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配套K12】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 考点一迁移
[题组一对点练]一、一词多义1.属(10年12考)(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____________(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 ____________(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并诗》) ____________(4)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____________(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6)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 ____________(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____________(8)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____________答案:(1)动词,这里指劝人饮酒(2)动词,隶属(3)动词,属于(4)动词,连缀(5)动词,通“嘱”,嘱托(6)名词,等辈、类(7)名词,等,辈(8)动词,接连2.鄙(10年5考)(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____________(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____________(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6)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____________(7)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并诗》) ____________(8)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荆轲刺秦王》) ____________答案:(1)名词,边疆地区,边远的地方(2)形容词,庸俗,浅陋,鄙俗(3)形容词,见识浅薄(4)动词,当作边境(边疆)(5)形容词,见识浅陋(6)动词,鄙薄,轻视(7)名词,自称的谦词(8)名词,村野之处,乡下3.致(10年5考)(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3)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并序》) ____________(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5)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____________(6)专心致志____________(7)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____________(8)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____________(9)退而致仕____________答案:(1)名词,情致(2)动词,到达(3)动词,招致、招来(4)动词,得到(5)动词,表达、表述(6)动词,集中(力量、意志等)(7)副词,极,尽(8)动词,招请,招集(9)动词,归还,交还4.期(10年6考)(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2)未登程先问归期(《长亭送别》) ____________(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____________(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 ____________(5)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6)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并序》) ____________(7)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 ____________(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9)不期而遇____________答案:(1)动词,至,及(2)名词,日期(3)名词,(jī),穿一周年孝服的人(4)动词,约定(5)名词,期限(6)动词,期望,希冀(7)名词,时间(8)动词,满一年(9)动词,约定5.次(10年6考)(1)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报任安书》) ____________(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5)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 ____________(6)鳞次栉比____________答案:(1)名词,处所、地方,这里指曲水之旁(2)名词,下一等(3)动词,按次序,引申为“轮到”(4)动词,驻扎(5)名词,次序(6)动词,有次序地排列二、古今异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①约为婚姻..⑤..也④项伯许诺..,辞不赴命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②臣以供养无主所以....遣将守关者⑥臣与将军..⑧君王为人不忍..戮力而攻秦⑦臣战河南A.①④⑧B.②③⑥C.②⑤⑦D.④⑥⑧解析:选D。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讲义:第二
学案5 必修三(三)、必修四——《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学案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过、相、窃、凶等)、虚词(焉、之、以等)、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
背诵相关名句。
2.重点辨析“焉”的用法,掌握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特点。
3.翻译重点句式(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等)。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答案 C解析 A 项“有事”是“用兵”之意。
B 项“河东”是“黄河以东”之意。
D 项“以为”是“把……作为”之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 )A.⎩⎪⎨⎪⎧是谁之过.与无乃尔是过.与B.⎩⎪⎨⎪⎧ 秋水时.至斧斤以时.入山林C.⎩⎪⎨⎪⎧以亏.人自利也亏.无为之大道哉D.⎩⎪⎨⎪⎧入人园圃,窃.其桃李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宜可使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损害,毁坏。
A 项过错/责备。
B 项按时节/时节。
D 项偷窃/私下,表谦副词。
②( )A.⎩⎪⎨⎪⎧夫如是.,故远人不服无乃尔是.过与B.⎩⎪⎨⎪⎧ 河内凶.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则将焉用彼相.矣D.⎩⎪⎨⎪⎧材木不可胜.用也刑人如恐不胜.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尽,全。
A 项这样/与“尔”同义。
B 项收成不好,荒年/不幸。
C 项辅佐/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③( )A.⎩⎪⎨⎪⎧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C.⎩⎪⎨⎪⎧固而.近于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D.⎩⎪⎨⎪⎧虎兕出于.柙移其粟于.河内答案 B解析 B 项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 项……的时候/……的人。
C 项表递进/表转折。
D 项从/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既来之,则安.之 答案 D解析 D 项为使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江苏版】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2 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导学号:20332019】戚元鲁墓志铭曾巩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曰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浸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祐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铭曰: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以告哀?纳铭于墓.(选自《曾巩集》卷四十二)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德行化.其乡里化:教化B.能.似其先人者也能:才干C.以进士中.其科中:考取D.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速:催促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速:请求.]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代时,戚元鲁的曾祖父在乡里享有盛名,德高望重,但是抗逆朝廷,不愿做官.B.戚元鲁的父亲叫戚舜臣,做过尚书虞部郎中的官职,一生恭敬勤谨,严守家法.C.戚元鲁在学问品行方面精进不止,可惜三十五岁就英年早逝,否则一定能有建树.D.戚家是宋代有名望的世家,作者曾巩亲自为戚家不止一个人撰写过墓志铭.A[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项,“抗逆朝廷,不愿做官”错,原文的意思是他的先祖有高尚的志气,不愿做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人,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人.(“好恶”“游”“闻人”各1分,状语后置句1分)(2)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来告诉我.(“且”“属”“乞”各1分,状语后置句1分) 4.戚元鲁在品行和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文本第一段“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可概括出前三点;由第二段“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可概括出最后一点.【答案】孝友忠信;敦厚和顺;好学不倦;聪明敏达.(每点1分)【参考译文】戚家人是宋国人,(戚家)是宋国的世家.在五代的时候,有个心存高尚的志气、不愿做官、用(美好的)道德品行教化他的乡里(的百姓)、能让远近求学的人都归附的人,叫戚同文,号正素先生,(死后)被追封为尚书兵部侍郞.他有个儿子,在太宗、真宗时是(一位)名臣,因为议论事情时言辞激烈直率被传颂至今,叫戚纶,官至枢密直学士,被追封为太尉.(戚纶)有个儿子谦恭谨慎、言行合乎规矩、能恪守家法、死后埋葬在宋国的北原、我给撰写墓志铭的人,叫戚舜臣,做尚书虞部郞中.元鲁就是戚舜臣的儿子,名叫戚师道,字元鲁.(戚元鲁)为人孝顺友爱、忠诚信义,本质淳厚、脾气随和,喜欢学习不知倦怠,才干类似他的祖先.从五代到现在一百六十多年了,戚氏家风(积淀深厚),流传久远,虽然他们的官职不高,可是操行符合礼义,世世代代都是这样,没有断绝,所以我说(戚家)是宋国的世家.戚元鲁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聪慧明白敏捷通达,喜欢谈论当今社会时事,能通晓其中的得失.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人,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人.大家因此认为戚元鲁的学问品行,精进且未停止,预料他如果长寿,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不体现在当代,也一定会体现在后世.谁能料到他现在非常不幸地去世了呢!所以他去世的时候,无论跟他生前的关系远近亲疏,大凡知晓他的为人的,都替他悲痛,到现在说起来还为他悲慨不已.戚元鲁最初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建州崇安县尉,(他)没有赴任.后来考中进士,担任亳州永城县主簿,又担任楚州山阳县主簿.嘉祐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因为疾病死在官任上,年仅三十五岁.(戚元鲁)娶妻陈氏,是内殿承制教习的女儿;(陈氏去世后)又娶妻王氏,是参知政事文宪公王尧臣的女儿;(他还)有一个儿子;(他们)都比元鲁先去世,并且元鲁也没有兄弟.唉!上苍对这个人如此酬报,是为什么呢?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来告诉我.我很悲痛元鲁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想通过我的这篇文章让后人知道,所以我没法推辞.在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把元鲁安葬在他父亲坟墓的旁边,并让他跟妻子陈氏、王氏排列在一起.将要安葬(的时候)他的堂兄戚遵道通过书状来(向我)请求墓志铭,墓志铭文如下:操行足够效法他的先辈,才能足够施于当世之用,可是(这些追求)在元鲁身上却不曾停止.活着的时候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死后又没有子嗣传承他的事业,拿什么来告慰哀思呢?就把这篇铭文放在他的墓旁吧.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怀庆府推官刘君墓表归有光刘氏之先,自大梁来居华亭,曰亨叔.亨叔生仲礼,始徙上海.仲礼生庆;庆生四子.长曰铣,次曰钝.铣坐法,被系.京师.钝阴乞守者,代其兄,令出得一见家人而归死.钝既系而铣归,绐其父母云:“钝死,己得赦归.”钝久系而其兄不至.京师士大夫皆知其冤,为馈食饮.久之,赦归.家人惊以为鬼物,母泣曰:“儿馁欲求食,吾自祭汝,勿怖吾也.”钝具言不死状.乃开门纳之.铣仓皇从窦中逸.去,遂不知所之.君自少举止不类凡儿.嘉靖四年,中应天府乡试.先是,其所亲有诬害君者,及君得举,则又曰:“吾固称德资聪明,今果然矣.”君益厚遇之.上海俗奢华,好自矜.眩.君独闭门读书,虽兵阵、风角、占候之书,皆手自抄写.时从野老散发箕踞乐饮,不自表异.计偕还,渡江,登秣陵诸山,呼古人名,举酒与相酬,不醉不止也.嘉靖某年,选调怀庆,先太守已迁去,会中使衔命,降香王屋山.民苦供应,多逃亡.君摄守,能以权宜办济,使者告成事而去.君尝虑囚,一女子呼冤,君察其诬,系狱已二十年,遂出之.武陟富人,以女许巨室,因借其资,以致大富.而婿家后贫,遂结诸豪为证,欲离婚.君责令归其女,而疑富人家多女婢,即归,恐非真女.乃问有老妪,尝识其女面有黑子.已而果非真女.君怒,欲按籍其家,竟以其女成婚.君为人宽和,至持法,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夺.也.寻以病去官.至淮阴道卒.临卒于邑,曰:“吾始与唐元殊饮酒欢呼,宁知有今日耶?我死于此,无亲知故人为诀.男未成,女未嫁,负用世之志而不施,命也夫.”时嘉靖某年月日,年四十有九.(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铣坐法,被系.京师系:囚禁B.铣仓皇从窦中逸.去逸:逃跑C.上海俗奢华,好自矜.眩矜:夸耀D.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夺.也夺:剥夺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夺:强行改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让坐牢的兄长和家人见上一面,刘钝暗中请求看守让自己代替兄长,让兄长归家,谁知其兄竟一去不归.B.上海的风俗奢侈浮华,但刘钝却不受影响,常常闭门读书,即使是兵阵、风角、占候之类的书籍他也亲自抄写.C.武陟县某富人把女儿许配给世家大族,后因对方家贫而想解除婚约,刘钝得知后,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再择时成婚.D.刘钝临终之时,叹息自己没有与亲朋好友诀别,儿女都还未成家,自己虽然有用世之志,却未能施行,真是命运使然啊.C[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刘钝得知后,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再择时成婚”错.原文“责令归其女”是说刘钝责令他把女儿嫁姶对方,而非“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钝既系而铣归,绐其父母云:“钝死,己得赦归.”(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摄守,能以权宜办济,使者告成事而去.(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刘钝被囚禁后刘铣得以回家,刘铣欺骗他的父母说:“刘钝已经死了,自己获得赦免回来了.”(关键词“系”“绐”“得赦”每译对一处得1分,译对大意得1分)(2)刘君代理太守,能因事变通把事情办成功,使者办完事情后离去.(关键词“摄”“权宜”“济”每译对一处得1分,译对大意得1分)8.刘钝有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人物的品格可从传主的事迹中分析归纳出来:刘钝替兄坐牢——爱护家人;对诬害他的人更加厚待——宽容待人;平时闭门读书,不少书都亲自抄写——勤奋好学;放出受冤女子——秉公执法.【答案】爱护家人;宽以待人;勤奋好学;秉公执法.(每点1分)【参考译文】刘氏的祖先,从大梁迁来居住在华亭,名叫亨叔.亨叔生下仲礼之后,才迁到上海.仲礼生下刘庆;刘庆生了四个孩子.长子名叫刘铣,次子名叫刘钝.刘铣因犯法获罪,被囚禁在京城.刘钝暗中乞求看守的人,代替他的兄长(被囚禁),让兄长出去得以见一下家人然后回来受死.刘钝被囚禁后刘铣得以回家,刘铣欺骗他的父母说:“刘钝已经死了,自己获得赦免回来了.”刘钝长时间被囚禁而他的兄长一直不到.京城的士大夫都知道他的冤情,给他送吃的喝的.过了很久,刘钝被赦免回家.家人很惊恐,认为他是鬼,他的母亲哭着说:“孩子你饿了想要饭吃,我亲自去祭奠你,你不要吓唬我.”刘钝详细地告诉母亲他没有被处死的情况.(母亲)才开门让他进来.刘铣仓皇地从小门中逃出去,之后就不知他到哪儿去了.刘君自小举止就不同于一般的小孩.嘉靖四年,参加应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在此之前,刘君所亲近的人中有诬害刘君的,等到刘君中举后,那个人就又说:“我本来就说他品行好资质聪明,现在果然如此啊.”刘君更加厚待他.上海风俗奢侈浮华,百姓喜好自我夸耀.唯独刘君闭门读书,即使是排兵布阵、占卜、根据天象预测吉凶的书,都亲手抄写.经常跟随村野农夫披头散发、两腿前伸坐着高兴地喝酒,从不表现出与众不同.赴京参加会试后回乡,渡江,登上秣陵诸山,呼喊古人名字,举起酒杯与人相互敬酒,不醉不休.嘉靖某年,选调到怀庆,以前的太守已升官离去,适逢宫中派出的使者奉命到王屋山烧香.百姓为供应所苦,大多逃走了.刘君代理太守,能因事变通把事情办成功,使者办完事情后离去.刘君曾经审查记录囚犯的罪状,一女子喊冤,刘君查明她是被诬陷的,她已被囚禁在狱中二十年了,刘君于是把她放了出去.武陟县的富人,把女儿许配给世家大族,因借对方的钱财而变得非常有钱.但是女婿家后来贫穷,富人于是勾结地方豪绅作假证,想要解除婚约.刘君责令他把女儿嫁给对方,但怀疑富人家有许多婢女,即使嫁过去了,恐怕并非是他真正的女儿.就问一个老妇人,老妇人曾经见过那个女孩,女孩脸上有黑痣.不久发现嫁过去的果然不是富人真正的女儿.刘君发怒了,想要查抄富人的家产,富人最终让他的女儿与对方成婚.刘君为人宽厚谦和,对于执法,即使同族的人或有权势的人请求他,也不能强行改变他的意志.不久(刘君)因病辞掉官职.在淮阴道上去世.临死时在县邑,说:“我起初与唐元殊饮酒欢呼,哪里知道会有今天呢?我死在这儿,没有亲戚朋友来诀别.儿子没有成婚,女儿没有出嫁,自己肩负治理天下的志向却没有得以施行,这真是命运啊.”当时是嘉靖某年某月某日,享年四十九岁.。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1 高考体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译文: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 敢听。 译文:
先生对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的学问,没 览的。于是广泛地考证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 增加了论撰的文字,写了《述学》内外篇。又深通《春 学问,著有《春秋述义》,见解超凡,评论的人认为是 来从未有过的。写文章以经、史作为基础,受汉、魏影 有沿袭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的派别,而是取法于 所以高远特立,自成一家。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 译文: (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 然也。 译文:
解析:(1)先:超过。以:凭借。北面:尊人为师,以 老师。(2)殁:去世。存问:关心慰问。笃厚:忠实厚 答案:(1)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 以容甫为老师。 (2)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 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
甲午年正月初一,(祖父张汝霖)就到了南都,在鸡 书,日夜不停,患了眼疾,放下帷幔静坐了三个月。朋 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 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考场,还未到午时,就答完了考卷,考卷落在一个老教 中。老教谕所选取的考卷上呈大主考李九我,李九我骂 的考卷不好,让他再次呈上(别的考卷),呈上的考卷又 又呈上(别的考卷),上呈了四五次,房中的考卷将上呈 老教谕因恼怒而哭泣。李公挑选这些考卷(发现)少了七 教谕,教谕说:“那七卷很不通,留作笑料罢了。”李公说 紧拿那些笑料来!”李公一看,拍着手掌称非常妙,洗 的评分另用丹铅重新打分。《易经》科,祖父为第一名 益为第二名,其他人都排在高等次。
2019年高考江苏卷 文言文阅读
2019年高考江苏卷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0分)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豫章之临川人。
生而颖异不群。
体玉立,眉目朗秀。
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
”五岁能属对。
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
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
每试必雄.其曹偶。
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
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
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
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
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
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
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
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
”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
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
居久之,转遂昌令。
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
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
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
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
”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
”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至掩卷而诵,不讹只字。
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
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
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
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
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
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2019 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教师版h含文言译文与诗歌鉴赏资料等)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3分)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C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4分)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
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4.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
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5分)【答案】(内容符合要求,运用排比手法。
)示例: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
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
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传颂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类的警醒。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章 教材文言文复习 学案6 Word版含答案
学案6 必修五(一)——《陈情表》《项脊轩志》《渔父》《报任安书(节选)》[学案目标] 1.这几篇文言文是重点篇目,既要全面梳理文言基础知识,又要背诵重点段落。
2.重点掌握“相”“见”的特殊用法及判断句式。
1.用“类聚法”写出表示“等,等到”之义的文言词:及、洎、逮、比、迨等。
表示“不久”之义的文言词:寻、未几、已而、既而、已等。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①( )A.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举:举荐 C.当.侍东宫 当:应当 D.殆.有神护者 殆:大概 答案 C解析 当:担任。
②( )A.妪每.谓予曰 每:每次 B.听.臣微志 听:听任,允许 C.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奏效,指获取功名 D.若望.仆不相师 望:怨恨,抱怨 答案 A解析 每:经常,常常。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①( )A.⎩⎪⎨⎪⎧ 犹蒙矜.育不矜.名节 B.⎩⎪⎨⎪⎧ 辞不就.职草创未就. C.⎩⎪⎨⎪⎧ 门衰祚薄.日薄.西山 D.⎩⎪⎨⎪⎧幸勿为过.无乃尔是过.与 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责备。
A 项怜悯/顾惜。
B 项到/成功。
C 项浅薄/迫近。
②( )A.⎩⎪⎨⎪⎧ 谨拜表以闻.闻.姊家有阁子 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余问古事 C.⎩⎪⎨⎪⎧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重.为乡党所笑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看。
A 项使……知道/听说。
B 项使……跟从/向。
C 项慎重/更加。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B.⎩⎪⎨⎪⎧ 太上不辱.先客逾庖而宴.C.⎩⎪⎨⎪⎧ 倡优..所畜垣墙..周庭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亦遂增胜. 答案 A解析 A 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B 项使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
C 项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 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一、掌握五类常考的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 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偏义复词这五大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的义项,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 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4.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
项是( )
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
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
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 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 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 遂缚诣县。
字去代替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
字。常见的通假的情况如下:
解说
举例
注意点
有本字而不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
用,借用一个 谢项王!(“蚤”通
通假字 音同或音近的 “早”)《鸿门宴》 字来代替,这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
个借用的字叫 倍德也。(“倍”通
通假字
“背”)《鸿门宴》
由于古今语音的 变异,有的通假字 现在的读音已与 本字读音相差甚 远。如:生之有时 而用之亡度。 (“亡”通“无”)
解析:选 B。解:解除包围。
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沈周)奉亲至孝。父没.,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 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
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
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江苏专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技法提分点13 Word版含答案
技法提分点13整体把握找要点,分析概括细提炼三步骤归纳内容要点读文支招第一步概览全文,确定文体。
从文章题目来看,这是柳宗元给严秀才的一封回信,属书信文体。
第二步细读全文,理清层次。
①写自己拒绝做严秀才老师的原因之一——不愿承担老师之名。
②写自己拒绝做严秀才老师的原因之二——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
③写自己拒绝做严秀才老师的原因之三——可以互相学习。
第三步把握对象,勾画要点。
1.重要的文言实词需要落实。
2.重要的文化常识需要落实。
典题文本(2014·江苏)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①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我】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
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老师在内在】也,实不可一日忘。
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适当】以益.【充实】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②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
学之至【最高境界】,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
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幸亏】非其.人。
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
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
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
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
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③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开辟】大路将疾驰也。
攻.【加固】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幸而亟【屡次】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
[推荐学习]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4 考点二迁移运
[题组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1.判断“其”在文中的意义。
狐谓狼曰:“羊肉①其.鲜乎?君②其.有意,叼③其.一而啖之,得饱④其.口福。
”狼曰:“⑤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君,⑥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⑦其.无闻邪?⑧其.畏主人邪?及⑨其.嬉逐,愿为一雪⑩其.耻,君⑪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⑫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而去。
答:答案:③④⑥⑨⑩这五个“其”均用作代词。
③相当于“其中的”;④相当于“自己”;⑥相当于“它们的”;⑨相当于“它们”;⑩相当于“这(个)”。
①⑤⑪⑫均用作副词。
①表揣测,大概;⑤表示加强语气;⑪表祈使语气,一定;⑫表反诘,相当于“难道”。
②⑦⑧三个“其”字,均用作连词。
②表假设,如果;⑦⑧表选择,是……还是……。
2.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
“黄鸟①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笑也。
然②于.吾等,则久别矣。
自十年前偶见之,③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
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④于.昔。
吾乡之美已闻⑤于.四方。
世人皆欲老⑥于.吾乡,此乃多人言⑦于.我也,非吾杜撰耳。
⑧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⑨于.是,不亦乐乎?答:答案:①助词,凑足音节;②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③介词,可译为“到”;④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⑤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⑥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⑦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⑧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⑨介词,可译为“在”。
3.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①为.尧存,不为桀亡。
”此②为.至理,当③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④为.巫所惑。
巫者,以诡⑤为.业,其所⑥为.皆⑦为.利也。
故⑧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
⑨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⑩为.?答:答案:①介词,可译为“因为”;②动词,可译为“是”;③介词,可译为“对、向”;④介词,可译为“被”;⑤动词,可译为“作为”;⑥动词,可译为“做”;⑦介词,可译为“为了”;⑧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⑨介词,可译为“替”;⑩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呢”。
[推荐学习]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8 考点五迁移运
[题组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勿斋记[明]朱舜水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
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
及其问仁也,夫子宜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①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骛高骛远哉?夫以振古聪明睿知之颜渊,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
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藤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因号“勿斋”。
初见于太史所。
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②”,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注】①传心:传授道统。
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
1.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答:答案:世人学习圣人之道,把圣人看得太高,因而距离圣人之道很远。
2.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答:解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答题的区域在第三段。
找到“藤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这些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藤君好学,有志于“四勿”;他厌恶高远玄虚的旧习,想要得到“我”的话来证实他的生平之志和中庸之德。
3.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
(用自己的话作答)答:解析:第二段借用孔子和颜渊的例子来说明圣人之道并非玄妙高远,由此说明自己的修身之道,即要务实,要脚踏实地;第三段借对藤君的分析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2019 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教师版h含文言译文与诗歌鉴赏资料等)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3分)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C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4分)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
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4.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
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5分)【答案】(内容符合要求,运用排比手法。
)示例: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
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
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传颂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类的警醒。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章 教材文言文复习 学案7 Word版含答案
学案7 必修五(二)——《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并诗》[学案目标] 作为必修教材最后一册的最后三篇文言文,自身语言点丰富,又可与前几册联系梳理,构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对此,复习时要实现下列目标:1.全面梳理教材语言点,重点突出三篇文言文丰富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掌握“之”“且”重点虚词以及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
2.背诵三篇中的重点段落。
1.用“类聚法”写出表示“怎么、哪里”之义的文言疑问代词:何、安、曷、奚、胡、恶、焉等。
写出表示“流放”之义的文言实词:流、放、迁、谪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①( )A.⎩⎪⎨⎪⎧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C.⎩⎪⎨⎪⎧ 夫人之相与..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D.⎩⎪⎨⎪⎧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答案 B解析 B 项均为一般人。
A 项应付,周旋/比喻短暂。
C 项相处,相交/一起,共同。
D 项用来……的/……的原因。
②( )A.⎩⎪⎨⎪⎧虽趣.舍万殊梦亦同趣.B.⎩⎪⎨⎪⎧ 暂.得于己如听仙乐耳暂.明 C.⎩⎪⎨⎪⎧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举.世皆浊我独清 D.⎩⎪⎨⎪⎧适.足取辱耳且适.南冥也 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全。
A 项同“取”/同“趋”,往、赴。
B 项暂时/突然。
D 项恰好/到,往。
③( )A.⎩⎪⎨⎪⎧ 控蛮荆而引.瓯越引.以为流觞曲水 B.⎩⎪⎨⎪⎧ 一言均赋.横槊赋.诗 C.⎩⎪⎨⎪⎧ 滕王阁序.兰亭集序.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答案 C解析 C 项均是一种文体。
A 项接引/导引。
B 项写作/吟诵。
D 项盛大的/有名的,风景优美的。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B.之二虫又何知C.彼且奚适也D.大王来何操 答案 A解析 A 项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其他三项均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江苏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技法提分点12
技法提分点12 把握关键得分点,字字落实译句子三处着眼六点考虑落实文言翻译读文支招1.以题解文。
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
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文本后面“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
那么通过解读这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2.以文解文。
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
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
3.以注解文。
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
4.以理解文。
在解答翻译句子时,要与语境结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
典题文本(2016·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蹇【停滞】二十年。
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
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
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
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差不多】矣,还【回去】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堕落】先业。
”大父泣曰:“侄命蹇【努力】,特耕而不获耳,藨蔉②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
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
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
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汇集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汇集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豫章之临川人。
生而颖异不群。
体玉立,眉目朗秀。
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
”五岁能属对。
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
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
每试必雄其曹偶。
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
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
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
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
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
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
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
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
”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
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
居久之,转遂昌令。
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
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
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
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
”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
”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到掩卷而诵,不讹只字。
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
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
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
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
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
【江苏版】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3 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三)(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亡友方思曾墓表归有光予友方思曾之殁,适岛夷来寇,权厝.于某地.已而其父长史公官四方,子昇幼,不克葬.某年月日,始祔于其祖侍御府君之墓,来请其墓上之文.思曾少负奇逸之姿,年二十余,以《礼经》为京闱首荐.既一再试春官不利,则自叱而疑曰:“吾所为,以为至矣,而又不得.彼必有出于吾术之外者!”则使人具书币.走四方,求尝已得高第者,与夫邑里之彦,悉致之于家而馆饩之.其人亦有为显官以去者.然思曾自负其材,顾彼之术,实不能有加于吾,亦遂厌弃不能以久.方其试而未得也,则愤憾而有不屑之志.其后每偕计吏行,时时绝大江,徘徊北岸,辄返棹.登金、焦二山,徜徉以归.与其客饮酒放歌,绝不与豪贵人通.间与之相涉,视其龌龊,必以气陵之.闻为佛之学于临安者,思曾往师之,作礼赞叹,求其解说.而人遂以思曾果溺于佛之说,不知其有所不得志而肆意于此.以是知古之毁服童.发,逃山林而不处,未必皆精志于其教,亦有所愤而为之者耶!以思曾之材,有以置之,使之无愤憾之气,其果出于是耶?然使假之以年,以至于今,又安知其愤憾不益甚,而将不出于是耶?此吾所以叹天之成材为难也.思曾少善余,余与今李中丞廉甫晚步城外隍桥,每望其庐,怅然而返.其相爱慕如此.后予同为文会,又同举于乡.思曾治园亭田野中,至梅花开时,辄使人相召,予多不至.而思曾时乘肩舆过安亭江上,必尽醉而归.尝以予文示上海陆詹事子渊,有过奖之语,思曾凌晓,乘船来告.予独痛思曾之材,使不得尽其所至,亦为之致憾于天而已矣.(选自《震川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权厝.于某地厝:停柩待葬B.则使人具书币.走四方币:钱财C.辄返棹.登金、焦二山棹:船桨,代指船D.以是知古之毁服童.发童:未成年的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童:秃,使动用法,使……变秃.]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思曾年少有才,但经历一次次的考试失利后,对自己的才能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技不如人,于是延请有才之士想要向他们学习.B.方思曾所延请的人中虽然后来也有做官显贵的,但他认为这些人的本领未必胜过自己,因而就不愿长久如此.C.方思曾因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得志,不与官员交往,后来到临安去拜师学习佛学的精义,放任自己沉溺在佛学之中.D.作者和方思曾相互倾慕,他和李廉甫晚上走到城外隍桥时,看到方思曾的房屋会很失意;方思曾在梅花盛开的时节也多次邀请作者前往.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不与官员交往”错,原文中只是说“绝不与豪贵人通”.]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已而其父长史公官四方,子昇幼,不克葬.(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思曾之材,有以置之,使之无愤憾之气,其果出于是耶?(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久他的父亲长史公调往远地做官,他的儿子方昇年幼,(遗体)不能够下葬.(关键词“已而”“克”各1分,句子大意1分)(2)凭借思曾的才能,有合适的职位安排他,使他没有怨恨之气,他果真会出现在这里吗?(关键词“以”“材”“置”“愤憾”各1分,句子大意1分) 4.简要概括方思曾的形象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抓住文中所叙述的事情来分析归纳.如第二段写“思曾少负奇逸之姿,年二十余,以《礼经》为京闱首荐”,由此可以概括出思曾才华出众的特点;再如方思曾为了寻求考中的方法,多方延请有才之士,可以概括出他热衷功名的特点.其他特点也可以借助这种方法得出.【答案】才华出众;热衷功名;恃才自负;壮志难酬;重视友情.(每点1分,任意答出四点即可)【参考译文】我的朋友方思曾去世的时候,恰逢倭寇来侵扰,暂且停柩在某地.不久他的父亲长史公调往远地做官,他的儿子方昇年幼,(遗体)不能够下葬.某年月日,(方思曾)才被合葬在他的祖父侍御府君的墓中,来请求我撰写墓上的文字.思曾年少时有奇特超俗的才能,二十多岁时,凭借《礼经》在京城的科举考试中以第一名被推荐.后来一再参加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不顺利,就自责并且怀疑说:“我所做的,自以为到了极致,却又没有成功.他们(考中的人)一定有超出我的方法之外的!”就让人准备了书籍钱财奔走四方,寻求那些曾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以及乡里有才学的人,全把他们请到家里并且招待他们的居住饮食.这些人中也有做了高官而离开的.但思曾倚仗自己的才能,看看他们的方法,确实不能比上自己的,也就厌恶放弃了这种方法不能长久坚持.当他去参加科举考试而未考中时,就怨恨并有不屑的想法.其后经常和掌管会计簿籍的官员同行,时时渡过大江,徘徊在北岸,就掉转船头回来登上金、焦二山,安闲自在地回来.与他的客人饮酒唱歌,绝不与地位显贵的人交往.偶尔同这些人交涉,看到他们行为丑陋,一定要以气势凌辱他们.听说研究佛学的人在临安,思曾前往拜他为师,行礼赞叹,请求他解说佛学.因而人们就认为思曾真的沉溺于佛学之中,不知他是因不得志而放任自己沉溺在佛学之中.由此知道古人脱去官服使头发变秃,逃到山林中而不愿处在人世,不一定都对他们的教义有至诚的心志,也是内心有所激愤而这样去做的啊!凭借思曾的才能,有合适的职位安排他,使他没有怨恨之气,他果真会出现在这里吗?然而如果赐给他寿命,让他活到现在,又哪里知道他的怨恨不会更厉害,而将不会出现在这里(专注于佛学)呢?这就是我感叹上天成就有才能的人困难的原因啊.思曾年少时和我交好,我与当今中丞李廉甫晚上走到城外隍桥时,每次看到他的房屋,就失意地回去.我们之间互相爱慕敬重到这样.后来我们一同参加文会,又同时在乡试中中举.思曾在田野中修建园亭,等到了梅花开放时,就派人来召唤我,我大多没有到.而思曾时常乘轿子从安亭江上过,一定大醉才归.他曾经把我的文章给上海詹事陆子渊看,对方有过奖之词,思曾在天快破晓时,就乘船来告诉我.我唯独痛心于思曾的才能,没有让他充分发挥出来,也只有替他向上天抱憾罢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导学号:20332020】新刊欧阳文忠公全集序[明]钱溥欧阳文忠公,庐陵人也.庐陵旧有公全集本,既而收上内府,而天下遂不复得是全集久矣.海虞程君宗,广求之而得于胡文穆公家,盖内出本也.亟.命工翻刻于郡横.适予使交南至庐陵,其郡博郑钢,首进而请曰:“使庐陵文献足征而使天下复有是集者,太守功也.愿一言序其首.”予峻.拒之弗获,至舟不能行,乃抚然有间曰:“士非文章之难也,而以文章救世为难.”荀、韩、黄老之术起,斯道遂亡于秦.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尝曰“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则亦隐然自任其传矣.后又变而为五季衰陋之习,虽宋兴七十有余年,而学者亦未易遽复于古.一旦欧阳子出,以文章道德为宗师.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公在谏院,为《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嘉祐学者争尚.怪僻为奇,文体大坏,公知贡举,黜险怪而录雅正.士初喧然腾谤,其后不五六年,文格遂变而复古,不然弊将若何而止哉?世所谓文章必以救世为难也.虽然,当是之时,倡而和者,韩有柳宗元,欧阳有苏氏父子,其他李翱、张籍之流,曾巩、尹洙之辈,声振而气从,金舂而玉应,文非不美也,而较其救世之功,则若列星之有五行,众山之于五岳,其功化发育呈露,盖自有不侔者.宜其崛起于千百载之前,而并耀于千百载之后,而渺焉未有能继之者,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盖唯有二公焉.是集之行,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后学云间钱溥,谨书于螺川驿.(选自《欧阳文忠公集·附录》,有删节)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亟.命工翻刻于郡横亟:赶快B.予峻.拒之弗获峻:严肃C.嘉祐学者争尚.怪僻为奇尚:崇尚D.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惠:聪明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惠:给……恩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来刊印的欧阳修全集本被内府收藏,天下好久没有欧阳修全集流传,于是海虞人程宗广泛寻求欧阳修全集,最终在胡文穆家发现内府本.B.钱溥在赴交南的行程中收到庐陵郡博郑钢赠送的欧阳修全集刻本,郑钢请他为欧阳修全集的刻本写序,他拒绝了这个请求,但没有能够成功.C.韩愈、欧阳修倡导文学革命都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响应,但这些有识之士的文章不够精美,救世的功效也不能与韩愈、欧阳修相提并论.D.钱溥认为读欧阳修的文章可以让人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肯定了欧阳修作品的思想价值,也肯定了程宗重刻欧阳修全集的社会影响.C[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些有识之士的文章不够精美”错误.原文是“文非不美也”.]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幸亏有韩愈出现,(韩愈)慷慨激昂地把恢复这种道统作为自己的重任,他的文章足够用来去除弊端,拯救衰颓的文风.(“慨然”“斯道”“拯弱”各1分,大意1分)(2)(他们)退隐却不忘天下安危,并把它作为心中挂念的事,这以后才不感到愧疚,难道只是用作品的体裁、风格改变那些所习惯的(风气)罢了?(“退”“徒”“习”各1分,大意1分)8.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简要概括欧阳修文学复古主张的意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已经指出了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只要找出与试题相关的关键语句,再把关键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话即可.从“不然,党锢之祸成矣”可以归纳出欧阳修的文学主张避免了党锢之祸;从“文格遂变而复古,不然弊将若何而止哉?”可以归纳出扭转了当时的文风.【答案】①避免了党锢之祸;②扭转了当时的文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欧阳文忠公,是庐陵人.庐陵过去有先生的全集本,不久被内府收藏,于是天下很久没有再得到这本全集了.海虞的程宗先生,广泛寻求它,在胡文穆先生家里得到了,大概是出自内府的版本.他赶快命令工匠在郡中的学舍翻刻.适逢我出使交南到了庐陵郡,庐陵郡博郑钢首先将刻本赠送给我并请求说:“让庐陵郡的文献得到足够的证明,从而使得天下再次有了这本文集,是太守的功劳.请求您写一些话作为序言放在开头.”我严肃地拒绝但没有成功,以至于不让我的船出行,于是我茫然自失地站了一会儿说:“读书人写文章不是难事,而用文章来救世是难事.”荀子、韩非子、黄老之学兴起,这种道统在秦国就消亡了.幸亏有韩愈出现,(韩愈)慷慨激昂地把恢复这种道统作为自己的重任,他的文章足够用来去除弊端,拯救衰颓的文风.韩愈曾经说“孟子死了,这种道统不得流传了”,这也就隐约承认自己担当起了道统流传的重任.后来又演变成了唐五代衰弱浅薄的风气,虽然宋朝兴盛了七十多年,但是做学问的人也没能轻易迅速复兴古代道统.忽然有一天欧阳修出现了,他把学识学问和思想品德作为尊崇敬仰的对象.至于范仲淹被贬谪到饶州,一时之间名士们被看成是他的朋党.当时欧阳先生在谏院,写了《朋党论》呈给朝廷,于是众人的言论就平息了,不这样的话,党锢之祸就形成了.嘉祐年间求学的人争着以崇尚怪异邪僻为奇特,作品的体裁、风格大大变坏了,先生担任向君王举荐人才的职务,摈弃险怪的文章而录用雅正的文章.读书人起初喧闹、沸腾着毁谤,之后不到五六年,文章的风格就变化并复兴古代的道统,不这样的话,弊端将到怎样的地步才停止啊!这就是世人所说的文章一定以救世为难事啊!虽然这样,在当时,他们倡议后都有应和的人,韩愈这边有柳宗元,欧阳修这边有苏氏父子,其他的像李翱、张籍这些人,曾巩、尹洙这些人,他们的文章声势很大而气韵和谐,如钟撞击发声,磬随之响应,文章不是不精美,然而比较他们与前者的救世的功劳,就好比是恒星里面有五行,一般的山之于五岳,他们的功业与教化萌发显露,自然是不相等的.应该是韩愈、欧阳修在千百年之前崛起,在千百年之后一起闪耀,而后人看不清楚没有能够继承他们,平常的人却成为百代之师,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的规范,大概只有这两位先生了.这本全集发行,是程先生给后辈的学者的最大恩惠.假如善于学习的人诵读欧阳修的文章,知道能够凭借自身担当国家安危的谋划,他们的任用或是弃置不被世人所重视,做官不知道富贵的快乐,(他们)退隐却不忘天下安危,并把它作为心中挂念的事,这以后才不感到愧疚,难道只是用作品的体裁、风格改变那些所习惯的(风气)罢了?后辈学者松江府钱溥,在螺川驿敬书.。
[推荐学习]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7 考点四迁移运
[题组一对点练]一、翻译下面的文段,注意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
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①夜.②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与夜.③。
徐吾曰:“妾日.④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
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余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答:答案:译文:齐国有一个叫徐吾的女子,跟邻家的妇人合伙出钱买蜡烛晚上织布。
徐吾家贫,不能继续出钱买蜡烛,邻家的妇人就叫她晚上不要来了。
徐吾说:“我每天常常是很早就来,常常是最后回去,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来等待织布,就是因为贫穷啊。
现在整个房子里边,增加一个人蜡烛不会更加明亮,减少一个人蜡烛不会因此变暗,何必吝惜照在东边墙壁上剩余的烛光呢?请把它分给我吧!”邻家的妇人于是又跟她一起织布。
加点词:①烛:名词活用为动词,买蜡烛;②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夜里,在晚上;③夜:名词活用为动词,夜织;④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四年七月,高祖崩,上(指炀皇帝)即皇帝位于仁寿宫。
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
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
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帝性多诡谲,所幸之处,不欲人知。
每之一所,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
奸吏侵渔,人不聊生,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
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
区宇之内,盗贼蜂起,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
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
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
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选自《隋书》)(1)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译文:(2)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译文:答案:(1)(他)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勿斋记[明]朱舜水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
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
及其问仁也,夫子宜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①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骛高骛远哉?夫以振古聪明睿知之颜渊,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
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藤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因号“勿斋”。
初见于太史所。
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②”,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注】①传心:传授道统。
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
1.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答:答案:世人学习圣人之道,把圣人看得太高,因而距离圣人之道很远。
2.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答:解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答题的区域在第三段。
找到“藤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这些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藤君好学,有志于“四勿”;他厌恶高远玄虚的旧习,想要得到“我”的话来证实他的生平之志和中庸之德。
3.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
(用自己的话作答)答:解析:第二段借用孔子和颜渊的例子来说明圣人之道并非玄妙高远,由此说明自己的修身之道,即要务实,要脚踏实地;第三段借对藤君的分析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答案:要务实,脚踏实地做学问,不能追求高远玄虚之说。
世上学习圣人之道的人,把圣人看得太高,而且对圣人的要求也太精细,最终距离圣人之道不知有几万里。
古今能称得上圣人的没有比孔子伟大的,而聪明睿智没有超过颜渊的。
等到颜渊向孔子询问仁的时候,孔夫子用精微妙理给他解答,这正是圣贤之人传授道统的秘诀,为什么独独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些看、听、说、动的事,是耳、目、口、体的功能,是否符合礼教,需要内心的智慧去衡量,“勿”是学习人情事理基本常识的最基本要求,难道夫子不能说玄妙高远的话?还是颜渊的才能不能追求玄妙高远的志向?聪明睿智超过古人的颜渊,遇到自从有人类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孔子,他们用来传授的东西,只不过是日常之所擅长之事,人情事理最基本的常识,他们很少有比不上颜渊的,由此可以知道了。
所以那些懂得道义精妙的人,是在这些方面而不是在那些方面。
藤君向来喜好学习,有志于追求“四勿”之境界,用它给自己的书斋命名,因此称为“勿斋”。
初次在太史所见面。
士大夫初遇的时候,都自有礼节,不会轻易有所请求之事,为什么拿“勿斋”来请我给它作记呢?我不了解这个人,又为什么轻易为他执笔为文,就好比商人炫耀他的玉想求得出售呢?或者是他内心久已厌恶那些高远玄虚的旧习,茫茫然就好比捉风一样,一旦醒悟,想要得到我的话来证实他的生平之志、中庸之德吗?“古代圣贤有句名言,要虚心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勿斋有啊!“(即使是)狂妄之人的言语,圣人也会选择性地听取”,我也被听取了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
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
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
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
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
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
”概不答。
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
加直集贤院。
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
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
概闻,请郡①,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
逾岁,概始代之。
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②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
”不报。
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
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
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擢枢密使、参知政事。
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
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
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
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
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
当臵于坐右,时用省阅。
”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
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
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
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
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③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选自《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①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②觖:因不满意而怨恨。
③抗章:向皇上上奏章。
4.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赵概的形象特点。
答:答案:①处事果断;②仗义执言;③忠君爱人。
赵概,字叔平,是南京虞城人。
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
中进士,任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
在殿中奏事,(因才干突出)仁宗当面赏赐他金银锦帛。
赵概从京城到洪州任职,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泛滥的忧患,赵概筑河堤长二百丈,高五丈,用来阻挡河水的冲击,章江水患得以解除。
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们。
洪州的归顺士兵,都是以前的强盗。
饶奭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更换好米,士兵将要叛变。
”赵概没有搭理。
有从容州驻地逃回而违禁夜行的士兵,赵概杀了这些士兵示众,并趁机抓捕了郑陶、饶奭二人进行抵罪,(这样一来)整个洪州府都为之惊惧。
升任直集贤院。
(赵概)因举荐渑池县令张诰之失而获罪被免职,很长时间后才被重新起用。
朝廷召赵概编修起居注。
欧阳修是后来(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任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
赵概知道后,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被任命为天章阁待制,欧阳修于是任知制诰。
一年多,赵概才取代欧阳修。
苏舜钦等人聚众宴饮被罢逐,赵概说:“参加宴饮的都是馆、阁的名士,(如果)全都把他们罢免,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心生怨恨,这不是国家之福。
”(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
谏官郭申锡因议论有关事情违犯了皇上意旨,皇上要治罪于他,赵概说:“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呢?”皇上因此没有对郭申锡治罪。
任职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任御史中丞。
韩绛因奏议张茂实不应主持宿卫一职被罢职,赵概上任后,首先奏议这件事,张茂实最终没能任宿卫一职。
赵概被提拔为枢密使、参知政事。
几次借年老要求辞职。
熙宁初年,赵概任观文殿学士、徐州知州。
自左丞转任吏部尚书,这以前,由左丞升任吏部尚书,从来没有(先例)。
(后来赵概)以太子少师这一身份(职务)辞官回家,退居十五年,曾收集古今谏争之事,编写《谏林》一百二十卷呈给皇上。
神宗赐诏说:“因年老辞官回家的官员,大都以不让自己的说辞、议论等传至朝廷为高。
只有卿有忠君爱国之志,即使退处山林,也未曾一日忘君啊。
我应当把这本书放在座右(指拿起来方便),不时地用来审视阅览。
”元丰六年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赠太子太师,谥号康靖。
赵概秉性平和,与人没有怨仇。
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人们把他比作刘宽、娄师德。
(赵概)因张诰被贬职六年,(但)他对张诰念念不忘,张诰死后,赵概对他的家人照顾非常周到。
欧阳修对待赵概一向冷淡,(但)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欧阳修无罪,说他是被仇人诬陷的,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抱怨。
欧阳修由此才得以解困,才开始叹服赵概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题组二综合练]三、(2018·南京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南宫生传高启南宫生,吴人。
伟躯干,博涉书传。
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
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赀。
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①握奇陈法。
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
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②而归。
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辆。
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
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
”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
”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
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
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
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
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
知生非懦懦,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
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
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
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
时藩府③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④多中。
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
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
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
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
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
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
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
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秘,希复执笔。
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赞曰:生之行凡三变,每变而益善。
尚侠末矣!(选自明代高启《高太史凫藻集》,有删节) 【注】①风后: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人物。
②具区:太湖的古称。
③藩府:指元朝末年张士诚占据苏州,称吴王。
④隽蹶:胜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谢酒徒去,学兵.兵:兵法B.数.殴辱士类数:屡次C.带刀策马踵.生后踵:跟随D.辄令削牍疏.所乏疏:疏通解析:选D。
条陈、陈述。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宾客,春秋、战国时多用称他国派来的使者。
东汉以后则多用来指依附世家豪族人口。
B.浙江,水名。
古名渐水,又名之江,因其多曲折,故名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