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同名40875)

合集下载

小教专科《小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2)

小教专科《小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2)

小教专科《小学教学论》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题
1.小学教学过程
2.教科书
3.教学手段
二、简答题
1.简述小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简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
1.试述小学教学评价的的方法
2.试述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小学教学过程
小学教学过程是指小学教学的实施过程,即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共同努力以达到教育目标的过程。

2.教科书
教科书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3.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二、
1.简述小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和情感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既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又要发展他们的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结合起来。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直接经验与问接经验相统一,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一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首先表现在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其次,语言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语言也是表达文化、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还是学习和增长才干的工具人文性: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同时,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心灵、精神律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需特别强调的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

工具是就其形式而言,人文是其内容而言;工具性是躯壳人文性是灵魂。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语文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与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一定的水平。

每个民族都重视自己民族语言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越性和伟大之处,激发起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

对“全面”的理解应为语文素养的各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全过程。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A)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B)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C)语文学习应该重视感性把握。

(3) 积极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具备如下特点1:从课程功能上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2:从课程结构上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层面。

3:从课程目标上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仅仅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

4:从课程存在的方式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不限于教科书、教师,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资料汇编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资料汇编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资料汇编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资料汇编一、填空题:1.识字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集中识字,二是随课文识字。

2.词串识字的功能有识字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铺垫功能。

3.写字教学中要求做到“三个一”,指的是:眼睛与练本的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缘的距离约一拳;握笔点离笔尖约一寸。

4.低年级的识字,要遵循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的原则。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6.阅读教学流行语:“三品”(品词、品句、品读)、“三层次”(感悟、积累、运用)、“三境界”(山是山,水足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7.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如朗读、背诵、默读、诵读、浏览、摘抄、交谈等。

8.在阅读教学中的多向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9.阅读教学承载着多重任务,但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惯。

10.阅读课的设计要以读为线索,把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11.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与人交流。

12.小学阶段的写作具有练性质,往往不是出于学生自发的需要。

13.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

14.低年级写话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到写话的内容随处可得,写话很有趣。

15.写作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

16.写作素材既来自观察生活得来,来自个人的思考、感受和想像,也来自阅读的积累。

17.想象作文,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的重要方式。

18.作文的评改和交流是作指导的重要环节。

19.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修改的惯,更要引导学生在修改中学会修改。

20.学生形成了个性化表达方式,才说得上写真话、实话、心里话。

21.制定口语交际的目标,我们既要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思考,也要从交际的角度思考,还要从情感态度的角度思考。

22.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规范语言和发展口头语言结合起来。

23.确定口语交际话题要注意:⑴要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⑵要贴近学生的生活,⑶根据需要运用教材。

《语文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语文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语文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题型:判断题(10题10分) 选择题(10题10分) 名词解释(4题20分) 论述题(3题30分) 案例分析题(1题30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內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即第一层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5.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7.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8.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9.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的倾听。

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10.语文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11根据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优秀诗文背诵240篇(段)。

12.7-9年级学生45分钟应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在课程內容上,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的作品应占60-70%14.语文课程评价包括。

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15.7-9年级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16. 语文教材选文要体现正确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导,自我强化。

3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地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4、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分工:4、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5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6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2、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

3、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

7良好的开端。

2,进行科学的历练。

3,重视方法的指导。

4、持之以恒。

8确的写字姿势。

2、教给正确的运笔方法。

3、教给使用田字格。

4、指导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

9、教给执笔方法。

2、教给用笔方法。

3、逐步训练学生书写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3、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0、 、教给正确的写字姿势。

2、指导正确执笔、运笔。

3、循序渐进,科学训练,提高学生写毛笔字的能力。

11和写出学过学过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12、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13、 1、对表现文章中心有较大作用的句子。

2、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3、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4、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14自然段,建立段的概念,知道从哪儿到哪儿是一段,里面共有几句话;二是理解段里每句话的意思,指导句子与句子在内容上怎样连起来的;三是归纳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15、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材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

1.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解决的基本关系。

(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

(2)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关系。

(3)知识、能力、情感的关系。

情感是文章的主旨。

(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5)提高教师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

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体现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

(3)遵循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4(53.叶圣陶对语文教育的主要贡献。

(1)教材观(2)语文工具论(3)语文能力观(4)教学方法论4.现代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有利于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5)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

5.简述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1)主题。

(2)步骤安排。

(3)师生关系。

(4)反馈方式。

(5)支持系统。

6.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1)确定教学目的。

(2)处理教学内容。

(3)安排教学程序。

(4)选择教学方法。

(5)使用媒介手段。

(6)编制反馈练习。

7.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本的主要特点。

(1)体现时代精神,重视教材的思想性。

新编教材保留了文质兼美、富有教育意义的传统课文,新选编的课文占全套教材的四分之一。

(2)适当降低要求和难度,突出教材的基础性。

(3)改进教材编排,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

(4)注意体现训练过程,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5)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增加教材的弹性。

(6)图画、印刷、装帧的质量都有较大提高。

(7)实现以教科书为基础的教材系列化。

8.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的基本来源。

(1)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2)从语文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3)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4)从与同学科教师及研究人员的接触中发现问题(5)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6)从日常教学观察中发现的问题(7)从当前国内外语文教学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8)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重要语文期刊的选题中筛选课题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主要方法。

一师范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内容(详)

一师范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内容(详)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课程论一.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三、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意义:(1)、对语文课程开说,有助于语文课程的实施和改革;(2)、对语文教师来说,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3)、对学生来说,有助于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论依据:一是教育哲学;二是学习理论;三是教学理论。

3、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原则:1、开放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个性化原则;4、经济型原则。

四、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1、时代性;2、科学性;3、人文性;4、探究性;5、适应性;6、艺术性。

第二章学习论一、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1、传统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被动接受)2、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二、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内容有:1、培养自觉地获取知识的心理状态;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揭示小学语文学习的规律;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章教学论(上)一、备课备课是小学语文教学常规的首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教学技能。

备课主要解决为什么教(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学内容)、怎么教(教学方法)、怎么学(学生学法)的问题。

二、新授课的一般环节:(一)预习:明确要求、教给方法、检查效果。

(二)导入:1、要求:新颖、有趣、简明、有针对性、时间不宜太长;2、方法:游戏、故事、直观、复习、直接、解题、创境等(三)新授:提问、讲解(四)结课:1.要求:水到渠成,紧扣中心,简洁有力,生动有趣,不要拖堂。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材料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生就是语文自学的主体,教师就是自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当在师生公平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2.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科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语文课程就是一门自学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学识,推动自身精神蜕变。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4.语文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主动提倡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自学方式和不懈努力建设对外开放而存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5.课程标准分为: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和附录四部分。

6.写字就是写作和文学创作的基础,就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就是铺陈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7.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重新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赢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8.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必须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其功能。

9.一个完备的教学目标由四个基本要素形成:、犯罪行为动词、和犯罪行为条件、表中10.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范文(课文)系统包括讲读课文和___选读课文______________,其中,CX480课文又分成______四书课文______________和描述性课文。

11.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13.课堂提问的类型从回答问题的形式看,可以分为判断类、描述类、积极探索类、收敛类。

14._____评价性练习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文明人与自然地展开人际交流的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

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
小组”等
三是 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师生、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等积极
影响。意义: 树立大语文观
4、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演变(填空选择)
(1)“国文”时期:
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课程,但有漫长的儿童识字、语句训练和习作八股文的历史。
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这套课本不用‘国
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 。”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中央成立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着手进行语文课程改革。
1956
年开始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小学语文课程的第一次重大改革。
60 年代初期,继续进行“文道之争”的讨论。因而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比较到
建国以后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50
7、 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内涵
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培育和提高要关注以下七
项要素:(1)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 2)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 3)丰富语言积
累,培养语感; ( 4)发展思维; ( 5)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6)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 7)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是最为“基本”的两个要素,在
这七项要素中尤为重要。 D4
b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注意内容的价值取向(
2)关注学习的多元反应,尊重学
生的独特体验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提纲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语文课程性质1.掌握语文与语文课程的概念2.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3.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之间的关系4.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和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第二章语文课程标准1.了解课文课程标准的体系特点2.理解并能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3.案例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第三章语文教育文化1.了解文化与民族文化、语文教育文化之间的关系2.语文教育的文化思考3.了解语言的文化气质的特点和制约语言的文化气质形成的因素第四章语文课程资源1.掌握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2.了解语文课程资源分类3.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策略4.了解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时机第五章语文教材建设1.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功能、类型和编制原理2.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体系、类型3.了解小学语文课改新教材的特点第六章语文教育智慧1.了解语文教育智慧的概念及其价值2.掌握语文教育智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基本特征3.了解语文教育智慧的基本特征与形成第七章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特点与分类2.根据语文教学目标的有关原理要求,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蜜蜂引路》二年级《翠鸟》三年级《秋天的雨》三年级《白鹅》四年级《蟋蟀的住宅》四年级《猫》四年级《西沙群岛》五年级《钓鱼的启示》五年级(以上课文均为人教版)第八章语文学习指导1.了解语文学习的状态与路径2.掌握语文学习的方式第九、十章语文教学内容1.掌握语文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2.了解各学段五大板块的语文教学内容3.掌握阅读教学不同年段的教学内容,并做具体分析:案例中老师是如何进行教学指导(阅读方法、句子教学、朗读教学)的。

第十一章语文课外阅读1.了解课外阅读的价值2.了解课外阅读的类型3.了解课外阅读的指导的方法第十二章语文教学评价1.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理念2.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3.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3.什么是纸笔测验?纸笔测验的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其他:写出三句与语文教育教学相关的名言,并对其展开论述。

大学教材——小学语文教学论考前复习满分资料

大学教材——小学语文教学论考前复习满分资料

1、语文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的教育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素养: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感思想、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3、从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的转变意味着什么?(找不到答案)4、语文教育的特点:(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应尊重学生的多元、独特反应把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熏陶感与学生的多元独特反应有机结合。

(2)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创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汉语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育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

5、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含义:(1)是引导学生体验和吸收汉语汉字中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2)是引导学生挖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3)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6、语文的含义:语文是一个综合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语言的、文学的、文化的、人文的等等。

其中语文的基本含义是语言与文化或者语言与人文。

语文的含义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

7、如何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从课程形态看,语文课程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2)从教材选文看,它应该文质兼美,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包容民族和世界的先进文化;(3)从课程内容看,它要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4)从促进学生发展看,它要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经验。

(5)从课程资源看,它应该具有大语文观,广开社会教育资源。

8、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要充分肯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又要充分认识其人文性特质,坚持二者的统一。

9、工具性要素的内涵:听说读写、知识、方法、思维人文性要素的内涵:情思、审美、伦理、历史文化10、语文课程的目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

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

1、语文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讲,指教师在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教材以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

对现成教材的使用,也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包括处理、加工、改编、增删、更换。

2、语文课程是指构成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动态体系。

2、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有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中国的传统教育,在先秦时期曾实行过“分科”制,即包括书、数、礼、乐、射御等六大科目在内的所谓“六艺”。

其中“书”大体相当于现代的语文学科。

4、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 叶圣陶,“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时。

此前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只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5、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

所谓“人文”,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形态、社会观念、社会习俗和社会体制、法律法规、文化现象等。

6、第二层级是高中三个学年的语文课程目标,包括“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五个方面的目标。

7、就横向结构而言,则从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出发,形成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

8、语文课程达成的前提a,树立新的教学观b,树立新的学习观c,树立新的评价观。

9、语文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1,就与课程的关系而言,语文教师应由课程目标的消极实施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2、就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语文教师应由课程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

3、就与学生的关系而言,语文教师应由课程成绩的仲裁者而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激励者。

4、就与科研关系而言,语文教师应由狭隘的“教书匠“而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研究者。

10、认定语文课程内容的前提:一,建立广义的知识观。

二、区别“语言”和“言语”。

11、区别“语言”和“言语”:所谓言语,有两方面的含义。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的特点广泛多样性间接性差异性多质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1.对语文课程来说,有助于语文课程的实施和改革。

2.对语文教师来说,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3.对学生来说,有助于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经济性原则语文教材及其构成要素课文系统作业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备课的一般步骤(1)学习课标;(2)熟悉教材;(3)了解学生;(4)解读文本,(5)编写教案,语文教学策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策略确定目标之前,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目标的陈述要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

优化教学过程的策略1、深刻理解、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2、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3、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三、建立有效教学方式的策略1、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关系;2、重组、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3、学会独立思考,创造性地教学。

四、选择教学方法的策略1、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4、根据师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5、根据教学情境,变换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一般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串讲法问答法谈话法讨论法点拨式教学法2.以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诵读法3.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研究式教学法比较式教学法说课的作用(1)说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进行教学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2)说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3)说课有利于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释《诗经·小雅·小》时就用过“课程”一词2、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说道“课程”,如说“宽著期限,紧著课程”3、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学校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包含“语文”、“写字”、“阅读”、“习作”等;二是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三是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师生、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等积极影响。

意义:树立大语文观4、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演变(填空选择)(1)“国文”时期: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课程,但有漫长的儿童识字、语句训练和习作八股文的历史。

在小学独立设置语文科,始于1902年。

1903年颁布并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在课程方面,除读经科外,5年的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字科,教学内容是识字、读文、作文;4年的高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教学内容有读文、作文、写字、习官话。

1907年清政颁布了《奏定女子小学课堂章程》,从此,“国文”科的名称见于法令。

语文与经学、史学、伦理学分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小学开设,又有较为明确的教学目的,这在我国语文课程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国语”时期胡适认为这一举措(P5)将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前了20年。

当时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于1923年颁布了我国第一课程纲要——《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

(3)“语文”时期D2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确定小学国语科以华北解放区的《国语》课本为蓝本进行修订,供全国使用,并把修订后的《国语》改为《语文》。

对此,在1950年出版的《编辑大意》里解释道:“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

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这套课本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成立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着手进行语文课程改革。

1956年开始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小学语文课程的第一次重大改革。

60年代初期,继续进行“文道之争”的讨论。

因而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比较到位,并且重视“双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90年代初期,经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科学地把握了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并对“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达成共识。

(4)“新语文”时期D11997年由《北京文学》引发的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忧思”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理念、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各个方面。

20世纪末的忧虑与反思5、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语文”实际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释。

P18 D2“语言文字”说(小学)“语言文章”说(中学)“语言文学”说(高中)以上三种解释中占主导地位的、最有权威性的是“语言文字”说。

“语”就是口头语言,“言”就是书面语言。

6、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选)(1)学科性质的认识1956年1963年5月1978年2月1986年12月1992年1月建国以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507、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内涵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培育和提高要关注以下七项要素:(1)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2)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3)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4)发展思维;(5)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6)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7)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是最为“基本”的两个要素,在这七项要素中尤为重要。

D4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注意内容的价值取向(2)关注学习的多元反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开放系统”:从语文课程的内容构成来说,语文课程本身是个“开放的系统”,它海纳百川。

美国学者早就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话。

语文课程的“生态系统”:营造这一生态系统,要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就需要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个部分组成,以及相互间的互相生成。

(1)教师和学生为语文课程生态系统中的两个主体。

(2) 教材和环境为语文课程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客体。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一语中的,早就提醒我们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

8、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演变(选)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并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主要有8部。

(1)1950年8月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2)1956年10月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重视发展小学生的语言注重文学因素的教学明确提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3)1963年5月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吸收了从1959年至1961年长达三年的文道之争的成果,第一次明确指明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后来被称为“双基”训练重视阅读与写作,强调多读多练重视课文的朗读与背诵,并规定了各年级的背诵量(4)1978年2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育大纲(试行草案)》(5)1986年12月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特色内容有:第一次科学揭示、完整表述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第一次反映出语文课程与教学之功能第一次完整表达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扩大了汉语拼音的功能,使之得以全面发挥适当降低作文教学要求(6)1992年6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7)2000年3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9、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填)语文新课程的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组成,每个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提出要求。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过程和方法”的意义:D2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9、编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选、填)P51全面:(课程目标:并列式、交融式)、适度、具体、分层10、编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程序:(1)教学目标的编制步骤#通览教材、学习课表,弄清所教篇目的内容要点及其在单元和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按课后习题的要求,确定若干要点作为授课的教学目标#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所学课文在认知目标上细分为不同层次;再依据这个划分标准,确定学生对个内容要点掌握的水平层次#对每一学习水平的活动形式,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用可以观测到的外显行为方式描述出来#列出双向细目式的课文教学目标。

根据目标要求选择对应问题,作为检测学生对要点掌握与否的形成性测试题(2)教学目标的陈述,一个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说明具体的行为#说明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11、蒙学读本《急就篇》:+40西汉时期的教材,为西汉元帝的史官所作,是我国最早的识字课本。

主要内容包括“姓氏名字”、“服器百物”、“文学法理”三部分。

主要特点是生字密度大,全书共2144个字。

二是整齐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三是包含比较丰富的知识,把汉字学习融入介绍人文知识之中。

12、《千字文》周光嗣梁武帝大同年间《三字经》王应麟宋代《百家姓》佚名宋代初年13、国语教科书《开明国语读本》丰子恺作图突出儿童本位,有浓厚的儿童文学色彩,图文并茂,便于学习全套书共12册,还配有教师用书(叶圣陶编纂的影响最大的一套教材)14、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使用D2(1)胸中有“书”通览全套教材,了解编排体系通读全册教材,把握基本结构研究整组教材,掌握训练序列与重点逐课琢磨,吃透教材(2)心中有“标”(3)目中有“人”(4)用中有“法”(5)用中求“活”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框架15、按照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还可以把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素材性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素材和来源,比如语文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

16、小学语文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内涵: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是主动性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是独立性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护的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最为常用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一定的策略:建立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技能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17、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概述措施D8(1)教法与学法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尝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质疑,培养能力(2)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前诱导、课后辅导、课外延伸(3)群体与个体相结合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方式和途径D2开设学法指导课、总结学习过程、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拟定并执行学习常规、进行学法信息交流。

18、小学语文教学规律D2(1)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文学习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确是紧密联系,须与不离的。

(2)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学家罗常培早在1947年就指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3)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语言的积累有助于语感的培养#40年代叶圣陶与夏丐尊合著的《阅读与写作》提出“语感说”。

D2王先生对语感的界定为:社会的人对言语的感受与反应。

具体地说,“语感就是在视听当下不假思索地从感知语音、字形所表示的意义的能力。

”D4王尚文先生将语感分为:听读型语感和说写型语感两大类D1韦志成先生将语感分为最基本的三类:规范感、得体感和情味感。

D1 (4)语言学习离不开言语的实践#D3听、说、读、写是言语实践的基本方式。

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即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逐渐得到培养与提高。

1964 叶圣陶“听、说、读、写”并用,语文教学基本特征:语文基本功训练19、讲读法D2、自学法、练习法讲读法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教师往往寥寥数语就讲清一个问题,或点破难点,说清关键,是学生对课文“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篇求其旨”,并“因道悟文”,掌握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要领。

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探究能力。

运用讲读法注意:一要抓住重点,少讲,精讲二要揭示规律,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三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20、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整合的方式:时间关系上看:雁行式和鱼贯式角色关系上看:主辅式和主从式语文教学能力:分析教材、设计教材、课堂应变、语言表达21、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P145 D122、吕叔湘曾于1978年3月16日在《人民日报》上刊文《语文教学的两个迫切问题》批评的话,我们至今没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