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学生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农村小学生源流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小学生的学习机会。

以下是关于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的调查及对策分析。

1.经济因素: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差,很多家庭无法负担起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因此选择将孩子送到城市读书或工作。

一些中小学提供的课外培训和辅导班将额外负担加在了家庭经济上,这也是家长们送孩子到城市读书的原因之一。

对策: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和补助金,帮助他们负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

农村学校应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服务,减少对于课外培训的依赖,从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2.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经济条件有限,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学校设施落后,教学设备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缺乏师资力量等问题,使得农村小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策: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改善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

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育质量。

3.教育质量低下: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导致流失现象加剧。

对策:农村小学应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增加学科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很多农村小学生只能留在家中,缺乏监护和照顾。

这些留守儿童面临生活的困境和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对策: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服务。

学校和社会组织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积极探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对策措施,才能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机会和生活质量。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经济条件不佳、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机构管理不善、城市化进程等。

由于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差,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困难。

很多农村家庭需要依赖种田和务工来维持生计,而孩子们需要帮助家里做农活或者去城市务工来增加家庭收入,这导致他们无法专心学习,最终选择辍学。

农村教育资源不足也是导致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城市,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学校的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不够专业、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这使得学生对学校教育的兴趣和信心降低,进而选择辍学。

农村地区的教育机构管理不善也是导致学生流失的原因之一。

有些农村学校管理体制落后,学校管理流程繁杂,招生办理不便,缺少有效的教育考核和监督机制,这导致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不高,进而选择辍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过程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吸引了不少农村孩子选择去城市接受教育。

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学校条件好,老师水平高,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大,这种优势吸引了很多农村学生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读书。

针对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分析:要加大对农村家庭的扶贫力度,改善农村家庭经济状况。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家庭的扶贫力度,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帮助农村家庭摆脱经济困境,保障孩子们的正常学习和成长。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在农村地区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师素质,更新教材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留在学校。

要加强农村教育机构的管理能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学校的考核和监督,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减少学生的流失率。

要加强城乡教育的对接,减少农村学生选择流失的诱因。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宣传力度,让他们了解农村教育的优势和特色,鼓励他们留在农村受教育,同时加强与城市教育机构的对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减少流失的可能性。

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原因及管理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原因及管理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原因及管理对策研究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的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探讨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原因及管理对策,有助于解决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的问题,进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原因1、大城市缺乏吸引力。

由于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大城市的求职面前的竞争是很艰难的,因此大城市的机会吸引力大大降低,而小城镇却有更加丰富的发展机会。

2、家庭经济困难。

很多家庭无力支持子女到大城市发展,即使有能力也害怕孩子在大城市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不确定的未来,决定留在小城镇发展。

3、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大城市教育质量更高,相比之下,农村教育水平偏低,教育资源也相当稀缺,无法给学生提供满意的学习环境,因此不少学生转移到大城市读书。

二、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管理对策1、政策鼓励和经济扶持家庭。

政府采取政策性的措施,鼓励农村家庭,支持他们的子女留在家乡上学,改善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地位,让他们送子女去大城市上学成为可能。

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加大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投入,增加人数比例以保证师资队伍的培养,加强政府为学校提供资金投入,促使学校充分释放教学活动性,完善学校基本教学设施,创造宽松、安全、开放、全方位的学习环境,有效增强学校发展吸引力。

3、设立就业就读并肩计划。

开展就业、就读并肩的计划,为年轻人提供就业和学习的双重选择;在学校建立就业咨询服务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之间开展就业辅导工作;针对特殊群体,如留守儿童、失业农民工等,建立专门的专业技能教育培训学校,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总之,解决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充分释放教育资源,改善学校条件,依靠政策性的措施和经济扶持,鼓励学生就读本地的学校,让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更加完善,将生活水准提高,实现农村中小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农村教育及社会发展。

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农村中小学生的入学率有了逐步稳定的提高,“普九”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的顽疾并未彻底根除,近年来,部分地区辍学现象甚至呈现出反弹趋势,给教育工作带来了隐忧,令人深思。
一、流失的原因
1.教育内部因素
(1)办学条件不完善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承袭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守旧,教学手段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教的枯燥,学的被动,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4)教师素质不过硬
有的教师缺乏爱心,尤其是对差生漠不关心;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从而给学生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心灵伤害。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置若罔闻,存在驱赶学生的现象。这样,就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了学生的流失。
虽然在“普九”验收中教育的硬件设施基本上有所改进,但学校的办学仍然存在资源不足的现状。一是教学设备简陋。图书、实验器材及药品匮乏,音乐、体育设施不齐。二是师资不配套。有的学校没有专业的电教人员,导致现代教学设备处于瘫痪,形同虚设;有的学校缺乏艺体方面的教师,学生喜欢的音、体、美等课程开设不齐或开设不足。教学环境的艰苦,使得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2.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相关部门和学校应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整改和扩建校舍,完善教育必需的设施设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和手段,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使学生在优美宜人的环境中愉快地成长。
3.更新办学理念,减轻课业负担。
各个学校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转变办学理念,严格落实课程目标,积极推进新课标改革,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活学、乐学,在轻松愉悦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浅析农村小学学生流失

浅析农村小学学生流失

浅析农村小学学生流失随着中国的城乡结构不断调整、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问题也日益凸显。

农村小学学生流失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流失原因、流失影响以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农村小学学生流失问题进行浅析。

一、流失原因1. 家庭贫困贫困家庭是农村小学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困难,许多孩子被迫辍学或转学到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出路。

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和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不便、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更加困难。

2. 教学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条件落后,这也是农村小学学生流失的原因之一。

由于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对较差,导致学生和家长对教育质量不满意,从而选择辍学或转学。

3. 农村劳动力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许多孩子的父母迁往城市务工,孩子也随之外出谋生。

在许多农村地区,孩子相对于成人的工资较低,家庭经济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孩子更容易成为流失对象。

二、流失影响1. 教育资源浪费农村小学学生流失,意味着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农村地区,每一个学生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流失一个学生,就是浪费了一份宝贵的教育资源。

这不仅是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浪费。

2. 人才流失农村小学学生流失,也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在农村地区,许多孩子天赋异禀,具备很高的教育潜力,但由于各种原因流失,这必然会造成农村地区人才的流失。

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流失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3. 社会稳定受损农村小学学生流失,也会对农村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社会稳定的一大弱点。

农村小学学生的流失,将进一步损害农村社会的稳定。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样的流失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将更加严重。

三、解决对策1.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增加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浅析农村小学学生流失

浅析农村小学学生流失

浅析农村小学学生流失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

学生流失不仅直接影响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和发展,也对整个社会以及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流失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流失原因1.经济因素农村家庭多以务农为生,收入较低,生活条件相对困难。

面对生活的压力,一些家庭难以承担孩子的教育费用,加之就业难、收入低,使得一些家庭不得不放弃孩子的学业,让孩子在城市打工,以帮补家用。

2.教育资源不均衡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城市地区较为匮乏,学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农村上学的教育质量不足,不如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选择把孩子送到城市读书。

3.家庭观念在一些农村家庭中,存在着“男耕女织”的传统观念,认为男孩比女孩更适合传统的务农生活,所以优先安排男孩接受教育。

这种思想会导致家庭对女孩教育的忽视,使得女孩流失的概率更高。

4.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农村孩子的父母已经在城市找到了工作,或者农村的土地政策发生变化,致使一部分农村家庭搬迁到城市,这就使得孩子应对新环境、适应新生活的能力受到考验,从而增加了流失的风险。

二、影响1.教育质量下降农村小学学生流失,会导致农村小学的生源减少,一些学校面临着无法招收足够学生的问题,进而使得学校的教师队伍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流失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2.农村发展受阻农村是国家的重要力量,农村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

而农村小学学生的流失,会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最终会给整个国家带来负面影响。

3.社会不平等农村小学学生的流失,对于家庭来说往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然而这种流失现象的出现,势必会造成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使得一些农村孩子得不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最终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农村小学生源流失是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其原因涉及到教育资源不平等、家庭经济困难、学校条件落后等多方面因素。

为了找出源流失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1. 教育资源不平等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学校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

这种不平等的教育资源分配导致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业成绩,从而促使家长把孩子送到城市读书。

2. 家庭经济困难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低,很多家庭都面临着经济困难。

无法承受孩子在城市读书的高昂生活费用,导致家长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乡,放弃了在城市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

3. 学校条件落后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学校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材,教学质量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

这种差距也使得部分学生放弃在农村学校就读,选择去城市寻求更好的学习环境。

4. 教学质量不高由于教师素质、教材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也无法与城市相媲美。

学生在学校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流失现象的发生。

二、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对策分析1. 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教师编制,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平等问题。

2. 设立奖学金和资助政策政府和社会应该设立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奖学金和资助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增加农村学生接受学业教育的机会。

3.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增强他们的教学魅力。

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吸引更多学生留在农村学校就读。

4.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联系,积极沟通,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鼓励家长增加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增强对学校的支持,促进学生留在农村学校就读的积极性。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与政策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与政策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与政策小学生流失已经成为当今农村地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许多农村小学生源源不断地被外部势力吸引离开家乡,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现象。

本文将详细讨论农村小学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农村小学生源源不断地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家庭经济因素是导致农村小学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落后,农村家庭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和发展前景,经常会把孩子送到城市去受教育。

因此,家庭经济因素决定了农村小学生往往会因为经济困境而流失。

其次,教育资源不均是导致农村小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

尽管政府的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仍然落后,学校设施破旧,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太多发展空间。

这使得农村小学生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他们缺乏培养技能的机会,因此更多的孩子会选择流失以便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就业不利因素也是导致农村小学生流失的一个原因。

农村小学生流失大多是因为他们无法在家乡找到好的就业机会。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就业机会比较少,而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财富水平也落后,农村孩子们认为在城市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会选择流离失所。

针对当前的情况,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政策建议来促进农村小学生流失的减少。

首先,政府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改善学校和教室设施,增加教师配备,开设技职教育,提供较专业的培训机会,使农村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其次,政府应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开发农村的创业投资环境,遏制农村小学生流失,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就业机会。

此外,政府应采取措施支持家庭经济发展,通过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和利用社会保障政策,加强农村生活水平以及农村孩子的就业意愿,减少农村小学生流失的可能。

总体而言,改善农村经济条件,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农村小学生源流失是政府应当采取的有效措施。

只有通过努力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才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小学生源流失问题,使孩子有保证的接受良好的教育环境。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农村小学生源流失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未来。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和对策提出。

一、调查方法为了准确了解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农村小学生和家长的问卷,涵盖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包括了家长对农村小学教育的认知和评价等内容。

然后,我们选取了几个农村小学进行实地走访,与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看法和原因分析。

二、调查结果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总结了导致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如下:1. 教育资源不足:部分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满意,这是导致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家庭经济困难:农村的经济条件一般较差,部分家庭无法保障孩子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条件,学生因此而流失。

3. 学习环境不良:农村一些地区的学习环境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大打折扣。

4. 家长教育观念不足:部分农村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或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条件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三、对策分析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1. 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资金支持,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让学生和家长对农村小学有更高的满意度。

2. 加强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的扶助。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农村困难家庭的帮扶,为他们提供经济援助和社会支持,保障孩子的基本学习和生活条件。

3. 提升农村学习环境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和政府可以通过改进教学环境、建立学习资源中心等方式,提升农村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 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对教育的认知和重视。

浅析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的原因

浅析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的原因

浅析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的原因当前,农村中小学生流失日趋严重,为有效遏制中小学生流失现象,进一步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笔者就农村中小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作以下初浅分析:一、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的原因造成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读书无用论。

以我县为例,农村中学初中毕业生每年大约只有30%的人能够升入高一级学校,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读书与不读书差别不大,不读了反而能省下一笔钱。

2.学生厌学造成流失。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厌学、学不懂、不愿学的占辍学生的70%-80%。

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厌学呢?(1)应试教育逼走学生。

在现行的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当中,仍然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喊得惊天动地,应试教育论分排次抓得严严实实”,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学事实上仍在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

(2)课程无趣难留学生。

有些辍学生认为学校的教材没有趣味,因而不愿读书。

有个学生这样说:“学校发的书无趣味,有些大家喜欢的课没人教或节数少,体育课不能玩耍,音乐课不能唱歌,美术无人教,电脑课我喜欢上可每周只有一节,每考完一次试就被老师骂一次,真没劲!”3.家庭方面的原因。

(1)农村大多家长文化程度低,就学意识差。

他们以自己的经历对待孩子的成长,因而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看到孩子升学无望或成不了什么大器,就强迫孩子弃学从农、从工、从商,及早步入社会自谋生计。

(2)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思想僵化。

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缺乏监护,性格孤僻,感情脆弱,缺乏群体意识,稍有疏忽,便流落到社会上。

(3)农村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依然存在。

4.学校方面的原因。

由于当前学校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时主要看升学指标完成情况,致使学校领导、教师无可奈何,只能采用苦干加蛮干的办法,无条件延长教学时间,增加课时量,教师轮流上阵,学生则处于盲目应考、争先排名的惊恐状态。

学校这种近乎非人道的教法,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学生长期淹没在单调、枯燥的学习中,毫无自身发展的空间,个性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便从“乐学”转为了“辍学”。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不断滞涨,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生选择放弃学业,前往城市打工或者放羊山林。

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问题的解决并不容易。

本文将从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和对策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家庭经济困难农村贫困户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条件不稳定。

他们常常无法支付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用,难以保证子女正常的学习生活。

因此,孩子们不得不去外面打工挣钱,为家庭排忧解困。

许多农村小学生因此而辍学或者休学。

2. 学校教育水平不高农村小学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方面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

许多乡村教师教育水平不高,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平较差,因此很难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和教学环境。

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差,学生们缺乏学习动力,缺乏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也是导致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之一。

3.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小学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一部分农村小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在了城市打工上,成为了城市化的一部分。

在农村生活一辈子,孩子们看不到未来,缺乏梦想和追求,只能追逐外面的世界。

二、对策分析1. 完善农村教育设施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修建更好的教育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

2. 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基本单位,也是第一所学校。

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让他们形成合理的人生规划。

3. 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助力度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政府应该加大教育资助力度,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避免因经济原因而辍学或者休学。

4. 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些优秀的农村小学生,可以通过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帮助他们在未来成为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合作才能有效解决。

农村学生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学生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学生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关键词〕农村学校;学生;流失;原因;对策随着以新课程改革和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为标志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农村落后地区初中学生流失出现了反弹,这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反思。

笔者在此就农村学生流失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流失原因分析首先,近年来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变化不大,国家要求职普比例大体相当,要求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到职业教育学校读书。

但实际上国家的用人政策并没有向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倾斜,有的用人单位甚至歧视职业学校毕业生,初中生觉得上职教学校没有出路,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升入普通高中没有希望,就早早退学打工。

很多农村籍普通高校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有些则回到了家中。

在这种形势下,“读书无用”思想滋长起来。

其二,一些地方政府对辍学问题不重视。

虽然《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但多年来地方政府对贫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的帮助离实际需求相差很远,对贫困学生的救助比例低,政府拿不出有效的控制流失措施,往往只要求学校对贫困生实行减、免、缓等政策。

其三,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政府和学校对《义务教育法》宣传还不够深入,社会上有法不依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农民、甚至干部不知晓不让子女完成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

其四,由于升高中人数有限,竞争激烈,学校压力大。

学校、教师不可避免地尽可能利用空闲时间上课、辅导,导致部分学生不堪重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产生厌学、畏学情绪而辍学。

学校以学生成绩高低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教师更是把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视为自己评优选先、晋升晋级的重要条件,因而在教学中急于求成,高强度训练,延长晚自习时间,学生则无法承受过重的负担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教师中有的教法陈旧,有的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做细致的调查了解,不做正面引导和鼓励,一味批评指责,甚至把学习较差的学生视作班级的累赘,从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成了流失生。

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不断落后,农村学生流失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就业机会的不足、生活条件的差异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改善农村学生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导致农村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很多农村学生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条件,这使得他们选择离开农村寻求更好的学习机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吸引农村学生留在农村学习。

就业机会的不足也是导致农村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很多农村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找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就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吸引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村学生有更多的工作选择。

生活条件的差异也是导致农村学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市相比农村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多的娱乐和文化活动,这吸引了很多农村学生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村地区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农村学生留在农村发展。

家庭经济困难也是导致农村学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农村学生家庭无法承担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只能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打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生的资助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让他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农村学生流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就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大对农村学生的资助力度,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分析乡村学校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1. 师资力量不足:由于薪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等因素,吸引优秀人才来到乡村从事教育工作较为困难。

这导致乡村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2. 教育资源不平衡: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学校往往缺少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等。

同时,课程设置也相对简单,不能满足全面发展的需求。

3. 学生流失严重:农村地区常年面临人口外流现象,许多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这导致了乡村学校人数减少,规模缩小,并且在负担方面也面临很大压力。

4. 资金投入不足:相对于城市学校,乡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较少。

这意味着教师的工资待遇无法提高,学校建设和改造也无法进行充分发展。

二、对策建议要解决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公民个人等。

1. 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农村教师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乡村从教。

同时,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2.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和课程设置的投入。

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并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兴趣和特长。

3. 增强家长参与度: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使其成为学校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开设家长参观日、家长会议等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4. 引导人口回流:除了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返乡创业和就业。

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减少学生流失。

5.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政府应该增加对乡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

确保每个乡村学校都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和改善师资队伍、硬件设施和课程设置等方面。

三、总结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05(B)—0010—02近年来, 全国大多数地区已基本实现“普九” , 但农村学生流失却依然是困扰和阻碍“普九”工作的一大难题。

即使是已实现“普九”的地区, 制止农村学生流失, 仍是巩固“普九”工作成果的重点, 这一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一)家庭因素。

农村, 特别是一些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农村地区, 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双双外出务工, 他们把子女托付给年迈的父母或是亲戚。

可有些老人无能力照顾好孩子, 或是亲戚不负责任, 这样,这些孩子就成了“变相”的孤儿。

生活上诸多不便, 思想、学习上无人关心, 学校和家长不能互通信息,使得一些学生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 慢慢地也在社会上流浪, 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再也不愿到学校去读书了。

(二)学校因素。

新的课程标准虽然已经颁布实行了几年, 但是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地位却没有动摇过, 不合理的评价制度、考试制度使现在农村许多学校畸形发展,为了所谓学校声誉和领导政绩, 一些教师甚至领导不是认真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而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 认为“一好便可以遮百丑”。

学生能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的其他各项工作是否搞好了, 在他们的眼中都无关紧要, 关键是看能否出几个“人才”。

学校重视“尖子” 生,轻视后进生;对优生开小灶,对后进生熟视无睹, 这严重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 有些教师不是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而是态度粗野,方法简单。

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在班上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加之一些教师采取一些落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有些学生干脆就不再来上学。

(三)社会因素。

“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教育发展中永不停止的动态过程, 它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入学人口的逐渐递减,二是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调整过程中, 如果不加强教育资源管理的工作,不从科学合理、讲究优化与提高效益方面考虑问题,就会有违调整的初衷。

农村学校学生外流的原因和控制举措-最新教育资料

农村学校学生外流的原因和控制举措-最新教育资料

农村学校学生外流的原因和控制举措一、农村学校生源外流的原因1.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客观上造成农村学生向城市转移。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农民的眼界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农村家长不甘于永远以种地维系生活,他们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向城市发起进攻,到城市求职、打工;另一方面极力创造条件,把子女送进城区学校,希望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使农民舍近求远,一部分舍义务教育而花费昂贵的学费进入城区民办私立学校,另一部分选择在县城公立学校在县城租房陪读。

2.城镇化进程加快促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转移,农村许多青壮年纷纷在城里买房置业,农村人口大量进城,与之同时进城的还有他们的子女。

同时,国家近年来关注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问题,许多农民工的子女选择了随父母进城就读,造成了农村学生的流失。

3.城乡学校存在的现实差距让家长选择送子女到城里学校就读。

随着教育均衡工程的推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已大为改善,但由于文化积淀、学校管理、办学规模过小、学校办学软件建设滞后等原因,造成部分农村学校师资结构老化、不合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导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甚至一般的学生纷纷涌向硬件设施好、师资力量较强的城区学校求学。

再有,即使农村城市学校条件完全相同,甚至农村学校条件优于城市学校,只要有条件,部分有思想的农民仍希望把子女送到城里,让子女更早的适应城市环境,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最终,家长相互影响,纷纷把子女送到城里读书。

此外,部分学生家长存在攀比、从众心理,总认为城里的老师水平高,条件好,总是想方设法为孩子找一所好的学校,其他家长觉得邻居的孩子都在城里上学了,因此也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入城里学校。

二、农村学校生源外流的控制举措1.提高全体教师思想觉悟,落实责任目标。

学校全体教师要认识到学校初中学生的数量和质量是关乎整个学校生存发展,关乎每位教师切身利益的大事,在这件事上,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学校领导要认识到学校生源外流的严峻形势,要把控制生源外流作为学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抓紧抓好。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农村小学生源流失是指农村地区小学生数量下降或流失到其他地区就读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农村小学的发展和教育水平产生了不利影响。

针对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对策分析,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1. 教育资源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素质和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无法与城市相比。

这导致了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在农村小学就读,而选择将孩子送到城市求学。

2. 学校条件差:一些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和环境条件较差,比如教室狭小、设备简陋、缺乏图书和多媒体设备等。

这些条件限制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一些家长不满意并选择将孩子转学到城市。

3. 家庭经济压力: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费用和教育支出都较高,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送孩子到城市读书需要承担较大经济负担,而在农村就读可能可以减少一部分支出。

4. 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传播的便捷,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一些家长认为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不高,转而选择将孩子送到城市学校,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1.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培训:通过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质量。

可以通过与城市学校合作,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2. 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设施: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学设施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政府投资、募捐等方式筹集资金,改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设备等设施条件。

3. 加大对农村家庭的教育经济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农村家庭的教育经济补贴,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鼓励他们将孩子送到农村小学就读。

可以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储蓄的宣传和支持,引导家长更有针对性地投资孩子的教育。

4. 推动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使之能够与城市小学相比较。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与对策1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学生的源流失越来越普遍。

研究发现,这是由下列因素共同造成的。

1.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一般。

由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部分家长希望把孩子送到城市的一流学校,以追求更好的教育。

2.农村地区人口流动流失,学生缺乏社会环境的支持,参加非正规教育活动或正式教育活动机会较小。

道德观念相对落后,家长对教育会聚无比需求,孩子想放弃上学的念头比较容易产生。

3.农村地区的水平拖累,许多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一些公共服务存在落后、落实不完善、运行不畅等问题,困扰着学生和家长,加重了家长心理负担,使孩子不愿再上学。

2农村小学生流失的对策要想改善学生源流失现象,必须加强农村小学教育建设,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改善学生就学环境,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1.给予经济支持,促进农村教育建设。

建立一种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分级财力支持机制,给予困难的家庭财力援助,为特定家庭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减轻就学负担。

2.完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服务。

加强农村小学的设施设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教学设施,改善教学环境,完善一定的安全性,改善供给情况,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3.创新农村小学教育模式。

密切关注和发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发展个性化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引入小班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便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回报。

4.拓宽学生参与课外社会活动的机会。

建立多的实践性的、与社会联系的课外活动,提供优质的社会环境给学生,进行优秀文化传承,帮助学生熟悉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充实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总之,想要有效遏制农村小学生流失,大力改进农村小学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必要的,以期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一起追求美好的明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学校学生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裴伟国
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01期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严重,既有客观上的流动原因,也有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

合理布局中小学教学,加大财政投入,培训教师,科学管理,是保证农村教育稳定的前提。

近几年,农村中小学校在校生数量不断减少,以至于形成了十几人、几十人不等的麻雀学校。

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而且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造成了农村中小学人去楼空的尴尬局面。

究其原因有二:
一、城镇化步伐加快,人口流动加速,学生外流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快速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外流,学生随父母就读,学生也外流。

一方面,城市学校生源爆满;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冷冷清清。

这是农村在校生数量减少的客观原因。

二、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质量滞后,产生连锁反应
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中小学投资渠道单一,学校财政困难,无力改善办学条件。

大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无从谈起,语音室、实验室、图书室几乎为零。

因为投资少,中小学教师培训也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教师沦为教书匠,对课堂教学艺术心有余而力不足。

教学科目单一,英语、体育、美术教师几乎为零,科目开足开全只能是一厢情愿。

在校中小学生生活单一,教师生活质量低,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幸福在农村学校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农村教师不仅承担老师的职责,还担负着父母的角色。

我调查了一个乡镇的26所小学,90%的小学教师一周只回家一次,其他时间都在学校。

一边辅导学生,一边照顾学生生活。

即便如此,教学效果依旧甚微,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开展,农民的口袋富了起来,对孩子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某县为例,私立学校遍地开花,生源爆满,有的家长甚至租房在县城居住,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农民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愿望体现在许多方面,这也是造成农村学校学生减少的间接原因。

这两种直接或间接原因对农村公办中小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生源锐减,形势逼人,农村教育面临严峻考验。

我认为当前形势下,对策如下:
一、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按照国家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根据各地实际经济条件年增4%的目标一定要逐步实现。

地方政府、村组织也应该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彻底改变学校面貌,提升办学条件。

不仅要充实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器材,还要完善普通教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和各种专用器材室。

上级主管部门要积极挖掘潜力,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完善育人环境,缩小与城市办学条件的差距,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发展。

二、合理布局中小学,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优势
中小学的布局是要根据地方人口、地貌、经济的特点,经过科学的论证的。

既要遵循上级规定,又要切合学校实际,合理布局中小学,适度规模办学,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发挥教育优势。

经过科学论证之后,一个地方的规划要纳入文件,遵循教育规律,并固定下来,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变动,以增强教育规划的持续性。

再一个方面,要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利用近几年实施的校舍安全工程,加快落实中小学布局调整。

20-30人的学校,根据实际,能撤并的坚决撤并。

实行集中办学,规范化管理,加强集中管理的规模,提高办学的效益。

三、提高待遇,完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好学校需要好教师,好教师应该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师德,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与能力。

好教师需要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与办法,贴近教育教学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切实让教师在农村留得住,稳得住,沉下心,为农村教育奉献赤诚之心。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师资力量加强。

农村的许多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外流严重。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跟不上,造成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教育教学缺乏活力。

针对这种现状,我认为:一是适当扩大农村学校的师生比例,在编制上高于城市教师,农村学校才可能配置体音美教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缩小城市和农村教师的生活质量差别,稳住农村教师。

三是制定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师计划,制定帮扶制度。

四是加大对农村校长、教师的培训力度,划拨经费保证教师都有培训的机会,从而开阔教师的眼界,让教师学到教学本领,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四、狠抓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
抓质量的前提一是有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加大对校长的培训和管理,是建设一所好学校的前提条件。

为此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校长、教师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从制度上管理校长。

二是有一批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骨干教师、业务标兵。

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关心教师生活,只有做到对教师全面关心,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与生存环境,教师无后顾之忧,他们的教学积极性才能得到保证,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才能有所保证。

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大兴教研教改之风,研究农村教育现状,因地制宜搞教育。

科学管理,打造农村教育名片,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就是有科学的管理作保证,更新教育理念,创办自己的特色,赢得了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农村中小学应该很好的借鉴。

总之,教育部门、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以上分析,做科学调查和针对性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才有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