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1
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1
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来看,洋务运动的 历史功绩是为近代化留下了虽然菲薄却又极 其珍贵的物质遗产,维新派的历史功绩则是 为近代化留下了虽然昙花一现却影响深远的 政治遗产。这样,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艰 难和曲折,成为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社会要 求和强大动力,而早期近代化的最初成果, 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 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 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相继爆发。
③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 作为宣传革命的机关刊物。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 产阶级革命政党,“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 。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
二、武昌起义
1. 武昌起义的背景: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发 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虽然起义失败 了,但扩大了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 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2. 武昌起义的经过
开赴前线的起义军
2. 武昌起义的经过
武昌起义爆发后,北洋军Βιβλιοθήκη 革命军反扑, 炮轰汉口,城内中弹起火
2. 武昌起义的经过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工程营的 革命党人熊秉坤首先率军起义,新军兵营纷 纷响应,随后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经过一 夜的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取得了起 义的胜利。 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 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革命 浪潮迅速席卷全国。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 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本课共有三目,分别是“孙中山创立同盟 会”“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它 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 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 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 上都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 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 于1912年元旦成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 归纳本课的主线:准备——爆发——结果。
辛亥革命1
Hale Waihona Puke 黄兴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 ,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 、竞武。革命时期化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 今村长藏。汉族,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 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 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 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黄兴于 上海去世。1917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 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著作有《黄克强先生全集》 、《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 生书翰墨绩》刊行。
民主革命党人,画家。广东 番禺人。早年在广州从事画画创作, 参与创办《时事画报》,担任图画教员。1908年加入同盟会,从事革 命活动。1911年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失败,殉难烈士数十人之遗骸枕 藉于路数日。潘冒险出头奔走,将72死难者殓 葬于黄花岗(该地原名 红花岗,潘当时以黄花命之)。事后为逃避清廷追捕,流亡上海、香 港等地。民国成立后,粤督胡汉民邀其出任重要行政职务,均婉拒, 只愿做些社会教育和福利工作,并继续从事绘画及美术出版事业。 1929年夏季病逝于广州。南京国民政府追念其生前致力于革命,收葬 黄花七十二烈士,特明令褒扬,准他的遗体附葬黄花岗坟场。 潘达微(1881~1929) 民主革命党人,画家。广东 番禺人。早年在广州从事画画创作, 参与创办《时事画报》,担任图画教员。1908年加入同盟会,从事革 命活动。1911年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失败,殉难烈士数十人之遗骸枕 藉于路数日。潘冒险出头奔走,将72死难者殓 葬于黄花岗(该地原名 红花岗,潘当时以黄花命之)。事后为逃避清廷追捕,流亡上海、香 港等地。民国成立后,粤督胡汉民邀其出任重要行政职务,均婉拒, 只愿做些社会教育和福利工作,并继续从事绘画及美术出版事业。 1929年夏季病逝于广州。南京国民政府追念其生前致力于革命,收葬 黄花七十二烈士,特明令褒扬,准他的遗体附葬黄花岗坟场。
自备 第三章_辛亥革命[1]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 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 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意义:(1)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有力地推动了历史前进。这在中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 (2)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为中国 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成为人们共识。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来 人民的爱国热情 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4)辛亥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也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 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亚 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
1904/7/3
武昌
其他革命小团体: 安徽:岳王会(陈独秀)、知耻学会、强国会; 江苏:励志会; 江西:易知社; 四川:公德社、公强会、华阳图书报社 云南:誓死会; 福建:益闻社、文明社、汉族独立会; 陕西:励学斋; 广州:群智社 贵州:科学会;
(2)、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和黄兴等人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 本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宣布成立。这是近代
1905年各地人民自发的反抗斗争计90余次,1909年130余次, 1910年290多次。湖南长沙抢米风潮和山东莱阳抗捐斗争最 为激烈。
4、资产阶级领导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运动以及 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等。 说明: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3、清政府内外交困,无法照旧统治下去 、清政府内外交困,
历史:第15课《辛亥革命》(岳麓版必修一)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前提)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思想准备——①宣传革命理论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内容(方式: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
政体:要不要共和政体)
影响(思想解放) 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革命派:共和制;改良派:君主立宪制
(3)军事准备——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1)组织准备——建立革命团体和政党
名称 时间 地 点 性 质 其 他
中国第一个 标志着资产阶 兴中会 1894 檀香山 资产阶级革 级民主革命运 命团体 动的兴起 同盟会 1905 东京 第一个全国 总理: 性的资产阶 纲领: 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
(2)思想准备——①宣传革命理论
平创恢驱同 均立复除盟 地民中鞑会 权国华虏纲 。,;,领 :
辛 亥 革 命 的 背 景 资 料 :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 从 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 , 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 1万元 以上的 工矿企业有 50余家 ,即平均每年新设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 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 的壮大 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由背景1、2、分析辛亥革命的主要目标 1895—1913 年 , 资 本 在 10 万 元 以 首要反封建,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 上 的 新 建 工 矿 企 业 全 国 有 549 家 。 核心是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实现政治民主化。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 速度为15%
辛亥革命失败了 1、表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原因: 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3、认识(教训):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历史《辛亥革命》讲义(共34张)
印铸局长黄复兴(同盟会员)
(各部次长除汤芗铭外,均为同盟会重要骨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 B.国内各民族平等; 要 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 内 出版、集会、结 社、宗教信仰的自由. 容 D.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被逼上任的黎元洪
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 先发难。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 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 说:“欲收新军全体来 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 望不可。……借黎元洪 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 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 使外人不敢轻视。 ”
财政部总长陈锦涛(曾在清政府中任过要职)
司法部总长伍廷芳(原清驻外公使)
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同盟会员)
实业部总长张謇(江苏咨议局局长,立宪派)
交通部总长汤寿潜(浙江咨议局议长,立宪派)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兼)
从临时政府构成名单来看,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同盟会员)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政
法制局长宋教仁(同盟会员) 府?
2005年4月26日下午,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 率领访问团抵达南京,正式开始其在大陆的 “和平之旅”。
连战敬谒中山陵
第13课 辛亥革命
知识链接: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 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 努力。
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湖北军政府成立和各省响应 :
都督:
黎元洪
说明了
“和平光复”:江苏等 武力夺权:湖南等
第15课 辛亥革命1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 没个英雄作主。天乎太瞽!(gu)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lu)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秋瑾《如此江山》
这首词仿佛使人回到了20世纪初风雨如晦的中国。为 了救亡图存,中华儿女奋起斗争却一次次失败,无数仁人 志士壮志难酬,抱恨终天。正当中华民族濒临灭亡的时候, 爆发了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它以暴力推翻了帝 制,代之以民国,堪称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次巨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透过 武昌城头飘过的历史云烟,让我们从中寻觅 “东方的觉 醒”的历史轨迹!
有效训练
1、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 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 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2、年1月,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 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孙中山所说 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颁布 返回
为什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会落到袁世凯手 中呢?
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根本 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破坏 袁世凯的政治资本和手腕
帝国主义列强干涉和支持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化民 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 门,使反动统治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十五大报开了闸门?
有效训练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 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 草草收场。自此,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 共击之” 。
电影《辛亥革命》概述
电影《辛亥革命》概述一、电影概述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又流出来的是新水。
其主张为“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
历史也是如此。
恢复和再现历史有无数的方式方法,要想绝对地复制历史那将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然而历史的真实可以被尽可能虚幻地还原,电影《辛亥革命》就为观众在银幕上集结了这样最大限度的虚幻真实。
2011年9月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成龙作总导演、张黎作导演拍摄了电影《辛亥革命》,影片讲述的历史时间大约处在1911~1912年初。
其演员阵容强大,有成龙、李冰冰、赵文暄、陈冲、姜武、房祖名等近70人组成,可说是群星小聚,阵容不必赘述。
具体剧情是以“灭清”为主线贯穿整个影片,将“黄花岗起义”“武昌城首义”“阳夏保卫战”和“建立共和”这四大史实串联起来,成就了一部具有史诗意味的伟大历史巨作。
回顾清末民初的历史,国人都会深恶痛绝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清王朝的腐朽无能,但电影《辛亥革命》并没有因此人为地把其简单概念化,而是立足于一个客观的角度,客观地看待那段历史。
当时,清政府国库空虚、政治腐败,在国际大环境中的地位很低,更无任何的信用可言,清政府妄图依靠向四国银行借款来维持自己将死的躯壳,只能用物质去交换——如影片中提到的铁路,而出于自身利益的取舍和政治的获利,导致西方列强瓜分中国,这是历史的真实。
正如电影里某银行家所说:“我是要维护我国家利益的”。
电影《辛亥革命》的拍摄尊重了这一点历史史实。
二、影片结构设计由于影片所要涵盖的历史事件较多,因此该片的结构设计难点在于,这部电影不仅仅需要还原那一段遥远时期的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精神面貌,而且更要进一步把握如何结合现代审美理念,进行适度的夸张,以及对于高科技技术,如何合理应用。
影片恰当地把握了这些关键问题,使得影片在短的放映时间内,从看似平淡的历史复原过程中,达到了有旋律、有节奏、有起伏的高潮等艺术效果。
红色记忆之辛亥革命 100401 Microsoft Word 文档
红色记忆2011年9月29日编辑:张瑞峰A: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红色记忆栏目。
我是你们的好朋友~~~~B:大家好,我是~~~。
A: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更好地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广播台特为大家编辑了红色记忆栏目。
B:本期栏目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下面让我们用心倾听来自历史的声音,心回当年的革命战场,去了解红色故事,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A:(问B)说起辛亥革命,不知道你听说过前不久武汉与辛亥革命的新闻?B:是武汉投资两百多亿筹备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吧。
A:是的,这一壮举在全国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评论呢。
B:那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讲讲辛亥革命吧.A: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B: 1911年3月,武汉新军各标营均已经建立起文学社的组织。
共进会主要集中于新军八镇第16协第32标发展会员。
武昌起义时已经有5000多名士兵加入了文学社和共进会,约占新兵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文学社和共进会是新兴知识阶层的革命组织,新军士兵是发动革命的潜在力量,文学社和共进会一直以新军士兵作为主要工作对象。
A: 1911年5月8日,清朝廷成立皇族内阁,显示出清统治者毫无立宪诚意,令各地立宪派大失所望。
5月9日,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宣布收回由民间出资建造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
这一举措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的强烈不满,掀起了四省保路运动,尤以四川最为强烈。
B:6月17日,四川民间各团体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四川谘议局议长蒲殿俊为会长,副议长罗纶为副会长,张贴文告,四处讲演,甚至上京请愿。
8月5日,在成都召开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8月24日,群众开展罢市罢课,9月1日,在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的号召下,开展抗粮抗捐活动。
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1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故居
孙中山人物介绍(三) 孙中山在澳门、广州行医时,开始革命 活动。他曾与郑士良结纳会党;与陆皓东北 游京津,以窥清廷之虚实,深入武汉,以观 长江之形势。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 李鸿章未加理睬。这时,孙中山才放弃上书 请愿、和平改良的想法,决心再度到檀香山, 创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政党组织。从此 以后,他就从事实际革命活动,先后失败达 10次之多。
孙中山人物介绍(四) 1911年,武昌首义,各省纷纷响应。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 统。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 职位让给了袁世凯。从此以后,中国的大 军阀、小军阀就扰乱不休。军阀混战,成 了中国的家常便饭,中国的国脉民命已不 绝如缕了。孙中山尽瘁国事,亦迄无宁日, 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中山的易服行动,是他反封建、倡民 主的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服饰 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1949年10月1 日,毛泽东主席穿 着中山装站在天安 门城楼上,向世界 庄严宣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自此 至20世纪70年代末, 中山装进入了寻常 百姓家,成了那个 时代的“国服”。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课件
孙 中 山
孙中山人物介绍(一) 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爱国主 义者和民主革命先驱者,为中国的独立、 民主、富强而奋斗了终生。 1866年11月12 日,孙中山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 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取名帝象,读书 时取名文,1886 年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 本时化名为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则常以 中山为名。
策划武昌起义的秘密地点
湖北武昌起义门
湖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2021岳麓版必修1《辛亥革命》word教案
2021岳麓版必修1《辛亥革命》word教案一、教材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资产阶级为进展资本主义,爆发了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戊戌变法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的革命要求,武昌起义之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终于推翻了清政府统治,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最终这一任务由工人阶级来完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把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明白得辛亥革命爆发的复杂缘故。
运用历史辩证法来分析辛亥革命这一重大社会变革给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阻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看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摸索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三、学情分析初中时辛亥革命作为教学重点,学生差不多对辛亥革命重大史实及过程有所了解,再学习这课内容时,则要针对高中生的特点展开教学。
高中生思维能力和明白得分析能力已有专门大提高,因此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体,明白得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开展讨论活动,以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及教训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评判。
教学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对辛亥革命的客观评判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辨证分析法教学预备:课本、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复习导入: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对华的入侵战争和强加给清政府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将独立的中国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潭。
辛亥革命1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福州乌石山范公祠堂诞生福建省第一所官办的师范学堂——全闽师范学堂,由闽籍前内阁学士陈宝琛出任学堂监督。陈宝琛主张推广全省教育,于1904年秋特设简易科,除就省城福州先招考一部分学生外,还通知各府州县按名额保送官费生到该校就读。当时永春是直隶州(至民国二年才废州复县),知州李树敏是陈宝琛的门生,于1904年冬首先保送宋渊源等三人到该校简易科第一班学习。陈宝琛十分重视,特加优待以资鼓励。
宋渊源与福建辛亥革命
位于福建省永春县五里街镇儒林村的宋渊源旧居,已历百年风雨。大门两边石柱镌刻对
联曰:“梅赋流传唐朝名宦裔;榕垣光复民国伟人家。”永春儒林宋氏远奉唐代名相宋瞡为一世祖,宋瞡著有《梅花赋》,故上联曰“梅赋流传”;下联“榕垣光复”则指同盟会员宋渊源曾参加辛亥革命,光复福州。
11月8日夜,孙道仁派军队先占于山,因为于山之下就是旗下街,于山占领后,旗兵便失却根据地。9日晨四时发动,果然旗兵打得大败,其后旗兵组织敢死队,反攻于山。时宋渊源入城刚到南门,见于山两军大战甚烈,于是叫守南门的一连兵仅留两枝枪由他指挥把守,其余均到于山援助。是役共打一天半,闽浙总督松寿吞金自杀,将军朴寿被捕杀,10日晨战事结束,福州光复。
1908年10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而亡,时谓双重"国丧",知州李树敏率众官绅设奠举哀,宋渊源却姗姗来迟,拒接哀诏,招惹众人侧目。他还在"国丧"期间剃发。地方的顽固士绅,对其种种"叛逆"举动自不能容忍。冬间,他们联名以大罪不敬控告渊源,指他是革命党反叛分子。宋渊源幸得知州李树敏和老师陈宝琛(清廷太傅)极力回护,仅被革除秀才功名。1909年春,宋渊源安全离闽,再次潜往日本东京,进明治大学研读政治。同年,经同盟会福建支部同志郑烈(晓云)、李恢介绍,晋谒孙中山先生,正式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奔走革命。
辛亥革命介绍
首先,辛亥革武昌起义门(20张)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
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法展开辟了道路(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过热情和民族觉醒(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5)不仅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辛亥革命作为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新的伟大起点,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之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1
• 。
林 觉 民
林觉民的 《与妻书》
辛亥革命的经过
武昌首义
湖北新军原为张之洞所练的 “江南自强军”,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 费派日留学,因而遍布革命党人。当中 以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 广。保路运动酿成民变后,端方奉命率 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此时,武汉新军 大部被调入川,武汉的防务非常空虚, 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机会。
孙中山为秋瑾题字
秋瑾
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1904 年赴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先后加入光复会和 同盟会。1907年,她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提倡妇女解放,宣 传革命;同年,在绍兴主持大通学堂,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 准备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被害。
保路运动的先驱
革命团体的前期准备及活动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 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毛泽东选集》第二 卷
兴中会
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美国夏威夷 檀香山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革命团体的前期准备及活动
前排左起第一人黄兴,第三人胡瑛、第四 人宋教仁,第五人柳扬谷。后排左一
视频简介: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由双方负责人和新军 代表60馀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 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 共进会负责人刘公被推举为政治筹备处总理。起义总指挥部设于武昌小朝街 85号文学社机关,正值筹备处设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起义机关定为 1911年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 到10月16日。
辛亥革命事件大事记(1894—1912)
、海筹等舰起义,14日驶抵九江加入革命军。
11月13日 在革命党人的压力下,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告独立。24日,又取消独立。
11月14日 郧阳反正。
11月15日 独立各省代表在上海开会,决议推武昌政府为中央军政府。并定于30日在汉口开会,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后因武昌军情紧急,改在南京开会。
9月8日 秦载赓等人率保路同志军围成都,附近州县农民武装云集响应,围城人数不下二十万。
9月14日 文学社、共进会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建立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设军事指挥部于武昌小朝街85号,设政治筹备处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派居正、杨玉如赴上海邀请黄兴、宋教仁、谭人凤等到汉主持大计。
9月24日 文学社、共进会举行联席会议,决定中秋节(阳历10月6日)起义,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
11月4日 贵州、浙江宣告独立。
11月5日 江苏宣告独立。
11月6日 广西宣告独立。
11月7日 袁世凯派人暗杀革命党人,新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于河北石家庄,华北新军起义计划遭破坏。
11月8日 安徽宣告独立。
11月9日 广东、福建宣告独立。
11月11日 袁世凯派蔡廷干、刘承恩至武昌诱和。
同日 清海军海琛、海容
9月25日 同盟会会员王天杰、吴玉章等宣布四川荣县独立,建立革命政权。
10月3日 湖广总督召开文官首县,武官管带以上防务会议,决定调集兵力,加强督署防卫,加紧巡逻长江,决定调集兵力,加强督署防卫,加紧巡逻长江,实行戒严,监视和搜捕革命党人。
10月9日 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赶制炸弹,不慎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走印信、文告等物,起义指挥机关被破坏,革命党人三十余人被捕,形势非常危急。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六、巩固(10 分钟左右)(PPT18、19)
知识记忆:
请同学们背记问题1—5,4 分钟后小组比赛互相抽查。
组与组之间两两挑战,先由挑战组挑选被挑战组的一名组员应战,然后被挑战组再选出挑战组的一名组员应战。
比一比看哪个组能打败对手哟!(不要忘记找对方最薄弱环节哟)
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完成以下问题,3 分钟后小组抢答,答对给小组加分,比一比看哪个组最优秀:
1、(2013·福安)仔细看图,你认为实现了这一效果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
B、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
C、袁世凯的反革命两手策略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上
社会 背景 经济上 思想上
6
知识梳理一
革命之酝酿篇
组织上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准备 工作 思想上
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
军事上 革命党人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7
典型例题
1.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 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 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 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 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4
及到庚子年闹出 了弥天的大祸,才晓 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 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 其实何曾行过,不过 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 讨讨洋人的欢喜罢了; 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 明,那黑暗反倒加了 几倍。 ——陈天华
民族危机深重
5
阶级矛盾尖锐
知识梳理一
革命之酝酿篇
民族危机深重,阶级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浙皖 起义
22
典型例题
5.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 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彻底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2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 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由。”“ 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 律。 ”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 之。 主权在民
不同的史观有 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 甲: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 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 乙: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 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丙:辛亥革命推进中国历史 发展的文明进程。 丁:辛亥革命影响中国社会 习俗的变迁。
17
①文明史观
②革命史观 ③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④社会史观
2.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14
典型例题
6.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甲、乙、丙三同 学研究了下列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十 八 星 旗 扬 于 湖 北 军 政 府 袁 世 凯 天 坛 祭 天
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国务会议
15
典型例题
参考: 甲: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乙: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化为泡影。 丙: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的失败是必然的。 16
1
2
整体构建
革命之酝酿篇 革命之进程篇 革命之反思篇
3
基础测试
20世纪初,有人预测“清王朝必将被一个新的王 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轮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 覆辙。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③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 ④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临时约法》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 2.第二章体现了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哪些观念? 平等、自由
3.第三、四、五章体现了什么思想、原则?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4.据以上材料分析《临时约法》的性质。 24
典型例题
2.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 的民主精神包括①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 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②《临时约法》规定实 行总统制③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④《临时约法》规定在政体运 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4.失去政权: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0
知识梳理二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颁布《临时约 法》;袁世凯就 任临时大总统
1911.10
1912.1 1912.2 1912.3
武昌首义爆发
清帝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11
典型例题
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 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 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 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 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12
典型例题
4.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中,某同学设计 了一个“辛亥革命”的网页,页面设置了“历史 背景”、“风云人物”、“理论学习”、“悲剧 重演”等四个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链接, 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三民主义 B.文明演进 C.熊秉坤 D.《辛丑条约》
13
知识梳理三
革命之反思篇
1.革命的性质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18
19
资料1
资料2
同 盟 会 证 章
檀香山兴中会宣誓地 孙中山手书同盟会宗旨
20
革命派VS改良派
(1)论战的内容: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2)论战的影响: 更多的人开始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
康有为
21
资料
萍浏醴 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 起义
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 是必然的。 根据你对图片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 (2)就丙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
典型例题
7.史观不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不同。
25
8
各抒己见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一系列的纪 念活动中,中国的两座城市——武昌和南京为 成为“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城市”展开了激烈 的竞争,你选择支持哪一城市?请阐述理由。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梳理二
革命之进程篇
1.夺取政权: 武昌首义,各地响应
2.建立政权: 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3.巩固政权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