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联动:构建基于融合的校本化教育科研新常态

合集下载

教学会议发言稿

教学会议发言稿

教学会议发言稿2021教学会议发言稿范文(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发言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发言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相信写发言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2021教学会议发言稿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会议发言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一年来,我校以建设“和美校园品质教育”为引领,以“质量、管理、作风提升”为抓手,强化质量意识,在今年中考中,高中升学人数、职业教育录取人数均创我校历史最高水平,继续保持全市乡镇第一名。

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

成绩来源于全校教职工的不懈的努力,更来源于制度的落实和管理的创新,具体做法如下:一、三课联动,提升学校品质学校全力抓好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三课联动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一)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通过研讨、培训、检查、评价等方式,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提升课程开设的质量。

贯彻地方课程的开设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每个课程体系都实行“主题引领,模块推进”的方式推进,目前我校已开发了生活实践类、乡土民俗类、学科拓展类三大系列14门课程,课程开发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注重自主参与、个性选择、实践体验,满足了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学生们的需要。

尝试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研究与实践,为我校学生发展注入了阳光和活力,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开展研训一体化课堂改革我校以教育局的“3443”课堂架构模式为理论依据,以我校构建的“一案三步”主体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托,构建了基于云平台下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深入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名师引领示范课、教师全员达标课”等课堂教学系列展示活动,研究各种课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同时通过开展“同课异构、观课、议课、磨课”等形式,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全力聚焦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真正实现了“让课堂成为一种研究”。

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现状分析
从研究文献看,最早提出“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 学体系的是大连艺术职业学院的曹屯裕教授及宁波城市 职业技术学院潘菊素研究员等。并在两所职业技术学院 进行了实施和验证。 随后其他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也进 行了参考和借鉴。但这一课题成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职 业技术学院的推广运用上。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运用较 少。 选择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对独立学院及我院财 务管理专业的办学现状,参考和借鉴这一研究成果,结 合我院实际情况构建“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两年来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并进一步 丰富了这一理论的发展。
“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的构建与研究
——以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为例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的内容 取得的成果展示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知 识面广、专业技能强,能够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 应用型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再结合学校两年前制定 了“七项改革方案”,我们在认真研究了改革方案后, 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以理论教学 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确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核 心地位。通过建立、完善专业、课程、校企结合的创 新协同机制,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并遵循“知识 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学 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特色。 来构建“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来保障学生 实践动手能力、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实施效果
实践教学方面更突出“中、短线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搭 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 “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实习基地实践→培训考证→专业社 团活动→就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突出应用能力和职业素 质的培养。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突破了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 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联办机制,创建“开放、集成、 高效”的外部协同机制。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 验室、共建实践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 形式,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 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 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和国外 ,变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三结合”的“大课堂 ”。

课程思政“一体两翼三联动”体系构建

课程思政“一体两翼三联动”体系构建

第41卷第1期2022年1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OFHARBnN UNnVERSnTYVoi.41Nc.1Doc.2022[文章编号]104—5856(2020)1—0139—03课程思政:“一体两翼三联动"体系构建徐晋华(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福建福州350007)[摘要]高校专业课教学应该自觉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与思F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要d"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尝试建立系统的、立体的立德育人体系架构。

文章阐述了"一体两翼三联动”立德树人体系的架构,以期全面落实课程思政。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人体系[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doji.3969/j.issn.104-5856.2020.1.03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1高校专业课教师应该自觉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目前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要坚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明确课程育人目标,重构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体现价值性、前沿性和时代性的教学内容,采用混合式、研究性、探讨式等先进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2以上的描述属于课程思政的理想状态,教育实践中,课程思政还存在一些显性或隐性的问题。

(一)“课程”与“思政”分离关于课程与思政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倾向。

一种认识倾向为:上好专业课程本身就是一种“课程思政”。

这种认识实质上夸大了社会科学类的专业课的思政元素的静态价值,忽略了教师的动态挖掘和呈现。

这种动态挖掘和呈现的缺席,会导致学生对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的感受停留于浮光掠影阶段。

《构建三级联动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构建三级联动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构建“三级联动”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曾宝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学校的创造性地实施,同样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如何既发挥教师的主管能动性,又使学校的课程管理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呢?多年的摸索我们构建起了“三级联动”的课程管理制度,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校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一、学校的统领管理1、对实施内容的管理——关注课程的整体设计(1)构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体系;每个学校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他校的特色,其核心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其次在于其课程的设置。

课程体现着不同的办学理念,不同的办学理念必然具有相应的课程设置。

校本课程开发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强化内功,提高人才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办学特色的根本途径。

我校以“科学+人文”为核心,构建了我校的校本课程“科学·人文实践活动课”简称“K·R实践活动课”。

该课程在实践中整合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少先队工作、社区公益劳动、科技与劳动等活动。

“科学+人文实践活动课”源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又注入了我校的“科学+人文”的特色。

目前,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体系已经构建,并在不断地完善,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

两大板块:科学、人文四大领域:科普知识教育科创劳技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文明习惯教育五大内容:科普实践活动科创实践活动传统文化实践文明习惯养成社区实践活动(2)设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级活动主题。

2、整体开发课程资源;(1)打造学校的校园环境打造学校的校园环境,使之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

近几年来,我校以体现人文精神,挖掘科学内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师生潜移默化的功能与作用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出发,探索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让我校的科学教育深入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努力打造学校的科学育人环境,营造科学教育的文化氛围,把科学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三级联动校本教研活动(3篇)

三级联动校本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校决定开展三级联动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丰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 加强校际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 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教育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等方面,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

2. 校际间教学观摩组织教师参加兄弟学校的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通过观摩、研讨,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3. 校本研修(1)教师读书分享会:教师分享自己阅读的教育教学书籍,交流读书心得,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2)教学案例分析: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典型案例,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学反思: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4. 教学研讨(1)学科组教研活动:各学科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研讨教育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年级组教研活动:年级组教师共同研讨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等问题,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四、活动实施1. 成立三级联动校本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与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3. 邀请专家、教师参与活动,确保活动质量。

4. 加强宣传,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活动成果1. 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2. 校际间合作取得实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 教师团队凝聚力增强,教研氛围浓厚。

三课联动之课程方案

三课联动之课程方案

南川中学三课联动之课程推进方案一、政策引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南川教发〔2018〕9号关于印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南川课改实验示范区三年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指出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成功创建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改实验示范区,推进全区教育内涵、特色、均衡、优质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校按照上述文件中对学校课程建设和学生培养方面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学生和谐发展奠基为根本任务,系统设计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努力建设适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理念我校以“建设学生和谐发展的课程”为课程理念,以重庆市教委提出的“卓越课堂”理念和南川区提出的“生长式卓越课堂”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和谐、个性、卓越发展为目标。

这里的“和谐发展”是融合了个性发展、卓越发展的和谐发展,是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卓越发展三者的统一。

其中,和谐发展是基本要求,是学生发展的基本阶段,个性发展、卓越发展是高级要求,是学生发展的高级阶段二、课程目标我校的课程建设以建设适合学生和谐、个性、卓越发展的课程为目标。

具体指学生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选课和课程学习,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卓越发展,使他们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自信的个体,成为勤学善学、个性鲜明的学习者,成为合格、优秀、卓越的现代公民。

三、课程结构为了实现和谐、个性、卓越发展的课程目标,我校课程分为和谐奠基课程与和谐发展课程两大类(如图)。

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刘文利
【期刊名称】《教育情报参考》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校本教研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伴随课程改革发展起来的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为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

校本教研以课程实施中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营造一种新型教研文化。

天津市河西区作为国家校本教研实验基地试验区,在近几年中,我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执著,对校本教研进行了深入地探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积累了鲜活的事例,同时,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经过理性的思考,构建起具有我区特色的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的校本教研模式,初步形成了区、片、校三级校本教研网络,为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推进和深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刘文利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6.3
【相关文献】
1.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J], 刘文利
2.关注农村学校,聚焦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校本教研水平——全区校本教研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侧记 [J],
3.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育品质——在浙江省第三届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 刘宝剑
4.以朴素的方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在浙江省首届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J], 柯孔标
5.“培训、教研、科研”造就新生代教师—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工作的思考 [J], 沈思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课”联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三课”联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三课”联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作者:张德广来源:《教育家》 2020年第2期文 | 张德广教师的专业素养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决定着教育教学效果,是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教师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一般包括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结构和教学效能感。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校办学品质,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坚持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三位一体”的学习、实践和研究,建立并实施“三课”联动机制。

坚持课程标准研究培养专家型教师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掌握是每位教师的必要工作,需系统有序地学习。

更新观念。

一是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

二是积极转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从“教学生学”到“带学生学”。

单元教学实践。

从注重学科内整合拓展到同时注重学科间整合,关注师生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重视教学设计的情境化、结构化和条件化,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基于标准的学习。

各学科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整体把握课程标准,同时进行具体拆解,从每节课的具体目标递进到每单元、每学期、每学年的目标,并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坚持课堂教学研究培养实践型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包括“教与学”的价值追求、“教与学”的内容和“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我校在实践中探索出“生动思维课堂”教学模型,形成“一二三四五”基本理念。

“一个中心”,即师生合作共赢,生命共同成长。

“两个原则”,即整体把握课程标准,突出学科本质;有效实施学案导学,关注学生实际获得。

“三维和谐”,即实现教学“价值追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三个维度的和谐发展。

“四个要素”,即着重把握情境、活动、问题、思维。

“五个环节”,即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展示评价、检测反馈。

模型的科学性体现在,它表达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符合课堂教学规律,契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实际收获。

模型的实践性体现在,它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后,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需要,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课一体化推进教研许颖

三课一体化推进教研许颖

三课一体化推进教研许颖摘要:1.三课一体化的含义与背景2.三课一体化的具体实施方式3.三课一体化对教研工作的影响4.三课一体化推进教研的案例分析5.三课一体化推进教研的未来展望正文:一、三课一体化的含义与背景三课一体化,即课程、课堂、课业三位一体,是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业评价三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源于我国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三课一体化的具体实施方式1.课程建设: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构建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的课程体系。

2.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有趣、高效。

3.课业评价: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课业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水平。

三、三课一体化对教研工作的影响1.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通过对课程、课堂、课业的深入研究,使教研工作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丰富教研工作的内容:三课一体化将课程、课堂、课业有机结合,为教研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研究内容和实践领域。

3.加强教研团队的协作:三课一体化要求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业评价三者相互促进,需要教研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协作和交流。

四、三课一体化推进教研的案例分析以某中学为例,通过实施三课一体化,学校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课业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教研团队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业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三课一体化推进教研的未来展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三课一体化将更加完善,为教研工作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课”联动,助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课”联动,助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课”联动,助力学校可持续发展作者:郭素双张利新刘智健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1年第01期围绕“课堂、课题、课程”联动,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研究和实践中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1.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学校进行以“走向深度学习”为主题的教师培训,明确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备课组为单位分阶段开展深度学习的专题研究。

第一阶段是学习研究阶段:备课组通过学习与交流三个问题,即何为深度学习、为何要深度学习、如何开展深度学习,把握深度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阶段是教学设计研究阶段:根据《朝阳区新课堂评价标准》、按照深度学习的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里,圍绕核心知识和能力由浅入深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问题主动探究,迁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阶段是课堂实践阶段:教师以说课、研究课等形式进行深度学习课例的交流分享,通过创设真情境引领学生真思考、真讨论、真学习,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能力、素养的大厦。

摒弃单向灌输,实施深度学习,把教的创造性交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性还给学生。

这不但提高了课堂实效和教学质量,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实践能力。

2.聚焦课题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倡导“教必研、研为教”,走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发展的道路。

学校的发展依赖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学校积极申请市级规划课题,备课组结合学情、教情申报子课题,结合学科特点确定研究内容。

组织教师梳理课题研究已有的工作成果,进一步分析课题研究的方向;学习阅读相关书籍,撰写读书笔记;邀请专家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从教学中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反思、调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3.开发特色课程,助推学校内涵发展结合学校初中学段特点和优势,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

三维联动教学模式

三维联动教学模式

三维联动教学模式
三维联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倡导积极的研究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不同的活动,以实现研究的目标。

这种教学模式倡导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使用多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以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维联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中心教学,它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以学生的研究认知特征为导向,以学生个体化发展成长为目标,以融合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学生的研究有效性。

三维联动教学模式着重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这意味着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材料,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与老师和同伴一起进行互动,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强自身的研究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

此外,三维联动教学模式还鼓励学生在研究中做出创新,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利用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能性,从而提高研究效率。

总之,三维联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激励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实现自身潜能,还有助于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三全联动,随堂课也精彩!_2

三全联动,随堂课也精彩!_2

三全联动,随堂课也精彩!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将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上得有声有色、有劲有效呢?我觉得关键是一个“动”字!就是通过教师的多动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三全联动”。

所谓“三全联动”,就是课堂上要做到:全感齐动(学生的眼、耳、手、口、脑、身体等同时全方位地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全员互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或集体交流,形成师生互动互助的立体化高速信息交流网,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让学生在合作中学!)全程变动(通过有序而变化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始终能饶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收获感和充实感,实现在建构中学!)大智无痕,大言至简。

有些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东西,看似简单,又常常做得很不到位。

下面就以由我辅导的一位实习生所上的一节计算课的二次教学对比(苏教版第四册86页的连续进位乘法)谈谈这方面的实践与体会。

片断一:(复习铺垫)[首次教学]1、师报10道口算题,让学生先写下题目,再一齐写结果,看谁算得最快!(如:6×7+45×8+23×4+52×9+3)然后让学生开火车汇报计算结果。

(汇报时,学生只说出了题目和结果,没说计算过程;其余学生默默地听。

说了几题后,部分学生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说话。

)2、师:小朋友们表现不错!老师这里还有几道题想考考你!39接近哪个整十数?(40)21呢?(20)谁还能像这样举个例子的?(师未做任何板书)生1:99接近哪个整百数?99接近100。

(老师未做及时评价)生2:9999接近几?……(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老师的要求!)[改进教学]1、在学生口算时,要求将第一步的积写在乘号的下面,再在等于号的后面写最后的得数。

开火车汇报口算结果时,只详说计算过程(如:六七四十二,42加4等于46),其余学生说“Yes”or“No”及时回应。

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 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 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研 究和 解 决教 学 实 践 中的现 实 问
题, 总结 和 提 升 教学 经 验 , 造 一 营
式, 要求将 立足 点放 在解决 课改 所
遇到 的实 际问题上 , 放在新 课程 理
种新型教研文化 。天津 市河西 区作
为 国家 校本 教研 实验基 地试 验 区 ,
生 全 面 发 展和 教 师专 业 素质 提 高
的 目的 。
念 与教 育 教 学实 践 结合 时产 生 的 新 困惑上 。正是这 种意 识 的确立 ,
使 改革 的 内 生机 制 在 学 校和 教 师 层 面 出现 , 也就 是说 学校和 教师 不 是“ 我改 ” 让 而是“ 要改 ” 我 。很多教 师将 日常教学 中 的一些 习 以为常 、 见怪 不 怪 的 教学 小现 象 作 为研 究 对 象 。例 如 : 何创设 宽松 、 如 民主 、 平等的课堂气 氛 ?如何创设 引发学 生主动提 问的情景 ?如何在 课堂上
维普资讯
麓教教科工动 学研研作 推 本三 、、 维 进教 联 校研 慧
一天 津市 河西 区教育 局

校 本 教研 是在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提 出的、 伴随课 程 改革发 展起 来 的

问题 ; 究的 问题 不 断积 累形成 体 研 系, 为科 研 提供 大 的 课题 , 升 科 提
网络 ,为 中学新 课程 改革 的启 动 、 推进 和 深 化 ,提 供 了强 有 力 的支 持, 奠定 了坚实 的基础 。

作 为推动 校本 教研 的主要 途径 , 多
方 拓 展 、 同联 动 , 助 学校 和 教 共 帮 师 将 校本 教研 理念 体 现 在 教 学 行
真正发挥小 组学习 的作用 ?如何做

三校教研联动简报

三校教研联动简报

三校教研联动简报
摘要:
1.教研联动的背景和意义
2.三校教研联动的具体内容
3.三校教研联动的成果和影响
正文:
一、教研联动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各个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教研联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方式,旨在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三校教研联动的具体内容
1.教学资源共享:三所学校通过相互交流,共享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习题等,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改革:三所学校共同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如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师队伍建设:三所学校加强教师队伍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学生交流互动:三所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如举办联谊活动、开展学生互访等,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三校教研联动的成果和影响
1.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三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队伍通过联合培训,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3.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通过交流互动,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良好的社会影响:三校教研联动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科技创新赋能_构筑智慧长青老龄教育新生态

科技创新赋能_构筑智慧长青老龄教育新生态

责编:梦 慈电话经验交流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社会全面变革,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发生。

21世纪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整体性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

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大规模的在线学习进一步加速了教育数字化变革进程,这也为老年教育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针对全市各级长青老龄大学体系化办学、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办学分散、数据不通、管理低效、资源封闭等问题,深圳市委老干部局、市长青老龄大学注重发挥深圳优势,突出科技赋能,将加强老龄大学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建设作为老干部教育融入和引领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构筑一流智慧长青老龄大学集群,推动新时代特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数字化为老年教育带来新动能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推动教学场景智慧化。

启动市长青老龄大学智慧化改造,建设包括教学系统、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人机互动系统在内的智慧校园网络;改造建成智慧教室36间,每间教室均配备一体机、高拍仪、智慧讲台、电子班牌等智能化教学设备,通过一键无感物联应用,打造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智能教学场景。

联合腾讯科技,开发在线直播教学系统,疫情期间指导全市各级长青老龄大学同步开展线上教学,确保不停课、不停学。

疫情结束回归校园后,率先探索依托智能教学场景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在校学员线下学习,在家学员线上接入,解除空间地域限制,同步互动、无缝衔接,实现线上线下无差别体验。

从传统办公到现代“智”理,推动学校治理智能化。

由市长青老龄大学牵头,推进“一体化”智慧教学教务平台建设,将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纳入信息平台,打通“教、学、测、评、管”通道,打造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文化相融合的数字服务体系。

目前,第一期已完成招生管理、学员管理、校园管理模块开发,第二期将整合现有四级办学信息建设资源,分阶段有序推进,打通或建设各分校信息平台,促进四级736所长青老龄大学数据联通、资源共享,实现全市老同志通过小程序或App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的目标。

落实“三课三评”实现“教·研·训”一体化

落实“三课三评”实现“教·研·训”一体化

落实“三课三评”实现“教·研·训”一体化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对“三课三评”工作的力度,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和培训也成为教育系统重点工作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三课三评”与“教·研·训”相结合,实现一体化发展,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课三评”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旨在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个课程,即学科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和兴趣拓展课程;三个评价,即学业评价、品德评价和素质评价。

而“教·研·训”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教学研究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如何将“三课三评”与“教·研·训”紧密结合,发挥协同效应,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在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上统一“三课三评”和“教·研·训”的要求。

加强学科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研究,促进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的融合,构建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

要通过教学研究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实现“三课三评”的目标。

要加强学校管理和教研团队建设,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研究和专业培训平台,推动“三课三评”与“教·研·训”的一体化发展。

在实践中,一些学校和地区已经探索出了一些较为行之有效的做法。

某中学建立了“课程开发与评价中心”,负责统筹“三课三评”和“教·研·训”的工作,并通过课程教学研究和专业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又如,某地区成立了“教师培训与发展中心”,通过建立教学研究平台和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实现“三课三评”与“教·研·训”的一体化,对于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促进“三课三评”和“教·研·训”的深度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

探索“_四方联动、三深教研”的校本教研新样态

探索“_四方联动、三深教研”的校本教研新样态

55探索“四方联动、三深教研”的校本教研新样态林雪玲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谢立清 | 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东平小学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和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关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对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作用,广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在全省建设了一批示范性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

广东顺德作为首批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自2021年4月立项以来,紧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这一核心,以点带面,辐射联动,撬动了顺德区课程改革,促进教研制度的更新,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顺德校本教研新样态。

基地建设目标:时代发展呼唤高质量教研体系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2019年11月20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教研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课程、课堂以及教研三者如何融合,形成合力,广东顺德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在教研发展中寻求创新和突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基地项目三年的建设总目标为:以跨学科主题实践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核心,促进学校教研机制的创新和教师专业成长。

在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构建“深度学习”的课程与教学实施体系,探索“深度教研”的校本教研机制和方式,打造“深度成长”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顺德校本教研新样态,整体提升校本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机制改革:探索“四方”联动协同教研早在2017年,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就已组建完善了“区—镇—校”三级专、兼职教研员队伍,构建了“区—镇—校”三级联动教研网络,正积极向“主动型、研究型、联合型”转变,形成各大学科全学段纵向联合、相同学段学校校际横向联合的教研体系,进一步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课联动:构建基于融合的校本化教育科研新常态
作者:吴伟钢
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8年第12期
近年来,平望二中基于农村薄弱初中的办学情况,努力推进教育科研转型,积极构建以“三课联动”(课题、课例、课堂)为核心的,基于融合的校本化教育科研新常态。

基于融合:教科研组织与管理
一是组建一支队伍:“学校教科研协作组”,实现教科研组织的融合。

学校成立了一支教科研一体化的教科研骨干队伍——教科研协作组,将学校教科、教务、德育等处室的核心成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组织起来,形成覆盖全校各条线和各学科的教科研组织网络。

教科研协作组每月定期举行活动,将学校的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教科研培训,课程开发等诸多工作有机整合,促进各条线和各科的协同配合,实现教科教研的组织融合。

二是创新一种制度:“教科研联席例会制”,实现教科研活动的融合。

学校创新教科研制度建设,将每学期初分别召开的教研、教科工作会议合而为一,举行“教科研联席会议”。

参加会议的成员有教科研领导小组成员、教科协作组全体成员,其中包括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成员以及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会议的内容整合了课题研究、主题教研、校本课程等所有教科研工作的思路和安排。

教科研联席会议的召开不仅从形式上实现了教科研活动的融合,更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教科研制度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发展。

三是围绕一个主题:“深度备课主题教研”,实现教科研内容的融合。

围绕深度备课这一教科研主题,学校的校本化教科研活动就有了内核,各教研组的主题教研也就有了目标和抓手,聚焦主题使各学科的校本教研品质得到了提升。

比如,物理组则瞄准“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研究”展开深度备课,重点研究初中物理教学课例中如何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合理设计思维冲突,关注学生思维呈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此为重点设计一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校本教研在具体目标、具体内容的引领下扎实开展。

三课联动:教科研活动与特色
一是课题为引领。

作为课题的拓展与延伸,学校在十二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成果,继续将“课堂教学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使教育科研服务于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提升。

学校成功申报了主课题“深度备课:农村初中构建高品质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以深度备课优化主题教研,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促进教科研融合共生”的教科研转型思路,有效促进了学校教科研向着更贴近教学,更具有实效的方向发展,积极构建教科研深度融合的校本教研新常态。

二是课例为载体。

课例研究作为最适合一线教师的草根化教研方式,是学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活动形式。

教研组首先确立校本教研的学年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基于深度备课的主题教研。

结合校内公开课活动,由开课教师首先进行独立备课,执教上课,组内教师听课议课,开展基于深度备课的教学重构,在此基础上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提炼各学科构建有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三是课堂为舞台。

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必须经得起课堂的检验,同样,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艺也必须经过课堂的锤炼。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执教一节公开课,以教师集体备课、执教开课、深度研课为抓手,将课堂教学研讨作为串起校本教研的“纲”,实现了“纲举目张”。

服务成长:教科研成果与反思
一是专家引领,搭建平台。

学校重视教科研培训工作,经常邀请区域教科研专家来校指导,为教师的课题选题,科研工具与方法的选择以及教科研成果的撰写与发布提供专业指导,有效促进了学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学校选购系列教科研丛书,供教科研协作组成员学习教科研理论;教科室选编了《核心素养篇》《深度学习篇》《课程理念篇》三辑教科研学习资料,组织大家认真学习。

校刊《莺湖扬帆》每年编写四期,已经连续多年在区校刊评比中荣获佳绩,为学校教师校本教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发布搭建了有效平台。

二是科学规划,助力成长。

教科室每三年组织一轮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活动,通过科学规划,全面培育,助力教师的业务成长。

近几年来,得益于此项工程,学校有好几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长迅速。

例如,化学组吴瑾娟老师经过二轮专业成长规划与培养,已经成为区教坛新秀,先后获江苏省微课评比一等奖,吴江区A级优质课等荣誉,并独立主持苏州市十三五课题研究;物理组吴丽芳老师获评吴江区学科带头人,并带领物理组获评区优秀教研组称号。

学校也充分利用教科研活动的平台,多让青年教師历练成长。

三是直面困难,砥砺前行。

目前,学校区级学科带头人以上仅5人,比例明显偏低;教师各类论文发表和评比中高层次成果还很少;学校绩效考核中教科研所占比重明显偏低……这些困难都直接影响学校教科研工作继续向上突破发展,我们将直面问题,向着深化、转型与融合的目标,负重前行。

学校在基于融合的校本化教科研的平台上不懈努力,既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了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双赢。

学校将进一步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在校本化教科研的平台上继续高位运行,让它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阶梯,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孵化器,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第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