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精)

合集下载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某某巴彦淖尔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2.下列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杂交组合中,能产生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是()A.A aBb×aabb B.Aab 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3.若绿色圆粒亲本与黄色皱粒亲本杂交,F1只表现出黄色圆粒性状,当F1自交得F2个体2400株,其中黄色圆粒性状中有杂合子类型多少株()A.1500 B.450 C.900 D.1200 4.某生物个体与基因型aabb的个体交配,共产生了四种表现型的后代,其比例为1∶1∶1∶1。

该个体的基因型是()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5.香豌豆中,当C、R两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

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株红花亲本自交,后代开红花的植株中纯合体占()A.1/2 B.1/4 C.3/4 D.1/96.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

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BbB.aaBBC.AaBbD.Aabb7.人的惯用右手(B)对惯用左手(b)为显性;耳朵的形状有耳垂(R)对无耳垂(r)为显性,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对夫妇均惯用右手,耳朵都为有耳垂,未来子女惯用左手,无耳垂的最大可能性为()A.1/16 B.2/16 C.3/16 D.9/168.豌豆黄色(Y)对绿色(y),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胆固醇和磷脂属于脂肪,都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都能促进细胞生长C.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2.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C.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D.水稻细胞的中心体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既可作催化剂,某些情况下也可作为另一化学反应的底物B.酶具有提高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C.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4.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值是自变量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与DNA结合促进DNA水解C.将重铬酸钾溶解在体积分数为95%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呼吸作用中产生的CO2D.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5.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具有密切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能发生B.如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型为Bb的男子产生基因型为bb的精子的原因可能是有关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染色体没有分开C.基因重组只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D.发生生物变异后,细胞核中的基因不再遵循遗传规律6.在硝化细菌细胞中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有()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 D.②⑤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图甲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图乙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图甲可以判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温度是.(2)图甲中在55℃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3)图甲中若温度保持在15℃,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4)图乙中x物质是.④过程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场所有.8.如图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图解(1~5),请据图探讨相关问题.(1)物质1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与RNA的基本单位相比,两者成分方面的差别是(2)催化形成图2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有(供选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解旋酶).(3)图3和图4中的氢键用于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4)RNA病毒相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请结合图5和有关RNA的结构说明其原因:.9.人类Y染色体上有编码睾丸决定因子的基因,即SRY基因.该基因可引导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如图为甲、乙、丙、丁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B、b表示控制色盲性状的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丙的性别趋向为(填男性或女性).丁产生的原因是(填甲或乙)产生了异常的生殖细胞.(2)有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Y,但其性别却表现为女性,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3)若甲、乙没有白化病,他们的双亲也没有白化病,他们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弟弟,则他们再生一个既患白化又患色盲的小孩的概率是.他们生的女孩中正常的概率为(减数分裂正常,均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10.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①指,②包括生物的突变和,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 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 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AA 的个体占,aa 基因型的个体占,此时种群中A 的基因频率为,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三.(15分)11.微生物培养与分离技术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实验技术.根据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分析回答问题:(1)培养基的制备需经过计算、称量、溶化和A:、B:等过程,上述过程中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的是.(2)纯化菌种时为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D:法,其中需用接种环进行操作的是.(3)为达到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的,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培养后,若变红以鉴定其中含有所需细菌.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在选择培养后须进行E:和F:过程,一般通过观察的有无挑选出所需菌种.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胆固醇和磷脂属于脂肪,都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都能促进细胞生长C.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脂质包括脂肪、固醇和磷脂.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解答】解:A、胆固醇和磷脂不属于脂肪,胆固醇和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但脂肪不是,A错误;B、生长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甲状腺激素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两者都能促进细胞生长,B错误;C、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C正确;D、DNA和RNA属于核酸,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综合考查糖类、核酸、脂质等相关知识.2.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C.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D.水稻细胞的中心体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解答】解:A、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A正确;B、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B正确;C、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D、水稻属于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叶绿体、核孔、溶酶体、中心体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既可作催化剂,某些情况下也可作为另一化学反应的底物B.酶具有提高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C.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3、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解答】解:A、酶可作催化剂,当酶自身水解时,也可作为反应的底物,A正确;B、酶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B错误;C、同一生物体内不同酶的催化反应条件不一定相同,如胃蛋白酶的适宜pH在2左右,而唾液淀粉酶的适宜pH在7左右,C错误;D、酶是蛋白质或RNA,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而RNA的合成只需要转录过程即可,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特性,掌握酶促反应的原理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值是自变量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与DNA结合促进DNA水解C.将重铬酸钾溶解在体积分数为95%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呼吸作用中产生的CO2D.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分析】1、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时,8%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等的透性,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2、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需用解离液将组织细胞分离开.3、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解答】解: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pH是无关变量,A错误;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并与DNA结合,B错误;C、将重铬酸钾溶解在体积分数为95%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呼吸作用中产生的酒精,C错误;D、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都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5.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具有密切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能发生B.如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型为Bb的男子产生基因型为bb的精子的原因可能是有关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染色体没有分开C.基因重组只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D.发生生物变异后,细胞核中的基因不再遵循遗传规律【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解答】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能发生,A正确;B、如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型为Bb的男子产生基因型为bb的精子的原因可能是有关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染色体没有分开,B错误;C、基因重组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也能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 错误;D、发生生物变异后,进行有性生殖时,细胞核中的基因仍遵循遗传规律,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和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及特点,能结合两者准确判断各选项.6.在硝化细菌细胞中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有()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 D.②⑤【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分析】图示为中心法则,其中①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形成RNA的过程;⑤表示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④是RNA的自我复制;③表示逆转录过程.③⑤过程只能发生在被少数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解答】解:硝化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细胞内既有DNA,也有RNA,其遗传物质是DNA,所以其细胞内可以发生①DNA的复制,②转录形成RNA,⑤翻译形成蛋白质.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和中心法则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中心法则及其法则,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产生、条件及产物.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图甲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图乙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图甲可以判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温度是40℃.(2)图甲中在55℃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3)图甲中若温度保持在15℃,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不能(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4)图乙中x物质是C3.④过程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解答】解:(1)分析图形可知,当温度是40℃时,净光合速率为0,则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2)由曲线图可以看出,温度为55℃时,两条曲线重合,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3)图甲温度在15℃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所以该温度下植物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植物不能正常生长.(4)图乙中X物质是二氧化碳固定形成的C3,④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无氧呼吸,所以发生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故答案为:(1)40℃(2)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3)不能(4)C3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光合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8.如图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图解(1~5),请据图探讨相关问题.(1)物质1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与RNA的基本单位相比,两者成分方面的差别是物质1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的基本单位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是U(2)催化形成图2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有DNA聚合酶(供选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解旋酶).(3)图3和图4中的氢键用于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G ﹣C (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4)RNA病毒相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请结合图5和有关RNA的结构说明其原因:DNA 的双螺旋结构较RNA单链结构更稳定性.【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解答】解:(1)DNA与RNA相比,主要区别是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的基本单位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是U.(2)图2是由DNA分子脱水缩合形成,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催化.(3)DNA分子中氢键越多,DNA分子越稳定,C﹣G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4)RNA聚合酶是单链结构,DNA分子是双链螺旋结构,其结构稳定性较强,而单链RNA更容易发生变异.故答案为:(1)物质1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的基本单位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是U(2)DNA聚合酶(3)G﹣C(4)DNA的双螺旋结构较RNA单链结构更稳定性【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9.人类Y染色体上有编码睾丸决定因子的基因,即SRY基因.该基因可引导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如图为甲、乙、丙、丁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B、b表示控制色盲性状的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丙的性别趋向为男性(填男性或女性).丁产生的原因是甲(填甲或乙)产生了异常的生殖细胞.(2)有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Y,但其性别却表现为女性,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SRY 基因发生突变.(3)若甲、乙没有白化病,他们的双亲也没有白化病,他们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弟弟,则他们再生一个既患白化又患色盲的小孩的概率是.他们生的女孩中正常的概率为(减数分裂正常,均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考点】伴性遗传.【分析】分析题图:甲的基因型为X B Y;乙的基因型为X b X b;丙的基因型为X B X b,但其含有SRY 基因,因此其性别趋向为男性;丁的基因型为X B X b Y,其中X B和Y都来自父亲甲,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知,丁的基因型为X B X b Y,其中X B和Y都来自父亲甲,说明丁产生的原因是甲在产生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丙的性染色体虽然为XX,但丙个体含有SRY基因,可以引导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所以丙个体的性别趋向为男性.(2)人类Y染色体上有编码睾丸决定因子SRY基因,该基因可引导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若性染色体为XY的个体表现为女性,说明SRY基因发生突变;或Y染色体结构变异,SRY基因片段丢失;或SRY基因没有正常表达.(3)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甲、乙没有白化病,他们的双亲也没有白化病,但他们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弟弟,因此甲和乙的基因型及比例均为AA、Aa,所以他们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不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就色盲而言,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X B Y、X b X b,他们后代患色盲的概率为,正常的概率为,其中女孩均正常.所以他们再生一个既患白化又患色盲的小孩的概率是×=,他们生的女孩中正常的概率为.故答案为:(1)男性甲(2)SRY基因发生突变(或答Y染色体结构变异,SRY基因片段丢失;或SRY基因没有正常表达)(3)【点评】本题结合甲、乙、丙、丁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生物变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识记减数分裂过程和生物变异的类型,能结合题图准确判断丁个体形成的原因;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能利用逐对分析法计算概率.10.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①指基因频率的改变,②包括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 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 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AA 的个体占55% ,aa 基因型的个体占15% ,此时种群中A 的基因频率为70% ,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是.【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1、分析题图: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③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④表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种群中基因频率之和为1,即A+a=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即AA+Aa+aa=1.3、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解答】解:(1)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生殖隔离.(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则AA占40%,Aa占60%,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40%+60%×=55%,aa基因型的个体占60%×=15%,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A%+Aa%=55%+×(60%×)=70%.没有经过人工选择之前种群中A 的基因频率为20%+×30%=35%,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故答案为:。

【高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高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高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试卷说明:-2104学年第一学期中考高二生物描述:本试题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论文总分为100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第一卷单选题(40x1.5=60分)1以下项目可视为进入内部环境:A.精子进入输卵管B.牛奶进入胃C.胰岛素注射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2.食物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血浆pH值变化不大。

主要原因是A.用血浆中的强碱中和B.迅速释放体内c.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D.形成Na2CO3并排出体外3.人体组织水肿最可能的原因是A.血浆中蛋白质过少B.血液中尿素过高c.血液中尿素过高葡萄糖D.夏季缺乏抗体4,人体内的5种酶和激素有一个共同点:A.它们都来自腺体B.它们是由生命产生的细胞C.它们都有催化作用D.它们都进入内部环境6.人体的内部环境成分是a.淋巴B.核流体C.胆汁D.汗液7.胰岛素不足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是a.肝糖原合成增强和血糖浓度升高B.减弱肝糖原合成和血糖浓度升高C.肝糖原合成增强和血糖浓度降低D.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肝糖原合成减弱和血糖浓度降低8,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位正常,当受体受到刺激时,它将表现为a.感觉和运动,B.感觉丧失和肌肉无收缩反应,C.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D.感觉丧失但运动。

9.为了研究神经元轴突上的兴奋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设计以下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个电极之间的中心)。

在图中,a、B、C和D点分别受到适当的刺激,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10。

以下非淋巴器官是a.胸腺B.脾脏C.骨髓D.垂体11以下疾病被分类为a.系统性红斑狼疮B.艾滋病C.荨麻疹,D.白化病12。

当某人在患病后注射青霉素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以下判断中不确定的是a。

此人不是第一次注射青霉素B。

此人很可能患痢疾C。

此人有免疫反应D。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纸上,第Ⅱ卷应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来自父母的基因重组有关2.下列事例,不属于拉马克生物进化理论所解释的是( )A.鼹鼠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所以视力很弱B.人类的盲肠没有家兔的发达,是长期吃熟食的结果C.由于草少而改吃树叶,经常伸长脖子,鹿逐渐变为长颈鹿D.由于煤烟染黑了树木,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蠖逐渐被深色所代替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C.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能否交配产生后代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4.如下图若要对此果蝇进行染色体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的测定,那么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是( )A.Ⅱ、Ⅲ、Ⅳ、Y B.Ⅰ、Ⅲ、Ⅳ、XC.Ⅱ、Ⅲ、Ⅳ、X、Y D.Ⅱ、Ⅱ、Ⅲ、Ⅲ、Ⅳ、Ⅳ、X、Y5.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6.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细胞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组织液D.血浆、消化道7.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则受损伤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8.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往往有利,故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C.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9.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水稻含2个染色体组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3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三倍体水稻,结实率不变,稻穗、米粒变小10.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C.增添一小段DNAD.缺失一小段DNA11.18世纪在某山谷发现趾间有蹼和无蹼的两种老鼠,1939年由于筑坝,使此山谷成为沼泽。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新人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新人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40X1.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都是隐性突变B.基因突变的性状一般对生物生存有害C.基因突变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D.基因突变频率较低2.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有性生殖过程可发生基因重组B.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非等位基因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D.等位基因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3.下列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的猫叫综合征B.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的21三体综合征C.同源染色体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D.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4.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能诱导形成多倍体植株.其中,秋水仙素作用于()A.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有丝分裂前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5.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A .二倍体种子长成的幼苗B.四倍体的植株枝条扦插成的植株C.六倍体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的幼苗D.用鸡蛋孵化出的小鸡6.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变异类型的是()①果蝇的白眼②豌豆的黄色皱粒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④人类的色盲⑤玉米的高茎皱缩叶⑥人类镰刀型贫血症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7.用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因为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关于这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染色体加倍的可育植株,等位基因纯合,这样的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单倍体植株只有一套染色体,不会出现等位基因,不会有杂合体,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两单倍体交配后,后代都是纯合体,纯合体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8.细菌和变形虫的变异来源分别是()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A.①②和②B.①和①②C.②③和①②③D.①和①③9.水稻的糯性;无子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10.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它的单倍体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1.某地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籽粒多,这些植株可能是()A.单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杂交体12.下列哪种病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A.单基因遗传病B.多基因遗传病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传染病13.“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 )A.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D.DNA的基因排列顺序14.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细胞质遗传病15.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其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16.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图示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C.如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17.基因突变从根本上说改变了生物的( )A.遗传密码B.遗传信息C.遗传性状D.遗传规律18.果蝇某染色体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会导致该DNA分子( ) A.基因的碱基序列可能发生改变B.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C.所有基因的结构都会发生改变D.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一定发生改变19.用一定剂量的稀硝酸处理某种霉菌,诱发了基因突变,稀硝酸最有可能在下列哪个过程中起作用( )A.有丝分裂间期B.有丝分裂全过程C.受精作用过程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0.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的酒精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21.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2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在根本上加以解释的是( )A.遗传和变异的原因B.人工选择C.生存斗争D.生物的适应性23.现代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24.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普通班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普通班

1.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A.人吃糖果时分泌唾液B.司机看到红灯立即停车C。

儿童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吓得哭D。

谈虎变色2.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以下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A。

胰蛋白酶 B.胰淀粉酶C。

胰岛素D。

胰高血糖素3.人体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 )A。

Fe2+B.K+ C.Na+ D.Zn2+4.一般情况下,人的体液中O2浓度较低的是( )A。

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

细胞内液5。

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

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6.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液和组织液 B.血浆和组织液C.淋巴和血浆和组织液D.淋巴和组织液7。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激素也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激素减少8.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时,机体会出现的变化是( )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B.汗腺分泌增强C。

皮肤血管收缩D.汗腺分泌减少9。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①中内容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至②中B。

兴奋传递时,②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正电荷D.在a中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过程需要能量10.吃东西过咸时,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

下丘脑和上丘脑C。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D.上丘脑和下丘脑11。

抢救危重患者时,输给患者的氧气中需加入少量CO2,这是因为()A.使患者吸入气体接近空气成分B。

刺激呼吸中枢,使患者呼吸加深加快C。

使患者吸入气体变酸D.使患者吸入气体变碱12.给两只生长状况相同、健康的幼兔作如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观察,与正常健康幼兔相比()A.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B。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最新整理)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最新整理)
【详解】真核细胞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发生,①错误;因为活细胞中都需要一些相同的蛋白质和酶,如ATP合成酶等,所以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②正确;翻译过程的模板是mRNA,场所是核糖体,如果模板mRNA相同,则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③正确;tRNA呈三叶草结构,是由多个核苷酸组成的,其中一侧的三个相邻碱基构成反密码子,④错误;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所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⑤正确.因此,说法正确的有②③⑤,故选B。
【点睛】注意:突变基因在体细胞中不是一定不遗传,它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给后代;突变基因只要遗传给后代,其遗传信息一定改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
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B。 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易位均可导致基因重组
C。 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
⑤ 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所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通过自我复制传递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表达遗传信息。DNA分子复制的条件:模板(DNA分子两条链)、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ATP);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等位基因,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C错误.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性状,可以产生新的性状组合,D错误。
【点睛】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普通班)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普通班)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普通班)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C.家鸡的长腿与毛腿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2.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 , 能判定显隐性关系的是()A. 高茎 x 高茎→高茎B. 矮茎×矮茎→矮茎C. 高茎 x 矮茎→高茎、矮茎D. 高茎×高茎→高茎、矮茎3.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属测交的一组是()A.Aabb×aaBBB. 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4.下面属于纯合体的是:()A.EEFf B.EeFF C.EEff D.EEFf5.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属于假说内容6.下列选项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 F1产生配子之比为1:1B.F2显隐性之比为3:1C.F2的基因型之比1:2:1D.F1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7.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他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①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②采用从一对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③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④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⑤找出配子形成时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8. 下列有关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的细胞中无等位基因C.纯合子自交的后代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部是杂合子9.染色单体的形成、出现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A.前期、中期、后期 B.间期、前期、末期C.间期、前期、后期 D.前期、后期、末期10.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主要发生在( )A.间期、前期 B.中期、后期C.后期、前期 D.前期、末期11.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国际班)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国际班)

说明: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和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以渗人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和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和渗透2.根据教材中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B.稳态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来实现的C.稳态的实现需要调节D.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绝对不变的状态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直接因素的是()A.温度B.酶C.pH D.渗透压4.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这种信号称为( )A.静息电位B.反射C.神经冲动D.反射弧5.下列关于兴奋产生和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兴奋传导时的膜电位变化是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B.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C.兴奋在不同神经元中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6.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平衡能力,其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B.小脑C.脑干D.下丘脑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 A.神经递质B.CO2 C.Na+D.O28.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字,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

受损伤的区域是( )A.大脑皮层运动区B.大脑皮层S区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大脑皮层H区9.由同一器官分泌,且作用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10.人体在寒冷环境中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 )A. 汗液分泌减少B. 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C.骨骼肌出现“战栗”D.加快皮肤散热11.在水盐平衡调节机理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往往是由吃了过咸的食物、缺乏饮水或失水过度造成的B.下丘脑细胞既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还能分泌多种激素C.摄水主要是通过饮水实现的,排水主要是通过尿液等形式实现的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减少1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C.吞噬细胞和B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13.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14.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15.如右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16.葵花茎的向光性是因为()A.光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B.光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C.光促进细胞分裂D.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17.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巴市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A卷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40×1.5=60分)1.下图表示拟南芥细胞中某个基因片段复制并发生改变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该变异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定不能遗传给子代植株C.该细胞的子代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D.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有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B.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易位均可导致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D.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只发生在细胞核中②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③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④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三个核糖核苷酸组成⑤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所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4.波斯猫很惹人喜爱,它长有一只黄色的眼睛和一只蓝色的眼睛,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于A.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基因重组的结果C.基因突变的结果 D.环境改变的结果5.下列关于“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B.酵母菌细胞核内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一定都是DNAC. 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一定不同6.下列有关生物育种实例与原理相符的是A.无子西瓜的培育—基因重组 B.高产青霉菌株—基因突变C.“黑农五号”大豆—基因重组 D.培育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染色体变异7.下列有关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是一种最常用的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诱变育种可加速生物育种进程,定向改变生物性状C.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也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D.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8.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改变生物性状,且都能稳定遗传给后代B.对三倍体无子西瓜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子代植株不能表现为无子性状C.在植物杂交育种中,到了F2可以采用连续自交选育稳定遗传的新物种D.在哺乳动物杂交育种中,到了F2对显性性状个体采用测交方法可选出纯合子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必须经长时间的地理隔离才能实现B.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放归自然将改变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的基因频率C.在生物的变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于突变D.基因频率改变的快慢与其控制的性状与环境适应的程度有关10.某地因甲虫成灾,长期使用乙酰甲胺磷来杀灭甲虫,甲虫的数量先减少后逐渐回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B.光合作用中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酶都含有C、H、O、N B.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C.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更新3.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B .致癌病毒是惟一诱发细胞癌变的因子C .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而引起的D .吸烟是人体摄入化学致癌物的主要途径之一4.下列关于[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B.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成丙酮酸,生成[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C.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H]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完成的D.光合作用产生的[H]在暗反应中还原C3生成部分C55.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繁育花卉所利用的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B.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D.愈伤组织的形成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6.如图表示同一人体内的几种正常细胞,这些细胞的A. 全能性相同B. 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 基因组成相同D. 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7.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量在增加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 合成停止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8.下图所示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的三个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和图丙属于减数分裂B.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甲所示细胞C.图丙所示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D.图乙所示细胞中有8 条染色单体9.两豌豆亲本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型进行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出现的类型占的比例为A.1/16 B.1/9C.1/4 D.1/310.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质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巴市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二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40个小题,每小题 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3.当皮肤破损后容易发生感染,其原因是:A.大量出血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损失 D.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B.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是不同的C.恢复力稳定性较高的系统,往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D.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其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5.淋巴液来自A.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B. 血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C. 毛细淋巴管吸收的血液D. 毛细淋巴管分泌产生6.在进行月季扦插繁殖时,常选择带芽的插枝,这是因为芽能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7.生态系统中C、N等元素流动的特点是①单向的②循环的③逐级递减④反复出现,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 B.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9.下列有关含有氮、磷的污水对水生生物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有氮、磷的污水阻碍藻类的生长和繁殖,进而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B.含有氮、磷的污水阻碍藻类的生长和繁殖,但有利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C.含有氮、磷的污水促进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但会造成鱼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D.含有氮、磷的污水促进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有利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10.下图是人体完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兴奋传到b上某一点时此处膜电位会变成外正内负B.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C.兴奋在结构b和结构c处的传递速度一定相同D.当膝跳反射进行时兴奋在d上的传导是单向的1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校园中所有的萱草是一个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依然可以发生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12.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生物】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A.提取生物体DNA分子吧B.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D.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实现成功表达3.对DNA连接酶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A.将碱基、脱氧核糖、磷酸之间的化学键连接起来B.在基因工程中只作用于一个切口处的两个黏性末端C.用于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间形成氢键D.与DNA聚合酶作用的部位相同,作用对象不同4.基因工程的设计与操作是在什么水平上进行的()A.细胞B.细胞器C.分子D.个体5.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6.下列哪组均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的运载工具()A.大肠杆菌、噬菌体B.蓝藻、质粒C.动物病毒、噬菌体D.线粒体、质粒7.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蛋白质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A.①③⑤⑦B.②④⑥C.①③⑥⑦D.②④⑥⑦8.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实例()A.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B.猎豹捕食斑马C.光合作用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10.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1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B.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突变和重组决定进化的方向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13.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将基因传给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D.两个生物个体交配成功产生了后代,说明这两个生物个体属于同一物种14.下述不属于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A.生存斗争中颈和前肢较长的个体得以生存B.长的前肢和颈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积累C.长颈鹿的长颈和长前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的前肢和颈是经常伸长颈和前肢的结果15.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D.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毛细血管壁细胞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17.对内环境的论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液1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9.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0.三种细胞外液中,其成分能够直接相互转化的是()。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普通班,含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普通班,含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普通班)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人吃糖果时分泌唾液B.司机看到红灯立即停车C.儿童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吓得哭D.谈虎变色考点:反射的过程.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的类型主要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解答:解:A、人吃糖果时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B、司机看到红灯立即停车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C、儿童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吓得哭属于条件反射,C错误;D、谈虎变色属于条件反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A.胰蛋白酶B.胰淀粉酶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解答:解:A、胰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且只存在于消化道内,故A错误;B、吃糖后,消化道中的胰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属于血浆成分,故B错误;C、吃糖后血糖浓度会升高,则血液中的胰岛素会增加,降低血糖的,使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故C正确;D、吃糖后血糖浓度升高,则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则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关键是理解内环境的成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3.人体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 )A.Fe2+B.K+C.Na+D.Zn2+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故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Na+.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一般情况下,人的体液中O2浓度较低的是( )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根据气体的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氧气从血浆经组织液扩散到细胞内液,据此分析回答.解答:解:氧气经肺泡吸收后进入血液和红细胞结合,随血液循环运到组织细胞处,故氧浓度最高的部位应是血浆.氧气从血浆经组织液扩散到细胞内液,所以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外液的成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气体的扩散作用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织液中含有大量的水、二氧化碳、氧、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酶、激素、维生素、尿素等物质.激素、神经递质、血浆蛋白、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细胞内的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递质小泡等都不属于内环境.消化道、呼吸道及输尿管、膀胱内的物质都不属于体内环境.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细胞分泌释放到组织液,从而进入血浆中去,氧气经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被运输,进而进入血浆中,尿素是细胞内的代谢废物释放到组织液中,从而可以进入血浆中,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故A正确;B、麦芽糖是植物体特有的二糖,只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到血浆中,故B错误;C、蛋白酶在消化道中,血浆中没有,故C错误;D、呼吸酶存在于活细胞内,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6.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液和组织液B.血浆和组织液C.淋巴和血浆和组织液 D.淋巴和组织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解答:解:毛细淋巴管内部是淋巴,外部环境是组织液,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明确体内各种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7.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切除垂体,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无法合成;没有TSH的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合成量也下降.解答: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切除垂体后,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由于垂体也分泌生长激素,故切除垂体后生长激素也减少.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8.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 )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 B.汗腺分泌增强C.皮肤血管收缩D.汗腺分泌减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人处于炎热环境中,皮肤中的热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将兴奋传给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皮肤的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强,进而增加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9.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至②中B.兴奋传递时,②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正电荷D.在a中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过程需要能量考点:突触的结构.分析:本题是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及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的考查,分析题图可知,a是突触小体,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解答:解:A、①突触小炮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不是主动运输,A错误;B、②是组织液,但是不含兴奋传递时的特异性受体,兴奋传递时的特异性受体在突触后膜上,B错误;C、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时,兴奋部位的外面分布着负电荷,C错误;D、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的耗能过程,因此a中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动作电位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运用是解题的关键.10.吃的东西过咸时,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B.下丘脑和上丘脑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上丘脑和下丘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解答:解: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而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一般不会出错,在本题的基础上可对下丘脑的功能作适当的总结: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11.抢救危重患者时,输给患者的氧气中需加入少量CO2,这是因为( ) A.使患者吸入气体接近空气成分B.刺激呼吸中枢,使患者呼吸加深加快C.使患者吸入气体变酸D.使患者吸入气体变碱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解答:解: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就形成对呼吸中枢有效刺激,呼吸中枢的活动就加强,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也增大,从而加快对二氧化碳的清除,使肺泡和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体液调节,要求学生掌握二氧化碳在调节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作用.12.对两只生长状况相同、健康的幼兔做如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观察,与正常健康幼兔相比( )A.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B.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C.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身体逐渐消瘦D.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具有促进细胞代谢,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的作用.解答:解:A、甲兔切除甲状腺,不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多,食欲旺盛,身体逐渐消瘦,A错误;B、甲兔切除甲状腺,不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多,机体代谢旺盛,体温较高,心跳较快,B错误;C、甲兔切除甲状腺,不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乙兔食欲旺盛,身体逐渐消瘦,C正确;D、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意在强化学生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及作用的识记、理解与运用.13.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一定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过敏反应: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解答:解:A、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A 错误;B、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B错误;C、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过敏反应,C正确;D、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会发生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和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4.H7N9新型流感病毒可引起禽流感,该病毒侵入人体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均启动B.痊愈者体内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长期保留C.要通过细胞免疫才能将该病毒彻底清除D.被激活的B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解答:解:A、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均启动,A正确;B、痊愈者体内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长期保留,B错误;C、要通过细胞免疫才能将该病毒彻底清除,C正确;D、被激活的B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5.对某肌无力患者治疗时发现,其体内的抗体损伤了神经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而导致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该病属于( )A.过敏反应B.自身免疫病C.免疫缺陷病D.线粒体异常疾病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2)自身免疫病: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3)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解答:解: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某肌无力患者体内的抗体能损伤神经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进而导致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这属于自身免疫病.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要求考生识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种类、原理及实例,能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判断其所属疾病的类型,再选出正确的答案.16.将燕麦胚芽鞘顶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将( )A.直立生长B.向左侧弯曲C.向右侧弯曲D.无规律弯曲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最终导致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题中胚芽鞘顶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因此不会接受单侧光的刺激.解答:解: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胚芽鞘顶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因此左侧光不能透过锡纸小帽,光照对胚芽鞘没有起到作用,故胚芽鞘将直立生长.各项:A.点评:本题考查了胚芽鞘的感光部位、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胚芽鞘生长方向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属于简单题.考生要明确尖端是感光部位,并且锡箔纸不透光.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实验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实验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实验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生理作用及向光性实验,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图分析解答.解答:解: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实验,A正确;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③④进行实验,B错误;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实验,C错误;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向光性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8.以下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D.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与激素作用有关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促进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无子果实的形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主要有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解答:解:A、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茎对生长素不敏感,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得快,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得慢,所以向光弯曲生长,A正确;B、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类似的生理作用,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B正确;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也可以疏花疏果,C错误;D、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是顶端优势形成的结果,与生长素作用有关,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意在强化学生对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识记、理解与运用.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②生长素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③赤霉素只能促进叶片衰老④乙烯能促进果实发育⑤脱落酸能促进果实脱落.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解答:解:①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①错误;②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效应表现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故与顶端优势有关,②正确;③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③错误;④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④错误;⑤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⑤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0.下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GA(赤霉素类)打破莴苣、马铃薯、人参种子的休眠B.用NAA(生长素类似物)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C.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发育D.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分析: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解答:解: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能促进种子萌发,所以用GA(赤霉素类)能打破莴苣、马铃薯、人参种子的休眠,促进其萌发,故A正确;B、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所以用NAA(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故B正确;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成熟,而不是发育,故C错误;D、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能防止棉花徒长,促进棉花结实,提高产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功能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中的生物学问题.21.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 )A.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B.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C.严格控制无关变量D.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则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情况,可通过插条的生根数目或生根的平均长度来判断,无关变量有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时间等.解答:解:A、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可以知道某一浓度是促进还是抑制,但不是必须的,所以可以不考虑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A正确;B、由于要探究最适浓度,所以要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以确定最适浓度范围,B错误;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C错误;D、实验前要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确定实验浓度范围,减少实验误差,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分析,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学生正确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设计.22.下列属于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所得的无籽果实的基因型是( ) A.YR B.Dd C.AAa D.Bbbb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2014届⾼三上学期9⽉⽉考⽣物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Ⅱ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单项选择题(35X2分共70分)1.分化过程中,⼀般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表⾯结构改变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改变C.蛋⽩质的种类和数量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发⽣改变2.组成纤维素、纤维素酶、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基因、质粒、密码⼦,它们的基本单位依次是:A.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B.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脱氧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D.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3.从⽣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池塘中的⼀群鱼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乳酸菌外,⼜滋⽣了别的细菌和真菌C.培养⽫中的⼤肠杆菌菌落D.⼀棵枯树枝上⽣活的蚂蚁和长满的苔藓4.常温下进⾏下列处理,没有..显⾊反应的是A.⽤吡罗红处理RNA B.⽤碘液处理淀粉溶液C.在⾖浆中加⼊双缩脲试剂 D.在葡萄糖溶液中加⼊斐林试剂5.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RNA催化细胞内的某些⽣化反应 B.RNA是⼀种遗传物质C.RNA参与构成核糖体 D.RNA参与构成细胞膜6.下列哪组物质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A.纤维素、脱氧核糖核酸B.蛋⽩质、核糖核苷酸C.葡萄糖、核糖核酸D.氨基酸、糖原7.下列物质或细胞结构中,⽆.核糖参与组成的是A.转运RNA B.质粒C.核糖体D.ATP8.⼈体细胞进⾏正常的⽣命活动,每天需要⽔解200~300 mol ATP,但⼈体细胞中ATP的总量只有约0.1mol。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B.ATP只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为⼈体细胞活动提供的ATP最多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9.下列关于呼吸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作⽤过程中⼀定能产⽣⼆氧化碳B.线粒体中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酵母菌可以进⾏有氧呼吸和⽆氧呼吸D.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化碳的产⽣在第⼆阶段10A.脂肪,DNA B.DNA,蛋⽩质C.脂肪,葡萄糖D.葡萄糖,蛋⽩质11.将⼀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界⾯上铺成单分⼦层,结果测得单分⼦层的表⾯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积的两倍。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普通班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普通班试题

巴市一中最新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出题人:王志平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都答在答题纸上,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

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①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②生长素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③赤霉素只能促进叶片衰老④乙烯能促进果实发育⑤脱落酸能促进果实脱落。

ﻩA.①②⑤ﻩB.③④⑤ﻩC.①③④D.②④⑤3.右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肝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B.液体②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4。

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 细胞分泌增强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原,其后是脂肪C 。

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AT PD.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5.下列情况中与发生组织水肿无关的是A。

毛细淋巴管阻塞ﻩ B .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C 。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ﻩ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6.下列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抗利尿激素使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7. 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

以上现象说明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 .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D 。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国际班,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国际班,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国际班)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A.提取生物体DNA分子B.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D.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3.对DNA连接酶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将碱基、脱氧核糖、磷酸之间的化学键连接起来B.在基因工程中只作用于一个切口处的两个黏性末端C.用于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间形成氢键D.与DNA聚合酶作用的部位相同,作用对象不同4.基因工程的设计施工是在什么水平上进行的()A.细胞 B.细胞器C.原子 D.分子5.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6.下列哪组均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运载工具()A.大肠杆菌、噬菌体 B.蓝藻、质粒C.动物病毒、噬菌体 D.线粒体、质粒7.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蛋白质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A.①③⑤⑦ B.①④⑥C.①③⑥⑦ D.②③⑥⑦8.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事例()A.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B.猎豹捕食斑马C.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数量激增10.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1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B.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突变和重组决定进化的方向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13.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将基因传给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D.两个生物个体交配成功产生了后代,说明这两个生物个体属于同一物种14.下述不属于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A.生存斗争中颈和前肢较长的个体得以生存B.长的前肢和颈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积累C.长颈鹿的长颈和长前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的前肢和颈是经常伸长颈和前肢的结果15.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D.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17.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18.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9.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0.三种细胞外液中,其成分能够直接相互转化的是()A.组织液和淋巴 B.淋巴和血浆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1.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内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22.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该信号称为()A.静息电位 B.反射 C.神经冲动 D.反射弧23.下列关于兴奋产生和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兴奋传导时的膜电位变化是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B.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C.兴奋在不同神经元中间是通过突触来传导的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24.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在()A.大脑两半球B.大脑皮层 C.小脑 D.中枢神经系统25.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A.B.C.D.2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27.在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某种刺激后,机体表现为()A.有感觉、肌肉有运动反应B.有感觉、肌肉无运动反应C.失去感觉、肌肉无运动反应 D.失去感觉、肌肉有运动反应28.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A.内负外正 B.内正外负 C.内负外负 D.内正外正29.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30.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下列对于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B.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C.递质可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D.递质传递是双向的二、非选择题(共题,共40分)31.如图表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完成下列填空.(1)①为,②为,③为,④为.(2)①②③三者共同构成了的液体环境称为,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3)图中①与②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①中含有较多的;①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32.如图表示为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突触的结构,据图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甲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①,②,③,④,⑤,它们共同构成的结构是.(2)乙图中所示的突触是由、、构成的(填文字).兴奋通过该结构的传递方向是.兴奋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国际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A.提取生物体DNA分子B.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D.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的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解答】解: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DNA重组技术,即利用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基因,经过体外切割后与适当的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到受体细胞或受体生物构建转基因生物,该种生物就可以按人类设计好的蓝图表现出另外一种生物的某种性状,因此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目的,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解答】解:A、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运载体不属于工具酶,A错误;B、一种限制酶都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即具有特异性,B错误;C、细菌繁殖快、易培养、遗传物质少,常用作受体细胞,C正确;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需要检测和鉴定,不一定能成功实现表达,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工具和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区分工具和工具酶,并且理解质粒作为运载体的优点等知识.原核生物特点: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天然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载体,基因工程中用到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3.对DNA连接酶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将碱基、脱氧核糖、磷酸之间的化学键连接起来B.在基因工程中只作用于一个切口处的两个黏性末端C.用于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间形成氢键D.与DNA聚合酶作用的部位相同,作用对象不同【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专题】正推法;基因工程.【分析】1、有关DNA连接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E.co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这二者都能连接黏性末端,此外T4DNA连接酶还可以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时的效率比较低.(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2、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区别:①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②DNA连接酶是同时连接双链的切口,而DNA聚合酶只是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③DNA 连接酶不需要模板,而DNA聚合酶需要模板.【解答】解:A、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即两条DNA末端之间的缝隙连接起来,A错误;B、DNA连接酶在基因工程中可作用于所有切口处的两个黏性末端,B错误;C、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母链和子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通过氢键连接起来,C错误.D、DNA连接酶是同时连接双链的切口,而DNA聚合酶只是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DNA连接酶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区别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4.基因工程的设计施工是在什么水平上进行的()A.细胞 B.细胞器C.原子 D.分子【考点】基因工程的诞生.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此可见,基因工程的操作对象是基因,属于分子水平.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环境、对象、水平、过程等基础知识,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主要来源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解答】解:A、目的基因获取需要限制酶切割DNA分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不同种受体细胞导入的方法不同,但不需要限制酶,A错误;B、目的基因导入不需要限制酶切割,检测可以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B错误;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是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此时需要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使它们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之后用DNA连接酶连接成基因表达载体.导入不需要限制酶切割,C错误;D、获取目的基因需要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此时需要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使它们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6.下列哪组均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运载工具()A.大肠杆菌、噬菌体 B.蓝藻、质粒C.动物病毒、噬菌体 D.线粒体、质粒【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专题】正推法;基因工程.【分析】“分子运输车”﹣﹣载体①载体具备的条件: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 片段插入;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②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③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解答】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作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分子运输车”,A错误;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能作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分子运输车”,B错误;C、动物病毒、噬菌体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分子运输车”,C正确;D、线粒体不能作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分子运输车”,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是识记层次的考查.7.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蛋白质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A.①③⑤⑦ B.①④⑥C.①③⑥⑦ D.②③⑥⑦【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解答】解:①质粒必须能自主复制,以保证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①正确;②质粒必须能自主复制,②错误;③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其结构很小,③正确;④质粒的化学本质是DNA,不是蛋白质,④错误;⑤质粒为小型环状DNA,⑤错误;⑥质粒为小型环状DNA,⑥正确;⑦质粒必须能“友好”地“借居”,以便于目的基因的稳定存在和复制,⑦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能够识记质粒的相关知识,明确其化学本质为小型环状DNA;能够利用作为运载体的条件进行相关判断.8.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据此答题.【解答】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1)目的基因的获取,即④提取目的基因;(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即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即②;(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即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步骤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事例()A.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B.猎豹捕食斑马C.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数量激增【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而不是几个物种朝一个方向进化.它包括:“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解答】解:A、B、C、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猎豹捕食斑马、光合生物的出现,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均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A、B、C属于共同进化;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不属于生物与生物共同进化,这种情况由于鹿群没有捕食者的选择作用,很可能会导致鹿群退化,不属于共同进化,D不属于共同进化.故选:D.【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共同进化的概念:“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着重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影响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影响10.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解答】解:A、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出骡子,但是骡子不可育,因此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C、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所以种群中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C正确;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B.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突变和重组决定进化的方向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其基本观点有:(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B、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考点】生物的多样性.【分析】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据此答题.【解答】解:A、基因多样性又叫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之一,A错误;B、细胞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B正确;C、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之一,C错误;D、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之一,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明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3.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将基因传给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D.两个生物个体交配成功产生了后代,说明这两个生物个体属于同一物种【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同一种群的个体属于同一物种,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A正确;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B正确;C、种群的基因频率并不是总在发生改变,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标志着生物的进化,C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

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40X1.5= 60分)1.下列各项中能被看作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B.牛奶喝入胃中C.注射胰岛素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2.食物中过多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血浆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很快排出体内C.H2CO3 / 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形成Na2CO3排出体外3.人体中出现组织水肿,最可能的原因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B.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C.血糖含量过高D.缺乏抗体4.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是为了A.降温B.维持水分和钠盐代谢的平衡C.清洁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5.人体内酶与激素的共同点是A.都来源于腺体B.都是活细胞产生C.都具有催化作用D.都进入内环境6.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成分的是A.淋巴B.核液C.胆汁D.汗水7.体内胰岛素不足而对糖代谢的影响是A.肝糖原合成加强,血糖浓度升高B.肝糖原合成减弱,血糖浓度升高C.肝糖原合成加强,血糖浓度降低D.肝糖原合成减弱,血糖浓度降低8.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9.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

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10.下列不属于淋巴器官的是A.胸腺 B.脾 C.骨髓 D.垂体11.下列属于自身兔疫病的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艾滋病C.荨麻疹D.白化病12.某人患病后注射青霉素发生了过敏反应,下列有关判断中不能确定的是A.此人不是第一次注射青霉素B.此人极有可能患了痢疾C.此人体内发生了免疫反应D.所发生的反应主要是体液免疫13.右上图中,X代表的细胞是A.效应T细胞B.效应B细胞C.吞噬细胞D.癌细胞14.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A.淋巴结 B.脾 C.T细胞 D.B细胞15.为使移植的器官长期存留,病人要长期使用某些药物,该药物的作用是A.激活免疫系统B.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C.抑制术后感染D.保证植入的器官的血液供应16.人体保卫自身不受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A.肌肉和骨骼B.皮肤和黏膜C.表皮和真皮D.抗体和淋巴因子17.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浆细胞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D.是由B细胞或T细胞分化形成的18.在植物体内,生长素是由下列哪个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的A.乙酸B.丙酮酸C.维生素D.色氨酸19.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子房发育需要生长素C.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强D.生长素可用于防止苹果提前脱落20.棉花适时整枝修剪依据的原理是A.减少枝叶生长B.使果枝得到充分营养C.避免花蕾和棉铃脱落D.顶端优势21.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极性运输22.如图,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将A.直立向上生长B.不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23.有些西瓜因发育不匀会出现凹凸不平。

西瓜形成凹侧最可能的原因是A.来自于三倍体植株 C.凹侧种子发育不良,缺乏生长素B.光照不均,营养不良 D.凹侧没有喷洒生长素类似物24.图示扦插的四种葡萄枝条,其中最易成活的是25.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D.促进香蕉成熟26.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是27.模型建构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常用方法,下列各项中,属于建构数学模型的是A.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B.制作DNA双螺旋模型C.建立血糖调节模型D.建构种群增长模型28.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一块稻田中的全部稗草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类C.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雄性鲫鱼D.一片草原中的全部生物29.下列哪个环境中的群落的丰富度最大A.西双版纳森林B.内蒙古草原C.长白山D.一块农田30.若一个湖泊演变为一个森林,在演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A.沼泽B.草原C.森林D.农田3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种群密度B.出生率和死亡率C.迁入率和迁出率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率32.在1公顷范围内对某种鼠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A.125只/公顷B.100只/公顷C.75只/公顷D.50只/公顷3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宜将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34.下列各组均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B.大鲈鱼吃小鲈鱼C.牛喝水D.羊吃草35.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C.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36. 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鼠类等生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A.种群B.群落C.物种D.生态系统37.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B.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38.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狼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

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狼群的年龄组成C.种群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39.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40.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 t=N oλt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巴市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第II卷二、非选择题( 填文字,【】填序号或字母。

共40分)41.图甲、乙分别是一个反射弧及其部分结构放大模式图。

请回答问题(10分):(1)图乙所示结构分布于图甲中的部位【】,结构①的名称是,其中含有(如乙酰胆碱)。

③的名称是,②③之间的物质属于。

(2)图甲中,D 和E的名称分别是、。

(3)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在该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的形式传导。

在A、B、C三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用字母和“→”表示)。

(4)取手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的控制。

42. 甲图是人的皮肤模型,①②③分别表示其中的肌肉、血管和汗腺;乙图是人的体温调节模型。

据图回答问题(10分):(1)甲图表示人体处在环境状态,此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乙图的,称为中枢。

通过该中枢的调节,使皮肤②结构此时发生的变化是。

(2)在乙图的人体温调节模型中,TSH是激素,A是激素。

(4)如血液中A增加,则TSH分泌量将减少,这属于激素调节中的调节。

(5)上述现象说明,人的生命活动是受共同调节的。

43.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据下列事实回答问题(10分):I.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侧分布不均造成胚芽鞘的向光性。

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在A 、B 、C 、D 四个实验中,【 】和【 】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 ;【 】和【 】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 的侧向再分配。

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____ _____。

(2)A 、B 两组实验中,实验组是【 】。

II.植物激素或调节剂在园艺上应用广泛。

据此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果贩在香蕉未成熟时收购,在出售时使用 (填调节剂)再催熟。

(2)果农为促使插条生根,可使用 (填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下端。

(3)马铃薯在储存中易发芽而失去价值,农户可用 激素抑制发芽。

(4)欲使矮茎花卉长高,使用 植物激素最具功效。

44.I .甲图表示一个绵羊群迁入某草原后种群增长的曲线;据图回答:(1)甲图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而限制绵羊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 。

(2)适宜的放牧量应控制在乙图的B 点附近,因为此时 。

II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

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

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

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

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_______和_ 关系。

巴市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空 1.5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说明:填文字,【】填序号或字母。

41—43题每空1分,44题每空2分41. (1) D 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后膜细胞外液(组织液)(2)神经中枢效应器(3)局部电流(神经冲动) A→B→C(4)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II.(1)样方法(2)捕食互利共生(种间互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