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开题报告2400字》
[3]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申继亮.透视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世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选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从相关定义及研究理论着手,对农村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教养方式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由研究结论对农村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改善提供参考意见。
大纲:
一、绪论
二、相关概念
(一)教养方式
(二)心理健康
三、农村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农村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现状
(二)农村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15]Jackson Y, Warren J S. Appraisal,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events: Predicting outcome behavior in school-age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2000, 71
[6]成彦.农村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情感与社会适应状况研究[J].龙岩学院报,2007,25(4)
[7]卢荣梅.生态系统发展观下的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6(28)
[8]宋广文,周方芳.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韧性的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0(10)
整理文献、确定主题→搜集资料、确定研究框架→搜集相关资料、确定研究内容,进行内容编写→调整内容。
研究方法:
文献法。结合知网、图书馆资源等对学者们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整理,丰富本文的理论依据。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具体而言,过度严厉的教养方式与儿童内外部行为问题呈正相关,而温和且支持性的教养方式则与儿童良好行为的发展呈正相关。
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调节作用,以及可能的干预措施。
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引言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它在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然而,目前对于这一关系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
因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建议。
2.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2.1 过度严厉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联过度严厉的教养方式通常包括严厉的惩罚、控制和压力等。
研究表明,这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内外部行为问题呈正相关。
过度严厉的父母常常对孩子施加过多的限制和压力,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自尊心低下以及行为问题的出现。
2.2 温和且支持性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联温和且支持性的教养方式通常包括关爱、尊重和理解等。
研究表明,这种教养方式与儿童良好行为的发展呈正相关。
温和且支持性的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使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行为习惯。
3.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调节作用除了直接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外,父母教养方式还可能通过调节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儿童行为问题产生影响。
例如,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可以缓解贫困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在贫困家庭中,父母的温和且支持性的教养方式可以减轻贫困带来的压力和不利影响,从而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4. 干预措施针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我们提出以下干预建议:4.1 提供家庭教育培训通过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帮助父母了解正确的教养方式,提高其教养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改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方式,促进儿童良好行为的发展。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以绿港家园幼儿园为例摘要本文旨在找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出发找到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教育建议,从而帮助儿童预防或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对绿港家园幼儿园大班幼儿(5-6岁)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其次通过在幼儿园进行实地调查观察样本儿童出现的问题行为。
最后将整理出来的结果进行归类将典型儿童的问题行为向家长反馈,实行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家访,从而得出1. 5-6岁男童问题行为发生概率与女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差异。
2父母对于与其不同性别的儿童的教养方式有很不同。
母亲主导的家庭教养方式中男童出现问题行为的数值高,父亲主导的家庭教养方式中女童出现问题行为的数值高。
3父母所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自身对于教养方式的选择有影响。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就更趋向于选择民主型教养方式4.父母所受教育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问题行为的产生有影响。
其中不成熟和社会退缩所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
5.父母所选择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父亲对女童溺爱型教养方式与女童产生的社交退缩、抑郁和不成熟的问题行为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而母亲在对于男童施行的放任、不一致或是溺爱型教养方式与男童产生的暴力、不成熟和违纪的问题行为之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因此提出教育建议,如让父母重视自身的角色重要性,对儿童的成长担负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儿童,注意儿童性格行为的养成;父母双方都应该在儿童成长早期建立合理恰当的教养方式,夫妻意见应趋于平衡,对儿童的教育意见应该统一从而减轻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儿童问题行为;主导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the ProblemBehaviors of children——A case Study on Lvgang Kindergarten of Beijing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and child behavior, fin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put forward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to help children prevent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roblem behavior. (5-6 years old) and their par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Achenbach Children's Behavior Scale and the Family Rearing Questionnaire. Secondly, the behavior of the children was observed by field survey in kindergarten. Finally, the results will be sorted out the typical children's problem behavior to the parents feedback,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views and case analysi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for home visits,1.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problem-related problems between boys and girls.2. Parents are very different about the way they have different children. Mother-dominate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in which the problem of high-value behavior in the parent, the father-dominate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of girls in the problem of high value of behavior.3 .The level of parental education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influence with their own choice of parenting style.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parental education, the more tend to choose the democratic rearing style4. Parents' education and levels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 Which is not mature and social retreat affected by the most obvious.5. Parental choice of family rearing patterns and children's behavior has a certain correlation. Father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girls' social retreats, depression and immature problems, and the mother's laissez-faire, inconsistent, or spoiled parenting practices are associated with boy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ehavior of violence, immaturity and discipline.So that education recommendations, such as parent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rol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growth of children; in daily life more children,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haracter behavior; both parents should be in the early growth of children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Parenting should be balanced, and the educational opinions of childrenshould be unified so as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parental rearing on children's behavior.Key Words: parental rearing style,child behavior,leading一、问题提出(一)选题由来1.既有研究的不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的有关研究大多都是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结果,中国教育学界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青少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教育界接受了很多西方元素,但西方的研究结果因为中西方文化固有的差异,不能全部应用到中国儿童的问题行为的解决上。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研究开题报告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研究开题报告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咱们的小朋友们可真是比以前聪明多了。
眼睁睁看着他们在家里、学校里像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但唉,行为嘛,就不那么让人省心了。
今天咱们就聊聊家园合作,怎么帮助小朋友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可是个大话题啊,稍不留神,咱们就得聊上一天。
咱得明白,孩子的行为习惯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
就像种树一样,种子一撒下去,得浇水、施肥、晒太阳,还得防虫。
这些小家伙的行为习惯也是这样。
家里一套,幼儿园一套,家长和老师如果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可就事半功倍了。
孩子们在家里学到的东西,能在学校里发扬光大,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回家还能复习一下,真是两全其美。
家长和老师的沟通那是必不可少的。
别以为家长就该在家里养花种草,老师在学校里教书育人,两者的关系可不能割裂开来。
比如说,家里如果有小朋友在吃饭时不愿意坐好,家长可以告诉老师,这样老师在课堂上也能帮忙引导。
再说了,孩子们的眼睛可都是雪亮的,看到大人们齐心协力,他们心里也会明白,原来大家都是为了我好,真是让人心暖暖的。
而且啊,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不能光靠说教。
小朋友们就像小动物,越是逼他们,他们越是倔,得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他们。
比如说,想让他们学会分享,光是告诉他们“你要分享”根本没用。
不如给他们准备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说“分享大作战”,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分享的乐趣。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会接受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家长们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传身教,那小朋友们就更容易受到影响。
比如说,家长在看书时,孩子看到后也会想要跟着模仿。
如果家长每天都能抽出点时间来陪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活动,孩子们就会觉得,这些行为不光是好,还是有趣的。
就像吃饭一样,得有好吃的,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坐下。
然后,鼓励和表扬也是不可或缺的。
孩子们可都是“小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
每当他们做出一点小进步,咱们就得及时表扬,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开题报告家庭教养方式
开题报告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当今社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革,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家庭教养方式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首先,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过去的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往往过度保护孩子,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现代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因此,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度,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家庭作业方面,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安排时间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它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
在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对自己的承诺和义务负责。
例如,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家务事,让他们学会分担家庭责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此外,父母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在现代社会中,合作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要懂得与他人合作,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
例如,父母可以组织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例如,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创新的玩具或者游戏,让他们在玩耍中培养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才能够培养出健康、积极向上的下一代。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家庭教养方式,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父母教养研究报告
父母教养研究报告父母教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教养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行为习惯,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的发展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
因此,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项父母教养研究表明,理解和支持是一种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父母试图理解孩子的需要和情感,并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这种教养方式能够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更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另一项研究发现,规定和纪律也是一种重要的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对孩子有明确的规定和界限,并且在违反规定时给予适当的纪律。
这种教养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律和责任感,并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研究还发现,参与和亲子交流是一种有效的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与孩子的积极参与和亲子交流有助于加强双方之间的亲密关系,提高亲子沟通效果。
这种教养方式可以增进孩子的情感发展和社交技巧,使他们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另外,父母的养育方式还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
一项研究发现,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对教养方式的反应也不同。
比如,外向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表扬和奖励的影响,而内向的孩子则更容易受到温暖和支持的影响。
因此,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养方式,以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父母教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理解和支持,规定和纪律,参与和亲子交流都是有效的父母教养方式。
此外,父母的教养方式还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
深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父母教养方式课题研究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课题研究报告引言: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了众多因素,如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经验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认识。
一、不同教养方式的分类与特点1.1 严厉型教养方式严厉型教养方式以严格的规定、纪律和严厉的指导为特点。
父母常常通过惩罚和制约来教导孩子,以求达到约束和教育效果。
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压力增加,缺乏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1.2 放任型教养方式放任型教养方式以宽容、无干涉为特点。
父母往往对孩子的行为和需求缺乏干预和规范,让其自由发展。
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孩子的责任心不强,自控能力不足,缺乏自律和自主性。
1.3 民主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注重家庭和谐、平等的氛围,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权利,并与他们进行真正的沟通和交流。
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决策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2.1 对于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影响严厉型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放任型教养方式则容易导致孩子不听话、缺乏纪律,进而产生自卑感和自我失控的情绪问题。
而民主型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正确的情绪认知和调节能力,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
2.2 对于学习与认知能力的影响严厉型教养方式在追求学业成绩上可能会产生正面效应,但同时也可能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放任型教养方式则可能让孩子缺乏学习纪律和动力,影响其学业成绩。
相比之下,民主型教养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对于他们的认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3 对于社交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严厉型教养方式可能让孩子过度害羞或者反叛,对社交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放任型教养方式则可能产生孤僻和孤独的情感困扰。
而民主型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和谐关系。
开题报告家庭教养方式
开题报告:家庭教养方式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通过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及其优缺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培养健康、积极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引言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引导的方式和方法。
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养方式对他们的个性发展、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学业成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培养健康、自信和有责任心的孩子至关重要。
分类家庭教养方式1.严厉型教养方式:这种方式注重纪律和规矩,父母通常会对孩子的行为施加严格的限制和控制。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责任心,但缺点是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压力和焦虑。
2.支持型教养方式:这种方式注重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和关注,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但缺点是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规矩和纪律性。
3.民主型教养方式:这种方式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合作,父母会与孩子一同讨论问题并共同决策。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但缺点是可能导致孩子过于依赖他人的决策。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1.个性发展: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严厉型教养方式可能会导致孩子变得胆怯和缺乏自信,而支持型和民主型教养方式则更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独立和自信的个性。
2.社会适应能力: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严厉型教养方式可能使孩子变得孤僻和难以融入集体,而支持型和民主型教养方式则更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环境。
3.学业成绩: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支持型和民主型教养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如何选择合适的家庭教养方式选择合适的家庭教养方式需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家庭环境来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几点建议: 1. 倾听孩子的意见: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的开题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的开题报告父母教养方式的开题报告引言: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养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受到父母个人的性格、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对孩子的影响。
一、严厉教养方式严厉教养方式是一种以严格要求和控制为特征的教养方式。
这种方式下,父母通常会制定严格的规则和纪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严密监控,并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虽然这种方式有时会带来积极的结果,如培养孩子的纪律和责任感,但过度的严厉教养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
二、放任教养方式放任教养方式是一种较为宽松的教养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父母往往对孩子的行为和决策给予较少干预和指导,让孩子自由发展。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但也容易导致孩子缺乏规矩和纪律感,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
三、民主教养方式民主教养方式是一种平衡和尊重的教养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父母会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和讨论,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决策,同时也会给予适度的指导和规范。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独立、负责任的个体。
四、影响因素父母教养方式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父母的个人性格和价值观对教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性格外向、开放的父母更倾向于采取民主教养方式,而性格内向、保守的父母则可能更倾向于采取严厉教养方式。
其次,父母的经验和教育背景也会对教养方式产生影响。
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往往会影响他们对教养方式的选择。
五、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研究表明,严厉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的自尊心受损,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行为问题。
放任教养方式则可能导致孩子的责任感和纪律感不足,缺乏自控能力。
而民主教养方式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
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一、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
人类行为的生成与发展变化主要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
其中,儿童期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是后天环境中的决定因素。
而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儿童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或直接影响。
正确的教育观,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反之,则阻碍儿童的发展。
其次,幼儿期的儿童虽然也接受幼儿园的教育,但由于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与主要抚养者(父母)在一起的,而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子女发展的期望以及对儿童发展的看法等父母教育观念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播下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所以找出一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随着家庭互动理论的兴起,学者们认为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儿童和父母的相互作用模式被用于充分解释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儿童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但是对于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我们看到的实证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笔者试图通过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找出最佳的父母教养方式,为现代家庭子女抚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同时,研究也有助于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全面了解,以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更好地沟通与合作,从而促进儿童的稳步发展。
二、文献综述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
儿童气质活动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纵向研究的开题报告
儿童气质活动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纵向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社会日益迅速变化,家庭生活的方式和家长的教育方
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在这些变化中,很多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问题,如过
度保护、失控式管教以及对孩子的情感忽略等等,这些方式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因此,探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活动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将探究以下问题: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活动性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教养方
式对儿童气质活动性的影响是什么?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以儿童气质活动性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儿童气质活动性的量表测量和家
长问卷调查,探究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活动性的关系,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即对同一组儿童进行多次观察,并对其生活环境、家庭
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相关因素进行跟踪调查,以探究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活动性的
变化趋势、影响因素等。
同时,还将采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揭示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活动性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为提高
家庭教养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相关领
域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家庭教养开题报告
家庭教养开题报告介绍本文档旨在探讨家庭教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儿童进行的培养、教育和引导活动,对儿童的成长和未来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养的定义、类型,以及其对儿童的影响和重要性。
家庭教养的定义和类型家庭教养是指父母或家庭环境对儿童进行的培养、教育和引导活动。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父母的爱与支持、规范和纪律、教育和研究机会等。
家庭教养可以分为积极教养和消极教养两种类型。
积极教养是指给予儿童温暖、关爱和支持的方式。
这种教养形式通过表达爱、鼓励和赞扬,帮助儿童建立自尊、自信和积极的情感发展。
消极教养则是以惩罚、批评和拒绝为主要方式,不利于儿童的积极成长和自我发展。
家庭教养的影响和重要性家庭教养对儿童的发展和未来影响深远。
一方面,良好的家庭教养有助于儿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正面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另一方面,消极的家庭教养可能导致儿童的情感问题、行为问题和学业困难。
良好的家庭教养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父母的支持和关注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自信、独立和积极的情感状态。
规范和纪律的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力和责任感。
同时,家庭教养也对儿童的学业成就有着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环境提供的研究机会和资源会影响儿童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动力。
积极的家庭教养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研究兴趣、研究策略和研究惯。
结论家庭教养对儿童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家庭教养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情感状态、人际关系和学业成就。
因此,父母和监护人应重视家庭教养,通过提供温暖、支持和规范的教养方式,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同时,相关教育机构和社会也应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家庭教养的有效实施。
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报告
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儿童及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具体而言,过度严厉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呈正相关,而温和且支持性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呈负相关。
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儿童行为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在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中,家庭环境和母亲教养方式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母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照顾者和教育者,她们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行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1. 参与者本研究共选取了300对母亲和儿童作为研究样本。
样本中的儿童年龄范围为3至6岁,性别比例基本平衡。
母亲的年龄、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也进行了统计。
2. 测量工具为了收集相关数据,本研究采用了两种主要的测量工具:母亲教养方式问卷和儿童行为问题问卷。
母亲教养方式问卷包括了过度严厉、温和支持和放任三个维度,儿童行为问题问卷则涵盖了内外化问题行为。
3. 数据收集和分析研究人员在儿童所在的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观察记录了儿童的行为表现。
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和编码后,使用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过度严厉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这表明,过度严厉的母亲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
相反,温和且支持性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即母亲采用这种教养方式的儿童更少出现行为问题。
然而,放任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讨论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过度严厉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产生压力和焦虑,进而表现出行为问题。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开题报告
3、比较分析法,对国内生命教育和国外生命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五、研究进度安排
2012年2月底拟定论文题目
2012年3月初完成开题报告
2012年3月16日—27日撰写论文初稿,完成中期检查
2012年3月28日—4月19日提交论文定稿
2012年5月初进行论文答辩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七、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意见
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方面(文献综述)
国外的研究情况:
1.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儿童的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父母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2.在日本,让孩子独立自主为了增强儿童的生活自理观念,家长有意识地让儿童学会判断是非,作出选择,如去商店购买玩具,家长事先会定出一个金额,让小孩子自行决定买什么。
我国的研究状况:
多数幼儿家长都会把幼儿的生活安排好,有时穿衣穿鞋都是家长亲自来穿。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甚至很多东西家长自己都舍不得买,孩子不学习就不逼着他学,老师留的作业有些家长认为是给孩子压力,认为孩子这么小只是玩的时期。
一、研究目的(选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第一个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动作姿势,对于孩子的思想作风、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多数家长溺爱孩子,给孩子的独立成长带来了很多障碍。
父母教养方式课题研究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课题研究报告
【篇一】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四)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责任心发展的影响
(五)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学习习惯之间的内在联系
【篇二】
(一)文献法:
运用图书查询,上网查资料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
(二)问卷调查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参阅EMBU自行设计)和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对横沟中心小学118名三年级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三)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研究工作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有教育科研指导改革实践,用教改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科研。
【篇三】
(一)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二)学习习惯就是学生在后天的长期学习过程中,经过有意识地训练和潜移默化地陶冶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包括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而这种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行为关系的调查研究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行为关系的调查研究摘要:儿童行为问题会直接影响学习能力、技能的获得以及社会适应性程度。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是影响儿童早期成长的重要人物,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良的亲子关系会增加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易使儿童形成各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及各种神经症等心理问题。
通过调查父母教养方式、小学生行为问题,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教养方式;行为一、调查对象与工具(一)调查对象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8岁--10岁小学生,邀请家长通过问卷星进行数据收集,学生通过纸质问卷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共收集有效问卷502份。
男生252人,占比50.4%,女生249人,占比49.6%,8岁学生占比51.8%,9岁学生占比44%。
1.研究工具分别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问卷调查。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可测量男生的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躯体述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和违纪;女生的抑郁、社交退缩、躯体诉述、分裂强迫、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和残忍的不良行为。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可测量父亲的“惩罚、严厉”、“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过度保护”6种教养方式,母亲的“惩罚、严厉”、“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否认”5种教养方式。
二、调查现状分析(一)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总体特点根据《儿童行为量表》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得分最高为101,最低分为0,平均值为16.87;女生得分最高73,最低分为0,平均为13.55。
根据常模,男生分值低于40-42为正常,女生分值低于37-41分为正常,此次调查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学生人数中,其中男生有18人,占男生总人数的7.1%;女生有14人,占女生总人数的5.6%。
父母教养方式开题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开题报告父母教养方式开题报告引言: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性格、行为和学习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对于促进健康的家庭关系和培养积极的个人品质至关重要。
一、传统教养方式传统教养方式强调家长的权威和孩子的服从。
父母会制定严格的规则和纪律,强调孩子的纪律性和责任感。
这种教养方式的优点在于培养孩子的纪律和自律能力,但也可能导致孩子的创造力受限和自我表达能力不足。
二、民主教养方式民主教养方式注重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平等和沟通。
父母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教养方式的优点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合作能力,但也可能导致孩子的责任感不强和决策能力不足。
三、温暖教养方式温暖教养方式强调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
父母会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尊和自信。
这种教养方式的优点在于培养孩子的情感健康和社交能力,但也可能导致孩子的依赖性和自我中心。
四、自由教养方式自由教养方式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培养。
父母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这种教养方式的优点在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也可能导致孩子的自律性不足和责任感不强。
五、混合教养方式混合教养方式是将不同的教养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父母会根据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养方式。
这种教养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多样化需求,但也需要父母具备更高的教养技巧和灵活性。
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教养方式强调纪律和责任感,民主教养方式注重自主性和合作能力,温暖教养方式强调情感健康和社交能力,自由教养方式注重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混合教养方式则是根据孩子的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养方式。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个性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养方式,并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上海、釜山两地幼儿关系自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海、釜山两地幼儿关系自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社会不断发生着变化,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中国和韩国这两个亚洲重要的国家,他们的城市化程度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期,这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孩子在城市生活环境中的成长是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面对许多教育和心理上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社会风俗的不同,以及家庭、学校的教育目标的不同,每个城市中的孩子的成长状况也各不相同,因此,研究城市孩子的教育和心理问题对于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取上海和釜山这两个城市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地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两地幼儿的教育和心理问题。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从两个角度进行具体研究。
首先,本研究将探究两地幼儿的自我发展状况。
幼儿自我发展是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个体健康成长和个性形成的基础。
然而,在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幼儿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两地幼儿的自我发展是否受到了不同城市环境的影响,也是本研究需要探究的问题。
其次,本研究还将探究两地幼儿的父母教养方式状况。
尽管父母教养方式是研究幼儿发展的热门话题,但是,由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不同城市中的父母教养方式往往也存在差别。
因此,本研究将尝试探究两地幼儿的父母教养方式,以期了解不同城市父母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通过研究两地幼儿的自我发展和父母教养方式,本研究将为探究城市化环境下孩子的成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两地幼儿教育的改进和升级,提高幼儿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以期更好地满足城市化背景下幼儿成长的需要。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探究上海和釜山两地幼儿自我发展和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差异,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 上海和釜山两地幼儿自我发展状况是否存在差异?2. 上海和釜山两地的父母教养方式状况是否存在差异?3. 两地幼儿的自我发展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文献分析法,收集和梳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上海和釜山两地幼儿自我发展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父母教养方式的开题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其个性、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
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此,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对于理解儿童心理和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分析不同教养方式下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进一步提供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为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提供指导。
三、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细致的阅读和整理,了解国内外在父母教养方式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框架。
2.问卷调查法:采用量表的形式,在儿童家长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教养方式及其对孩子的影响。
通过统计分析问卷结果,探究不同教养方式下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3.实验研究法:选取一定数量的儿童,随机分为不同教养方式的组别,通过对比不同组别儿童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分析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根据以上研究方法,我们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不同教养方式下,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会有显著差异,其中积极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表现出更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表现。
2.相较于过度宽容和压抑型教养方式,民主与温和型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3.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自尊心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是长期而持续的。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养方式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依据,指导他们在学校环境中合理开展家庭教育的相关教育活动。
3.为儿童心理健康事业的推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
六、研究计划1.阶段一:文献综述(1个月):收集相关文献,阅读和整理文献,编写文献综述报告。
2.阶段二:问卷调查准备和实施(2个月):设计问卷,准备调查材料,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一、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
人类行为的生成与发展变化主要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
其中,儿童期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是后天环境中的决定因素。
而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儿童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或直接影响。
正确的教育观,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反之,则阻碍儿童的发展。
其次,幼儿期的儿童虽然也接受幼儿园的教育,但由于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与主要抚养者(父母)在一起的,而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子女发展的期望以及对儿童发展的看法等父母教育观念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播下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所以找出一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随着家庭互动理论的兴起,学者们认为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儿童和父母的相互作用模式被用于充分解释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儿童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但是对于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我们看到的实证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笔者试图通过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找出最佳的父母教养方式,为现代家庭子女抚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同时,研究也有助于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全面了解,以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更好地沟通与合作,从而促进儿童的稳步发展。
二、文献综述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学龄前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原因。
许多学者经广泛地研究得出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和行为是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因素方式的研究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一)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界定的研究problem behaviors,behavior disorders, conduct problem, conduct di- sorders 即问题行为。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对于问题行为的概念仍无统一的界定。
1、国外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关于儿童的问题行为,自从1928年威克曼(E.K Wakeman)开展研究以来,一直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
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 dgrem)为代表。
比较经典的林格伦的定义为:从广义上讲,问题行为是一个术语,它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和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
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表示学生集体丧失有效的作用)。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问题行为定义为一种持久的、反复发生的、反社会的,或反抗性的行为。
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ctric Association)将问题行为定义为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年龄范围、社会道德准则所允许的异常行为。
[1]2、国内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国内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行为是指那些阻碍儿童身心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
如学生中常见的学业不良行为,攻击性行为,逃学等等。
[2]儿童的问题行为,或称行为问题,是指不被社会所赞同,影响儿童健康发展的行为,如攻击性行为、吸烟、酗酒、撒谎、多动等等。
[3]儿童行为问题(Behavior Disorder),也称儿童问题行为,是指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越相应年龄所允许偏离正常范围5%-15%的非正常行为,包括儿童在行为和情绪方面出现异常。
主要表现为各种违纪行为和神经症行为。
[4]儿童的行为问题是指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违纪、焦虑、抑郁、社会退缩以及各种身体不适等方面。
[5]儿童行为问题是指童年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儿童行为问题直接影响儿童学习的效能、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程度,有些还可能成为成年期精神疾病的根基。
[6]笔者认为,国内外学者们对“问题行为”的理解与定义并无本质差异,只是在表述上有的更为具体。
“问题行为”之所以缺乏一致性的定义,主要是学者们各自的研究目的、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不同;另外,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行为问题的衡量标准也不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权威性的《心理学大辞典》中没有“问题行为”的条目。
可见“问题行为”概念的难以界定非同一斑。
(二) 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的,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Daling @ steinberg,1993).[7]儿童学家曾运用直接的观察,调查或访谈等多种手段探究父母教养儿童的行为方式。
具体分析,这一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教导方式(discipline styles)和养育方式(caregiving styles)。
[8]父母的教养观念决定了其采用的教养方式,而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国外学者的研究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symo- nds)。
[9]他提出了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纬度: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
他在研究中发现,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倔强并具有逆反心理倾向。
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服从,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让父母来服从自己的孩子表现为独立性和攻击性强。
霍夫曼(Hoffman)等人1970年还专门研究了惩罚这一普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
[9]他们把惩罚分为强制(Power-assertion)和"爱的收回”(love -withdrawal)两种.强制是指父母对儿童的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以及威胁等。
他们的研究表明,强制方式会阻碍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同时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
强制会引发孩子的敌意,同时又提供了一个表达敌意的方式,即父母的惩罚方式无意中向儿童提供了打人的模式。
“爱的收回”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方式,它表示为父母不理睬,孤立儿童、对儿童表示失望等。
这种惩罚方式会导致父母与儿童感情的破裂,使儿童体验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和焦虑感。
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林特(D.Baumrind)采用观察研究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处于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她认为,父母对儿童的限制应分为“严格合理的限制”和“惩罚性的限制”两种。
由此提出了影响较大的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即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authoritative parenting)、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authoritiarian parenting)、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permissive parenting)。
[10]根据鲍姆林特对学前儿童的研究表明:权威型家庭中的儿童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放任型家庭中的儿童缺乏独立性;专制型家庭中的儿童缺乏社会责任感。
之后,鲍姆林特(1991)把父母教养方式概括为7类:期望型、民主型、非指导型、专制指导型、非专制指导型、投入型、一般型。
[8]Patterson等学者所作的一系列结构方程模式的研究表明:不良的教养态度和行为与儿童的反社会行为有着因果关系,家长不良的教养态度和行为是儿童发生问题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20]Mackinnon-Lewis等人认为,不良的父母教养行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儿童攻击、反抗行为:一是强迫,父母和孩子互相强迫对方停止不恰当的行为,却通过父母对儿童的行踪、交友以及活动的不具爱心或不适当的监视,从而引起儿童对他人的不信任和敌意,强化了儿童的攻击,反抗行为。
[21]LaFreniere考察了28-61月龄的孩子内隐问题行为的起源,发现亲子关系可以预测内隐问题行为,母子关系比父子关系对学龄前孩子的内隐问题行为影响更大,尤其是过分依赖母亲的孩子在学龄前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退缩行为。
[22]Bradley考察了母亲有无滥施身体惩罚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发现母亲对儿童滥施身体惩罚和儿童的问题行为(尤其是外显问题行为)有显著性的相关。
[19]结果表明,滥施身体惩罚的家长会受到儿童不良行为的强烈的反作用,同时也把自己的教育作用降到最低,使亲子之间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强化了儿童的问题行为。
以上是西方心理学家采用实证的观察研究,因而其结果有可信性及有效性。
但是他们的实验只是局限于研究家庭中亲子关系间的单向的影响,即父母对子女的影响。
较少研究儿童行为如何影响父母教养态度和方式的选择以及外部因素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如父母的性别、职业和受教育水平、特定时期的社会特征和儿童的年龄、性别等特征会影响到父母的教养方式。
2、国内学者的研究由于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都与西方存在很大差别,造成在教育方式也有极大的不同,需要探究西方教养方式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中国。
我国许多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的专家学者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采取各种方法对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关于父母教育方式的类型,我国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揭示了不同的类型(白燕,1990;刘金花,1991;万云英,1990等)。
关颖(1993)将其分类概括,[16]从亲子之间的相互地位和关系可以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要求孩子随时都要遵守父母的规定;放任型的父母则对孩子没有要求和行为规范,放弃父母的责任,对孩子发展和生长持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民主型的家长则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性,能尊重和听取孩子的意见,既坚持原则又注意培养孩子独立性,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此外,杨丽珠等(1992)、王艳萍(1994)也对父母教育方式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认识。
[17] 程华山等研究了上海市区幼儿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发展的影响。
他们通过对20名4岁幼儿的家长在“权威”和“关爱”两个纬度上得分进行聚类,得出五种教养类型(A、B、C、D、E),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家长教育方式对幼儿动作、智能、社会性行为有显著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