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理综试题(Word)讲解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理综试题(Word)讲解

“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第I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a 40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取决于膜上载体的数量B.效应B细胞中的溶酶体可以合成多种分泌蛋白C.侧芽生长缓慢是因为侧芽细胞不能产生生长素D.人体中可以合成酶的细胞不一定可以合成激素2.下图①所示为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原始生殖细胞,图②、图③为该动物体内正在分裂的细胞,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8条B.②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其子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和极体C.③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可能会发生A与a、B与b的分离D.①细胞有丝分裂时,会发生A与B、a与b或A与b、a与B的自由组合3.病毒的结构简单,在进化过程中没有优势,但病毒的基因组在复制时容易产生变异,因此又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

下列关于病毒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病毒的核酸为单链结构,所以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B.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够为病毒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进化过程中不会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4.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需分别在细胞核中和核糖体上完成B.参与基因表达的核糖体具有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C.一条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加速蛋白质的合成D.转录从基因的特定位点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该过程一般不需要解旋酶5.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内互助有利于种群的发展,种内斗争不利于种群的发展B.种群密度越大,其种群数量就越多,种内斗争也就越激烈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群落演替都会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顶级群落6.实验过程中,实验时间的长短有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2016.4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第九条:百姓□(假)公器及有责(债)未赏(偿),其日□以收责之,而弗收责,其人死亡;及隶臣妾有亡公器、畜生者,以其日月□其衣食,毋过三分取一,其所亡众,计之,终岁衣食不□以稍赏(偿),令居之,其弗令居之,其人死亡,令其官啬夫及吏主者代赏(偿)之。

这说明当时A.极力推行严刑峻法B.百姓经济负担沉重C.官吏假公济私严重D.注重强化官员责任25.据记载,唐代除对传统的盐、铁等大宗商品进行国家专营专卖外,中期后又进一步增加了对茶、丝等多种商品的专营专卖。

这说明A.国家放弃了抑商政策B.政府的财政困难加剧C.工商业经济得到发展D.官营手T业日益扩大26.中国古代戏剧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所谓的“洞房花烛”模式、“金榜题名”模式和“衣锦还乡”模式,体现了一种“大团圆”主义。

此种戏剧模式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反映了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C.冲破了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D.说明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27.1875年英国驻九江领事商务报告称:本埠周围产茶地区的发展是很有趣味的,距本埠87英里的建德县是1861年才开始种茶的,今年提供的茶大大增加了。

这说明A.英国加紧了对华经济掠夺B.九江地区农业走向衰落C.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加速D.民族工业开始出现繁荣28.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

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

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

”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C.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D.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29.右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反映某战役的漫画。

此漫画所反映的战役A.是国共初次合作抗战的结果B.赢得了美国对中国抗战支持C.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D.是抗战进入反攻阶段的标志30.据1 985年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对429家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1 984年这些企业的平均白销率(即白销产量占全部销售产量的比率)为30.08%,而1985年1月~6月升到了43. 8%。

(解析版)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解析版)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2一、选择题24.司马迁继父志,任史官,受宫刑,发愤著《史记》,终成“史家之绝唱”。

子长著史有血有肉,“史”“我”相融,史家的“爱憎分明”尽显其中。

由此可见()A.历史研究从来都不是客观的B.史学家的个人情绪情感、是非标准左右了史书的编撰过程C.研究历史、再现历史,应先对历史认知者的人格心理作一番考察D.太史公以史抒情、以史达志,个人心理对著史影响超越社会心理【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研究方法【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司马迁著《史记》的经过及原则,历史研究是在遵循历史史实的基础进行研究,是在客观的基础上进行的,故A项错误;史书的编撰过程体现了‚秉笔直书‛的原则,不能由个人情绪情感决定,故B项错误;材料中《史记》呈现出‚子长著史有血有肉,‘史’‘我’相融,充分体现了研究历史要了解著史者的人生经历,才能把握历史发展,故C项正确;司马迁著史书秉承的是‛秉笔直书‛的原则,其个人心理不能凌驾于社会心理之上,故D项错误。

【答案】C25.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工匠的名字。

这反映当时() A.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上的体现B.陶器制作工艺达到巅峰C.工匠制造技艺高超、产品精美D.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解析】根据材料中秦兵马俑中的陶俑和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都刻有工匠的名字,说明国家管理的统一严整,体现了法家思想治国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中说明陶器制作,并没有说明工艺达到巅峰,故B项错误;材料重在强调国家的管理,并非强调工匠的制作工艺,故C项错误;青铜制造业促进了兵器的改进,并不是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业,故D项错误。

【答案】A26.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

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英语第I卷(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 15.B.£9.18.C.£9.15.答案是C。

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now?A. At a friend's house.B. At a garage.C. At a train station.2. 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Driver and passenger.B. Husband and wife.C. Waiter and guest.3. What are the man and woman planning?A.A housewarming party.B.A retirement party.C.A birthday party.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doesn't like the movie at first.B. She couldn't understand the movie at first.C. She wants to see the movie again.5. Where did Mr. Smith get his schooling?A. In Sweden.B. In England.C. In Scotland.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无答案)

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无答案)

2016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在说明问题时除运用简单的四则运算外,还大量使用了比例关系、函数关系、不等式及众多的统计图表。

这说明()A.社会史观的形成与数学的进步密切相关B.史学研究、社会研究可以借助数量分析C.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学习外国先进科学D.数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条件之一25.顾炎武《日知录》中写道:“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

故败坏天下之人才,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

”顾炎武认为当时禁锢人才的是()A.以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B.束缚人心的封建伦理规范C.封建王朝统治者兴文字狱D.文官与武官缺乏激励机制26. 面对边境输粮紧张同时为了打击豪族地主,汉文帝曾下诏提出“输粟拜爵”,具体办法是:运粮六百石者,拜爵上造(第二级爵),运粮四千石者,拜爵五大夫(第九级爵),运粮一万二千石者,拜爵大庶长(第十八级爵)。

这一办法()A.加速了粟的农产品商品化B.有利于汉初松动租佃关系C.是编户齐民制度的新运用D.对豪强地主是两面性政策27. 据史料记载,北魏太武帝时规定执行死刑必须有皇帝批准才能行刑(即:死刑复核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为唐朝的死刑三复奏打下了基础。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 (1)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 (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注:此卷学科网扫描版名字被改为安徽省太和中学第二次月考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本是诗书礼仪之邦t重视读书的历史十分悠久。

早在用朝,国家就设有图书馆,当时称“藏室”,收藏三皇五帝之书和各地志书,名闻古今中外的古代哲学家老子就是看守藏室的史官。

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特别是孔子办学、编书的事迹尤其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比较成熟的阅读实践。

人们每每谈到阅读,往往立刻会想到个人的学习和修养。

古往今来,我们民族关于好学、勤学、劝读、苦读的名言俯拾皆是,最为深入人心的还是那些关于“读书改变命运”一类的名言,譬如“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等等。

一周恩来青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道出了一位中国有志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

…阅读目的的崇高价值决定了读者将付出艰辛努力。

于是就有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一不知勤学旱,白首方悔读书迟”一类劝读诗,以及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一类勤学苦读故事,这些故事称得上启人心智、鼓舞精神。

至于做研究的专业人士,更是对清未大学者王国维借论宋词来谈读书、做学问的“三境界’’说有真切同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表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既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又有不懈追求的境界升华。

诚然,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并不是为了改变命运,也不都要“望断天涯路”,不少人是作为道德传承而读书,更有不少人为个人修养而读书,还有的只是以读书为人生乐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为读书而读书。

安徽省2016届高三文综下学期第二次百校联考试题(扫描版)

安徽省2016届高三文综下学期第二次百校联考试题(扫描版)

安徽省2016届高三文综下学期第二次百校联考试题(扫描版)2016安徽省高三第二次百校联考别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口增长;小农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6分)措施:强制推行女子早婚早育,对不婚嫁或晚婚嫁者实行重罚;解放奴婢以促进从事小农经济的家庭数量。

(4分)(2)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机械化生产,一方面,减少了劳动力使用,另一方面增加社会财富,降低了生活成本,促进了人口增长。

(4分)影响:推动了国家工厂法的制定;(2分)改变了英国对失业人员济贫的方式;(2分)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兴起。

(2分)(3)特点:将人口问题与政治革命结合。

(2分)主要因素:社会生产力水平;(1分)人口的现实状况;(1分)国家现实的需要。

(1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分)41.答案示例:信息一:1860年后汉口商业经济发展迅速。

(2分)原因:材料中显示商业人员和运输人员的人口数量最为庞大,说明商业经济发展迅速;(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开辟为通商口岸;(2分)汉口位于南北交通要地,交通便利;(2分)近代工业最早在汉口兴起;(2分)内外贸易的扩大,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2分)信息二:汉口的近代工业发展较为较快。

(3分)原因:汉口制造和建筑业人员相加居于人口总数的第二位,说明近代工业发展较快;(3分)汉口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洋务运动期间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3分)对当地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促进了制造业和建筑业人员的增多。

(3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45.(1)减轻刑罚;(2分)废除禁书令;(2分)缓和与匈奴的关系;(2分)鼓励发展生产。

(2分)(2)缓和了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实现了社会稳定;(3分)促进了思想文化发展;(2分)推动了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分)46.(1)天赋人权原则;(2分)自由平等原则;(2分)人民主权原则。

(2分)(2)为北美的政治独立提供了理论依据;(3分)为美国民主政体的建立提供了基本原则;(3分)成为后来美国人民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有力武器。

2016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4月文综政治题

2016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4月文综政治题

2016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4月文综政治题12.读下图(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S’为变化后的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与图中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A.启动蔬菜目标价格保险,导致蔬菜种植量和价格的变动B.沙特石油高产,导致油价和高成本生产商石油供应量的变动C.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导致短期青蒿素补充剂价格和销量的变动D.海淘化妆品关税上调,导致进口沐浴露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13.“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

“分享经济”正逐渐成为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

2016年“分享经济”一词首度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意义是: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释放经济增长新能动②提升供给弹性和灵活度,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③保障传统企业经济安全,推动企业平稳转型④推动公共产品和服务资源共享,扩大居民消费选择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为解决国有企业在布局结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甘肃省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省属国有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员T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员工有“真金白银”投入,企业增加资本金规模。

让国有企业员工持股:①是通过实现股权多元化打造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的重要途径②有利于推动不同所有制经济与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③是优化资本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的重要举措④是鼓励不同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内在要求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2015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15万亿元,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57.7%。

同期,纺织品、服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值2.93万亿元,下降1.7%,占出口总值的20. 7%。

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①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②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③人民币贬值趋势增加④国内所有制结构的调整A.①②B.③④ C.①④ D.②③16.从2011年中国经济时报报道的“山西疫苗案”,到2013年南方都市报发出的“疫苗之殇”,再到最近的“山东疫苗事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一再因疫苗问题而遭到媒体炮轰,政府公信力也由此遭受质疑。

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

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

2015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一书指出:在宋代,从文化角度看,却属于边缘地区。

这些地方的知识分子言辞大胆,为了给自己和自己的力量取得领导地位,往往会比其他地区的人更加富于侵略性。

以下最能印证该材料主旨的是A.陆王心学使儒学变得思辨化B.两宋时期市民文学发展迅猛C.宋代儒学吸收了佛、道精华D.宋代传统科技呈现近代因素13.图3是国内学者在研究康乾盛世时期经济状况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外贸税收总额变化曲线图(单位:万两)。

这反映出康乾时期的中国A.经济总量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外贸总额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C.曾一度开放海禁推动经济增长D.清政府在抑商政策上不断松弛14.金观涛在《论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中说:“在儒家国家学说的指导下,各级官员都要受到‘忠君保民’信条的约束。

他们分处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上,执行统一的中央政府的号令,但在贯彻过程中又不需要事事请示,而往往是按统一的儒家国家学说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从而自动地对各地区实行控制调节。

”这表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A.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是其主要特征B.君主专制制度已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C.君主专制制度中不存在任何民主因素D.维系专制统治是官僚政治的重要特点15. 20世纪初,一位住在安徽芜湖西河乡的老秀才,一路划船前往县城要两天两夜的时间,而从芜湖乘坐轮船到南京,虽路程遥远,却只需半日。

老秀才哀叹:西学确比经文实用也。

于是令子孙学习西方制造。

这主要说明A.城市的交通比农村发达B.社会发展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C.维新变法思想影响巨大D.先进中国人开始提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16. 1918年,北大学生组织了一份名为《新潮》的杂志,以三项标准为圭臬:批评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地理试题京福高铁合肥至福州段于2015年7月1日正式运营。

当日上午9点40分,合肥某中学王同学乘坐G7413次列车到达新落成的黄山北高铁站,成为该站迎来第一批旅客中一员。

完成1~3题。

1.下列四幅图(下图)中M线为晨线,N线为昏线,与黄山北高铁站迎来第一批旅客到站时间相符的图是2.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高铁票网上预订系统中已被广泛运用,王同学在网上预订系统购买到本次列车票主要采用的是A. RS B.GIS C.GRS D.GPS3.合福高铁闽赣段全长466.8 km,桥隧总长422.4 km,占全线长90. 5%,其中隧道长达274 km。

关于合福高铁闽赣段多桥隧的原因分析最有可能的是A.沿线丘陵山地广布,河流众多B.沿线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暗河、溶洞C.沿线人多地少,耕地需要保护D.沿线经黄山、武夷山,景点生态需要保护德国、印度、巴西、日本组成的4国集团(G4)携手非洲联盟于2015年9月26日向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安理会改革方案,积极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巴西和日本轮廓图,完成4~6题。

4.德国与印度同属世界钢铁生产大国。

与前者相比,印度发展钢铁T业优势区位条件有A.劳动力素质高B.水陆交通便利C.铁矿石丰富D.煤炭丰富5.结合巴西轮廓图(图1)相关信息,巴西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是由于A.人地关系不协调B.内河航运便利C.水热资源丰富D.地形平坦易开发6.日本政府于当地时间2015年9月1 9日凌晨在议会上强行表决通过安保法案,这使得日本卷入战争的风险大大增加。

结合日本轮廓图(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所在岛屿因南部大力发展电子T业被称“硅岛”B.乙地因纬度较高而导致冬季降水量多C.丙地所在关东平原因农业发达会有大量农产品出口D.该国城市和T业集中日本海沿岸地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安徽省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效课时检测试卷8 word版含答案.doc

安徽省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效课时检测试卷8 word版含答案.doc

高效课时检测试卷8(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B.西方与中国应彼此隔绝,互不往来C.中美两国在义和团立场上一致D.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是正义的2.1905年2月,陈独秀、柏文蔚联合安徽公学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等人,在芜湖发起成立岳王会,他们集会宣誓,订立章程,宣称“盖岳武穆抵抗辽金,至死不变,吾人须继其志,尽力排满”。

这表明岳王会()A.深受传统封建忠君思想影响B.与义和团的目标相似C.其成立反映了国内政治形势D.与同盟会有本质区别3.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

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

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

可见,该学者认为()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4.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C.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5.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

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准确的是()①19世纪中期传统纺与织结合紧密 ②土纱遭到了国内外机制纱的排挤 ③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 ④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 )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7.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语文试题(Word解析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语文试题(Word解析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

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民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

民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

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

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民族性了。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

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

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

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

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为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

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

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

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

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

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

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我在《美国人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

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试卷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试卷

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国语·鲁语上》日:“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

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

”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B.具有制度性保障c.以礼乐制度为基础D.提高了行政效率25.“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A.“法不阿贵,绳不挠曲”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C.“民不畏威,则大威至”D.“俭节则昌,淫佚则亡”26.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土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C.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27.据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A.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B.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C.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D.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28.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A.五口通商危害减弱B.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加大C.民族危机日益深重D.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29“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人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

【精品】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

【精品】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48分)24.从两汉至宋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是 ( )A.博采众长,引领世界潮流 B.植根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C.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D.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25.它“是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有权荐举官员,草拟诏书,并奏请皇帝批准,事实上对帝国范围内所有的文职官员的任命都有操控权”,该机构是 ( )A.唐代尚书省 B.元代中书省 c.明代内阁 D-清代军机处26.南宋学者叶适说。

(三代)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到汉代始行抑商政策,他认为:“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叶适的观点是 ( )A.宋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促进商业发展B.批判重本抑末的政策,该政策存在弊端C.经济重心南移,促使人们经济观念转变D.表明义利兼顾的观念成为当时主流思想27.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清末民初新女性的预演及时人对新知的热情②“西学东渐”推动了国人思想解放,有助于改善男尊女卑的状况③以图像为主体进行的叙事,展现了清末民初妇女走出家庭,男女平等的社会现实④时政类年画在当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8. 1937年“七·七”事变后,潘孑农、刘雪庵创作了《长城谣》,传唱一时。

下列是该歌词节选,它的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呼唤 ( )A.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国共合作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停止内战29.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

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

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0.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0月)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0月)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皖南八校” 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必修①②;选考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

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A. 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 •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2 •某学者说:“白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

”这表明A•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B •官吏监察日益严密C.贵族政治完全消失 D .行政效率逐渐提高3 •《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写道:“王朝初年出现的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但这一机构的许多方面是新的,已经预先呈现出唐代中央政府的轮廓。

”材料中的“轮廓”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C保证了皇权独尊 D •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4 •《明律•大诰》规定:“有等贪婪之徒,往往不畏死罪,违旨下乡,动扰于民。

今后敢有如此,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

”此规定A. 使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完备了中央监察制度C.改进了地方行政体制 D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5.《(1898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

材料中的“战”A •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B •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C.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 •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6 •右面是1911年法国某杂志上刊登的一幅反映辛亥革命的漫画。

据漫画中的信息可知A. 法国政府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C. 作者认为中国出现了内部叛乱D•中国的民主革命形势发展迅速7. 1925年5月,《民国日报》报道说:“国民党白改组以来,主张日益鲜明;国民已达百万以上。

”此报道说明的统计数据。

届皖南八校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部分

届皖南八校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部分

2010届皖南八校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又)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B.“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D.“‘中国’一词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13.《论语》是一部国学经典,如今,甲骨文版《论语》已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印制,并成为国家的礼品书(下图)。

下面评述正确的是()A.《论语》主要体现孟子的思想主张B.“知行合一”学说出自《论语》C.甲骨文风格是笔画详备、线条流畅D.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14.安徽凤阳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下列关于朱元璋的说法正确的是()A.驾崩后庙号称“明太祖”B.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C.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D.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15.“冀中名将”吕正操曾在1991年前往美国探望老上级张学良,张学良笑道:“我下野后,你当年在战斗中却获得一个‘地老鼠’的外号。

”“当年”是()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6.2009年10月12日,乌鲁木齐“7·1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一审公开宣判,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瓦伊提等6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一事件表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深入人心C.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D.新时期的民主政治逐步法制化17.2009年10月,中国散货轮“德新海”号在印度洋塞舌尔群岛遭遇索马里海盗袭击,有人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也曾出现过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18.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在其名作《哀悼基督》中,将圣母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没有表现圣母对基督之死的悲痛,圣母的美是直观的,悲哀却是深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南八校”201 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考试时间:2015.12.25 9:00-11:30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司马迁继父志,任史官,受宫刑,发愤著《史记》,终成“史家之绝唱”。

子长著史有血有肉,“史”“我”相融,史家的“爱憎分明”尽显其中。

由此可见A.历史研究从来都不是客观的B.史学家的个人情绪情感、是非标准左右了史书的编撰过程C.研究历史、再现历史,应先对历史认知者的人格心理作一番考察D.太史公以史抒情、以史达志,个人心理对著史影响超越社会心理25.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T匠的名字。

这反映当时A.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上的体现B.陶器制作T艺达到巅峰C.工匠制造技艺高超、产品精美D.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26.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

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

”他强调中国画A.与书法相伴而生B.与文学相兼而成C.追求神韵与意趣D.画、诗、书相融27.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指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B.传统农业经营效率很高可以与现代农业相媲美C.传统农业效率高是指土地私有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往往表现为规模小、T具简陋、农民负担重等28.《南京条约》第十一条中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此条款标志着A.清政府外交政策有所调整B.华夷观念已经改变C.中国外交开始半殖民地化D.中外关系趋于平等29.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白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

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

”(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A.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B.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C.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D.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基本肯定30.《武汉会战目的方针与策略指导>指出:“以目前国际形势观察,自力更生仍为我政略上最高原则,基于此而产生之作战指导方针,亦即持久战与消耗战。

”由此判断A.国民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B.中国共产党坚持持久战与人民战争路线C.中国反法西斯战场白始至终都是独立的D.国民政府曾期待国际力量援助31.下表是1 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材料表明本届代表A.是由普选产生的B.有制定法律之权C.具有广泛代表性D.选举的依据是1954年宪法32.罗马元首制建立后,皇帝更为频繁地授予希腊人以罗马公民权。

一些希腊人,主要是城市中的社会上层,也通过书面申请或他人举荐等方式从皇帝那里谋求官职或包括罗马公民权在内的民事权利。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B.帝国境内公民与非公民界限不复存在C.罗马公民权成为一种特权和荣誉D.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是慑于罗马皇帝权威的33.有学者认为,15世纪欧洲的绘画把人放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它严格按照物理学规律来绘画,肯定自然主义,反对中世纪的象征主义,为近代科学创造了一个理论前提。

该观点A.描绘了艺术与科学的必然关系B.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C.否定了神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D.诠释了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历史条件34.图8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的影响力演变曲线图,从变化中看出A.近现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理论在西方一直保持最大的影响B.70年代以后,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C.80年代以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再次占据统治地位D.经济理论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理论自身的完善35.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是禁止吃爆米花的,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

这种改变最能说明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B.电影艺术呈现出了大众化、商业化趋势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1 60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美国、德国等相继开始修建铁路。

到1850年止,世界上有1 9个国家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

这个时期正值产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工业发展又有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需要解决。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后,有关铁路的知识开始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被认为是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

1 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

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材料三——引自《世界铁路发展史》铁路资料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在英国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10分)(3)根据材料三,比较中国所处世界铁路发展中的地位,并谈谈你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网的看法。

(9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动机和目的,是以传统的传奇志怪的形式和手法,来表现他长期郁积于心底的“孤愤”之情,是对当时社会的抗争,也是为重振文言小说所作的抗争。

《聊斋志异》中很多篇末缀以“异史氏曰”,议论横生,表面看是仿“太史公曰”的写作方法,究其底里,恐怕还是把自己的小说当“史”来看待,这是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说家的。

——摘编自蓝翎《聊斋志异》序附:蒲松龄(1640 -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汉族。

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

《聊斋志异》距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和唐代传奇的兴盛已千年之久,可谓“起文言小说千年之衰”。

文学作为作家对于生活评价性的反映,必然要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心理。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利用你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理解谈谈蒲松龄的创作情怀。

(12分)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宰相匡衡改“郊祀”之议:“……即于云阳(地名)立泰畸(祭天神之处)。

今行常幸长安,郊见皇天,反北之泰阴,事与古制殊。

又至云阳,行溪谷中,厄陕且百里……皆非圣主所宜数乘。

郡、县治道共张,吏民困苦,百官烦费。

劳所保之民,行危险之地,难以奉神灵而祈福祐。

昔者周文、武郊于丰、镐,成王郊于雒邑。

由此观之,天随王者所居而飨(祭祀)之,可见也。

”——摘编自《汉书·郊祀志(下)》材料二在汉儒刘歆帮助下,王莽根据《周礼》制定了《元始仪》,它既囊括了西汉中期以来泰畸后土祠及雍地两大祭祀中心的重要祭祀,也涵盖了其他所有祠畤的功能。

自元始仪成立,遍布于全国的祠畸就此退出了国家祭祀舞台,长安南北郊成为国家最高祭祀所在地,也是皇帝唯一需要亲临祭祀的场所。

——摘编自田天《西汉末年的国家祭祀改革》(1)根据材料一,概括匡衡提议“郊祀”的理由。

(不得照抄原文,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郊祀”最终取代遍布全国的“祠畸”的社会根源。

(6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为什么1 911年的革命不能建立西方式的新中国呢?第一是没有共同目标……第二是缺乏政治体制并缺乏人民参与……第三当时所有爱国之士深恐外国干涉……最后一点并且最为重要的是,中华民国向西方借鉴,通过立宪会议和内阁而组织政府的想法,是同中国的政治传统脱节的。

——摘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材料二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却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

——摘自方志钦《辛亥革命彻底革了封建帝制的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911年革命不能建立西方式新中国的主要原因。

(6分)(2)举例说明辛亥革命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欧洲各国。

(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4个多月内,占领东北三省并扶植傀儡政权进行殖民统治。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到1945年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北、华北、中原、华东、华中、华南以及台湾,共26省1500余县市,国土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

造成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多万人,财产损失及战争消耗5600余亿美元。

——摘编自胡德坤《中日战争史》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言论:日本自民党“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会长奥野诚亮宣称:“大东亚战争是自卫战争,日本当时没有侵略意图,虽然曾经与英美交战,但并没有打算侵略亚洲”。

日本法务大臣永野茂门也曾说:“把那场战争说成是侵略战争是错误的。

当时日本真心想解放殖民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公然叫嚣:“人们都说日本(在南京)干下大屠杀,但这不正确。

这是中国人编出来的谎言,一直要污损日本的形象”。

日本右翼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导致日本先后三次修改历史教科书,将“侵略”改成“进入”,把“帝国主义战争”改成“大东亚战争”。

——摘自王向远《日本右翼言论批判》(1)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右翼势力言论的核心观点。

(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的言论。

(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孙中山与张謇,一位是近代中国的大政治家,被誉为“国父”;一位是近代中国的大实业家,被尊为“实业之父”。

他们均为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

材料一1895年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