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于信息技术课中网络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
网络 教 学 模 式 的 涵 义 与理 论 依 据
( ) 义 一 涵
网 络 教 学模 式 , 里 主要 指 远 程 网络 教 学 模式 。 是 指 以 这 它 计 算 机 网 络技 术 和 多媒 体 技 术 为依 托 ,利 用 全 球 共 享 的 教育 信 息 资 源 , 正 超 越 时 间 与 空 间 的 限 制 , 行 个 别 化 学 习 与交 真 进 互 合 作 学 习 的新 型 教学 模 式 。 多媒 体 技术 与 网 络通 信技 术 的 结 合 , 向学 生 提 供 文 字 、 可 图形 、 图像 、 音 、 画 等 多 种 多媒 声 动 体 信 息 , o aa 出现 又 给 每 一 个 3 H t v的 J W用 户 提供 了一 种远 程 交 互的功能。 利用 H t v 的 动态 可 执 行 特 性 , 过 点 击 某个 图标 o1 a . a 通 或热键 , 生就可进入逼真的实时交互的远程仿真实验环境 . 学 进 行 远 程 实验 操 作 , 正 参 与 到 学 习 中 去 , 利 于信 息技 术 课 真 有
关 于 信 息 技 术 课 中 网络 教 学 模 式 的 几 点 思 考
张 波
( 沂大学 费县分校 , 临 山东 费县 摘 要 : 着 多媒 体 技 术 与 网络 技 术 、 真技 术 、 工 智 随 仿 人 能 技 术 的 紧密 结 合 ,基 于Itre的 远 程 网络教 学 模 式 已成 为 ne t n 现 代 教 学发 展 的 主 流 。 信 息 技 术 课 更 应 该 充 分 运 用 好 这 种 模 式 , 者就 信 息技 术 课 中 的 网络 教 学模 式 进 行 了 思考 . 将 自 作 并
实 效 性 的 发挥
新课程理念下网络教学的探索
学 > G h p i - oS o p g这课 时 。 j n 可设 置一 个场 景 “ 小百 货店 ”讲 桌 当 , 做 柜台 , 以让 学生 轮流 当售 货员 , 他学 生 当顾客 。 可 其 学生~ 人或
几 人到 “ 百货店 ”买东西 。A: a h l y u C n l e o ?B: d leap n p l k e . ’ i
网络 进行信 息教 育 , 培养 学生创 新精 是 ( 力市第 一中学 ) 铁
三、 利用 任务 驱动 法 ,让学 生学 会合 作 神 、 实践 能生展示 各种 案例 , 让学 生学 习 , 学生也 可 与 交流 。 养 学生的 团队精 神 培
掌握 了所学 的东 西。 当然 , 种 方法的 使用是 有 限的 , 这 我们不 可 能
用语 言 的能力 , 学生在 教学活 动 中参 与完成 真实任务 。 如 , 让 例 当
把所有 的英语 知识都 编成歌 , 它只 是英语 教学方 法的调 味剂 。 在教 学 中教 师还 可用 录音机 、 电视 及 多媒体 的现代 教 学设备 来激 发学 生学 习英语 的兴趣 。
二、 科学操 练是 课堂的 重要环 节 有人 认 为 , 练 属于 “ 输 型 ” 语课 堂 教 学 , 僵 硬 和机 械 操 灌 英 是
生 自主学 习 , 促进 学生 自主发 展 , 须学会 利 学 过程 。 学生 在 网上 一 页一 页地 浏览 信 息 . 识点 , 用网络 教学来 帮助 学生 巩 固知 必 利 用 网络 广泛 地搜 集 、 处理 、 交流信 息 , 达到 知 网上 的 精彩 内容 ,能 够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兴 识 , 培养 学生 自学能 力 、 协作 能力 。 识 的共享 目标 。我 在教 学 中 。利用 网络课 件 趣 。 学 生 产 生强 烈 的求 知 欲 。 成 良好 的 使 形 课堂 教学采 用小组 合作 学 习 ,培养 了学生 主 础 ) 四章 中的~ 节 , 智 能 工具 处 理 信 息 第 用
浅谈网络教学的应用与探索
会话模拟教学过程 , 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 作业练习、 实验模
考查等, O 的教学得 以实现 。 O 教学光盘的研制成功与 使V D VD 在 多媒 体网络教 室里 , 教师 再也不需要扩 大 自己的嗓音和 拟 、
值得注意 的是要根据特定的教学环 加强手势及脸部表情 , 者如何书写大字 以使坐在后面 的学生 否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 或 采用特定 的智能算法或 模型 , 其次要注 意已有知 识, 教学 看得清 , 因为大屏 幕的投影机 及 网络 的广播功能 , 师再不需 境 , 教
0 辅助教 师的教, 教师根据 教学 大纲的 目的、 要求 , 首先把 随着 教 学班规 模 的增 大 , 了解 学生个人 的可 能性 越 来越 用v D 要讲授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材料编制成程序教学材料。 后设计 然 小, 但在多媒体网络教 室, 由于可以实现互动的教学活动, 学 把
M A 的课 件 ( 智能化 多媒体计 算机辅助 教学软件) 在V D 中 , O 生分成若干小组,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 学生与学生 的交流 , 大 IC I 预先存入某一学科 ( 域)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 领 学生通过与V D O 大 增强学生的学 习动机 , 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 中可以做到 的 这
1 基于局域网上的教学模式
11基于多媒体教学网的教学模式 .
()教学模式 的流程 1
④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根据教学 目的、 要求和学生的年 龄特 征、 学习水平, 选 择或编制C I 课件, 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收集各种 的多媒 A 这
这 教学参考资料, 自己的 多媒体 教学 网上 的教学模式。由于这种教学模 式基于教室 体素材 ( 些素材可能来 自其他教科 书、 甚至是学生的习作等) 在提 出某个课 件的需求 时, 。 里 的多媒体局域 网, 它与传统 的课堂教学有许 多相同之处 。 教 工作总结, 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 多媒体 网对学生进行授课 , 在这个教学 即注 意课件 的科 学性, 又注 意它的教育性和 艺术性。 最后在计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论坛教学模式的探索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论坛教学模式的探索摘要:网络论坛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交流途径,具有沟通方便,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优势。
那么,能不能把论坛引入教学呢?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信息技术课中探索论坛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论坛的“问题”导向特点,开辟信息技术论坛,促进学生由封闭、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开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够体会合作、交流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学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网络;论坛;教学信息技术论坛又名网络论坛,bbs,全称为bulletin board system (电子公告板系统)或者bulletin board service(公告板服务),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
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即时的internet电子信息服务系统。
一、论坛的教学潜力论坛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交流、讨论”,“交流、讨论”的依据是“话题”,由“话题”导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以此为依据展开“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
在本文所述的信息技术课论坛教学模式使用本校的学校网站论坛,在论坛上开辟了信息技术教学论坛,学生注册后就可以在论坛里通过发贴、回帖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由于在论坛上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问题,不必等老师点名提问时再回答,非常快捷,可以解决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上存在时间差的问题,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具有延续性,提高师生交流的积极性。
二、论坛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综合性非常强。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难题,例如,有的教学内容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理论知识学生学起来感到很枯燥;有的知识学会了不知道能做什么。
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督作用 。 当然 ,这些研 究性学 习活动都 不影 响正
师还 是学生 ,都有 较高 的要 求 。学生要 有一 了。因为耗 时太长 ,而且 ,需要 占用大部 分 常 的教 学计划 ,比较 自觉 的学生能 通过 网络 定 的电脑使用 基础 ,才 能制 作 网页或 演示文 的课 余 时间。当然 ,如果 认真做 起来 ,会 有 查寻 资料 ,利用 电子 图书 馆阅读相 关书籍 , 稿进 行汇报 ,老 师要能精辟 地从普通 的材料 很好 的效果 ,学生 的潜 能也能更 充分地调 动 能通过 网络与 同小组 的同学交流 ,从 而得 到
中发 现可探讨 的问题 ,而且 是学生 十分感兴 起 来 。 趣 的话 题 ,既 能将 作 品与时代牵连起 来 ,又 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
二 、 基 于 单 元 的 整 体 教 学 模 式 三 、基 于 网络 的 作 文 教 学 模 式
真正 的锻 炼和 提高。形成论 文或其 他形式成
内容 问题 :
是简单 易学 ,二是使 用方便 。可 以在 一般
对 多的评价情形 ,现在是 多对 多的情况 了。
的媒体教 室上课 ,不需 要一人一 机 的网络教 室。 网络 的发展 已经让 我们不得 不考虑 它对
每个学生 都可 以评 价其他 同学 的文 章。老师
态的 网页模式 ,方 面学生之 间相互浏 览与评 四、课外 自由的研 究性学习
这种 模式 主要 是从课 内向课外延伸 ,由 课 内引 出可探究 的问题 ,进 而进 行研究 性的
比如在开 学初布置 学生 自主选择课 题 ,然后
利用 自习课 的时间进行相应 的指导 ,学期末
学习 。比如 ,卡夫 卡的 《 变形 记 》一 文 ,一
名老师是 这么处理 的 ,她 由文中善 良忠 厚而
小学信息技术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信息技术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本文就对小学信息技术课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型教学模式;创新如今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学科是小学阶段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
只有从小对信息技术产生了兴趣,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概念,打好了基础,长大后才能够更好地从事信息技术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标理念下,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如何将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得有声有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许多教师都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许多教师在实践中摸索的问题。
下面笔者从教学模式的内容、普通的教学模式、新型的教学模式三方面来讲述。
一、教学模式的内容所谓教学模式,是指以课堂上的教学思想、教与学的理论为指导,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模式,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指挥棒这里所说的指挥棒是指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
教学是在一定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无论教学模式如何创新,都要以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扩散、延伸,才能够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教学模式,否则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思想是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时代中具备各种信息处理能力的弄潮儿。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论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处理信息技术的本领。
2.外界环境这里所说的外界环境主要是指教学环境。
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教学内容自然不同。
在多媒体教室,有一台台电脑为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授给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相关知识。
这样既直观又便捷,能够很好地将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3.教学中心这里主要是指教学关系与教学结构要围绕“学生”这一中心而展开。
一个教学模式,可以体现出教学关系与教学结构。
在课堂中的教师、学生以及所使用的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关系中,很明显,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关系都要为“学生”这个要素服务。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教 学计 划 管 理 、 册 收费 管 理 、 注 考试 管 理 、 课 管 理 、 课 系 统 、 绩 管 排 选 成 理、 教材 管理 、 师资管 理 、 ,N 务 管 wv B
价等 教学环 节进行 具体 设计 , 创设 教 学系统 的过 程或程 序 , 好地 促进 学 更 习者 的学习 。 信息化 教学 能够提供充 分 的交 互性 , 生 动 、 观 、 创设 直 形象 的 学 习情 境 , 使教学 直 观化 、 型化 、 模 动
点 、 教案 、 业 、 核办 法等基 本 授课 作 考
资 料 ( 示 型课 程 和 教 学型 课 程 必 展 选 )电子教 案 和多媒 体课 件 ( ; 展示 型 课程 和教 学型 课程 必选 ) ;教师 根据 课 程需 要 进 行 有针 对 性 的 网络 教 学
应 用服务 有学 籍管 理 ( 毕业 管理 ) 含 、
设 计 ,同 时将 与课 程 相关 的课 外 资
料 、 关 网站链 接 上 网 ( 相 展示 型课 程 和教学 型课 程 必选 ) ;教 师利 用 教学
平 台发 布通 知 、 布置 作业 、 开展讨 论 、 解 答 问题等 ( 学 型课程 必选 )课 程 教 ; 中心 成 为学 院课 程 介绍 与 课 程 相 关
观 、 学 内容 开放 观 、 生 关 系 民 主 教 师 观 、 生 学 习 主体 观 、 学 以学 为 主 的教 学过 程观 、 信息 技术 基 础性 的教学 工
培养 模 式 突 出学 生个体 计算 机 应 用 技 能 的培养 , 教 学计划 中设 置 了文 在
化基础 、 专业基 础 、 业选修 、 业任 专 专
建 立 了 以课 程 为 中心 的 专业 教
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的探索
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的探索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的教学观念正在不断的更新,我们不能够再以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该制定什么样的目标与任务,采用何种教学理念、何种教学模式与方法等等,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70-01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属于新兴学科,加上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了以下的几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教师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由教师组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旨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从“需要启发”到“不需要启发”,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地学习。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点,再辅以演示、讨论学习,会使整个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目标任务教学法就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一般采用“目标任务教学法”,即把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都具体化成为一个个的目标任务,要完成第二个目标任务,必须先把第一个目标任务解决,这样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运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模式的探索、原则、步骤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原则和步骤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已经十几年了,作为一位和信息技术课程同步成长起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我目睹了这三年多来,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发展并逐步走上正轨,心里感到无比的欣喜和自豪。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做人求真的主战场。
对于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好好实行研究,如何减少教师的多余灌输性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性学习,完善课堂教学,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是需要我们持续探索的课题。
二、新模式下的教学原则:
1、压缩教师讲课时间、变讲课为点拨的原则。
2、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变听为讲的原则。
3、立即落实、反复落实的原则。
4、科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原则。
5、学习形式科学、多样、有效原则
三、新模式课堂教学步骤:
1、创设情景、预备知识回忆、明确任务等
2、任务引导,自主、合作、展示、点拨等形式学习新知识。
3、练习、学生讲解、教师点拨等形式跟踪落实。
4、巩固检测、师生总结
所以,我们有必要针对教学实际,来理顺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圆
满完成教学任务,才能保证学段之间不会出现空档。
作为教材,它的版本再新,内容会有落后时代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大胆创新,敢于舍弃,敢于改革。
要即时理解学生的兴趣所向,在学生掌握必修内容的基础上,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注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模式新探索
使 学 生 真正 成 为 学 习 的主体 。这 一模 式 的远 景 将 是 非常 以根 据 自己 的 基 础 和 兴 趣 按 照 不 同 的 进 度 进 行 学 习 。 美 好 的 ,它 将 完全 改变 传 统 的学 习方 式 ,使 因材 施 教真 教 师 充 分 利 用 E I i 或 者 B S 方 式 个 别 辅 导 学 生 的 -l 1 l a B等 正落到 实 处 ,让 每个 学 习者将 学 习当做 一种 终身 享受 。 学 习,教师对学生 的控制和支配 变得很少 。学生可 以 自定 步 调 进 行 有 目的 的 学 习 ,学 习 过 程 的 主 动 权 完 全
师 来 说 , 网络 是 其 发 布 知 识 、 传 授 技 能 的 重 要 途 径 。 对 于 学 生 来 说 , 网络 是 其接 受 教 学 内容 的 工 具 , 同 时
考 如 何把 信 息技 术 知识 与这 次 活动 进 行 整 合 ,用 信 息 技 力 。 术 来 解 决 哪 些 问题 ? 具 体怎 么 做 ?还 存 在 哪 些 问题 ?准 叶澜 教 授 在 “ 向2 i 纪新 基 础 教 育 ”探索 性 研 究 面 i! i
备 如 何 解 决 ?通 过 教 师 的 问题 ,激 起 学 生 更 多更 深 入 的 结题 总 报 告 中深 刻 指 出 : “ 学校 注 意 训练 学 生 的解 题 能 思 考 ,各 种各 样 的 问题 也 随之 而 出 。在 一 个个 问题 的 解 力,提 问能力则因学生学 的是代表科学和真理的 ‘ 教科 决 过 程 中 , 学生 的 问题 意识 得 到提 高 。在 接 下来 的 “ 蚕 书 ’而 常 常被 忽 视 ,其 消 极 后果 是 学 生 的创造 、好 奇 、 桑 文 化 ”活动 中 ,学生 已经 自觉地 带 着 问题利 用 信 息 技 探究的 内在动力减退 。”因此 ,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意 术 手 段 去进 行 探 究 ,并 把 一 些 自己所 解 决 不 了 的 问题 提 识和创新精神 的学生 ,就应从 日常教育教学入手,把培
信息技术课构建双向互动网络教学模式初探
信息技术课构建双向互动网络教学模式初探电脑科组陈顺内容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构建原则、互动途经,目的是为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网络双向互动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双向互动网络教学模式就是把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创设的网络氛围进行个别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多向互动、多维反馈、多元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能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角色,变讲授者为指导者;转变学生的地位,变接受者为主体;转变媒体的功能,变演示工具为认识工具;转变教学过程,由逻辑分析讲授的过程转变为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
以下是本人对双向互动网络网络教学模式的设想,愿与大家作一交流。
一、构建双向互动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从信息论的观点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挖掘对学生合适的信息,让学生从教室、课堂、书本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网络、媒体、社会中获取丰富的信息。
教师还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对学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精心创造一个充满信息的环境,教会学生提取、加工、传递、交换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在认知学习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树立“教学主体——信息化教学”的思想,屏弃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书本、课堂”三中心论,构建教师通过网络处理、整理、加工信息,指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互学习,实行网络环境下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构建双向互动网络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着眼点,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归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现代教学理论,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创新”的认知过程,使学习过程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究、创造”。
浅谈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浅谈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网络环境只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最佳载体,但它并不能决定教学效果,只具备了教学的硬环境(充当手段作用),而教学中的软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组织)才是教学质量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有效使用网络开展教学,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同教学目标,将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良好的效果。
根据网络自身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教学模式适合网络教学。
1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习惯。
网络环境的适时性,交互性使教师实施教学任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例如在进行画图工具教学时,可以设计诸如节日贺卡、环保宣传画、海报等形式的任务,在进行网页制作教学时,可以设计班级主页、个人主页、环保主页等形式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帮助适时点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实施任务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①主题任务(注重任务的实用性)设计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实际,尽量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或将其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应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比如:《word对象的插入与设置》中自选图形的应用,将《一米阳光》剧照、《中学生吸烟有害健康》作为学生活动任务;在学习网络技术基础时,布置“畅想Internet未来生活”的主题任务;此外还可以结合时事“世界环境日”,“爱滋病”,“3.15等热门话题”与《搜索与下载》、《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等进行教学。
②强化任务,淡化计算机知识,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在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③任务与任务之间的相互联系任务具有连贯性,形成任务链,加强任务之间的互相渗透,使学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
浅谈网络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的发展 . 将信息时代的人们紧密地连
接在一起 . 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 了网络这个无 限的空间中去 .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 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 的转变 . 计算 机网络技术开始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为深化基 础教育改革 . 发展学生个性 . 培养学生 自主学 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 了重要作用 笔者现在 主要就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网络教学类型 . 谈 些浅见。 网络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 网络教学模式是指教 师利用计算机 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 或学生通过计算机 网络获取知识 . 形成教师与学生之 间的稳定关 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由于网络教学具有
参考文献 : f l 1 王里平. 信 息时代 的产物. 网络教育. 【 2 1 胡铁辉 - 网络 时代 呼唤素 质. 教 育光 明
日报 .
业 的评 价方式帮 助学生 4 .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网上的教学 内容不 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 C A I 课件. 而且有来 自于不同类型、 不同地区学校 的课件内容 学 生通过 比较借鉴 . 选取那些 内容结构组织严 密
的优 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 习. 从而提高单位 时
间内的学习效率 三、 网络教学模式的类型 1 . 探究型 探 究型主要 以问题解决为 中 心, 通过发 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 问题等步 骤去掌握知识 . 从而培养学 生的创新 能力 计 算 机教学 中多是 以任 务驱动 的形式 进行 的 这样 .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和学 习需要 . 自 定学习步调 . 自主选择 学习媒体内容和学 习 方式 . 独立地进行探 索型学 习的活 动 学生 的 整个 探究学 习活 动是 自我驱动 、 自我引导 的. 具有明确的认知需要和学习方 向.是一种 内 在的学习行 为 该模 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使学 生在完成 学习任 务的同时 .实现对信息知识 和信息技能的掌握 2 问题型 这是 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的一 种方式 . 学生学习知识 以问题开始 . 以问题 为 导向. 整个学习过程是在不断探索研究中
网络化教学模式应用论文
浅谈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摘要:本文从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网络及网络化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学校开展网络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网络化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和网络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提出了目前开展网络化教学的迫切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网络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17-01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教学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教学,还是使用技术工具获取信息的教学,更是过滤、处理及分析信息的方法与手段的教学。
基于网络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宽广、有弹性且极具创意的学习空间,使得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这对学生知识的获取、情感的交流、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技能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化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趋势教育是一个产业,其产品的好坏需要社会的检验,讨论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式更应该从社会的角度来说。
同样,网络化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对网络化教学的讨论也必须从信息时代的特点谈起。
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更新速度快,这对信息社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今的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针对于信息社会知识多、更新快的特点,学生必须“有选择地学、不断地学”。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明智的选择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觅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各种认知手段以不断获得新知,使自己与时代同步,而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这一优点为我们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网络教育的优势在于:(一)网络化教学实现了孔夫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
网络化教学在传递信息的快捷性、检索信息的便利性、群体之间的协作范围、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的灵活性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二)网络化教学实现了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
基于融合式生态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融合式生态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1. 内容概要我们将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入手,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体系结构以及通信原理。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术语、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核心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重点讲解融合式生态链的概念及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我们将介绍如何构建一个去中心化、可扩展、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生态系统,并讨论在该生态中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方式和协作机制。
我们还将探讨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如何与融合式生态链相结合,共同推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将设计一系列实验和项目实践。
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配置、故障排除、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能。
我们还将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竞赛和创新项目,以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关注计算机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包括网络空间的安全与隐私保护、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融合应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紧跟技术前沿,为未来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良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计算机网络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探索一种新型的、基于融合式生态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融合式生态链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生态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整合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可以使学生在一个统一的教学平台上学习和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的探索
高中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的探索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的形态和方式。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也在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的融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育质量。
互联网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学习平台。
过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依赖于教材和教师的讲解,而现在,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轻松访问到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学术论文等。
这些资源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形式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编程语言时,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大量的开源项目和代码示例,通过模仿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此外,互联网上还有许多专门为高中生设计的学习社区和论坛,学生可以在其中与同龄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然而,互联网+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给学生带来了筛选和辨别信息的困难。
互联网上的信息来源广泛,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错误或不良信息的误导。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地搜索、评估和利用信息。
其次,过度依赖互联网可能会导致学生缺乏深度思考和实践能力。
虽然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但如果学生只是简单地浏览和复制,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那么他们很难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更好地将互联网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整合互联网资源,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讲解网络安全知识时,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的网络攻击案例,并让学生通过在线模拟实验来了解网络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方法。
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探索
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探索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多种多样的应用技术。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模式非常重要。
一、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意义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如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通讯、数据库、Web编程、多媒体技术等等。
学习这些知识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就是一种非常适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模式可以顺序地将知识点划分到不同的层次中,从而实现知识结构的逐步深入。
分层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点的主要特征,以及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和转换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的知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可以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
例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Web编程、多媒体技术等,这些知识点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二、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模式探索1. 教学目标的制定教育要有目的性,而教学目标是课程体系的基础,它是教育激励的源泉。
信息技术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它有很多不同的分支,因此,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应当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目的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
2. 知识点的划分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知识点的划分直接关系到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一般来说,可以将知识点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层、深入层和应用层。
基础知识层是指计算机和通信原理、程序设计语言和软件设计模式等基础知识。
深入层是指操作系统、网络通讯、Web编程、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应用层是指各种计算机应用、多媒体应用、互联网应用和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很关键,它涉及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技术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知识库和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为终身学习、发展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条件。
摘要:信息技术网络教学网络教室
一、网路教学的概念
网络教学是指以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为指导,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师生协作研讨、互相交流的教学过程。
网络教学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教学法,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是知识与信息的载体,书籍、视听、媒介等是知识与信息的自然延伸。
它与传统教育媒介相比,功能与效率更强。
同时网络教学是将网络作为教学的工具、资源和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发生在教学之内,然而网络教学则把网络作为一个大的教室,这个教室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范围覆盖了全球,没有了教师和学生之分。
二、网络教学的特点
(一)交互性
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
学生可以跟网络进行交互,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
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互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通过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方式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更多的教育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共享性
网络资源共享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轻松地获取网上信息资源。
真正的做到了“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三)丰富性
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情境”是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
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解决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的个体差异问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的来说多媒
体网络可以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集声、形、光、色、景于一体的情境。
三、网络教学的目的
网络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一种创新教学的尝试本部分教学将侧重引导学生构建关于信息技术结构层次的知识框架。
高一信息技术内容概念多、涉及到的信息技术专用名词相当多,涉及到各种软件的知识多,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学生恰好在此提前具备的知识层面不足。
因此,笔者设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来弥补学生知识面的不足;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将抽象的、微观的、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直观、形象、动态的过程展现给学生,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促进交流、合作、探究性学习。
本节内容多,课时紧,利用计算机网络可望提高课堂效率。
四、网络教学模式的实验
(一)课堂教学环境的设置
将进行的网络教学安排在学校的网络教室,整个教室有48台与因特网相联的计算机,同时48台计算机安装了“凌波网络教室”软件,学生机可以受教师机的调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机进行教学。
学生1—2人使用一台计算机,学生的学习工具除了普通的课本、本子、笔外,还有联网的计算机,课程似乎是在教室里进行的,但学生的学习环境却延伸到了因特网的环境。
(二)教师的备课准备
进行网络教学,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很大,要备教学内容、备学生的学情,明确学习目标:要在计算机上建立教学主页,设计好教学课件;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根据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合;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备课时应多找一些与相关知识有关的网站、主页,在上课时提供给学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扩展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师生角色的变化
网络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因此它更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
在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
力求通过网络环境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
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
“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实现“主动探究,递进达标”。
(四)教学过程的实施
上课时学生进入教学主页,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内容及学习提要,教师通过设疑,提供探究课题和学习任务,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课件、网址进入相关内容或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学主页提供的公共信息栏中发表看法、观点、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还可利用教师提前准备的检测试题进行达标检测,由计算机进行评改,及时检查学习效果。
教师也可通过教师机及时调控和反馈教学,还可通过安装的“网络教室”软件对有针对性、共性的知识进行教学。
五、网络教学的效果
●学习兴趣的提高。
网络教学用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代替了抽象、枯燥的课本。
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以生动、直观、动态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再加上有趣的探究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
●学会信息资源的利用。
通过网络教学的实践活动,初步使学生学会了上网收集信息,锻炼了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及分析能力。
●探究合作能力的提高,学习方式的转变。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通过教师利用媒体巧设的情境,极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又能通过媒体的帮助很快解决问题,找到结论,因此,主动性大大提高。
同时,网络教室为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以及寻求外界的帮助提供了可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交流需求,提高了合作的能力。
●利用教师提前准备的检测试题进行达标检测,实现了当堂训练;由计算机进行评改,及时检查学习效果。
实现了教学的及时反馈,使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创建了反复学习的条件,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我们将制作好的教学软件和教学主页链接到学校的局域网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调出反复学习。
六、实验反思
通过尝试网络教学实验,我们发现了开展网络教学的许多优势。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网上资源多但杂
而且针对性较差,迫切需要教师指导;教师本身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知识库和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为终身学习、发展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因此,探索出一条更高效、更完善的网络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规律,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