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结束标志是什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总结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了解“冷战”起源的背景⑴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根本原因),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⑵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宣称要“领导世界”。
⑶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易混(错)警示】“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1、杜鲁门主义:⑴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总统在演说中提出的“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⑵实质: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⑶影响: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马歇尔计划:⑴含义: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⑵目的: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⑶作用: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
⑷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三)了解北约、华约的建立1、北约组织⑴概况:1949年,美英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⑵影响: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止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2、华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
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易混(错)警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四)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1、朝鲜战争(1)背景:1948年,在美苏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分裂。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答案。重点。思考题。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一、名词解释: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充当主角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2.雅尔塔体制:指美、苏、英3 大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3.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多级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
4.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
它由两部分构成,即物质的、可见的、可计量的力量和精神的、不可见的、难以计量的力量。
二、思考题: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 3 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 ,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 世纪50 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
26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材解析(新人教版)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一)课本重点分析1.“一超多强”(1)两极格局的结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
(2)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由两极的格局发展成“一超多强”。
“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目前,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3)“一超多强”①“一超”:二战后美国的霸权野心在不断的膨胀,从遏制共产主义发展到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从充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发展到确立“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并不时的大肆动用武力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
科索沃战争就是一例。
)②“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4)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
各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科索沃战争(1)背景:当前世界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直接威胁世界安全。
(2)经过:1999年3——6月,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轰炸南联盟,给南联盟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袭击,三名中国记者牺牲。
(3)影响: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科索沃战争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二)课本难点分析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格局由两极发展成为“一超多强”。
电大世界政治经济学复习整理(单选、多选、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1,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在(C 70年代)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4,战后导致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D.雅尔塔体制)5,冷战结束以来,大国之间经常建立“伙伴关系”,这关系是(D既非对立又非结盟的关系)6,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力量对比的改变)7,导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的主要原因是(B.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8,“和平演变”战略的提出者是(A.杜勒斯)9,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B.法国)10,1969年联邦德国政府提出的“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A.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11,世界经济格局的核心内容是指(A.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12,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B.“布雷顿森林协定”)13,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内部,各国投票权力大小均实行(C.按资金份额多少决定的原则)14,战后新殖民主义政策的突出表现是(C.“第四点计划”)15,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于(C.尼克松政府时期)16,以西方国家为主体的跨国公司的经营目标是(A.最大限度地追求国际高额垄断利润)17,以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市场为宗旨的是(D.世界贸易组织)18,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D.地区经济论坛)19,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D1973年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20,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B.有一定矛盾,但从长远看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21.(A国家利益)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22.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了满足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1947年美国推动23国签署了(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23.(A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24.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美国率先打出(D新经济)的旗帜25.提出对苏联实行全面冷战和遏制政策的是:(B杜鲁门主义)26.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待第三世界的立场与政策最为开明积极的西方国家是:(C西欧)27.提出超越遏制的是以下哪一位总统:(B布什)28.标志着美苏军备竞赛出现质的升级的是(D星球大战计划)29.(B 2001年)年9月11日,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30.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的对外关系政策是(C政治大国战略)31.二战后日美签订了(D《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日本获得真正的独立。
关于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关于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1.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苏俄)。
4.列宁找到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的标志: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5.苏联成立的:1922年底成立。
6.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7.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8.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凡尔赛和约》内容:殖民地问题。
9.华盛顿会议的受益国:美国;的受害国:中国;受限制最厉害的国家:日本。
10.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新”的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由于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并没有根除经济危机)12.绥靖政策的实质: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13.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8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16.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或规模)的标志: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事件)。
17.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19.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诺曼底登陆。
20.“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2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22.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国。
23.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的负债国:美国。
24.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九年级全一册历史重大标志性事件汇总
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一、世界古代史:1.古埃及最著名的历史遗产,国王的陵墓:金字塔。
2.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3.古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4.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
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
5.伯利克里在位时,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城邦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政,妇女.奴隶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6.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
7.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8.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
9.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标志:查理马特改革。
10.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教皇和教会。
11.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冲突:希波战争(“马拉松长跑”为纪念希波战争的英雄菲迪皮茨)。
12.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和传播:。
13.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
14.三大宗教的共同点:忍耐顺从.平等。
二、世界近代史:1.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2.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人)。
3.最先到达美洲的西方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
4.最先到达印度的西方航海家:达·伽马。
5.最先进行环球航行的西方航海家:麦哲伦(路线: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6.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新航路的开辟。
7.最先探寻新航路和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也称为“光荣革命”)。
10.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的标志: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之战。
12.美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国国庆日:7月4日)。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讲义复习目标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知识点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1)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美苏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国家利益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4)主要表现项目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1949年,成立“北约”1955 年,成立“华约”(1)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特点①“不对称”的两极格局: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②“不完全”的两极格局: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知识点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1)呈现特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典型事件: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1)表现西方阵营逐渐分化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②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①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崛起①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兴起1955年万隆会议及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知识点两极格局的瓦解1.美苏关系时期特征表现20世纪70年代日趋紧张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实施“战略防御计划”1985年以后走向缓和建立多层次对话机制;裁军取得重要进展;苏联实行战略收缩(1)原因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解析
? 3.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 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 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 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 次演变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一、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产生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凭借实力,争夺世
界霸权。
2.确立标志
(1)1919 年1—6月,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签订对 德《凡尔赛和约》以及其他战败国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 尔赛体系。
(2)1921 —1922年,美、英、法、日、中等九国代表在 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 华盛顿体系形成。
10、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综合 国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 素质; (3)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 (4)反对霸权主义,妥善解决各类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11、中国在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1)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实际行动稳定亚洲和世界经济秩 序。 (2)1991 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 展。 (3)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4)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负责任的行动维护世界 和平与发展,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考点(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1小聂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B.范围: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D.正式展开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2.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
它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
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B.冷战C.朝鲜战争D.中东战争3.二战行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主义政策4.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
主要措施出台的先后顺序是①杜鲁门主义提出②马歇尔计划实施③北约组织建立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的措施是A.出台“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实行冷战政策6 小亮准备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历史小论文。
以下哪些词汇应该出现在他的论文当中A.“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B.“铁幕”演说、《北大西洋公约》、朝鲜战争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D.雅尔塔会议、马歇尔计划、欧共体7.某校学生拟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文献可以参考的是A.《凡尔赛和约》B.《杜鲁门回忆录》C.《古巴导弹危机始末》D.《两极格局的终结》8,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要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后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相继成立,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含解析)新人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某重大事件发生的,希特勒感到欣喜,说“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我们有了一个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盟国。
”丘吉尔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蒋介石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A. 德国进攻波兰B. 太平洋战争爆发C. 苏德战争爆发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关问题。
根据材料提供的二战中希特勒、丘吉尔及蒋介石的态度,可以判断跟日本偷袭珍珠港有关。
由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战,从而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所以,希特勒、丘吉尔及蒋介石才表现出题干中各自对待该事件的态度。
故选B。
2.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和主要因素是()A.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 美苏争霸C.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 宗教纷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的背景。
根据题干中“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随着德国、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特别是1937年德日意形成轴心国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大战,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的威胁。
故选A。
3.1945 年5 月9 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前后的的两个“战争”分别指A. 一战、二战B. 二战、中东战争C. 二战、冷战D. 二战、科索沃战争【答案】C【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冷战。
上述材料中的两个“战争”分别指二战、冷战,故选C。
4.下列事件和法国有关的是()①《人权宣言》②滑铁卢战役③启蒙运动④慕尼黑阴谋⑤珍珠港事件A. ②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和法国有关的史实。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摘要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与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等构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力量结构,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调整对外战略来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
关键词:冷战结束;美国;对外战略调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宣告了“美苏争霸”的两级格局结束,世界格局逐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面对这一迅猛的国际形势,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不能不对战后持续40多年的全球战略进行全面的根本性的调整,以寻找新的范式替代反共产主义的“遏制战略”,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
本文将从布什政府时期,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以及现在的奥巴马执政时期来分析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不同时期如何调整对外战略来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维护其领导地位。
一布什政府时期布什总统任期内,跨越冷战前后两个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很大变化。
①1989年初,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
所谓“超越遏制战略”是指:在不放弃军事遏制的条件下,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以“和平演变”为灵魂,抓住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非军事手段,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模式,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亲西方的反对派,最终将苏联东欧纳入西方体系。
②1989年底,提出了建立欧洲新格局的“新大西洋主义”:主张把北约、欧共体、欧安会三大机制作为建立欧洲新格局的基础,其实质是要在重塑欧洲格局的过程中保持和加强美国的领导地位,确保美国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利益。
3提出美国“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实质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
强调在美国的领导下,实现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和法治”的世界;(2)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强调“多边”合作,而不是“单边”行动,注重发挥盟国和联合国的作用;(3)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在世界上巩固和推进所谓“自由”与“民主”事业;(4)实施地区防务战略,重点防止和应对威胁美国利益的地区冲突。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民族中学张采【知识梳理】一、冷战1.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背景:二战后,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3.表现:①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
1949年,德国分裂。
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②经济上:1947年,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③军事上: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标志两极格局最终固定下来。
4.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5.易错警示:(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苏联解体是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以美国为首;华沙条约组织以苏联为首,简称“华约”。
它们是两个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欧洲的发展(1)原因: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欧洲的联合(1)概况: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2)作用: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欧盟: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美国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4.日本的崛起(1)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 趋势
地区冲突、 民族矛盾、 宗教纷争不 断,霸权主 义利用并介 入,直接威 胁世界和平 。如科索沃 战争
1991年 VS 国 美 苏联解体 经 济 实 力
欧盟 日本 中国 俄罗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 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 • (1)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 (1)和平与发展。 • (2)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2)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萨达姆· 侯赛因
Saddam Hussein
2003年3月20日10:35,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以伊位克隐 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发动伊拉克战 争。4月9日,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12月14日,伊拉克前总统萨 达姆·侯赛因被捕,2006年12月30日处以绞刑。伊拉克战争是美国 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是基于地源政治的战略考虑,推进 美式民主、价值观,控制中东石油和意在暗算欧洲的一场不义之战。
美国借“民主”推行霸权
陆海空,“维护 世界和平”的美 国军队无处不在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由5大部分组成:预警卫星、改进的
预警雷达、地基雷达、地基拦截弹和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 系统。预警卫星用于探测敌方导弹的发射。改迸的预警雷达 NMD系统的“眼睛”,能预警到4000—4800千米远目标。地 基雷达将地基拦截弹(NMD核心)导引到作战空域。
第三次变动与前两次变动有何不同? 第三次变动是在苏联解体后,没有像前两次一样受 到世界大战的影响。 列举世界史上的三对敌对的军事政治集团。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轴心国集团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北约” “华约”
中考历史专题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含义
二战后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 大集团间既非和平又非战争的对峙竞 争状态
目的
美国冷 战政策 的具体
表现
政 治
经济 军事
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3月 —冷战开始标志
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主干知识整合 中考目标引擎 二、二战后的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 谈一谈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看法?
评价: •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统治世界的
新秩序,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
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思考:既然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不能长期维持, 那么是如何瓦解的呢?
欧洲: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8年吞并奥地利; 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中考专题复习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世界格局”的含义:是指在世界政 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 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 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力量结构或战略 态势。
2、“极”的含义:指的是综合国力强, 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1月
C. 雅尔塔体系
D.多极化趋势发展
一、仔细观察下面三幅示意图,它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
俄
美国
英 德
奥
苏
美
俄罗斯
欧盟
法意
中国 日本
图一
图二
图三
1、一图战一;反映凡的尔是赛哪一-场华战盛争顿爆发体前系剑拔弩张的气氛?战争
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局应是对多以改反什?234、、、处 各 各革极 经 对两么图图世时理 国国化 济 霸开极二三界候国应较趋建权放反反政格结映映治家和量,势设主局束的了格的关平的为义加;是政局?系 共实中。强二 治 的19战格演的 处质国心9以局变根 ,综1,际后的给年本 加合增交形发我苏成展们出 强国流强了趋哪联发 交力综;怎势些解点 流的合坚样如启体的何示是 合较持国世 ? ?国作量力和界中家。;;平格国局政利坚崛?府益持起这该;,种如格何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 【情境一】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 半。” 【思维交互1】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这一观点?(历史解释) 提示: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遏制苏联;都是为了美国自 身利益,二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
【情境二】1955年3月,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它不仅威胁着像 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 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 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思维交互2】如何理解美苏冷战使“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历史解释) 提示:美苏对抗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对峙局面;美苏两国未发 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表现。
欧洲共同体
西欧
中苏关系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弹一星 尼克松
和平共处 不结盟运动
(2)影响: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多极力量的成长 【情境一】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中写道: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 的联合和日本经济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 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 展……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 令。
【补偿训练】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现任总统特朗普又提出“印太
战略”,其实质都是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七十年
前,美国也曾对苏联实行类似的政策。它是 ( )
冷战和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三单元冷战和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知识点1:冷战(1)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表现①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即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1947年,美国推行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北约。
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即华约,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瓦解。
(4)影响①积极:美、苏两国势均力敌,使得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②消极: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造成了德国、朝鲜等国的分裂,引发了局部战争;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知识点2:德国的分裂概况①1948年6月,“柏林危机”爆发②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③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易错提醒美苏“冷战”期间,其所形成的两极格局并未囊括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而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学习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图解史美苏冷战的对抗关联拓展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为防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渗透,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了“反法西斯防卫墙”,又称“柏林墙”。
【最新精选】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和趋向
冷战后美国政府安全战略调整浅析张海宁B1218006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摘要: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格局解体,美国凭借其超强实力企图构筑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虽然两党政府更迭,但是他们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即美国必须领导冷战后的世界。
无论是布什政府的“世界新秩序”,还是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包括后来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政策的实质都是按照美国的理想来重塑世界,建立美国治理下的世界和平。
2010年奥巴马政府的战略政策虽然体现了其灵活、务实的一面,但是新战略以安全、繁荣、价值观和国际秩序为四大支柱,在“美国领导”下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实质并没有改变。
关键词: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冷战时期结束,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尤其是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利益面临着重新审视和定位[1]。
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冷战后不断对其全球战略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
冷战结束后不久,布什政府就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则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2000年小布什领导的美国政府积极推行“布什主义”[2]。
虽然三任美国总统的主张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基本目标却是一致的:即美国必须领导冷战后的世界,按照美国的理想来重塑世界,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和平。
奥巴马入主新一任美国总统后,在2010年发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对布什政府安全战略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检讨和反思,体现了奥巴马政府务实、灵活的一面,但是新战略以安全、繁荣、价值观与国际秩序为四大支柱的思想,同样体现出“在美国领导下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实质没有改变[3]。
本文主要对冷战结束后至今美国政府全球战略报告做一综合总结和评析,以揭示美国对外战略逻辑。
一、布什时期全球战略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弥漫着一派喝彩和乐观情绪,而指导美国外交政策长达40 多年的全球遏制战略也因为冷战的结束而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而建立“美国世纪”成为了布什政府制定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
《世界历史》下练习题
《世界历史》下练习题《世界历史》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能持续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B、发展科技教育C、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D、继续沿用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最迅速的是()A、北部和东部B、西部和东部C、西部和东部D、南部和北部4、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是在()A、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B、20世纪九十年代C、20实际就是年代中期D、20世纪八十年代处5、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是在()A、20世纪五六十年代B、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C、20世纪九十年代D、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6、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是()A、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B、美国政府不再支持经济发展C、出现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的现象D、失业人数不断增加7、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高速度B、改善人们生活,缓和社会矛盾C、信息化全球化D、高速度,低失业率8、下列关羽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情况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B、信息化全球化C、滞胀D、政府调整经济政策9、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①二战远离美国本土,破坏较小,相反却刺激了经济的发展②积极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注重科教兴国③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宏观调控④他国的经济援助A、①③④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10、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因素主要有()①发展经济过分依赖别国能源②通货膨胀的困扰③经济危机的打击④低失业率的出现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11、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时,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有()①经济全球化②经济服务化③经济网络化④经济轻型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二、填空题1、一战后发生的世界上最严重的那次经济危机的时间是,而二战后发生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时间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科索沃战争
❖ 1999年3月~6月, 以美国为首的北 约越过联合国安 理会,以南联盟 军队屠杀科索沃 的阿尔巴尼亚族 人为借口,对南 联盟境内进行狂 轰滥炸……
星期四上午,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最大的军营附近 的居民区 遭空袭后冒出浓烟
4月5日,北约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 南联盟内务部安全学院被炸前后的航拍图。 左图为被炸前,右图为被炸后。
(4).第三世界的兴起,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 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
两极格局时期的“极”与多极化趋势的“极”
作
用具 和体 影对 响象 不 同
通 控实过制际两上政、两极是治操极中指、纵格的美其军局“苏中事他两极的实国个”“家力超是极级;来” “ 综而既合极构有而成国国”多多家力的极大极,,,国化也化主即中有;中要科的国堪是技家“称凭、集极一团借”经 济─实─如力欧,盟以,及在在一定国意际义事 务上中还包的括协某调些作影用响,较对大的其
北约东扩
热衷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军队
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逻洋舰正在发射标准舰空 导弹。
载有助推段拦截武器的飞机在空中巡逻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拦截弹发射
20世纪圆了美国的 梦想,21世纪将是 “美国的世纪”; 到 2015年前将没有哪 个国家能对美国构 成全球性的挑战。
——克林顿
他世国界性家或、地地区区性乃国至际全组织球。
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经济实力
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总趋势: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走向缓和,但明显 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和动荡并存的 局面。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
1、地区冲突 2、民族矛盾 3、宗教纷争不断 4、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纷争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及根源: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 大国,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2).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但 它继续作为一个统一的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军事力量而存在;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它们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 国的控制,西欧、日本和美国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 普罗迪称,欧洲的 一个主要目标是建 立“一个和美国平 起 平坐的欧洲大陆上 的超级大国”。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 国,GDP值约为美国的50%左右。其军 事力量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居世界 第三位。日本将加快争取世界政治大国 地位的步伐。
1980~1999年的GDP年均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为3.4%, 发达国家为2.6%。
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什么? 1991年,苏联解体
那么,当今世界格局又是如何的呢?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 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 界格局尚未定型
一、一超多强
“一超”是指哪个国家?
世界银行公布的2003年世界GDP排名: 1----美国--------10,8572亿美元 2----日本---------4,2907亿美元 3----德国---------2,3862亿美元 4----英国---------1,7750亿美元 5----法国---------1,7316亿美元 6---意大利--------1,4554亿美元 7----中国---------1,3720亿美元 8---加拿大----------8505亿美元 9---西班牙----------8271亿美元 10---墨西哥----------6116亿美元
②美国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于不顾,对主权国家动 武,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 ③所谓“人权高于主权”,就是以霸权代替人权,是为干涉 别国内政,对主权国家动武制造借口。
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 义。 ⑤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 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单极与 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 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 点。
那么,多极又是指哪些国家呢?
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国家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51年4月18日,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
法国首都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
约翌年7月25日生效。
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了建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65年4月8日,6 国
化做废墟的中国驻 南斯拉夫大使馆
许 杏 虎 朱 颖 邵 云 环
2003 伊拉克战争
人民的声音:
战火中的伊拉克少女祈和平
用蜡烛和歌声祈祷和平
韩国儿童:“停止战争” 约旦:“不要为石油流血”
法国巴黎:上万名学生反战 美国华盛顿:民众冒雨反战
启示: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 段性标志。 ①实质: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外交政策。
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合并35个成员国,人口4.55亿。成员国有:法国、联邦德国、 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 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 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 陶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