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
新时代高职院校本科教育模式变革与探索
新时代高职院校本科教育模式变革与探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培养拥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因此,高职院校本科教育模式的变革与探索势在必行。
首先,高职院校应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教学的环节。
而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特色和优势,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例如,可以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实践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各种方式让企业参与到本科教育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需求。
例如,可以开设企业导师制度,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使学生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研究和科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升级。
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
可以通过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职责感;通过开展实践型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通过开设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高职院校还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以面对面授课为主,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
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引入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模式,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和多样化的课程选择。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教育教学改革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话题。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1. 教育教学理念落后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适应能力。
2. 课程设置滞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往往滞后于社会需求,学校开设的课程与行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存在较大鸿沟。
3. 教师队伍不稳定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实力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
缺乏一支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队伍,难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培养需求。
4. 教学手段滞后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段滞后于时代发展,过分依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运用的机会,难以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1. 与社会需求对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只有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与社会的有效对接。
2.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改革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技术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改革,能够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 推动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校企联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专业实践能力。
通过改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技能培养的有机衔接和实际操作的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高职院校教育在培养技术型人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教学改革则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现状呈现出一些特点:强化实践教学、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未来的主要趋势将是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校企合作,以满足市场需求。
面临挑战时,高职院校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如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和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
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前景才会更加光明。
我们建议高职院校应积极拓展教学改革的思路,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从而为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现状、发展趋势、重要性、必要性、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前景、挑战、策略、建议。
1. 引言1.1 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技术工人和中级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实际,培养的学生更具有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很好地满足了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教育还有助于扩大职业教育的覆盖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选择,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
高职院校教育在培养技术人才、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社会就业率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1.2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用人需求,因此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2. 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3. 提升教育质量: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4. 推动教育创新:教学改革可以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高职院校教育更具活力和前瞻性。
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对策
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对策[摘要]新时期,高职院校迎来了高科技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推动下的新契机与新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身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针对思想滞后、教师实践经历缺乏、缺少经费投入等阻碍教育改革成效的因素,不断更新发展理念,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改专项经费,完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因素对策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向导,走产学研发展道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方向日益清晰。
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一)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环节。
职业技术院校要在打造企业、学校、学生之间的职业教育平台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师资与设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不足。
校企合作无疑是高职院校的福音,既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师资与设施的不足,在资金、人力、物力方面缩小成本的投入,更能使高职院校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最新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方便人才输出。
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要进一步探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知识宽泛,技能扎实高职院校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职业教育让学生拥有在社会上谋生能力的一技之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如今,现代企业对职工技术素质的要求和依赖越来越高,作为为国家和企业提供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生自身条件的发展,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同时开设多门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在学好自己专业之余也有其他方面的涉猎,开拓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在面对未知的挑战时多一点信心。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第一章: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在逐步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第二章: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现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培养方式和方法亟待进行改革创新。
近年来,国家在高职教育发展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水平。
高职教育教学开始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积极推行“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极大的转变,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空间。
(二)教学方法创新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日益得到关注。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教师需要借助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拓展教学方式和方法。
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互动式课件等新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面对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教学技能,适应高职教育新时代的发展。
第三章: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问题(一)教育资源失衡虽然我国在高职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上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例如,有些地区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差距,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学习条件较差,这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带来了一些困难。
同时,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项目教学法
是教育部 门和 高职院校 , 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 根本任务 已基本形成一 定 的 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 , 而不是 “ 节外生枝” 。整个教学 过程 共识 , 高职教 育要 以社会 需求为 目标 , 以就业 为导向 , 坚持培 养面 向生 产建 就像上紧 了发条的钟表一样 , 什么时间讲授 , 什么 时间提 问 , 给学生多 少时 设、 管理和服 务第 一线需要的下得去、 留得住 、 用得上 , 实践技 能强 、 具 有 良 间回答 问题等都设计得 “ 丝 丝入扣 ” 。课堂成 了“ 教案剧 ” 出演的 “ 舞 台” ,
这 些 知 识 技 能应 用 于 实 践 。 ( 1 )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法 的优 势
教学有很大 区别, 是 以项 目为核心 , 按 照工作 过程 的逻辑 来解决 问题。这 样以典 型的工作任 务作 为项 目教 学法 的内容 , 做到 了理论 与实 践密切 结
① 内容 系统 , 针对性强 。 效率高 合, 有效地解决 了传统教学 中理论 与实践相 脱离 的弊端。通 过这种 方法 , 传统教学在讲授 时 , 更注重培 养学 生分析 问题 和解 决问题 的能 力 。 教 学生可 以概括地 了解所学职业的主要工作 内容 , 同时了解到 自己所从 事的 师可 因题而异 , 采 用设问、 提 问、 讨论、 启发 、 例 题等 多种形 式组 织教 学, 使 工作在 整个职业 中的地位与作 用 , 并能在 一个真 实的 工作环境 中 , 提高自 学生紧跟老 师的思路 , 留给 学生思 考 时间 , 让学 生从 中慢慢 地 品味和 细细 己胜 任 工作 的能 力 。 地咀嚼 , 从而保证学 生思维 的连 续性 , 培养学生能力。 ②融洽 了师生关系 , 提升了教学素质和水平 ②具备教 师言传 身教 的影响 项 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 , 学生是项 目实施的主体 , 以项 目为载体 , 教 教师在进行讲授 时, 面对 学生 , 通过肢 体语 言和 面部表 情等 和学 生进 师更 多地像朋友像长辈一样 引导 学生解 决问题 , 像咨询 者一样 提供信 息 。 行人性化交流 , 然后可根据 学生接 受的情 况随 时对教 学 内容、 方 法及 时做 像裁判员一样 给 出专家 指导 意见 , 帮助 学 生成 长 , 师生 关 系 自然 变得 更 出相应的调整 , 帮助学生加 深对所 学知识 的认 识 , 有 利于教 师对课 堂情 况 融洽。
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连接中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桥梁。
近年来,高职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高职院校逐步兴起,教学工作也不断创新改善。
但是,目前高职教育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下面简单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强调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各自所在领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机构。
因此,应该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实践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学生去实际操作,掌握职业技能和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素养提升。
同时,建立良好的实践基地和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职业世界,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注重学生主体性,加强个性化教育高职教育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在学习期间他们已经接触到了大量的实践内容,这一点与本科生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性,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职业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
可以采用课程差异化、教材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等措施,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完全的学习和个性的职业发展计划。
三、引入互联网教育模式,打破教学传统模式互联网技术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资源,引入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大大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可以开设线上课程,提供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和选择。
同时,还可以采用互联网新技术来优化教学管理,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这也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教学过程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这是未来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在高职教育中,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至关重要。
教师是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只有教师有扎实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将这些知识和能力带给学生。
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及改革方向
浅谈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及改革方向摘要:我国、经济、文化等发展与世界发展接轨的现实背景下,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目前国际国内局势对现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客观分析,找出问题,寻求对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高职教育目前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2009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68所,在校生近8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
在今年611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高职学生有近300万。
但本科院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提高。
根据相关教育机构调查,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62%,高职毕业生的签约率略高一些,为64%。
一、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在人才培养活动中所构建的一种主观模型,它是主体在一种共同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人才发展预期目标而制定的可操作方式和手段。
这里主要结合当前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实际,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专业和课程设置陈旧,没有形成鲜明的高职教育特征高职教育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方面的突出特点。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是由如下三部分构成:一是由原来的职业中专、技工学校等升格而来;二是由原来的成人高等院校转制而来;三是近些年来新办的国有或民办的高职学院。
可见,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行政主管部门、企业或社会力量来主办,造成多方办学,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状态,使得学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学校规模效益不高;高职教育人才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现象。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讨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步与完善。
近年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热烈欢迎与积极回响。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意义及其实施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
1.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壁垒,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同时在实验室、实训基地中进行实践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项目驱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需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问题,提前适应社会需求,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符合社会需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操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更容易融入社会和就业市场。
2. 提升教育质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僵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3. 推动教育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推动了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
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中,学生通常会接受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在传统高职教育模式基础上,通过整合课程资源、拓宽教学方式、提高师资能力等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这种改革的背景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产业需求的变化,二是学生发展需求的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却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
这与当前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要求不符,因此高职教育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更加渴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对于学生、教师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务;对于社会来说,通过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
实施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
首先是课程设置方面,学校需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重新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设置实践课程的还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普及,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践知识的实际意义。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与策略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
然而,高职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过时、教学方式单一、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此,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多方面入手,探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与策略。
1.提升师资力量教师是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要想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师资力量显得尤为关键。
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通过聘请优秀的导师,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团队;其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最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更新教育教学内容高职教育课程与人才培养方向较为单一,缺乏更新与多元化。
因此,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更新教育教学内容。
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包括内容的更新与多元化,将新兴的技术、观念和理论运用到教学中,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也要更多地关注现代科技与人文素质的融合,培养具备多种技术与人文素质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需求。
3.优化教学方式过去高职教育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而不是积极参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影响力。
因此,优化教学方式也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实践教育和社会实践。
4.实行弹性学制教育改革需要改变原有的机制,推动高职教育实行弹性学制。
采用弹性学制可以使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兴趣爱好、发展方向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解放学生的生命潜力。
总结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改革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如提升师资力量、更新教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以及实行弹性学制等,最终达到培养出更多具备新兴技术、人文素质、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人才。
高职教学模式现状及改革方向探析
效果不好 。
高等职业技术教 育既有 高等教育 的 属性 , 又有职 业教 育的属 性 , 以 , 所 既要
遵循普通高 等教 育的一般规律 ,也要体 现职业教育 的特殊要 求 ,还要研 究其与
二、改革高职教学 。提 高高职学生 的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 针对 以上 高职 教育 存在 的 问题 , 笔 者认为应从 以下 几个方面对高职教 学进
标是不一样 的 ,但我 国高 职教育 的管理
体系一直被纳入 普通高等教 育的框架 当 中 ,从而导致 高职教育和普 通高等教 育 极为相似 , 从教学计划 中的课程设置 、 教
( ) 重 理 论 忽 略 实践 的 现 象 比较 三 只
严 重
目前 ,许多高 职教育仍采用 传统 的 以讲授为 主的教学方式 。上课 时教师照 本宣科 ,不管 书本 上的知识是否 适应时
用性 较差 。这种教学方式根 本不 能满 足 学生对新 知识 的渴求 。枯燥 无味 的课 堂 教学 导致 学生上课情绪低 落 ,课堂气 氛
与社会 的实 际需求脱 节 ,而且 教材 的内
容 陈旧 , 没有 突出职业性和实 践性 , 使高 职 教学 背离 了实 际的生产 和就 业需 求 。
( 一)坚持企业参 与, 加强校企合作 高 职院校培养人才 的特点是绝大 多 数毕业 生走进企业单位 ,为企业提供 源
决定 了高 职在 办学模式 、 培养 目 、 标 培养
模式 、 教学 内容 、 课程 设置 、 师资 队伍建 设 、实践环节 等方 面都有 自己的要求 和
特 点 。这 些 将 通 过 教 育 的 中 心 环 节 — —
2024职业教育热点话题——“三教”改革
2024职业教育热点话题✅“三教”改革职业院校“三教”改革是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实施“三教”改革的基本共识,激发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三教”改革之中。
1.三教改革的理念2019年4月,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谢俐副司长撰文提出:“要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完善‘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引领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创新团队。
”这是职业教育领域首次出现“三教”改革的理念。
2.三教解决的问题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与产业、行业脱节,教材、教师、教法——“三教”无法与产业紧密对接,自发地适应产业的发展。
因此,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带动“三教”改革成为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深化亟待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优化改革环境;构筑校企合作共同体,明晰改革主线;彰显教师参与的主体价值,激发改革动力;校企联合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紧抓改革载体;打造理实互动课堂新生态,聚焦改革落地。
3.三教的核心思想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涉及教与学各环节的综合改革。
教师、教材、教法分别对应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核心问题。
抓住了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4.三教改革路径探索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而贯穿这项改革的主线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标是实现理实结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职业性、实用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在教师、教材和教法三者之间,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教法(或教学模式)是改革的路径,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去实现。
高职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高职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更为实用的课程设置和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教学方式,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我国高职教育在近些年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包括教学理念落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师资队伍短缺等。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高职教育的改革,引导其朝着更加适合时代和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均以纯理论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实际技能的培养。
在新时代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经验来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也需要通过职业导航和就业指导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职业教育类和技能型培训两种。
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
因此,我们可以将实习和实践环节重视起来,并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加实际、有效的职业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三、师资队伍的优化师资力量是高职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当前,高职教育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缺乏更加专业的教学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招聘和培养高水平的教育专家和教师,提高高职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需要更加精细化地分工,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育。
四、课程设置的创新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遍缺乏新意,往往沿袭传统的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我们需要更加充分地考虑市场需求,引进更加有实战意义的课程,提升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培养质量。
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跨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面。
五、国际化的发展高职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化的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竞争力的人才。
同时,在国际交流和学术合作方面,也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023年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2023年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2023 年,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将经历一个重要的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高职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符合社会与行业的需求。
在 2023 年,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实践型人才。
实践能力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强化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革命性的,能够为行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因此,高职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3. 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未来的职业环境也将发生变化,因此,高职教育应该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让他们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
二、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方面,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倡主动学习和学习者中心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在 2023 年应该采用科技和智能化手段,将教学形式转变为一种互动、开放的方式。
1. 翻转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应该采用翻转教学模式,即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翻转,采用在线教育、微课、课外阅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 个性化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资源和支持,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
在2023 年,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 新兴科技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应该关注新兴科技领域的发展,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和趋势纳入教学内容中。
2. 实用技能与创意融合。
高职教育应该将实用技能和创意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广泛、更开放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对于行业的洞察和理解。
“审时度势”下高职院校的教改模式
“审时度势”下高职院校的教改模式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着大量具备实用技能的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陈旧等。
如何审时度势地进行教改,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成为摆在教育界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审时度势”下高职院校的教改模式展开探讨,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随之而来。
高职院校教改模式的不适应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发展的进步。
如何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摸索适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教改模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教改的需求和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才能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为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3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教改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深入研究审时度势下的高职院校教改模式,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高职院校教改的深入发展。
当前社会和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要求高职院校教育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研究高职院校教改的重要性在于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与社会接轨,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高职院校教改模式的研究也将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深入分析“审时度势”下的高职院校教改模式,可以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不同高职院校的教改方法和策略,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教学改革的“四个融合”
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教学改革的“四个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教育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教学改革需要进行“四个融合”,即理论与实践融合、学校与企业融合、专业与行业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以此来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一、理论与实践融合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统的高职教育存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分离的现象,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
高职教育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这就需要学校强化对实习实训的组织和指导,建立健全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需求,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学校与企业融合学校与企业是高职教育的两个重要主体,学校与企业的融合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着找工作难、用工难的问题。
高职教育需要进行学校与企业的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让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这就需要学校积极开展产教合作项目,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开设企业实训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企业输送符合要求的技术型人才。
三、专业与行业融合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学校开设的专业和实际用工市场的需求存在偏差,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的需求。
高职百万扩招政策下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高职百万扩招政策下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高职院校逐渐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
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高职百万扩招政策更是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职百万扩招带来的不仅仅是规模的增长,更是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新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就高职百万扩招政策下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高职百万扩招政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现状高职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高职教育规模快速扩大,招生人数大幅增加。
与此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以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高职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授课和学生听课为主。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缺乏交互和互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 教学内容滞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缺乏前沿、实用性和综合性。
2. 学生知识储备不足,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和技能的传授,但缺乏对学生实际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高职院校急需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高职百万扩招政策下,我们可以探索如下几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1.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通过引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 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以项目为支撑的教学模式。
通过开展跨学科或课程整合的项目教学,围绕实际问题或项目,让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地合作、创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智慧教育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智慧教育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智慧教育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通过应用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
学效果的教育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
而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具备实际技能的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智慧教育在高职课堂教学改
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传统的高职
课堂教学模式存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智慧教育的运用可以解决
这些问题,通过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智慧教育可以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学生需要有足
够的实际案例和教材支持。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接触到最新的实际案例和行业动态。
而智慧教育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取最新的行业资讯和实践案例,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
到行业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智慧教育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高职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课堂
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的讲解和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智慧教育可以通过虚拟实验、模拟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提高学
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智慧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智慧教育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等方式,
将学习内容变得有趣和可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智慧教育还可以通过学习管理系统
等工具,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智慧教育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智慧教育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进步,智慧教育正在逐渐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智慧教育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模式,旨在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对智慧教育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进行研究和探讨。
智慧教育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高职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培养,而智慧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通过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智慧教育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的高职课堂教学评价多依赖于考试和笔试,评价结果单一且有限。
而智慧教育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监控和记录,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学生也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进行自我评价和学习反思,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这种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智慧教育可以提供更加开放的学习资源和平台。
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是职业化和实践性强,然而传统的教材和资源往往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和职业技能的需求。
智慧教育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整合和共享各种学习资源,例如网络教程、实验模拟和案例分析等,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和实践。
智慧教育也可以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这样的开放学习资源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智慧教育可以促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传统的高职课堂教学存在着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智慧教育则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项目教学法是目前职业院校被广泛提倡并推崇的教学模式。
将项目教学法贯穿于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环节中,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从而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建立起直接关系。
项目教学法教学活动实践能力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1.高职教育的定位关于高职教育的定位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
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根本任务已基本形成一定的共识,高职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归纳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
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应是其一大特色,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应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按照本课程的知识理论结构组织教学,把知识技能按章节分述,学生由浅入深,一点一点地逐步掌握知识技能,然后再将这些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
(1)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①内容系统,针对性强,效率高传统教学在讲授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因题而异,采用设问、提问、讨论、启发、例题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让学生从中慢慢地品味和细细地咀嚼,从而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培养学生能力。
②具备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讲授时,面对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和学生进行人性化交流,然后可根据学生接受的情况随时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情况的把握,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不足①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
②教学过程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
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
3.项目教学法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到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不可盲目地照本宣科。
项目教学法正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产生出来的。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完成一项实际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主要表现为三大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知识点”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1)项目教学法的优势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职业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主题与实际生产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的主题与内容往往来自真实的工作情境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这样的教学内容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很大区别,是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来解决问题。
这样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项目教学法的内容,做到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概括地了解所学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了解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整个职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能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自己胜任工作的能力。
②融洽了师生关系,提升了教学素质和水平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是项目实施的主体,以项目为载体,教师更多地像朋友像长辈一样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像咨询者一样提供信息,像裁判员一样给出专家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成长,师生关系自然变得更融洽。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要求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求有丰富的实践指导能力。
通过项目教学实施,为教师岗位胜任提供了锻炼机会,在引导、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推动自身理论与科研水平的提升,在项目组织、协调、示范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项目开发与管理经验。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践1.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项目设计脱离实际、项目设计缺乏多层次教师在最初设计项目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项目是否涵盖要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而对项目是否切合当前生产和生活实际考虑不多,这样的项目往往难于激发学生的开发兴趣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设计的项目通常都是基于同一层次,内容统一。
这样的项目往往导致部分能力差的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无法顺利解决问题,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不能掌握有关知识和技术,最终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教师知识缺乏更新,缺乏企业经验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大量的高科技产品迅速进入各个生产和生活领域,项目教学法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加强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积极了解相邻学科、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由于项目教学是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来设计项目组织教学。
要求教师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
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大多缺乏企业经验,这就导致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不能按照企业项目开发实际去引导学生,设计的项目也脱离企业实际需求,更难以营造企业实际环境,实施“教学工厂”培养模式。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科学合理确定项目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前提;合理制订项目计划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关键;认真组织项目实施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重点,认真检查评估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保证。
高职教育侧重培养的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专业教学中应该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瞄准企业行业确定的专业定位,以专业链对接岗位链为导向,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体系的规划和设计,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制定项目。
其次,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逐步建设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体系,不断完善校本教材内容。
项目教学法的开展,势必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传统以学科知识为主线,以传授为教学方式的教材不再适应项目教学法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借助行业企业之力,开发和编写一整套具有职业和企业岗位特点的教材。
该教材在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及融合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同时,吸收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第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项目教学法能否顺利开展的保障。
同时加强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间的合作,形成项目课程开发团队。
最后,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必须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了解企业对学校教学的要求。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四、小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要是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培养初、中级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的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的实践性,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有利于把教学、科研、实践联系在一起。
应注意的是项目教学虽然有别于传统教学,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李春华.职业技术教育自动化类课程教学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3]吴泳玲.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2,(4).[4]陶双双.项目教学法应用中的体会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5]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d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