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油污水分离装置的操作实验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油水分离器操作指导书

油水分离器操作指导书

2m³/h含油污水处理装置操作规程●系统操作说明1处理前的准备●系统检查。

从进水口开始,依次检查处理系统中的泵、阀、设备、管线是否完好;依次检查系统中的仪表、电器、接地等线连接是否完好。

●泵的检测。

给泵内注满清水,然后点动泵几次,观察泵能否正常运转。

严禁无水启动泵。

2运行操作规程1)启动准备●确认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油污水分离装置控制箱面板上手动/自动选择开关指示到手动状态(本设备无自动功能)●设备的注水:注意:设备首次运行或者设备长期停用再次使用时,均需排净设备内部的残留液体,寻找现场清水水源进行设备运行前的先期注水。

打开阀门V1.V2及排油出水管上的取样口,然后分别打开V11.V12.V13,启动单螺杆泵,给一级罐,二级罐,三级罐住清水。

观察取样口,每次有清水溢出时就关闭相应的阀( V11.V12.V13),当三级罐也注满清水后,停单螺杆泵P01,关闭取样口并确认阀门V1,V2,V11,V12,V13已关闭,注水程序完毕。

●破乳装置启动前准备。

使用前应确认管路中各阀门都在关闭状态,各管路、管件连接正常,无脱落,将事先调好的药液加入容量桶,调节流量计流量,以达到最佳加药量。

注意:1.工作过程中,桶底不得有沉淀物,至少每月清理一次,否则会影响计量的流量。

2.流量计的流量在出厂前已调好,正常情况下不用调节。

2)启动运行●系统正常运行。

开启阀门V1,V2,V5,V17,V19,V21,将油污水分离装置控制箱面板上手动/自动选择开关切换到手动位置。

启动单螺杆泵P01,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观察油污水分离装置各罐体上的压力表读数,以防压力过大(正常为0.15Mpa)损害装置。

当来水水质较好时,V17关闭,V18开启,将第三级吸附材料短路。

●注意:在系统正常进行污水处理时,应保持其他阀门处于常闭状态。

●过程要求。

污水处理系统正常工作时,操作人员应进行现场巡视,观察泵、压力表、电器等是否正常。

严禁脱岗。

实验六萃取、分液及含油废水的破乳(一)、萃取、分液

实验六萃取、分液及含油废水的破乳(一)、萃取、分液

实验六萃取、分液及含油废水的破乳一、目的要求1、掌握萃取、分液及破乳的原理2、掌握萃取、分液及破乳实验的操作方法。

3、用四氯化碳萃取出碘水中的碘。

(一)、萃取、分液一、原理1、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

用来提取溶质的那种溶剂叫萃取剂。

2、分液就是把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萃取与分液一向都是配合使用的。

3、萃取剂的选择(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大。

(2)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3)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反应。

二、仪器药品1、仪器:分液漏斗、10ml量筒。

2、药品:四氯化碳、碘水。

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检漏使用漏斗前要检验漏斗是否漏水。

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看活塞处是否漏水。

如果不漏,塞好塞子,用右手握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

如果不漏水,就可以用来进行萃取。

2、加液,加萃取剂,振荡取10ml饱和碘水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注意玻璃塞上的小槽不能对准漏斗颈部的圆孔,振荡。

刚开始时勤放气,后面放气频率可降低,之后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注意:①加入液体的总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②振荡过程中要注意放气。

3、静置分层静置后漏斗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下层为紫红色,这一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因为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说明碘水中的碘已经被萃取到四氯化碳中了,达到了碘和水分离的目的,这就是萃取。

4、分液。

①将玻璃塞上的小槽对准漏斗颈部的圆孔,再将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注意拧开活塞的操作,而且漏斗下端口要紧靠烧杯壁。

②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而不是从下口放出,这是为了防止上层液体混带有下层液体。

(二)、破乳一、原理当油和水相混,又有乳化剂存在,乳化剂会在油滴与水滴表面上形成一层稳定的薄膜,这时油和水就不会分层,而呈一种不透明的乳状液。

水油分离实验的原理

水油分离实验的原理

水油分离实验的原理
水油分离实验主要基于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在静置一定时间后会自
然分层。

一般而言,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因此在容器中加入油和水后,静置一定时间后油会向上浮起上层,水则会沉于下层。

在实际应用中,水油分离实验的原理可以用于油污水的处理。

通过将
含油污水倒入油池中静置一段时间,待油浮于污水表面并形成一定厚度的
油层时,就可使用油层刮油器将油层抽离。

这样的油污水就得以完成初步
的处理工作,达到清洁污水的目的。

同时,水油分离实验也可用于测定油品的密度和纯度。

此时只需将待
测油品倒入容器中,静置一定时间后读取销量管或水银管中液位的高度即
可得知油品的密度。

但由于油品内通常存在杂质,因此在实际测量中还需
要采用纯度试验等其他方法来综合评估其质量。

油田污水处理、分注、测试工艺技术培训讲义

油田污水处理、分注、测试工艺技术培训讲义

油田污水处理、分注、测试工艺技术培训讲义一、引言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包括采油液、坑水、注水液等,含有大量的油脂、悬浮物、含盐物质等污染物。

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严重影响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二、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技术1. 沉淀工艺沉淀是最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等,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凝聚沉降,从而实现去除的目的。

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去除物理性污染物,但对于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2. 活性炭吸附工艺活性炭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去除油脂、气味等有机物质。

该工艺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污水通过活性炭床层,使有机物质附着在活性炭表面,从而实现去除。

该工艺处理效果好,但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

3.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转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曝气生物滤池(BAF)、生物接触氧化池(BCOD)、活性污泥法等。

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能够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等溶解性污染物,但对操作要求较高。

4. 膜分离工艺膜分离工艺采用滤膜的方法,将污水中的水分和固体分离,从而实现去除有机物、油脂等的目的。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微滤、超滤、反渗透等。

膜分离工艺处理效果好,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水质,但操作复杂,维护成本较高。

三、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分注技术油田污水处理后,产生的处理水可以分为可回用和不可回用的两类。

可回用的处理水可以经过进一步处理后用于油田注水、绿化灌溉等,而不可回用的处理水则需要进行安全无害的处理和处置。

因此,分注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分注标准根据不同的地方要求和环境标准,对处理水进行分类,分别确定可回用处理水和不可回用处理水的标准。

常见的分注标准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等指标。

油水分离器操作说明

油水分离器操作说明

油水分离器操作说明书Operation Instruction to Oil-Water Separator一、概述SummarizeYSF型油水分离组合装置是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针对陆域含油废水特性设计的一种新颖油水分离装置,采用了多项油水分离的最新成果,可以适用于不含表面活性剂的各类机油、柴油、润滑油、动植物油等油品的含油废水处理,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管理维修简便,能耗低,分离效率高等特点。

处理后出水的含油量能有效地控制在5mg/L以下,可直接排放或适当回用,分离出的废油也可回收利用,因此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YSF type oil-water separator combiner, one of latest oil-water separating device, which has been designed in the light of oiled wastewater’s characteristic by No. 9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ip Industry Parent Company of China and has adopted many latest oil-water separating research results, is suit for many kinds of oiled wastewater treatment such as machine oil, diesel oil, lubricating oil and tallow, vegetable tallow. And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compact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low consumption, high separating effect etc. So, the oil percentage of effluent by treatment can be up to down 5mg/L effectively and may directly discharge or reuse properly, also, the removal oil can reuse. Thereby above, it is indicative that it has upstanding technical economical benefits at aspects of energy and water sav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本装置采用简便、低运行耗费的全物理法处理工艺。

幼儿园中班科学水油分离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水油分离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水油分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主题为《水油分离》。

内容涉及了解水和油的特性、观察水油分离的现象、探索分离的原因,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水和油的基本特性,明白水油分离的现象及其成因。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通过有趣的实验和互动,增强幼儿的实践操作经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水油分离的现象,并深入理解其原因。

难点:使幼儿能够将水油分离的原理应用于日常生活,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材料(水和油、透明容器、搅拌棒)、教学课件、卡片。

学具:每个幼儿一个透明容器、一张教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引导幼儿思考植物生长需要什么。

2. 知识讲解:利用课件展示水和油的图片,简单介绍它们的特性。

3. 实验操作: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油分离的现象。

4. 原因探讨:引导幼儿用搅拌棒搅拌水和油,分析水油分离的成因。

5. 知识巩固:通过教学卡片,帮助幼儿复习水油分离的现象和原因。

6. 生活应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水油分离的例子,与家长一起记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水油分离1. 水油分离现象2. 水油分离原因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在生活中寻找水油分离的实例,并用卡片记录。

答案:例如,炒菜时锅里的油水分离,洗碗时碗里的水油分离等。

八、教学反思与拓展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验和互动,幼儿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水油分离的知识。

在实验操作环节,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的指导,确保他们能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其他物质分离的现象,如固液分离、气液分离等,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含油污水处理课堂PPT

含油污水处理课堂PPT

粒状滤料过滤 器:耐冲击能 力强、被污染 后滤料反洗再 生容易,缺点 是滤速低、反 冲洗强度大、 过滤精度低, 出水粒径中值 在2um以上, 适合于作粗滤 。
纤维束 纤维球
纤维滤 料过滤 器:过 滤精度 高,缺 点是易 被污染 ,反洗 较为困 难。
金属膜过滤器 管式膜过滤器
各种滤芯
膜过滤器: 过滤精度高 、粒径控制 比较稳定, 恢复性能容 易;
28
二、分注工艺技术
封隔器分类
支撑式封隔器
▪ 概念:以井底或其它的支撑卡瓦为支点,加压一定管柱重量来 座封的封隔器。
▪结构原理:中心管、胶筒、压缩套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卡瓦封隔器或支撑 卡瓦配套使用。
29
二、分注工艺技术
水力扩张式封隔器
封隔器分类
▪ 概念:靠油管内加液压迫使胶筒向外膨胀,密封油套环空。 ▪结构原理:中心管、扩张胶筒、滑套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在井下工作时必须与节流器配套使用。
14
一、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
三段式污水处理流程
除油
混凝沉降
压力过滤
自 斜板 粗 气 旋



深层过滤
表面过滤
然 (管) 粒 浮 流



重 除油 化( 除 除



力 工艺 聚 油 油


混 粒状
纤维 滤芯 滤网 无机 有机

结) 工 工


凝 滤料
滤料 网、布 金属 膜

油 工
除 艺艺



中 的
剂 相
核桃壳、石 英砂、金刚 砂、磁铁矿

幼儿园中班科学水油分离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水油分离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水油分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第三节“奇妙的分离——水油分离”。

主要内容为让幼儿了解水和油的性质,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探索水油分离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和油的基本性质,知道水油分离的原因。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水油分离的现象。

难点:让幼儿理解水油分离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油、水、搅拌棒等)、PPT、黑板。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入:“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油和水混合在一起,但它们并不融合呢?”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讲解水的性质、油的性质以及它们混合后的现象。

让幼儿初步了解水油分离的概念。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进行水油分离实验,边操作边讲解,让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油和水的变化。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油分离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液体。

(2)油的性质:无色、有味道、透明、液体。

(3)水油分离现象:油和水混合后,油浮在水面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洗涤剂,看看它们是否能与水混合,为什么?2. 答案:洗涤剂能与水混合,因为洗涤剂分子中含有亲水基团,能与水分子相互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观察到了水油分离的现象,但在讲解水油分离原因时,可能有些幼儿还不能完全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水油分离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环保问题,如洗涤剂对水环境的影响。

中班水油分离幼儿园科学教案及反思

中班水油分离幼儿园科学教案及反思

中班水油分离幼儿园科学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质世界》第三节《水油分离》。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水和油的性质,探究水油分离现象,理解生活中水油分离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和油的基本性质,能够辨别它们。

2. 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水油分离现象。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油分离现象的理解。

教学重点:水和油性质的认知,实验操作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玻璃瓶、色素、油、水、漏斗等),PPT。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水油分离现象(如:洗手时的肥皂泡、油水混合的菜肴等),引导幼儿关注并讨论这些现象。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讲解水和油的性质,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特点。

3. 实验探究(1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水油混合后的现象。

(2)引导幼儿通过漏斗将混合的油水分离,并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5分钟)结合实验过程,讲解水油分离的原理。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油分离2. 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液体。

(2)油的性质:黄色、有味、不透明、液体。

(3)水油分离现象:油水混合后,油浮在水面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水油分离现象,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洗手时,肥皂泡在水中形成,肥皂泡破灭后,肥皂水与水分离。

炒菜时,油与菜混合,加热后,油与菜分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水油分离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厨房,观察生活中的水油分离现象。

(2)开展科学活动,让幼儿探究其他物质的水油分离现象。

酒店油水分离器 操作流程

酒店油水分离器 操作流程

油水分离器使用方法如下:
工具/材料:油水分离器、管路、阀门。

1、首先,油水分离器应当安装在距离被净化物质较近的地方,尽量减少管道中的压力损失。

2、排放油水的管道也要尽量缩短,油污槽尽量靠近装置,应低于装置。

3、设备前应设置初级过滤器,防止大颗粒杂质对油水分离器造成伤害。

4、设备正式使用前,一定要接好所有关路,关闭排污阀。

5、开机前要确认电机旋向是否正确,如果旋向错误,要及时调整线序。

6、设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观察是否有油污从排污口流出即可。

含油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含油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含油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含油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是指处理含有油类物质的废水的步骤和方法。

由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水经常含有油,如果不加处理就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需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维护生态平衡。

一、污水的收集与净化油污水的收集是指对含有油污染物的废水进行集中收集,并加以初步的处理。

首先要保证油污水的收集设施的正常运行,收集设施的材料一般采用玻璃钢或者其他化学纤维材料制成,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油污水收集设施中的污泥和油脂要进行定期清理和处理,以便保证后期的处理效果和处理质量。

清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例如在清理污泥时要带好防护用品,避免物品和化学物给人身体带来的伤害。

二、油水分离技术油污水经过上一步骤的初步处理后,需要将水中油分离出来。

油水分离技术是将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将油类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这是使废水符合环境排放标准的基础。

油水分离设备主要有沉淀池、空气浮选池、RO系统等。

三、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通过对废水进行生物菌的降解处理,使含有油类污染物的水体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接触氧化法、生物过滤法、活性污泥法等。

四、深度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包括吸附、超滤、反渗透等。

这种技术可以去除生物处理不能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使其水质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五、净水技术净化技术是指将深度处理后的水经过膜过滤、消毒杀菌等处理后再次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

净化技术主要有紫外线灭菌法、臭氧消毒法等。

六、设施的维护保养设施是污水处理的基础,如果设施损坏或者不正常使用,会导致废水处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对于所有的设施都要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复,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并保证废水的处理质量。

总之,严格执行含油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对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维护至关重要。

除了以上的步骤,我们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产,减少废水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含油废水形态组分分析及去除

含油废水形态组分分析及去除
测量 以四氯化碳为参比液,用红外测油仪测定萃取液的吸光度,并记录相应水样的油含量(单位mg/L)。 附:红外测油仪的操作规程说明见墙面展板。
实验结果整理 绘制标准曲线。 计算水样中油的浓度: 式中: ρ—由标准曲线查得的相应的油浓度,mg/L; V1—被测水样体积,mL; V2— 四氯化碳定容的体积,mL。
8
收峰强度与水中油含量成正比。
9
红外测油仪
实验仪器设备及器皿 红外测油仪。 自制的除油装置。 50mL容量瓶。 四氯化碳萃取器 250mL分液漏斗等。
(1+1)硫酸。
四氯化碳(萃取用)。
无水硫酸钠(马弗炉中300℃烘1h,冷却后 装瓶) 。
02
氯化钠(破乳用)。
实验试剂
.标准曲线的绘制(略)
吸取油标准溶液0.20、0.50、1.00、2.00mL 、
取水样 取原水样和反应后水样各200mL。
称破乳剂 称4g氯化钠于分液漏斗中。
继续萃取 重复萃取重复步骤(4)两次。
1
2
3
4
5
6
01
04
02
03
萃取液均放入50mL烧杯中。
过滤 在漏斗的滤纸上加入无水硫酸钠,将四氯化碳萃取液滤入50mL容量瓶中。
定容 用四氯化碳液定容至50m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萃取后的有机相为什么要用无水硫酸钠脱水?
根据除油前后的测得的油含量,计算除油率?
实验结果讨论
1
样本时,由于样本分子结构不同,在不同波长处产生有选
2
择性的吸收,可得到样品的特征吸收曲线,即红外吸收光
3
谱。以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判断或鉴别样本的结
4
构,以特征吸收峰强度来测定样本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

水油分离教学设计

水油分离教学设计

水油分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水油分离实验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水油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水油分离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3. 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前期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长颈漏斗、锥形瓶、滤纸等。

(2)准备实验用品:水和食用油。

2. 实验步骤:(1)将长颈漏斗安放于烧杯中,漏斗口向下,用滤纸折叠贴合漏斗内壁。

(2)将食用油倒入漏斗中,不要溢出。

(3)缓慢倒入一定量的水,持续观察油水分界面。

(4)观察并记录漏斗中油水分离情况,包括颜色、透明度等。

(5)经过一段时间后,记录水油分离的结果。

3. 实验结果及讨论:(1)观察结果: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观察到水和油相分离的情况,油层浮在水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分界面。

(2)分析原因:根据油和水的密度不同,且不相溶特性,使得它们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分层。

(3)进一步讨论:学生可以讨论油和水分离的应用,如生活中常见的油水分离装置,如油污水处理装置,以及工业中的油水分离技术等。

4. 实验总结:(1)总结实验过程:学生可以回顾实验步骤及操作过程,检查操作是否正确,原因是否合理。

(2)总结实验结果:学生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说明水油分离的现象和原理。

(3)总结实验经验:学生可以总结实验经验,包括如何准确操作实验器材、注意事项等。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合作,相互讨论并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3. 观察记录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的能力。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并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结果、实验讨论等,评价学生实验和思考能力。

油水分离

油水分离

油水分离一含油废水中油的存在形式含油废水的来源很多,但一般都是水包油(O/W)的分散体系。

其分散的状态与油、乳化剂、水的性质及其生成条件有关,一般认为主要是以漂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等4种状态存在。

(1)漂浮油进入水体的油通常大部分以飘浮油形式存在,这种油的粒径较大,一般大于100微米,占含油量的70%~80%,静置后能较快上浮,铺展在污水表面形成油膜或油层连续相,用一般重力分离设备即能去除。

(2)分散油分散油以小油滴形状悬浮分散在污水中,油滴粒径在25~100微米之间。

当油表面存在电荷或受到机械外力时,油滴较为稳定,反之分散相的油滴则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聚并成较大的油珠上浮到水面,这一状态的油也较易除去。

(3)乳化油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得原本是非极性憎水型的油滴变成了带负电荷的胶核。

由于极性的影响和表面能的作用,带负电荷油滴胶核吸附水中带正电荷离子或极性水分子形成胶体双电层结构。

这些油珠外面包有弹性的、有一定厚的双电层,与彼此所带的同性电荷相互排斥,阻止了油滴间相互碰撞并大,使油滴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于水中,油滴粒径在0.1~25微米之间,在水中呈乳浊状或乳化状。

(4)溶解油粒径在几个纳米以下的超细油滴,以分子状态或化学状态分散于水相中,油和水形成均相体系,非常稳定,用一般的物理方法无法去除。

但由于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5~15 mg/L),所以在水中的比例仅约为0.5%。

二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含油废水的处理技术及分离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油分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处理要求。

油水分离的原理主要有四种:重力法、吸附法、过滤法、粗粒化法。

Ⅰ、重力原理分离技术(1)重力法重力法是利用斯托克斯原理,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在静止或流动状态下实现油珠、悬浮物与水分离。

分散在水中的油珠在浮力作用下缓慢上浮、分层,油珠上浮速度取决于油珠颗粒的大小,油与水的密度差,流动状态及流体的粘度。

重力分离法的特点是:能接受任何浓度的含油废水,同时除去大量的污油和悬浮固体等杂质,但仅通过重力法处理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

实验六油污水分离装置的操作实验

实验六油污水分离装置的操作实验
避免溢油,集油室还装有液压计。
当船舶在低温海域或港口 时,为了避免集油室的油 凝渣,在油水分离器的顶 部装有电加热器,电加热 器由温度调节器自动控制, 控制范围为5℃—45℃。
为了避免管道堵塞,在装
置的进口管路上还装有安 全阀,安全阀的调整压力 为0.26Mpa.
放气考克 铭牌
净水出口 净水排出阀 一级放残阀
⑷当污水柜无水时,为防止装置空转,进水管装有一真空压力控制 器,当真空压力表读数升至0.06Mpa时,该装置自动停机。本实验室 装置没有安装真空压力表,故11号端子和12号端子短接。 ⑸当油份浓度计检测的油份浓度超过15mg/l时,油份浓度计(GQS) 动作,触头P闭合,控制箱内中间继电器K3通电吸合,回油电磁阀通 电开启,使不合格的含油污水重新进入装置进行循环分离。 5.OCD-1型油份浓度计测量原理简介
安全阀 取样考克 放气考克 往复泵 二级放残阀
电极 液位计 控制箱 电磁阀
压力表
手动排油阀 污油出口
3.装置的系统组成 如图20—3,本装置所用泵为活塞 泵,将舱底水打入油水分离器内。 装置还装有OCD—1型油份浓度监 测计,用于监测油分离器排出水
图4—1 油水分离器内部结构
的含油份浓度,当含油份浓度高于15PPM时,电磁阀自动打开,将 水排至舱底,而不排到舷外。
(本实验室没有安装蒸汽系统)。温度控制器的上下限值可根据
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当液位继电器K4处于自动排油状态时,
防虹管
放气考克
压力表
电极
电加热器 液位计
控制箱
电磁阀 油份浓度计
防残阀
滤器
至舱低
净水

安全阀



截止阀
电磁阀

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原理

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原理

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原理含油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用于处理含油污水的设备,它能够有效地将污水中的油类物质去除,达到环境保护标准。

含油污水通常包含石油、石油衍生物、润滑油等油类物质,这些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含油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艺步骤:预处理、分离、油品回收和水质净化。

这些步骤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地去除油类物质,并使水质得到净化。

首先进行的是预处理步骤。

预处理主要是对含油污水进行初步的处理,包括过滤、破乳、调节pH值等操作。

过滤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如泥土、纤维等,以减少后续处理的困难。

破乳是利用化学物质使胶体颗粒破裂,使其分散为较小的固体颗粒。

调节pH值是为了改变污水的酸碱度,以便后续的处理过程更加有效。

分离是含油污水处理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和浮选分离等。

重力分离是利用油水比重不同的原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使油类物质自然上浮至水面。

离心分离是利用离心力将油类物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通过不同的速度差异将二者分离。

浮选分离是通过引入一定的气泡,使油类物质附着在气泡上,实现分离。

这些分离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

油品回收是为了回收油类物质,以进行资源化利用。

在分离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油类物质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如蒸馏、溶剂萃取等。

蒸馏是利用油类物质的不同热分解温度,对其进行蒸馏分离,以得到不同纯度的油品。

溶剂萃取是利用溶剂将油类物质从混合溶液中提取出来,以获得高纯度的油品。

水质净化是为了使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净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吸附、生物降解、化学氧化等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残余物质。

吸附是将适量的吸附剂添加到污水中,使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与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并沉淀下来。

生物降解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化学氧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化学物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综上所述,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原理是通过预处理、分离、油品回收和水质净化等工艺步骤,能够有效地去除油类物质,达到环境保护标准。

油水分离机操作规程

油水分离机操作规程

油水分离机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为油水分离机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油水分离机的安全、高效运行。

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并遵守本规程。

2. 设备简介油水分离机是一种常用于将油和水分离的设备,主要由进料管道、离心机、沉淀池和排出管道等组成。

3. 操作前准备在操作油水分离机之前,操作人员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修;•确保设备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阻碍操作;•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关闭进料管道和排出管道的阀门。

4. 操作步骤4.1 打开设备•打开电源开关,并确认设备指示灯亮起;•打开进料管道的阀门,确保进料通畅;•打开排出管道的阀门,确保排出畅通。

4.2 调整参数•根据所需处理的油水比例,调整分离机的离心力和沉淀时间;•根据处理液体特性,调整分离机的转速和温度。

4.3 运行设备•按下启动按钮,启动离心机;•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定期检查分离机的滤网和沉淀池,确保无堵塞和堆积。

4.4 停止设备•关闭进料管道和排出管道的阀门;•按下停止按钮,停止离心机;•关闭电源开关。

5. 维护与保养5.1 日常维护•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周围环境,确保设备整洁;•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和仪表,确保正常工作;•定期更换滤网和清理沉淀池,防止堵塞和积存。

5.2 定期保养•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润滑、紧固螺栓、清洗等;•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和安全。

6. 安全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熟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设备并报告维修;•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设备参数,以免影响设备性能和安全。

7. 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油水分离机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前准备、操作步骤、维护与保养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分离油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免溢油,集油室还装有液压计。
当船舶在低温海域或港口 时,为了避免集油室的油 凝渣,在油水分离器的顶 部装有电加热器,电加热 器由温度调节器自动控制, 控制范围为5℃—45℃。
为了避免管道堵塞,在装
置的进口管路上还装有安 全阀,安全阀的调整压力 为0.26Mpa.
放气考克 铭牌
净水出口 净水排出阀 一级放残阀
安全阀 取样考克 放气考克 往复泵 二级放残阀
电极 液位计 控制箱 电磁阀
压力表
手动排油阀 污油出口
3.装置的系统组成 如图20—3,本装置所用泵为活塞 泵,将舱底水打入油水分离器内。 装置还装有OCD—1型油份浓度监 测计,用于监测油分离器排出水
图4—1 油水分离器内部结构
的含油份浓度,当含油份浓度高于15PPM时,电磁阀自动打开,将 水排至舱底,而不排到舷外。
(二)运行管理 1.检查各仪表的读数,是否正常;泵出口压力不准超负荷,安全阀 整定值0.26Mpa,排出管压力值应在0.05Mpa~0.1Mpa。如泵出口压力 值超过规定值,检查管路是否堵塞,如没有,则表明分离筒太脏, 应用清水冲洗或更换分离器滤芯,清洗分离器。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寒冷季节),污油粘度较大,应将控制箱上 加热开关打到自动位置,设定加热温度(最高不超过600C)。 3.经常开启排水管上取样考克,检查排水情况,取样时,开启取样 考克,让其先放1分钟左右,然后用取样瓶取样,取样瓶应用碱液或 肥皂水反复清洗干净,保证无油迹。 4.运行时应注意避免油水分离器超负荷运行,以防低分离效果。分 离器是否超负荷运行,可通过低位检验旋塞来检查(本实验装置没 有),当低位检验旋塞有油流出时,立即排油,如自动排油装置失 灵,改手动。本装置装有污油液位计,如油位到最低位时,应立即 排油。运行中,如出口取样,发现取样瓶内有油迹,表示油水分离 器已经污染,应立即停止工作并予以清洗。此外,还应注意泵的磨 损情况,如漏泄太大,应修复。对泵的吸入滤器应经常清洗。 5.当含油污水处理完毕后,将吸入口转到清水柜(此处为自来水), 连续运转15分钟,以冲洗装置,然后停泵,并关闭装置所有进出口 阀门,关闭加热装置(旋钮打到“手动”)。装置停止工作后,其 内部应充满清水,以备下次启动。
油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
6.启动泵向装置中泵入清水,油水分离器内的空气被排出。注意: 此时泵不准在无水状态下运转。
7.当放气考克出水时关闭放气考克。 8.关闭舷外水阀,把柱塞泵吸口转到吸舱底含油污水(此处为集水 井)。
9.打开排出阀,调节排出管上的压力调节阀,使筒内压力保持在 0.05-0.1Mpa。 10.将控制箱上排油开关放在自动位置上,排油指示灯熄灭,此时 排油电磁阀关闭。
滤器
至舱低
净水

安全阀



电磁阀
截止阀
压力调节阀 至舱底 取样考克
吸口滤器 舱底水
油收集箱
自动或手动温度控制功能自动停止加热,防止刚开机时因装置内无 水造成电加热器过热烧坏。
⑷当污水柜无水时,为防止装置空转,进水管装有一真空压力控制 器,当真空压力表读数升至0.06Mpa时,该装置自动停机。本实验室 装置没有安装真空压力表,故11号端子和12号端子短接。 ⑸当油份浓度计检测的油份浓度超过15mg/l时,油份浓度计(GQS) 动作,触头P闭合,控制箱内中间继电器K3通电吸合,回油电磁阀通 电开启,使不合格的含油污水重新进入装置进行循环分离。 5.OCD-1型油份浓度计测量原理简介
油份浓度计的光学采样系统是一种以红外光散射原理为基础的光
学系统,当光电原件发射的红外光穿过试样玻璃管内流动的样水时, 样水中的油粒子将对红外光产生散射。在试管的另一侧与光源同一 轴线位置上装有透射光检测器,与轴线成一定角度的位置上装有散 射光检测器。这些检测器的输出信号经电路处理后,一方面引向电 压比较器与预置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一旦输出信号大于基准电压, 两路报警电路就会被触发,面板上的报警指示灯发亮,两路继电器 释放;另一方面,电路处理后的信号通过输出端子,向外部提供模 拟电压信号。
4.装置的电器控制原理 如图20—4,本控制箱电源为三
相380V、50Hz交流电源,控制回 路的电压为交流220V及6.3V。 本控制箱有下列保护系统: ⑴电机主回路设有Q2、电加热器 主回路设有溶断器FU1、FU2,控 制回路设有溶断器FU3—FU5作短 路保护。 ⑵电机主回路设有热继电器FR作 过载保护。 本控制箱与油份浓度监测计相结
电机功率:0.55KW 泵吸入高度:5m 控 制 箱:交流:380V 50Hz 3Ф 排油方式:自动和手动 加热方式:电加热,功率2Kw 2.油水分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油水分离器的内部结构如图20—2所示,舱底污水经过泵进入油 水分离器顶部,然后切向进入斜板组,水中的油滴经过聚合、 上浮至斜板,最后上浮至装置顶部的集油室。经斜板组后的水 还含有微小油粒,这些油在进入第一级滤芯时进行粗粒化,粗 粒化的油上浮至顶部集油室。水进入第二级滤芯。在第二级滤 芯内,水中的极细小的油粒再进一步粗粒化,使水的含油量降 至15mg/L以下,然后排出舷外。在装置的顶部的集油室内装有 液位电极,当油位到达低位时,液位电极发出讯号,由电控箱 自动打开排油电磁阀,并发出排油信号,分离器内压力将油排 到油收集箱。当油位到达高位时,自动关闭排油电磁阀。为了
红外光源的波长的正确选择及光学系统的精心设计,使仪器对样 水中的油粒子呈很高的灵敏度,而对其中夹带的固体粒子或其它
可溶性成份不敏感,这就减少了油样的色度、浊度对仪器测量精确 度的影响。
二.水分离作业操作程序 (一)起动操作 1.检查泵的转向是否正确,并检查各仪表、仪器是否完好。 2.关闭装置上的各放泄阀。 3.打开装置上的各放气阀。 4.把柱塞泵吸入口管路转接到吸舷外水(此处为改接自来水)。 5.接通电源,将控制箱上的排油开关切换到“手动”位置上,此时, 排油信号灯亮,排
合对油水分离器进行控制,以使 分离后的水中含油量达到规定的 标准。
电气原理及操作如下:
图6—2 油水分离器内部结构
(本实验室没有安装蒸汽系统)。温度控制器的上下限值可根据 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当液位继电器K4处于自动排油状态时,
放气考管
控制箱
电磁阀 油份浓度计
防残阀
实验六 油污水分离装置的操作实验
一、实验内容
油污水分离装置的操作
二、实验要求 1.熟悉船用油水分离器的基本原理; 2.掌握油水分离器的操作步骤及油分浓度计的调整方法 3.掌握油水分离器的运行管理要点。 三、实验设备 1.油水分离器规格、型号 型 式:CYSC—1型油水分离器一台 处理能力:1m3/h 排放标准:<10P.P.M 工作压力:≤0.245Mpa 泵 型 式:电动柱塞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