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结束标志是什么?
初中历史部编版中考世界历史标志类事件填空汇总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世界历史标志类事件汇总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世界古代史
1.古埃及最著名的历史遗产,国王的陵墓是()。
2.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3.古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是()。
4.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是()。
5.伯利克里在位时,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是()。
6.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是()。
7.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8.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9.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10.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
11.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冲突是()[“马拉松长跑”为纪念希波战争的英雄菲迪皮茨]。
12.()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加以改造和传播是。
13.耶路撒冷是()()()共同的圣地。
14.三大宗教的共同点是()。
二、世界近代史
1.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2.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
3.最先到达美洲的西方航海家是()。
4.最先到达印度的西方航海家是()。
5.最先进行环球航行的西方航海家是(),路线是()。
6.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是()。
7.最先探寻新航路和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是()。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也称为“光荣革命”]。
10.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的标志是()。
1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12.美国诞生的标志是()。美国国庆日是()。
13.美国第一任总统是()[开创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先河]。
人教版初三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
丘吉尔说:国际关
系中没有永恒的朋
国家利益的冲突。
友,也没有永恒的
敌人,只有永恒的 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
利益。
丘吉尔号召西欧和美国联合对付苏联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 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 线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
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 联,称霸世界)。
实质: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 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冷战表现——(3)军事方面:建立北约
北约的成立
1949年5月,美国联 合加拿大和西欧10国 签订了《北大西洋公 约》,成立了一个以 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 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杜鲁门主义 公开打出反共、反苏的旗号
冷战表现——(一)政治方 面: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内容:
1.要求美国援助土耳其和希腊; 2.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实质:干涉别国内政,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
─“─19杜47年鲁3月门美国主总统义杜”鲁门的在国出会的演讲 台带来了什么影响?
2014中考历史基础知识集锦:世界现代史“形成标志”归类
2014中考历史基础知识集锦:世界现代史“形成标志”归类
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世界现代史“形成标志、开始、转折、结束类”归类
形成标志类:
1.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与总理大权于一身,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4.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
6.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达到最大)。
7.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8.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作战双方: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VS德国)标志着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从此德国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加快了德国灭亡的进程。
9. 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10.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关于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关于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1.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苏俄)。
4.列宁找到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的标志: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5.苏联成立的:1922年底成立。
6.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7.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8.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凡尔赛和约》内容:殖民地问题。
9.华盛顿会议的受益国:美国;的受害国:中国;受限制最厉害的国家:日本。
10.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新”的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由于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并没有根除经济危机)
12.绥靖政策的实质: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13.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8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16.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或规模)的标志: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事件)。
17.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2014年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考精简背诵版
世界历史九下中考精简背诵版
历史九年级下册属于世界现代史内容,时间跨度从一战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后的90年代。一战到二战的内容占了3个单元,二战后的内容占了5个单元。这个表格是根据历史考纲梳理而来,围绕考纲展开背诵能可以帮助同学们牢固的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再结合教科书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作者:张采
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9年第04期
【知识梳理】
一、冷战
1.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背景:二战后,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3.表现:①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1949年,德国分裂。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②经济上:1947年,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③军事上: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标志两极格局最终固定下来。
4.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5.易错警示: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苏联解体是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以美国为首;华沙条约组织以苏联为首,简称“华约”。它们是两个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欧洲的发展
(1)原因: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欧洲的联合
(1)概况: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2)作用: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结束
汇报人: 2023-12-27
目录
•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形成 • 冷战结束的原因和影响 • 和平两极格局的建立 •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对比和
反思
01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起源
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分别代表了资本 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政治意识形态的 对立。
02
冷战结束的原因和影响
冷战结束的原因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共产主义国家 纷纷转向资本主义,导致东西方政治对抗 的结束。
西方的经济繁荣和东欧国家的经济转型, 使得苏联的经济劣势愈发明显,难以继续 维持两极格局。
军事因素
外交因素
苏联在军备竞赛中耗尽了资源和经济实力 ,而美国则通过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逐渐占据了军事优势。
04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对比和 反思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对比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对立,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和平两 极格局时期,国际社会相对稳定,合作与对话成为主流 。
冷战期间,两大阵营的经济封锁和贸易限制严重阻碍了 全球经济发展;和平两极格局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加 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为趋势。
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多极化趋势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考点(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1小聂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正式展开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2.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冷战
C.朝鲜战争
D.中东战争
3.二战行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4.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主要措施出台的先后顺序是
①杜鲁门主义提出②马歇尔计划实施③北约组织建立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的措施是
A.出台“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实行冷战政策
6 小亮准备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历史小论文。以下哪些词汇应该出现在他的论文当中
A.“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B.“铁幕”演说、《北大西洋公约》、朝鲜战争
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D.雅尔塔会议、马歇尔计划、欧共体
7.某校学生拟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文献可以参考的是
第24讲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概况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知识梳理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霸权主 义与地 区冲突
世界多 极化趋 势的发
展
建立国 际新秩 序的努
力
原因
表现 背景 表现 特点 影响 不结盟运动
多国努力 中国努力
(1)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2)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 (3)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
极化方向发展。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 A.东欧剧变引发苏联解体
发展,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威胁世界和平 B.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
与安全。
C.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D.联合国从此失去维和作用
开始时间
1953年
1964年
1985年
内容
结果 (影响)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但没有从根 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 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 端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 冷战人教部编版复习巩固十二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格局演变悟道理】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战中聚会定格局】
材料二: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经济发展看格局】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成了战后的格局?这一格局被称作什么?它是被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而彻底打破的?
【答案】:无
【解析】: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被打破。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专题四_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知识点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雅尔塔体制:
(1)含义:二战后期,美、英、苏根据自身战略利益和维持世界和平的需要,通过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建立起来的以美苏为首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2)背景:①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②美国独占鳌头—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军事、政治、经济);
③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政治、军事);
(3)内容:①惩办战犯;②重新划分欧亚政治地图;③创建联合国
(4)评价:
①积极: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②消极:是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
2.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美国—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1)表现:①经济: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工农业、黄金储备)
②政治:资民主国家典范、反法西斯大国,拥有巨大影响力
③军事: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核武垄断、广泛驻军
(2)原因:①美国自身:基础雄厚、本土未受破坏,战争刺激经济增长“民主国家兵工厂”
②世界:法西斯强国被打倒、西欧普遍衰落
西欧的衰落:英:海外贸易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用竭、工业生产降低
二战后,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
(1)表现:①经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②政治:反法西斯大国,社会主义核心
③军事:军事力量庞大、打破美国核垄断
(2)原因:①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世界:法西斯的溃败和西欧的衰落,东欧和亚洲各国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白求恩医学院 70100311 贾峰
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大规模的世界级战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所以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大国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纷纷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对外战略,谋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样更凸显出发展经济在当今国际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今世界并不安宁,次贷经济危机影响仍在继续,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显现,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那么,就世界多极化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之间的关系而言,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论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就目前世界而言,突出影响的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家集团基本指代欧盟。从历史的角度看,二战之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瓦解,发展到目前的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二战之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以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军事上全面对峙,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六十年代后,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主义朝着霸权主义的方向加速蜕变,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随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球争霸取代了两个阵营的对立。随着一些国家经济政治力量的兴起并迅速上升为对全球具有重大影响的新的战略力量,两极格局受到了冲击和削弱。国际舞台出现了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改组的局面,世界格局逐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虽然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是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时间的国度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民族中学张采
【知识梳理】
一、冷战
1.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背景:二战后,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3.表现:①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1949年,德国分裂。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②经济上:1947年,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③军事上: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标志两极格局最终固定下来。
4.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5.易错警示: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苏联解体是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以美国为首;华沙条约组织以苏联为首,简称“华约”。它们是两个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欧洲的发展
(1)原因: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欧洲的联合
(1)概况: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2)作用: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党内斗争尖锐化
(2)“八一九”事件1991年
(3)苏联解体—— 1991.12.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建立独联体
(4)苏联解体的原因
A、内部原因
①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根因)
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主要原因)
B、外部原因:西方资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⑸苏联解体影响:①标志两极格局的结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标志冷战结束
③标志雅尔塔体系瓦解
探究二:『学习延伸教材103页』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⑴不是。
⑵①它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苏联模式)的失败
②是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曲折
三、两极格局结束的影响
⑴对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要独霸世界,插手世界各地事务;
⑵世界形势出现新特点:总趋势趋于缓和,但并不太平(地区,民族);呈现缓和紧张,和平和动荡并存的局面;
⑶对社会主义: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社会主义遭受挫折,应该要吸取教训,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⑷对第三世界的影响:不利(要挟,施压,混乱);有利(和平发展为主,利于经济振兴)
⑸世界格局: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⑹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加速,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一体化加快;
⑺对中国: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
疑难解析
1、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我们应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15课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以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言权的加强, 美国的霸权地位形成了挑战。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南联盟地处巴尔干半岛西北,战略地位十 分重要,是北约向东扩张的严重障碍。科索 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 治省,人口200万,阿尔巴尼亚族人占90%左 右。在东欧剧变和南斯拉夫联邦逐渐解体的 影响下,阿族人自行组织“议会”,成立 “共和国”,选举“总统”,要求脱离南联 盟独立。科索沃危机是南联盟内部民族矛盾 和国际影响造成的。
1955年 万隆会议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 们位于亚洲、非洲和 拉丁美洲,所以也简 称为“亚非拉国家”。 “第三世界”:处于资本主义和 社会主义之间的国家和地区 。
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 教育的水平上看: 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 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 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 盟的主张。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倡 导和推动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 行,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目前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已达一百多个,是发展中 国家重要的国际组织。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 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 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 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
2020年中考世界历史复习资料第七讲:“二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世界历史
第七讲“二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1、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
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指:“资本主义国家”),“遏
制共产主义”,这一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3、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A、政治上:1947年3
B、经济上:1947年美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控制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即
”。
C、军事上:1949年,为了进一步控制西欧,包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
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4、两极格局:北约和华约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冷战”格局的最终形成。
5、冷战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6、“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但是,从80年代开始,美国也成为
了世界了最大的债务国。期间,美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发展的特点:即经济的高速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停滞不前交织在一起。
7、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1993年,
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2002年,欧盟部分成员国开始使用单一货币——欧元。如今,欧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8、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①美国的扶持;②重视科技和教育;③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
策;④来自朝鲜战争的军需订单;⑤民主化改革。欧洲经济发展的原因:①美国的扶持;②重视科技和教育;③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④欧洲的联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极格局时期的“极”与多极化趋势的“极”
作
用具 和体 影对 响象 不 同
通 控实过制际两上政、两极是治操极中指、纵格的美其军局“苏中事他两极的实国个”“家力超是极级;来” “ 综而既合极构有而成国国”多多家力的极大极,,,国化也化主即中有;中要科的国堪是技家“称凭、集极一团借”经 济─实─如力欧,盟以,及在在一定国意际义事 务上中还包的括协某调些作影用响,较对大的其
二、科索沃战争
❖ 1999年3月~6月, 以美国为首的北 约越过联合国安 理会,以南联盟 军队屠杀科索沃 的阿尔巴尼亚族 人为借口,对南 联盟境内进行狂 轰滥炸……
星期四上午,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最大的军营附近 的居民区 遭空袭后冒出浓烟
4月5日,北约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 南联盟内务部安全学院被炸前后的航拍图。 左图为被炸前,右图为被炸后。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及根源: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 大国,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2).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但 它继续作为一个统一的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军事力量而存在;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它们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 国的控制,西欧、日本和美国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什么? 1991年,苏联解体
那么,当今世界格局又是如何的呢?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 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 界格局尚未定型
一、一超多强
“一超”是指哪个国家?
世界银行公布的2003年世界GDP排名: 1----美国--------10,8572亿美元 2----日本---------4,2907亿美元 3----德国---------2,3862亿美元 4----英国---------1,7750亿美元 5----法国---------1,7316亿美元 6---意大利--------1,4554亿美元 7----中国---------1,3720亿美元 8---加拿大----------8505亿美元 9---西班牙----------8271亿美元 10---墨西哥----------6116亿美元
化做废墟的中国驻 南斯拉夫大使馆
许 杏 虎 朱 颖 邵 云 环
2003 伊拉克战争
人民的声音:
战火中的伊拉克少女祈和平
用蜡烛和歌声祈祷和平
韩国儿童:“停止战争” 约旦:“不要为石油流血”
法国巴黎:上万名学生反战 美国华盛顿:民众冒雨反战
启示: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 段性标志。 ①实质: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外交政策。
②美国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于不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权国家动 武,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 ③所谓“人权高于主权”,就是以霸权代替人权,是为干涉 别国内政,对主权国家动武制造借口。
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 义。 ⑤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 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单极与 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 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 点。
那么,多极又是指哪些国家呢?
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国家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51年4月18日,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
法国首都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
约翌年7月25日生效。
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了建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65年4月8日,6 国
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合并3个共同体,统称欧洲共同体。目
前欧盟有25个成员国,人口4.55亿。成员国有:法国、联邦德国、 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 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 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 陶宛。
他世国界性家或、地地区区性乃国至际全组织球。
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经济实力
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总趋势: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走向缓和,但明显 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和动荡并存的 局面。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
1、地区冲突 2、民族矛盾 3、宗教纷争不断 4、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纷争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 普罗迪称,欧洲的 一个主要目标是建 立“一个和美国平 起 平坐的欧洲大陆上 的超级大国”。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 国,GDP值约为美国的50%左右。其军 事力量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居世界 第三位。日本将加快争取世界政治大国 地位的步伐。
1980~1999年的GDP年均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为3.4%, 发达国家为2.6%。
北约东扩
热衷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军队
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逻洋舰正在发射标准舰空 导弹。
载有助推段拦截武器的飞机在空中巡逻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拦截弹发射
20世纪圆了美国的 梦想,21世纪将是 “美国的世纪”; 到 2015年前将没有哪 个国家能对美国构 成全球性的挑战。
——克林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