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讲_审计目标(2)
审计目标包括
审计目标包括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工作的目标和期望,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财务报表中包含的信息真实可靠。
审计师通过审查财务记录、核实账户余额和交易明细等方式,确认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真实业务状况和财务状况。
2. 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错误:审计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错误。
审计师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发现潜在的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审计师还会对财务报表和业务活动进行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违规行为。
3. 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运行效果:审计还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和运行效果的检查。
审计师会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检查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合规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
4. 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会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财务和业务信息。
基于这些信息,审计师将给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和改进管理。
5. 增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审计师的存在可以增加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心。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审计师可以提供一个可信的第三方意见,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加有信心地与企业合作或投资。
总之,审计目标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错误,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运行效果,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增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心。
这些目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信誉,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审计⽬标是指⼈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界或最终结果,或者说是指审计活动的⽬的与要求。
审计⽬标的确定,除受审计对象的制约以外,还取决于审计社会属性、审计基本职能和审计授权者或委托者对审计⼯作的要求。
同时,审计⽬标规定了审计的基本任务,决定了审计的基本过程和应办理的审计⼿续。
⼀、审计⽬标的演变 审计具有实⽤性,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其⽬标也在不断变化。
如西⽅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审计总体⽬标也在不断变化。
在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是其总体⽬标,由于当时公司中内部牵制制度尚不完整,⽽且不被⼈重视,技术错误和舞弊⾏为经常发⽣。
为了察觉营私舞弊,察觉技术上的错误,察觉原理上的错误,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和财产的安全,必须采取详细的审计⽅法,对检查期内所有会计资料进⾏逐⼀查明,以取得充分的证据,便于做出有⽆错误和舞弊的结论。
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查错防弊的审计⽬标已退居第⼆位,第⼀位的审计⽬标是提供信⽤证明,对资产负债表进⾏公正性审计。
也即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定时期内资声负债表所有项⽬的余额真实可靠性和是否实际存在的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
这时的审计功能之所以能从防护性发展到公证性,⼀是因为当时的企业能够依靠内部牵制制度来控制和防⽌各种弊端和错误,使审计⼈员有可能摆脱账簿的束缚;⼆是因为银⾏信贷业务的发展,银⾏界需要进⾏企业信⽤调查,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防⽌信⽤危机和维护银⾏家的权益。
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标是判定被审计单位被审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被审单位所采⽤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法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准则。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批企业的破产倒闭,过去对资产负债表的静态审计,已不能满⾜⼴⼤投资者对企业全⾯了解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全部财务报表进⾏动态审计,⽽且要以显⽰盈利能⼒的损益表作为报表审计的中⼼。
第⼆次世界⼤战以后,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审计也突破了财务会计的范畴,涉及到了管理领域,管理审计(包括经营审计、效益审计、效果审计)也由此诞⽣,审计⽬标也因此增加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内容。
《审计目标》PPT课件 (2)
03:55:31
第5章 审计目标 31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必须程序)
❖ 定义: 指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识 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的程序。
03:55:31
第5章 审计目标 32
1.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
⑴询问管理层、其他相关人员; ⑵实施分析程序以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 ⑶实地察看有关场所、设备、流程与组织; ⑷检查有关报告、文件、记录、手册等。
❖ (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告, 并使其实现公允。
❖ (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 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 (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信息、 人员等)
◆管理层通过签署财务报告报告确认其责任。
03:55:31
第5章 审计目标 12
(二)CPA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03:55:31
第5章 审计目标 23
具体审计目标
❖ 根据管理层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确定, ❖ 将审计总目标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03:55:31
第5章 审计目标 24
①发生:确认记录的交易和事项是否真实。
查明某笔销售,尚未向购货方交付 货物,则该笔交易尚不能被确认, 属记录不真实。(高估)
②完整性:确认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 项是否已记录。 (低估)
审计固有限制
❖ 合理保证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断修正的、 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 证据,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它 提供的是一种高水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证。
❖ 该概念关系到注册会计师为对财务报表整 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得出结论而所须收集 的必要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第6章审计目标
第六章审计目标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一、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回最终结果,它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详细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三个阶段。
审计总目标也随之有所变化。
在详细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会计记录的逐一审查,判定有无错误和舞弊行为。
查错防弊是此阶段的审计目标。
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在此阶段,审计目标是对历史财务信息进行鉴证,查错防弊这一目标依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审计的功能从防护性发展为公证性。
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
在此阶段,审计目标不再限于查错防弊和历史财务信息公证,而是向管理领域有所深入和发展。
此阶段审计工作已比较有规律,且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
尽管审计总目标发生了变化,注册会计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却始终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是与审计相关业务的基础,其他性质的业务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财务报表审计的延伸和发展。
二、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关于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各国的表述略有不同。
比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发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1号》指出:“独立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present fairly)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意见。
”英国《1985年公司法》要求,审计目标是在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如实和公允反映实际情况(give a true and fair view)和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保有了恰当的帐簿记录发表意见。
审计目标是什么
审计目标是什么审计目标是为了评估并提供对财务报表的合理保证。
审计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审计的首要目标是评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其真实地反映了被审计实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审计师将通过对被审计实体的账务记录、财务报表以及相关的支持文件和其他信息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评估其是否遵循了适用的会计准则和规定,以及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误、遗漏或伪造等问题。
2. 识别和评估风险:审计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识别和评估与被审计实体相关的风险。
审计师将评估和理解被审计实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尤其是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控制活动,以确定潜在的风险和漏洞。
审计师还将评估被审计实体的经营环境、行业竞争力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 发现和预防欺诈行为:审计的目标之一是发现和预防欺诈行为。
审计师将对被审计实体的账务记录和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寻找任何与财务报表不一致的地方,特别是与欺诈有关的问题。
审计师将关注财务报表中的不寻常交易、虚增或虚减收入、资产和负债等情况,并进行深入调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欺诈行为。
4. 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审计的最终目标是提供针对被审计实体的财务报表编制过程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审计师将根据审计的结果和发现,提供有关被审计实体财务报告的合规性和适用性的意见,以及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改进建议。
这些建议和改进意见有助于被审计实体改进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和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审计的目标是为了评估和提供对财务报表的合理保证,识别和评估风险,发现和预防欺诈行为,并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以促进被审计实体的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目标》课件2
02
审计的具体目标
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
01
02
03
04
财务报表的完整性
确认财务报表是否完整地反映 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核实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否准 确无误,没有遗漏或错误。
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审查财务报表是否符合相关会 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经营效率的审计目标
经营效率的评估
对企业经营效率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存在的 问题和改进空间。
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分析企业资源利用情况,判断其合理性,提 出改进意见。
经营流程的优化
审查企业的经营流程,提出优化建议,提高 经营效率。
经营风险的防范
评估企业经营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降 低经营风险。
03
审计目标的实现
审计目标的分类
总体审计目标
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以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报表的可 靠程度。总体审计目标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具体审计目标是从总体审计目标派生出来的,并服务于 总体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
指针对每个财务报表项目所确定的审计重点和范围。具体审计目标是总体审计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对总体目标的 进一步分解。
04
审计目标的未来发展
信息技术对审计目标的影响
信息技术提高了审计效率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审计工具,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审计 效率。
信息技术增强了数据安全性
通过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等技术,确保了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 整性。
信息技术对审计目标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目标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 业务模式和数据环境。
审计目标
(秦荣生) 财务审计目标 经济效益目标
(林炳发)
基本目标 具体目标
(刘三昌)
分类审计目标 审计本质目标
“三层次论”认为,审计目标分为三个层级。关于三个层级的具体内容,不同文献有不同主张:
➢ 王文彬、林钟高(1992)认为,审计目标是由审计工作目标、审计报告目标和审计质量目标三个子目标组成 的一个有机整体。审计工作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社会效益,审计报告目标是提供审计信息和利用审计信 息,审计质量目标是决策有用性。
一、审计目标的层级
➢ 刘三昌、杨昌红(2003)认为,审计目标体系应包括审计本质目标和分类审计目标。审计本质目标是由审 计本质所推出的,不同社会形态下不同审计主体所进行的不同类型的审计所要实现的共同的、终极的目标。也 就是说,审计的本质目标源自审计本质,应体现审计本质。分类审计目标是针对不同审计类型(不同的责任) 所设立的审计目标,分类审计目标设立的依据是审计本质目标。
➢ 宋夏云(2006)认为,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具体目标和项目目标。总目标居于最高层次,它是具体目标和 项目目标确立的基础,是相对稳定的。具体目标和项目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分解与实现形式,是动态发展的。
二、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目标
(一)政府审计目标
1. 国家审计总目标
刘建军(2000)
项俊波(2002) 沈国平(2003) 李金华(2003) 审计研究课题组(2013) 李宇立(2015)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目 录
01
审计目标的主要理论
02
审计目标体系
03
审计主题、权变因素和审计目标
04
审计目标、审计意见和审计法律责任
05
审计目标、审计意见和审计期望差距
审计目标的内容
审计目标的内容审计目标是指进行审计工作时所要实现的目标或达到的结果。
它是审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的体现,明确了审计人员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
审计目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计目标包括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财务记录和相关凭证的核查,确保财务报表中所述的信息真实、准确,不存在任何错误和欺诈行为。
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其次,审计目标包括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健全、有效,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通过评估内部控制的合规性,可以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层有关企业风险和内部控制效力的有价值的信息,为管理层提供改进内部控制的依据。
再次,审计目标包括发现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财务记录的分析和核查,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和交流,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这些风险和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审计人员需要将其及时地向企业管理层报告,以便管理层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最后,审计目标包括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独立意见。
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完成后,需要根据审计结果提供独立的审计意见。
这份独立意见将成为企业管理层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进行交流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保护各方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增强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审计目标的内容主要包括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发现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以及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独立意见。
只有通过实现这些目标,审计工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各方利益的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审计目标
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分为通用目的编制基础和特 殊目的编制基础。
通用目的编制基础:是指旨在满足广大财务报 表使用者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 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特殊目的编制基础:是指旨在满足财务报表特 定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包括计税核算基础、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和合 同的约定等。特殊目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分为 公允列报编制基础和遵循性编制基础。
三、审计工作前提
——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 已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的 责任
(一)管理层与治理层的概念
1.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 行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
2.治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 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责任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 或组织。治理层的责任包括监督财务报告过程。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 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 通。
(二)目标的导向作用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对注册会 计师的审计工作发挥着导向作用,它界 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直接影响 注册会计师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时间安排和范围,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如 何发表审计意见。
D.甲公司管理层应当负责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
的内部控制
『正确答案』ABCD
四、执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第三章) (二)职业怀疑 职业怀疑,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
计业务的一种态度,包括采取质疑的思 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 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 据进行审慎评价。
【例题·多选题】
在确定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时,下列有关甲公司管理 层责任的说法中,A注册会计师认为正确的有( )。
A.甲公司管理层应当允许A注册会计师查阅与编
简述审计的具体目标
审计的具体目标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审计总体目标的具体化,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个别审计目标。
以下是其具体介绍:1.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发生的,没有虚构的情况,即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要保证交易确实存在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例如,如果发现企业记录了一笔根本没有实际发生的销售业务,就违反了发生认定。
完整性:所有应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交易都已被记录,没有遗漏。
这意味着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完整地记录在财务报表中,相关的披露也均已包括。
比如,企业有一些小额的费用支出没有在账目中记录,就违背了完整性认定。
准确性:已记录的交易是按照正确的金额反映的,相关披露已得到恰当的计量和描述。
不仅交易的金额要准确无误,对于交易的描述等信息也要准确恰当。
例如,企业在记录一笔销售交易时,将销售金额的数字写错,就不符合准确性认定。
截止:交易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确保不存在跨期记录的情况。
比如,企业将本应属于上一年度的收入计入了本年度,或者将本年度的费用推迟到下一年度确认,都是截止认定方面的问题。
分类:交易已被正确地分类到恰当的账户中。
不同类型的交易应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记录在相应的会计科目下,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例如,企业将主营业务收入错误地记录到了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中,就违反了分类认定。
列报:被审计单位的交易和事项已被恰当地汇总或分解且表述清楚,相关披露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下是相关的、可理解的。
这要求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和披露要清晰、准确,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分析。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存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真实存在的。
例如,审计人员要确认企业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在实际中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构的资产。
权利和义务: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偿还义务。
即企业对其资产拥有合法的所有权或控制权,对负债负有偿还的责任。
审计目标有哪些
审计目标有哪些审计目标是指审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种。
下面将详细介绍审计目标的几个方面。
1. 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目标的核心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师通过对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确定其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师会对财务报表中的账目进行检查和核实,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范,以及是否存在虚增、虚减、资产减值等风险。
2.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审计工作还需要评价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制度是组织为了达到公司目标而建立的一套程序和政策,用于保护组织的资产、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保护公司利益。
审计师会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能够防止误导性报告、损失和不当行为的发生,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风险和错误。
审计工作还有助于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风险和错误。
审计师会通过对组织的业务流程、会计凭证、交易记录等进行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错误,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例如,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几个关键岗位之间的职责分离不明确的问题,审计师可以提出建议,要求组织改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职责分离,防止内部欺诈。
4. 提供决策支持和监督机构的依据。
审计工作为决策支持和监督机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审计师将审计结果、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报告给决策支持和监督机构,帮助他们判断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制定相应的决策和政策。
审计结果还可以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依据,监督管理层的业绩。
综上所述,审计目标包括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风险和错误,以及提供决策支持和监督机构的依据。
通过达到这些目标,审计可为组织和各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决策支持。
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审计的目标是什么审计的目标是评估组织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和合规性,以便为组织的所有者、经理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和建议。
审计可以帮助组织发现并解决财务风险、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效果,并确保其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审计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审计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验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师会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了组织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可以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用于投资和决策。
2. 发现和解决财务风险:审计师会识别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和安全隐患,以便组织能够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风险管理策略。
财务风险可能包括虚假报告、欺诈行为、资金流失等。
审计师会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以发现和解决这些潜在的风险。
3. 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效果:审计也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其内部控制系统的效果。
内部控制是一套旨在保护组织资产、确保财务报告准确性和法律合规性的政策和程序。
审计师会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确定其中的弱点和缺陷,并提供改进建议,以加强控制措施和流程。
4. 确保合规性:审计也可以确保组织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审计师会检查组织的财务报表和业务活动,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和规定,如税法、公司法、劳动法等。
这种合规性审计不仅有助于保护组织免受法律风险,还可以提高组织的业务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审计的目标是评估组织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和合规性,以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和建议。
通过审计,组织可以控制财务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合规性,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业务可持续发展。
审计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审计目标包括哪些内容审计目标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寻求的预期结果和目标。
审计目标包括以下内容:1. 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验证,审计师可以验证报表的准确性,并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得到正确反映。
2. 发现并纠正内部控制问题:审计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发现并纠正内部控制问题。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企业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师通过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漏洞,并提供改进建议,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3. 识别和预防欺诈行为:审计的一个关键目标是识别和预防欺诈行为。
审计师通过对企业的财务记录和交易进行深入检查,以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欺诈行为。
审计师还可以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防止今后发生欺诈行为,并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
4. 评估企业运营效率:审计师的另一个目标是评估企业的运营效率。
审计师通过评估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和流程,提供有关企业运营效率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这有助于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
5. 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审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确保企业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审计师通过评估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业务运营,确保企业在财务报告和相关事务中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这有助于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
总而言之,审计目标旨在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问题,识别和预防欺诈行为,评估企业的运营效率,以及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
通过达到这些目标,审计师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可靠和合规的财务信息,为企业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什么是审计目标
什么是审计⽬标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标的,审计也不例外,那么什么审计的⽬标是什么呢?审计⽬标的定义是什么?相信很多⼈都有疑问,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审计⽬标⼀般来说,各类审计⽬标都必须满⾜其服务领域的特殊需要,⽆论是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它们都具有各⾃相对独⽴的审计⽬标。
审计⽬标的确定,除受审计对象的制约以外,还取决于审计社会属性、审计基本职能和审计授权者或委托者对审计⼯作的要求。
同时,审计⽬标规定了审计的基本任务,决定了审计的基本过程和应办理的审计⼿续。
审计⽬标的层次审计⽬标是⼀个多维⽬标体系,包括本质⽬标、具体⽬标和分类⽬标三个层次:1、审计本质⽬标,它使审查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履⾏情况,按照各种审计类别所揭⽰的审计⽬标都是这⼀本质⽬标的具体化。
审计是在‘两权’分⽴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控制的需要⽽产⽣的。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的前提,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潜在的利益冲突是审计产⽣的直接动⼒。
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使审计成为必要,没有受托经济责任就⽆所谓审计,同样,没有审计,受托经济责任也成为⼀句空话。
应该强调的是受托责任只有经过审计才能证明其存在,否则只规定责任,不进⾏检查监督,就等于否定或忽视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也就忽视了审计的本质。
依据受托经济责任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审计本质⽬标分解为具体⽬标。
2、审计的具体⽬标,审计的具体⽬标⼜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真实性、正确性⽬标。
审计的⾸要⽬标是评价被审计⽅提供的反应其履⾏受托经济责任情况的会计资料和其它有关⽂件资料的真实性、公允性,查明这些资料是否如实地、恰当地反映被审⽅财务收⽀及其结果以及经济活动的真相,尽可能地防⽌错弊的发⽣;(2)合法性、合规性⽬标。
审计的另⼀⽬标是评价被审⽅财务收⽀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借以评价其财务收⽀及其有关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经济合同的规定,防⽌违法、违规、违纪⾏为的发⽣;(3)合理性、效益性⽬标。
第二章 审计目标-PPT精品文档
第五章 审计目标
二、一般目标
独立审计的一般目标:是指适用于会计报表所 有项目审计的目标,通常根据管理当局的认定 推论得出。 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就会计报表所 作的断言或声明,反映了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 经济业务处理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审计目标
1.认定:包括以下五类:
存在或发生:资产、负债和权益在特定日期是存在 的,费用和收入在所审期间是发生的,防止高估错 误; 权利和义务:资产确实企业权利,负债确系企业义 务,只与资产负债表有关; 完整性:应列示的交易或事项均已列示,防止低估 错误;
第五章 审计目标
一、总目标
1.总目标的演变:受社会(审计环境)的影响 查错防弊为主(产生-20世纪30年代) 验证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查错防弊和验证报表的真实公允性并重,加入 管理审计(20世纪60年代-今) 趋势:增加“揭露公司管理层舞弊”
第五章 审计目标
2.一般审计目标:
总体合理性:若总体评价不满意,则必须关注以下 目标; 真实性:金额是否真实可信; 所有权:资产和负债是否确归企业所有; 完整性:全部交易和事项是否已登记入帐,并列示 于会计报表之中
第五章 审计目标
估价:所列金额是否经过正确计价 截止:交易是否计入恰当的期间 机械准确性:数字的计算和汇总是否正确 分类:报表项目是否按会计准则规定恰当分类 披露:报表及附注是否恰当披露企业信息
(一)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 量控制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是否接受客户之前,应当考虑会计 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规定,并初步了解业务 环境。 (1)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考虑 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治理层是否 诚信;项目组是否具有执行审计业务的专业胜任能力 及必要的时间和资源;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组能否遵 审计目标
审 计 目 标
②完整性:会计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 目是否都已列入,有无漏列资产、负债、所有者 权益、收入和费用的情形。
有关“完整性”的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 理当局是否把应当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省略了, 也并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
③权利和义务: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 确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偿债 义务。
• 表3—1 公司管理当局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管理当局认定
1、存在或发生 2、完整性 3、权利和义务
一般审计目标 1.总体合理性
2、真实性 3、完整性 4、所有权
具体审计目标
运用于存货的项目审计目标
①全部存货及销售成本合理,无 重要错报
其他特定目标
①资产负债表日,已记录的全部 存货均存在
①现有存货均盘点并记入存货总 额
例如,A公司的资产债表报告存货如下:
流动资产:
存货………………………………………1,000,000
A公司管理当局在资产负债表中这样报告存货 项目,意味着他们做了如下两项明示性认定:①在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确实存在;②存货的正确余 额是1,000,000元。
同时,公司管理当局也做出了如下三项暗示 性认定:①所有应报告的存货均已包含在内;② 所有被报告的存货都归A公司所有;③存货的使用 不受任何限制。
上述8、9两项具体目标是由管理当局关 于“表达与披露”的认定推论得出的。
下面以存货为例,进一步说明由管理当
局会计报表认定,推论得出具体审计目标 的过程(见表3.1)
需要注意的是,由管理当局认定推论
出来的审计目标项数可能不同。但审计人 员必须牢记,具体的审计目标总是针对被 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在确定具 体审计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以 下因素:①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②被 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性质;③被审计单位 所属行业的特殊会计业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第一章•审计概述
考点和典题
第三节审计目标
二、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综合题必考点】
3.认定的类别
两类
认定
具体名称含义
期末
账户
余额
及相
关披
露的
认定
(资
产负
债
表)
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期末账户权利和义务
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偿还义务
余额
及相
关披
露的
认定
(资
产负
债
表)
期末
账户
余额
及相
关披
露的
认定
(资
产负
债
表)
完整性均已记录,相关披露均已包括
准确性、计价和分摊以恰当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相关披露已得到恰当计量和描述
期末
账户
余额
及相
关披
露的
认定
(资
产负
债
表)
分类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注会资料由微信:1005062021提供
列报已被恰当地汇总或分解且表述清楚,相关披露是相关的、可理解的
真题和模拟题精讲
单项选择题【2010年真题】
对于下列存货认定,通过向生产和销售人员询问是否存在过时或周转缓慢的存货,注册会计师认为最可能证实的是()。
A.准确性、计价和分摊
B.权利和义务
C.存在
D.完整性
[答案]A
[点评]同学们需要借助本题,树立一个意识,凡涉及客户经营不善、存货周转缓慢、生产线更新淘汰,都往往与坏账准备、减值准备相关,涉及准确性、计价与分摊认定。
【小金敲黑板】
a)考生需要准确记忆各类认定的名称,尤其注意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相关认定不要混淆;例如,对于同样的“虚构”事项而言,于利润表是违反发生认定,于资产负债表是违反了存在认定;交易谈“是否发生”、资产和负债谈“是否存在”,也是中文的语言表达习惯。
b)与认定相关的内容可以考查客观题,例如,题干描述某一情形,考生需要准确判断该情形与何种认定相关。
c)认定是解答综合题的基础,例如,题干给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或非财务信息,考生需要基于对此类信息的分析,寻找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指出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项目的何种认定相关。
此类题目,考生在现阶段无需急于求成,需要学习后续章节的内容才可以解答。
脉络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