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立体教学模式研究
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摘要]专题研究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大胆运用研究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增强其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文章分析了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运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依据,探索了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介绍了实际运行效果。
[关键词]专题研究型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运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依据将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运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中来,既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又具有现实依据,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在“基础”课中是可行的。
(一)理论依据1.现代心理科学。
现代心理学认为,探索意识是与生俱来的。
婴儿降生不久,就会对特别的声响、异样的光线作出明显的反应。
人类这种天生的好奇心、探索心,正是研究性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它构成了学习的巨大动力。
与此同时,这种好奇心、探索心的满足,也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型教学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追求。
2.当代认知学习理论。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根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现代学习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所以,教学的最终目的要落实到学生的接受和理解上,落实到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这与“基础”课的课程特征和教学目的完全契合。
而研究型教学能使“接受”和“发现”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征,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1.大学生的发展水平。
学生的发展水平是选择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基本依据。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还包括思想、态度、情感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
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被动接受,而渴望主动参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立体教学模式研究
色, 四个角色扮演 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幸福感 、 成就感 。 因此 以人生角色来设计教学体系 , 不仅使“ 躺着 ” 的教材 内容“ 立体” 起 来, 而且使学 生觉得这 门课程不再 是纯粹的理论说教 , 而是传授 给他们 的“ 心灵鸡 汤” , 从而对这 门课 程产生好感 , 增强课 程的亲 和力 。 第二 , 使 成才 目标立体化 。 通过这 门课程的学习 , 我们应成
思想 道德 修 养 与法律基 础 课程 立体教学模 式研究
口 柳 州铁 道 职 业技 术 学 院 榻福 英
【 摘
要】 思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立体教 学模 式构建 ,
民; 专题 1 1 : 法律意识与思维 : 做正 确处事之公 民; 专题 1 2 : 名利 与法网 : 做知法守法会 用法 之公 民。 模 块 四: 合格建设者 ( 3个专题 ) , 专题 1 3 : 择 业与规划 : 做锐 意进取 的建设 者 ; 专题 1 4 : 敬业 与奉献 : 做恪 守职业道德 的建设 者; 专题 1 5 : 权利与规则 : 做 正确维权 的建设者 。 以学生四重身份构建教 学体系有两方 面好 处 : 第一 , 增强课
有极大 的榜样作 用 , 使学 生油然 而生 “ 我也 要像他 们一样 ” 的想 法。 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 自身的不足 , 加强公德修养 , 可把本校大
二、 以“ 图、 文、 音、 视、 动 画” 等教 学资源充实教材 。 实现教 学 内容立体化 , 增强课程吸引力
、
以学 生四重身份构建教 学体 系, 实现角 色和成才 目标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探析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调节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强制性社会规范的总和。
从教材整体上看,思想部分形成的主要是人的思想品质,道德部分形成的主要是人的道德品质,法律部分主要形成的是人的法律品质。
这样才能形成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以及法律品质的完整的统一,形成大学生的优秀思想品德。
现今的社会是全球化,多样化的时代,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化的。
那么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样一门课的目标就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纯理论的知识,而是发挥它意识形态的功能,指导和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
思想理论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课,而是具有价值倾向的课程。
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相结合,其直接目的是要使人们将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结合起来,做到“循规蹈矩”。
那么课程设置就应该突破“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简单叠加的思维,把思想道德和法律两部分的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出 了 实践 教 学 环 节 优 化 的设 设 想 + 对提 高 思 想政 治 理论 课 教 学 的 实 效性 和 人 才 的培 养 或 有 益 处 。
【 关键词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 《 课程 实践教学 改革
评 阅 学 生 的调 查 报 告 , 合 评 定 每 个学 生 的实 践 学 习 成绩 。 学 生 综 对
4 实践 教 学 要 求 、
任 课 教 师 在 每 次 实践 教 学 活 动 前 都 要 撰 写 详 细 的教 学 方 案 , 充 分 调 动学 生 参加 实 践 学 习 的 主动 性 、 积极 性 和 创造 性 , 师 要 认 教 真 组 织 , 自参 加 , 证 每 次 社 会 调 查 收 到 应 有 的教 学 效 果 , 时 亲 保 及
l实 践 教 学 学 时分 配 、
原 来 的 《 想 道 德 修 养 》 《 律 基 础 》 门 课 共 6 时 , 的 思 和 法 两 4学 新 《 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程为 4 思 课 8学 时 , 其 中有 l 这 6学 时 为
实践 教 学 环 节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的分 配 有 几 种 形 式 :一 是 平 均 分 配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赵 东
(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思 政 部 7 0 2 ) 10 1
【 摘 要 】 文通过分析《 本 思想道德 修养与 法律基础 》 课程 实践教 学环节的
现行运行模 式, 阐述 了现 行 运 行 模 式 的 利 弊 , 结合 国 内一 些 院校 的做 法提
、
《 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 基础》 课程 实践教学现行模式 的概 述
实 践 环 节 是 联 系 理 论 教 学 和 实 践 教 学 的 纽 带 和 桥 梁 。除 去 有
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现状, 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提 出构建传统教 学模式与多元教学方式兼
顾 , 内实践与社 会 实践兼顾 , 校 基本素养与职业素质兼顾—— 三位一体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 课教 学模式 , 以期提 高《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课的教学 实效性。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不仅要有教师的研究性教学 , 更需要有学生的研究 性学习。其优点是充分体现 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提
高学 生学 习积 极性 , 助 于培 养 学 生 的创 造 性 , 有 能
健全学生的能力结构 和保证学生能力发展的和谐 性 。其缺 点是 耗 时多 , 易 把握 , 教 师 、 不 对 特别 是 学 生都有较 高 的要求 。讲 授模 式 : 种课 堂教学 模式 这
动 性 、 术性 和感染 力 , 须 一 改 以往 教 学 资 源单 艺 必
为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经费 的不足使这种“ 课
外” 实践 基本 上流 于形式 。
2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目标对《 基础》 课教学模式
建 立 的 比较稳 定 、 型 的 教 学 结 构 框 架 或 活 动 程 典
序 。我国 目 前高等 院校《 基础》 课教学 比较流行的
教学模 式有 以下 的两种 主要 模式 。研 究模 式 : 学 教 的 目的是 培 养具 有 创 新 能力 的研 究 性人 才 , 以 , 所
学起点又不 同, 文化 、 专业素质不同, 甚至生理 、 心 理素质也有差别 , 因此 , 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素质 结构复杂 , 水平参差不齐, 教育难度较大, 不太适合 照搬本科院校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 从课 程 自身建设来看 , 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3+2”多维度、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具有教育意义的景点及大型展览 ,并撰写参观心得或制作
电子相册 。通过对实地实情实景 的参观考察 , 激发学生 的爱 国热情 、 报国之志及学习激情 ; 通 过撰写参观心 得或制作 电 子相册锻炼和提升学生 的概括写作等实践能力。 第二 , “ ‘ 明德杯 ’ 主题 电子作品展演” 。根据 “ 贴近现实 、 贴 近学生 、 贴近生活 ” 和“ 原则 性与灵 活性相结合 ” 的原则 , 由教师确定每一届 的电子作 品主题 ,如 “ 怎么看 ,怎么办 ” “ 十六大 以来 ……”等 ,然后 由学生 自主选择具体方 向, 如“ 勿 忘国耻 ” 、 “ 生命 的呼唤 ” 、 “ 十六大 以来 中国航空事 业 的发展 变迁 ” 、 “ 十六大 以来 网络与 沟通 的变 化” 等, 再 由 小组 协同创作 内容 丰富 、形式多样 的电子 作品 ,并公开展 演, 综合评 比。评 比由班级初赛 、 系部 复赛 和全校决赛三个 环节组成 , 旨在让 学生通过这 种实践方 式 , 感悟 和弘扬 “ 明 明德 、 亲 民、 止 于至善” 的大学之道 。 第三 , “ 自主参 与公益活动 ”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 发展规划 纲要} ( 2 0 1 0 — 2 0 2 0年 ) 规定 : “ 鼓励学生 积极参 与志 愿服 务和公益事业 ” ,积极 参加 公益活动 是大学 生服务 社 会、 观察 和研究社会 的重要 途径 , 也是提升大学生道德 素质 和精神境界的重要方式。公益就在身边 , 根据“ 基础 ” 课课 程 特色和要求 , 让学生 自主参 与任 何形式的公益活动 , 并撰 写 纪实报告 和活动心得 ,使学生 通过 亲力 亲为 “ 献血 ” 、 “ 捐 款” 、 “ 孤儿 院帮扶” 等公益 活动 , 增 强基本 的公益 意识 和公 德修养。 第四 , “ 大学生道德与法律协会” 活动 。为 了进一步增强 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 和法律 基础课的兴趣 和参 与 ,我们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j e c t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i r e n t a t i o n .
总第 2 7 2期 2 0 1 4 年3 月f 中)
竹叙 j 乏 . c c
T h e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o l l e c t s
T o t a 1 . 2 7 2
Ma r c h 2 0 1 4 ( B )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 i t i s e p i t o mi z e d b y s u b s t i t u t i n g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f o r e d u c ti a o n . T o r e t u r n t o he t e s s e n t i a l a t t r i b u t e s f o ”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Mo r a l C u l t i v a t i o n a n d L e g a l F o u n d ti a o n ”i s t o r e t u n r t o i t s n a t u r e s o f i d e o l o g y , p o l i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e d u c a t i o n , w h i c h r e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业技 术 学院人 文社科 部 浙 江 ・ 绍兴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
4 . 1 构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新的教 学模式
1 “ 思 想 道 德 修 养与 法律 基础 ” 课 程 的 价 值
教师 要 充分 准备 、 精心 设计 , 为“ 思想 道 德修 养 与法律 基 础” 教 学打好基 础 , 引导学 生进 入 “ 思想 道德修养 与法 律基 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 2 “ 思想 道德 修 养 与 法律 基础 ” 的教 育价 值
“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 基础 ” 课程 可 以提高 大学 生的 思想
道德水 平 , 增 强大学生 的法律意 识 , 有 助于大学 生 良好行为 、 优 秀 品质 和高 尚情 操的建立 , 是新 时期培育有 理想 、 有文化 、 有道 德、 有纪律的人才 的重要课程 。
1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的教学价值
“ 思 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 基础 ” 是 高校思 想政 治教 育在新 时 期、 新 形势下产生的新课程 , 这是思 想政 治教育在 内容和方法上
变 革 的新 表 现 , 对 于 突 出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针 对 性 、 创 新 性 和 实 用
课程学 习的氛 围 , 强 化教学 效果 。升华 “ 思 想道 德修养 与法 律
基础 ” 教学 的主题 , 激发学生进行 深入探究 的兴趣 , 提高学 生学
习课 程 的趋 向 。
性有着重要 的价值 。
4 . 2 突出教 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 思想 道德 修养 与法 律基 础” 课程应 采取专题讲 授 、 案 例教 学、 实 践教学等 多种形式 的教 学手段 , 增加知识 的容量 , 拓展教 学 内容 的深度 和广度 , 体现与时俱 进的精神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要教育高职学生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 益 与 长远 利 益 为 重 ,培 育其 高 度 的 爱
维普资讯
高职 院 校 《 想 道 德 修 养 思
与法律基础》课程教 学研究
石效 民 江 阴职业 枝 术学 院 2 4 5 1 0 4 就业 是 高 职 教 育的核 心 问 题 。 高 应 用 型 人 才 。所 以按 “ ”方 案 , 05 基 除 “ 势 与 政 策 课 外 , 高 职 院 校 职院 校 “ 础 课 教学 也应 该 坚持 以 形 只 开 设 了两 f 课程 I 【 就业 为导 向 , 以能 力 为核 心 的原 则 。 同样 ,高 职 院 校 “ 础 课 教 学 在教学 中应该 将教学 内容落 实到 高职学 基 的 目的和 任务 与普 通 本科院 枝也有 不同 生就 业 需 要的 知 识 、 能 力 态 度 。 要 之 处 我们 应 该 从 宏观 和 搬 观两 个 方 满 足学 生 自主学 习、 个性 发展 的需 要 和 部 分学 生 升 学 的需 要 。 面来把握 。 所 以 ,高职院 校 “ 基础” 课教学 主 ( ) “ 础 课 教学 的 宏 观 目 一 基 要 目的和 任务的 设定要把 增 强学生 的职 的和 任 务 高 职 院 校 的 “ 想 道 德 修 养 与法 业适 应能 力和应 变能 力作为谋 程 目标 的 思 律 基 础 课 程 的教 学 任 务 ,是 以 马 列 基本 要素 。强调 培养 高职学 生的 人品与 l 】 : 主 义 、 毛 泽 东 思 想 、邓 小 平 理 渔 和 【 开拓技 能 ,特 别强调培 养关 键能 力手基 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为 指 导, 深 人 本 素质 ,使学 生既掌握 做事 的能 力.又 贯 彻科 学 发 展 观 ,针 对 高职 学 生 成 长 l 学 会 做 人的 本 领 , 既有 迅 速 上 岗的 能 又有面 向职业 生涯 的 可持续 发 展能 过 程 中面 临 的 思 想 道 德 和 法 律 问 题 。 力 , 有 效 地 开展 马 克思 主 义 的 人 生观 , 价 力和创 新创 业能 力。只有 这样 ,才能 真 值 现 、 道 德现 和法 制 观 的 教 育 .更 好 正体现 高职教 育的特 色 ,也 才能 符合 高 从2 0 0 6年 秋季 开始 ,全 国高职 院 地 引导 高职学 生树立 高 尚的 理想情 操和 职 学 生的 实际 要求 。 校开 始 实 施思 想政 治 理 论 课新 课 程方 养成 良好 的道 德 素 质 ,树 立 体现 中华 案 。根据 新方 案的规 定 ,面对 高校 一年 民族优 秀传统 和时 代精神 的价值标 准 与 二 、实 施 教 学 的核 心— — 正 确理 解 和 级 新生 开的设 第一 门课就是 “ 思想 道德 行 为 规 范 + 树 立 以 “ 荣 八 耻 ” 为 处理 “ 八 基础” 课教学内容 修养 与法律 基础” 课程 ( 以下简称 “ 基 核心 的社 会 主义 藁 辰 观 , 为使 高职 学 础” 课) 基础” 澡具有一 般思想 政冶 。“ 生成长 为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事 业的合 倍 基础”课 是旧方囊 中的 思想遭 理 论课 的 共性 ,同 时 又 有 自己 的特 殊 建 设 者和 可 靠接 班 八 , 打下 坚 实 的思 德 修养*和 法律基 础 倮 的 简单台并 , 性 。因此 ,在实施 教学的过 程 中,既要 想 道 德修 养 和 法律 修 养 的基 础 。 而 是一 门在体 系和 内容上有 机地将 二者 遵 循一 般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的教 学 方法 , ( j 基 础 瀑 教 学 的 微 观 目 二 融 为一 体 的崭新 的课 程 。 叉必须把 挺 它的特殊 性 。 的 和任 务 因 此 , 在 教学 内 容 上 , 也 同样 需 在 高 职 院 校 。 础 ” 课 教 学 中 , 要把对 高职学 生进行 社会 主义思想 道德 基 实拖教学的基础—— 正确认识 应 该 把 教 学 内 容 定 向 在 第 一 线 , 教 育 和 法 制 教 育 紧 紧 地 结 台 在 一 起 , ” 基础 课教 学 的 目的 和任 务 结 合 经 济 建设 第 一线 的 特 点 、要 求 和 把提 高思想道 德素 质和 法律素 质紧紧结 发 展趋 势 ,选 择 并 突 出那 些 具有 定 向 合 征一 起 ,帮 助 高职 学 生正 确 地 解决 高职 院校的 人才培 养 目标 是培 养符 性 的 教 学 内 容 , 着 力 培 养 学 生 待 台 成 长 成才 过 程 中遇 到 的 实际 问 题 . 在 合地方 经济发 展需 要 ,面向生 产、建设 、 “ 一 线 ” 职 业 岗 位要 求 的思 想 道 德 实 践 中 养 育优 秀 的思 想 品 德 。 第 管理 服势 第一 线的 高素 质 、高拄 能 、 及 法 律 素 养 { ) 正 确 把 握 基 础 课 教 学 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整体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整体设计一、教学内容结合石油行业实际1、在“理想”部分增补“中国油气能源需求及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战略与石油专业学生的历史使命”。
2、在“职业道德”部分增补“石油行业的行业道德”与“大庆精神的时代意义”。
3、在“法律基础”部分增补“中国石油公司跨国经营中的法律意识”。
二、问题研讨式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
采取了问题研讨式教学方法。
在准确领会教材每一章内容和意图的前提下,确定一个讲授重点,以问题导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然后教师进行理论归纳,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步步推进。
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第一、要求学生汲取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的归纳启发,把自己在集体辩论中的发言稿修改完善,形成一篇文章,上交老师,作为中期考查成绩。
占本门课总成绩的30%。
第二、本课程期末考试实行开卷方式。
但试题要涵盖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有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重在考察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对本门课基本精神和基本理论的领会程度。
占总成绩的70%。
第三、学生中期考查或期末考试中获得优秀成绩的文章、试卷,将选为优秀论文集,内部印刷赠阅。
第四、学生如果有相关内容的文章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该课程可以免考;并建议学生所在院系给予奖励。
四、总体效果1、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高涨,气氛热烈,几乎每次下课时都有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2、有50%以上的学生获得优良成绩,30%的学生所答试卷能够系统深刻地分析问题,抒发自己的见解,令人欣慰。
3、本门课在2010年又一次名列学生评价前20%。
4、2010年本人获“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
2010年本人获学校“教学名师奖”。
☆具体成果:讲义、授课教案及PPT课件;教学日历。
研讨课题集;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课堂讨论录像光盘;学生论文集。
☆学生点评:被2008、2009级创新班学生评为“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全 《 思想道 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课 以下简称 《 基 强学 法守 法 的 自觉性 , 面提 高 思 想道 德素 质 和法 律 素质 。 就要 求 德 育课 教 师 系统 地 、 方 位 地 采 取 ¨这 全 础》 ) 课 是大 学生入 学后 的第 一 门政治 理论 课 , 高等 是 学 校 大学生 的必修 课 , 该课 程 根据 大 学 生成 长 的基 本 多种 教学 方式 和手 段 来 更好 地完 成 教 学 目标 和教 学 规律 , 对引导大学生加强 自身修养、 提高 自身道德 和 任 务 。 法 律素 质有 着 重 要 意 义 。所 以 , 如何 适 应 新 形 势 , 切 第 二 , 建立 体化 教学 体 系是 遵 守教 育 规律 的需 构 实 加强 和改进 大学 生思 想政 治 教 育 , 特别 是 提 高思 想 要 。从教 育 对象 的接受 规 律看 , 教育 模式 要 从单 一 维 道 德修养 与法 律基 础课教 学 实 效性 , 正 发 挥 主渠 道 度 向 多维度 转 变 。教 育 的 目的是 使 受 教 育 者 接 受 教 真 作 用 , 摆在我 们 面前 的一 项 紧迫 任 务 。笔 者 结合 近 育 内容 , 是 内化 为 知识 信 念 , 化 为 行 动 表 现 。接 受 环 外 几 年所进 行 的教改 尝试 , 谈 在 构建 本 课 程 立体 化 教 节 是教育 的关 键 环节 , 受 程 度 如何 , 接 影 响 到 教 谈 接 直 学 体系方 面 的一些认 识 , 以期 为 同行 提供 一些 参考 。 育 的效果 。从 目前对 接 受 规律 的研究 看 , 受 的效 果 接 在 很大程 度上 取 决 于 诸 多 接 受要 素 ( 接 受 主体 、 如 接 1 构建本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受媒 介 、 接受环 境 ) 的刺 激 , 是诸 多 要 素 的多 维度 立 体 立体 化教学 体 系是一 种 将 多种 教学 资源 、 学 方 交 互作用 , 不 是 单 一 的要 素 影 响 。 因此 , 教育 的 教 而 在 法 和教学手 段融合 于教 学过 程全 程 , 旨在 打破 传 统 教 过程 中 , 只有 形 成 多维 度 立体 化 的教 育 环 境 , 多 种 使 学对 时 间和空 间 的限 制 , 学 生 进 行 多 视 角 、 对 大容 量 要 素综合作 用 , 才能 增强 教育 的实 际效 果 。 的信息传输 的教学体系。构建立体化教学体 系有重 从 教育 对象 的主 体需 要 看 , 育模 式 也要 从单 一 教 要 的意 义。 维 度 向多 维 度 转 变 。受 教 育者 的 主体 需 要 是 教 育 成 第一, 构建 立 体化教 学 体 系是 由本 课 程 性 质和 教 为 可 能的前 提 , 接 受 教 育 的 内在 动 力 , 是 发 挥 受 是 也 学任务 决定 的 。《 础 》 是 一 门融 思 想 性 、 治 性 、 教 育者 主体 性 , 而增 强 教 育 实 效 性 的基 础 和关 键 。 基 课 政 从 知识性 、 综合 性 和 实 践 性 于 一体 的课 程 , 及 内容 十 邱 伟光 教授认 为 :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 一 个 人 都 是 ‘ 涉 “ 每 立 分广泛 , 现实性 、 针对性都很强 ,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 体 人 ’他 的思 想 和行 为都 受 到多 角 度 多层 次 的社 会 , 式、 教学 方法 、 学 手 段 和 教 学考 评 方 式 难 以满 足 实 关 系 的制 约 , 受 到 主 客 观 多 种 因 素 的影 响 …… 因 教 会 现教学 目的 、 学 任 务 的需 要 。另 外 , 为 高 等 学 校 此 , 教 作 必须 从 多角 度 多 侧 面 对 人 的 思 想 和 行 为 , 各 种 对 思 想政治 理论课 程体 系 的重要组 成 部分 , 基 础 》 以 思想 政治 教育 的现 象 和 问题 进 行 立体 的综合 分 析 , 《 课 切 马列 主义 、 毛泽东 思想 和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 理 论 体 系 不 可将复 杂 的人 、 复杂 的现象 简单化 。 《 础》 教 ” 基 课 为 指导 , 以正 确 约世 界 观 、 生 观 、 值 观 和 道 德 观 、 学对 象是 大学 生 , 们在 生 理 和心 理 上正 处 于逐 步 成 人 价 他 法制观为主要内容.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 熟 期 , 界 观 、 生 观 、 值 观 正处 于 发展 期 。这 一 时 世 人 价 教学全过 ,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 , 帮助大学生 期大学生的需要往往是多维度的 , 既有对理性知识的 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 弘扬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追求 , 也有对情感交流的渴望; 既有课堂学习的需要 ,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 也 有业 余 学 习 的需 要 ; 增 既有 理 论 学 习 的需 要 , 也有 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专 《 思想 道 德 修 养 与 法律 基 础 》 课 程 的教 学 模
式 为 :首 先 集 体 备课 ,各 任 课 教 师 集 思 广 益 、
理 清 教 学 重 点难 点 、按 照 大 纲 要 求 在 课 前 认 真
握 盘量剑堑
这 也是 云南省 各高 职高 专 院校 学生 组成情 况 的一 自己整 个课 程 学 习 的情况 的评 价 大多 数 还是 满 意
个 重要 特征 ,即农 村学 生 的 比例极 高 。因 为 ,我 的 。
省农村 的教 育质 量和水 平远 远 比不上城 市 ,导致
三、对教 学情况 的调 研
范院校 的农 村 同学 非常 多 。这 在教 学模 式 、方式 方法 的选择 上也是 值得 我们 注意 的一个要 素 。
( )从教室 的使 用情 况来看 ,由于我 校 “ 一 两
课 ”教 师 数 量相 对不 足 , 《 想 道德 修 养 与法 律 思
本 次 问卷调 查选取 的对 象为德 宏 师专各 专业 基 础 》课 程 的教 学 原来 多 数采 用 合班 制 授课 , 自 两课 ”评估 后 大 多数 采用 的是 小班 制 的大一 新 生 ,包 括 了师范类 专业 和高 职专业 ,因 学校 迎接 “
为他 们 刚 刚学 习完 《 想 道德 修 养 与法 律基 础 》 授课 。 思
安 排 ,开设教 学课程 《 想道德 修 养 与法律 基 础》 思 。笔 者所在 高校 ( 简称德 宏 师专 )在 培养 大 学 生
正确 的人 生观 、世 界观 、价 值观 方 面取得 了较好 的教 学效果 。但在 课 程 的教 学模 式方 面存在 一定 的 问 题 。笔 者针对 一 千 多份 调 查 问卷 ,从 学生个人 基本 信 息和 学 习情 况 、教 师教 学情况 、教 材情 况 以及 课 程 学 习结束后 学 生的 总体评 价等 几 个方 面进行 分析 研 究 。找 出 目前教 学模 式的优 点和 不足之 处 。为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摘要: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08课程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迎来了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机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课堂教学尽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本课程主要培养大学生的三个目标——理想目标、爱国目标和人生目标,从而培育大学生的四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进而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素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现状有关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课题,近年来,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很多,大体形成了案例教学模式、专题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实践式教学模式等。
但就其实效性来说,却并不如人意。
笔者在每年讲授基础课过程中,总是要以无记名的方式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了解学生掌握课程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从意见和建议反映出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褒贬不一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的关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修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并不高,甚至有的学生还产生厌学心理和逆反情绪。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少数同学认为思政课和他们的专业和就业无关,没有开设的必要;多数同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拿到相应的学分;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用功利心去看待思政课,为他们将来考研、考公务员服务,真正喜欢这些课程的学生微乎其微。
2.思政课的课堂气氛专业差别较大以基础课为例,开设在大学新生的第一学期,受军训集体生活的影响和高中固有学习习惯的影响,在授课的第一个月,课堂气氛还可以,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逐步适应,很多同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干脆不到教室听课,有的看其他的书籍,甚至有的玩手机游戏、观看在线电影等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为贯彻 2 0 0 8年 1 0月 中央宣传 部 、 教育 部 向各 地
一
、
各 高校 下发 的《 于进 一 步加 强高 等学 校思 想政 治 理 关 神, 立足 河北农 业 大学 实 际 , 思想 道德 修养 与 法律 对《
结 合 学校 实 际 , 立 《 想 道 德 树 思
课 论课 教 师 队伍 建设 的意见 》 中有 关加 强 实践 教学 的精 修 养与法律 基础》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G 4 文献 标 识 码 i A 文 章 编 号 :10 —6 2 (0 9 0 0 8 9 7 2 0 )2—0 0 29—0 4
An I no a i e s u y o h r c i a e c ng m o e f t e n v tv t d n t e p a tc lt a hi d lo h
c u s f M o a li a i n a d Fu a e a so w o r e o r lCu tv to n nd m nt l fLa
Z A G D n —e,Z A a —o g H N o gj i H O Y nh n ,WA G X a —a g I u ,L Y — i N ioj n ,LU J n I aqn i g
( h u ntsD prmet f gi l rl nvri f bi B o i 7 0 1 T eH maie eat n r ut a U i s yo e, adn 0 10 ) i oA c u e t He g
Ab t a t s r c :Th r c ia e c i g mo e f h o r eo o a u t a i n a d F n a e t l o a i e p a tc l a h n d l e c u s fM r lC li t n u d m n as fL w s t o t v o su id i r e o i r v h e c i g e f ci e e s a d t u t e t e g h n c riu u r f r o t d e o d r t mp o e t e t a h n fe t n s n o f r h r sr n t e u rc lm eo m f n v t e c u s .B s d o h h r c e i iso rc lu a ie st fHe e ,t e g ii g ie lg n h o r e a e n t e c a a t r t fAg iu t r l sc Un v riy o b i h u d n d oo y a d t e c n iin o h r c ia e c i g mo e f t e c u s r n l z d,a d t e h d l f t e h o d t sf r t e p a t lta h n d l h o re a e a ay e o c o n h n t e mo e h o p a tc lt a h n sc r id o tb a so a ro i e u a in,as h o d c t n g l d c . r c ia e c i g i a r u y me n fa p t it m d c t e s o c o l u a i ,a l a e u a e o e t n,a p b i o d,a s ca u v y a d a s ca r c ie i o ul g c o il r e n o il a t . s p c Ke o d :M o a l v t n a d Fu d me t l o a ;p a t a e c i g;g i i g i e lg yw r s rl Cu t a i n n a n a s fL w i o rci l a hn c t u d n d oo y;c n i o d—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在当前受到普遍关注。
大连医科大学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入手,根据课程特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项目及实践报告》,将实践教学划分为感受型、体验型和践行型三大模块,并结合医学专业特点设计了培养医学生职业情感的特色实践项目,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已经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根据课程性质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的特点,在实践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制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项目及实践报告》(以下称“项目报告”)。
共设计了26个项目,总计48学时,并按照实践教学内容规定学生必选项目和任选项目,同时规定,每个同学选择的项目必须达到16学时,并按项目要求,完成“项目报告”。
目前,该项目报告已在2009级和2010级本科生中施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感受篇——走进社会,感受生活人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课实践教学也应该遵循这“基础”一教学规律,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得到具体感性认识,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为此,我们设计了“感受篇——走进社会感受生活”实践教学模块。
在此模块中,我们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10个实践项目,共22学时(见表1)。
以实践项目“领悟校园文化”为例,我们结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的教学内容,设计方案:(1)目的要求。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陈列室和校园人文景观等,使学生了解大学教育理念,明确大学培养目标。
(2)方案策划。
请学生观看“优酷”网上“大连医科大学介绍”;安排学生参观校史陈列室,介绍本校学术水平和师德师风建设;参观校园景观,理解大学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精神;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形成一篇观后感,深入剖析其内涵;全班召开观后感交流会,共同分享收获。
高职特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键 词 】“ 础 ” “3 5 ” 教 学模 式 关 基 246
道德模 范
思 想政 治 教 育 迁 延 性
高职 院校是培养 和输送 生产、建设 、管理 .服务 第一线高素质 技能型专业人 才的重要 场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的根本特 点是 :以 社会需 求为导 向 .以素质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为根本 目标 。陶行知 先 生提 出 ” 在做 中教 ,乃是真教 从做 中学 .才是 实学 。 因此 . 高职教 育必须 以学生为主体 ,以项 目为载体 .以实训 为手段 设计 出 以知 识 .理 论 、实 践 一 体 化 的课 程 ,实 施 “ 学 做 合 一 ”的 教 学 教 模 式 .突 出职 业 能 力 目标 培 养 。 《 想 道 德 修 养 与 法 律 基 础 》 是 中 思 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 之一 是学职各专 业开设 的公共基础课 。课程 的教 学 目标 是提 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 质、职业素质与法律素质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 、人生观 和价值观 ,使他 们具备 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 的职 业能 力 成为 中 国特色社会 主义 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根 据高职 教育以就业为导 向 以服务 为宗旨 . 培养生产 管理 、 服 务第 一 线 的 高 技 能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办 学 方 针 。湖 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依 据 ” 学业与职业一体 . 专业与 岗位融通 的人才培养概念模 式 .” 以 德 为魂 、以能为本、 以勤为径 、以创 为先 ”的办 学理念 “ 感恩 、 责任、忠诚 、奉献 ”八字品格与 “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两型 意识 ” 8+ 2”德育模式 ,《 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 础课程》以人 生观、价值观 、道德观 、法制观教育为主线 ,依据高职学生成长 的 基本规律 教育 、引导大学生加强 自身思想道德修 养 ,树立科学 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成 良好 的思想道德 品质 ,养成科学健 康的职业理想 、职业精 神和职业意识 ,培 养有理 想 有 道德、有 文 化 、有 纪 律 的 一 代 新 人 。 同 时 ,进 行 社 会 主义 法 制 教 育 .使 学 生 充 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 的基本理论 ,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 法和有 关 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 ,增强社会 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 真 正 做 到 学 法 、懂 法 、 用法 .依 法 办 事 依 法 维 护 国家 和 公 民个 人 的合法权益 。近几年来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紧密联 系专业 人才培养 目标 ,立德树人 . 德技 双馨 ,根据各专业特点 .对教 师实行 ” +x 1 专业教学定 向 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 i以服务社会 、增进就 业为导 向 将行 业法律法规、企业职业规 范、人才市场运作程式 等纳入对 应教学 内容 中.以学 生能力培养为本位 .不拘一格地对 学生进行能 力培养和素质提升 。一方面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 .另一方面体现 立 德”和树人双重 功能 为学生专业 实训、顶 岗实 习和就业 奠定 坚实 的 思 想 基 础 、 品质 基 础 和 知 行 合一 的 行 为 基 础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 图分 类号 :4 4 1 G 1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42 8 (0 9)23 一4 17 —8 5 2 0 0 —4 o
“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教学 模式创新研究 思 课
3 5
要 作 用 。我们 应 努 力按 照 胡 锦 涛 总 书记 在 全 国加
( ) 一 多元 性
强和 改进 大学 生 思 想政 治 教 育 工 作 会 议 上 的重 要 讲话 , 中共 中央 宣 传 部 、 育 部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教
sita h m s a ste t cig oj t e o pru l o et d a h e hn be i f“ A cm “ h e t fIel i lM rly ad i e a cv c0 p sm n o doo c oa t n ga i
Do m ss a d c n i u ly e p o n fe tv d o Ba i ” n o tn al x lr g e c ie mo e,i i mprv n h d c to a e c i g t o i g te e u ai n lt a h n o a
谭 群 英
( 安思源学院 , 西 西 陕 西安 703) 10 8
摘
要 : 市场 经济 日益发达 的今天 , 国青年 学生在 人 生 观 、 在 我 价值 观 等方 面呈 现 出 了多元
性 、 盾性和 不稳定 性等特 点 , 矛 这对 中华 民族 共 有精神 家 园的构 建带来 一定 影 响。 以构 建 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摘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模式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教学”,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教育的课程,对后续的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示范意义和效果影响。
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必须合理运用和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一)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是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005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
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学生能够主动自觉的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各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增强时代感、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探讨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探讨论文摘要: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我国的教育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的主体地位开始发生变化,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改革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就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学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其能够有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般而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政治性以及思想性,其主要是利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抵制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一般而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价值。
对于该课程而言,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确保学生能够建立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以及良好的行为,有效培育“四有”人才。
二是教学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新课程,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有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创新性以及针对性,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三是社会价值。
该课程能够确保学生、高校以及社会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培养出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以及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此外,该课程能够提供平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就目前而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其还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的实效性不高。
CDIO理念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体 因素对 思想政 治教 育效 果的 影响 [ J ] . 思想政 治教 育研 究,2 0 0 9( 1 2) :
4 7 —_ 4 9 .
方 式 ,注重考核学生对 于知识的理解与 实际运用能力 ,可 以采取 闭卷考试与开
卷 考试 相结合 的方式 ,给学 生一个全过
程 的、综合 的、动态 的考核 。 总而言之 ,高职 院校思想道 德修 养 与法律基础课 程的教学关系重大 ,我 们 要改变传统 的教学模式 , 更新教学观念 ,
完善考核机制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 养 与法律基础课程 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 整
个 教学过程 中的关 键性环节 ,其直接关
作者简介 :王
卉 ( 1 9 8 2 一 ),女 ,江苏南京人 ,东南大学成贤学 院土木工程系辅导员
,
研究方 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l
构思 ( C)
Ⅲ
设计 ( D) 实现 ( I ) 运 行 : O)
实践 中去 ,注意检查监督 ,让学生 的实
式学习 ,及时将知识转 化为 自身 的行 为
理念 ,让该 门基础课 教学具有开放性 、
以情感激发 出学生 的学习热情 。我们要 依靠教师 良好 的教学 品质 、教 学行为和 教学技能 以及恰 当的教学 策略来切实提 高该 门基础课 的教学有效 性 ,进而在该
思想 政治素质 ,把他们 培养 成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对于 全 面实施 科教兴 国和人 才强国战略 ,具
有重 大而深远 的战略意义。”思修课是
0
在C D I O理 念的指导 下构建 思修课 实践模式 ,对 于改 变思 修课实践教学 的 现状 ,加强思修课 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 , 推动思修课教学改革 和发展具有重要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立体教学模式研究【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立体教学模式构建,应以学生四重身份构建教学体系,实现角色和成才目标立体化;以“图、文、音、视、动画”等教学资源充实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立体化;运用“讲、读、论、看、写”等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立体化;多部门分工合作完成实践教学项目,实现育人途径立体化。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立体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为“基础”)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体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在一些大学生眼里,思政课是“说教、枯燥”的代名词,不太受欢迎。
为此,笔者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为出发点,探索、研究能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看法并从中受到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教学体系新颖、教学素材丰富、学生高度参与、多方合力协作完成的较成熟的立体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四重身份构建教学体系,实现角色和成才目标立体化,增强课程亲和力“基础”课是一门融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的权威教材。
但学生一拿到课本首先的反应是“又是政治课”。
为了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首先应在教学体系设计上下工夫,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与自己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
为此,应在充分读透教材、领会教材内容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以授课对象是在校大学生、父母的儿女、社会的公民、未来的建设者的四重身份来构建四大教学模块十五个教学专题,把教材体系转化成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具体如下:模块一:优秀大学生(5个专题),专题1:适应与提高:做珍惜时光大学生;专题2:理想与信念:做理想远大大学生;3:身心与人际:做人格健全大学生;专题4:立德与立信:做诚实守信大学生;专题5:爱情与人生:做理性恋爱大学生。
模块二:孝顺好儿女(3个专题),专题6:正确把握人生航向:做让父母放心的好儿女;专题7: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做让父母骄傲的好儿女;专题8:恪守家庭美德:做让父母省心的好儿女。
模块三:模范好公民(4个专题),专题9:国格与人格:做真诚理性爱国之公民:专题10:守公德知荣辱:做引领社会风尚之公民;专题11:法律意识与思维:做正确处事之公民;专题12:名利与法网:做知法守法会用法之公民。
模块四:合格建设者(3个专题),专题13:择业与规划:做锐意进取的建设者;专题14:敬业与奉献:做恪守职业道德的建设者;专题15:权利与规则:做正确维权的建设者。
以学生四重身份构建教学体系有两方面好处:第一,增强课程的亲和力。
因为这四个角色是学生人生相应阶段应担当的角色,四个角色扮演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幸福感、成就感。
因此以人生角色来设计教学体系,不仅使“躺着”的教材内容“立体”起来,而且使学生觉得这门课程不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而是传授给他们的“心灵鸡汤”,从而对这门课程产生好感,增强课程的亲和力。
第二,使成才目标立体化。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从教材的章节设计里这个目标不够鲜明、立体。
而在上述的模块专题设计里,成才目标非常鲜明、立体,如模块一,直接点明做大学生就要做“优秀大学生”,而优秀大学生必须是“珍惜时光的大学生、理想远大的大学生、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大学生、理性恋爱的大学生”。
二、以“图、文、音、视、动画”等教学资源充实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立体化,增强课程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都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教材更侧重于理论性原理性阐述,而这一点使学生觉得它“枯燥、抽象、说教”。
对此,应以“教材提供讲课蓝本,教师负责上色上料”为原则,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即给里面的理论和原理增添大量的素材支撑,使其显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丰满形象。
可补充文字案例、图片案例、音频案例、视频案例、哲思小语等教学资源。
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应体现以下特点:一是校本性。
在教学中,能最快引起学生兴趣的事例往往是他们身边的事例,而身边的人和事对学生最有示范、教育、引导作用。
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校本素材的收集、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如为了让学生珍惜大学时光,做优秀大学生,可把本校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和毕业感言制作成视频,这样的素材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榜样作用,使学生油然而生“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的想法。
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公德修养,可把本校大学生在公德方面的丑陋现象如乱丢垃圾、踩草坪、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离开教室后不关电灯电扇等情况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
二是现实性。
思政课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直在开设,为了避免所选取的事例让学生感觉“老生常谈”,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应尽量紧扣现实,以本年度发生的案例和热议的话题为佳。
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
笔者讲授的“基础”课在2012级学生中开课时(即2012年秋季学期).笔者在讲社会公德问题时,引用的是“中国式过马路”这一当时热议的话题和“国庆三亚变垃圾场”这样的新闻案例;讲到什么是理性爱国时,笔者引用了“打砸同胞日系车是爱国还是害国”这样的能引起大家深思的案例;讲到诚信问题时,笔者引用了“扬州中学生撞车留纸条、诚信暖人心”“钞票满天飞,众人帮捡钱”这样的当下发生的能充分传递正能量的案例。
由于所选取的事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案例,学生愿意听、乐意听,并且深受教育。
三是针对性。
大学思政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很有讲究,因为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思想相对活跃、知识面相对丰富,思维相对独立的群体,选择的案例层次离他们太远,他们就会觉得教师是在讲大道理、在说教,因此选择的案例必须是“接地气的”、在普通人身上发生的,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
如在讲到大学生应珍惜大学生活,争取学有所成时,可选取“南京理工大学六朵金花同时被保送研究生”的案例故事;讲到大学生要注意心理健康,做人格健全大学生时,可选取“研究生之死”“大学宿舍投毒事件”这样的案例;讲到大学生要有诚信意识时,可选取“贫困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被起诉”的案例。
大量的教学资源的补充运用,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使“枯燥”的教材内容“生动”起来;第二,使“抽象”的教材内容“形象”起来,第三,使“说教”的教材内容“善诱”起来。
这样可大大增强这门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感到上这样的课不再是“受罪”,而是既可获大量时事资讯又可培养正确是非、美丑、善恶、荣辱观的一门人生哲理课。
三、运用“讲、读、论、看、写”等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立体化,增强课程实效性思想决定行动,“基础”课教学目标性质是“观念、态度一行为养成”型目标,即通过正确观念、态度的形成达到良好为人处世行为的形成。
为此,“基础”课教学的关键是实现学生观念与态度上的变化,即让正确的观念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进入大学生的心坎”。
如何让教材和教师所传递的观念真正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有这样的一句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
由此可见,学生的参与度与“基础”课教学效果成正相关,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引起学生内心的感受、体验,才能使学生对某种思想、观念坚信、坚守并在行动中贯彻。
为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讲、读、论、看、写”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一是讲。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学生讲的过程,就是思想表露的过程,而为了“讲”,肯定要经过一番思考,这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如在课堂上,可播放一些案例,让学生谈谈体会和看法,或开展类似“我喜欢的、我厌恶的”荣辱故事会活动,让学生在讲故事、讲体会中思想受到触动。
二是读。
即品读,品味。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教材虽然“枯燥、抽象”,但细细品读,可明白其中深刻的做人道理。
所以课堂上,可尽量减少教师讲的分量,让学生去读教材,并且让学生根据教材的某段论述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既避免了老师的说教,又活跃了课堂。
另外,可经常在课堂上补充一些“哲思小语”“哲理小故事”让学生去品读,去感悟。
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
三是论。
“事不辩不清,理不论不明”。
可通过讨论、辩论,让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实现交锋和碰撞,让论者和听者在评判、甄别中知道何为对错,哪为美丑,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如在课堂上可设计这样的主题让学生来讨论、辩论:大学生可以谈恋爱了吗?我的人生路该如何走才能让父母放心?怎样才算是爱国?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德与才哪个更重要?等等,通过对这样的话题的讨论、辩论,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四是看。
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百闻不如一见”,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参观访问,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感触会更深刻。
如为了让学生敬畏法律,树立起无论是做一名普通公民还是一名职员都要守法的观念,可播放一些大学生犯罪的案件视频,或播放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因渎职犯罪受审的视频。
如为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可组织学生到本专业相关行业参观,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相关规章制度要求,让学生明白“敬业”是“合格建设者”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五是写。
笔下的东西也是一个人思想的表现,让学生去写一些关于人生的东西,可以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明辨是非,更会使他们懂得自强自律。
因为写的过程就是他们动脑的过程,是思想和情感投入的过程,通过“写”教会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国家。
如可布置学生写“大学生涯规划”“我院大学生社会公德践行情况调查报告”“我和我的祖国”征文等。
四、多部门分工合作完成实践教学项目,实现育人途径立体化,增强课程影响的渗透力“基础”课虽然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正确的思想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所以绝不能单单靠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和说,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优秀品质的打造工程上来。
为此,本文根据理论专题教学设计了一份由多部门共同参与完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大思政教育体系)(见表1)。
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育人途径立体化。
本实践教学项目有课内课外完成的,有校内校外完成的,有由思政教学部门完成的,有由学校其他职能部门或各社团完成的。
既有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公益活动、社团活动,又有素质拓展类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体现了多途径的育人方式。
二是思政教育活动精简化。
本实践教学模式秉承大思政教育理念,实践教学项目由社科部、学生处、党委、团委根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应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设置和统筹规划,克服了过去教学是教学,党团活动是党团活动,两边互不过问、重复交叉、让学生反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最重要的是它使学校应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明晰化、常规化,对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的思想教育基本上做到了有章可循、全面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