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代中日贵族女性服饰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唐代女子服饰特色

浅析唐代女子服饰特色

硕博论坛ART EDUCATION RESEARCH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它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在这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唐朝女子的服饰,凭借其独特的装饰意味、丰富的式样、瑰丽的色彩,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整体上来说,唐代女子衣着开放、女着男装与女着胡服是唐代女子服饰的三大特色。

一、女装开放与繁荣的经济基础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发达的时代,尤其是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然而唐朝人并不因先进而盲目自大,在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勇于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以使自己的创造更美好、更灿烂。

唐代以前的中国社会,妇女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然而武则天当政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

这无形中也使唐代妇女在服饰的选择上能够更加大胆和开放,例如半臂装和袒胸装的出现。

盛唐以后,流行过一种袒领,里面不穿内衣,袒露胸脯于外,女子裙腰高度上提,有些可以掩胸,外面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

唐诗中的“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表现的就是这种装束。

这种开放、大胆的着装观念就是在当代社会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女子穿“袒胸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袒胸装”最初是后宫嫔妃、歌舞艺人的穿着,一般可看见女性的乳沟,这在中国服饰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唐代诗词中的“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就是对这种着装的描述。

二、女着男装与多元文化唐朝对释、道、儒三教并尊的做法,不仅形成了以儒家政治伦理观为基准、佛道学说兼收并蓄的盛唐独具的统治思想体系,大大巩固了王朝基业,而且也促进了三者间的相互吸收、不断完善。

唐代文化积极汲取外来文化精华,不断补充自身营养,使女子服饰更具有时代特点和艺术表现力,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封建经济文化的发达,也体现了唐代服饰兼收并蓄的一大特点。

贞观初期,天下初安,太宗励精图治。

他深知“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

唐代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影响

唐代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影响

唐代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影响
唐代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唐代
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影响的详细解释:
1. 袍式服饰:唐代女性常穿着袍式服饰,如长袍、襦裙等。

这种袍
式服饰的设计和剪裁方式对日韩传统服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都采用了袍式的设计元素,如宽大的袖口
和宽松的剪裁。

2. 襦裙:唐代女性常穿着襦裙,这种上衣和裙子相连的设计对日本
的和服影响很大。

和服也是由上衣和裙子相连的设计构成,而且和
服的襦裙也有着类似唐代襦裙的宽松剪裁。

3. 花纹和装饰:唐代女性服饰常采用丰富的花纹和装饰,如刺绣、
织锦等。

这种注重细节和装饰的风格对日本和韩国的传统服饰影响
很深。

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都注重花纹和装饰的运用,如刺绣、织锦、金线等。

4. 颜色和面料:唐代女性服饰常采用鲜艳的颜色和高质量的面料,
如丝绸、绢等。

这种注重颜色和面料的选择对日本和韩国的传统服
饰也产生了影响。

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也常使用丝绸和高质量
的面料,并注重颜色的搭配。

总的来说,唐代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影响很大,包括袍式
服饰、襦裙、花纹和装饰以及颜色和面料的选择等方面。

这些影响
使得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在设计和风格上都带有唐代女性服饰
的痕迹。

论唐代妇女服饰开放风格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唐代妇女服饰开放风格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唐代妇女服饰开放风格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唐代妇女袒胸露肩的袒胸装、潇洒干练的紧身胡服、雌雄难辨的男装,不但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文化中独树一帜,更对后世历代妇女服饰文化以及周边国家的服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唐代妇女服饰文化的历史价值唐代各个国家之间来往频繁,大唐的服饰文化对东亚各国家服饰的影响渗透很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今天的日本、朝鲜半岛的妇女传统服饰。

1、唐代妇女服饰开放风格对东亚国家传统服饰的影响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饰,尤其女子的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

和服的基本样式借鉴于我国唐代鼎盛时期的服饰样式,都是高腰、长裙、宽袖。

衣服的花纹也与我国唐代服饰上的花纹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日本史书中曾有关于和服的名词如“唐花”“唐草”等的记载,其中都包含有一个“唐”字。

日本统治者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来到大唐学习,大批的唐代纺织品和纺织缝纫工匠从这时来到日本。

而随着海上道路的畅通,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数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了日本。

那时的日本妇女服饰几乎和唐代的妇女服饰没有任何区别。

到了14世纪,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中国唐代特色的服饰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

现在的和服仍然保留了唐代妇女服饰的基本特点:上衣下裳相连、没有衣领、右衽、衣袖宽大、用衣带而不用衣扣。

韩服是朝鲜半岛的传统民族服饰。

在1896年朝鲜独立之前,朝鲜王朝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与中国之间往来频繁,所以在服饰文化方面,有着很深的渊源。

唐代,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

韩服之美在于忧雅柔和的线条和整体的宽大。

女装上衣短小,从胸部开始为裙子,裙子宽大,里面穿内衣、里裤、里裙、布袜,外面穿坎肩、无领上衣或长袍。

韩服这种上短下长的着装样式与中国唐代妇女为了显得身材修长而将裙子束到胸部的着装特点非常相似。

可见,在唐代强大的经济、政治的影响下,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得韩服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唐代服饰文化的影响。

浅谈日本和服与中国唐装的大体区别

浅谈日本和服与中国唐装的大体区别

浅谈日本和服与中国唐装的大体区别内容摘要:汉朝光武帝年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正月,东汉政府与倭奴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的一些文化也渐渐传入了日本。

和服就是在依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

日本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从绳纹时期到平安时代再到德川幕府时期,和服无不在紧跟着时代、政治的改变而发展,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极富日本传统文化特色,千百年来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连,直到现在,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和服上。

逢年过节或在婚礼、葬礼、毕业典礼及庆祝会等隆重场合上,和服仍是日本人的首选。

另外,日本艺妓,高级宾馆的服务人员也以和服为职业装,花道,茶道等文化活动以及民间舞蹈和传统艺术表演中也离不开和服。

和服的种类,纹样等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服文化影响着日本一代又一代的人,和服是一种基本上不需量体裁衣的直线服装。

它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黑留袖”、“色留袖”、“本振袖”、“中振袖”、“访问装”等。

日本和服,千姿百态,浓淡相宜,很有民族特色,是日本服饰文化的精典。

关键字:和服、唐装、区别日本の着物と中国の唐装の服装の区别要旨:汉朝光武帝は建武中元の2年(西暦纪元57年)春の正月、汉政府と日本は外交関系を树立しました。

中国の文化もだんだん日本に入って来ました。

着物は中国の唐代の服装によって上で1000年全りの発展の形成のを通ります。

日本は*史は悠久な国家で、縄紋の时期から平安の时期まで更に徳川幕府の时期にまで、着物は*って时代と政治の*化が进*します。

和服は日本の民族の服装で、日本の传统の文化の特色に富を极めて、千百年以来日本人との生活は相连なって、今に至って、日本人は彼らを芸术の感じる态度が和服の上でに*して。

新年や节句のたびにあるいは婚礼、葬式、卒业式と庆祝会などの盛大で*かな场所の上で、着物は依然として日本人の第一选*です。

その他に、日本の芸人、高级なホテルのサ*ビス员も着物を职业にして诘めて、花道や茶道などの文化の活动と民间舞踊と传统の芸术の出演の中でも着物に离れられません。

中日服饰文化对比研究

中日服饰文化对比研究

中日服饰文化对比研究在亚洲文化中,中国和日本的文化背景深厚,其中服饰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中日服饰文化的历史发展、设计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对中日服饰文化进行深入探讨。

一、历史发展中国的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的服饰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例如,在古代的皇帝和贵族中,黄色和龙图案是权威和富贵的象征。

而在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则更加多元化,受到西方和韩国等服饰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现代感的中国服饰文化。

而日本的服饰文化也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江户时期。

在江户时期,日本的服饰文化以和服为主,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阶层的人所穿戴的和服都有所不同。

在近代,日本的服饰文化则更加多元化,受到了西方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服饰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服饰文化。

二、设计中国和日本服饰在设计方面有着不同的风格。

中国的传统服饰注重色彩和图案的设计,而现代服饰则更加注重版型和流行元素的设计。

同时,中国服饰强调舒适性和实用性,而日本服饰则更加注重细节和精致感。

日本的传统服饰通常以和服为主,和服的色彩较为淡雅,图案也较为简洁。

而现代日本服饰则更加注重时尚元素的设计,例如流行元素、动漫元素等。

同时,日本服饰也强调精致感和品质,注重细节处理和高品质的面料。

三、价值观服饰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

中日两国在服饰文化中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中,“礼仪”、“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因素在服饰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古代中国的服饰制度注重礼仪、等级和身份的象征,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和规范的重视。

然而,在现代中国,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开放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服饰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性。

相比之下,日本传统的服饰文化更强调“和谐”与“尊重”。

和服作为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其设计注重与穿着者的气质、环境氛围的协调,以及对于自然与季节的尊重。

这种和谐与尊重的价值观也体现在现代日本服饰文化中,对于品质、细节和美的追求使得日本服饰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唐代女性服饰研究

唐代女性服饰研究

半臂
袒领
半臂
三彩釉陶女坐俑 坦领
宝相花青裙
半臂
袒领
对襟领
红裙
《剩千蟠石 燕将门枝榴 京女万屈花 五儿户朵开 月染买皆街 歌红不崩欲 》裙尽云焚 。,,,
三、襦裙服中的裙
妇女下裳为裙。制裙面料多为丝织品。唐代裙的质料、色 彩和样式均大大超过前代,可谓群芳争艳,瑰丽多姿。如 唐诗中所涉及的诸多裙式有:“上仙初着翠霞裙”,“荷 叶罗裙一色裁”、“两人抬起隐花裙”、“竹叶裙”、“ 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等。唐代裙色多彩,可以 尽如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其中 尤以石榴色流行时间最长。李白有“眉欺杨柳叶,裙妒石 榴花。”万楚五有“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其流行范围之广,从《燕京五月歌》中可见,“石榴花 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 染红裙。”
此首诗中描述的是杨贵妃的两位姐姐:秦国夫人和虢国夫 人。诗人通过对两位的奢华雍容的穿着讽刺当时君王昏庸 、朝廷腐败,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对唐朝贵族仕女的服饰 略见一斑。我们可通过传世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细 节来分析。
胭脂红 窄袖上衣
秦国夫人
描金团花的 青色大裙
淡青色 窄袖上衣
披帛
描金团花的 胭脂色大裙
古诗话服饰,古物看大唐
目录
引言 一、从《丽人行》到《虢国夫人游春图》 二、基本:襦裙装 1.襦裙装的类别 2.襦裙装的结构 三、开放性:大衫裙 四、容纳性:吸收胡服特点 五、特殊性:女着男装
六、唐朝女装的特点概括
品唐诗,赏古物,话服饰 翻开《全唐诗》,一首首熟悉的诗歌展示在我们眼前,在 这些脍炙人口且广为流传的诗歌中,许多都包含了对当时 女性的描写,尤其对各类女性服饰的描写,可谓是细致入 微、栩栩如生。

中国唐代女装与日本和服造型研究_高岩

中国唐代女装与日本和服造型研究_高岩

中国唐代女装与日本和服造型研究高 岩(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摘 要〕 唐代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服饰就是其中之一。

唐代女装作为其代表,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

此外,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日本和服受到中国隋唐时代服饰的极大影响,随之发展了起来。

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两国服饰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造型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使我们对女装与和服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两个国家的文化有更新的认识。

关键词:起源;传统;习俗;服饰造型〔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3389(2006)03-14-03 一、中日两国服饰的历史渊源1.唐代服饰的文化背景隋统一中国前后只有三十多年的时间,由于隋炀帝荒淫无道,被唐所推翻。

唐初推行“均田制”的土地分配制度和“租庸调”的租赋劳役制度,经贞观(公元627年至648年)、开元(公元713年至741年)两个阶段,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亿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代的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唐诗、书法、洞窟艺术、工艺美术、服饰文化都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域外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

唐代疆域广大,政令统一,物质丰富,和西北突厥、回纥,西南吐蕃、南诏,东北渤海诸少数民族,都有密切交往。

长安当时是最发达的国际性城市,由长安经新疆西通印度、波斯、地中海,商旅络绎不绝,海路以广州为海口,经南洋西通印度洋,直指非洲东岸和地中海南岸诸国,东方和朝鲜、日本交往更加频繁。

当时长安和广州等城市住有大量外国人。

唐代国家强大,人民充满着民族自信心,对于外来文化采取开放政策,由于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作用,使外来异质文化,一经被大唐文化所吸收,便自然成为大唐文化的补充和滋养,这是唐代服饰雍容大度,百美竞呈的缘由。

我们知道,在文化意义上,任何事物的开端,其内涵不只是个开头而已,而往往奠定了它的总体格局与发展的思维模式,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不再是狭隘地将天下的思维拘束于一个模式,不是僵硬地强制天下只发一种类型的声音,而是以制度的形式让不同的宗教平起平坐,让纷杂的学说传布人间,给思想以尊严,还心灵以自由。

从唐朝贵族女性服饰特征看唐代审美情趣中的含蓄美与开放美-精选文档

从唐朝贵族女性服饰特征看唐代审美情趣中的含蓄美与开放美-精选文档

从唐朝贵族女性服饰特征看唐代审美情趣中的含蓄美与开放美唐代是一个十分崇尚美的社会,从精美绝伦的唐三彩到优美和谐的唐朝乐舞,从充满灵性的雕塑到游龙惊鸿的书法,唐朝人对美的追求不言而喻。

一个民族在满足了自己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之后,必然转向更高的精神层面需求,即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唐朝国富民强,文化繁荣,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生活,并且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转化成为对美的赞颂和追求。

而女性,尤其是贵族女性由于性别及身份的特殊性逐渐成为社会美的载体。

最能体现美的内涵的服饰就成为这些女性展示美、创造美的最好领域,无论是初唐婀娜的窄袖褥裙、超短半臂,还是盛唐时期潇洒、干练的胡服和男装,无不透射着唐朝贵族女性的独特审美眼光。

从整体看来,唐代贵族女性服装主要有三种组合变化,即襦裙装、胡服与女著男装。

初唐女性上穿小袖短襦,披帛,下着紧身长裙,裙腰束在腋下,用绸带系扎;盛唐时期,来自异域的胡服以其全新的形式受到广大贵族女性的青睐,在此风气影响下女著男装也盛行一时;同时,以胖为美的唐朝社会又出现了及其大胆、暴露的大袖袒胸裙。

总体而言,唐朝女性服饰特征所表现的美感具有两个审美特点:一是受儒家教义和封建礼制影响下的含蓄美;二是由于唐朝人对人体自身的欣赏,更注重于写实,从而更重视女性的曲线美,所以在服饰中表现出了自然奔放的开放美。

一、表现“含蓄美”特点的唐朝女装——襦裙装与半臂襦裙是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

其间2000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这与中国古代的封建礼制对女性服装的统一固定要求是分不开的。

与其他服装形制相比,襦裙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上衣短,下裙长,上下比例体现了黄金分割的要求,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唐初时,服饰制度基本上沿袭隋制。

襦、衫、袄、裙是唐朝妇女的日常服饰。

襦裙自然也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装。

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穿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以丝带系扎。

半臂,又称“半袖”,是一种从短襦中演变出来的服装。

唐代女性服饰浅析-3页精选文档

唐代女性服饰浅析-3页精选文档

云想衣裳花想容―――唐代女子服饰简析“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俯瞰露华浓”是诗人李白《清平调》中的诗句,诗人设想云朵想与杨贵妃的衣裳媲美,从而展现的唐代女子服饰之美。

如果说中国古代男子服饰的主题是实用与庄重,那么女子服饰的风格则是浪漫多姿,而唐代女子服饰则是其中最为绚丽的篇章。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形制更加开放,加之域外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服饰愈益华丽。

所以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襦裙服系是衣长到腰节的超短上衣与长裙连接的一种服装,所以又称短褥裙。

短褥裙上衣领口的变化是唐朝女子服装最大的改革和创新,除了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鸡心领外,还有袒领。

如唐诗中所涉及的诸多裙式有:“翠霞裙”,“荷叶罗裙”、“隐花裙”、“竹叶裙”、“碧纱裙”、“霓裳月色裙”等。

最有名的就是石榴裙,我们现在所说的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说法也是从当时的服饰演变而来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

封建时期女子着男装,常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

唐以前在汉魏时也有男女服式差异较小的现象,但那不属于女着男装。

但在唐朝时,女子仿制男装、穿着男装的情况相当普遍。

原因在于一影响中原的外来服饰,绝大多数都是马上民族的服饰。

二唐代思想气氛非常宽松。

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鹘与中原交往甚多,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服影响很大。

胡服热席卷中原诸城,其中尤以长安及洛阳等地为盛。

较典型者,即为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腰靴。

在我们园区内有一组铜制景观也表现的是女子身着紧腰胡服的场景,就是“插花插柳载歌”。

人们对于唐代女子的着装一般概括起来就是“慢束罗裙半露胸”,其实这种装扮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

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

中国唐朝的唐服与日本的和服有什么区别?

中国唐朝的唐服与日本的和服有什么区别?

中国唐朝的唐服与日本的和服有什么区别?>在日本飞鸟和奈良时代,中国对日本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影响最为重大,这时,中国古代吴越地区的宽袖、叠襟式长衫流传到了日本,成为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的礼服,特别是朝廷的正规制服。

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虽然和服不断得改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和服的基本要素始终没有脱离吴服的定格。

对于和服的传入还有一种说法:奈良时代,中国唐代的服饰传入日本,首先在贵族中流行,被称为唐风贵族服。

到平安时代,对唐风贵族服加以若干改造,如袖子、胴体变长,衣服的幅度变宽。

为给人以美感,穿时紧紧贴在身上,有意识的显示出人的线条美,对这种变化,日本人称其为国风化。

从此这种服装便固定为日本的和服。

因而和服必然与中国古代服饰间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是服饰的纹样,隋唐时代的服饰纹样“大部分都以花卉为主,或是把花卉作为陪衬,图案规范、工整、连续、对称,部分形象趋于写实。

”②刘勰在《文心雕龙》一文中,论述到艺术创造活动中主客体的辨证关系,提倡一种“自然之趣”,认为“自然美”比“雕琢美”更具高尚的形态美。

以大自然为对象的花卉写真本身就是美丽的图案,有着工艺的美与图案的美的双重语意,而且更具有生态中花卉的译音。

日本和服的造型与图案面料的写真,具有和服图案特征的樱花,被如此夸张变形,也是“对生态的神韵的形象赞颂”。

③其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的古代,女子是禁止抛头露面的。

《礼记内侧》规定“女子出门,必拥闭其面。

”④从中国魏晋时期的“面衣”,到隋唐时期的“幕罗”,再到唐高宗时期的“帏帽”,虽然形式在不断的改变与革新,但是,作用全部都是为了遮掩不被看见。

而在日本女子则是基本足不出户的,因而屏风就起到了遮掩的作用,这和日本沿袭的中国的封建礼教思想是分不开的,而且近乎到了严酷的程度。

第三,从唐代服饰服饰的衣领上来看,从侧面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开放,甚至出现了“坦领”,里面不穿内衣,坦胸脯于外,唐诗中有“粉胸半掩疑暗雪”之句。

中日两国传统服饰质的研究

中日两国传统服饰质的研究

一、传统服饰的内涵在我们比较中日传统服饰之前,让我们先来界定两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文化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每个角落,并且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中国民族服饰的形成与发展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

孔孟的严谨庄重、老庄的逍遥超然、禅境的空灵飘渺都是滋养中华服饰文化的沃土,赋予了中国传统服饰以独特的灵性。

中国服饰历来被列入“衣冠礼乐”之属,内涵繁杂、隐晦,其在款式、色彩、纹饰以及穿着方法上的暗示,宛如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二)日本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

不仅在男女间有明显的差别,而且依据场合与时间的不同,人们也会穿不同的和服出现。

它缺少对人体曲线的显示,但它却能显示庄重、安稳、宁静,符合日本人的气质。

日本绝大部分地区温暖湿润,因此服装的通气性十分重要。

由于和服比较宽松,衣服上的透气孔有8个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开合,所以十分适合日本的风土气候。

二、朝代变迁带动古代服饰的变化中国和日本的朝代变迁自然久远,但是从传统服饰的影响上来看,我们仅从服饰相互影响最紧密的源头--—中国的隋唐时代以及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日本的奈良时代开始谈起。

(一)中国的朝代变化及汉族服饰的变化1.隋唐时期的汉族服装的特征。

隋唐时期,在平民中男子的常服为幞头、袍衫、穿长靿靴。

式样为圆领、右衽、窄袖、领袖裾无缘边。

此外,还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样。

唐代的平民女装,主要由衫襦、裙、帔帛三件组成。

唐初盛行窄袖衫襦和长裙,肩上披有类似长围巾的披帛。

潘婕尹胜男收稿日期:2008-09-22作者简介:潘婕(1982-),女,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助教,长春130117尹胜男(1983-),女,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助教,长春130117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重点研究课题“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法”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日本人每逢自己的传统节日或者婚礼等重要典礼仪式,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穿着传统的和服出席。

唐代妇女服饰研究综述

唐代妇女服饰研究综述

唐代妇女服饰研究综述摘要:在封建社会中,唐代的经济文化达到了顶峰,无论是在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上,都到达了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唐代的绘画,舞蹈,音乐,雕塑在自身汉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很多外来的文明的风格与技巧,比如与胡的交流,就带来的胡风,呈现出大繁荣与大包容的盛大气象,异族的风格在此时大放异彩,大胆独特的服饰妆容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特色,因为唐朝开明的思想,广泛的文化生活交流,使得这一时期的女装服饰更是独具特色。

本文着手从唐代妇女的服饰搭配中研究其反应的当时一定条件下的政治与经济文化,和妇女生活水平及地位,以及这种穿着方式反应出的人们的思想状况和文化交流状况,以及当时人民的生活风貌。

关键词:唐代妇女服饰文化经济变迁妇女地位一、唐朝妇女服饰的初探首先,唐代强大的国力是这种开放性产生的经济基础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上看是相当富足而强大的。

当时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可达到每人年产量2460斤,人均占有粮食约700斤。

如果说在战乱频繁的时代人们无暇顾及服饰的式样变化,那么在物质丰富、生活富足以及强大国力的背景为依托下,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和精力来注重服饰的精致和变化,中国服饰的对外交流走入了一个新天地。

其次,唐朝独特的社会心理为这种开放性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经过数百年动乱之后而形成的大一统局面决定了唐代在各个方面都力图显示出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这样就使人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突破传统儒家的桎梏,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

唐代妇女能够生活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比任何封建时代女性都要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致对自己的着装进行了大胆的改造。

第三,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对这种开放性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长安“市肆多贾客商人”,广泛的对外交往又促进了民族融合。

陈寅恪在《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中说:“则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空前之世局。

盛唐妇女常服服饰造型研究

盛唐妇女常服服饰造型研究

盛唐妇女常服服饰造型研究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开放和文化繁盛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盛唐妇女的常服服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和创新。

本文将对盛唐妇女常服服饰造型进行研究。

盛唐时期的妇女常服服饰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代服饰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新的特点。

在盛唐时期,妇女的常服服饰主要包括上衣、下衣和外套。

上衣通常是长袍或褙子,下衣则是长裙或裤子。

而外套则根据季节和场合的不同,有不同的款式和材质。

盛唐时期的妇女上衣多为宽松的袍服,腰部用腰带束紧。

长袍的袖子多为宽大的蝙蝠袖,让妇女在行走时显得飘逸。

下衣方面,长裙是妇女的主要选择,长度通常到及脚踝。

而裤子则是一些特殊场合或富有时尚意识的妇女喜欢的选择。

妇女外套的款式和材质在盛唐时期也有一些变化。

夏天,妇女常常选择轻薄的纱质外套,以保持凉爽。

而冬天,则会选择厚重的外套来保暖。

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盛唐时期的妇女都非常注重外套的装饰,常常在领口、袖口和下摆处加上一些刺绣、绣花和装饰品,以增添服饰的华丽感。

盛唐时期的妇女常服服饰造型还注重配饰的搭配。

妇女常常佩戴头饰、耳饰、项链、手镯等装饰品,以凸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头饰多为发髻或头巾,耳饰则多为耳坠或耳环。

项链和手镯则多为金银制品,以显示富有和奢华。

总的来说,盛唐妇女的常服服饰造型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也有一些创新和变化。

宽松的袍服、蝙蝠袖、长裙和裤子成为妇女的主要选择。

而外套的款式和材质也有所变化,注重装饰和配饰的搭配。

这些服饰造型不仅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和开放,也反映了盛唐妇女对时尚和美的追求。

盛唐时期贵族女性服饰配色研究与创新运用

盛唐时期贵族女性服饰配色研究与创新运用

2020-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史海文艺盛唐时期贵族女性服饰配色研究与创新运用范雪霏(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23)摘要:近年来,国潮复兴文化创新已然逐渐走入人们视野,成为一股不容忽视潮流,唐代服饰堪称中华文化最开明时代的审美缩影,其服饰配色值得深入探究与学习借鉴,其研究价值及创新成果除了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多元化中国色彩之外,将唐代的这种色彩搭配融入到新兴的设计作品中,更是对中国设计领域的一次巨大的推进与改革。

“汉服”“唐装”等中国服装反应出的端庄大气之感,与盛唐时期无可替代的文化生活审美遥相呼应,成就着自信张扬,兼收并蓄的大国气魄。

对其进一步深入其配色研究,创造“中国色彩”。

关键词:唐代服饰文化;敦煌壁画色彩;唐服饰图案;唐织染中图分类号:J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5-0046-03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5.023一、由单一转向丰富的服饰配色(一)现象初唐时期,女性裙装多以单色裙和裥色裙为主,色彩相对单一,长裙曳地,裙腰及胸下摆呈圆弧状,裙型窄瘦,妙肖形体。

裁制有五幅丝帛的,也有六幅,七幅,八幅,甚至十二幅的,以朱绿,朱黄,黄白相间者为常见。

至盛唐时期,出现并流行花笼裙和百鸟裙,色彩较初唐更为艳丽,丰富,大胆。

花笼裙是一种轻软细薄而半透明的丝织品单丝罗制成的一种花裙,上用金银线及各种彩线绣成花鸟状,罩于裙外,为短筒状。

百鸟裙是将多种鸟羽捻成线同丝一起制成的面料所织的裙子,色泽艳丽,变化无常,不同的角度和时间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据说穿着后“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

”“百鸟之状皆见”,被贵族女性所追捧。

唐诗中所体现的女性服饰主要配色:红:“赵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哀鸭儿。

”绿:“绿罗裙上标三棒,红粉腮边泪两行。

”黄:“烧香翠羽帐,看舞郁金裙。

日本古代贵族服饰

日本古代贵族服饰

日本古代贵族服饰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那么你知道日本古代贵族服饰?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日本古代贵族服饰,希望能帮到你。

日本古代贵族服饰女性的正装——裳唐衣在重叠的几层“挂”(衣字旁的)上罩上“裳”和“唐衣”,这便是高贵的女性及服务于内里(即大内)的女官们所穿的正装。

在“单”上套一层又一层的“挂”,就是后世所俗称为“十二单”的穿法。

而在平常穿的“小挂”上添“裳”和“唐衣”,这在平安时代的正式名称就是“裳唐衣的装束”,是贵族女性们极为隆重的装束了。

装束的构成,是依从上至下“唐衣”—“裳”—“表着”—“打衣”—“重ね挂(五つ衣)”—“单”—“绯绔(衣字旁的绔)”的顺序。

手中还须持一把桧扇。

唐衣及挂等的颜色,是根据季节、用途、年龄等来选择的。

男孩子的衣装贵族儿童的服装就是大人衣裳的简略形。

总角:将发中分,在耳际扎起,各自束成圆环状,垂于耳下。

这种发型是少年所特有的,做“童殿上”时(在宫中见习礼仪)也是梳这种发型,再穿上“阙腋袍”。

括绔:长至脚脖处的儿童用的绔。

有时不用绔,而是穿“指贯”(即底部穿了绳子,在脚脖处扎起来的绔)直衣:儿童用的尺寸缩小了的直衣,没有颜色的限制,多用鲜艳浓重的色彩。

贵族的日常衣着——直衣直衣是天皇及公卿们的日常衣着,除了禁色及象征位阶的颜色之外可自由选择颜色。

平常是戴着乌帽子,手持折扇,在比较郑重的场合则是戴冠,直衣还要配“下覆”。

直衣本是在私邸时穿的,但像源氏那样的位高权重者以直衣的形象参内也是被允许的。

直衣:夏天以“罗”来裁制,通常年轻人穿“二蓝”,壮年穿“缥”(浅蓝)色。

年龄及地位越高颜色越淡帖纸:将和纸等对折揣入怀中,可以用来写和歌的随笔,也可以像今天的面巾纸一样使用乌帽子:成人的男性贵族所戴之物,没有身份及文武的区别。

11世纪前后分化为“立乌帽子”及“风折乌帽子”两种蝙蝠:是在竹骨上只贴一面纸的夏天用的扇因展开后形似蝙蝠而得名指贯:是一种在末端结入“括绪”(细绳)的绔。

古代中外

古代中外

古代中外服饰差异比较1.中日婚服比较中国的婚礼以大红为主调,新人着大红婚装,新郎系大红花,新娘要盖红盖头,头上、双耳、手上佩戴金银玉等饰物,参加婚礼的人忌穿大红和白色的衣物。

日本婚服以纯白色为基本色调。

白色是纯洁无暇的处女象征,因此,古来称新娘和式嫁衣为“白无垢”;三天后的阳式仪式,则改换花枝招展的艳装。

为此,时至今日,出席婚礼的女性,也忌着纯白色的和服或裙装,以便突出嫁娘的风采。

嫁娘装衣的讲究,身着裙装婚纱时,一般佩上一见从娘家带来的饰物,如发卡等,流传年代愈久愈显珍贵,作为吉祥的象征。

2.中日丧服比较中国人在丧礼时穿素衣,戴素帽(都是白色,麻质),以表对逝者的哀悼。

古代日本皇族和贵族的丧服亦有规定,也称丧服为凶服。

天皇及其父或母辞世时,称“谅暗”,在此期间,天皇(或下届天皇)以下的宫内所有人员,一律着接近于黑色的“钝色”丧服。

《荣华物语》中写道:“世间皆呈谅暗,殿上人都为黑一色,犹如万物不毛的春日夜晚。

”一般的丧事用丧服,丧服以素服为主,古时由藤蔓纤维纺制,后来由麻布制作。

其颜色亦为黑灰色,依与死者血缘的远近,色调浓淡有别。

宫中的服丧,不只限于衣裳,其束带、冠等也均换成黑灰色。

3.汉服与和服比较和服虽由汉服发展而来,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

比如女式和服背后的大腰带就是和服的特色之一,也是区别和服与汉服的主要标志。

和服衣料上的纹饰等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以汉服的典型代表“曲裾深衣”为例,与和服比较如下:腰带:汉服的腰带——博带是束腰的,而和服是一堆布料叠加,腰很粗。

袖子:汉服的广袖裁剪线条柔和,而和服的振袖线条是直的,袖子有点像刀片;另外汉服的广袖是开口的,里面可以缝口袋,而和服的袖口下半部分是缝合的(大约因为冷的缘故)。

汉服的袖子长度过手,礼服回肘,和服袖子长至手腕。

衣裾:汉服的衣裾比较飘逸洒脱,和服的衣裾比较拘谨,衣缘:汉服领、袖、裾都有衣缘,且衣缘与主料异色,如用同色,需用锦带镶在衣缘与主料的接缝处,以表示衣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长袴:唐代女性下身贴身的裙裤.已婚女性一 般 用 红 色,未婚女 性 者 用 浓 色. 最 初 质 地 用 平 绢,后 来 使 用 丝 绸. 长袴根据是否带皱又分长袴和表袴.
2.小 袖 :上 身 最 内 层 的 白 色 短 衣 被 称 为 小 袖 . 3.单 衣 :指 多 为 绫 、绢 制 作 的 穿 在 小 袖 外 边 的 衣 服 . 4.五衣:原来是五层 不 同 颜 色 的 衣 服,后 来 演 变 为 同 一
据当时的文学记载,贵族女性服 饰 讲 究 的 层 叠 之 美. 日 本服饰中紫、赤以及青色仅三品以上 贵 族 所 用. 既 有 参 照 唐 代纹样,也有日本 民 族 特 有 图 案 纹 样. 早 期,“十 二 单 衣 ”最 外层的唐衣以及里面每一层的衫基本形制都取自中国.纹 样 多 使 用 鸟 纹、菱 形 纹、牡 丹 等 具 有 中 国 传 统 特 色 的 图 案. 后期多使用龟壳、海浪、星叶草等具有 日 本 传 统 特 色 的 图 案. “十 二 单 衣 ”主 要 由 以 下 部 分 构 成 .
件衣的开口处缝五层布料而成.是穿 在 单 衣 外 面,有 色 彩 浓 淡搭配的袿衣.
5.打衣:最早是用以御寒的.因原来衣服上有用 木 砧 捶 打 出 来 的 纹 样 而 得 名 . 穿 在 五 衣 外 面 ,质 地 坚 挺 .
关于唐代中日贵族女性服饰研究①
朱益倩
摘 要: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往来,在交往的过程中很多的文化进行 交 流 碰 撞,从 而 得 到 传 播 与 发 展,在 服 饰 文 化上亦有体现.迄今为止,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 文 化 带 给 日 本 文 化 的 影 响 进 行 过 研 究. 其 中 不 乏 从 服 饰 方 面 的 研 究.但是对中日交流比较频繁的唐代和同时代的日本贵族女性服饰特征进行的对比研究尚且不足.本文通过对唐代中日贵族 女 性 服 饰 的 研 究 ,论 述 了 唐 代 日 本 贵 族 女 性 服 饰 中 的 唐 风 以 及 日 本 独 特 的 文 化 特 征 .
关 键 词 :传 统 服 饰 ;对 比 研 究 ;唐 代 ;唐 风
服饰最初是作为防暑御寒以及遮羞的重要工具而进入到 人类的生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服饰的作用进一步放 大,可 以体现出各个时代 不 同 民 族 的 文 化 特 色,同 时 也 成 为 身 份 的 象征.本文拟对中国唐朝的贵族女性服饰以及同一时代的日 本 贵 族 女 性 服 饰 的 代 表 性 服 饰 “十 二 单 衣 ”进 行 对 比 研 究 . 一 、唐 代 贵 族 女 性 服 饰 特 征
2.裙:唐代女性下身通常穿裙.这个当时的女性 非 常 重 视的裙的形式.多用丝织品作为裙的 面 料,但 用 料 有 多 少 之 别,通常以多幅为 佳. 裙 腰 提 的 很 高,有 些 高 到 可 以 掩 盖 胸 部,外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若隐 若 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唐 代 女 性 的 裙,不 论 在 质 料 、色 彩 还 是 样 式 方 面 均 大 大 超 过 前 代 .
1.衫襦: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 着 长 裙, 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传统装束. 唐 代 与 世 界 各 国 以 及 周边民族交往频繁,襦 裙 装 受 到 了 外 来 服 饰 影 响,取 其 神 而 保留了自我的原形,襦裙被改装成为唐代 乃 至 整 个 中 国 服 装 史中非常受欢迎 的 一 种 配 套 装 束 了. 襦,一 般 只 长 到 腰,很 短,是唐代 女 服 的 特 点. 与 此 相 近 的 衫,却 长 至 胯 或 更 长. 当时女性的襦、衫等上衣是各个阶层 的 常 服. 襦 的 领 口 富 于 变化,领型有:圆 领、方 领、直 领 和 鸡 心 领 等. 唐 代 由 于 受 各 种外来文化影响以及自由开放的新思潮 的 影 响,领 口 开 得 很 低 ,时 尚 开 放 与 袒 露 .
周刊
������������������������������������������������������������������������������������������������������������������������������������������������������������������������������������������������������������������������������������������������������������������������������������������������������������������
3.裤:唐代贵族妇女的形象资料里几乎看不到裤装 存 在 的现象,这主要和贵族妇女所着的裙通常 长 而 裙 裾 又 宽 大 有 关,但后世仍能从贵族妇女的侍女身上看 到 唐 代 女 性 着 裤 装 的情形. 二 、平 安 时 期 日 本 贵 族 女 性 服 饰 特 征
“十二单衣”是日本平安时期贵族 女 性 服 饰 的 代 表,以 层 叠多、色目多且图 案 精 美 的 风 格 独 树 一 帜. 除 此 之 外,从 历 史 维 度 出 发 研 究 比 较 服 饰 特 征 ,“十 二 单 衣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纵 观 中 国 历 史,中 国 唐 代 是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的 鼎 盛 时 期, 在国际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着频繁 的交流互动,中国文化渗透到很多国 家. 与 中 国 一 衣 带 水 的 日本,善于吸收借鉴外国文化.当时也频 繁 派 遣“遣 唐 使”来 到中国,将中国的先进文化带到了日 本. 其 中 包 括 中 国 的 服 饰文化.中国的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空前繁荣的 时期,它吸收古今中外的服饰文化精 华,创 造 了 华 贵 富 丽、博 大自由的服饰文化,当 时 贵 族 女 性,除 律 令 格 式 规 定 礼 服 之 外的日常着装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引 领 女 装 潮 流. 唐 代 女 装 一般由以下及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