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3.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沿袭 B.考试选举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
5.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6.《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推恩令
C.夺取诸侯的爵位
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7、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8.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B.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
C.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有效地笼络了人才
D.是为了打击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制度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9、下列民主运作的方式,起源于雅典的是()
①差额选举制②任期制③议会制④比例代表制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下列享有雅典民主权利的是:()
A.成为男性公民B.妇女 C.广大奴隶D.外邦人
11、公元前452—450年间。
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
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
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B.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
C.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12.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D.《民法大全》
13.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
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B.宣布了英国为共和国
C.1688年“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通过
14、美国联邦制下的各邦( )
A.与中央政府实行分权 B.享有国家主权
C.各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D.独立于联邦之外
15、法国《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法国是()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总统制共和国
C.资产阶级帝制
D.专制政体
1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17、《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18、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19.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B.《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D.《辛丑条约》——戊戌变法
20、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新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2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C.人民反饥饿斗争激烈 D.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迅速发展
22、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包括:()
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
③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④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2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本主义宪法是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颁布的:()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钦定宪法大纲》
24、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孙中山:()
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2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26、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二十一条”签订
C.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7.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2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
①法国启蒙思想②德意志古典哲学
③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9.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
主要是因为:()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
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
C.它是在工人阶级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D.它是在法国资本主义未成熟情况下爆发的起义
30.对十月革命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B.在经济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中获得胜利
C.走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D.革命历程的曲折反复
3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当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2.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抗战开端的是: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33.关于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上胜利
B.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标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34、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 )
A.多党合作
B.政治协商
C.人民代表大会
D.轮流执政
35、“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最确切的解释是()
A、两种政治制度
B、两种经济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社会制度
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0分。
答在作答卷上。
36、商朝的政治制度是
37、公元前594年,实行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轨道。
3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为基础,以为核心的。
39、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原则。
4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发表的。
4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42、1954年宪法的性质是。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4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贼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摘自《旧唐书》
材料三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袋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一,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皇明祖训》
(1)材料一中,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1分)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1分)为此,北宋统治者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解决的?(2分)
(3)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是如何认识丞相作用的?(1分)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4)综合上述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2分)
44.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伐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 发刊词》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夫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语中国前途》
材料三: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
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
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
……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个阶级的政治主张?(3分)他们的政治主张有何共同的进步意义?(2分)
(2)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三个阶级掀起了哪些革命运动?结局如何?(3分)(3)从三个阶级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不同结局来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高一上历史期末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0分。
答在作答卷上。
1、内外服制度
2、梭伦
3、代议制,责任内阁制。
4、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5、《共产党宣言》
6、南昌起义
7、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1)变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1分)。
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
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分)
(2)状况: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
(1分)解决: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2分)
(3)认识: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1分)措施:废丞相,六部直属皇帝。
(1分)
(4)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被取消。
(2分)
2、(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都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5分)
(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失败。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3分)
(3)启示:在殖民地办殖民地的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