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受众对网络舆情的需求起源_顾明毅

合集下载

请闸述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网民特质、舆论特点、标志性

请闸述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网民特质、舆论特点、标志性

请闸述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网民特质、舆论特点、标志性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样,网络舆情的成长总是与一些标志性的事件有关。

综观网络舆情的发展史,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标志性事件寻找到其发展的规律。

通过梳理这些事件,可以大致看出网络舆情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本文试图通过不同技术的发展及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将网络舆情的发展分为萌芽、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继续发展壮大和理性发展五个时期。

而每一时期都通过特定的网络舆情事件分析出这一时期网络舆情的特点,为政府如何监管舆情提供理论支持。

一、中国网络舆情的萌芽阶段(1998年—2001年)参考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中国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始于1998年。

而网络舆情的出现则是在1998年以后,从1999年开始,网络舆情开始在我国批量涌现,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南海撞机事件等重大事件起到了催化和激发作用。

在此期间,政府对网络舆情干预较少,国务院网络舆情局2001年才得以组建。

这一时期网站少、网络空间小、网民也少,而网民能够自由发言主要通过聊天室发帖和论坛发言两种方式,这一时期的网络热点相对较少,政府对网络舆情没有重视,所以被称为网络舆情的萌芽阶段。

1、1998年:印尼排华引发的骚动,第一次引发了网络舆情的大热潮1998年5月13日到1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的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暴动,导致1250人死亡。

事件发生后,由于印尼当局故意隐瞒加上网络的普及力度不够,内地媒体并没有报道这方面的信息,中国的民众多数并不知情。

但是网民发布的血腥照片与暴力事件信息,激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抗议。

而这个事件经由多数网民的推动,国内的民族主义、爱国情绪空前高涨,第一次掀起了网上舆情的大热潮,体现了网络的正面影响。

这次事件是中国网络與情发端的标志性事件,实现了网络舆情从无到有的突破,标志着民众开始在网络上表达情绪与意见,催生了网络舆论的发展。

此时,中国网络舆论是以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也是中国网民应对暴动的一种途径。

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与演化规律

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与演化规律

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与演化规律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与公共事务相关的信息和观点,它可以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与演化规律的研究对于了解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以及相关的演化规律。

一、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1.信息生产阶段网络舆情的传播始于信息的产生。

信息可以来源于各种媒体报道、个人表达、评论等。

网络上的用户通过撰写文章、发布微博、评论等形式将信息传播给其他用户。

2.信息传播阶段一旦信息产生,它会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出去。

个人用户可以通过分享、转发、点赞等行为将信息传播给自己的社交网络圈子,而热点信息还可能被媒体机构转载、报道,进一步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3.信息接收与反馈阶段当信息传播到用户群体中时,用户会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到信息。

他们可以通过浏览网页、阅读新闻、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信息内容。

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行为表达自己对信息的态度和观点。

二、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1.流行度规律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流行度的规律。

刚产生的信息可能只在个别用户之间传播,但随着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和传播范围的扩大,信息的流行度逐渐增加。

当信息的流行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形成网络舆情的高峰期。

2.倾向性规律网络舆情的传播往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倾向性的信息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共鸣和转发。

此外,社交网络上的用户也更愿意接收与自己倾向性相同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倾向性的传播。

3.影响力规律网络舆情的传播也受到影响力的规律所制约。

一方面,网络舆情中有些信息可能是由于权威媒体的报道或知名人士的发言而引起关注和传播的;另一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言论也更容易引起其他用户的关注和传播。

4.舆论引导规律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舆论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媒体机构、公众人物和意见领袖具有舆论引导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个人声望、专业能力等方式对舆情进行引导。

网络舆情的演化与控制

网络舆情的演化与控制

网络舆情的演化与控制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舆情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重要。

有时候,一条言论或一个事件通过社交媒体扩散,能够在短时间内影响到数以千万计的人。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网络舆情,成为了我们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网络舆情的演化网络舆情的演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演化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信息发布阶段。

舆情事件通常开始于一条信息的发布,可能是一张图片、一则文字或一段视频。

这些信息可能是正面、负面或中性的,但只有在被发布和扩散后,它们才会产生舆情效应。

2.信息扩散阶段。

一旦信息被发布后,它会迅速扩散到整个网络。

在这个阶段,信息往往会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渠道进行传播,因此,扩散速度很快。

3.信息影响阶段。

当信息被人们看到后,它就开始对人们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

这个过程可能是正面的、负面的或中性的。

4.信息反应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对信息做出反应,并且开始讨论这个话题。

这个过程可能会引发新的信息发布和扩散,因此它是演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

5.信息收尾阶段。

网络舆情事件有一个自然收尾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网络上的讨论开始逐渐降温,事件渐渐被遗忘,直到新的事件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网络舆情的控制针对网络舆情的演化,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控制措施,以减少负面舆情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1.建立良好的网络氛围。

建立良好的网络氛围是控制网络舆情的第一步。

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面各自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需要大力倡导文明用语、和谐互动、平等尊重的网络文化,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让网络空间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地方。

2.及时回应舆情事件。

及时、果断地回应舆情事件,对于控制舆情事件的发展和扩散非常重要。

当发生舆情事件时,政府、企业等机构应该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解释事件的真相。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的沟通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关切和疑虑,有效避免误导公众情绪。

舆情概念解析

舆情概念解析

舆情概念解析舆情与舆论在当下中国被广泛混用,这是长期受中国的历史渊源影响产生的偏差。

在中国,如果说舆论是指民言,那么舆情所代表的本意指代的则是“民意”,即百姓的情感和情绪。

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舆情”一词最早现于唐朝,具体出处仍有争议,王来华等认为出自《全唐诗》《献乔侍郎》中的“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

事实上,在文字记录之前,“舆情”已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痕迹。

在以民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系中,要求统治者重视民众的意愿和态度。

但有意思的是,在古人的“舆情”概述中,舆论与舆情混杂使用情况普遍存在,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究其典故,不让“开口”,本应阻止“舆论”,但探其深处,“口”又衍生到“心”,言自心生,又涉及到舆情;又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先情后论,也是如此。

通过综合相关研究,本文结合古代社会特点,认为舆论与舆情混用情境的出现,源自古代社会等级体制下“言语”需要。

在阶级社会中,创建言语中“言外之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舆”本可指代底层人民,但在皇权体制下,无法全面囊括统治者对各阶层化言语表达要求。

而民意一词的模糊性适应了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用“民”,尤其是民意代替舆论、舆情的使用习惯,是造成这种偏差的经验来源。

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发展让舆情空间发生了重要变化。

在西方思想冲击下,“公表于外”的舆论与舆情相互转化的整体发展特点和研究方法,促进舆情理论认识体系的发展。

但需要指出的是,舆情与舆论的相互转化,让以“格义”为特点的词语混用情况极为凸显。

伴随着格义上的混用,舆情与舆论也突显出了两级分化的发展趋势:舆论被注入民主观念, 建构为社会的主流话语, 在社会话语体系和权力结构中不断正当化与合理化;舆情则因为传统社会的桎梏, 在一定程度上被时代遗忘或“闲置”, 成为一个远离社会主流话语的“旧概念”。

舆论是“积极的发动”,舆情是“消极的服从”。

不过,通过近代以来诸多学者的研究积累,学界对舆论和舆情的关系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舆情是一种潜在舆论;舆论是在一定舆情基础上形成的;两者都属于人类精神现象范畴,涉及人类社会生活,是社会群体集体性心声和意愿的反映。

第一章 网络舆情概论导言

第一章 网络舆情概论导言
网络舆情概论
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
课程用书: 《网络舆情概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编:周蔚华 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
章节概览
第1章 导言
• 第1节 网络舆情概念
• 第2节 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类型 • 第3节 网络舆情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3章 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
• 第1节 网络舆情传播源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所表达的公众情绪,究其本质是社会情绪在互联网这个可见载体上的 公共表达。 互联网既是舆情表达的载体,也为记录、监测社会情绪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与手段。监测了社会情绪, 也就为推测社会心理的变化与发展规律提供了直接依据。
三、网络舆情的中国特色
两个舆论场的割裂与互动 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化表达 社会转型期的焦躁情绪与非理性表达
美国传播学大师沃尔特· 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了《公众舆论》一书。作为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的学者之一,他开创性地提出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他的《公众舆论》对舆论研 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舆论是从哪里来和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 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 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 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 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 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 第3节 网络舆情与地区形象
• 第4节 网络舆情与个人形象

网络舆情生成及应对策略的思考

网络舆情生成及应对策略的思考

网络舆情生成及应对策略的思考网络舆情的生成及应对策略一直是各行各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对企业、政府以及个人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对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特点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思考和讨论,希望能够为各位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网络舆情生成的原因网络舆情的生成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信息传播速度快: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一条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传播到全世界。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使得网络舆情的生成速度也大大增加。

2. 社交媒体的兴起: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贴吧等平台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平台成为了舆论的发声者和传播者,也使得网络舆情的产生更为容易。

3. 匿名性和传播性强:互联网上的用户大多数是匿名的,这种匿名性使得用户更容易发布负面消息或传播谣言,而且一条消息在经过多次转发后,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

4. 舆情热点事件的挑起:一些社会事件、突发事件或者热点事件,可能会在网络上引发大量的讨论和争议,这就是网络舆情的热点事件。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相比传统媒体的舆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 传播范围广: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非常广,可以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

3. 匿名性和不真实性:网络上的用户大多数是匿名的,这就使得网络舆情有很大的不真实性。

4. 情绪化和偏激性:网络舆情往往具有很强的情绪化和偏激性,容易引发用户的情绪化回应,甚至造成一些过激行为。

5. 舆情影响力大: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大,一旦爆发舆情事件,可能会对企业、政府、个人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三、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思考面对网络舆情的生成和传播,各行各业都需要思考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的思考:1. 及时发现和监测:企业、政府、个人等需要及时发现并监测网络舆情的生成和传播情况,了解舆情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2. 积极回应和正面宣传:一旦发现网络舆情,需要积极回应和正面宣传,及时发布公开信、道歉声明等,消除负面影响,恢复公众的信任。

解读互联网反腐的“光靶效应”——对“表哥”事件中舆情传播规律的深层次思考

解读互联网反腐的“光靶效应”——对“表哥”事件中舆情传播规律的深层次思考

解读互联网反腐的“光靶效应”——对“表哥”事件中舆情
传播规律的深层次思考
顾明毅
【期刊名称】《新闻爱好者》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2012年“8·26”特大交通事故照片引发“微笑局长”事件,事件中安监局局长受到网民集中关注.本文以此事件为代表,探索了舆情传播显现出的“光靶效应”,通过定义对舆情事主的“光靶效应”及分析网络受众传播状态,深入研究了传播规律、阶层属性、矛盾碰撞过程,发掘其社会性成因并提出应用对策.为全面认识互联网反腐的传播价值和意义,充分理解和积极应对公众传播权利的实践创造,严肃认真对待网络反腐的社会机制表达及其蕴含的改革诉求,提供了建设性策略和参考意见.
【总页数】4页(P4-7)
【作者】顾明毅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广告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治理策略——基于对2013年度24件舆情典型事件的分析[J], 彭辉;姚颉靖
2.反腐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特征分析——以“表哥”事件为例 [J], 许伊雯;
3.教育网络舆情总体特征及传播规律分析——以2018年河南省教育舆情热点事件为例 [J], 王海燕; 张磊
4.教育网络舆情总体特征及传播规律分析——以2018年河南省教育舆情热点事件为例 [J], 王海燕; 张磊
5.互联网金融典型事件舆情研究——基于对e租宝、中晋系等事件舆情大数据的分析 [J], 丁晓蔚;高淑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网络意见领袖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机制

网络意见领袖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机制

网络意见领袖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机制【摘要】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7.31亿,占总人口近半。

网民数量的增加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许多学者认为信息传播方式转变为去中心化传播,本文认为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是去中心化传播的过程而是由“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便是网络意见领袖。

本文以网络时代在线意见领袖的概念及传播特征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目前网络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从而总结出信息时代网络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如何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

【关键词】意见领袖;社会舆论;作用一、意见领袖概述二、网络意见领袖传播的基本理论顾明毅教授将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早期传播阶段、社會性知情阶段、社会性表达阶段、社会行动阶段和媒体纪念阶段。

本文选取五个阶段中对社会观点形成的重要阶段,即社会性知情阶段、社会性表达阶段、社会行动阶段,结合各阶段对应的不同作用机制,即议程设置理论、框架理论以及社会动员三种传播机制来分析网络意见领袖对社会舆论形成的作用机制。

(一)议程设置的知情表达议程设置是指将各种重要性事件的讨论进行组合排列。

在传播学中议程设置被分为传媒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三个部分。

这三项议程可以单独发挥作用,许多时候也需要结合使用。

但这三项议程都需要意见领袖这个转折点的参与。

意见领袖在议程设置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三种,第一,个人议题到公众议题。

意见领袖通过对某一议题的高度关注与合理分析引发其关注者对该议题的关注和讨论,将个人议题上升到公众议题。

第二,社群议题到公众议题。

意见领袖通过在某一群体范围就某一议题的讨论引发公众讨论或某一群体自发就某一公共问题进行讨论。

第三,社会事件到公共议题。

社会中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能够迅速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政治丑闻以及重大媒体事件等。

此类事件影响大关注度高能够迅速成为媒体事件,并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此时意见领袖的作用极为重要,因为意见领袖对信息的把握、时间的分析以及议论的观点都会影响大众社会观点的形成。

第一章 网络舆情概论导言

第一章 网络舆情概论导言
-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所表达的公众情绪,究其本质是社会情绪在互联网这个可见载体上的 公共表达。 互联网既是舆情表达的载体,也为记录、监测社会情绪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与手段。监测了社会情绪, 也就为推测社会心理的变化与发展规律提供了直接依据。
-
-
三、网络舆情的中国特色
两个舆论场的割裂与互动 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化表达 社会转型期的焦躁情绪与非理性表达
• 第11章 网络舆情信息的经营
• 第1节 网络舆情的商业价值 • 第2节 网络舆情产业的经营 • 第3节 网络舆情产业的发展
• 第12章 网络舆情的管理
• 第1节 网络舆情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 第2节 网络舆情管理的方式和内容 • 第3节 网络舆情管理的国外经验
-
章节概览
• 第13章 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
-
-
2 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类型
-
一、网络舆情的特征
渴求新知、猎奇探究、彰显个性、娱乐时尚、减压宣泄、跟风从众、追求平等、渴望创新、自我实 现。
——毕宏音:《网民心理特征分析》 来源具有广泛性和匿名性,倾向于问题揭露与现实批判,具有突发性,传播易出现群体极化倾向, 能够形成更大的群体压力。
——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 开放性、迅捷性、丰富性、互动性、落地性、有限性、情绪性和易控性。
• 第1节 突发事件概述 • 第2节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 • 第3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与危机管理
• 第14章 网络舆情与社会形象
• 第1节 网络舆情与国家形象 • 第2节 网络舆情与机构形象 • 第3节 网络舆情与地区形象 • 第4节 网络舆情与个人形象
• 第15章 网络舆情与政府决策

第七章 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演示课件-精选.ppt

第七章 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演示课件-精选.ppt
“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发 表什么言论,颁布什么样的政策,社会都会给以其负面评价。网络时代,对公共事件的处理稍有不 慎,或者日常工作中出现疏漏,都有可能陷入此种恶性循环。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他们 说真话还是说假话,都会被认为是在说假话。
精品
三、趋势与走向判断
(三)注重反映思想及情绪内容 网络舆情归根结底是网民关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情感认识和思想反映,因此,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 析与研判时,不仅要分析舆情信息的文本,更要着重分析背后网民的思想意识,这样才能准确了解 舆情特点,把握发展趋势。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使得其相对于现实社会的言论环境更为自由,网民在网上的言论很多与其现实身 份是不相符的,如网络暴民、网络愤青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现实生活中较为有教养、含蓄的白领及学 生群体。从网络舆情的预警的角度看,网络舆情中隐藏着的、未公开表达的情绪、态度、立场和意 见,更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否则,很容易从网上发酵,最终走向现实社会,由虚拟的网络舆情发展 为现实的矛盾危机,例如多地爆发的PX事件。
精品
三、趋势与走向判断
趋势与走向判断是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核心,是应对与引导的依据。根据汇总到的舆情信息,通 过系统的分析,做出关于舆情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基本判断。这一判断主要是在定量基础上得出的定 性判断,例如矛盾是否会升级、影响是否可控、大规模群体事件是否会爆发、外媒是否会跟进等, 决策者据此可以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
精品
3 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与研判的基本方法
精品
一、技术分析与人工分析
(一)技术分析 目前,对网络舆情分析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网络舆情话题的发现与追踪、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自动 分类、摘要、排重、聚类、敏感词过滤分析等技术都已成熟,许多舆情服务机构均可通过计算机技 术对传统媒体网络版(含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市场化媒体、部分海外媒体)、网站新闻跟帖、网 络社区/论坛/BBS、微博客、网络意见领袖个人博客、网站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24小时监测, 还可对监测结果并进行专业的统计和分进行关键词、关注度、转载率等统计分析。

网络舆情ppt课件

网络舆情ppt课件

特点
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 广、互动性强等特点。
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影响力和决策
网络舆情能够迅速传播并 形成舆论压力,对政府和 企业决策产生影响。
社会稳定
网络舆情是社会情绪的反 映,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 有重要意义。
品牌形象
企业通过关注网络舆情, 可以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 和反馈,维护品牌形象。
CHAPTER
02
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
网络舆情的形成
01
事件触发
特定事件或话题成为网络舆情的触 发点。
信息扩散
通过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渠道, 信息迅速传播。
03
02
公众关注
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形成舆论场。
意见表达
公众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观 点和态度。
04
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
社交媒体
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成为舆情传播的主要
案例一:某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快速响应、透明沟通、积极解决
详细描述
某企业在面临网络舆情危机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承 认问题并道歉,同时公布了改进措施和补偿方案,有效缓解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恢复了企业形象。
案例二:某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权威发布、积极引导、有效回应
平台。
新闻网站
新闻报道和评论对舆情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论坛和社区
短视频平台
如天涯、猫扑等,成为 意见交流和聚集的平台

如快手、B站等,成为舆 情传播的新兴渠道。
网络舆情的影响力
社会舆论
影响公众对事件和问题的看法,形成社会舆论场。
政府决策
对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网络舆情产生的因素

网络舆情产生的因素

网络舆情产生的因素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的一种舆情形态,其产生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事件:社会事件是网络舆情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社会发生某些重大事件时,人们会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和传播,从而引发舆情。

2. 媒体报道:媒体报道也是网络舆情产生的重要因素。

当某一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时,往往会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形成舆情。

3. 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是网络舆情产生的重要场所。

当某一事件在某个网络平台上得到广泛传播时,往往会引发其他平台上的讨论和转发,从而形成舆情。

4. 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网络舆情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某一事件涉及到公众的情感需求时,往往会引发公众的强烈反应,从而形成舆情。

5.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也是网络舆情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某一事件通过某些特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时,往往会引发特定人群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形成舆情。

从受众需求谈新闻娱乐化倾向——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分析

从受众需求谈新闻娱乐化倾向——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分析

46
需要的实现。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媒体从网页、论
坛、博客等传统网络媒体发展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 受众在网络上存在、聚集的方式也从浏览、讨论、关注、 围观发展到微信时代圈群化的网络生存方式叫在新媒 体时代,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成为受众参与新闻活动的主 要工具,受众不仅是聆听者,也是参与者,其尊重需 要在参与过程中逐渐凸显。通过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 习、反馈,受众将参与方式由主动观看转变至主动参与。 参与工具的提升带来反馈的即时,当某一热点事件出 现时,受众可以全程即时向媒体提供反馈,与其他受 众进行互动,表明态度、提供指导性意见,在他人采 用该意见或对该意见表明积极态度时 ,尊重需要便得 到实现。受众在实时对话、在线交流中实现广泛参与, 在互动中提升参与度。在愈加开放、包容、多元的网络 环境中,受众角色进一步提升至生产者、忠告者、建 议者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角色,在进行参与、反馈、 建议的行为中,受众的自我尊重需要得以满足。
2基础娱乐需要倾向凸显,新闻遭遇泛娱乐化困境 受众基础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与爱
的需要。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移动终端设备的普
45
THE FRONT ► 前沿
及在互联网环境下改善了受众接收新闻的条件,提高 了受众收发信息的能力,刺激了受众的基础需要,尤 其是对娱乐的需求愈发突出。
2.1受众追求基础效用最大化:扩大新闻娱乐化 影响范围
3.1议题需求转变,价值理性回归 如今,受众往往基于生理需求的感官刺激去接触一 些娱乐性信息,但长时间接触同质化内容后难免审美疲 劳,从而寻求带有严肃性议题的新闻信息。需求倾向性 的转变表明受众价值理性的回归,价值理性强调伦理的 重要性,过去对娱乐特质新闻的追求一定程度上起到解 放受众心理作用,但随着新闻娱乐化程度加深,一些暴 力、色情、政治反动的“新闻”披着娱乐化的外衣向大 众传递者违背伦理道德的信息,伦理的回归,带来受众

网络舆情的演化分析与预测

网络舆情的演化分析与预测

网络舆情的演化分析与预测一、网络舆情的定义网络舆情,简单来说,就是透过网络传播的舆论信息。

其迅速传播、广泛影响的特点,使得网络舆情不仅仅是对个人声誉和企业利益,甚至对国家政治稳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网络舆情的演化网络舆情的演化,它的发展和变化速度之快,深入影响的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过去传统的舆情传播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网络社交工具的出现,网络舆情不仅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传播方式越来越丰富,同时感性话题和社会热点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的主要话题,而且针对网络舆情的驱动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最初期的网络舆情是以评论、转发等方式在互联网中传播的,起初是以一些名人、政要等为主题,随后出现了更加具有敏感性、社会热点性的话题和事件,导致网络舆情的扩散速度和影响范围大大增强。

同时,随着微博、微信、乃至于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的兴起,网络舆情的传播迅速增加至移动互联网中。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在于,决策者和用户均可即时、便捷地获取信息,这对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网络舆情的预测网络舆情的演变之快,对于常人来说也许是无法预知的,但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就能够提前预测网络舆情的演化趋势,进行针对性的舆情应对。

网络舆情的预测主要采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深度剖析。

例如,利用情感分析算法对网络舆情中的各种情感倾向进行识别、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事件的演化。

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图分析、话题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工具,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预测效力。

四、网络舆情的应对网络舆情的应对需要结合其演化的特点和预测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舆情应对策略。

首先,要重视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设,建立舆情监测和反馈机制,积极采取防范性措施。

其次,针对不同的事件和话题,设计特定的应对策略。

例如,对于一些社会热点或敏感事件,首先要重视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要针对舆情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微信舆论的交往生成与传播扩散

微信舆论的交往生成与传播扩散

微信舆论的交往生成与传播扩散
顾明正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8(000)008
【摘要】微信不但是信息传播聚合的平台,更成为舆论生成与扩散的舆论高地。

微信舆论的生成已然形成了一个新的复杂的网络形态系统,有必要对其生成扩散进行分析。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顾明正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微信的舆论生成与舆论引导策略 [J], 刘晓琴
2.新媒体舆情的生成与传播r——基于微博、微信舆论场的比较分析 [J], 赵作为
3.新媒体舆情的生成与传播——基于微博、微信舆论场的比较分析 [J], 赵作为;
4.微信舆论场传播失范引发的负面舆论分析——以“非法疫苗案”传播为例 [J], 郭致杰
5.微信舆论场的生成、传播与舆情管控——基于青年受众的研究视角 [J], 王延隆;李俊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精选】网络舆情概论

【最新精选】网络舆情概论

多项选择题舆情的辨析:舆情与舆论的界定,舆情与牢骚的界定,舆情与民意的界定,舆情与情报的界定,舆情与恶搞的界定网络舆情的要素分析:网络舆情的主体,网络舆情客体,网络舆情心理意识,网络舆情载体网络舆情的特点:受众性广,参与性强,自由度高,相对隐蔽性,情绪波动性,实时性快,内容性杂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网络论坛,即时聊天,电子邮件,新闻跟帖,新闻组,博客,微博网络舆情的现实根源:贫富差距的加大,生存压力的增加,安全事件的频发,不当政策的出台,贪污腐败的曝光网络舆情的诱因分析:社会事务的关注,发表言论的方便,发布者的隐匿性,信息传播的快速性,网络信息受众广泛,网络舆情关注度高网络舆情监控的意义:社会动态的晴雨表,社会矛盾的展示台,服务社会的吸金石,意见反馈的主渠道,维护稳定的安全门,事件变化的导火索,舆情导控的必经之路网络舆情监控的依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舆情监控的流程: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编报,网络舆论的引导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的内容;重大决策、重大活动的网上舆情信息,重大政策贯彻落实的网上舆情信息,国内外突发事件的网上舆情信息,社会热点问题的网上舆情信息,趋势性。

倾向性。

苗头性的网上舆情信息,业务职能部门的网上舆情信息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的要求:搜集的及时性,内容的准确性,信息的价值性,来源的广泛性,内容的完整性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的范围:属地网站信息搜集,国内涉地舆情的网络信息搜集,境外涉地舆情的网络信息搜集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的方法:网络舆情信息定向搜集法,网络舆情信息追踪搜集法,网络舆情信息随即搜集法,网络舆情信息预测搜集法,网络舆情信息系统搜集法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结果的处理:网络舆情信息的鉴别与筛选,网络舆情信息的分类与归纳,网络舆情信息的汇总与存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的环节:网络舆情初步判别,网络舆情深入分析,网络舆情综合研判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联系分析法,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的要点:及时分析研判,辨别信息真伪,持续跟踪积累,发现苗头迹象,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的机制:定期分析机制,实时分析机制,本地分析机制,跨地域分析机制,多部门分析机制网络舆情信息编报的流程:鉴别与筛选,分类与归纳,编辑与审核,报送与建档网络舆情信息编报的要求:选题要求,内容要求,语言要求,网络舆论引导方法:公布事实说服教育,接力发挥心理暗示,发挥组织团体影响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非网络引导方式,网络引导方式网络舆论信息控制方法:有害舆论,立即删除;控制舆论,技术过滤;有害健康,断网查处;境外渗透,封堵地址简答题:舆情与舆论的区别区别:a舆论是公开的,舆情是可以不公开的b舆论是多数人的意见,舆情是公众里每个人的意见联系:a公众所持有的个体情绪,态度观念和意见等心理活动,经过公开,相互干扰,碰撞,影响后,形成多数人的公开意见,舆情也就演变成了舆论。

核心期刊论文: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核心期刊论文: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顾明毅1原文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11月刊(有修订),引用请标注来源摘要:针对新媒体信息革命催生的网络力量,本文分析了网络舆情形成的背景,概括了网络新媒体社会化特征和受众泛网络化行为,引入传播学前沿的参与体验理论,应用到网络舆情的受众体验中,提出了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下的网络议题升级模型,从受众升级、媒体升级、舆情升级三个方面深入剖析议题的发展趋势,为正确认识网络舆情及媒体参与控制能力提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传播模式、社会性网络、受众体验、第二社会一、问题的提出技术融合和全球范围的媒体创新引起了一场信息和知识革命(阿尔文·托夫勒,1980),这场革命赋予大众媒介史无前例的日益庞大的权力。

人们在工作、生活和娱乐中,自觉地使用持续更新的互联网媒介,WEB2.0时代的创新媒介如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等,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动普通人的行为和认知向某个焦点集中,积聚巨大的能量,对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新媒体融合带来网络新闻及议题引发的传播效果深刻影响到社会权力格局,这已不仅是媒体间争夺眼球的战争。

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个体面临的媒体选择空间应该是越来越大,而网络舆情(特别在互联网上焦点议题上)又形成了一种新的信息垄断。

这种垄断权力来自于网络受众的共同创造和媒介聚类的集中传播。

因此,传统媒体独领风骚的时代已经远去,传媒必须要适应新形式,适应未来媒体受众的行为习惯,因此,对网络舆情的运行模式及传播方法的研究极为重要。

二、对网络舆情形成的分析2.1 网络舆情的产生广义的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 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一种激进观点认为,舆情本身并不是对民1顾明毅,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新媒体经济与体验经济意规律的简单概括,而是对“民意及其作用于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规律”的一种描述。

网络舆情考研试题及答案

网络舆情考研试题及答案

网络舆情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形成的关于某一事件或问题的公众意见。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通常比传统媒体慢。

()A. 正确B. 错误答案:B3. 网络舆情监控的主要目的是()。

A. 引导舆论B. 制造舆论C. 消除舆论D. 忽视舆论答案:A4. 网络舆情分析中,情感分析的目的是()。

A. 确定事件的热度B. 确定事件的类型C. 确定公众的情感倾向D. 确定事件的地点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网络舆情分析的工具?()A. 舆情监测系统B. 社交媒体平台C. 数据挖掘工具D. 电子邮件客户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网络舆情的特点包括()。

A. 传播速度快B. 传播范围广C. 传播内容单一D. 传播形式多样E. 传播效果持久答案:ABD2. 网络舆情的分析方法包括()。

A. 定量分析B. 定性分析C. 情感分析D. 趋势分析E. 事件分析答案:ABCDE3. 网络舆情监控的常见问题包括()。

A. 信息过载B. 信息遗漏C. 信息误判D. 信息不完整E. 信息更新不及时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

答案:网络舆情监控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它可以及时了解公众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预防和减少负面舆论对品牌或个人形象的损害。

2. 描述网络舆情分析的基本步骤。

答案:网络舆情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情感分析、趋势分析、结果解释和报告撰写。

首先,需要从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渠道收集相关数据。

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关信息。

接着,进行情感分析以确定公众的情感倾向。

之后,通过趋势分析了解舆情的变化趋势。

最后,将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并撰写报告。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网络舆情对企业品牌管理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经纬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互联网受众对网络舆情的需求起源
□ 顾明毅 童 兵
【本文提要】本文研究了网络舆情的需求起源,从受众角度研究舆情传播的心理基础。论文认为舆情 需求在三个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可分为背景心理阶段、事件触发阶段和过程升级阶段。应用马 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重点分析了背景心理阶段的受众基础需要层次,探索了不同层次网民的核心价 值诉求,从而有助于认识社会化网络舆情的本质。 G206 【关键词】 互联网受众 网络舆情 需要层次 背景心理 【中图分类号】
图 3 网民的需要层次模型
群属内相互关怀和友爱构成的需要,人都有一种归 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并相互关心和照顾(从中可 以理解《蜗居》电视剧形成部分群体共鸣的关键) 。 (4)第四层需要是尊重与地位,对应于现阶段 的网络受众主要体现为公正、尊重、公平,人都希 望自我尊重、有信心和成就、对他人尊重及被他人 尊重,拥有稳定的社会地位。我国社会正由小康向 富裕水平发展,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坚白领阶层(也 是前文图 1 的中等收入阶层)成为关注高级精神需 求的社会力量,也包括媒体从业者。他们更为积极 地表达对于公正、尊重、公平的需求。正是由于部 分低层次需要的主要矛盾是由特权(包含地位不平 等和不尊重)造成的,所以对于尊重和地位的需要 也能得到广泛的响应和关注。此外,中坚阶层还提 出求知和审美的需要,以抗拒部分网络内容的庸俗 和媚俗取向。 (5)本文认为我国网络受众所寄寓的最高层次
取、 交流沟通、 网络娱乐和商务交易四个大类构成。 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反应,是促使其选
评论和发布能力, 社交网站形成了亲友链、 兴趣群、 需要和欲望。要研究互联网受众需求生成,及网络 包括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 “认知 / 传播模式” 中需求的由来。 本文引入经济学、 (3)网络娱乐 : 络文学。 构成了网络受众不可分割的重要娱乐途径。 心理学和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建立“背景心理—— 中国网民们,尤其是天天在线的年轻人,对虚拟世 界倾注了极大的情感 。 包括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 (4)商务交易 : 上银行、网络炒股、旅行预订等。也在不断增强网 民的网络粘性,互联网对于网民的生活功能和社会 属性在加强。

年来,国内发生了众多网络舆情事件,主要 涉及到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
和方便仍称为受众,下文亦如是) ,也就是通俗意 义的网民。当网民的民意表达集中和集聚时,即为 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由网民在互联网媒介上对其 利益相关或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 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综合。简言之是网民 在触景生情。舆情对于网民而言存在着价值,能够 产生舆情过程,并不是第二社会中“虚拟人”借助 互联网技术的“喧哗” ,而是来源于在现实社会中 真实需求的行为反应。网民把这种现实需求自发地 在网上表达,形成满足需求的意愿,就产生了网络 舆情。本质上,舆情传播就是受需求驱使的受众行 为,也是网络赋予网民更大的能力。因此本文从网 民主体出发,先检视网民的特征和传播行为。 1. 我国网民的主体成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第 28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我国网民规模 已经达到 4.85 亿人,已超过总人口数的 35% ;手 机网民规模超过 3.18 亿人,微博用户数量增长到 1.95 亿,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超过 1/3,网 民媒体使用深度进一步提升,网络已经成为主要的 公众媒体空间。 我国网民年龄结构趋于成熟,30 岁以上网民 占到 41.9%,职业结构趋向稳定,学生群体占网民
二、网民对舆情的需求
网络舆情能够反映互联网受众的真实需求,现 有研究主要通过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分析公众需求在 网络媒介的生成和转化,比如以“使用满足”理论 来解释对新媒体的使用动机和获得,也有人用议程 设置来分析网络受众热点话题创造需求。传播学应 用公众的心理需要和期望带有社会性,是人们在社 择及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前提。需求产生动机,动 机付诸行为,行为满足需求,这构成完整的使用与 满足的过程。对需求的原始假设客观上构成了传播 学强大效应理论派别和有限效应理论派别的起源差 异之一。 本文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和欲望是思想及行 为的出发点。互联网受众需求的起点也来自网民的 舆情因何成为受众需求,就需要阐明网民自组织的
图 1 我国网民的职业构成
现代社会人际交流方式更加间接,网络作为媒 体和交流工具填补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信息和社会 交流的空缺,并充分体现了公众权利的扩张,特别 是知情权和表达权。在智威汤逊 2008 年一项关于 美国和中国大陆青年网络行为调查中显示,73% 的 中国青年认为其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做任何事情, 说任何他们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话,而这个数 字在美国青年中只有不到 32%。正是由于网络已经 成为我国网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网络舆情对于网 民好比水和鱼的关系,其不但反映了受众的需求, 网络舆情本身也成为网民的需求。
探索经纬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图 2 舆情的受众需求由来及其性质
从而触发了需求。由于舆情资讯在早期表现为一种 现象或行为描述(而不是一种论断) ,这就使得受 众对该舆情话题的认知渴求(表象)直接指向了舆 情事件的内涵(实质) ,使得需求具备了真实性和 问题性,也为下一阶段将舆情需求展开,求得受众 期待的现实开启了大门。 3. 社会人的背景心理阶段
有别于传统学者认为网络舆情独立于舆论,且 网民不构成公民主体代表性的观点,本文认为现有 网民数量和结构,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代表不同阶层 的民众。出于表述方便,下文所指网民或互联网受 众,主要指网民中占总数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群体。 2. 网民使用行为特征 一般理解的网民网络应用行为,主要由信息获 包括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网 (1)信息获取 : 民对各种信息的获取更多地诉诸于互联网和搜索引 擎。网络成为公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媒介。 包括即时通信、电子邮件、博 (2)交流沟通 : 客应用、社交网站、论坛 BBS。拓宽了网民的人际 传播范围,即时通信 IM 与手机短信 SMS 结合构 成了明确对象的交互沟通,博客拓展了精英网民的 全网热点的分层次快速传播通道。
也正是由于网民的持续性积极参与(转发、顶帖、 备了相当程度的受众共鸣基础。作为受众内在的心
能上具备酝酿矛盾及化解矛盾的社会性。 在此阶段, 的途径,并加速了暴露的进程。有学者将受众基础
三、背景心理阶段的受众需要层次
深入分析背景心理阶段的网络受众内在心理, 研究不因事件变化的人的需要。本文回归到心理和 行为科学奠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 类需要分成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 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 高层次排列,下文对网民背景心理的需要层次随之 展开。 背景心理阶段对于网络受众群体是一致的,即 所有网民都具备这样的心理基础,而不同人感受区 别可以用需要层次来体现。心理学对需要研究突出 了基本状态和不变性。 1. 互联网受众的需要层次模型 本文称背景心理阶段为受众内在的需要。人的 需要是指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需要
社会化媒介转移的过程中,受众的权力是递增的。 给网民带来满足需求的效用体验。科学地认识网民
一、互联网受众主体分析
本文研究舆情的切入点,溯源到互联网受众 (虽然具备了强大的主动传播能力,但是出于习惯
2011.11
51
探索经纬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数 29.9% ;收入结构上 3000 元以下收入网民占比 超过 80%。我国网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表明其具有 代表公众意见的基础。根据 CNNIC 发布的第 28 次调查报告,对网民职业构成得出图 1。
递到了受众, 舆情外因形成并作用于受众心理内因, 构成了受众网络舆情的内因,这些需要都是与生俱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1.11
53
探索经纬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来的,不是传播者及政府所能创造的,需要存在于 人的生理要求和其存在条件之中。 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已经历三十余年,经济体制 改革不断深入,在整体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的当代社 会,网络受众的需要层次愈加进步。同时,由于互 联网支持着网民的活跃表达能力,所以需要层次也 是愈加凸显和活跃。本文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 用于当代网络受众,归纳出我国网民的需要层次模 型如图 3。
受众的背景心理,是“舆情有无之前”已经成 熟的受众内在本质。可以发现一些知名网络舆情的 事件本身就具备了重大的话题性,能够激发受众感 情的强烈共鸣,从而导致后续一系列传播行为。这 意味着在每一个网络舆情产生前,同类事件已经具 理准备,即使不存在网络媒介,也会通过别的媒介 渠道表达出来。而网络提供了一种最为便捷和自由 需求的研究仅限于社会关注的负面问题上, 如仇富、 哄客等现象。本文认为,定位于存有争议的社会观 点,给网民群体需求贴上标签,过早划分网民群体 类别,都会掩盖真正需求的发掘。
秩序维护和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公共问 题,我国现阶段新媒体飞速发展带来网络议题引发 的传播效果,开始影响到社会权力格局。正如美国 传媒学者约瑟夫提出,在从过去的大众媒体向网络 中国当代的互联网受众正在享有网络舆情的便利和 自由,并且积极地从网络舆情带来的权力中受益。 受众,英语为 Audience,字面解释是接受的大 众。这里“接受”的原意强化了被动性,容易造成 一种来者不拒的误导。实际上,互联网受众并不是 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网络传播中最活跃的驱动 力量,直接决定了舆情传播的能级。用户需求在市 场学领域已经受到长期的关注,只有作为主体才会 能动地实现需求。而在传播学研究中,以网络受众 需求或网民需求出发的研究尚不多见。如今,无论 是从传播学理论,还是考察现实网络舆情,受众的 主体性已经凸显无疑,因而对互联网受众的舆情需 求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就别有意义。

事件触发——过程参与”的三阶段受众舆情需求模 型,分析受众需求的构成及其性质,如图 2。 在《学术月刊》评选的 2009~2010 年中国十大 学术热点中,网络舆情的民意表达与公民政治参与 高居第二位。当前学者研究重点及成果,主要分布 在舆情过程升级阶段和舆情事件触发阶段,而对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