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七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
7、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8、审批机关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9、组织编制机关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
四、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 • • • • • • •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 措施; •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的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施与
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
四、制定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程序
• 1、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县人民政府城乡主管部门、镇人 民政府根据城市和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确定规划 编制的内容和要求等;
•
(十二)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 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 住用地布局及标准。
(十三)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 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十四)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十五)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 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
二、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 个领域,在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的先导和统筹作用。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和调控城市 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公共政策属性。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5-7章
第五章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第一节城市供热系统知识点一:城市供热分类1.集中供热城市集中供热,也称区域供热,是城市的某个或几个区域,利用集中供热热源向工业企业、民用建筑等供应热能的一种供热方式。
依据热媒不同,分为蒸汽供热系统和热水供热系统;依据用户不同,分为工业企业供热和民用供热系统;依据热源不同,分为热电厂供热系统和集中锅炉房供热系统。
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节约能源、减少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2.分散供热分散供热是指小到一家一户,大不过三、四幢楼就有一个热源供热的供热方式。
一般以单台过路不小于10t/h 或供热面积不小于10 万平米为界区分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
当以燃烧煤等传统能源时,集中供热方式具有燃烧效率高,燃烧烟气便于集中除尘净化等优点,能够较大的取得节约能源,保护大气环境的作用。
知识点二: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供热管网、用户以及热转换设施组成。
1.热源是城市供热系统的起始点。
城市地区热源依据供热形式区分为集中供热系统热源和分散热源。
目前,采用以蒸汽和热水作为热媒的热源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较为常见。
集中供热系统热源有热电厂、集中锅炉房、低温核能供热站、热泵、工业余热、地热、太阳能和垃圾焚化厂;分散热源有专用锅炉、分户采暖炉等。
在实际建设中最广泛应用的热源形式基本上为集中锅炉房和热电厂。
2.供热管网城市供热管网又称为热网,是指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
供热管网主要由热源至热力站(在三联供系统中是冷暖站)和热力站(制冷站)至用户之间的管道、管道附件(分段阀、补偿器、放气阀、排水阀等)和管道支座组成。
3.供热分区依据城市不同热源的供应范围,划分为多个供热分区,目前采用各供热分区联网的形式。
各供热分区应保证有两个以上的热源,主热源和调峰热源。
4.热转换设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用户较多,其对热媒的要求各不相同,各种用热设备的位置与距热源距离也各不相同,所以热源供给的热介质很难适应所有用户的要求。
规划设计人员应该知道“七线”的基本知识
规划设计人员应该知道“七线”的基本知识一、红线“红线”主要针对道路控制。
'红线'是指道路用地与其它建设用地分界线,红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还有可能存在绿线,黄线等。
规划红线一般称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
规划红线是宏观规划用地范围的标志线。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又称建筑控制线。
建筑红线是指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建筑红线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一般在新城市中常使建筑红线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以便腾出用地,改善或美化环境,取得良好的效果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
二、绿线“绿线”规定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
绿线为城市各类绿地和重要生态绿地范围的控制界限。
绿地规划绿线:一般称绿线,指城市各级绿地用地规划控制线。
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
三、蓝线“蓝线”规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护堤。
蓝线为水系保护范围,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包括地表水体(含海洋)及地下水源保护区控制的地域界限。
规划蓝线:一般称河道蓝线,是指水域保护区,即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根据河道性质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蓝线控制也不一样。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在城市蓝线内进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经批准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一、城市规划原理概述城市规划原理是指为了实现城市发展和管理的目标,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要素1. 居住环境:城市规划应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区,包括合理的用地布局、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便利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2. 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应合理安排道路、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设施,确保高效、便利和安全的交通运输系统,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 城市绿地:城市规划应注重保护和增加城市绿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空气质量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 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应考虑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提供合适的用地供应和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5. 城市历史和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应尊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6. 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三、城市规划原理的实施方法1. 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相互影响,如经济、社会、环境等,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应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包括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3. 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用地,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等,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应注重建筑设计的质量和风格,保持城市景观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5. 法律和法规:城市规划应依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制定和实施,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6. 监督和评估:城市规划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划方案。
四、城市规划原理的意义和挑战城市规划原理的正确应用能够有效引导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薄弱知识点整理
古希腊柱式:多立克(粗壮、开间小、男性)、爱奥尼克(细长,开间宽、女性)、科林斯(与爱奥尼克相似)古罗马:塔司干柱式(无花纹)、组合(混合)柱式统称为古典五柱式。
拱券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
发展券柱式、叠柱式、巨柱式、连续券建筑结构1.砖混结构(1)纵向承重体系a.荷载传递路线:板-梁-纵墙-基础-地基b.主要称重墙:纵墙。
纵墙的开门开窗受限制c.与横向承重比,楼盖用料较多,墙体用料较少d.适用于较大空间:教学楼、食堂、图书馆、实验楼、工业厂房等。
(2)横向承重体系a.荷载传递路线:板-横墙-基础-地基b.主要称重墙:横墙。
纵墙的开门开窗限制少c.抗风力、地震,放置地基不均匀沉降,比纵向称重好。
d.与纵向承重比,楼盖用料较少,墙体用料多e.横墙间距短(3-4.5m)。
适用于房间大小固定:宿舍、住宅(3)内框架承重体系a.荷载传递路线:板-梁-(外纵墙-外纵墙基础)-地基(柱-柱基础)b.主要称重墙:墙和柱。
有较大空间而不增加梁的跨度c.横墙少、房屋刚度较差、沉降量不一致,易产生不均匀变形。
d.柱和墙施工方法不同,工序较麻烦2.框架结构a.承重构件:楼板、梁、柱、基础。
墙体不起承重作用。
b.能形成较大空间、工艺布置灵活性大c.抗震性好d.适用于多层建筑和工厂建筑的八大构建有:基础、墙体、门、窗、屋顶、楼面、地面、楼梯。
住宅6层以下不设电梯。
高标准下四层以下不设电梯。
12层以上住宅不应少于两台电梯。
高层建筑等于八层,电梯和楼梯同等重要。
24米(或8层)以上,电梯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电梯不少于两台。
单侧排列电梯不超过四台,双侧不超过8台。
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30层。
12层以上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应不少于2部。
长廊武高层住宅一般应有2部以上的电梯用以解决居民的疏散。
一般高层建筑24-50m;较高高层建筑50-100m;高层建筑100-200m;特殊高层建筑200m以上。
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管理全流程应知应会知识点
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管理全流程应知应会知识点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管理是确保城市发展和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
了解全流程的知识点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有效地规划和推进城市建设项目。
以下是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管理全流程的应知应会知识点:1. 规划阶段- 城市规划目标:明确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方向。
- 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总体发展方案,包括城市布局、用地分区、基础设施规划等。
- 分期规划:将总体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阶段的规划,实现有序推进。
- 产业规划:确定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2. 设计阶段- 建筑设计:参考规划方案,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风格、功能布局、结构设计等。
- 基础设施设计:设计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城市正常运行。
- 环境设计:考虑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设计中融入环保要求。
- 施工图设计:根据建筑和基础设施设计,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用于实施施工工作。
3. 实施阶段- 招标与投标:根据设计图纸制定招标方案,并邀请合适的承包商进行投标。
- 合同签订:与中标承包商签订合同,明确工程范围、工期、质量要求等。
- 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 质量控制:进行工程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 竣工阶段- 竣工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
- 环境治理:进行环境整治和治理工作,保护和改善建设项目周边环境。
- 运营管理:建立项目的运营管理机制,确保项目正常运营和维护。
- 后期监测:对建设项目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管理全流程的应知应会知识点。
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灵活应用于具体的项目管理工作中,以确保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城市规划知识点
城市规划知识点城市规划是指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通过对城市的物质空间进行合理组织和优化配置,以及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达到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资源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知识点。
一、城市规划的历史发展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
当时,城市增长速度快速,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规划的需求逐渐凸显。
最早的城市规划实践可以追溯到巴黎的巴尔东市扩建规划以及伦敦的普拉特瑞尔厅规划。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规划理念的不断完善,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二、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原则1.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改善居住环境:城市规划要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注重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包括合理布局、优美景观和舒适居住条件等。
3. 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交通系统,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
4. 保护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
5.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规划要考虑城市形象的塑造,注重建筑风格、市容环境和公共空间设计等,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三、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 可行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具备可行性,考虑实际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3. 透明公正原则:城市规划的制定应公开透明,参与各方应享有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权利,确保规划公正合理。
4. 民主参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制定应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和参与权,增加规划的可接受性和公信力。
5. 法制原则:城市规划应遵循法律法规,依法制定和实施,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城市规划知识点
城市规划知识点城市规划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目标,将城市的发展方向、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建设标准、城市设施等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城市规划知识点。
一、城市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城市规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发展的开始。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规划可以提供高效的交通系统、宜居的住宅区、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等,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的原则1.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应以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兼顾未来的发展需求,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整体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从整体角度考虑城市的发展,并协调各个方面,建立有机的城市结构。
3. 公众参与原则:城市规划应鼓励市民、社区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过程,确保规划符合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4. 灵活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
三、城市规划的要素和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城市各个区域的用途和功能,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娱乐区等。
2. 交通规划:规划城市的道路网、公共交通系统,确保城市内外的交通畅通,并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和设施。
3. 建筑规划:规划城市的建筑物、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确保合理的城市景观和宜居的建筑环境。
4. 环境规划:规划城市的绿地、公园和环保设施,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
5. 设施规划: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文化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四、城市规划的案例研究1. 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城市规划的典范,通过限制汽车使用、发展公共交通和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区,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东京:东京是一个高密度、多中心的城市,通过发展完善的交通系统和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确保了城市的高效运转和居民的便利生活。
3. 柏林:柏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通过保护历史遗址、规划绿地和改造城市街区,实现了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城市的更新。
城市规划重要知识点总结
城市规划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1. 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城市发展的总体构想、目标和政策,并通过空间布局、用地管理、功能规划等手段来实现城市发展的合理、协调和可持续。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1. 可持续原则2. 公平与公正原则3. 良好的城市环境原则4. 人本原则5.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原则三、城市规划的内容1. 城市总体规划2. 区域规划3. 分部规划4. 专项规划5. 控制性详细规划6. 调整性详细规划7. 专题规划8. 非专题规划9. 概念性规划四、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1. 规划编制启动2. 资源调查和评价3. 规划目标的确定5. 规划方案的评价和选择6. 规划方案的修改和完善7. 规划的批准8. 规划的实施五、城市规划的方法1. 统计分析2. 专家咨询3. 现场调查4. 问卷调查5. 会议研讨6. 客观求真7. 主客观结合六、城市规划中的关键问题1. 用地问题2. 城市功能区划3. 城市布局4. 城市交通5. 城市产业布局6. 城市环境优化7.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8.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9. 城市居民生活配套设施七、城市规划中的相关技术和工具1. 地理信息系统(GIS)3. 数字化地图4. 三维可视化技术5. 模拟仿真技术6. 多属性决策分析7. 规划评价工具八、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监督1. 规划实施的程序和安排2. 规划执行的组织和管理3. 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价九、城市规划中的参与机制1. 公众参与2. 利益相关方参与3. 政府部门参与4. 专家学者参与5. 社会组织参与总结:城市规划的知识点涉及了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内容、编制程序、方法、关键问题、相关技术和工具、实施和监督以及参与机制等多个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城市规划从业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规划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习题及相关知识点分析
城市规划原理习题及相关知识点分析: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
(城市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之一)城市的集中发展——城市现象;大城市发展——世界城市。
1966年豪尔《世界城市》——世界大城市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将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城市特征:政治、商业、人才、人口、文化娱乐中心。
1986年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中强调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程度。
世界城市的7个指标: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集中地、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其是港口与国际航空港)、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城市聚集区——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它和城市的行政界限不尽相同。
在高度城镇化地区往往包括一个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带——法国戈德曼1957年提出,指的是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的下限是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
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等。
『例题』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有()指标。
A. 主要的金融中心B. 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C. 区域性机构的集中地D. 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E. 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答案:ABDE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主要理论包括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等。
田园城市理论是在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在实际中分化为两种形式:①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自给自足,形不成城市群;②城市郊区:只能促进大城市的无序地向外蔓延。
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①1924年提出建设卫星城的概念。
②定义: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城市规划问答题
城市规划问答题引言概述: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建筑、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在城市规划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的问题和概念。
本文将回答一些常见的城市规划问答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一、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1.1 城市规划是什么?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包括土地利用、交通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以实现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1.2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什么?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科学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交通状况,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3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是什么?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可以避免城市发展中的混乱和无序,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城市规划还可以提前预测和解决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2.1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布局原则、生态保护原则、社会公平原则等。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合理布局原则要求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生态保护原则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社会公平原则要求公平分配城市资源和服务。
2.2 城市规划的方法有哪些?城市规划的方法包括城市调查和研究、规划编制和设计、评估和监测等。
城市调查和研究是为了了解城市的现状和问题,为规划提供数据支持;规划编制和设计是根据城市的需求和目标进行规划方案的制定和设计;评估和监测是对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以及对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
2.3 城市规划中的参与和沟通有何重要性?城市规划的参与和沟通是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广泛的参与和沟通,可以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质量和可行性,增强公众对规划的认同和支持,避免规划的冲突和争议。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要点一、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1、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2、科技革命与创新;3、全球化与新经济;4、城市文化特质。
二、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文化;3、经济与技术发展;4、政策制度。
三、城镇化含义:1、有形城镇化(物质、形态)(1)人口集中:城镇人口比重增大、城镇密度的加大、城镇规模扩大(2)空间形态改变: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用地功能分化、土地景观变化(3)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社会组织结构变化2、无形城镇化(精神、意识、生活方式)城市生活方式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的。
四、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1、农业剩余价值贡献;2、工业化推进;3、比较利益驱动;4、制度变迁促进;5、市场机制向导;6、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7、城乡规划调控。
五、我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1、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为主导;2、商品短缺时期乡镇集体经济主导;3、市场经济早起分散家庭工业主导;4、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主导。
六、城市发展1、区域关系:面是基础,点是核心2、经济关系:基本经济部类和非基本经济部类;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3、社会关系: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
4、资源环境: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和约束条件;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作用。
七、欧洲古典格局1、古希腊:方格网;城市广场为中心2、古罗马:城市设施、享乐设施;宣扬功绩建筑成为城市核心3、中世纪:自发生长,发展缓慢;狭小不规则的道路网结构。
意大利佛罗伦萨。
4、文艺复兴:人文思想,出现理想城市格局讨论。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梵蒂冈圣彼得教堂。
5、绝对军权:巴黎城市改建;轴线放射街道香榭丽舍大道;宫殿花园凡尔赛宫;协和广八、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1、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
城市规划注意事项
城市规划注意事项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收集和研究基础资料:对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人文景观、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制定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目标。
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在收集和研究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城市的布局、交通、公共设施、绿地系统等方面的规划。
制定详细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详细规划,包括各个片区的详细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公共设施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
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获得批准后,组织实施城市规划,包括拆迁、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监督城市规划实施: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城市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
城市的复杂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发展与运行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
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
因此,城市规划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重点
第一章城市产生与城市发展城市最为本源和最为主要的特征是:聚集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非农人口数量、产业规模和行政管辖的意义。
我国一般按行政建制设立中央直辖(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及县级市四个级别。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并不是与城市同时产生的,它是在区域内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镇体系的构成一般具备以下条件:①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之间在地域上是邻近的,具有便捷的空间联系。
②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均有自己的功能和形态特征。
③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从中心城市到一般集镇,共同构成系统内部的等级序列,而系统本身又是从属于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城市的特征:城市发展十分缓慢绵延时间很长,城市结构较为简单,城市成长主要采取有机生长方式,规划成长很少,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
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1城市趋向现代化、生态化、宜人化、家园化……2城市地域结构趋向分散,由单中心变为多中心城市;3城市职能倾向两极化:职能叠加和职能分化。
4城市个数继续增多,城市规模空前膨胀。
5城市化波及整个世界,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市发展基本规律:一、城市发展的经济规律二、城市发展的人口规律三、城市发展的区域空间增长规律四、城市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与完善的过程。
它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当代世界城市呈现如下主要特征:1、发展速度快且呈现持续加速的趋势;2、以20世纪中叶为界限,城市化发展的主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大城市迅速膨胀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主导地位;我国城市发展政策新趋势: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形成国家主体功能区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3.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第二章城市规划与城市开发建设城市规划定义: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整理
规划相关知识整理模拟一单选1.居室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住户的( )功能要求。
A.团聚的要求B.娱乐的要求C.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的要求D.睡眠的要求2.下列措施中那些措施会减弱建筑物的保温功能( )。
A.加大建筑的进深B.增加外墙长度C.增加外墙厚度D.建筑朝向尽可能南向3.公共建筑中的坡道的坡度一般为( ),人流比较集中的坡度常为( )。
A.12%~20%;15%~18%B.10%~18%;10%~14%C.8%~15%;10%~12%D.7%~10%;10%~12%4.工厂中一般道路运输系统中,主要出入运输道路宽<)m左右。
A.4.5B.6.0C.7.0D.185.公共建筑在进行功能分区时,主要考虑( )方面之间的关系。
A.空间的“主”与“次”、空间的“闹”与“静”、空间的“大”与“小”B.空间的“主”与“次”、空间联系的“内”与“外”、空间的“大”与“小”C.空间的“主”与“次”、空间的“闹”与“静”、空间联系的“内”与“外”D.空间的“大”与“小”、空间的“闹”与“静”、空间联系的“内”与“外”6.下列关于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说法中不妥的是( )。
A.在群体建筑造型处理上,结合周围环境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统一的室内外空间组合B.运用绿化及各种建筑的手段丰富群体空间,取得多样化的室外空间效果C.采用分散式布局是公共建筑全体组合的最优方法D.要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相互关系,加以合理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布局联系方便7.多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中,当单幢住宅的长度超过( )m时,应设置消防通道。
A.80B.100C.120D.1508.关于高层住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可提高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B.每层户数超过3户时,要设2部电梯c.高层住宅的高度参考防火云梯高度而定D.高层住宅与周围建筑的间距是根据其高度和耐火等级而定的9.在我国炎热地区的建筑适宜朝向依次是( )。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与人流组织( 1 )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进行建筑空间组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了复杂时,更需要将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区分,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分区明确又联系方便的目的。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从空间的“主”与“次”、“闹”与“静”、“内”与“外”等的关系加以分析,使各部分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①空间的“主”与“次”建筑物各类组合空间,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必然有主次之分。
在进行空间组合时,这种主次关系必然地反映在位置、朝向、交通、通风、采光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等方面。
功能分区的主次关系,还应与具体的使用顺序相结合,如行政办公的传达室、医院的挂号室等,在空间性质上虽然属于次要空间,但从功能分区上看却要安排在主要的位置上。
此外,分析空间的主次关系时,次要空间的安排也很重要,只有在次要空间也有妥善配置的前提下,主要空间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②空间的“闹”与“静”公共建筑中存在着使用功能上的“闹”与“静”。
在组合空间时,按“闹”与“静”进行功能分区,以便其既分割、互不干扰,又有适当的联系。
如旅馆建筑中,客房部分应布置在比较安静的位置上,而公共使用部分则应布置在临近道路及距出入口较近的位置上。
③空间联系的“内”与“外”公共建筑的各种使用空间中,有的对外联系功能居主导地位,有的对内关系密切一些。
所以,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具体分析空间的内外关系,将对外联系较强的空间,尽量布置在出入口等交通枢纽的附近;与内部联系性较强的空间,力争布置在比较隐蔽的部位,并使其靠近内部交通的区域。
( 2 )人流组织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场所,因其性质及规模的不同,不同建筑存在着不同的人流特点,合理地解决好人流疏散问题是公共建筑功能组织的重要工作。
①人流组织方式一般公共建筑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可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
平面组织方式适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人流组织,特点是人流简单、使用方便。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第三篇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七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第二节城市固体废物收集与处理
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第三篇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七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第二节城市固体废物收集与处理[单选题]1.下列关于城市环卫设施规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9、2013年真题]A.医疗(江南博哥)垃圾可与生活垃圾混合运输、处理B.固体废物处理应考虑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C.生活垃圾填埋场距大中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1公里D.常用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方法有万元产值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B项,城乡固体废物综合整治措施主要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故B项正确。
A项,医疗垃圾属于第一类危险废物,对医疗垃圾的处理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消除污染,避免伤害;②统一分类收集、转运;③集中处置;④必须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严禁混入生活垃圾排放;⑤在焚烧处理过程中要严防二次污染,必须达标排放;⑥焚烧过程中的飞灰必须视同危险废物,要妥善处理,故A项错误。
C项,生活垃圾及卫生填埋场应在城市建成区外选址,距离大中城市规划建成区应该大于5km,距小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2km,距居民点应大于0.5km,故C 项错误。
D项,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方法有人均指标法和增长率法,万元产值法是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预测方法,故D项错误。
[单选题]2.比较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情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规划人均指标以()kg为宜。
A.0.5~1.1B.0.6~1.2C.0.9~1.4D.0.9~1.8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量为0.6~1.2kg左右。
这个值的变化幅度较大,主要受城市具体条件影响。
比如市政公用设施齐备的大城市的产生量低,而中、小城市的产量高;南方地区的产生量比北方地区的低。
比较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情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规划人均指标以0.9~1.4kg为宜。
由人均指标乘以规划的人口数则可得到城市生活垃圾总量。
[单选题]3.下列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的预测方法中包括()。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知识点整理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知识点整理一、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重要性城市规划设计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
它不仅仅是绘制一张城市的蓝图,更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战略性引导。
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无序开发和浪费。
通过科学规划,可以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使土地得到最优配置。
其次,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再者,它可以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分布,让居民能够方便地享受到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
此外,城市规划还有利于保护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吸引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一)以人为本城市是人的城市,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感受。
要创造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包括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二)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推广绿色建筑、清洁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规划方案。
避免盲目模仿和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
(四)整体性和系统性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规划,统筹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如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确保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五)前瞻性和灵活性三、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一)城市用地规划确定城市各类用地的性质、范围和比例,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等。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城市的道路网络,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规划交通设施,如停车场、公交站点等,以保障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地获取公共服务。
城建知识点总结
城建知识点总结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整个城市建设的起点,它涉及了城市的总体布局、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多个方面。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总体布局的规划,根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定位确定城市的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内容。
详细规划则是对城市各个细分区域的规划,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的规划布局。
专项规划是指特定领域的规划,例如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公平等方面,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二、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城市土地的开发和利用。
在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是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包括了确定城市各个功能区的位置、规模和布局等。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发展需求、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
在实际建设中,土地利用还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保护农田和生态用地,合理利用城市用地资源,保障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交通建设交通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状况、居民的出行方式和城市的发展速度。
交通建设包括道路建设、公共交通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合理规划交通路网,确保城市各个区域的衔接和交通畅通。
另外,城市还需要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车等,提高城市的综合交通能力。
此外,交通建设还要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出行,提高城市的交通便利性。
四、建筑设计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包括了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等多个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结构设计、装饰设计以及建筑的环境影响等因素。
建筑设计需要满足城市的功能需求,同时要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低碳环保等。
另外,建筑设计还需要满足城市的文化传统和城市形象的要求,保障城市的建筑风貌。
五、环境保护城市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七(总分:8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83,分数:83.00)1.以“混合地区划分”为最大特征的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方法是( )。
(分数:1.00)A.景观分析法B.土地利用图三分表示法C.社会地区研究法√D.因子动态分析法解析:2.最常用的城市化水平测定指标是( )。
(分数:1.00)A.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C.复合指标D.城市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率解析:3.世界城市化水平超过50%是在( )。
(分数:1.00)A.2000年B.1999年C.预计2002年D.1998年√解析:4.“非稳态的,由极核城市向较低等级城镇逐步发展的城镇体系”是城镇体系演化的哪个阶段的特征?( ) (分数:1.00)A.低水平阶段B.极核发展阶段C.扩散阶段√D.高水平的均衡阶段解析:5.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指的是( )。
(分数:1.00)A.积极型城市化B.职能型城市化C.消极型城市化√D.景观型城市化解析:6.下列关于核心一边缘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A.核心对边缘产生正效果时,以向前联系为主,是极化作用的结果B.核心对边缘产生正效果时,以向后联系为主,是极化作用的结果C.核心对边缘产生正效果时,以向前联系为主,是扩散作用的结果D.核心对边缘产生正效果时,以向后联系为主,是扩散作用的结果√解析:7.城市化的含义包括( )。
(分数:1.00)A.主观的城市化和客观的城市化B.宏观的城市化和微观的城市化C.物化的城市化和无形的城市化√D.积极的城市化和消极的城市化解析:8.按照城市用地及其道路骨架形式,可将城市形态分为哪几类?( )(分数:1.00)A.网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城市、组团状、带状、环状√B.格网状、环形放射状、组团状、带状、环状C.格网状、环形放射状、带状、环状、星状城市D.格网状、放射状、星状城市、组团状、带状、环状解析:9.城市地理学的框架建立于( )。
(分数:1.00)A.1920年以前B.192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年以后解析:10.从对社会阶层、城市化、隔离三个指标入手研究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方法是( )。
(分数:1.00)A.景观分析法B.城市填图方法C.社会地区研究方法√D.因子动态分析方法解析:11.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工业专门化模式主要出现在( )。
(分数:1.00)A.新开发区B.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C.内陆地区√D.沿海地区解析:12.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材料出口模式主要出现在( )。
(分数:1.00)A.新开发区B.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C.内陆地区D.沿海地区解析:13.我国当前城市经济增长处于以下哪个阶段?( )(分数:1.00)A.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B.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C.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D.财富推动的发展阶段解析:14.大城市行政区划的空间结构模式不包括( )。
(分数:1.00)A.同心圆B.放射状C.组团式√D.组合型解析:15.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何时超过50%?( )(分数:1.00)A.1950年√B.1960年C.1970年D.1980年解析:16.“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向城市集中,还应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是( )的观点。
(分数:1.00)A.社会生态学√B.社会学C.城市地理学D.经济学解析:17.选择农村主导工业部门和协调农村工业结构在现阶段必须先考虑的四个基准是( )。
(分数:1.00)A.比较劳动生产率基准、投入产出基准、与农业关联效应大小的基准、与整个工业结构协调基准B.比较劳动生产率基准、劳动力吸纳基准、与农业关联效应大小的基准、与整个工业结构协调基准√C.比较劳动生产率基准、劳动力吸纳基准、投入产出比较基准、与整个工业结构协调基准D.比较劳动生产率基准、劳动力吸纳基准、与农业关联效应大小的基准、投入产出比较基准解析:18.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论,以当代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为( )。
(分数:1.00)A.复合阶段B.二元结构阶段C.先进技术主导结构阶段√D.高度化结构阶段解析:19.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论,以工业技术装备普遍扩散到各个产业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是( )。
(分数:1.00)A.复合阶段√B.二元结构阶段C.先进技术主导结构阶段D.高度化结构阶段解析:20.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学的城市景观转到空间分析是在( )。
(分数:1.00)A.1920年以前B.192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年以后解析:21.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式中,最终实现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目标的关键是( )。
(分数:1.00)A.联动型流动方式B.拉动型流动方式√C.推动型流动方式D.带动型流动方式解析:22.通过变数群的统计分析抽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主要因素的方法是( )。
(分数:1.00)A.景观分析法B.城市填图方法C.社会地区研究方法D.因子动态分析方法√解析:23.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分数:1.00)A.汤普森著《城市经济学导言》B.伯吉斯提出同心圆城市理论C.罗斯托克创立了“起飞论”学说D.霍夫曼提出霍夫曼系数H,即H为消费品工业的总产值与资本品工业的总产值之比√解析:24.在新开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主要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是( )。
(分数:1.00)A.按市场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B.按交通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C.按行政或管理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D.按人口分布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解析:25.“城市具有居住、工作、休息、交通四大功能”是在( )里提出的。
(分数:1.00)A.《马丘比丘宪章》B.《雅典宪章》√C.《内罗毕建议》D.《华盛顿宪章》解析:26.城市经济增长表现为( )。
(分数:1.00)A.实物的增长,价格的增长,人口的增长√B.实物的增长,价格的增长,城市规模的增长C.人口的增长,价格的增长,城市规模的增长D.实物的增长,价格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的增长解析:27.标志着城市地理学形成的理论是( )。
(分数:1.00)A.中心地理论√B.核心边缘理论C.城市社会学理论D.城市规模分布理论解析:28.首次明确承认城市边缘地带的是( )。
(分数:1.00)A.乔治·帕普勒(George Pepler)B.路易斯(Herhert Loues) √C.奎恩(Queen)和汤姆斯(Thomas)D.柯曾(M.R.G.Conzen)解析:29.由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增长方式又可称为( )。
(分数:1.00)A.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B.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C.市场型的经济增长方式D.计划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解析:30.我国城市化前期的重点是( )。
(分数:1.00)A.集约型城市化B.集中型城市化√C.农村城市化D.城市郊区化解析:31.直接城市化指的是( )。
(分数:1.00)A.外延型城市化B.职能型城市化C.离心型城市化D.景观型城市化√解析:3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分数:1.00)A.农村拉力;城市推力B.农村推力;城市拉力√C.城市拉力;农村推力D.城市推力;农村拉力解析:33.“要素自发流向条件优越的地区,一个或少数几个条件优越的地区与其他广大地区开始两极分化,产生一个或几个区域性的、以条件优越地区为中心,其周围地区为外围二元结构”发生在区域结构变化的( )。
(分数:1.00)A.起飞准备阶段√B.起飞阶段C.成熟阶段D.传统社会阶段解析:34.根据美国区域科学家弗里德曼的理论,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中,区域结构先后要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
(分数:1.00)A.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B.传统社会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C.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D.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解析:35.“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的提出是在( )。
(分数:1.00)A.1980年√B.1984年C.1988年D.1990年解析:36.“外围区在中心区中问不断被重新瓜分和组合,单核的中心外围结构逐渐转变为主中心和副中心相互依赖的多核结构”发生在区域结构变化的( )。
(分数:1.00)A.起飞准备阶段B.起飞阶段√C.成熟阶段D.传统社会阶段解析:37.假设某城市1998年城市人口为300万人,城市人口增长率为2%,根据年平均增长率外推法计算,该城市在2010年的城市人口预测值应为( )。
(分数:1.00)A.360万B.380万√C.420万D.480万解析:38.根据墨菲和万斯提出的中心商务区界定方法,正确的界定指标是( )。
(分数:1.00)A.CBHI>1,CBII>1B.CBHI>1,CBII>50% √C.CBHI>1,CBII<1D.CBHI<1,CBII>50%解析:39.城市边缘区中的“农村土地利用特征明显,但城市影响已经渗入”的圈层是( )。
(分数:1.00)A.内边缘带B.外边缘带√C.城市阴影区D.外围农业区解析:40.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方法不包括( )。
(分数:1.00)A.极点法B.城市填图方法√C.相互作用法D.地域等级体系法解析:41.界定中心商务区的指标之一CBI指的是( )。
(分数:1.00)A.中心商务区高度指数B.中心商务区强度指数C.中心商务区指数D.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指数比率√解析:42.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前缘带商业模式主要出现在( )。
(分数:1.00)A.新开发区√B.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C.内陆地D.沿海地区解析:4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骨架是( )。
(分数:1.00)A.城市内部地域结构B.城市功能分区C.城市土地利用结构√D.城市交通系统解析:44.“城市化现象分为经济基础过程城市化现象和社会文化过程城市化现象”是( )对城市化的理解。
(分数:1.00)A.社会学家B.经济学家√C.城市地理学家D.社会生态学家解析:45.由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增长方式又可称为( )。
(分数:1.00)A.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B.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C.市场型的经济增长方式D.计划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解析:46.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出现在城市化的( )。
(分数:1.00)A.集中化阶段B.分散化阶段√C.停滞化阶段D.扩散化阶段解析:47.当代城市理论研究的带头人是( )。
(分数:1.00)A.克里斯泰勒B.布赖恩·贝里C.捷夫D.卡斯特尔斯√解析:48.城市地理学研究重点的初步奠定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