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建设的论文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实践课论文论文题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院专业:姓名:学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
中国有近8亿农民,只有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才能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
从农村实际情况上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
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仍然比较落后。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农村文化建设论文【企业文化建设】经济的增长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下面是五度学习网分享的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供大家参考!农村文化建设论文一、农村文化事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1.农村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比如2004年文化事业费达113.66亿元,比2003年增加19.63亿元,增长幅度为20.8%。
2004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则达到了8.74元,比2001年增长了 3.04元。
最近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
”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2%。
2.重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使为农民服务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实施了重点文化工程,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
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手段。
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
该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45亿元,地方累计投入2.5亿元,数字资源量已达到34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依托公共图书馆、县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成各级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4756个;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14.6万个,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16万个。
3.农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在各地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
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我国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
当前要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农民所需要的新乡村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民间文化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51-01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对照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以下问题值得关注:(一)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不够明确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更是方向定位问题。
主体地位,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谁服务的。
但是,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一些现象的存在则说明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
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制造者、传播者所提供的文艺作品缺乏乡土气息,不足以反映现代农村的精神风貌,文化产品的提供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
(二)对民间乡土文化资源的不正确认识和边缘化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民间乡土文化中有许多腐朽、落后的成分。
于是笼统地把民间乡土文化与“新文化”、“先进文化”完全的对立起来。
对民间文化存在偏见,缺乏对民间文化正确的认识。
没有擦去笼罩在民间文化外表的灰尘,切实地对民间文化进行分析,没有真正认识到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认识上的原因,民间乡土文化处于弱势,往往被“边缘化”。
二、明确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
(一)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不能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割裂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农村建设论文-最新范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一: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论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论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
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
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
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
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时代性前瞻性城市化乡村景观新农村建设正文:一、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
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具备了“用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的难点是“三农”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没有广大农村的发展和面貌的改变,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已经成为农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近几年来,农村先后进行了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两税”、“两工”、“三提五统”以及乡镇综合改革,全面清理涉农收费,大力减轻了农民负担;全面清理锁定并化解了部分村级债务;实行了种粮、农机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发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和林权证;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加快,“三通”建设已经稳步实施,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养老统筹等正在积极推行之中。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论文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论文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软实力。
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不与时俱进,不随时代的进步继续新的创造,同样也会失去生命力的。
美丽乡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亿万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举措,也关乎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将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所在,保护和传承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培育和发展先进现代文化,有助于形成完整的、连续的文化脉络,为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注入力量。
引言乡村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蕴含着丰富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村落融合了土生土长的乡土气息和积淀千年的人类文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
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乡村文化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消亡,尤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村落文化,其消亡的状况更让人痛心惋惜。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其目标是既让乡村居民享受到现代化物质文明,又能确保底蕴深厚的乡土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
这对于传统村落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来讲,是契机也是更大的挑战。
1.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但又不是理念的简单复制,“美丽乡村”包含的是对整个“三农”发展的新起点、新高度、新平台的新期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以多功能产业为支撑的农业生产才可使农村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机活力;农村,是人类文明社会的最初形态,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气质,以环境改善为契机的农村建设才可重新凝聚起新时代农民守护宜居乡村生活的愿望;农民,占我国总人口最大的比例,具有悠久历史的乡土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以耕读文化传家的农民在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才可开拓新境界,实现农耕文化的自我更新,融入现代化进程。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3篇
美丽乡村建设论⽂范⽂3篇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论⽂⼀、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具体做法(⼀)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的基本情况昆明官渡社区的季官社区就着落于滇池北部,距离昆明市只有10公⾥,是官渡街道办事处,管辖着3个村民⼩组。
现在有农户733户,农村⼈⼝为2033⼈,劳动⼒1240⼈,但是⼈多⽥少,平均下来⼀个⼈只有4分地,据统计,2008年当地总收⼊为9710万元,2009年总收⼊为10486万元,平均下来,⼈均不⾜2000元,由于⾃然条件的原因,村中建筑没有整体规划,布局凌乱,交通条件差,卫⽣条件也差,村⾥的各项设施明显落后,没有活动场所也没有⽂化和医疗设施,⼀部分的⼈员经济跟不上,陷⼊困顿,整个村⼦⽭盾⽇益突出,从⽽可以看出,发展集体经济也就是改变社区⼈民⽣活的关键。
(⼆)季官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具体做法1.保留集体资产助⼒集体经济发展。
居委会领导经过再三考虑,并没有及时的把村⾥的⼟地征⽤款分发给⼴⼤村民,⽽是集中起来作为集体资产保留下来,从⽽增加集体和个⼈的收⼊,居委会领导率先在辖区推⾏股份量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本运作模式,建⽴了合作社,通过配股和购股的⽅式兑给⼴⼤村民,在社区中建⽴了7万多平的商业写字楼,购物⼴场,餐饮,休闲等多功能的商业社区—官南城,这样下来,每年为集体利益增加了3000余万的收⼊,平均下来,每个村民也能分的3万以上的红利。
加快季官社区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2.注册成⽴公司发展壮⼤集体经济。
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成⽴了“云南官南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官南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市季官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抓住了发展古镇旅游的商机,积极的去招商引资,很多有实⼒的⼤商家纷纷来到这⾥发展,各个公司加强⾃⼰的业务。
既相对⼜独⽴,⼜共同服务于季官社区的集体经济发展。
3.创新社区管理⽅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前,季官社区的村民慢慢富起来了,⽣活有了很⼤的改善。
为防⽌由富返贫现象的发⽣,社区领导班⼦及时的开会讨论,必须要了解民⽣,勤访民意,定期做暗访,深⼊群众,经过反复的开会讨论,最终决定要以完善管理制度⼊⼿,社区提出了“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理念,为此,社区举办了各种就业培训班,⿎励村民就业,每⼈都能获得3次就业培训、推荐⼯作的机会。
关注新农村建设论文
关注新农村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一、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农村融资渠道多样化,分为中央专项资金、金融机构支持、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经营土地资源的融资、以特许经营为主要方式的市场化融资等,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总的说来,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类别:乡村田园休闲、森林休闲、草原休闲、渔猎及渔家休闲。
1. 乡村田园休闲旅游乡村田园休闲旅游,是目前涉农旅游的主体,因为中国80%以上的农村,是以农耕文化及农耕生活方式为主。
我们把农耕区的旅游开发,称为乡村田园休闲旅游,按照乡村生活方式的构成结构,又可以划分为六模式九经典。
2. 森林休闲旅游森林休闲旅游,可以分为五种模式,包括观景游览、宗教文化观光、康体健身、生态养生、山野运动、其他配套休闲度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利用山林旅游条件,应该形成移民下山、集中居住、形成现代山村、发展民俗接待的模式。
成都地区农家乐模式的发展,是农耕型田园旅游最好的经验。
3. 草原休闲旅游草原休闲旅游对于牧民具有较大的增收效应,但是,必须打破现有的简单模式,如:骑马、住蒙古包藏包等,形成更多的参与性、游乐性、休闲性项目,如:游牧体验旅游、草原运动旅游、草草原庄园旅游、草原民俗风情游,发展草原旅游小村镇,形成定居与旅游接待的整合,应该是可以探索的方面。
4. 渔猎渔家旅游以江河湖海鱼池水塘为基础,都可以开展渔猎活动,包括垂钓、捕鱼等等;以渔家生活、渔船生活为依托,可以开展渔家乐旅游。
(三)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篇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要提高文化水平,解决就业问题;运用现代科技发展农业机械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保护农业资源。
关键词:知识就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资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也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然而农村的建设面临着,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就业困难集体经济薄弱,村庄规划建设滞后,资源浪费等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成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农村的现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同时还要有整体思维,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深入理解新农村建设。
一、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
就业需求扩张又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特别是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利用工业在国际以及区域间的转移,创造就业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
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稳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扩大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就业容量。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注重非正规就业对扩大就业容量的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辟新的领域。
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充分就业,需要把握几项原则:一是分工分业原则。
促进农民职业上的分化和转变,优化配置劳动者与生产要素,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使普通农户转变为多种类型的专业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论文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论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论文1.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1.1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政府在文化事业上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文化活动难以开展。
在我国的许多较为富裕的乡镇中建起了基础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但文化设施的利用情况难以令人满意,现有的资源或设施利用率低,甚至被挪作他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Q村建起了一些多样的文化活动场所,但农村文化设施的延续性得不到保证,设施陈旧老化。
同时,现有文化活动场地利用率不高,村中的文化活动室只有在重大节庆日时才会使用,平时很少对村民开放,难以令人满意。
1.2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不合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匮乏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不合理,现有的文化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文化建设的人才匮乏,是导致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机制不活,农村基层文化站都是乡镇政府进行管理的,文化站独立进行工作的自主性不大,积极性不高,基层文化单位的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文化站形同虚设。
[2]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队伍力量薄弱,从事文化建设工作的人数较少,而且专业素质不高,工作方式落后,缺乏活力。
在笔者走访中发现,在Q村的村委人员构成中,只有1名负责文化活动的人员,且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缺乏专业知识,又兼任其他工作,更没有多少精力投入,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效果。
1.3农村居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积极主动性不高在我国农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
[3]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差,思想观念的落后也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文化建设。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发挥公民意识主动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强。
大部分农村居民仍然选择看电视、打牌、搓麻将、玩游戏等娱乐性的活动,文化活动沦为单纯的娱乐活动,未能发挥文化真正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一、汇聚传统文化之美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对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机构的改革和重塑,同时也是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圣地,农村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精神价值。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汇聚传统文化之美,注重传承并融合农村文化元素,为农村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弘扬家庭价值观农村是家庭的基本单位,家庭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农村建设应该弘扬家庭价值观,让农村居民更加注重家庭和睦、相互关心。
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组织家庭活动等方式,培养农村家庭的道德观念,增强家庭凝聚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传承乡土文化农村是乡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举办乡土文化节、开展文化传统传习等活动,引导农村居民了解、尊重和传承乡土文化,重拾乡村记忆和乡土情怀,使乡村更加有特色和魅力。
四、培育农村艺术艺术是农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鼓励农村居民参与艺术创作和活动,培育农村艺术。
可以开办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培训班,举办农村文艺汇演等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艺术修养,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五、建设农村图书馆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对于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建设农村图书馆,搜集各种农村相关的图书、资料和报刊,为农村居民提供学习和阅读的机会,促进农村文化素质的提升。
六、发扬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
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发扬农耕文化,鼓励农村居民传承并运用农耕技术与智慧,保护和发展传统农耕文化。
通过举办农耕技术比赛、农民知识讲座等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对农耕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七、助力农民书法农村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农村特色。
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推动农民书法的普及和发展,组织书法培训班、举办书法比赛等活动,让更多农村居民参与其中,提高书法艺术水平,丰富农村文化内涵。
乡村文明建设申论模版
乡村文明建设申论模版以下是一份乡村文明建设申论模版,供您参考: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乡村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重点探讨乡村文明建设的意义、现状和对策。
二、乡村文明建设的意义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通过乡村文明建设,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2.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乡村文明建设可以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乡村文明建设还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3.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乡村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稳定,增强农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通过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可以有效地减少农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三、乡村文明建设的现状1. 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较大的短板,如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乡村文明建设的进程。
2. 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一些传统的乡村文化和习俗逐渐消失,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同时,一些不良的文化现象也在农村地区滋生,影响了乡村文明的健康发展。
3. 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乡村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但目前农村地区的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一方面是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本地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机制不完善。
四、乡村文明建设的对策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为乡村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同时,还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 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文化和传统习俗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文化传承活动。
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引言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独特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村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问题一:传统文化衰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衰退。
许多年轻人趋向于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这使得农村传统文化面临严重的挑战。
对策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同时,建立农村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相关的研究和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对策2:传统文化活动的举办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歌舞演出、民间艺术展览等,吸引农村居民参与。
此外,还可以办理传统文化节日,如农历春节、元宵节等,恢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节庆活动。
问题二:城乡差距扩大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差距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
由于城市资源的集中和城市文化的繁荣,农村文化建设往往滞后于城市。
对策1: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如图书馆、文化礼堂等。
同时,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农民能够便利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对策2: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缩小城乡差距。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文化创意企业,提供经济保障和市场扶持,帮助农民增加文化收入。
问题三:务实性缺失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空洞的口号和空泛的宣传,缺乏真正的实施和落实。
对策1:加强农村文化宣传政府和媒体应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提升农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与认识。
同时,要配合实际行动,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落实好各项具体的政策举措。
对策2: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文化人才,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
关于农村建设的范文
关于农村建设的范文
农村建设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我们也要正视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完善。
虽然近年来农村的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仍然面临着交通不便、缺水缺电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村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产业仍然以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产业发展。
这导致农村经济缺乏稳定的支撑,农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另外,农村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农村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差,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子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有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
其次,要鼓励农民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培育新兴产业,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此外,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总之,农村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教育等方面的
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
在当今社会,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全国各地重要的发展议题。
随
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乡村的发展现
状以及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旨在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和
保护乡村传统文化。
首先,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
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工作,实行农田禁养区,保护好乡村水
资源和耕地资源,保持农村生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要加
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农
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再次,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风景资源开发。
农村地区的自然风光
和人文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充分挖
掘和开发农村独特的风景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促进
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文化传承。
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是乡
村的独特魅力所在,要加强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挖掘和弘
扬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村全
面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牵扯到农民福祉、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风景资源开发和文化传承,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农村更加美丽、宜居、幸福。
围绕乡村建设申论作文
围绕乡村建设申论作文近年来,乡村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提升。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政府、农民、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共同努力。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因此,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修建农村道路、供水设施、电力设备等,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农业是乡村的支柱产业,发展好农业产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加强乡村教育和医疗事业同样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素质,也能吸引更多城市人才返乡创业。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改善学校和医院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和医生的待遇,提升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
最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水土流失、农药滥用等。
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威胁着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环保农业技术,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总之,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乡村教育和医疗事业以及农村环境保护,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只有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农村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乡村建设申论大作文
乡村建设申论大作文
乡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之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乡村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继续努力。
首先,乡村建设需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设施的建设与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
这不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
其次,乡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村产业发展。
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仍以农业收入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政府应该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农村深加工、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实现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乡村建设还需要关注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同样,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也存在不足,农民看病难、就医贵的问题仍然严重。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总之,乡村建设是推动农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但也面临着
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
政府需要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解决这些问题,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申论大作文乡村建设
申论大作文乡村建设乡村建设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然而,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才能推动乡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首先,要加大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
农业是乡村经济的核心,只有发展了农业,才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民转变传统种植方式,采用高效、环保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推广和营销,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其次,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发展农业上,还要关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乡村应建设起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供水供电系统和通信网络,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此外,还要建设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设施,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使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地方。
再次,要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乡村建设不能忽视农民自身的发展。
政府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水平。
通过培训,农民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
同时,在培训中还可以加强农民对环保和生态农业的认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建设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建设,还应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扶持,鼓励农民保留和传承本土的传统文化,丰富乡村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要引进和融入现代文化要素,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升乡村的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措施推动发展。
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共同推动乡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建设的论文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浅论文化站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
农村是孕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市场,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大舞台,其发展需要文化,其文化建设离不开乡镇文化站,因此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站功能,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桥梁和纽带
文化站是农村中唯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农村文化的前沿阵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它肩负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是政府和农村基层群众感情联接的桥梁和纽带。
2005年11月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同时还具体规定:乡镇综合文化站属于公益事业单位,不得企业化或变相企业化。
2006年中央召开的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重申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明确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极为关心和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意义,把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社会放在全党工作重心的同等地位。
江苏省建设文化强省,泰州兴化市建设文化兴化,
我镇也制定了建设文化张郭的规划,乡镇文化站工作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机遇。
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功能和作用。
一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发展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
我镇文化站建有万册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健身房、乒乓球室、综合展示厅、老年少儿活动室、棋牌室等场所全年免费向群众开放。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站有8个群众团体,青年志愿者艺术团全年有五六次演出活动,戏剧票友联谊会、民乐队月月有聚会,体育健身协会天天有活动,各季度都有赛事,不仅本镇参加活动的人多了,而且吸引了东台市广山、时堰两镇,以及邻近村镇的文体爱好者前来联谊和进行友谊比赛。
三是发展乡镇特色文化、建设农民精神家园。
我镇四个村有传统庙会,文化站着力引导他们发扬精华,摒弃糟粕,使庙会成为群众展演民俗文化活动的场所。
我们将“千户手狮”挖掘整理申报了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和发扬了本镇的特色和地方文化韵味。
四是培育农村文化队伍,增强农村文化的自我生长力。
重视发现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引导和扶持多个农民文艺团体,每年都举办各种文化体育健身骨干培训班,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五是服务村文化建设。
加强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和文体骨干的辅导培训,加强对农民健康知识的传授,使文化站成为加强群众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二、文化站长应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头人
文化站长是乡镇文化工作的带头人,负责制定全镇文化事业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和文物管理工作,协助文化主管部门管理文化市场,做好乡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并负责文化站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文化站长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乡镇文化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要做好文化站长必须做到“三有”:一是有德,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热心文化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乐于清平,甘于奉献,不为拜金浪潮沾染,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是有能,就是要有通悉文化事业发展前景、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文化站长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服务手段和方式,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得到延伸和继续。
我作为文化站长,除了琴棋书画以外,近几年在文艺创作、摄影方面都有所建树,特别是组织策划大型文体表演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出色地完成了近几年的大型表演任务,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群众的赞许。
三是有为,就是要想做事、能做事、做好事。
要为农民做什么,首先要知道农民要什么。
改革开
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健康健身的要求相当迫切。
我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在征得领导同意后,率先成立了镇全民健身协会,带领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一时间健身浪潮在全镇风起云涌:柔力球,健身球,腰鼓,广场舞,等等。
在我的指导下习练太极拳的就有几百人,体育健身活动成了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
我先后被评为兴化市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镇、泰州市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镇、江苏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先进站、江苏省老年体育活动示范镇、江苏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镇、江苏省体育强镇。
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光荣使命和繁重任务,当前的文化站工作必须直面现实,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增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从而不断开创农村文化新天地,繁荣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