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中灰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中灰空间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灰空间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灰空间是一个重要而普遍的构成部分。
它构成了建筑物、被覆盖的地形和景观元素之间的连接。
灰色空间为园林提供了开放性空间,使人们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园林美妙的气氛。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灰空间的运用,以及它对今天园林设计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参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灰色空间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灰色空间作为纽带,将建筑物、植物、水体和其他元素融合成一体的。
在传统园林中,灰色空间的运用也反映了宗教的文化内涵,如道教、佛教等。
例如,在苏州太湖边的苏州园林中,灰色空间被用于在建筑物和其他景观元素之间创造有机的联系,从而使园林拥有传统文化的底蕴。
此外,灰色空间也是今天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连接园林各个元素的作用。
当今,建筑师和园林设计师正在将灰色空间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以增加园林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例如,在现代园林中,可以使用灰色空间来增加空间的开放性,以便流动的人们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自由移动,使之成为一个连续而有机的空间系统。
最后,在今天的园林设计中,灰色空间也可以用来创造特殊的氛围和效果,从而使环境更美丽、更具吸引力。
例如,灰色空间可以被用来建立隐秘的空间,以此来营造神秘的氛围。
此外,可以使用灰色空间来改变空间的视觉效果,让园林的整体景观更加统一。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灰色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被用于连接不同元素,也可以用来创造特殊的效果和氛围。
它对于今天园林设计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可以使景观更具吸引力。
探讨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
探讨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灰空间”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被成为过渡空间,属于一种模糊化的空间形式,并且被直接作为建筑空间结构当中的组成部分。
其主要在建筑空间设计当中发挥出铺垫、连接以及过渡和衬托等作用,一般都是以开放或者是半开放的形式来体现[1]。
1.“灰空间”概念概述1.1 “灰空间”的内涵“灰空间”概念的提出,最早是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其所提出的思想理论主要聚集在两个方面,色彩的使用以及存在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其中,在色彩的使用方面,黑川纪章提倡建筑色彩采用江户时期当中所流行的利休灰,这主要也是因为灰色本身就可以对三维实体间的空间关系加以模糊,并以此来以某种不定的形态来直接增加其遐想的空间。
而过渡空间的思想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其他的多种设计作品当中。
这种“灰空间”的形式和概念在其真正形成之前早已存在,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以及园林当中就早已存在,比如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柱廊,其中正屋便属于一种附属性空间,因此这也算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灰空间”,直接促使建筑方面的屋身、屋顶以及台基等直接形成深邃连续的空间效果。
不但有效的丰富了建筑形体的感觉,同时加强了建筑室内和室外在空间上的完美过渡[2]。
1.2 “灰空间”的主要特征及功能“灰空间”本身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空间类型,打破了封闭空间的形式,并以此获得了空间上的有效联系。
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特征:1)空间模糊性,由于“灰空间”本身具有不定性的特点,因此其大多数情况下都直接存在于互相渗透的过渡环节当中,并通过相应的空间过渡和转化来实现。
而且“灰空间”本身也具有相应的复杂性特点,通常是由大量的空间因素交错复杂的结合在一起,以此来产生全新的空间属性。
而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主要是结合不定的围合形式以及相应的错综空间互为交织的空间直接展开,因此在空间上有着非常强的模糊性。
2)空间丰富性,在园林景观当中,“灰空间”通常在形式上直接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其主要形式也是通过相应的点状、面状或者是线形以及不规则醒来体系的。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设计要点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设计一、灰空间的背景知识“灰空间”的建筑概念是由日本著名的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
“灰空间”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色彩,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所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的建筑。
对于“灰空间”的定义,黑川纪章讲到:“灰色是由黑和白混合而成的,混合的结果既非黑亦非白,而变成一种新的特别的中间色”。
另一方面是指室内到室外的过渡空间,它大量利用了庭院、廊道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
在日本的建筑中,灰空间是一种过渡的空间,无法明确的界定是室外还是室内,但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相对有机的整体。
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创造出了和谐的景观,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放松的感觉。
往往是通过一些元素,如屋顶,柱子,形成一个感觉上的虚拟空间,比如园林中的廊空间,正是这种性质的空间。
给人虚虚实实,却自在通畅之感,形成了独特的空间艺术。
二、灰空间设计的意义(一)空间过渡“灰空间”一说,大都指建筑中的空间概念,属过渡性地带,即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
也可以说是“从内部进行的环境设计”。
空间的创造对于景观设计也同样重要,在景观设计中,过渡性空间的考虑与设计也显得十分重要,其作用亦是不容忽视的。
诸如构成景观各要素间的过渡、映衬;景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衔接;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的转换等,可以说灰空间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丰富景观层次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灰空间作为景观因素,它可以丰富室外景观的层次,增加其景观的深度,从而产生有强烈对比效果的虚实关系。
丰富了空间和实体艺术创造形式。
很多中国古典园林就是运用了这种做法,例如,留园入口“一波三折”的处理手法就是极佳的佐证,让空间了变化和转折,给人一种神秘感。
在空间和实体的艺术创造,灰空间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作为景观因素,它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增加园林景观的深度,由此产生有强烈对比效果的虚与实。
灰空间在建筑中的表现及运用
灰空间在建筑中的表现及运用摘要:阐述“灰空间”这一概念 ,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亭、廊等“灰空间”,探讨“灰空间”的处理手法以及对现代建筑的意义,通过实例分析“灰空间”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以更好地利用“灰空间”。
关键词:灰空间建筑设计亭廊1、“灰空间”概念的阐述“灰空间”这一概念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 ,一方面指的是一种色彩 ,另一方面指的是介于室内外之间的一种过渡空间 ,可以达到室内外空间融合的目的。
这种空间在周围有很多体现,比如柱廊、檐下、阳台等等。
对于灰空间的第一种理解,黑川纪章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
对于后者他大量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
下面将着重论述对第二种灰空间的理解——作为过渡空间。
在建筑空间中,围与透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房间,如果皆诸四壁,只围而不透,势必会使人产生封闭、阻塞、沉闷的感觉;相反,若四面临空,只透而不围的空间尽管开敞、明快,但处在这样的空间中犹如置身室外,这也违反了建筑的初衷。
由于灰空间的这种无法明确地界定是室内还是室外的特点,使得它创造了一种建筑空间“围”与“透”的矛盾的完美结合。
它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创造出内外一致的建筑,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感觉。
也可以说是从内部进行的环境设计。
灰空间的形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有顶而四面没有实体的围合,这在最初接触到建筑设计时理解为柱廊、雨篷或是底层架空。
2、“灰空间”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体现早在黑川纪章提出“灰空间”这个概念之前,在我国的传统园林建筑和江南水乡中就出现了亭、台、榭、廊、舫、轩等体现灰空间特色的形式。
这说明在中国古代,能人巧匠就已经意识到灰空间给人们带来宜人的心理感受。
从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灰空间的处理手法中也可以看到那时候人们对于它的青睐。
例如 ,中国的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园林景观设计——“灰空间”形式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灰空间”形式分析[摘要]本文以“灰空间”设计理念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条件进行分析。
通过对灰空间概念的描述说明,简要介绍的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理论基础,并在道路、地形、绿植、景观等具体形式上,说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阅材料。
[关键词]园林规划;灰空间;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增加建筑空间的艺术感,以便提高其作为景观的观赏效果。
尤其在我国的传统园林理论中,经常通过各种设计方案,增加设计形式中的层次感。
而在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中,这种园林景观形式,被归类总结为了“灰空间”的概念内容,形成了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与应用方法。
1灰空间概念说明“灰空间”的概念,由日本建筑设计大师黑川纪章提出。
其概念的核心,是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描述,通过特定建筑结构的应用,将建筑结构与外部空间衔接在一起,以此达到整体性的设计效果。
在黑川纪章的理论体系中,主张对建筑空间进行红、蓝、黄、绿、白的无色混合风格搭配设计。
而在对这不同建筑色彩进行调和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灰空间”的理念。
在模糊“黑”与“白”界限的基础上,更多地发挥出衔接作用,使建筑空间真正成为系统性的整体结构。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形式2.1基础道路。
园林景观设计中,道路是基本的“灰空间”形态。
在设计结构的同时,不仅可以对不同区划的绿化景观环境进行分割调整,也能在连接不同区划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由此,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道路,与“灰空间”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应用过程中,可以将道路的两侧,分别设置不同的景观环境,在树林、花海等类型绿植景观效果的对比设施中,将道路作为自然分割的轴线,形成层次化的空间结构。
同时,在应用道路构建“灰空间”结构时,也可以将两条道路进行交叉切割。
在构成交通网络结构的同时,使园林景观环境中的休闲区域,可以呈现出层次性的建设效果。
另外,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处理中,作为“灰空间”的道路,在进行形态设计处理的过程中,还需根据其周围的环境参数作出适当调整。
灰空间
什么叫“灰空间”呢?我们一般称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敞开、半私密、半公共的中介空间为“灰空间”。
“灰空间”广泛应用于中外建筑之中,那么“灰空间”究竟有哪些作用呢?一、利用“灰空间”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休息、交流、集会的场所。
比如:北京四合院的回廊、天井、庭院;福建客家土楼的内廊;南方的骑楼建筑等。
再比如:深圳百仕达小区,住宅在底层全部架空,作为居民休息与交流的场所。
绿化由庭院延伸到架空层里面,形成流动的“灰空间”。
通透的景致使人身心俱畅。
另外,进入小区后,沿路都有轻巧的风雨通廊,直至住宅架空的底层,处处体现着对居住者的关怀和体贴。
二、利用“灰空间”界定、改变空间的比例。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学主楼前人口广场周围设环形柱廊来改善原有用地的长宽比例,有效地消除了进深较浅的不足,同时环形柱廊与广场空间将新旧建筑完美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了富有时代和文化气质的校园环境。
三、利用“灰空间”来增加空间的层次。
济南联合大学实验综合楼前柱廊是作为整个建筑的活跃单元出现的,它首先呼应了圆形的中心广场,其次与建筑顶部轻巧的构架取得了协调,同时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层次,丰富了建筑的造型。
四、利用“灰空间”协调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使其完美统一。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整体大于个性之和”。
上海延安中学的设计者不过分追求单幢建筑的新奇与个性,而采用统一和谐的造型元素及母题,利用韵律感极强的弧形柱廊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教师办公楼、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联成一个富有个性的整体。
五、利用“灰空间”改变局部小气候。
荒漠地区的古老聚居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住宅一个紧靠一个。
迷宫般的小巷穿梭其间。
这样做的优点就是:密集的场所产生的“灰空间”——狭窄的街道和高深的内院,可使交通或公共活动空间经常处于阴影之中,同时避免或减轻风沙的侵害。
以上仅列举了“灰空间”众多作用中的五种,其它不再——一赘述。
实际上“灰空间”的各种作用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存在于一幢建筑之中。
探索古典园林中的灰空间营造
探索古典园林中的灰空间营造摘要:我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的宝贵财富,但我国园林毕竟是建立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基础之上的园林作品。
在现代化城市的园林建设中,如果一味采取怀古、仿古的造园方式,只会使得新建园林的使用价值受到影响,文章将重点介绍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灰空间营造,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古典园林;灰空间;营造1、前言“灰空间”一词最早出于日本现代建筑大师黑川纪章。
他引用安土 - 桃山时代的茶道大师千利休所提出的概念“利休灰”,对建筑空间的非单一性、非绝对性和渗透性进行了说明。
“利休灰”是利休发明的一种色彩概念,即将红、黄、蓝、绿、白等诸色混合,以形成纯度低的灰色来代替纯度高的颜色,从而阐释日本茶道文化的非左非右、两性包容的特点。
而黑川纪章则把这一概念转移到建筑空间设计领域。
黑川纪章指出,“灰空间,不能是一个四周完全封闭的中庭,它必须是开敞的,再次自然可被隐退,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
而具体到建筑设计上,就是大量利用走廊、庭院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置在重要位置上,以形成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公共、半私密的中介空间。
这类特质空间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功能上来讲“,灰空间”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既有室内空间的某些特征,又不完全隶属于室内空间;既具有室外空间的通透性与开放性,又具有室内空间的诸多功能。
因此,园林灰空间实际上充当了“室外的起居室”的作用,使得很多原本只能在室内进行的活动室外化。
同时,“灰空间”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流动性解放了人的视线,从而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流畅地衔接,也有利于创造出“建筑中的自然”。
“灰空间”在园林中所起到的调和作用,将众多的元素糅合在一起,避免了单调、绝对,从而创造出复杂多样的空间体验。
“灰空间”和“流动空间”一样,主要是针对欧洲近现代建筑中产生的功能主义特征和空间封闭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理论中虽然没有论证过此类概念,但其实早已通过直觉的审美实践了这一理论。
浅析空间构成中“灰空间”设计的潜在价值
相对关 系,以及 空间在体量感上给人的印象 。
在黑与白构成的世界里 , 灰色往往充 当着过渡的角色。 没有
黑 灰 空 间 自由的一个极端是 由高楼大厦 、 地下停车场和 繁忙的 灰 色 的承 接 , 白之 间永 远 是 处 于僵 持 的 状 态 。 色 冲淡 了黑 与
机动交 通构成的城镇 ,各种建筑物 和功能 区之 间的距离很远 。 白的边缘 , 是两种极端颜色交融的产物 , 不倾向于任何一方 , 独
种 活 动 在 空 间 和 时 间上 都 被 分 隔开 了 ,所 以 显得 索 然 无 味 。人 的性质有 影响。 如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图书馆的大台阶 , 常常聚集 在其 中不免觉得迷茫失措 。 空 间 自 由的 另一 个 极 端 是 建筑 层 数 较 低 ,密 度 较 大 ,适 合
一
了成群的学生和教师在此交流 , 停留的人 多了, 台阶也逐 渐形成 个无形 的室外课 堂, 这对台阶原有的通道功能赋予 了新的空 间 内容 , 而这一切也是人的使用行为发生变化而促使空 间功能的改
干 步行 交通的城镇 。 由于城镇各功能 区的距离 紧密 , 道路狭 窄 ,
人 口集 中 ,所以使公共 户外空 间不能发挥其 作用。密集的人流 变。如果设想一下 ,当台阶的一角划 出一块地方作为教学空间 , 和车辆 堆积满了整个城镇空 间 , 使原来充满生机的空 间变得呆 那么 , 是否还能吸引人们在其 中活动呢?答案是未必如此。 当空 滞且窒 息。像这 种空间也 叫做丧失 “ 自由”的空 间,人置身其 间定义过 于具体时 , 对行 为活动的限制也随之而来 。 人们之所以 中会产生盲 目和随波逐流 的负面影 响。 更喜欢在露天 的大台阶进行讨论 、 交流 , 不愿意在设备 齐全 的 而
灰空间的设计和应用
灰空间的设计和应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灰空间”是指未被明确设计和使用的空间。
在某些情况下,这个被忽略的空间可以被设计师重新利用并转化为宝贵的功能空间。
本文将讨论灰空间的设计和应用,并展示它们在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一、灰空间的定义灰空间是指未被指定使用并被忽略的空间。
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这些空间往往是建筑物或房屋中未被称为“房间”的区域。
这些灰空间通常被设计师认为是没有用处的,并被忽略。
不过,实际上,它们可能具有潜力作为有用的空间。
二、灰空间的利用1. 功能利用通过重新设计这些灰空间,它们可以变成有用的功能空间。
例如:将横跨两个房间的步入式衣柜变成一个独立的休息区域,或将楼梯下的空间变成一个书房或办公室。
2. 内部路径设计利用灰空间,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可以创建一种偏航的环境。
这种非线性的空间布局可以促进交流和创新,并为用户提供更加有趣的体验。
这种设计方法受到许多当代建筑师的欢迎。
3. 节约成本通过利用灰空间,可以节约设计和建筑成本。
例如在建筑物中放置内部花园或独立的小型休息区,可以减少设计和建筑上的成本。
同时它们也能起到同样的功能,为居民带来额外的舒适感。
三、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灰空间应用案例1. 阿姆斯特丹“Stedelijk”博物馆阿姆斯特丹的“Stedelijk”博物馆是一座由现代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设计的现代建筑物。
这座建筑里有很多利用灰空间设计出来的功能空间。
首先外部的楼梯向上伸展滑向室内内部。
进入主入口大厅后,游客们会发现标志性的扶手梯,再向上,一到一楼,内部环形走廊和连接坡道穿过博物馆的中央部分,使游客们可以在内部的灰色空间中漫步。
2. 纽约的餐馆“The Spotted Pig”纽约的餐馆“The Spotted Pig”位于绿威治村,利用了其一层楼灰空间来设置超过50个客座位,这些座位都是最具创新性的。
同时,该空间还被设计为与该餐馆的外部环境相互协调。
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探讨
这2 种
化 、衬 托 连接 等 功 能 现 出丰 富 多 变的 空 间 形态
局 表
不榍窑的事物和平共处,而叉不减其个别的特质,二者台二为一 正 是这
第 三种 元 素介 入 其中 的结 累 。【 】 对 于灰 空 间 的研 究 ,近些 年 已 由建筑 并被 赋予 更 多的 内 容} 涵义 。 在设 计 口
Ke wo d I dc p r htcu e g ys a e s c y r  ̄  ̄ s a ac i tr ; p c :pae a e
tm 0 u p e m ; p c x  ̄ sb l s a ec p iii y t
1 概述
“ 空 间 也 称过 渡 空间 灰
园 林 景观 中 的 “ 空间 ”探 讨 灰
St dy o l aySpa e i an s p c t c u e u r Gr c L d ca e Ar hi t r n e
景
峰 , IG F n JN e g
捕
璺: “ 灰空 问”也 称过渡空 间.其 理论思想 集中于 j
tea t o Ⅱ e t is es ta u mm efr a d tee p n iii h u r rs e t il h ud h pa s c h t o m n h x a sb lyof a yS a eb tec t Gr p c y h  ̄
s d u t ym eh d to .wi t eam of h t h i
兼顾 内 外空 间 的创 造
建筑应是能
黑川纪孽在 《 城市设计的思慧与手法 》中提出
种重 要 的 手段
这种空间已经被作为一
本特征
1灰 空 间结 构组 织 的丰 富性 。 1 在 一 系 列 空 间组 织 结构 中承 担 过渡 转
景观设计中的“灰色空间”
“灰空间”的建筑概念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
“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牷对于后者他大量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
在日本建筑中,灰空间是一种过渡的空间,无法明确的界定是室外还是室内,但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创造出内外一致的建筑,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感觉。
也可以说是“从内部进行的环境设计”。
“灰空间”一说,大都指建筑中的空间概念,属过渡性地带,即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
然而,对于空间的创造,空间体验占同样重要地位的园林设计而言,即使不提这一名词,过渡性空间的考虑与设计也显得十分突出,其作用亦是不容忽视的。
诸如园林中各要素间的过渡,映衬;园林空间与建筑空间,城市大空间的衔接;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的转换等,灰空间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空间和实体的艺术创造,灰空间的装饰表现在两个方面,作为景观因素,它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增加园林景观的深度,由此产生有强烈对比效果的虚与实。
留园入口空间“一波三折”的处理手法是极佳的佐证。
鉴于此,有必要对园林中的灰空间做出探讨、总结。
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又最易被忽视的。
细部体现水平,细部同样表达着对人的关心。
植被、水体———硬质空间的柔化园林设计中植被、水体的应用对于硬质空间的柔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特色,为景观提供了富有生机,充满感性、活力的空间。
不同形式,不同色彩的组合、搭配在视觉、听觉上给人以感观的刺激;也因为在形式、色彩上的变化,给园林景观在时间上以空间的转换,不至于单调、无变化。
台阶———不同高差的转化台阶是不同高差的地面结合方式之一。
虽然,属于交通性质的过渡空间,但也能创造出动人的线的造型,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形式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形式【摘要】:从多维度理解“灰”空间是指:人们为某种共同目标聚在某一空间中,而这一空间不是相对开敞的.也不是相对封闭的,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的程度上抹去了内与外的界线,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随意性的、包容的交流场所。
并且这种形式是丰富的、多维的。
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分析了“灰空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希望为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灰空间” 表现形式园林景观设计前言灰空间是介于室内与室外的第三种空间,推而广之.即空间转换之间的过渡空问。
或室内或室外,也可能是混合而成的。
典型的例子如:中国园林设计中回廊空间,为人们创造灵性的、聚气的、交流的空间环境,使人们以更广阔的眼光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
这也是本文研究“灰空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表现形式的目的。
1“灰空间”概述1.1“灰空间”的应用“灰空间”是一种过渡的模糊的,形态内涵丰富的复合空间形式。
由于灰色能够模糊三维实体空间关系,于是“利休灰”最早流行于建筑色彩。
中外园林作品中,过渡思想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当中如:达芬奇波公园的灰空间,北台地花园,中国古建筑的柱廊等,形成的中间地带的暧昧属性构成了“灰空间”,不仅丰富了建筑形体和立体感官,而且实现了室内和室外空间良好的过渡。
1.2“灰空间”的功能特征“灰空间”是空间与空间的联系,并且突破了封闭空间的制约。
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类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自身在保持着与其它空间形式形似特征的同时,也有着独特的特性。
(1)空间限定的模糊性“灰空间”的空间模糊性包含两个方面:不定性和复杂性。
a)不定性:由于过渡空间之间的相互渗透、联系和转化,可以形成新的过渡“灰空间”;b)复杂性:多种单一空间错综复杂的交织,构成了新的空间属性。
这种空间复杂多变的特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给人们带来了半私密或半公共的空间感受,这种错综、围合的空间交织也带来了较强的空间限定模糊性。
(2)空间形式的丰富性园林景观“灰空间”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主要体现在空间形状的不规则性,空间性格的多重性,空间过渡的多变性。
基于视觉感受的园林道路灰空间探讨
种 环 状 像 岛 屿 的 道 路 形 式 ;或 者 利 用 多 组 绿 色 植 被 对 岛
屿状 的灰空 间进 行分 隔 ,形成 一种若 干个相互 渗透 、连 接 的岛屿式 的灰空 间。
的重 要因素 。然而 园林在空 间上 与其他休 闲游 憩空 间的不
3 1 灰 空间位 于道路的一侧 .
灰空 间位 于道路 的一 侧 ,灰空 间一般 和道路空 间在造 型及铺装上 是有一些 区别 的 ,这是为 了让 人们 能辨 认出这 是2 个不 同的空 间。由于 灰空 间是道路 的某 一处道路空 间尺 度的扩充 ,和道路在 一定程 度上有心 理和视 觉分 隔 ,这种 空间一般是 停驻和休 息的地 方 ,虽然空 间不大 ,但 是作为 道路 设计上 的一部分 ,可 以使人们 在景致 比较 好的 地方多
4 2 线在园林道路灰空 间中的运用 .
第一作 者简介 :王
设计 。
慧 (91 ) 18- ,女,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
线是 点的 运动轨 迹 ,是 由大量 的点沿着 同一方 向紧密 排 列在一起而 形成的 。在 园林 道路 灰空 间中 ,不乏 有道路
点游 览的空间。
同之处在于植 物结合的相对私密空 间的特 性。
2 园林道 路中灰空间的基本特 点
园林 道路 中的灰 空 间从 视觉 角度上 分析 ,其形 式和 内 容非 常丰富 。经过大 量的 实例研 究 ,总 结得 出 园林 道路 中 的灰空 间有4 种视觉 空间形态 ,包 括 :绿岛形式 、衔接与转 化形式 、曲线形式 和扩展形式 。 其中 ,园林道路灰 空间的绿 岛形式有2 种形式 :() 1道路 局部尺 度的放 大及膨 胀 。利 用道路 内部铺 装或 种植 对灰空 间进行 限定 ,进 而形成 节 点空 间 ,道路空 间 层次丰富 ,并 能对上 下行人 流进行分 隔 ;() 2在道路 交叉时 的灰空 间尺度 进 行放大 ,加 以植物绿 岛 ,以缓冲 人群及 分流 人群 ,并 提 供 良好的停驻空 间与视 觉空 间。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王淑华摘 要:阐述了园林设计中灰空间的含义和作用,指出可用灰空间弥补园林空间设计的不足,增加园林空间的层次,协调室内外空间的交流,充分与自然空间沟通,并对园林中的园廊、虚隔等灰空间进行了说明,得出了灰空间带给人们的思考是无限延伸的结论。
关键词:园林,灰空间,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构思奇妙,设计精巧,达到了设计上的至高境界。
究其原理,如以园林艺术的形式看,乃得力于园林空间的构成和组合。
繁复的造园手法应运而生,障景、借景、移步换景,空间本身的交叉错落,加上植物随着时间的季相变化和建筑在不同自然现象(雾、雨、霜、雪)中迥异的形象,共同组成了复调式的建筑与环境的合唱。
园林空间作为园林艺术形式的一个概念和术语,意指在人的视线范围内由树木花草(植物)、地形、建筑、山石、水体、铺装道路等构图单体所组成的景观区域,而有一特殊空间存在其中。
它介于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或者介于不同内容和功能的空间之间。
建筑上称之为“灰空间”。
“灰空间”可以简易的理解为一种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特质空间。
这种特质空间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连贯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感。
“灰空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各种现代设计中来,尤其在园林设计领域,也赋予它更多的内容和含义。
如果仅仅把灰空间看作是一种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已经略显狭隘而单一了。
其模糊性和多义性已经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借用黑川纪章所说“这种空间已经被看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用来减轻由于现代建筑使城市空间分离成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而造成的感情上的疏远。
”使用恰当的灰空间能带给人们愉悦的心理感受,使人们在从“绝对空间”进入到“灰空间”时可以感受到空间的转变,享受在“绝对空间”中感受不到的心灵与空间的对话。
园林中“灰空间”的设计(精)
园林中“灰空间”的设计背景知识“灰空间”的建筑概念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
“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牷对于后者他大量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
在日本建筑中,灰空间是一种过渡的空间,无法明确的界定是室外还是室内,但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创造出内外一致的建筑,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感觉。
也可以说是“从内部进行的环境设计”。
“灰空间”一说,大都指建筑中的空间概念,属过渡性地带,即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
然而,对于空间的创造,空间体验占同样重要地位的园林设计而言,即使不提这一名词,过渡性空间的考虑与设计也显得十分突出,其作用亦是不容忽视的。
诸如园林中各要素间的过渡,映衬;园林空间与建筑空间,城市大空间的衔接;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的转换等,灰空间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空间和实体的艺术创造,灰空间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作为景观因素,它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增加园林景观的深度,由此产生有强烈对比效果的虚与实。
留园入口空间“一波三折”的处理手法是极佳的佐证。
鉴于此,有必要对园林中的灰空间做出探讨、总结。
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又最易被忽视的。
细部体现水平,细部同样表达着对人的关心。
植被、水体———硬质空间的柔化园林设计中植被、水体的应用对于硬质空间的柔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特色,为景观提供了富有生机,充满感性、活力的空间。
不同形式,不同色彩的组合、搭配在视觉、听觉上给人以感观的刺激;也因为在形式、色彩上的变化,给园林景观在时间上以空间的转换,不至于单调、无变化。
台阶———不同高差的转化台阶是不同高差的地面结合方式之一。
虽然,属于交通性质的过渡空间,但也能创造出动人的线的造型,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灰空间表达——以颐和园为例
2019·07一、灰空间概述及其表现形式(一)灰空间的相关概念在色彩中,灰是白与黑的过渡色。
在空间表达中,灰空间也是一种过渡,它是两个不同形式空间的过渡。
在建筑中,灰空间是建筑内空间与建筑外空间的过渡。
在园林中,灰空间的界限更加宽泛,成为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过渡。
总的来说,灰空间是封锁型空间与敞开型空间的媒介。
灰空间具有不同于其他空间的意义。
它具有很强的丰富性和功能性,起到了提升空间层次的作用,并且它消除了封锁型空间与敞开型空间之间的隔阂,将封锁空间与敞开空间紧密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给人们带来更完整统一的体验。
在现代建筑及现代园林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灰空间的营造。
(二)灰空间的由来与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最先提出了灰空间的观点,他在《日本的灰调子文化》一文中首次提出:“既不割裂内外,又不独立于内外,而是内和外的一个媒介结合区域。
”这一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得到建筑界的关注,人们开始对这个“过渡空间”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其实,我国建筑师们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了对灰空间营造的探索。
在我国古典园林、古代建筑中已经有很多典型的灰空间。
例如大量使用的凉亭、前廊、回廊、半山亭、山墙上的各种漏窗等等。
这些灰空间除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在现代建筑和园林中,人们在发挥灰空间过渡作用的同时,赋予了灰空间更多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用丰富的功能设施来吸引人们的互动,增强空间的活跃感。
(三)灰空间的表现形式整体而言,空间可分为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和灰空间,内部空间为封锁型空间,其形式十分灵活。
外部空间为自然空间,其范围十分广阔。
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空间,灰空间的表现形式就更为多样。
我们可以根据灰空间的位置不同所造成不同的感官体验将灰空间大致分为四种形式:“内镶式”灰空间、“交织式”灰空间、“临近式”灰空间、“毗连式”灰空间。
1.“内镶式”灰空间灰空间整体被建筑内部空间或建筑外部空间包含的这两种情况即是“内镶式”灰空间(图1)。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形式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形式摘要:“灰空间”也称过渡空间,是一种较为模糊的空间形态,作为建筑空间构架的一部分,“灰空间”在建筑空间序列中起到过渡、连接、铺垫、衬托的作用,其形式多以开放和半开放为主,作为一种空间形态,“灰空间”在园林景观空间组织上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人们从“绝对空间”进入到“灰空间”时感受到空间的转变,享受在“绝对空间”中感受不到的心灵与空间的对话。
“灰空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的角色,值得进一步认识并利用它。
关键词:“灰空间”;表现形式;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灰空间”的建筑概念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
“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量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
“灰空间”是一种过渡的空间,无法明确的界定是室外还是室内,但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创造出内外一致的建筑,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感觉。
也可以说是“从内部进行的环境设计”。
1关于“灰空间”1.1“灰空间”的含义“灰空间”的概念,首次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其理论思想集中在二部分:色彩的使用和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关于色彩,黑川纪章提倡建筑色彩使用江户时期流行的“利休灰”,因为灰色可以模糊三维实体的空间关系,从而以一种不定的形态增加了遐想空间。
关于过渡空间的思想则体现在其许多设计作品中,如名古屋市美术馆,在一块三角形的地段上,采用南北主轴和向西的辅助轴线构筑整个建筑平面,由梁、柱和墙体形成建筑框架,位于建筑前部轻轻弯曲的幕墙构筑了一个下沉式的花园,形成了中间地带,该地带既不是室内也不是室外,其空间的暧昧属性构成了“灰空间”。
其实,“灰空间”的形式在它的概念和理论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从中国古典建筑和园林中可以窥见一斑,中国古建筑中的柱廊,是正屋的附属空间,也是一种典型的“灰空间”,它使建筑的台基、屋身和屋顶形成了一个深邃而连续的空间效果,在其丰富了建筑形体和立面的同时也形成了建筑室内与室外在空间上的良好过渡。
有关灰空间
“灰空间”,也称“泛空间”。
其本意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和的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
也可理解为建筑群周边的广场、绿地?等。
概念引入现在所谓的“灰空间”的概念,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大量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而就我们一般人的理解,就是那种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中介空间。
这种特质空间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连贯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的感觉。
按照我的理解,就像灰色是黑白的过渡色一样,“灰空间”就是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中介,或者说是内容与功能不同的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
由于它的存在,冲破了封闭空间的制约而争取与户外空间取得更加广泛的联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情景交融。
概念运用如江南水乡常见的建筑形式—廊棚就是典型的灰空间的作法,这做法的初衷是使商家贸易﹑行人过往免受日晒雨淋之苦。
这些灰空间的应用除了给行人带来行动上的方便外,还连接了室内外,充分与自然沟通。
我们现代的设计中就常常用到这个因素,因为灰空间常因其暧昧性和多义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用黑川纪章的原话就是“这种空间已经被看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用来减轻由于现代建筑使城市空间分离成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而造成的感情上的疏远。
”如果把灰空间看作是一种室内外空间的过渡,那就太狭隘了,它在园林空间以及城市大空间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手法分类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中运用了“灰空间”的手法,形式多以开放和半开放为主。
使用恰当的灰空间能带给人们以愉悦的心理感受,使人们在从“绝对空间”进入到“灰空间”时可以感受到空间的转变,享受在“绝对空间”中感受不到的心灵与空间的对话。
而实现这种对话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1﹑用“灰空间”来增加空间的层次,协调不用功·能的建筑单体,是其完美统一。
2﹑用“灰空间”界定﹑改变空间的比例。
浅析架空层园林施工技术要点
浅析架空层园林施工技术要点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绿化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营造优美、舒适、和谐的架空绿化环境的成了一种新的追求。
架空层的合理运用和配置,有助于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也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
本文主要从架空层特点、功能、设计原则和植物配置方面对架空层的施工进行分析。
关键词:架空层;园林施工;技术要点一、架空层简介架空层即是灰空间,也可称为过渡空间,其本意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和的目的。
架空层具有减轻由于现代建筑使城市空间分离成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而造成的感情上的疏远的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建筑内外空间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建筑空间序列中起到过渡、连接、转化和衬托的作用,其形式多以开放和半开放为主。
架空层设计考虑室外景观的引入,空间内有景可赏、相对安定,能体现生活化特征与场景。
二、架空层的功能及优点1、独立的空间便于营造园林景观架空层通常处在建筑物的底层或中间,由建筑的支柱形成各种相对独立的空间,与园林景观相融合。
可在架空层设置廊架、花池,修筑水池,与墙面、柱子结合,造景门、景窗,放置趣味性雕塑,配置多种园林植物,形成各种丰富多彩的特殊园林景观,利用花草树木对环境的改善作用,使居民居住的环境更舒适,并减少产生辐射热和避免地面扬尘。
2、增添绿化面积架空层的设计使园林绿化得到延伸及扩展,利用植物对景观的丰富作用,美化建筑和附近环境,顺应自然,巧夺天工,真正达到回归自然的园林绿化宗旨。
同时利用植物与其他要素搭配形成的景观文化功能,提供休闲活动空间。
3、营造一个空间供居民活动交流利用植物要素与其他要素搭配形成的景观,使得架空层空间得以充分利用,营造出“以人为本”的不同经管系列的休闲空间,为各年龄层次及爱好不同的小区居民提供娱乐、交流场所,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三、架空层景观设计原则1、室内外景观相互渗透架空层设计的理论思想集中于建筑内外空间的衔接与过渡,所以设计时一定要体现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中“灰空间”的设计
背景知识
“灰空间”的建筑概念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
“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牷对于后者他大量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
在日本建筑中,灰空间是一种过渡的空间,无法明确的界定是室外还是室内,但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创造出内外一致的建筑,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感觉。
也可以说是“从
内部进行的环境设计”。
“灰空间”一说,大都指建筑中的空间概念,属过渡性地带,
即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
然而,对于空间的创造,空间体验占同样重要地位的园林设计而言,即使不提这一名词,过渡性空间的考虑与设计也显得十分突出,其作用亦是不容忽视的。
诸如园林中各要素间的过渡,映衬;园林空间与建筑空间,城市大空间的衔接;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的转换等,灰空间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空间和实体的艺术创造,灰空间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作为景观因素,它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增加园林景观的深度,由此产生有强烈对比效
果的虚与实。
留园入口空间“一波三折”的处理手法是极佳的佐证。
鉴于此,有必要对园林中的灰空间做出探讨、总结。
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又最易被忽视的。
细部体现水平,细部同样表达着对人的关心。
植被、水体———硬质空间的柔化园林设计中植被、水体的应用对于硬质空间的柔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特色,为景观提供了富有生机,充满感性、活力的空间。
不同形式,不同色彩的组合、搭配在视觉、听觉上给人以感观的刺激;也因为在形式、色彩上的变化,给园林景观在时间上以空间的转换,不至于单调、无变化。
台阶———不同高差的转化台阶是不同高差的地面结合方式之一。
虽然,属于交通性质的过渡空间,但也能创造出动人的线的造型,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正因如此,台阶在园林设计中往往会摆脱其纯功能性,夸大并与场地结合,营造出多功能极富韵律感的空间。
小品———视线的引导城市中的各种设施,如花坛、灯具、雕塑、花架、座椅等,一般是出现在不同空间的连接处,像开放空间与秘密空间;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园林内空间与城市外空间。
小品在此不仅起着点缀的作用,同时也是对视线的引导和汇聚,形成焦点,标志着此空间与彼空间的区别,暗示其存在。
铺装———空间的划分园林设计中地面铺装同样起着对空间进行划分的作用。
当然,这里并非单指在材料上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也是体现在形式上的变化。
古代的卵石模纹,日本的“榻榻米”都因其自身形式的组合,使得所在空间或突出,或连续。
在视觉上、心理上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园林中各要素并非孤立的存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会相互穿插、相互渗透,才会显出作品的整体协调性。
只是在某一部分,某种要素会占着主导地位,而使其自身得以强调罢了。
园林城市上海森林与城市园林之异同
城市森林与城市园林既相同又有区别。
从功能作用看,城市园林侧重于游憩、活动、科教、景观,注重视觉效果,而城市森林也有这方面功能作用,但侧重于生态功能,需大规模造林绿化,体现野趣,更注重绿肺功能。
从学科来看,城市园林绿化属于边缘科学,城市森林则是以林学为基础,综合森林生态学、植被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多门学科,而林学是一门传统的非边缘科学。
从建设目标看,虽然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都以绿化为基本手段,并以自然为范本模拟自然,但是园林讲究艺术和美,而城市森林则更强调地域规模,讲
究林相、林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自然性。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城市森林滞后于城市园林,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有利于重建、恢复城市的生态系统,以及改善和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
发展上海城市森林必须运用新的理念,贯彻如下原则:
一是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城市森林规划建设必须从整个城市角度来考虑,城市森林与城市园林相互补充、相互衔接和有机结合,发挥城市森林的整体功能和系统功能。
二是地带性原则,种植树木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用符合上海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地带性植物,重视乡土树种挖掘。
三是群落良性循环的原则,按照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本地条件,协调组合建设城市森林中植物群落与种类、种群结构,使森林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经过长期抚育,形成平衡的森林生态。
四是生物多样性原则,既要保护、维持已有稳定的植物群落和生物区系,保存、保留不同的生态条件,又要模拟自然引进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植物种类
和种群或种植符合当地条件的乡土树种。
绿地三大功能
满目绿色、优美舒心的小区环境越来越被视为喧嚣城市中的宁静空间。
据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王向荣教授介绍,绿地为改善局部环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绿化率高的小区能够做到绿树成阴、青草萋萋,在黄土不露天的情况下,小区内尘土较少,也就是空气质量报告中“可吸入颗粒物”一项指标大大低于绿化覆盖率低的地区,绿地降粉尘能力可达20%-30%。
其次,绿化较好的居住小区更显得安静,也体现着绿地对降低噪音的一份功劳。
调查显示,降低噪音较好的绿化植物配植是高大乔木、花灌木与宿根花卉分层次栽植,形成一片绿色隔声墙,而目前流行的“疏林草地”种植方式虽然隔声效果稍逊色一些,但也能起到一定噪音阻隔作用。
同时,小区绿地在炎热的夏季能起到降温作用,一方面绿地本身能吸收热能,使小环境温度降低1℃左右,另一方面良好的绿色景观使人们心情愉悦,比只见群楼、水泥路面的枯燥景观自然产生心理上的调温作用。
最后,小区内绿地为居民在突发事件时提供避难场所,如发生地震、火灾等。
在90年代日本阪神大地震中,绿地为减少人员伤亡起到重大作用,从这一点上讲,绿地成为灾害事件中人们逃生的“绿舟”。
灰空间
基本概念:灰空间最早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
其本意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和的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
也可理解为建筑群周边的广场、绿地等。
[设计随想]浅谈建筑的灰空间
一说到“建筑的灰空间”,想到最多的恐怕就是以安藤忠雄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建筑师,一直对“灰空间”很有兴趣,正好借这次论文的机会,谈一下我对“建筑灰空间”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现在所谓的“灰空间”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来的。
“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对于前者他提倡适用日本茶道创诗人敢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量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而就我们一般人的理解,就是那种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中介空间。
这种特质空间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连贯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的感觉。
按照我的理解,就像灰色是黑白的过渡色一样,“灰空间”就是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中介,或者说是内容与功能不同的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
由于它的存在,冲破了封闭空间的制约而争取与户外空间取得更加广泛的联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情景交融。
在黑川纪章之前,在中国民居中就已有了很多应用比如江南水乡常见的建筑形式—廊棚就是典型的灰空间的作法,这做法的初衷是使商家贸易、行人过往免受日晒雨淋之苦。
这些灰空间的应用除了给行人带来行动上的方便外,还连接了室内外,充分与自然沟通。
我们现代的设计中就常常用到这个因素,因为灰空间常因其暧昧性和多义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用黑川纪章的原话就是“这种空间已经被看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用来减轻由于现代建筑使城市空间分离成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而造成的感情上的疏远。
”如果把灰空间看作是一种室内外空间的过渡,那就太狭隘了,它在园林空间以及城市大空间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中运用了“灰空间”的手法,形式多以开放和半卡放为主。
使用恰当的灰空间能带给人们以愉悦的心理感受,使人们在从“绝对空间”进入到“灰空间”时可以感受到空间的转变,享受在“绝对空间”中感受不到的心灵与空间的对话。
而实现这种对话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1、用“灰空间”来增加空间的层次,协调不用功能的建筑单体,是其完美统一。
2、用“灰空间”界定、改变空间的比例。
3、用“灰空间”弥补建筑户型设计的不足,丰富室内空间。
之于常人关系最密切的“灰空间”恐怕要数住宅的玄关了,它与客厅等其他空间的界定有时很模糊,但就是这种空间上的模糊,既界定了空间、缓冲了视线,同时在室内装修上又成为了各个户型设计上的亮点,为家居环境的布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灰空间”不光在空间上有它的位置,在颜色等其他方面也有一席之地,这正好暗合了黑川纪章的话。
心理卫生专家认为,随着窗外季节的不同变化改变室内的环境空间,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调节心理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
因此,正确的利用“灰空间”,可以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
总之,“灰空间”的存在,使我们的在心理上也产生了一个转换的过渡,有一种驱使内外空间交融的意向。
人们早已习惯将灰空间运用于建筑设计和场地的营造之中,用来创造出一些特殊的空间氛围。
我们在设计中,只有注重空间的营造尤其灰空间的作用,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多更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