6 CD .8×10-6CD 由电路规律知,电容器电压为P 、Q 两点间电压.设各电阻分别为R 1=R 、R 2=2R 、R 3=6R 、R 4=3R .APB 支路电流I 1=ER 1+R 2=12 V R +2R =4 VR,R 1两端电压为U 1=I 1R 1=4 V ① AQB 支路电流I 3=E R 3+R 4=12 V 6R +3R =4 V3R,R 3两端电压为U 3=I 3R 3=8 V ② 又有U 1=φA -φP ③U 3=φA -φQ ④解①②③④式得φP -φQ =U PQ =4 V.电容器极板a 带正电荷,电荷量为Q =CU PQ =8×10-6C ,选D.4.(多项选择)(2021·高考)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 V ,内阻为2 Ω,四个电阻的阻值已在图中标出.闭合开关S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导学号:96622412】图4A .路端电压为10 VB .电源的总功率为10 WC .a 、b 间电压的大小为5 VD .a 、b 间用导线连接后,电路的总电流为1 AAC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外电路总电阻为10 Ω,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律得通过电源的电流为I =122+10A =1 A ,那么路端电压为U =IR 外=10 V ,选项A 正确;电源的总功率P =EI =12 W ,选项B 错误;假设取电源负极的电势为0,那么a 点电势为φA = V ,b 点电势为φB = V ,a 、b 间电压的大小为5 V ,选项C 正确;假设a 、b 间用导线连接起来,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外电路总电阻为 Ω,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律得电路的总电流为I =122+A≈1.26 A,选项D 错误. 对点强化3 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5.如图5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左端滑到右端时,理想电压表、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ΔU 2,干路电流为I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灯泡电阻相同且不变)( )图5A .小灯泡L 1、L 3变暗,L 2变亮B .ΔU 1与ΔI 的比值不变C .ΔU 1<ΔU 2D .ΔU 1=ΔU 2B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左端滑到右端,其电阻值变大,导致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串反并同〞规律,可知:L 1、L 2变暗,L 3变亮,选项A 错误;根据电路欧姆律可知:ΔU 1ΔI =R 2+r ,其比值不变,选项B正确;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绝对值ΔU 1大于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绝对值ΔU 2,选项CD 错误.6.(多项选择)在如图6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 、U 1、U 2和U 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 、ΔU 1、ΔU 2和ΔU 3表示.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导学号:96622413】图6A .|ΔU 1|<|ΔU 2|,|ΔU 2|>|ΔU 3|B .|U 1I |不变,|ΔU 1||ΔI |变小 C .|U 2I |变大,|ΔU 2||ΔI |变大 D .|U 3I|变大,|ΔU 3||ΔI |不变 AD 触头P 向下滑动,R 2阻值增大,U 2增大,U 1及电源内阻r 上分得的电压减小,得|ΔU 1|<|ΔU 2|,路端电压U 3增大,U 1减小而U 2增大,可得|ΔU 2|>|ΔU 3|,A 正确;⎪⎪⎪⎪U 1I =|ΔU 1||ΔI |=R 1,阻值不变,B 错误;⎪⎪⎪⎪U 2I 即为R 2,阻值变大,|ΔU 2||ΔI |即为R 1+r ,阻值不变,C 错误;U 3=I (R 1+R 2),U 3+Ir =E ,R 2增大,那么⎪⎪⎪⎪U 3I 增大,又⎪⎪⎪⎪ΔU 3ΔI =r ,不变,故D 正确.7.(多项选择)如图7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理想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将发生变化,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ΔU 2,电阻R 大于电源内阻r ,那么 ( )图7A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B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C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D.ΔU1大于ΔU2ACD 滑片向左滑动时,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I=ER总,知总电流I增大,应选项A正确;又知路端电压U=E-Ir,所以U减小,选项B错误;因测R两端电压,故示数增大,选项C正确;因改变滑片位置前U1=I1·R,向左移动后U′1=I2·R,ΔU1=(I2-I1)R=ΔI·R,同理U2=E-I1r,U′2=E-I2r,ΔU2=(I2-I1)r=ΔI·r,R>r,所以ΔU1大于ΔU2,应选项D正确.对点强化4 测量电阻的创8.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和电阻.试答复以下问题:【导学号:96622414】甲乙丙丁图8(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8甲所示,那么该圆柱体的直径为d=________mm.(2)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粗测出该金属圆柱体的电阻为15 Ω,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步骤如下,请将以下内容填写完整.①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接a处,调整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到适当位置,待电流表示数稳后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某次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那么此次电流表的示数I=________A;(电流表选用0.6量程)②然后又将开关S2接b处,保持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示数与①相同,电阻箱此时的示数如图丁所示,那么电阻箱此时的阻值为R1=________Ω;③被测电阻R2的阻值R2=________Ω.【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5 mm+31.0×0.01 mm=5.310 mm(09~11均可).(2)①电流表的量程是0.6 A,由于每小格的读数为0.02 A,进行估读,即估读到0.01 A,所以读数为I=0.30 A.②电阻箱的读数为R=(0×100+1×10+6×1+0×0.1) Ω=16.0 Ω.③根据欧姆律可知,当电流表示数不变时,说明待测电阻与电阻箱的阻值相,所以R2=R=16.0 Ω.【答案】(1)10(09~11均可)(2)①0.30 ②16.0 ③16.09.(2021·甲卷)某同学利用图9(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 V的电压表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99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 kΩ),直流电源E (电动势3 V),开关1个,导线假设干.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的位置,闭合开关S ;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 V ,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答复以下问题:(1)中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 1”或“R 2”). (2)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a) (b)图9(3)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 Ω,假设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存到个位).(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 .100 μAB .250 μAC .500 μAD .1 mA【解析】 (1)滑动变阻器R 1的阻值较小,在分压电路中便于调节,故中选择滑动变阻器R 1. (2)实物图连线如下图.(3)电阻箱阻值为0时,电压表满偏电压U g = V ,电阻箱阻值R =630.0 Ω时,电压表的示数U V =2.00 V ,此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U R =U g -U V =0.5 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得U V U R =R gR,故R g =U V U R R =2.000.5×630.0 Ω=2 520 Ω. (4)电压表的满偏电流为I g ,那么I g R g =U g , 故I g =U gR g =2 520A≈1 mA,选项D 正确.【答案】 (1)R 1 (2)见解析 (3)2 520 (4)D。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恒定电流冲刺训练

第七章恒定电流(一)电学实验的3大创新考查角度在高考中对电学实验一般不直接考查课本上的学生实验,而是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常常在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数据处理等方面加以改进;学生应以常规实验为依据,从实验电路图入手,结合实验的具体要求进行推理分析。
角度一对实验原理的创新考查在高考的电学实验中,并不仅仅测量电阻的阻值或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有时可能会测定二极管的导电特性、电容器的充、放电规律等。
处理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掌握被测实验器材的电学特性,其次要熟练把握控制电路、测量电路的特点。
[典例1] 二极管具有独特的单向导电性,当在二极管两极之间所加正向电压小于某值时,二极管的电阻很大(1×106Ω,甚至更大),而当正向电压超过某值时,二极管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升高而急剧减小。
为了探究二极管的导电特性:(1)实验小组先用多用电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
步骤如下:A.将多用电表置于欧姆表“×100”挡,短接红、黑表笔,调整________,使指针指向表盘右侧“0”位置;B.将二极管串接在两表笔之间,多用电表示数如图甲中a所示;C.将二极管两极对调,多用电表示数如图甲中b所示,则此时与红表笔接触的是二极管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通过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
接在位置________;②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保留所描的点迹),由图线可知,二极管是________(填“线性”或“非线性”)元件。
(3)若此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3.00 mA ,若用1.5 V 的电源供电,则应该给二极管________(填“串”或“并”)联一个约________ Ω的电阻。
[解析] (1)A.欧姆表选挡后要进行欧姆调零,即短接两表笔,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表盘右侧“0”位置;C .步骤B 中欧姆表示数很大,而步骤C 中示数很小,由题中所给条件知,当示数很小时红表笔所接为二极管负极。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恒定电流(含最新例题详解)

(2)计算式:
。
4.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2)表达式:P=������=I2R。
������
5.额定功率:即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当用电器两端电压
达到额定电压 Um 时,电流达到额定电流 Im,电功率也达到额定功率 Pm,
且
Pm=ImUm,如果是纯电阻电器还可写成
Pm=������m������
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考题中结合长方体导体,通过从不同的 方向接入电源,考查考生对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理解。
第5题 考查电功和电热的计算,教材中指出:“如果电路中有电动机或
者正在充电的电池,那么电能除了转化为内能之外,还转化为机械能或
化学能。因此公式 P=I2R 计算的结果只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那部分功 率,要计算电流做功的总功率,只能利用 P=UI 式计算”。考题结合电
C.0.5 A
D.0.25 A
5.(2015 黄冈模拟)直流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很小,启动电流很大,这对电 动机本身和接在同一电源上的其他电器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为了减小
电动机启动时的电流,需要给电动机串联一个启动电阻 R,如图所示。如 果电源电动势 E=21 V,内阻 r=1 Ω,电动机的线圈电阻 r0=2 Ω,启动电
2������������
【答案】C
B.������ ������2Sn
������
C.ρnev
D.������������������
������������
3.(2015 银川质检)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它们的额定电压均为 8 V,现两
个电阻并联后再与第三个电阻串联,这个电路允许的总电压的最大值为
第 1 讲 欧姆定律 电功与电功率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7章恒定电流实验9练习使用多用电表重应用实验专练

实验9练习使用多用电表重应用•实验专练|究m1.(2016 •上海高考)在''用多用表测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实验中(1)(多选)用多用表测电流或电阻的过程中()A.在测量电阻时,更换倍率后必须重新进行调零B.在测量电流时,更换量程后必须重新进行调零C.在测量未知电阻时,必须先选择倍率最大挡进行试测D.在测量未知电流时,必须先选择电流最大量程进行试测(2)测量时多用表指针指在如图实・9-8所示位苣.若选择开关处于“10 V”挡,其读数为________ V;若选择开关处于“X10”挡,其读数为____________ 200 Q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实・9-8【解析】(1)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更换倍率后都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零,选项A正确:测量电流前需要进行机械调零,更换量程时不需要进行再次调零,选项B错误;在测量未知电阻时,必须先用电压表测试电阻内是否带有电源,再大致估计电阻大小选择大致倍率, 故选项C 错误:在测量未知电流时,必须选择电流最大量程进行试测,避免电表烧坏,故选项D正确.⑵若选择开关处于“10Y”挡,则电表的最小刻度为0.2V,此时读数为5. 4 V:若选择开关处于“X10”挡,欧姆表的中央刻度为15,此时指针指示未知但小于15,所以读数应该小于150 Q,故小于200 Q.【答案】⑴AD (2)5 : 4小于2.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虽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立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mA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XI Q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完成下列填空:【导学号:96622137]图实・9-9(1)仪器连线如图实-9-9所示(a和&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为_________ (填“红”或“黑”)色;(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实-9-10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 Q,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 mA,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 Q.图实-9-10(3)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 V「(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1)多用电表,电流都是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从黑表笔流出多用电流表, 电流表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所以a为黑色:(2)多用电表用XI倍率测量,读数为14.0 Q, 电流表的量程是60 mA,由图示电流表可知其示数为53.0 mA:电阻箱的读数为0X 100 0 +0X10 Q+4X1 Q+6X0.1 Q =4. 6 Q:(3)多用电表的内阻等于中值电阻15 Q,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42(2?内+R =0.053X(15+14) V=1.54 V.【答案】(1)黑(2) 14.0 53.0 4.6(3)1. 53(或1.54)3.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1)用多用电表测量某电阻时,将挡位旋钮调至“X10”挡,读数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太大,为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则应改用_________ 挡.(选填字母代号即可)A. XIB. X100C. XI 000(2)多用电表使用时间长了,英内阻会明显变大.继续使用该表测电阻时,通过使用'‘调零旋钮”进行调零仍能使用,假设凋零前后电池的电动势不变,则调零后用该表测得的电阻值与电阻的真实值相比,将___________ •(选填字母代号即可)A.偏大B.偏小C.不变(3)在如图实-9-1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欲用多用电表检查该电路某处是否发生“断路”,在开关闭合的情况下,应使用多用电表的______________ 进行测量.(选填字母代号即可)图实-9-11A.电阻挡B.电流挡C.交流电压挡D.直流电压挡【解析】(1)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0刻度线”在表盘右侧,故指针偏转角太大, 说明示数很小.欧姆挡测电阻时,指针在表盘中央附近,误差较小,故应适当增大示数.由“阻值=示数X挡位”可知,欲使示数增大,应换用较小挡位,即应改用XI挡,A项正确.(2)设表头满偏电流为5、内阻为凡,电池内阻为r,欧姆调零电阻的阻值为凡使用调零旋钮进行调零时,满足E=兔1& + 电,因电池电动势不变,表头的满偏电流不变,故电池内阻r增大后,调零使凡+卄斤不变:调零后,测量电阻时,有QZ(凡+ $+斤+尼),因尼+r+斤不变,故相同的待测电阻凡,通过表头的电流/与电池内阻r增大前相同,故指针偏角相同,即示数相同,C项正确.(3)因开关未断开,故若使用电阻挡和电流挡,可能损坏电表,AB项错误:交流电压挡用来测量交流电,该电路所用电源为电池,故不能选用交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流电压挡测量,C项错误;应使用直流电压挡,并选择合适挡位进行测量,D项正确.【答案】(1)A (2)C (3)DB级能力提升4.如图实-9-12所示,有一内阻未知(20 kQ〜30 kQ)的直流电压表,某同学想利用一个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疑该电压表的内阻,他从多用电表刻度盘上读出电阻刻度盘的中间值为25.【导学号:96622138]图实-9-12(1)请你将他的实验电路连接起来:(2)他在实验过程中欧姆挡的选择开关应当拨至倍率“X_________ ” ;(3)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读岀欧姆表的指针指在刻度读数为n的位置,则电压表的电阻为 _______ Q.【解析】(1)电流从多用电表的"+ ”接线柱流入,从“一”接线柱流出,因而多用电表的“ +”接线柱与电压表的“一”接线柱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2)由于多用电表的电阻刻度盘的中间刻度数为25 Q ,电压表的内阻约20 kQ〜30 kQ , 因而欧姆挡的倍率拨至"XI k”:(3)电压表的电阻即为欧姆挡所测电阻的数值,即nkQ =1 000n Q.【答案】(1)图见解析(2) 1 k(3) 1 000/35.在如图实-9-13甲所示的电路中,4节干电池串联,小灯泡A、B的规格为“3.8 V0.3 A” .合上开关S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片,A、B灯都不亮.甲乙图实-9-13(1)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检查故障.①选择开关置于下列量程的_______ 挡较为合适(用字母序号表示);A. 2. 5 VB. 10 VC. 50 VD. 250 V②测得c、/间电压约为5.8 V\ e、/•间电压为0,则故障是___________ .A. A灯丝断开B. B灯丝•断开C. d、e间连线断开D. B灯被短路(2)接着练习使用欧姆表的“XI”挡测电阻,欧姆表经过“欧姆调零”,①测试前,一定要将电路中的开关S _______ :②测c、/间和e、f间电阻时,某次测试结果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_________ Q,此时测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借•欢迎下载支持.量的是 _______ 间电阻.根拯小灯泡的规格讣算岀的电阻为 __________ Q.【解析】⑴①由于4节干电池串联后电动势为6 V,电压表量程应选10 V, B正确.②灯泡不亮,说明电路断路或短路,电压表接c、d端时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动势,说明有电流通过电压表,c、d间以外其他部分电路接通,电压表接e, f时无示数,说明c、d 间灯泡断路,A正确.(2)①使用欧姆表时一定要将被测电阻从电路中断开,故填“断开”.②温度高时灯丝的电阻大,计算岀的电阻是灯丝温度高时的电阻(或测量岀的电阻是常温下的电阻).欧姆表读数应该为6.0 Q.由于A灯泡断路,电阻无穷大,而欧姆表示数为6.0 Q,说明测疑的应该是e、f间电阻.由可求得电阻为12. 7 Q.【答案】(1)①B ®A (2)①断开②6.0 e、f 12.7。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延伸训练:第七章《恒定电流》(含解析)(1).pdf

潍坊市青州第三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第7章恒定电流2 含答案

课后练习(二十二)[基础小题]1.求解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值是电学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但是在有的问题中常规方法会比较繁琐,若合理应用一些结论,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尝试一下下面这个问题:有两个电阻R1=8。
45 Ω,R2=41.57 Ω,若将它们并联,其并联电阻可能是()A.4 ΩB.10 ΩC.7 Ω D.50 Ω[解析] 两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最小电阻,B、D错;若R1=R2=8 Ω,则R=4 Ω,但R1、R2都大于8 Ω,故R大于4 Ω,A错,C 对.[答案]C2.有一个电动势为3 V、内阻为1 Ω的电源.下列电阻与其连接后,使电阻的功率大于2 W,且使该电源的效率大于50%的是()A.0.5 Ω B.1 ΩC.1。
5 Ω D.2 Ω[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错误!,P=I2R〉2 W,即(错误!)2R〉2 W,得错误!Ω〈R<2 Ω.要使电源的效率大于50%,即η=错误!×100%>50%,应使R>r=1 Ω,故选项C正确.[答案]C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L1、L2两灯均正常发光,R1为定值电阻,R为一滑动变阻器,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若将滑片P向下滑动,则()A.L1灯变亮B.L2灯变暗C.R1上消耗的功率变大D.总电流变小[解析] 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变化,意在考查闭合电路中各物理量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滑片P向下滑动,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所以L1、L2变暗,R1上消耗的功率变大,A、D错误,B、C正确.[答案]BC4.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C.通过R2的电流变小D.电源内阻消耗的电压变大[解析]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R3的电阻将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将增大,总电流减小,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内电压也减小,A、D错误;而电阻R2两端的电压将变大,通过R2的电流变大,而总电流减小,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减小,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B正确,C错误.[答案] B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定电流(限时:40分钟)对点强化1 函数极值在物理中的应用1.如图1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5 V,内阻r=2 Ω,定值电阻R1=0.5 Ω,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为0~10 Ω.图1(1)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大时,电阻R1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是多少?(2)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大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是多少?(3)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输出功率是多少?【解析】(1)定值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I2R1=E2R1R1+R2+r2,可见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2=0时,R1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P1m=E2R1R1+r2=2 W.(2)将定值电阻R1看做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则电源的等效内阻r′=R1+r=2.5 Ω,故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2=r′=2.5 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P2m=E24r′=2.5 W.(3)由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可知,当R1+R2=r,即R2=r-R1=(2-0.5)Ω=1.5 Ω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为P出m=E24r=3.125 W.【答案】(1)0 2 W (2)2.5 Ω 2.5 W(3)1.5 Ω 3.125 W2.如图2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为6 V,内阻为1 Ω,保护电阻R0=0.5 Ω,求: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保护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导学号:96622411】图2【解析】保护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0=E2R0r+R+R02,因R0和r是常量,而R是变量,所以R最小时,P0最大,即R=0时,P0max=E2R0r+R02=62×0.51.52W=8 W.【答案】0 8 W对点强化2 电桥模型的分析应用3.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容C=2μF,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不计.R1∶R2∶R3∶R4=1∶2∶6∶3,则电容器极板a所带的电荷量为( )图3A .-8×10-6C B .4×10-6C C .-4×10-6 CD .8×10-6CD 由电路规律知,电容器电压为P 、Q 两点间电压.设各电阻分别为R 1=R 、R 2=2R 、R 3=6R 、R 4=3R .APB 支路电流I 1=E R 1+R 2=12 V R +2R =4 VR,R 1两端电压为U 1=I 1R 1=4 V ①AQB 支路电流I 3=E R 3+R 4=12 V 6R +3R =4 V3R,R 3两端电压为U 3=I 3R 3=8 V ②又有U 1=φA -φP ③U 3=φA -φQ ④解①②③④式得φP -φQ =U PQ =4 V.电容器极板a 带正电荷,电荷量为Q =CU PQ =8×10-6C ,应选D.4.(多选)(2016·江苏高考)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 V ,内阻为2 Ω,四个电阻的阻值已在图中标出.闭合开关S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导学号:96622412】图4A .路端电压为10 VB .电源的总功率为10 WC .a 、b 间电压的大小为5 VD .a 、b 间用导线连接后,电路的总电流为1 AAC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外电路总电阻为10 Ω,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通过电源的电流为I =122+10A =1 A ,则路端电压为U =IR 外=10 V ,选项A 正确;电源的总功率P =EI =12 W ,选项B 错误;若取电源负极的电势为0,则a 点电势为φA =2.5 V ,b 点电势为φB =7.5 V ,a 、b 间电压的大小为5 V ,选项C 正确;若a 、b 间用导线连接起来,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外电路总电阻为7.5 Ω,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电路的总电流为I =122+7.5A≈1.26 A,选项D 错误. 对点强化3 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5.如图5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左端滑到右端时,理想电压表、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ΔU 2,干路电流为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灯泡电阻相同且不变)( )图5A .小灯泡L 1、L 3变暗,L 2变亮B .ΔU 1与ΔI 的比值不变C .ΔU 1<ΔU 2D .ΔU 1=ΔU 2B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左端滑到右端,其电阻值变大,导致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串反并同”规律,可知:L 1、L 2变暗,L 3变亮,选项A 错误;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ΔU 1ΔI =R 2+r ,其比值不变,选项B 正确;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绝对值ΔU 1大于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绝对值ΔU 2,选项CD 错误.6.(多选)在如图6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 、U 1、U 2和U 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 、ΔU 1、ΔU 2和ΔU 3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导学号:96622413】图6A .|ΔU 1|<|ΔU 2|,|ΔU 2|>|ΔU 3|B .|U 1I |不变,|ΔU 1||ΔI |变小C .|U 2I |变大,|ΔU 2||ΔI |变大D .|U 3I |变大,|ΔU 3||ΔI |不变AD 触头P 向下滑动,R 2阻值增大,U 2增大,U 1及电源内阻r 上分得的电压减小,得|ΔU 1|<|ΔU 2|,路端电压U 3增大,U 1减小而U 2增大,可得|ΔU 2|>|ΔU 3|,A 正确;⎪⎪⎪⎪⎪⎪U 1I =|ΔU 1||ΔI |=R 1,阻值不变,B 错误;⎪⎪⎪⎪⎪⎪U 2I 即为R 2,阻值变大,|ΔU 2||ΔI |即为R 1+r ,阻值不变,C 错误;U 3=I (R 1+R 2),U 3+Ir =E ,R 2增大,则⎪⎪⎪⎪⎪⎪U 3I 增大,又⎪⎪⎪⎪⎪⎪ΔU 3ΔI =r ,不变,故D 正确.7.(多选)如图7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理想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将发生变化,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ΔU 2,已知电阻R 大于电源内阻r ,则 ( )图7A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B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C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D .ΔU 1大于ΔU 2ACD 滑片向左滑动时,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I =ER 总,知总电流I 增大,故选项A 正确;又知路端电压U =E -Ir ,所以U 减小,选项B 错误;因测R 两端电压,故示数增大,选项C 正确;因改变滑片位置前U 1=I 1·R ,向左移动后U ′1=I 2·R ,ΔU 1=(I 2-I 1)R=ΔI·R,同理U2=E-I1r,U′2=E-I2r,ΔU2=(I2-I1)r=ΔI·r,已知R>r,所以ΔU1大于ΔU2,故选项D正确.对点强化4 测量电阻的创新实验8.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和电阻.试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96622414】甲乙丙丁图8(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8甲所示,则该圆柱体的直径为d=________mm.(2)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粗测出该金属圆柱体的电阻为15 Ω,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请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①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接a处,调整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到适当位置,待电流表示数稳定后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某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次电流表的示数I=________A;(电流表选用0.6量程)②然后又将开关S2接b处,保持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示数与①相同,电阻箱此时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电阻箱此时的阻值为R1=________Ω;③被测电阻R2的阻值R2=________Ω.【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5 mm+31.0×0.01 mm=5.310 mm(5.309~5.311均可).(2)①电流表的量程是0.6 A,由于每小格的读数为0.02 A,应进行估读,即应估读到0.01 A,所以读数为I=0.30 A.②电阻箱的读数为R=(0×100+1×10+6×1+0×0.1) Ω=16.0 Ω.③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流表示数不变时,说明待测电阻与电阻箱的阻值相等,所以R2=R=16.0 Ω.【答案】(1)5.310(5.309~5.311均可)(2)①0.30 ②16.0 ③16.09.(2016·全国甲卷)某同学利用图9(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 V的电压表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999.9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 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开关1个,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00 V ,记下电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 1”或“R 2”). (2)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a) (b)图9(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 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 .100 μAB .250 μAC .500 μAD .1 mA【解析】 (1)滑动变阻器R 1的阻值较小,在分压电路中便于调节,故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R 1.(2)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3)电阻箱阻值为0时,电压表满偏电压U g =2.5 V ,电阻箱阻值R =630.0 Ω时,电压表的示数U V =2.00 V ,此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U R =U g -U V =0.5 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得U V U R =R gR,故R g =U V U R R =2.000.5×630.0 Ω=2 520 Ω.(4)电压表的满偏电流为I g ,则I g R g =U g ,故I g =U g R g =2.52 520A≈1 mA,选项D 正确.【答案】 (1)R 1 (2)见解析 (3)2 520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